祚的意思(祗的意思和读音)
同样藩王为帝,为何嘉靖可以选择年号,而光绪不可以呢?
文/炒米视角
一个是权谋高手,一个是受制于权谋高手,结果自然是迥然两异的。
嘉靖皇帝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没有之一,其权谋手段令人叹为观止。事实上明朝的文官从建文帝开始就一直在致力于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要用儒家的道德典范的条条框框来约束皇权,甚至最好把皇权把控于文官集团的苑囿里。
最终正式打破勋贵集团制约力量的,当属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自此以后大家可以看到朱厚照被文官集团形容城啥样了?但是朱棣还是给后世子孙留了很多”刀子”的,比如内阁,比如权监,比如锦衣卫,比如东西厂。所以当妮来约束我的时候,我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对付你。
所以比如朱厚照就是一个很难得的经武的皇帝。但是面对文官集团的道德绑架,他虽然可以不在乎名声。但是最终还是动用了权监和锦衣卫这两把刀。
朝廷里的行政事务一概不管,都交给内阁去办,自己一心做的就是“经武”,恢复大明的“强武”状态。但是结果和“小王子”一战,功绩自土木堡之后未尝有过,却硬是被《明实录》污蔑成渣。
因为朱厚照无嗣,所以朱厚照身后,杨廷和联合张太后,迎立兴献王之子朱厚璁,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嘉庆和万历一样,那么杨廷和就是张居正。但是这个多年的宦海老鸟,最终还是败在了这个小孩儿的手里。
朱厚璁究竟有多厉害?他是整个大明当中唯一没有动用权监和锦衣卫或者东厂对抗文官集团的皇帝,他将内阁玩弄于鼓掌。整个文官集团被他拆得四分五裂,互相攻讦。而他坐收渔翁之利。
从他拒绝以皇太子身份进京开始,就注定了不会和内阁合作,乖乖当个傀儡了。所以内阁给他起的绍治的这个年号,他是绝对不会接受的。他通过“大礼议”,不但捍卫了自己继承皇位得合法性,该彻底地改变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内部格局。夏言的固执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选择合作的严嵩最终成了他的背锅侠。
这种权谋手段放在明清两季,几乎无可匹敌。而慈禧可以算是晚清最大的权谋高手了。
慈禧的权谋手段,几乎不用炒米多言。她甚至改变了整个清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在她手里权监再一次死灰复燃,安德海,小德张,李莲英。她一路斗败了肃顺等辅政八大臣,鬼子六奕訢,慈安太后,生前立了两个傀儡皇帝。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再到袁世凯。那么多晚清的风云人物,在她手底下没有一个起得了皮的。因为愚昧,向十一国宣战,结果李鸿章吐血也要为她善后。
所以光绪之所以是光绪,其真实意思是续接咸丰帝祚的意思。
那为什么不是续接其堂哥同治的帝祚呢?这一切都是为了慈禧权力的合法性考虑的。因为光绪是道光的干儿子,自己就是他干娘,母以子贵,所以慈禧仍然是太后。但是如果是所谓“兄终弟及”,那么慈禧的权利则要打折扣了。中间必然要隔着光绪的亲生母亲了。
事实上,当初同治的年号原来不叫“同治”,而是辅政八大臣起了一个“祺祥”。这个年号也曾用了3天。
但是最终在慈安和慈禧的反对中,改成了同治。这个其实也是争夺最高决定权的一个具体表现。谁妥协,谁将一败涂地。果然辅政八大臣下场之惨,未曾料及。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卢甫圣 | 从隶书到八分,究竟是谁取代了谁
书体演变是一种复式蝉联的异化运动,在古体书向今体书演变亦即解构篆体的隶变过程中,隶、草、行、楷从相互包孕、纠缠到逐步离析独立,大约历经近千年。
楷书是独立较晚的一种书体。当战国古隶发展到西汉后期出现波磔笔势,东汉中晚期将之修饰成隶书,包括其草率写法,或称草隶、隶草,就洋溢着诸多楷书因素。西汉中期的流沙坠简,已能见到楷书雏形。东汉桓帝朝的《许安国祠堂题记》《朱书砖》《永寿二年解殃陶瓶》,楷书典型笔画更是历历在目。
东汉长沙五一广场汉简(局部)
三国长沙走马楼吴简(局部)
东汉许安国祠堂题记(拓本局部)
楷书笔画的最大特征是出锋,出锋比藏锋、回锋或雁尾式的收笔要快,并且方便转换到下一个笔画,其结果是:左下行者变成了撇;右下行者变成了捺;右行和下行的笔画需要左连和上连时带出了钩。从而以最短促的行笔路线、最合理的笔顺组织、最简便的笔画形态,在隶书解散篆书而形成的方块构架中完成文字书写。
北魏尉迟造像记
隶书楷化的过程与行草书的演化在不少方面是重合同步的,当草隶不断简损隶书笔法而形成楷化笔画时,楷化笔画和草隶使转的结合,一方面促成偏倚隶势的章草,一方面产生去除隶意凭借使转的今草,章草与今草的分化,又与身处正草两极之间的行书一起,推动着楷化笔画组构楷书结体的进程。随着楷书自觉意识不断积累,其本体特征得以增长,以至足以与母体分庭抗礼,一种社会认同的欲求便会滋生出来。
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题记(局部)
魏晋以还,经过钟繇、王羲之等文人趣味的改造,北凉写经体、北魏洛阳体等民用俗书的普及,楷书成熟形态应运而生,到隋唐趋于规范化,成为取代隶书的新一代正体字。然而,楷书作为书体概念的真正成立,还必须面对观念与图式匹配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指谓交错”烦恼。
北魏晖福寺碑(拓本)
造成“指谓交错”烦恼的原因,首先在于概念与事实磨合对应过程中的笼统囫囵现象。字体和书体是文字的次级形态,不同字书体之间形态学上的分割离异,不仅粘连着价值观念上的统一共趋性,而且对于书写与识读实践来说,概念和技巧总是呈现一种混沌的交互状态。当新字体或新书体栩栩生成的时候,这种混沌交互的特性,使得眼目中的现在样式仍然去与心目中的既有概念寻求对应,从而容易讹其原本样式跟现在样式相同。随着不断试错的进程,逐渐解构旧概念而重构新概念,直到新概念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判断力通行不悖,才会产生名实相符的需求。
其次的原因,则是情境立场的制约。卫桓《四体书势》云:“上古王次仲始作楷法。”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楷法”“楷书”“真书”这些被我们解读为现认楷书形态的概念,其实在很长时期都是针对不标准、不正规的“俗书”“草书”“行狎书”而言的。因此其所指大抵是我们现认概念中的隶书,意为标准体、正体字。反过来,我们概念中的楷书,直到中唐以前仍被称为隶书。隋代《舍利函铭》是地道的楷书,落款却为“赵超越隶书谨上”。
唐代张怀瓘《六体书论》列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为六体,其中的“八分”即今所谓隶书,而且是东汉碑刻那种正体化的标准样态。其中的“隶书”,则是今日所谓的楷书,他在《书断》中列举许多擅隶名家,有张芝、钟繇、钟会、卫夫人、二王、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等,正是所指为楷的明证。中唐以后,社会认同和应用的正体字转向欧、虞、褚、颜等著名书家范式,楷书、正书、真书就由典范意义的泛称转变为字体意义的特称,至北宋以专称的方式固定下来。
朱文长《续书断》云:“乃知汉自有隶书,而今之八分乃汉魏之际增隶而作者也,今之真字乃汉魏之际省隶而作者也。”确实,八分之名起于汉魏之交,是因为当时日渐楷化的隶书,需要与东汉标准体相切割,以维护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于是奉后者谥号为八分。其间道理,跟魏晋后今草日彰而另造章草之名以切割汉代标准草书是一样的。
当合法存在的楷化隶书进一步楷化到隶意全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制不复敷用,魏代汉祚遂成现实,楷、正、真这些权重最大的称谓,由此才为楷书自诩并垄断。这个“指谓交错”的历程,是新书体成功分娩的洗礼和象征,也是旧有书体大家族考验与接纳新书体的习惯动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