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是什么意思(顶是什么意思)

气宇轩昂 2023-06-24 14:08:57 网友投稿

每日一字:丁

古人论识字,常常会拿“丁”字说事儿。比如,谈到识字重要,就说起码得认识一个“丁”字,于是有了成语“目不识丁”,被用来讽刺一个人不识字或没有文化。为什么目不识的是“丁”字,而非其他字呢?

“目不识丁”典出《旧唐书·张弘靖传》。张弘靖是唐宪宗时的幽州节度使,他手下有个文官叫韦雍,一次喝醉酒教训士卒道:“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乱世需要习武,和平年代就不一样了,在韦雍看来,一身功夫远不如习文识字来得有用。而对于隶变以后的汉字来说,没有几个比“丁”字更简单了,而且它也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常用字,如果连“丁”字都不认识,确乎近于文盲了,因此以“丁”为识字与否的底线标准是很合适的。历史上有不少典籍引用到了“目不识丁”这一典故,例如,明代杨涟在《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中说:“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诰敕之馆,目不识丁。”痛心地指出当时很多官宦子弟因为背景铁硬、生活优越,便不思进取、不学无术,这样的官二代反而大量涌入官场,产生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古时会有人不认识“丁”字,在今天我们想来或许难以置信,不过,先不要着急嘲笑古人,“目不识丁”的情况,在我们身上都可能出现。比如这个甲骨文字形:

如果没有注释,大多数人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个“口”字吗?其实不是的,这正是“丁”字的甲骨文字形。甲骨文“丁”就像竹钉或木钉的方形的顶部,这是从上向下看的俯视图。金文中,“丁”字

又成了钉子的侧视图,上部粗的是钉头,下部细的是钉尖,已经有些钉子的模样了。“丁”的战国文字更像现在的钉子,如《六书通》中收录的篆体“丁”

字。说明这一时期的冶炼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金属甚至铁质的钉子了。

由此可见,丁的本义就是钉子,或者说丁是钉的本字。后来,丁字被假借为天干的第四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丁”;而原来作钉子讲的“丁”只好在左侧加金字旁,表示钉子是用金属做的,写作“钉”,由原来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因此,依据字义来解释俗语“丁是丁,卯是卯”,就有了两种说法:一说丁卯是表时间的,丁是天干之一,卯是地支之一,干支相配以记年月,不能错乱,否则就会误了农时;一说丁卯即“钉”和“卯”,丁是榫头,卯是卯眼,两者必须完全相合才能安上。两种解说内容虽大相径庭,但所表示的都是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意思。

钉子一般都是由金属制成,质地坚硬,所以丁就自然引申出强健、壮实的意思来。《说文解字》中解释丁字为:“夏时万物皆丁实”,正是夏日万物都壮实的意思。所以在古代,成年人被称为“丁壮”,如唐代元结《奏免科率等状》中有“丁壮在军中,老弱餽粮饷”。人当丁壮也称“丁年”,汉代有一篇《李陵答苏武书》的文章,其中有一句:“丁年奉使,皓首而归”,是说苏武丁壮之时出使匈奴,到头发尽白,才从北海牧羊回来。那么,丁年究竟是几岁,是否有具体的年龄标准呢?其实是有的,但这一标准历代有所不同:隋代二十一岁为丁,唐天宝年间则为二十三岁,宋为二十岁,到了明清时期只有十六岁。这种前后不一的标准,与古时的徭役不无关系。杜甫《新丰折臂翁》诗中说到,“户有三丁点一丁”,《新安吏》中有“县小更无丁”,丁年所指代的,正是古时征丁的年岁限定,它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不同的,这正是“丁年”这一概念不断改变的原因。

丁为丁实、壮丁,后又引申出专司某种职务,即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比如园丁、家丁等。丁的这一义项出现较晚,约在北魏、隋、唐之间。所以成语“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就不能解释为厨工或厨师。因为从历史时期来看问题,这个成语出自战国中期庄子所作的《庄子·养生主》,那时“丁”字还没有专司某职的概念,因此唐代训诂学家陆德明在《庄子音义》“庖丁”条下注云:“庖人,丁,其名也。”他将丁注释为人名,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丁字虽然笔画简单,但含义却并不简单,寥寥两笔却生发出多重意义,实在让人不能小看。一个刚刚识字就应当认识的“丁”字,都会让我们有“目不识丁”的可能,成千上万的汉字,每一个都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感,更待我们一起去寻根溯源。(郝思斯)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微信号zyjwgjjw

俗语“人丁败,家道衰”,一个家庭的衰败,离不开三种“祸害”

咱们老百姓都希望能“家道兴,人丁旺”,但有句话你可能没听过,叫:“人丁败,家道衰”,和“家道兴,人丁旺”意思恰好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衰败,都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管是家道兴旺还是家道中落,都和家里的“人”是息息相关的。

家庭

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组成,就是一家三口——爸爸,妈妈,还有小孩,这是最典型的小家庭。那么一个完整的家庭里面至少会有三个成员,其中就包含有夫妻、长辈和晚辈这几种家庭关系。

过去有句话语叫“家败出邪人”,什么样的人是“邪人”?就是指那种对家庭是祸害的人,我们的老祖宗根据过去的经验认为,导致家庭衰败的一般会有三种“祸害”,那这三种“祸害”,就刚好对应家里的三个基本成员:爸爸、妈妈、还有小孩。

家庭

那首先来说家里的大人,也就是妻子和丈夫,他们既是夫妻关系,也代表着家里的长辈。自古以来都有这样一种说法——“妻贤夫祸少”。也就是说,如果家里的妻子贤惠,丈夫遇到的灾祸自然就会很少。

咱们看现在有很多网上曝出来的新闻,比如早两年在街头打人的保时捷女车主,还有近年叫嚣她家的狗要比人值钱的徽州宴老板娘,都是闹得沸沸扬扬,让全世界都认识了她们以及她们的丈夫,这样的例子大家都有目共睹。

家庭

如果一个家里有这样的女主人,不仅会替丈夫惹祸,还会弄得好好的一个家庭不安宁,甚至亲手把自己的家庭毁灭。一个家庭如果有这样的妻子,已经不能单单用“不贤惠”来形容,而应该叫“悍妇”,蛮横凶狠而且不讲道理,更没有任何道德的修养以及法律的意识,一个家庭出现这样的“祸害”,就是一场灾难。

说完妻子,自然就得说一说家里的男主人,他既是丈夫,同时也是孩子的爸爸,还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家中的男主人,是整个家庭的核心人物,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的好坏兴衰就是由他来主导。

家庭

俗话说:“不怕男人穷,就怕男人懒”,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本事大不大,并不是关键,而在于他是否勤劳、是否足够努力,我觉得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勤劳的人,都能把家庭搞好,相反,一个家庭哪怕从祖辈父辈手上继承了大量财富,也经不住懒人坐吃山空挥霍败家,因此说“家有懒汉”同样也是种“祸害”。

说完家里的长辈,自然要说说家里的晚辈。家有不肖子,是天下任何一个父母都不希望的事情,俗话说“家有千财万财不如出一人才”,所谓穷不过三代,家里只要培养出一个人才就能光宗耀祖。

家庭

同样,富不过三代,只要出一个败家的不肖子孙,再兴旺的家道也能被他挥霍一空,所以能让家庭衰败的第三种祸害就是家有“不肖子”,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家中的长辈父母更要以身作则,防止这种不肖子的出现。

一个家庭的衰败,离不开三种“祸害”:不贤惠的妻子、懒惰的丈夫,以及不孝的儿女。来对照一下,看看你家有没有这三种“祸害”。

一个你没听过的民族“丁零”建立过一个你没听过的“翟魏”

东汉末年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内迁的民族不只是有匈奴、鲜卑、羯族、羌族、氐族这些势力强盛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五胡。还有很多小部族,或者后来没有成势的部族也顺应了那个胡人内迁的时代。

这里面就有一个来自很远的地方且名字特别好听的民族,那就是“丁零”,那个曾经真就住在贝加尔湖畔的民族,它并没有在时光中过多停留,也没有像往事一般随云走。他在鲜卑匈奴南下后,曾经自由行走在整个北中国草原,它的一个小部分,曾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浩瀚如汪洋的中国历史中,掀起了一小圈波纹。

高车丁零后裔

丁零族,在匈奴鲜卑强盛时,他们栖身于温寒带森林中狩猎。在胡人内迁时,他们又游牧于草原。从阿勒泰到大鲜卑山(大兴安岭),纵横万里,都能发现他们生活的踪迹。

丁零人也被称为高车,丁零人普遍使用高车,是因为原驻牧地草茂而高,积雪深厚,而且多沼泽。在这种地区使用高车,可以减少阻力,顺利通行。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丁零”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故事。

一、遥远的丁零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源于南北朝之前的《敕勒歌》将横贯北中国的大草原描写得淋漓尽致。

那这个流传至今的敕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敕勒是鲜卑语,是鲜卑对一个当时生活在北中国温寒带草原和森林之间的一个游牧民族的称谓。敕勒南迁中原后,中原人称其为丁零,而敕勒歌所传唱的敕勒川,大概就是北魏和北齐时期传唱的鲜卑化的敕勒人的牧场,大概就是今天山西北部和内蒙之间的一座牧场。

敕勒歌

西伯利亚的丁零人后裔

遥远的丁零人后裔

如匈奴号称夏朝遗民北迁的后裔一般,丁零也有一个华夏祖先,而且比夏朝更早,据《晋书》记载,丁零族的祖先要上述到中国上古时期,尧时代,他们是尧时代的佞臣讙兜(huān dōu)的后裔。至于真伪,这个就无从考证,毕竟从尧时代到晋代或者五胡十六国,已经过了差不多2600年。

大约就是很早之前,丁零人便居住在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森林之间的位置,公元前200年左右,被匈奴征服,然后和后来的羯人一样,成了匈奴的附属,与奴隶差不太多。因不堪匈奴的掳掠和残酷压迫,曾联合其他民族痛击匈奴,给匈奴造成了重创。

后来在草原配合下,击败了北匈奴,丁零人则开始分散在广袤的草原上,留在贝加尔湖附近的被称为北丁零,后来与柔然等一起,纵横草原,后来还在南北朝时期于西域吐鲁番附近建立过高车国,享国55年;西迁到阿尔泰附近的成为西丁零,游牧于阿勒泰山附近,后来发展成了回纥。后来的突厥、蒙古都有这部分丁零人的血脉关联。

东迁到呼伦贝尔附近的丁零人渐渐鲜卑化,大部分随着鲜卑南下,融入了汉族;南迁到河西走廊的丁零人后来内迁,大部分也融入了汉族。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南迁和东迁的这部分丁零人,以及他们在中原建立的一个小国,翟魏。

翟魏鼎盛时期

翟魏末年

二、翟魏

内迁入中原的丁零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人微言轻,在五胡十六国前期,汉赵和后赵掌管北方,丁零人更多的是生活在边边角角的位置。后赵时期,公元330年,丁零族首领翟斌觐见后赵皇帝石勒,被封为句町王,句町是古国名,位于何处呢?大抵是位于广西百色附近,而后赵是北方,封丁零族为句町,不管寓意为何,反正借此足以说明石勒对于这个小部族并没有怎么重视。

但这却是丁零人在中原政局中第一次露脸,虽然不怎么鲜亮,但是至少是亮相了。

后赵之后,代之而起的是前燕和前秦,最终由前秦一统北中国。氐人建立的前秦对于各部族都十分宽容,在民族问题上也比较怀柔,公元371年,前秦天王苻坚将翟斌的部族安置在新安(今河南新安)、渑池(今河南渑池)。这一地区,也就成为了丁零人的根据地。

苻坚大军淝水之战惨败之后,翟斌领导的丁零人首先反叛了前秦,而后帮助慕容垂复国,建立了后燕。384年,因辅佐慕容垂建立后燕有功,被任命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翟斌自恃有功,极为傲慢,恰逢后燕进攻受阻,翟斌隐隐有反叛之意,后来翟斌在索求高位不得的情况下,就谋划反叛,因泄密被慕容垂所杀。

翟斌之侄翟真统领丁零部众逃离,于385年,被手下司马鲜于乞所杀,鲜于乞建立鲜于赵,并大肆了翟真族人。

翟真之子翟辽率残部逃往黎阳(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古称),投靠黎阳太守滕恬之,并于次年公元386年杀滕恬之,占据黎阳(五胡十六国时期,黄河河道靠北近百里,黎阳与滑台隔河相望,后来黄河夺了济水故道,才南移到今天郑州开封一线)。黎阳位于中原大平原上,南临黄河,北到邺城亦不过数十里,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且无险可守,四战之地,且位于后燕、西燕、东晋的夹缝中,这也就注定了翟辽必须要朝秦暮楚,忍辱偷生。所以,翟辽先后反叛过后燕,西燕和东晋。

公元387年,翟辽之子翟钊渡河南下,在黄河以南打下了数百里之地。同年后燕大军压境,翟辽投降,而后又迅速反叛,并在后燕边境滋事。公元388年,慕容垂恼怒翟辽反复无常,再次兴兵。

后燕灭翟魏

翟辽求和无果,于是公元388年自称为魏天王,改年号为建光,设置文武百官,建立翟魏。五月,翟辽为防御后燕的进攻,将都城由黎阳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 ,将政治中心迁移到了黄河以南,借助黄河作为屏障。

389年,翟魏有一段短暂的黄金时光,先后攻取荥阳和后燕重城冀州。而后转而兵锋南下,准备进攻东晋。

公元390年,西燕皇帝慕容永率领部队直奔洛阳,东晋雍州刺史朱序从河阴向北渡过黄河迎战,并把他们打败。朱序追击败退的西燕残兵到达白水,正好翟辽此时正打算进攻洛阳,所以朱序只得带着部队赶回,击退翟辽。

东晋并没有因此收手,命北府兵名将刘牢之攻占甄城,击败翟辽之子翟钊,翟钊逃亡河北,东晋乘胜再攻滑台,又击败了翟辽,翟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391年十月,翟辽因病去世,其子翟钊继位,翟钊继位后,随即进攻后燕的邺城,被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击败。

由于河南之地已经大部分被东晋攻占,翟钊只有黄河沿岸百里之地,公元392年二月初五日,后燕皇帝慕容垂从鲁口前往河间、渤海、平原三地,一举击退翟钊,翟钊为避其锋芒,撤退到了故都滑台。

随后,翟魏与后燕在黄河岸边展开了一场决战,结果自然是实力强大的后燕占据绝对优势,翟钊惨败,带领丁零残部渡河北上,被后燕围于白鹿山(今河南修武县北),穷途末路的翟钊只得突围,最后只剩单人单骑逃亡西燕首都长子(今山西长子县),投降了西燕皇帝慕容永。

翟魏自此灭亡。

丁零后裔与鹿

三、结尾

翟钊投降西燕后,西燕皇帝慕容永任命翟钊为车骑大将军、兖州牧,并封他为东郡王,一年多之后,翟钊阴谋反叛西燕,被慕容永所杀。

而关于迁入中原的丁零人的结局。

追随翟氏的丁零族人,部分在与后燕和东晋作战中战死了。剩下的也都归了后燕,被鲜卑化了,和东迁的丁零人一道被鲜卑化后,后来随着鲜卑人融入了汉族中。

至于西丁零人和北丁零人,如前文所说,建立过高车国,后来成了回纥人的始祖,回纥人后来融合在了西域,也就形成了今天维族人的祖先。

教师:关于教师的称谓都有哪些?

在今天,人们对老师的称呼很少,除了“老师”外,还有“教师”,这是很正式的称呼。另外,在一些校规等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尊重师长”,“师长”也是指老师。如果上了年纪的人,则会把老师称为“先生”。

基本上就是四个,大学里一些学生可能会把导师称为“老板”,还有一个比喻称呼,即“园丁”。

实际上,在古代人们对教师的称呼有很多种,除了上面四个(不包括园丁)之外,还有西席、山长、座师、训导、教习、夫子等多个。下面,我简单说说这些称呼及其来历。

“老师”一词,最早出自《春秋左传》,有一句“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但这里的“老师”,意思是“疲惫之师”“疲劳之军”,和今天的老师没有关系。

真正用来称教育者的“老师”,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其《孟子荀卿列传》中,有提到“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年老的精通学艺之人”,大约和今天的“大师”一样。

从唐始,老师开始大量使用、普及,其意思也是指学识渊博的学者,授业解惑之人,和今天的“老师”意思一样了。

教师本来是指传授知识或者其他方面的人,和今天的“教师”一样。但是,从宋始,教师的词义开始窄化,尽管也可以指传授知识的人,但是也能指乐官。到明清时,教师则多表示传授武艺的人,类似今天的“教官”。

比如《水浒传》中,对史文恭、栾廷玉等人,书中就称他们是“教师”。

比如林冲看到鲁智深耍禅杖,忍不住喝彩,一旁的泼皮就说“这位教师喝彩,必然是好”;柴进庄子里,庄客对洪教头的称呼也是“教师”;祝家庄里,“又有一个教师,唤做铁棒栾廷玉”;金徐宁,人称“金枪班教师”等。

春秋战国时期,“师长”一词就出现了,而且其意思和今天的老师一样。

比如《韩非子》中,就提到“师长教之弗为变”。这里的“师长”,就是老师的意思。不过,这个词在教育领域使用频率不高。师长通常用在军队制度中,统率陆军一师的军官称为师长,其上是军长,其下是旅长。

比如上将萧克,就曾在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师副师长。

“先生”的出现很早,三千年前,《礼记》中就提到。当时,先生的意思和今天的老师一样。

《礼记》中提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意思就是,跟着老师走路,不要到路那边跟别人说话。汉代郑玄作注时,对“先生”的注是“老人教学者”。所以,直到今天,对一些年纪大的老师,也会说是先生。

先生使用时间很久,从周代到今天,跨度长达两千多年。

“夫子”往往特指孔夫子,但其实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意思也是指老师。《孟子》《墨子》中都提到过。

后来,因为《论语》中常常用“夫子”代指孔子,于是后世也就沿用。对那些有学问的人,人们往往称为“夫子”。

当然,夫子也可以指丈夫、脚夫或者挑夫等。比如是《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时,打哪些挑担军士时,就骂虞侯,说“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西席”,顾名思义就是坐在西边的人。隋唐以前,中国还没有板凳、椅子等坐具,汉代也只有马扎,那时候人们都席地而坐,或者在地上铺着席子、褥子等。

汉明帝曾以师礼对桓荣,以表示尊敬。他有一次去桓荣家,就是让桓荣坐在西面,面向东面。从那以后,老师也叫“西席”,这是一种尊称。

清代梁章钜(楹联学开山之祖)的《称谓录》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东面,谓面向东坐,后因称塾师为“西席”。

西席有时候也叫“西宾”或者讲席。比如明代《寓圃杂记》中,说过“聘王行止仲为西宾,奉养无不至”。

“教授”本来是官职,指在一方面有能力或者学问的人,医学、法律、无数等方面都有教授,汉代、唐代时的太学,都设有教授一职,负责教习学生知识或者能力。

直到宋代,教授才有了“老师”的意思,州县的学府中都有教授,他们的工作就是教学生知识。

与“教授”类似的是“博士”。

博士原来也是一种官职,他们往往博学多才,甚至可以与丞相、列侯等一起商量治理天下等事,但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原先的博学之士就只负责治儒家经典了。汉武帝后来还规定,儒家的五经,只要精通一经,也可以授予博士职位。

此时,博士已经有“老师”的意思了,但博士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了。

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在家训中提到了“博士买驴”的故事,意思是有个博士去买驴,写了三页纸的凭据,还没有提到驴。博士一下子成了只有学问不会做事者的代名词。再到后来,各行业的人都可以称为“博士”了。

比如西游、水浒中,提到磨博士、茶博士、酒博士,其实就是推磨的人或者卖酒端茶的小

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了硕士、博士学位制,博士又成了很厉害的人,不过未必是老师。

“师父”源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其本意是指“老师如同父亲一样”,里面本来就含有老师的意思。

同样,“师傅”也有老师的意思,春秋时期的《谷梁传》提到“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清代《夜谭随录》也提到“吾虽少长於汝,然而师傅也,汝弟子也”。可知从春秋时期,“师傅”就有老师的意思了。

只不过,到了现在,师傅反而成了除老师外其他工作者的称呼,甚至仅仅是一个尊称。比如称呼司机、木匠、瓦匠、裁缝等,都可以用“师傅”,甚至对路边的中年人都可以称呼“师傅”。

除了这些外,还有山长、教谕、训导、院长、经师、外傅、人师、座师、房师、讲师、助教、师保、祭酒、司业等,都可以代指教师。

不过,这些词使用很少,我就不再一一详述了。(注: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