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芡怎么读)
我陪大宝认字篇(十一)
《四五快读》第一册的最后一讲,也就是第十讲,同样是8个字,其实我觉得《四五快读》比较奇妙的地方是,孩子在认识了几个字以后,它随后设置的句子或故事,孩子就能直接读出来,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
尤其像我家大宝,她认识的字其实与《四五快读》的课程安排相比,要稍微再多一点。所以当她自己可以尝试读完一本绘本时,她会特别开心,还会将这本书讲给妹妹听。
1、熟悉的字:十
“十”数字的学习随着《四五快读》第一册的结束,就告一段落了。其实从一到十,这几个字真的还是蛮奇妙的,尤其是由这几个字还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字。文字的衍生游戏也是一项不错的亲子游戏。
2、熟悉的字:字
“字”这个汉字的学习是源于孩子对字的探索,在上一讲中也提到“学”这个字,因为要认识汉字,所以对这个字比较熟悉。
3、熟悉的字:贝
“贝”字属于象形字,我家大宝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在讲到这个字的时候还是说到她和她爸对竹蛏起得外号“小兔子”。竹蛏的外壳也是贝壳的一种,而贝壳本身对于孩子就是一种玩具。
我们一家很喜欢青菜竹蛏汤,加点鸡蛋,再勾点芡。就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们做的一道汤,现在又在我们家的饭桌上出现,中国的家庭餐饮文化真的是一种传承,爱的传承,味道的传承。
所以我坚持做饭,想着等以后孩子离开我们,去了远房求学,能因为思念妈妈的饭而经常回来看看。
4、熟悉的字:生
“生”字,在最初写字的时候就已经学到这个字了。古人造字真的是生动有趣,“土”字与“生”字,都有迎接新生命的意境。
但是“生”总能给人希望,让人充满力量。
5、熟悉的字:习
“习”字,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想不出应该如何解释这个字,闺女也感觉到我的窘迫了,就问我,妈妈,你猜我这个字认不认识?我说不认识,妈妈没教过啊。
闺女说,认识啊,学习的“习”字啊,怎么会不认识,现在难道不是在学习吗?
好吧,在我尴尬的边缘徘徊时是你又一次拯救了我,闺女,谢谢你啊。
6、陌生的字:看
“看”这个字,真的很有意思,上面是“手”,下面是“目”。“看”这个字,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应该非常简单。我对大宝说,你平时做游戏的时候,妈妈忘记给你扎辫子了,你是不是都要把头发往后撩,撩头发的目的是不是为了看得更加清楚啊。
大宝说,对的啊,不然戳眼睛啊。我说对啊,这就是用手把头发往后顺一顺,让自己好好看看,所以这个字就是“看”。
当这个字以后复习的时候,大宝想不起来,我就简单地用手拨一下头发,然后睁大眼睛。大宝就能瞬间GET到了。
7、陌生的字:戏
“戏”,最初的时候并不是用在像现在常用的词语组合“游戏”这样温馨的氛围里。所以我对大宝说,这个字是由“又”和“戈”组成的。“戈”就是一把兵器,有一个人又用兵器攻击人了,这不叫游戏,而是戏弄,并不是很礼貌的行为。
以后再遇到这个字的时候,我就说又拿着兵器干嘛。大宝说做不礼貌的事。嘿,只记得意思,却忘记读音了。但是这也是好事,说明她能耐心听进去我在讲什么,所以我还是很开心,无关于这个字是否正确,而在于她的专注。
8、陌生的字:气
“气”这个字前面就说过,这个字我也是真的没想到把我家老大难倒了,一直到了学习《四五快读》第二册的时候,她对于这个字,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后来我就选择了写,让她把这个字写出来,写了10遍左右,这个字就完全记住了,真应了那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写在最后:
终于学完了第一册的《四五快读》,时间过得很快,也基本没啥难度。但是随即的第二册真的是好事多磨,中途经历了我出差,所以请老公教,孩子怎么都记不得,急得她爸说等你妈回来给你编故事吧。
于是我又将第二册开始了重新的自我解读,将我所能理解地讲给我的孩子听。
你们孩子是怎么认识字的呢?
立秋后,送您四大名补之一:芡实
转眼,季节已经过了立秋。很多喜欢进补的人,一踏入立秋就迫不及待地计划补身大行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进补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秋季进补分阶段,贴秋膘可不能太匆忙,得先调理好脾胃!什么东西既可以初秋平补又可调理脾胃呢,答案就是芡实。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立秋后的四大名补之一:芡实。
初秋要遵循的是什么?
养好脾胃,适宜平补。也就是平和的地来进补。尽管从节气上来说,现在已经是初秋,但天气依然很热,“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
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根据气象学上的界定,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因此,人们需要根据这个时节的特点来科学饮食,既可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也不至于补得太过。
贴秋膘要先调好脾胃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吃多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
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具体方法也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来调理脾胃也很科学,比如老人小孩,他们属于特殊人群,这两类人群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平时热爱辛辣、油腻食物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人群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吃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而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
这类人群进补前不妨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农历7月进入初秋,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要吃些健脾和胃的食物或者药物。据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了老年还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这与他精心养生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是吃芡实:
苏东坡对养生很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集》等书。他吃芡实,吃法还颇为奇异:时不时取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到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到30粒,坚持不懈。据说苏东坡还喜欢吃用芡实煮成的“鸡头粥”,并称之“粥即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芡实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并有南芡、北芡之分。
南芡主要产于湖南、广东、皖南以及苏南一带;北芡又称池芡,主要产于山东、皖北及苏北一带,质地略次于南芡。
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抗衰延年的功效。
芡实味甘,涩,性平,入脾、肾、心经,为补中益气,滋养强壮性食物。在古药书里还被称为“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粮菜佳品。
芡实分为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涩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炒芡实在一般药店都有售,因炒制时需要加麦麸,并要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也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
在补中益气方面,芡实与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要比莲子强。
除了滋养强壮外,它还适用于慢性泄泻,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女性白带多,腰酸等症的治疗。
看看他们怎么吃~
我属于脾胃功能很差那类人,最近不想吃饭,吃了也不吸收,不消化。时好时坏,特别烦,可以吃芡实吗?怎样调理?
这位朋友就不妨可以用芡实进补,不但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最简单的食用方法就是煮粥。
芡实与糯米各150克,将二者合在一起煮粥食用,既美味又有营养。
如果芡实比较新鲜,就将其研烂如膏;如果是陈芡实,就将其研如粉。再将糯米淘洗干净,两者共同煮粥,食用时还可以加入少量白糖调味。
等到服用芡实调整脾胃之后,再服用一些补品或补药,人体就会适应得更好了。
患者:我是典型的脾胃虚弱,贫血,吃什么都不吸收,三十六岁就脸色黄黄,可以服用芡实调理吗?
脾气虚弱容易致女性衰老速度加快,不管进补什么都不易吸收。所谓的“黄脸婆”,其实就是脾虚造成的。
这类人群平时吃一点芡实,不但能健脾益胃,而且还能补充营养。
山药薏米芡实粥
取山药300克,薏仁50克,芡实40克,大米100克。
先将薏苡仁和芡实洗净,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将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将浸泡好的薏苡仁、芡实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调成小火煮30分钟,然后倒入大米,继续用小火煮20分钟。
再将山药去皮、切片,放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即成。此粥补脾胃益气血的效果非常好,常喝会使人变得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疲劳感大大降低。
他们不太合适吃
芡实也是一样,在食用时要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
有些人体质偏热,容易出现唇红、口渴的症状,这种情形就不宜吃芡实。
因为这类人身体内有内热,不需要用芡实的暖脾,反而需要食用一些寒性的食物,为脾“降降温”。
如果这时盲目的使用芡实,就会本末倒置,而且,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所以也不适合便秘者和孕妇使用。
还要注意的是,制作芡实粥的时候,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在食用时,要细嚼慢咽,切勿几口就服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保养脾胃、充养身体的作用。
图来源:百度,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文/药学部:李松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