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的意思(鬈的意思和拼音)

煮酒送别 2023-10-30 11:36:08 网友投稿

刨根问底:解读汉字“髯”和“鬓”,美髯公关羽胡须长2尺

汉字“髯”和“鬓”对有些人来说,是不是既熟悉又陌生?字面上来看一个指的是胡须,一个说的是头发。当然,这样理解也没错,但是解释的不准确。正所谓“感情要动情,事情要辩明”。我们研究汉字就要明明白白的理解,切勿糊里糊涂,看到汉字不能只知道表面大概,而不了解细节。

汉字刨根问底

共同的汉字偏旁:髟[biāo],如何解释?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汉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髟[biāo]。左边是一个长(繁体),表示头发长。右边是三撇强调的是头发飘扬。 在这里提示一下,(髟)又叫髦字头。只要汉字中有它,大都与毛发有关。比如汉字“髦,鬃,髻jì”等。

含有偏旁“髟”的汉字

“髯”,本意是两颊上的长须或下垂的头发。

髯字,上面一个髟,下面一个冉rǎn。髟,表示毛发下垂。冉含有柔软,慢慢的含义。比如,冉冉升起的太阳。髟和冉组合在一起组成了汉字髯。本意是两颊上的长须或下垂的头发,是胡须、头发的统称。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是长须,不是短短的胡茬。因为只有长须才有下垂的感觉。

精美的胡须

美髯公:关羽和朱仝谁的胡须更长?

文章写到这里,您是否想起了历史上长胡须的经典人物。大家一定能想到两个人,一关和一朱。一关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关羽,一朱说的是《水浒传》里朱仝。

美髯公-关羽

美髯公-朱仝

关羽胡须长2尺,美髯公称呼为汉献帝所封。

书中记载,关羽长相非与众人。长得一双丹凤眼、卧蚕眉,最显眼的是他那飘扬的胡须。三国里面有这么一段对话,曹操问关羽:“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曹操问:“云长你的长胡子有多少根呢?”关羽说:“差不多几百根。每年秋季掉个三五根。冬季就用纱布裹起来,害怕它断掉。 后来汉献帝看到后称他为美髯公。可以看出书中描述关羽的胡子二尺长,数百根。

关羽胡须很具有特色

朱仝胡须长1.5尺,美髯公称号为百姓所封。

《水浒传》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朱仝:因面如重枣,目若朗星,髯长一尺五寸,满县人称美髯公。文学作品中记载:关羽的胡须长二尺,朱仝的长一尺五。看来关羽的要长0.5尺。关羽的美髯公是皇帝封的,而朱仝的美髯公是百姓封的。

美髯公-朱仝

胡须分为三种类型,四个名称。

写到这里特别跟大家说一下,我们说的词语:胡须,其实是有严格的分类的。胡须分为唇须,络腮须和颏【kē]须三种类型。《康熙字典》中都有对应的胡须名称,长在上嘴唇的胡子叫髭[zī】,下嘴唇的叫粜【tiào】,长在脸两颊的胡须叫髯,长在下巴上的叫襞【bì】。关于这一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胡须的分类

鬓字的讲解:

鬓,上面一个髟,下面一个宾。髟说的是长发,宾含有礼貌,尊敬的意思。在很多文章中只要一提到鬓角斑白,两鬓苍苍,多和老人有关系。下面加个宾字,也表示对老人的尊敬。很多人搞不明白,鬓发具体说的哪个地方的头发?它专指耳朵前边的毛发,就是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耳际之发。理发时,为了美观,也会修理鬓角。而形容一个人苍老,也经常用两鬓苍白来修饰。

鬓字,如何解释?

老人的鬓角斑白

鬓字,往往带有沧桑、凄凉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文学作品中很多出现鬓字的句子中,往往带有很苍凉的感觉。比如:白居易笔下《卖炭翁》里面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还有陆游的作品《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说的是那么的苍凉那么的无奈。

《卖炭翁》里面的: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结束语:汉字文化博大精深,通过简单“髯”和“鬓'两个字,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内涵。珍惜我们的汉字,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文化小讲堂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进入汉字文化圈,第一时间收看最新汉字知识。

荐收藏!古中医体表部位名词的现代译词

每次阅读中医书籍最头疼的就是有些字不认识或着就是不明白字的意思,导致阅读的稀里糊涂,从而影响阅读品质及学习的心态,尤其是学习经络腧穴相关文献时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主要整理介绍古代中医体表部位名词的现代译语,以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透彻高效。

一、头颈部

顖(xìn信):同囟,巅顶前为囟。即现代解剂学上的前囟。婴儿额骨与左右顶骨未团合时,称作囟门,可触及动脉搏动;已合,称作囟骨。

颜:又称庭、天庭,即额部中央。说指左右眉目之间, 一说指面部前中央。

阙:义名印堂, 俗称眉心。两眉之间称阙中;两眉之间微上方称阙上。

眉本:与眉梢对举, 俗称眉头。即眉毛之内侧端。

目窠:眼眶内凹陷如窝状的巢穴,又称眼窝。

目胞:俗称眼胞,现称眼睑。又名目裹,上面称上眼脸,下面称下眼睑。

目纲:纲,或作网,又称眼弦,现称睑缘。即眼睑边缘生长睫毛处。上面的称目上纲(网),或上弦,即上脸缘;下面的称目下纲(网), 或下弦,即下睑缘。

目内眦:又称大眦,即内眼角。

目锐眦:又称小眦、目外眦,即外眼角。

頞(e扼):俗称鼻梁、山根,现称鼻根。即两目之间,鼻柱之上凹陷处。

王宫:又称明堂骨,俗称鼻柱,即鼻根之下,鼻尖之上。一说指鼻根部。

明堂:即鼻。 一说指鼻尖。

鼻准:又称面王。指鼻尖、鼻头、准头。

䪼(zhuo拙):指眼眶下缘的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上颌骨和颧骨构成眼眶的部分。

頄(qiu求):亦称颧,即颧骨,为眼眶外下侧之高骨,或指䪼内鼻旁间的部位。

颃颡(hang sang杭嗓):指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相当于鼻咽部。

颏(ke科):又称地阁,俗称下巴,现称下颌骨体。

吻:指口四周之口唇。一说指两口角。

顑(kan砍):指口旁颊前肉之空软处,俗称腮。

颐(yi宜):口角外下方,腮部前方。

颞颥(nieru聂如):俗称太阳, 现称翼点。眉弓外侧,颧骨弓上方。

曲隅:又名曲角、曲周,俗称鬓角。位于额角外下两旁,耳前上方的发际呈弯曲下垂的部分。

关:耳前核起之骨。

耳蔽:耳前小珠,俗称耳门,现称耳屏。

耳缺:耳屏上切迹

引垂:即耳垂。

颌:又称铺车。即下頜骨支,为下颌骨的耳下部分。

齿本:即牙齿的根部。

牙车:即牙床。

曲牙:即下牙床。因其弯曲向前,故名。

曲颊:指下颌角部。

颊车:指下颌骨。

舌本:即舌根。

嗌:指食管上口(咽腔),又指喉咙。咽喉部的总称。

颔:颏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即下颌底与甲状软骨之间。

玉枕骨:枕外隆凸两旁高起之骨,现称枕骨上项线。

完骨:又称寿台骨。指耳后之高骨,现称乳突。

柱骨:为颈椎的统称。又称天柱骨。

二、躯干部

缺盆:指锁骨上窝。

䯏(kuo括):骨之端称䯏,如胸骨之端。

巨骨:又称缺盆骨,现称锁骨。

两叉骨:指肩胛骨与锁骨相接之处,相当于肩锁关节部。古书称的巨骨穴,在两叉骨间。

髃骨:简称髃。 又名肩髃、肩端骨,俗称肩头。相当于肩胛冈之肩峰突。

肩解:指肩端之骨节解处,现称肩关节。

膺:胸前两旁肌肉隆起处。相当于胸大肌处。

膻中:两乳之 间的部位。

骨曷 骬(heyu合迂):又称鸠尾、前蔽骨。胸骨下端蔽心之骨。现称胸骨剑突。

胠(qu区):腋下胁上,是胁肋的总称。

季胁:又称季肋、软肋、橛(jue决)肋。即胁下软肋的部分。

甲:肩胛骨上1/3弯曲突出之处。现称肩胛冈。

肩髆: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分。一说为肩胛骨的别称。

䏚(mido秒):季胁下无肋骨之空软处。相当于腹部九分法之腰部。

丹田:指脐直下3寸左右的部位,内与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对应。

横骨:指两股之间的横起之骨。相当于现代解剖学上的耻骨。

曲骨:位于横骨的中央部,现称耻骨联合。

鼠蹊(xi夕):即腹股沟部。

气街:指腹股沟股动脉处。

廷孔:又作庭孔, 指口。

篡(cuan窜):又名下极、屏翳,指前后二阴之间,即会。

下极:指两阴之间, 即会。亦有指鼻根、肛门者。

脊骨:指脊椎骨(脊柱)。又称膂骨,俗名脊梁骨。中医指的脊多从第1胸椎棘突开始,向下数至第4骶椎棘突,共21节。

膂(lu):又称膂筋。指脊柱两旁的肌肉,约当骶棘肌分布处。膂骨指脊骨,一指脊柱之统称,一指第1胸椎棘突 。

胂(shen申):泛指脊柱两侧的肌群。或指髂脊以下的肌肉部分。

腰髁(ke科):指腰部两旁凸起之骨,与今之髂后上棘似。

尻:尾骶骨部分统称。

骶端:又称骶、尾骶、尾闾(吕)、穷骨、撅骨。指尻骨的末节,即尾骨。

三、四肢部

膊:又称胳膊,指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一说指上臂外侧面。

臑(nao闹):指肩至肘内侧靠近腋部隆起的肌肉,即肱二头肌部。一说为上臂统称。其屈侧称臑内,伸侧称臑外。

分肉:泛指肌肉。

辅骨:在上肢,指桡骨。亦称上骨。在下肢指膝两侧之骨:内侧的名内辅,即股骨下端的内侧髁与胫骨上端的内侧髁组成的骨突;外侧的名外辅,即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髁组成的骨突。或指腓骨,又称外辅骨。

兑骨:又称锐骨,小指侧臂骨下端之高骨。相当于尺骨茎突。一说指豆骨。

高骨:体表高突之骨的通称。或指大指侧臂骨下端的高起骨,相当于桡骨茎突。

寸口:两手桡侧掌横纹下,桡动脉搏动处。

鱼:大指后侧隆起之肉。其外方赤白肉分界处叫鱼际。亦有称拇指侧为大鱼,小指侧为小鱼。

将指:即第3指。 俗称中指(趾)。

髀(bi闭):指股骨之上端。一说为下肢膝上部分的通称。

髀骨:指膝上之大骨, 今称股骨。

髀枢:指髋关节部。又名髀厌、机。或指股部外侧最上方,股骨向外上方显著隆起的股骨大转子。

髀关:大腿前上端,即股四头肌之上端。

髀阳:指大腿外侧部。

股:膝以上通称股,俗称大腿。

股阴:指大腿内侧部。

鱼腹股:大腿内侧, 其形如鱼腹处。即股内收肌群处。

伏兔:大腿前隆起的股四头肌, 形如兔伏,故名。

​腘:膝部后面,腿部弯曲时形成凹窝,并呈现横缝(纹),分别称腘窝和腘窝横纹。

膝解:膝骨分解处, 今之膝关节。

膑:膝前的圆形骨,亦称膝盖骨。今称髌骨。

犊鼻:即膝眼。状若牛鼻之两孔故名。

䯒(hang夯):即胫骨,一说指胫骨之下端。

踹(zhuan专):亦写作腨,又称腓肠,俗称小腿肚。今称腓肠肌。

然骨:内踝下前方隆起之大骨,今称舟骨。

绝骨:外踝之上3寸许,腓骨凹陷的部位。悬钟穴所在。

跗:又称趺或足趺,即足背。

覈(he合)骨:又写作核骨。足第1跖趾关节内侧的圆形突起。

京骨:足小趾本节后外侧突起的半圆骨。即第5跖趾关节外侧的圆形突起。

三毛: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毛处。又称丛毛、聚毛。

聚毛:足大趾爪甲后方有毛聚集处。又称丛毛。

踵:即足跟部。

赤白肉际:指手(足 )的掌(跖)面与背面肤色明显差别的分界处。掌侧皮色较浅,称白肉;背侧肤色较深,称赤肉;两者交接之处称赤白肉际。

歧骨:泛指两骨连接成角之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肩峰之连接处,第1、2掌骨连接处,胸骨下端与左右肋软骨结合处等。

本节:即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的圆形突起。手足指(趾)最上一节,即掌指关节与跖趾关节处,其前方称本节前,后方称本节后。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觉得有用就收藏转发吧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晋朝妇女穿红色广袖短襦,绿色长裙。(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晋代金质花钿(黄沐天设色)。

本文图片均选自《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

【读书者说】

春节娶媳妇过年,春节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几千年中国人的心之向往,更是一种根植于文化的传统礼俗。

一首《木兰辞》展示了古代女子浴血沙场的英姿,巾帼不让须眉。战争结束回归故里,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脱下战时袍,恢复女儿身,梳妆打扮,尽显小女子的姿态。“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中的“红妆”“额黄妆”,其实是在佛教艺术影响下诞生的一种古代妇女妆饰,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笔者新著《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就是一本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六朝春节婚俗的妆容与服饰时尚的解读。

一.婚嫁新娘用红妆

红妆即红粉妆,以胭脂、红粉涂抹脸部。红妆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挥,颇为流行,这一时期的诗歌有红妆的反映。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云:“日落窗中坐,红妆好颜色”,女性着红妆也符合其性别身份,更能展现出女性的妖娆。

红妆是南北朝时期女子出阁成婚的常用妆容。对于红色的崇尚,由来已久,按照五行学说,朝代更替,也要正朔色。以木为德,其色崇青;以土为德,其色尚黄;以金为德,其色崇白;以火为德,其色尚红;以水为德,其色崇黑。红色在周代、汉代都受到推崇,周代官员喜欢穿着红玉一般色彩的细毛袍子;汉高祖刘邦号称赤帝子,汉代尚红。南北朝时期尚未形成明代以降的红色婚服制度,但是因为红色有红火的寓意,加上胭脂在此时已由北方传入中原,因此,红妆在女子中流行,婚礼中新娘妆容亦倾向于红妆。梁简文帝《美人晨妆》亦云:“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青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施了胭脂红妆的女性更加妩媚动人。

除了红妆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妆饰还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晓霞妆、面靥妆、半面妆、斜红妆、啼妆、紫妆、点妆等多种,造型上颇为夸张。

二.女性扮美帖额黄

新娘是女人一生最美的时刻。爱美的女性,尤其是出阁的新娘,对于梳妆打扮那是刻意追求。南北朝时期的女子除了两颊的妆容,还有额头的妆饰。《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前者说发型,后者说额妆。

受佛教艺术影响,此时的女性流行在额头涂黄、贴黄,黏贴在额上的薄片又称花黄。梁代江洪《咏歌姬》云:“薄鬓约微黄,轻红澹铅脸。”梁代简文帝萧纲的后宫嫔妃盛行作额黄妆,简文帝每天所见,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屡有反映,《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戏赠丽人》云:“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这些薄片除了染成金黄,也有染成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成为面饰的一种,因贴的部位不同,形状色泽不同,又称为花胜、罗胜、翠钿、金钿等名称。

对于“花黄”,有的观点倾向于就是额黄妆,有的则持否定的观点,认为贴花黄已脱离了额黄的范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前面已经说明额黄妆有两种,一是染色,二是贴黄,后者与花钿有近似,但是贴的是染黄的薄片,仍然属于额黄妆的范畴,至于花钿所贴饰品色彩较之花黄更丰富。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又称花子、花钿。有观点认为梅花妆即是花钿,不准确。我在拙著《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中有论述:寿阳公主的梅花妆确有与花钿相似之处,即在额上画出花瓣妆或用花瓣饰品贴在额上。但是花钿使用金属材质后,花钿分为两种:无脚花钿与有脚花钿。前者与梅花妆接近,以薄片饰品贴额上。后者则是花钿金属材质,连接上短柄,插到发髻上,成为发簪。

考古发现,两晋时期已经出现薄片饰品与连短柄的这两种花钿,江苏南京北郊、郭家山、幕府山、中华门外南山顶等多处晋墓出土了金质花钿实物,薄片花瓣形花钿与有短柄的鸡心形花钿都有。梁朝庾肩吾《冬晓诗》:“萦鬟起照镜,谁忍插花钿。”注意诗中说的是“插花钿”,而不是贴花钿,也不是“对镜贴花黄”的行为。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也有“反插金钿”之语。

三.高髻彰显个性

以东吴、东晋、南朝为朝代概念的六朝时期思想开放,个性彰显,给女性提供了追求美丽,展示美感,创造美事的空间。此时的妇女发式,呈现出多种多样,花样百出,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状态。发式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凌云髻、随云髻、盘恒髻等。缬子髻形制为编发为环,以色带束之。盘恒髻,形制为梳挽时将发掠至头顶,合为一束,盘旋成髻,远望如层层叠云。飞天髻形制为梳挽时将发掠至头顶,分成数股,每股弯成圆环,直耸于上。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描绘了灵蛇髻。梳理时将发掠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后盘成各种环形。因为发式扭转自如,如同游蛇蜿蜒、灵动,故名。传说灵蛇髻为魏文帝皇后甄氏创制。《采兰杂志》记载:“甄后入既魏宫,宫廷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

自两晋以来,南方妇女的发式就渐趋高大,社会时尚,尤其是女性以高发髻为美。《晋书·五行志》记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妇女头发梳理的发髻,仍然达不到社会时尚推崇的高耸发髻,女性就借助木笼,做成高大的假发髻。这种假发、假髻、借头相当于今天戏剧中的“假头套”,但是比假头套要高大。庾信《春赋》有云:“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高大的发髻在头顶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盘结,高耸,造型奇特,可以衬托出身材的修长,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四.褒衣博带成时尚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服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汉族服式,即承袭秦汉旧制;二是少数民族服饰,承袭北方习俗。

当时,衫是汉族男子的主要服饰。衫和袍在样式上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按照汉代的习俗,凡是称为袍的,袖口应收敛,且装有祛口;而衫却不需要祛口,袖口非常宽敞。由于衫基本不受约束,因此魏晋时期的服装日趋宽博,这也成了当时的风俗,并对南北朝服饰产生了巨大影响,无论是王公贵族、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都以褒衣博带、宽衫大袖为尚。《洛阳迦蓝记》云:“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文人雅士最喜欢穿衫,宽大的衫子成为当时最具个性化的服饰,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就好穿宽大的衫子。竹林七贤基本上都做过官,但是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放弃官职,甘于做山野之人,抚琴长啸,寄情山林。他们穿的服饰不是官服,而是百姓的服饰,宽大的衫子,飘逸的风度,是他们蔑视权贵,鄙视世俗,纵情山水,精神奔放的最好写照。

从东晋一直到南朝各代,服装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趋向宽松肥大。《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其原因无外乎士大夫生活安逸,纵情放达,追求飘逸的感觉,“褒衣博带”正好体现出飘逸之感。直到梁代,士大夫还喜欢穿肥大的衣服,系着宽松的长带,头戴高帽,足蹬高齿木屐,仪态潇洒从容。

五.女性服饰上俭下丰

六朝时期的女性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裙子曳地,下摆宽松,以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

贵族妇女的服装虽然还有长裙曳地、宽衣广袖,但是已经渐渐减少,代之以交领长裙或上衣下裙分装。裙外腰间加有带若干飘带的斜角形、三角形围腰。此时的襦衫以瘦小紧身为尚,衣袖宽窄不一。裙长盖于脚面。裙是以上俭下丰的斜片布料拼合而成,裙摆较为宽大。在江苏南京石子岗、幕府山等地出土的六朝侍女陶俑中,可以看到这种服饰的风格。

六朝时期的婚服体现“上俭下丰”即上窄下宽的风格,沈从文先生考证面料则选用白色薄质丝绸制作。注意,并不是后来的红色婚服。上衣以衫子为主,外罩短襦,下裳为裙。衫有单层与夹层之分,沈约《少年新婚中咏》诗云:“裙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说的是单衫,轻薄透明,但是古代婚礼一般不在夏季,集中于冬季的春节等节庆日,新娘内穿薄衫外套短襦,披夹衫等。举办新婚仪式时,新娘要风度不要温度穿薄衫也是常事,今天的婚礼活动中,新娘穿婚纱楚楚“冻(动)”人也是一样。富裕人家,婚礼大厅里也会点上炉火,提高室温。

六朝人追求服饰之美,创造服饰辉煌,固然有彰显个性,陶醉美感的因素,也有“为悦己者容”的与豪迈。六朝男性率性而动,不拘礼节,六朝女性何尝不是敢作敢为敢爱的主?婚礼中的女性更是扮美妆靓,广袖舞翩翩,纤腰更娉婷,薄透时尚美,裙长身姿秀。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中华服饰文化精神文明的内涵。精神活跃、思想解放、尊崇个性的六朝,“褒衣博带”风尚,“上俭下丰”风格,“傅粉施朱”妆容,“高耸如云”发式,无一不彰显六朝的社会风情,体现服饰文化格调。六朝之美,美在个性,美在衣尚,美在文化。

(作者:黄强,系服饰史学家、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

《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 黄强 著 商务印书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