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字五行属什么(财字五行属什么意思和含义)
中医五行学说的概念与特性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字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基本概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但若从其方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尚书正义》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由于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五种物质,而且认识到这五种物质相互作用,还可以产生出新的事物,如《国语·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说:“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的特性从哲学高度作了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此时的五行,已从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为哲学的理性概念。古人运用抽象出来的五行特性,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为五类并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五行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一般认为,《尚书·洪范》所说的“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现分述如下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归属。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爱稼穑”:“爱”,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从上述五行的特性可以看出,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已经不是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概括。
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为依据,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而每一类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有着相同的或相似的特定属性,彼此构成了一定的联系。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 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从85568个汉字字海里拾贝:才、财、材
题记:
我们汉文字究竟有多少?
东汉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
清朝张玉编著的《康熙字典》,收集了47035个字
近代的《汉语大字典》(1989)收字54,678个
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共收汉字85,568个,是目前完成的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而今天我们在字海里拾贝,一起来看看大家都很喜欢的三个字:才,财,材
甲骨文作
,像草木初生之形。草木初生曰才,出而萌芽曰屮(cǎo)。金文承自甲骨文,在六書中属于象形字。
其构字原理与‘屯’字有异曲同工之意:‘一横’表示地面,‘丨’自下上扬并突破‘一横’,中间为籽壳,喻示积蓄的能量。整体寓意着:种籽向下生根、向上发芽突破地面的状态。后引申指:能力、才干。
而“才”、“材”、“财”三字之关联,大概算得上是“同声同源”最具说服力者,这是因为:“凡才材财字,以同音通用”(引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才”、“材”、“财”通用的情况特多。不过我以为,既然造出不同的“才”、“材”、“财”……则表明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哪怕差异极其细微。
《说文》曰:“材,木梃也。从木才声。”徐铉云:“木劲直堪入于用者”为材,意即可用之木。《庄子·人间世》有言:“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周见得此木材质地之好,故尔赞叹不已!
《说文》又曰:“财,人所宝也。从贝才声。”从广义上说,“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之语)。在古人看来,财一是靠资生,二是靠积聚,故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说:“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综上所述,“才”是人中“万善毕具”者;“材”是木中“劲直堪用”者;“财”是物中之“人所宝也”者。据此可以想见,三者不仅声音相同,而其义又是何等相似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