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年祭奠有什么讲究(三周年祭奠有什么讲究,三周年祭日有什么讲究)

陪你演戏 2023-06-09 17:42:35 网友投稿

三周年祭文

儿子为母亲三周年献上的祭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

时维农历癸卯年三月初八,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母亲三周年祭拜活动,以香烛薄馔之仪,祭拜我们最敬爱的母亲。

慈母仙逝,阴阳永别,千呼万唤难相见;春秋三度,日夜逾千,数次梦中见慈颜。追思慈母,垂泪伤悲,辗转难眠湿枕衫。忆母亲一生之经历,感母亲千般之恩典。恍惚间,娘的身影眏照蓝天;怀念中,娘的话语情深意远。我们望云泣泪,肝肠寸断。三年来,多少次见物思娘,抚育的苦衷铭记心间;多少次梦中依偎,母爱的恩情贵重如山。我们多想再孝敬娘的身边,多想再陪伴娘去锻炼,多想再端给娘美味菜饭,多想再披给娘四季衣衫,让娘绽放笑颜,让娘强身体健。呜呼!八十八岁的春天,风起云涌天气变,天府击鼓把娘传,从此阴阳两重天;哭破天,哭碎地,青山绿水也见怜,眼哭红、泪哭干,阴阳亲情割不断。三年十二季,思念汇溢长河水;几代同堂情,传承家风为人先。

山俯首,水呜咽,娘亲辞世泪涟涟;声悲切,泪满面,多少往事涌心间;昔日育儿家境苦,吃糠咽菜度流年;灯下慈母难入眠,昼耕夜织忙无边;操吃半夜三更起,推碾捣磨汗流面;好饭留给儿女吃,自己常把粗茶咽;儿女有病跑断腿,把屎把尿从不烦。多少苦,多少酸,母亲辛劳记心间;一桩桩,一件件,娘的恩情诉不完。冥钱祭日敬亲人,祭文传情泪潸潸;肯请先人佑子孙,保家幸福永平安。

慈母永别已三年,今晚仪式来祭奠。诵祭文祝您成仙,亮灯火让您光彩,唱戏曲满足心愿,鸣锣鼓再享盛宴。明日墓前再叩拜,给你送去钱千串,让纸灰与烟丝带去无限的思念!

娘啊,感恩报恩说不完,化作江河常波澜。阴阳已相隔,祭祀年复年。

祝愿天堂里的父母亲永远平安!

谢谢大家!

春祭礼俗:“上坟3人不去,儿孙一直富”,说的是哪3人?来看看!

我们几乎都听说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就是说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十分悠久的,在这里诞生了十分多的节日,也还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其中就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据资料记载吃月饼是源自于唐代,等到了宋代月饼又被称为金花和芙蓉,当时的月饼也挺精致的。

同时,在古代人们也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就是“祭拜月神”,一般到了中秋也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这时也可以赏月。以上就是关于中秋节的风俗,其实还有清明节人们也相当重视,清明节又叫做三月节、祭祖节、踏青节、行清节等,这也是我国的重大春祭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有许多春祭礼俗。

其中就有踏青、插柳、放风筝、植树等,更重要的是扫墓祭祖,所以清明节可以用来礼敬祖先、弘扬孝道、慎终追远。

那古人对于扫墓都有哪些讲究呢?古人认为扫墓应该早一点去,比如在早晨去就比较好,因此就有一个说法叫做:“早清明晚十一”,意思是尽量在上午的5点钟到下午的3点去扫墓比较好。

为什么扫墓要早点去?

据资料记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和“阴阳”的说法有关,古人认为早上的阳气就处于上升的状态,而下午则是相反,因此需要再阳气上升的时候去,也就是早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早一点去扫墓也就是代表对已逝的人尊敬,因此不要太晚去扫墓。久而久之,这样就成了风俗习惯了。

再后来对于扫墓又有了一个说法,有人说春祭礼俗:“上坟3人不去,儿孙一直富”,这句或许是俗语,又或许是民间老话、俗话,那么这里所说的是哪3人?来看看!

第一人:年过七旬的老人

古人的平均寿命和我们如今不一样,古人的寿命平均起来是比较短的,因此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这也说明了70岁在当时并不多见。

那么古人就认为,过了七十岁虽然要随心所欲,但是也要注重自己的健康、安全问题。这样就不建议去上坟了,因为在上坟的过程中就有可能摔倒,再加上这时的腿脚没有以前灵活,摔倒的几率又上升了,因此就不建议去上坟。

第二人:生了病的人

再来看看第二人,也就是已经处于生病状态的人,古人认为人一旦生病后就需要调养,不能再去长途奔波去山上扫墓了,不然对病情的恢复可能会有所影响。再者,古人觉得坟墓的阴气和家里不一样,坟墓的阴气会很重,而当人生病后就不能让阴气入身,所以才有不让去上坟的说法。

但是呢,这样的说又或许有点迷信,你觉得呢?

第三人:女婿

最后一种人比较有争议,有的人说女婿不应该上坟,他们认为:“女婿上坟,辱没先人”,这又是何种说法?他们的解释是,在先人的眼里女婿一样是没有真正血缘关系的人,虽说它是自家人,但还是不上坟为好。

不过这也许也是陋习,因为也有一句话就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也就是说,女婿一样是亲人,对于家族、家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去上坟就没什么不该了。而如今,独生子女就更不少了,那么女婿不去,谁去呢?

关于“上坟3人不去,儿孙一直富”这句话就介绍到这里,你觉得这说得有道理吗?你都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