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的成语(帝的成语)

几分真心 2023-08-13 20:10:06 网友上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图文讲解

知识点

一、生字组词

盏:灯盏 酒盏 茶盏 油盏 一盏灯

栏:木栏 栏杆 护栏 栏目 雕栏玉砌

汇:汇聚 汇总 汇集 汇合外汇 词汇

爆:爆发 爆炸 爆破 爆胎 爆竹 爆裂

泽:湖泽 色泽 润泽 恩泽 涸泽而渔

渠:沟渠 水渠 渠道 河渠 渠帅

宣:宣布 宣传 宣告 宣泄 心照不宣

帜:酒帜 旗帜 易帜 独树一帜

阅:阅览 翻阅 阅读 检阅 阅兵 阅历

制:制服 制订 制止 制度 因地制宜

坦:坦克 平坦 坦途 坦荡 坦诚相待

距:相距 距离 行距 距今 差距

隆:隆冬 隆重 兴隆 隆起 雷声隆隆

二、多音字

提:tí提醒dī提防

奔:bèn投奔bēn奔跑

更:gēng更换gèng更加

率:lǜ效率shuài率领

三、形近字

盏(灯盏)盖(瓶盖)

栏(护栏)拦(阻拦)

泽(光泽)择(选择)

帜(旗帜)织(编织)

阅(阅读)问(询问)

距(距离)拒(拒绝)

四、词语理解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陆续:表示动作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

擎:举。

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开国大典: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幕典礼、结婚典礼、毕业典礼等。

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

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

汇集:聚集。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造句:我们去广场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肃静:严肃寂静。

五、近义词

宣布——公布 肃静——肃穆

挺立——耸立 汇集——聚集

诞生——出生 宣告——宣布

飘拂——飘扬 次序——顺序

六、反义词

汇集——分散 庄严——轻浮

肃静——喧哗 热烈——冷淡

欢呼——悲叹 完毕——开始

整整齐齐——歪歪扭扭

七、积累好词

描写场面的词语:排山倒海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人山人海 火树银花 熙熙攘攘 人欢马叫 蔚为壮观 车水马龙 万人空巷

八、层次和段落

第一段:(1-4)开国大典入场。

第二段(5-10)典礼的主要经过。

第三段:(11-13)阅兵盛典。

第四段:(14-16)群众游行。

九、对句子的理解

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

2、他读到“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掌声。

领导中国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所以当听到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因为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的保障。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5、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面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非一般人所为,直接表现了的伟大形象。

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默读课文,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想想从群众入场到举行游行,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着重描写群众入场情况、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过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游行。

2、读读写阅兵式的部分,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对阅兵的场面描写层次清楚,先写领导人检阅部队,然后写受阅部队走过,最后写看到阅兵的群众欢呼雀跃。

描写受阅部队时,课文按照“兵”出场的顺序依次描写,描写过程中注意点面结合,相互映衬,先“点”后“面”, 雄伟壮观。分别介绍“海军”、“炮兵”等各个方队,这是“点”;然后总写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这是“面”。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阅兵过程,既有对受阅部队的正面描写,又有讲述群众反响的侧面烘托,两者结合,写出了当时热烈的场景。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字里行间传达出的热烈、庄严的气氛。再从课文中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

主席台设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流动。

他读到“选举了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diǎn lǐ dān shēng zhān yǎng ( ) ( ) ( )

piāo fú xié shāng wài bīn

( ) ( ) ( )

diàn niǔ qí bīng ( ) ( )

二、比一比,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渐渐 慢慢 徐徐 ① 太阳出来了,晨雾( )地散去。② 我扶着老奶奶,( )地走过人行横道线。③ 清风( )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

矗立 肃立 挺立① 少先队员( )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历程。②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 )在广场的南面。③ 广场上( )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三、修改病句。

◆ 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跟钢铁巨人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在括号里填上备适的词。

一( )旗杆 一( )电灯 一 ( ) 掌声一( )队伍 一( )坦克 一 ( ) 红旗一( )石桥 一( )大炮 一 ( ) 帽子

五、按课文填空。

◆ 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________________,红旗翻动,像________________.

◆ 下午三点整,会上________________.

◆ 这 ________________ 的宣告,这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________________ ,传到_____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____ 。

六、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试画一张开国大典会场示意图。

七、读句子,回答问题。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瞻仰”是什么意思?把“瞻仰”改为“注视”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徐徐上升,这标志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文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请补全另外两项。

①宣读公告 ②升国旗 ③ 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

(一)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万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初照的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场上1 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对国旗无比尊敬和热爱的语句。

◆这篇短文记叙了前的一次升旗仪式,它记录的顺序是:

人们等待一( )一( )一( )

◆从文中摘录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

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 ),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 )的欢呼。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1)肃静寂静安静;

(2)宣告宣布宣读;

(3)热情热烈热心

3、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程序。

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5、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开国大典》

  2、肃静宣读热烈

  3、时间奏国歌毛主席

十、如果你站在广场上观看升旗仪式,你会想到些什么?试着写一写。

考点提示

一、课文选自《文集》

二、整体把握

1、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2、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3、在记叙开国大典开始前的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4、典礼临近开始,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无比拥戴,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5、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句子,表现了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自豪的感情。

三、问题探究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连起来简要说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主要写了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场面。

2、揣摩下列语句,感受开国大典现场的氛围。

(1)主席台设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

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描写了城楼宫灯高挂,红旗招展的景象,突出红调,渲染出大典热烈、喜庆的气氛。

(2)到了正年,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广场人潮涌动、红旗翻动的场面,表现出大典的盛况。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飖拂的声音,到后来,每声地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全场的肃静与炮声、旗帜飘拂声,以及炮响过后的掌声构成动静的变化,表现了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

(4)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把嗓子喊哑、手掌拍麻与还不能表达尽内心的情感构成反差,突出了群众热清、自豪、喜悦的情感,也渲染了阅兵式雄壮激昂的氛围。

同步练习2

第一课时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  飘拂(fú  fó) 

差不多(chā  chà) 直奔(bēn  bèn)

电钮(liǔ  niǔ)  乘车(chén  chéng)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è   jù lí   qí zhì  zhèng wěi   bào zhà 

( )  ( ) ( ) ( ) ( )

tǎn kè   huì jí   dàn shēnɡ   lán gān   diǎn lǐ

( ) ( ) ( ) ( ) ( )

三、选词填空。

宣告  宣布  宣传  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 画去:dōu   fó   chā bēn liǔ chén

二、检阅 距离 旗帜 政委 爆炸

坦克 汇集 诞生 栏杆 典礼

三、宣布 宣读 宣告

第二课时

1、 读课文第二部分,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 )乐队奏国歌。

( )升国旗,鸣礼炮。

( )出现在主席台上。

(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二、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    后    的方法,重点写了    、    , 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 比作 ,把 比作 。

参考答案

一、3

二、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总 分 工人 农民 主力

3.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人群 海洋 翻动的红旗 波浪 

我是超人老师,每天为大家更新小学、初中资料。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关注我哦。

三国成语故事:万人之敌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郭嘉传》注引《傅子》,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相关人物有郭嘉、曹操和刘备。原文如下:

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初,刘备投奔曹操,曹操用贵宾之礼对待他,还任命他为豫州牧。郭嘉对曹操表示:“刘备素有雄才,又深得人心。张飞和关羽二人都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他俩死心塌地追随刘备。我看刘备并不甘心屈居人下,他的真实想法难以预料。古人说‘一日纵敌,数世为患。’应当早做安排。”

当时,曹操奉天子而号令天下,正在招揽英雄,因此没有听从郭嘉的建议。后来曹操又派刘备带兵去进攻袁术,郭嘉和程昱立即前来劝阻说:“此刻让刘备离开,他马上就会叛变!”可此时刘备已经离开,不久果真率部对曹操为敌,曹操非常后悔自己没能听郭嘉的话。

本文要说的三国成语,便是郭嘉口中的“万人之敌”,意为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句成语最早的出处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相信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非常清楚,可谓是算无遗策。曹操对郭嘉也非常信任,对他的建议言听计从。唯独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曹操却没用听从,这也是郭嘉所提出的建议中唯一一次被曹操拒绝采纳的。这个被拒绝的建议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明显,不仅令曹操有了一个终生的对手,同时也改变了汉末的历史走向。最终,曹操因放走了刘备而导致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真可谓是千古遗恨。

参考书籍:《三国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