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什么意思(加冕什么意思)
你会读这些词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发布!
1月11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具体内容如下:
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五、“天然气”误为“天燃气”。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面临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天然气价格暴涨。相关报道中,“天然气”常被误为“天燃气”。天然气通常指产生于油田、煤田和沼泽地带的天然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等。而“天燃气”只能理解成自然燃烧的气体,世界能源体系中不存在这种气体。汉语中有“燃气”一词,义为用作燃料的气体,天然气便属燃气。“天然气”是“燃气”,但不是“天燃气”。
六、“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队击败法国队夺得冠军,梅西不负众望,率领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有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把“不负众望”误为了“不孚众望”。“负”指辜负;“不负众望”即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期待。“孚”读fú,指令人信服,如“深孚众望”便指使大众非常信服,享有很高的威望。“不孚”指不能使人信服,“不孚众望”只能理解成不能使大众信服、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这显然和赞扬梅西的本意大相径庭。
七、“英国女王”误为“英国女皇”。伦敦时间2022年9月8日,英国白金汉宫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天去世,终年96岁。相关报道中,不少媒体把“英国女王”误成了“英国女皇”。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国家元首称“国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长女,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世称“女王”。“女皇”则指女性皇帝,英国没有皇帝,自然也没有“女皇”。
八、“终止”误为“中止”。2022年11月3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再次以185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在相关报道中,有媒体将“终止”误为了“中止”。“终止”表示结束、完全停止,而“中止”表示事情没有完成而中途停止。“中止”还有继续的可能。联合国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封锁,是希望美国“结束”其行为,而非让其行为“中途停止”。
九、“霰弹枪”误为“散弹枪”。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进行演讲时胸部中枪身亡。有多家日本媒体援引警方的消息称,安倍晋三被人用霰弹枪击中。在相关中文报道中,有媒体把“霰弹枪”误为了“散弹枪”。“霰”指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为球形或圆锥形。“霰弹枪”简称“霰枪”,是一种能将许多弹丸(或小箭)成束射向目标的后装滑膛枪,能进行不需精确瞄准的喷撒式射击。“霰”过去曾读sǎn,后统读xiàn。“霰弹枪”不能写成“散弹枪”。
十、“莘莘学子”的“莘莘”误读为xīnxīn。“莘莘”应读shēnshēn,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众多学生。“莘”另读xīn,为药草名,即细辛,也作地名,如莘庄(属上海)。“莘莘学子”的“莘莘”,常被人误读为xīnxīn。2022年夏,某著名高校一块写着“悻悻学子,前程似锦”的宣传板引起社会关注。“悻悻学子”显系“莘莘学子”之误。此处“莘莘”被误为“悻悻”,当是弄错了“莘莘”的读音,进而写了别字。“悻”读xìnɡ,“悻悻”形容恼怒怨恨、愤懑不平;“悻悻学子”不可能是宣传板想要表达的意思。此外,“莘莘学子”本是众多学子组成的群体,类似“这位莘莘学子”“两名莘莘学子”“众多莘莘学子”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你用对了吗?
转自:人民网
来源: AHTV第一时间
世界杯的那些“魔咒”打破了吗?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世界杯的那些“魔咒”打破了吗?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王浩宇、刘扬涛
↑ 7月11日,克罗地亚队球员曼朱基奇(右)攻入球队第二球后与队友庆祝。当日,在莫斯科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半决赛中,克罗地亚队经过加时赛以2比1战胜英格兰队,晋级决赛,将与法国队争夺本届世界杯冠军。新华社/欧新
俄罗斯世界杯临近尾声,有“魔咒”已被打破,有“魔咒”依然在延续,还有些“魔咒”的命运要在决赛场上见分晓。
依然稳健的三个“魔咒”
论保持世界杯“魔咒”的魔力,卫冕冠军德国队可谓贡献不小。德国队在小组赛阶段两负一胜惨淡出局,成为2002年世界杯以来第四个未能从小组赛“突围”的卫冕冠军。在德国人之前,已经有2002年世界杯的卫冕冠军法国队,2010年世界杯的卫冕冠军意大利队和2014年世界杯的卫冕冠军西班牙队相继在小组赛后就打道回府。过去的16年中,只有巴西作为卫冕冠军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成功从小组中出线,后来拥有豪华阵容的他们也止步八强,足见“卫冕冠军魔咒”威力不小。
卫冕冠军的路途本来就很凶险,德国队的糟糕表现还应验了“联合会杯魔咒”。1997年首次被国际足联列为竞赛日程的联合会杯,作为世界杯前的热身与模拟,在它的身上却有着与世界杯冠军绝缘的魔咒。当一支球队夺得联合会杯冠军,这支球队将无法夺得第二年的世界杯冠军。1997年的巴西、2001年的法国、2005年的巴西、2009年的巴西、2013年的巴西和2017年的德国,这些联合会杯冠军,没有一支能在次年的世界杯中问鼎。
自1930年东道主乌拉圭队1:0战胜秘鲁队开始,88年来东道主从未在世界杯首场比赛中失利。“东道主首战不败魔咒”,依然在本届杯赛上应验。无论是韩日世界杯的双东道主,还是2010年的弱旅东道主南非队,都让这个神奇的定律一直延续着。现在,延续这一“魔咒”的责任,已经转嫁到2022年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队身上。
↑图为6月27日,德国队球员穆勒(前)在小组赛德国队0比2负于韩国队后哭泣。卫冕冠军德国队位列小组第四,遭到淘汰。 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被打破的三个“魔咒”
俄罗斯世界杯首轮日本队2:1战胜哥伦比亚队,打破了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对南美球队难求一胜的尴尬纪录。此前,亚洲与南美球队相遇17次,亚洲球队2平15负难求一胜。
被打破的第二个“魔咒”,是28年以来的“斩巴西者必进决赛魔咒”:1994年美国世界杯、19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02年日韩世界杯,巴西队自己都闯入了决赛。而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闯过巴西关的阿根廷队,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的法国队、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荷兰队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7:1血洗东道主的德国队,他们都闯入了最后的决赛。10日,之前淘汰巴西队的比利时人在半决赛中0:1负于法国队,无缘决赛,这意味着这个曾经屡试不爽的“魔咒”,已被扫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
英格兰队在本届杯赛八分之一决赛中,点球决胜阶段淘汰哥伦比亚队。要知道这是他们在世界杯历史上第一次赢得点球大战。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上,英格兰点球输给当时的联邦德国队;1998年法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英格兰队点球负于阿根廷队;2006年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英格兰队在点球大战中又不敌葡萄牙队……这“三狮军团”的历史宿命,直到今年才被自己打破。
↑ 7月2日,比利时队球员费莱尼(中)攻入球队第二球。当日,在顿河畔罗斯托夫进行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八分之一决赛中,比利时队以3比2战胜日本队,晋级八强。 新华社/欧新
决赛还有两个“魔咒”彩蛋
15日,本届世界杯将迎来大结局:法国队将与克罗地亚队争冠。与之同时,仍有两个“魔咒”悬念,要等到全部比赛结束那一刻才能揭晓。
一是不知道有没有球员敢于挑战“触碰奖杯魔咒”?这个魔咒意思是说,如果决赛开赛前有球员去触摸奖杯,那么他所在的球队有很大概率会铩羽而归。比如在2005年那个著名的伊斯坦布尔之夜,AC米兰队中场球员加图索经过大耳朵杯,好奇的他触摸了大耳朵杯,下半场奇迹发生了,利物浦连扳三球,之后经过点球大战击败AC米兰队捧杯;再比如就在前不久的欧联杯决赛中,马赛球员帕耶特在入场时情不自禁地伸手触碰欧联杯,结果不仅球队被马德里竞技队击败,而且帕耶本人也中途伤退,进而未能进入本届世界杯法国队的23人大名单。
第二个属于决赛的“魔咒”是,不知道冠军队是否会有“26岁左右的球队核心出现”?2006年世界杯,冠军属于意大利,皮尔洛当年27岁;2010年世界杯,冠军属于西班牙,决赛中攻入制胜进球的伊涅斯塔当年26岁;2014年时,25岁的厄齐尔也是德国队捧杯的大功臣。那么今年,法国的博格巴25岁,他是否会成为带队夺冠的那个26岁左右的“关键先生”?我们拭目以待。
太阳的表面,炙热的日冕,为何温度会如此之高?
我们手上有一个谜。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开尔文——足够热,可以发出明亮的热白光。但是太阳的表面并不是它的最后一层,就像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它的最外层一样。太阳有一个稀薄但广阔的大气,称为日冕。此日冕的温度高达几百万开尔文。
日冕的温度如何比太阳表面的温度高?
就像我说的那样,是个谜。
一个日冕,热,请
奇怪的是,如果你要通过日冕,你将感觉不到它的热量。它不仅是薄,而且是非常薄,仅记录了太阳表面密度的万亿分之一。尽管温度很高,它是这么的薄,这意味着构成日冕的小颗粒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四处飞驰,最初只有很少的颗粒,他们几乎不会击中你-你甚至都感觉不到炎热的高温。
(需要澄清的是,你接近太阳本身的表面肯定是会融化的,但这并不是日冕的错。)
日冕本身很大,绵延数百万公里,使太阳半径超出它可见表层的两倍。但同样,因为它太薄所以很难看到。只有在日全食期间,当月球体完全遮蔽了太阳圆盘时,日冕才显示出它全部的光辉,并从太阳表面发出的光中发光,反射出构成大气的细小颗粒。
日冕的详细检查显示出其非常特殊的结构。纤细的丝状物,长长的环状物以及类似指纹一样的螺纹在整个太阳大气中起舞。因此,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活跃和复杂的地方。这可能为它地狱般高温提供了线索。
终极力量
太阳只有一种能源,就是核能。在深而致密的热核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是使日冕温度最佳的唯一位置),巨大的压力压倒了氢的自然排斥力,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氦气。转换过程中会留下一些物质,因此会释放出一些能量。
每个单独的反应仅散发出一点点能量,但无数次的重复该过程,最终你会得到奇妙的,长期的强大能源,为整个太阳系提供数十亿年的光。
并且由于它是周围唯一的能源,因此会以某种方式加热日冕。
2012年8月31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36分,一直悬浮在太阳大气中的日冕物质长丝喷发到太空中。日冕物质抛射(CME)的速度超过每秒900英里。CME并没有直接向地球移动,而是与地球的磁环境或磁气圈相连接,导致极光在9月3日(周一)晚上出现。上面的图像包括地球的图像,显示了CME的大小与地球的大小的比较。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宇航中心/ SDO
不难想象为什么太阳的表面比最里面的核心冷的多,被称为光球层。毕竟,那个表面被暴露在外太空坚硬、寒冷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空中,并且被数十万公里厚粘稠的等离子体与变暖的地核隔开。
但是那个表面是活跃的,也许比它上面湍流的日冕更活跃。颗粒,太阳黑子,耀斑,大规模喷发,以及很多的气泡并从太阳混乱的外部喷发,也许在那地狱般的表面隐藏着神秘的日冕高温来源。
相互作用机制
所以我们有一个相对较冷但非常活跃的太阳表面在炽热的日冕之下,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连接这些活动并将其转化为热量。幸运的是,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等离子球,这意味着它是快速移动的带电粒子的混合物。快速移动的带电粒子非常擅长形成磁场。
磁场反过来又非常擅长把活动转化为热量。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怀疑强磁场在加热日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派帕克太阳探测器去做更详细的研究。在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太阳动力学观测站的数据发现了另外两种利用磁场加热日冕的机制。
有时,磁场会自我包裹,形成一条隧道(科幻小说中有个很酷的名字叫通量管)。这些隧道充当了输送更多磁能的管道,这些磁能以激波和波浪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比如从太阳表面到日冕层.
有时这些磁场甚至会彼此之间缠绕的很紧,就像一根拉的过长的橡皮筋一样断裂,释放出所有被压抑的能量。
如果这些通量管和重联事件发生的频率足够高,并提供足够的能量,它们就可以为日冕提供足够多的热量来维持它。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通过更多的观察和努力工作,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对这个奇特的太阳之谜有一个清晰、详细的了解。
参考资料
1.Wikipedia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universetoday-淡水鱼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