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什么意思(风乎舞雩什么意思)
讨论一下《论语》中的名句“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今天继续读《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读到下面这一句: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一般译作:(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都置办妥当了,我陪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上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有些疑问,想和很多强烈推荐背《论语》的网友探讨一下。
首先,古人把十二地支与月份建立了如下关系:
即,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
先秦历法,有“三正”之说,即所谓“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就是说,夏朝以寅月(正月)为岁首,商朝以丑月(十二月)为岁首,周朝以子月(十一月)为岁首。
还有一个鲁历,即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6年)之前采用建丑之月为正,其后则改从建子之法。
孔子是公元前501年51岁时才被任命为中都宰,当时鲁国国君是鲁定公。鲁僖公在鲁定公之前,故知当时鲁国采用的是周历,即以十一月为岁首。
因此,“暮春三月”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农历一月。
再说“沂水”。课本注为“在今曲阜南”。请问,现在的农历一月,差不多到了公历的二月,怎么可以“在沂水边上洗洗澡”呢?要知道,在大山东地区,每年公历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是供暖期,天寒地冻啊。
有人可能会抬杠说,不是有人能冬泳吗?朱熹也抬杠说沂水“地志以为有温泉焉”。好吧,我算你狠,同意你的抬杠。
只不过,下面还有一句是“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这一句我看抬杠者该如何辩驳?所有在北方呆过的人都知道,冬天洗完澡,一定要赶紧用风筒吹干头发保暖且不出门。刚洗完澡,即使你吹干了头发,只要你马上出门,有很大概率会冻感冒。
难道古代鲁国的人不怕冷?鲁国人当然怕冷,不怕的是我们的想象。
另外,“我陪着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这种话,就简直有点莫名其妙。曾点说“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这么明确的话,没有什么深意吗?
何况,“雩”的本义是祈雨祭,上述这么翻译,小朋友们读了,他们能明白些啥呢?只会感觉莫名其妙。
因此,这么简单的话,应该是有不同的意思。
检索资料可知:浴,是指到沂水边洗洗脸、洗洗手,以求吉祥,即所谓的“祓濯”(fúzhuó),也就是“临水拔除不详”。这是肃穆庄重地虔诚敬神之举,也是象征性的洁身奉天的礼仪行动。
《说文》曰,“祓,除恶祭也”。明确指出这是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如水上之类。
注:衅浴,xìnyù,指用芳香的草药涂身或熏身并以和汤沐浴洁身。其中“和汤”指沸水。
《后汉书》记载说,“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为大洁。”
我们通常都知道“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应该还有一个“三月三,如水上”的传统。
那“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是什么人呢?经查,这是“雩祭”时所谓的“乐人”,也就是“雩祭”表演仪式的演员了。
那“风乎舞雩”呢?风,训为“歌”或“号”;乎,相当于“于”,在;雩,yú,雨祭,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谓之雩;舞雩,舞蹈而祭之台。
最后“咏而归”。咏,是指“唱(祈祷歌)”;归,馈也,乃同音假借,《一切经音义》云“鲁读馈为归”,先秦时期称“进物于尊者为馈”,神乃上古至尊者,上至帝王,下至黎庶,无不顶礼膜拜。也就是说,这是“乐人”唱完歌,跳完舞之后,集体“唱念祈祷词”,然后把准备好的祭品进献给天上管下雨的神。
至此,祈雨的祭祀仪式结束。
因此,原文: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试译为:(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乐人有)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边)洗手净面,在舞雩祭坛上唱歌跳舞祈雨,唱着祈祷歌进献(祭品)。”
很多人坚持说,小朋友们读《论语》没有问题。我也认为当然没有问题。只不过,小朋友一定要大人带他读,解释给他听。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这些长在红旗下的大人,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带孩子读呢?如果大人没懂,何以认为小朋友会懂呢?
另外,小朋友真的认为这些描述祭祀或政治理想的这些文字有意思?我倾向于认为,小朋友一定只对有趣味的故事感兴趣。
当然,如果大人真的想带孩子读《论语》,并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大人自己先认真学一学。否则,就会掉入让小朋友死记硬背的坑。因为,大人没有认真学,除了让小朋友背之外,他还能干什么呢?
所以,我只要一听到让小朋友背书,条件反射就是家长不作为。小朋友背书多好呀,背不出来就是小朋友的问题;背出来了,有没有作用不知道;但大概率小朋友们是背了忘,忘了背,并最终背不下去。这时家长就有话说了,有手可动了,说,孩子学习不好,都是他天赋不好,不是读书的料云云。这些话,都是为了搪塞小朋友和他自己,因为只有让小朋友去背书,才不影响他刷小视频,对不对?不让小朋友背书,可能会落一个不关心孩子教育的“罪名”;让小朋友背书,自己就觉得“罪名”不成立,可以心安理得玩手机了。
我喜欢真正能帮到孩子的家长,也一直践行这一信条。
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