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是什么意思(蹿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何为“窜访”的“窜”?这个字用得贴切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是这么解释“窜”字的:音cuan,四声,“穴”部;有三个意思,让我们一一看来:
首先,部首从“穴”部。“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2.墓坑,掩埋棺材的坑。3.动物的窝。“窜”字繁体字为上“穴”下“鼠”。老鼠除了偷偷摸摸地窃取人类的劳动成果,将其偷偷地藏到自己那不见天日、见不得光的“穴”中,又与人类有何益处呢?不光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罢了!
其次,从三个意思上看:
1.乱跑;乱逃(用于匪徒、敌军、兽类等)。“乱”跑,“乱逃”说明不该为之而为之,都已是成年人这么多年了,还乱跑太不懂礼节了。
2.放逐,驱逐。这个意思就有点意思了,老祖宗在造这个“窜"字时,是不是已预知了“窜访”之事,而做好驱逐的准备了呢?
3.改动。这个就更有预见性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以一己之力改动了世界历史,促进了中国统一大业。
综上所述,“窜访”的“窜”字,用得是真贴切!不得不佩服我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啊!
BaoBao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01月17日07 版)
编者的话BaoBao是什么?BaoBao是“拥抱”“保障”“保护”,也是“包容”“抱负”“豹变”“宝藏”,是青春上善好活法,也是美好青春和这个世界最温暖的拥抱。本期BaoBao,一起来听这些青年藏在心底的故事。
欢迎把你的文学作品发给“五月”(v_zhou@sina),与“五月”一起成长。
插画:程璨
我的迷彩宝藏步胜林(26岁)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仿佛脱下军装还是昨天的事,仿佛踏入军营还是昨天的事,可是昨天的这件事,为什么就永远停留在昨天,不远,也不近的昨天呢?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会想,在我退伍之后,我的老班长会不会也像当年他跟我提起曾经的老兵一样的,将我提起呢?抑或是,像忘记一届又一届老兵一样的,将我忘记呢?我不知道。
我走过一次,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呢?留下的,想一想,也就是一些交心过命的战友吧,他们依然穿着迷彩,手握钢枪。而带走的,太多。多到这些年来,我没有一天忘记自己的身份,没有一天忘记在部队的时光,没有一天忘记过那些人。什么时候会忘记呢?我想不会有那么一天。
其实当兵,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个梦想可以追溯到我上小学三四年级,写那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在我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看他英姿飒爽的军装照片。那个时候他经常训练我,他会教我打军体拳,教我扎马步,教我敬礼,等等。就这样,在他的影响之下我一天天长大,而当兵这粒种子,也在我的心里一天天成长起来。
2015年6月,在我大一学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看到了校园里悬挂的号召参军的横幅时,我内心激动不已,与父母商量之后便毅然选择了报名入伍。
2015年9月,我如愿穿上了梦想中的军装,来到了梦想中的军队。两年间,我参加过陆空联合军演,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我跟我的战友在野外住了两个多月的野战帐篷。野外驻训的时候,我见过夏天科尔沁草原下过雨之后的巨大双彩虹,也在晚上站岗执勤的时候见惯了大草原上那浩瀚的星空。当然,我也经历过拉练,7天,负重30多公斤,几百公里的路程。拉练进行到第二天,我的脚上磨起了11个水泡。那天晚上,我的班长打着手电筒,一边用针帮我把水泡挑破,一边对我说:“脚上的水泡是自己磨起来的,而脚下的路也要靠你自己去走,只有当你真正走过这一路之后,你才能够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当兵的时候,我们常说一句话,叫作“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就这样,伴着这样一句话,两年的军旅时光,转瞬即逝。
在我退伍的那天,坐在送我去火车站的大巴上,我看着车下的班长,我的战友,他们红着眼眶,跟我挥手,向我敬礼,与我道别,那一刻,我眼泪唰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说实话,当兵两年再苦再累我从来没有哭过,但是就在要跟战友分别的那一刻,我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我想,那个时候,我知道,我就要离开我心爱的部队了,就要跟我至亲至爱的战友兄弟离别了,而且这一别,再见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我不知道我的这一生能有几段时光、遇到几个人,能够让我在未来的日夜里怀念和留恋,但是我可以肯定,部队的这段时光和我可爱的战友们,将会永远鲜活于我的灵魂深处,给我最长久最深刻的感动和影响。
直到今天,我一直都认为,我为部队所作的贡献太少太少,反而是部队,却给予了我太多太多!部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坚毅,什么才是一名真正的男人!部队教会了我勇敢,教会了我团结,更加教会了我坚持和不放弃!
两年军装,一生军魂。都说退伍不褪色,当兵的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藏,变成了我面对风浪和考验的最大底气。而退役军人的这一身份,不仅仅照耀着我,更加鞭策着我。
再过很多年之后,当我老了的时候,我也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当兵的那段时光就是属于我的芳华,属于我的独家的青春宝藏。
豹豹的抱负(科幻童话)李霜氤(30岁)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生
豹豹惶恐不安地在假山花园踱步。
令他不安的正是一条视频,视频来自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他将存储设备扔进培育馆,就匆忙逃跑了。豹豹用毛茸茸的爪子抓起存储设备,放进读取机器里,接下来,他看到了难以接受的一幕。
视频中有一只身材雄壮的豹子,身上的毛金光闪闪,在阳光下的草丛中若隐若现。一只瞪羚毫无警觉地走过来。豹子如同闪电一般蹿过去。时间仿佛出现了断层,镜头一下子跳跃到故事结尾:豹子完成了一次捕猎。
豹豹吓得浑身颤抖地缩在草丛里。
这时候,一个忽然出现的黑影吓了他一跳。是小羚,他最好的朋友。小羚见到他的异常,十分惊讶。但豹豹很快逃脱了。
和视频中的情况相反,豹子竟然从瞪羚的面前逃跑了。
豹豹觉得自己浑身的细胞都燃烧着。
视频中豹子捕杀羚羊的镜头令他难忘。但他和小羚的友谊也是真实的。他从小生活在野生动物保育园区,每个月都有很多小朋友来和他们玩耍;他和小羚每天吃的都是工业制造食品;他们使用脑波交流器进行交谈。但他也知道,他们的食谱成分有不同。
“我身体里有着一只豹子的灵魂,难道要在动物园里当一只猫?但是……”豹豹心中充满矛盾——既被视频中的场面点燃了热血,又担心自己会伤害了小朋友和小羚。
每次有着烦恼,他都会去寻求智能老者的帮助——上次寻求帮助是因为被小朋友揪了尾巴,心情很不好。而智能老者教他,可以用爪子轻轻拍小朋友的屁股,告诉他,你对我这样做,我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它还是一只小豹,力量不足以给对方带来伤害。
智能老者已经听到了他的心声。
“我是一只豹子,不该在这里当小猫。我总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憋屈,不对劲儿。那视频让我感觉到热血喷涌,我的祖先原来是那样雄壮威武。但是,我又经常觉得,和小羚在一起玩耍很快乐,除此之外,我不该有别的想法,更不该伤害它。”
智能老者哈哈大笑:“科学家花了很多时间,解决食肉动物的食物供给问题。既不需要让食草动物失去生命,又能维持它们的生命,因此才有了工业制造的肉食。”
“这我知道,现在的食物十分美味。”豹豹舔舔嘴唇,似乎有些饥饿。
“自从解决了这个食物链冲突,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就能和平相处了。”智能老者说。
“可是,我内心总觉得有一种食肉动物的原始冲动……”豹豹说。
“究竟是原始冲动,还是看了视频后,对拼搏的向往呢?”智能老者问。
“这……”
“尽管你们已经不需要为了生存每日搏斗,但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现代终究还是可贵的东西。不仅对于你来说,对于食草动物来说也是的。现在保育园区的生活过于安逸,确实缺乏这种精神。”智能老者说。
“不如……我们来组织动物运动比赛?”豹豹灵机一动。
“是个好主意!可惜,我只是一台电脑,没办法去运动……”智能老者有些遗憾地说。
由豹豹提议召开的动物运动会开始了。跨栏、爬树、林间跳跃、游泳等项目,终于让豹豹找回了作为一只豹的感觉。
他注意到,偷偷扔视频给他的小男孩也来了。他看着豹子和羚羊的跨栏竞技,十分满足地手舞足蹈。
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活力,感染了每个观众和参赛选手。豹豹的抱负,就是让这种快乐蔓延得更加广泛。
至于过去的厮杀,就让它们远去吧。
——————————
心里的宝贝(童话)姜士冬(22岁)长春师范大学学生
小狼最近有了新朋友,新朋友是人类世界一个叫“偶偶”的小男孩儿。偶偶的妈妈是动物小镇卖早餐的猪大婶。猪大婶的手艺真是太好了,小狼可没少吃猪大婶家的早餐:菊花饼、鲜草豆浆、花瓣包子……
小狼和偶偶坐在山顶上,南风吹过来,山顶上的一些蒲公英就飞到了天上去,像一朵朵白色的小伞。偶偶站起来,蹦跳着想把蒲公英抓在手里。小狼也加入了捕捉蒲公英的游戏里,欢声笑语在山谷里传荡开来。
偶偶想到了什么:“小狼,你知道为什么会下雨吗?”
小狼抬头看了看天,心想:“是啊,为什么会下雨呢?”小狼憨憨地说:“我是只小笨狼,我不知道答案。”
偶偶变得有些落寞:“因为云朵有了伤心事。小狼,你有伤心的事吗?”
原来云朵是有了伤心的事,才会哭出来,眼泪落到地上成了雨。小狼想了想:“伤心事?我一直都很快乐啊,似乎没有伤心的事。”
偶偶背靠着一棵柏树,难过地说:“我有伤心事,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一起偷偷地去了天国。没有人收留我,是好心的猪妈妈发现了我,并把我带回了家。”
小狼狐疑地问:“猪大婶不就是你的妈妈吗?”
“我是被猪大婶收养的宝贝……”夜色升起来了,小狼和偶偶借着月光照路,各自回家了。
小狼吃着妈妈做的抹茶蜂蜜蛋糕:“妈妈,我也是你收养的宝贝吗?”
小狼的妈妈笑着说:“你这只小笨狼,你当然不是妈妈收养的,你是妈妈亲生的宝贝。”
“那亲生的和收养的,有什么不同呢?”
妈妈想了想:“也没什么不同,收养的不过是没有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可是亲生的和收养的都会在妈妈的心里长大。”
小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对了,妈妈,其实下雨是因为云朵有了伤心事!我可不想有伤心事。”
第二天的一大早,小狼就跑去了猪大婶家买早餐。猪大婶家的生意真是好,买早餐的小动物们络绎不绝。
小狼咬了一口花瓣馒头:“偶偶,我妈妈说,收养的宝贝只是没有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大,却依旧在妈妈的心里长大。”
偶偶回头看着正在忙碌的猪妈妈,眼里泛起了泪花:“先不聊了,我要去帮妈妈卖早餐去了。”
看了一眼偶偶和猪大婶忙碌的身影,小狼就飞快地往家跑去,因为还空着肚子的妈妈,正等着美味的早餐呢!
——————————
红烧肉杨鸿涛(25岁)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生
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一道菜:红烧肉。在爷爷的描述中,那道菜鲜嫩多汁,泛着油渍,全是肉,吃一口满嘴的肉香,是无可取代的一道菜。那是爷爷年轻的时候跟着领导去大城市重庆吃上的一道菜。重庆市在中国也许算不上大城市,但爷爷一生没走出过几次大山,在他的理解中,重庆市就是大城市,朝天门是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那一个一个大得出奇,肉有这么厚哩!”爷爷伸出食指和大拇指比着,浑浊的老眼里闪着光。每讲到这道菜的时候,他就必定会拉着高亢的声调再讲一次酒店是如何豪华之类的经历,无比骄傲。爷爷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种了一辈子的地,这样风光的经历一般的农村人是不能拥有的,因此爷爷记得很清楚,每年都要讲给我听。红烧肉这道菜,也成了爷爷心中的一种象征。
我家祖祖辈辈务农,到父亲这一代才有了一些变化,但家里也并不富裕。小时候爷爷当家,一心想把家里的条件搞好。他常常教育爸爸,也教育我:做人做事要努力,要吃得苦耐得烦。爷爷每天起早贪黑做点工,每天挣得几十元钱,天黑尽了才回家吃饭。吃完饭就开始清洗他那一双大脚:脱掉解放球鞋,先用镰刀头敲,敲掉脚上干硬的泥土,然后才开始洗脚,洗出一盆黑水后,才现出那一双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沟壑的脚。爷爷有了积蓄,便着手给家里盖新房,我家是村里第一户盖水泥新房的人,并且盖了两层,贴了瓷砖,没欠外债。村里人都夸爷爷能干。面对别人的夸奖,爷爷很欣喜,但他说:“离吃上红烧肉还差得远哩!”受爷爷的影响,我的家人都有一个“红烧肉”的梦,那便是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让家庭条件变好。
当爷爷开始老去的时候,父亲接过了家庭重担。父亲一米八的个子,力气也大,是个干活儿的好手。父亲继承了爷爷的一双大脚,这双脚粗糙厚实,每天踩在黑色的泥土之上,东奔西走,为家里挣来了彩电、洗衣机、自行车和第一辆摩托车。
后来,父亲带着母亲到江浙一带打工,回乡的时候像变了个人似的,黝黑而瘦弱,眼角生了不少皱纹,不似记忆里那个白而精壮的父亲,母亲倒是时尚了不少。爷爷问父亲在浙江吃过红烧肉没有,他说:“没有,炒饭倒是吃过。”爷爷又问:“炒饭里有吗?”父亲说:“没有。”爷爷说:“那还得继续努力。”父亲在外地干过泥瓦匠、木匠等工作,很是艰辛,不过也挣到了不少钱。父亲把家里的旧家具都换成欧式的,还建了新厨房、自动冲水厕所。村里的同辈又对我爸敬佩起来。到四十来岁的时候,父亲不再打工,回到了家乡,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当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感到父亲也渐渐老去,爷爷就更老了,偶尔犯痴呆,耳朵也不灵醒了。村里陆陆续续建起了小洋楼,而我家在小县城买了房,一家人都搬进去住。面对家庭境况的日渐向好,爷爷很欢喜。可是,刚搬进新家不久,母亲便告诉我,爷爷奶奶只在新家住了两个星期就回去了。爷爷在车水马龙的街上找不到回家的路,一坐上电梯便头晕目眩。爷爷一辈子勤勤恳恳,做梦都想着能在县城买房,把吃玉米红薯的家,变成吃红烧肉的家,而当这个梦想实现的时候,他却不适应了。
我继承了爷爷与父亲不服输的性格,在大三的时候苦学半年,考上了复旦大学的中文系硕士,成了村里第一个研究生。我总觉得我能考上复旦,与“红烧肉”有点关系,但我也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关系。
去年夏天,约了朋友去涠洲岛玩耍。涠洲岛是盛产优质海鲜的地方,我们每天都吃新鲜的虾蟹扇贝,自然也少不了,也不贵。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是珍贵食材,平常人家也吃得起。涠洲岛的个大、肉丰、汁水足,想起爷爷,又恰逢我要回老家过暑假,便买了一些空运回家。我把给爷爷看,他只笑,痴痴的。照着网络配方做了红烧肉给爷爷吃,我指望着他是很惊喜的,爷爷看着还冒着热气的肉,眼睛里突然闪出一点光来,不过很快又暗淡下去,他颤颤巍巍举起手来,比了个大拇指,像是比给我的,也像是比给大家的。我夹了一块肉送到爷爷嘴里,“爷爷,!”爷爷笑着嚼了几下,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已经太老了,肉也有些嚼不动了,满满一大盘肉,爷爷只吃了两块。
一家人坐在一起,问我学习近况,又扯一些家常,红烧肉很快就吃光了,我突然感到它是多么平常的一道菜,又突然,心中生起一些感动来。
——————————
守护万家灯火静候春暖花开郝康(29岁)延安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
你听,那一声划破冬日长空,幽远悦耳的汽笛声就是我们出发的号角。在凛冽的寒冬时节,每当我开着火车,看到铁轨两旁的万家灯火时,心里甭提有多自豪。
我的工作是驾驶一列列满载“乌金”的煤炭列车沿着包西煤运大通道前往华中、华南等地区,源源不断地为那里输送煤炭,保障电煤供给。进入铁路工作7年,我每天跟这些“钢铁巨龙”打交道。我是绥德人,从小生长在陕北这块土地上,眼见着陕北这些年经济迅猛发展,我们的变化也是一天一个样,我知道这些都是煤炭资源带给我们的红利。
今年冬季寒潮来袭,各地发电供暖用煤需求不断增长。我的家乡,陕北榆林,矿产资源富集,煤、油、气、盐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榆林,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下,蕴藏着6吨煤。每天,我们驾驶着万吨列车,将这些煤炭通过浩吉铁路、包西铁路运输到祖国的大江南北,缓解当地煤炭紧张局面,为那里的人们雪中送炭。
今年入冬后,陕北最冷达到了零下21℃。听师傅说,仅仅58天时间,我们中国铁路西安局累计装运电煤就达到了2986.1万吨,同比增幅44.2%,这也是我们今年工作量陡增的原因。2021年年底,陕西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生产,单位对我们集中统一管理,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见到妻子了。元旦第一天刚下夜班,妻子发来微信说,让我在岗位上一定要做好防护,坚持扛过这段时间,希望春节一家人能在一起迎接虎年。看到这些,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累的时候是真累,不吃不喝倒头就能睡,想家,也想妻子。但是一想到我的工作能让那么多人在冬天有电用,有暖气吹,又觉得自己受的苦是有价值的。
前一阵子,在单位的公文系统看到了一份湖北省能源局发来的感谢信。看到信的时候,我也是万分激动,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因为我开的煤炭列车也是运往武汉的。在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能够为一座城市暖热一间房、点亮一盏灯,是多么引以为傲的事情。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农历新年马上就要到了,虽然因为疫情我们暂时还不能回家,但是我相信,只要千千万万个“我们”坚守在这里,必将迎来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
登上铁塔,一半的生命就交付给了对方田辰宇(26岁)呼和浩特通信段通信工
旅途中很多人喜欢看车窗外的风景。作为一名“爬塔人”与高铁竞速,和时间赛跑,爬升快一点,我就能成为沿途美丽风景里的一抹光。
高铁列车的行车由调度中心统一指挥。速度如何变化,进站怎么停靠,这些信息都要仰仗沿线通信铁塔上的天线,我们工区就管辖着21座这样的通信铁塔。
在空旷的野外作业无遮无拦,爬得越高,风越大,铁塔摇晃越明显。每次爬塔,我都要背着10斤的工具包,每爬一蹬,倒挂一次安全绳,45米高的铁塔,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我现在15分钟就能“登顶”。而两年前第一次爬塔时,我用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眼睛根本不敢向下看,感觉身体都被吹了起来,冰天雪地里愣是出了一身汗。
检修铁塔必须双人作业,一人爬塔,另一人观望。每次我登高时,师傅就会在塔底一边观望、一边与我实时交流登塔情况,为我“保驾护航”。到了塔顶平台,我们需要完成清洁摄像头、测量塔体倾斜度等10多个项目,至少需要40分钟。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无误,有时必须摘掉手套,用冻得僵硬的双手握紧万用表,一项一项测试。在平台上能明显感觉到铁塔左右摇摆,身体也随着摇摆,就像坐船一样。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远处是茫茫雪原,地面上的师傅,安全帽比一颗红豆粒还小。爬梯甬道狭窄,爬塔时不能穿得太厚,太臃肿会影响活动,为了保暖我们每次腿上、身上都贴满了“暖宝宝”。
登塔作业考验的不仅是体力还有心理,不是顺利爬上去就是胜利,而是每次能保证100%安全才是真正的胜利。每一次作业前,师傅都会再次确认我的安全绳、防滑鞋、安全帽是否穿戴妥当,最后还会用力紧一下安全带。师傅的这个习惯救过我的命。有一次即将到达塔顶平台,倒换安全绳卡扣时不小心卡在了铁塔斜梁上,脚底一滑、身体顺势就仰了过来,安全卡扣也随着斜梁向下滑动了半米。关键时刻,是勒紧的安全绳牢牢拉住了我,头倒栽悬在半空的我当时都吓傻了,不敢动弹。对讲机里师傅的声音让我稳住了心神,在师傅的指导,我紧紧抓住安全绳,头慢慢抬起,脚下探找到支撑点,一点一点站了起来,到了平台后缓了很长时间才继续作业任务。从塔上下来后,师傅狠狠捶了我后背两下,又赶紧检查我有没有受伤。事后,师傅还让我抄写了20遍爬塔标准化作业流程,一有时间就陪我在工区的铁塔上练习,手把手教授解卡扣、挂卡扣、脚用力等技巧。
爬塔两年,我和师傅张慕林一直是最亲密的战友,他爬塔时我观望,我爬塔时他守护。经历了无数“生死相依”的考验,毫不夸张地说登上铁塔,一半的生命就交付给了对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蜂群中为啥会出现成串的蜜蜂?幼蜂在做游戏?蜜蜂智慧不简单
养过蜜蜂的朋友可能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比较明显的是在我们检查蜂群的时候,尤其是蜂群中蜜蜂非常多的时候,只要提出蜂脾,蜂脾之间往往有一部分蜜蜂,腿连着腿,一串一串的出现在两张蜂脾之间,甚至在蜜蜂产生分蜂热的时候也会出现,不但出现在蜂箱里面,连在外面结团的蜜蜂也会出现。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都没有去注意观察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蜜蜂要在蜂群里面这样串起来?过去一些朋友说是幼龄蜂在做游戏,但是对于蜂群来说,我们都知道,幼龄蜂的工作也不少,如果蜂群中的蜜蜂闲置下来,结果就是引发分蜂,很显然说幼龄蜂在做游戏这种说法,这是说不过去的。那么究竟这些成串的蜜蜂是在干啥?根据蜂部落小编的观察,发现这些成串出现的蜜蜂,其实是有规律的出现的,算不上是幼蜂在做游戏,倒是可以算是蜜蜂的一种智慧吧。
成串蜜蜂出现的时间根据蜂部落小编的观察,蜂群中出现成串的蜜蜂,实际上是有时间限制的,大致有3个时间蜂群中比较容易出现,一是在早春春季繁殖,蜜蜂大量出房的时候,二是蜂群中产生分蜂热的时候,三是夏季高温期。
成串蜜蜂出现的共同特征似乎我们看起来蜜蜂成串的出现的3种现象之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实际上成串出现的蜜蜂,他们之间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的,我们分别来看一下上面的三种情况。
第一:早春蜜蜂大量出房的时候
早春蜜蜂大量出房的这个时间,从我们蜜蜂养殖的周期来说,这是我们常说的蜜蜂春繁的关键时间,也就是幼蜂正在大量羽化的时间我们蜂群中会出现大量的新幼蜂,为我们来年的高产提供保障。
由于早春的时候天气寒冷,通常在繁殖蜜蜂的时候,我们养蜂人都会采用小蜂路来繁殖蜜蜂,由于开始的时候蜂王初产卵,蜂群中羽化的蜜蜂并不多,但是随着后期新蜂大量出房,我们蜂群中的蜂路还是没有变化,导致大量的蜜蜂增加,蜂群中温度升高,出现我们看到的蜜蜂成串的现象,这里出现蜜蜂成串的核心是温度。
第二:蜂群中产生分蜂热的时候
关于蜜蜂产生分蜂热的原因,在前面蜂部落小编已经写过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如果一个蜂群产生分蜂热,通常这个蜂群中具备成年蜜蜂过多、蜂蜜过多、蜂巢空间小、蜂群内温度高、大量的蜜蜂闲置、哺育蜂营养过剩几种情况。
从蜂群产生分蜂热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温度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所以当蜂群中产生分蜂热的时候,蜂群中同样会出现高温,这里的核心还是温度。
第三:夏季高温期
除了上面两种情况之外,夏季高温期也是蜜蜂容易出现成串的一个时间,尤其是在我们的蜂群中夏季也保持了蜜蜂密集的情况下,蜂群中成串的蜜蜂会很多,所以这里的核心问题还是温度。
成串的蜜蜂表现出来的蜜蜂智慧其实从我们人的角度来说,冬季我们说抱团取暖,但是到了夏季的时候,就算是我们人也不喜欢很多人挤在一起,不用说,原因就是太热,蜜蜂也是一样。
在一个蜂群中,其实除了巢脾上,蜂群中还有较多的空间,如果蜜蜂大量的聚集在巢脾上,必然导致单位面积内蜜蜂数量众多,结果就是这些区域温度升高。
在上面提到的蜂群中蜜蜂众多、分蜂热以及夏季高温期,这个时间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单位面积内蜜蜂多,这会导致一部分蜜蜂没有事情可做,如果这种现象严重的出现,则出现分蜂热现象,轻微的则出现蜜蜂在蜂群中串联。
闲置下来的蜜蜂通过成串的穿在蜂群中的这种方式,实际上增大了蜂团的实际面积,利用了蜂群中不能使用的空间,稀疏了蜜蜂,更加利于蜂群的散热,可以说这是蜜蜂的一个高明之处,通过这样的方式,蜂群内部温度会得到一定的降低,将会减少工蜂在散热上消耗的体力。
出现成串的蜜蜂该怎么处理?既然蜂群中出现成串的蜜蜂与温度有关,那么蜂群中出现成串的蜜蜂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实际上,具体的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就如上面我们提到的三种情况。
如果是早春繁殖蜜蜂的时候出现,其实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必要去扩大蜂路,因为这种高温温度并不是非常高,早春气候不稳定,温度适当高一点更加利于幼蜂的孵化。
如果是在蜜蜂分蜂热的时候出现,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具体我们是解除分蜂热还是进行人工分蜂。本来分蜂热就是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就必须解决,否则就是蜜蜂自然分蜂,这是我们必须处理的。
如果是夏季高温期,由于受到中蜂要保持蜜蜂密集的影响,很多朋友容易在夏季的时候也让蜂群中的蜜蜂保持在一个相当密集的状态。如果想要蜂群中散热性能好,其实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扩宽一点蜂路,蜜蜂适当稀疏,在夏季过后再进行调节也是可以的,对于夏季来说,还是要注意散热比较好。
以上就是蜂部落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蜂群中出现成串的蜜蜂的全部内容,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