诰是什么意思(诰命是什么意思)
朝廷授予官职或爵位,有诰命和敕命之分,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着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封赠制度,除了封授官员本身以外,还对官员的先祖和妻儿实行推恩封赠。这种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且又有许多变化和发展,“诰命”和“敕命”就是这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既然都是皇帝封赠官员的文书,为何会有“诰命”和“敕命”两种不同的形式呢?明代规定,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予诰命,六品至九品官员授予敕命,夫人从其夫品级。清代规定,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爵位世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封外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发给敕命。
在具体内容上,诰命和敕命也是有所不同的。按清制,一品封赠三代,诰命五轴,二、三品封赠两代,诰命三轴,四品至七品封赠一代,其中四、五品诰命二轴,六、七品敕命二轴,八九品敕命一轴。
诰命、敕命不同于一般文书,它是写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的。明代的诰命、敕命由工部所属的神帛制敕局,后称南京织布染局织造,清代的诰命、敕命由江宁织造制成。诰命、敕命为卷轴形式,分为苍、青、黄、赤、黑五种颜色。按照官员品级高低,它的图案和轴头也有严格区分。
明代规定,亲王、郡王用册,亲王生母封夫人给诰命,图案为云凤锦。镇国将军及夫人用玉轴,辅国将军及夫人用犀牛角轴,奉国将军及淑人为抹金轴,文官一品云鹤锦、夫人鸾锦,俱用玉轴,以下二品至七品所用材质各有不同,不一一例举了。
清代的诰命、敕命虽然沿用明制,却又有变通和发展。诰命用三色或五色织成,文曰“奉天诰命”;敕命用纯色织成,文曰“奉天敕命”,内容为满、汉文兼用。
颁发给宗室王公封爵的诰命、敕命,书于册、轴。封亲王、世子亲王福晋、世子福晋、公主,皆用金册;封郡王、郡王福晋用镀金银册;封贝勒、贝子、贝子夫人郡主、县主及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俱用纸册。封镇国公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镇国公夫人以下及乡君以上,用龙边诰命,锦面玉轴,牙签黄带。封蒙古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诰命,及封外国王妃、世子、世孙诰命,用龙边犀轴。公、侯、伯以下世袭诰命,锦面犀轴。
文武官员封典诰命、敕命,一品玉轴,鹤锦及狮锦面;二品犀轴,麒麟及赤尾虎锦面;三品四品贴金轴,瑞荷锦面;五品角轴,瑞草锦面;六品以下,俱用角轴,葵花锦面。
清代诰命、敕命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按品级填写。其文字采用满、汉合璧书写,满文行款从左至右,汉文行款从右至左,合于中幅而书写月日。年月各按奉旨、奉诏日期书写。钤盖“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凡遇袭封,世袭有数次者及世袭罔替者,每袭一次,都要增写在原给诰命、敕命之后,如增写已满,则重新填写,送宫中内阁用“宝”并与原诰敕一同发给官员。
诰命、敕命文式以清代为例,有着严格的限制。顺治十三年(1653年)规定:一品,起始六句,中间十四句,结尾六句;二品,起始六句,中间十二句,结尾六句;三品,起始六句,中间十句,结尾六句;四品五品。起始四句,中间八句,结尾四句;八品九品,起始二句,中间四句,结尾二句。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改为各按官职大小统一撰写文字颁给。文字存于内阁,印刷成册,各官请封,由官员所在衙门开具职衔送内阁,照应得诰、敕。清代各官诰、敕,同一品级的文式虽千篇一律,只有姓氏、职衔及袭封代数方面有区别。
清朝规定,诰命或敕命由受封人珍藏,如果遇到火灾、水灾、盗毁的意外情况发生,经申请复议,准许重新颁给。不过,若因收藏不慎,导致虫蛀、损毁或潮湿破坏污染这,就要停发六个月的俸禄;如将其典当者,则革去官职;违法大清律例者,则要追夺缴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