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比例2021差多少(男女比例2020差多少)

横行天下 2023-06-10 23:48:32 网络

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称,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 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城镇化率)为65.22%,比2021年末提升0.50个百分点。

【记者】赵晓娜

【后方联动】泠汐 张笛扬 王越莹

【作者】 赵晓娜;泠汐;王越莹;张笛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女生占比超50%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4月23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为2780.7万人,比2020年增加124.4万人,占在校生的50.2%。

2021年是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开局之年,国家统计局根据《纲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相关部门数据资料,对妇女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等八个领域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教育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方面,女生占比持续超过半数。

报告显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来,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2021年,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女生为2780.7万人,比2020年增加124.4万人;占在校生的50.2%。其中,女研究生为171.7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51.5%,提高0.6个百分点;普通、职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别为1756.1万人和480.5万人,占比分别为50.2%和57.7%。

义务教育阶段,2021年,小学学龄女童净入学率和小学学龄男童净入学率均达到99.9%,基本无性别差距。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女生为7367万人,比2020年增加81.7万人;占在校生的比重为46.6%,与2020年持平。

高中阶段,2021年,在校生中女生为2059.8万人,占全部在校生的46.8%,与2020年基本持平。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为1308.1万人,增加50.6万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50.2%,占比连续7年保持在50%以上。此外,职业教育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女生为726.6万人,比2020年增加36.6万人;占在校生的41.8%,提高0.3个百分点。高等职业本专科在校生中女生为748.1万人,占在校生的46.7%。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中国各年龄段人口男女比例和人数差(2020年)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今天,利用2020人口普查数据,先看下全国各年龄段常住人口的性别比,然后再看一看各年龄段男女人数差。

01 中国各年龄段常住人口性别比

性别比指的是人口中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国际公认合理的新生儿性别比为103-107,偏高或偏低都表明男女比例失衡。对于成年人,性别比越是接近100则越理想。

从各年龄段的性别比大小来看(图1),15-19岁年龄段性别比最为失衡。从出生年代来看,00后的男女比例失衡程度最为严重(性别比高于115),其次是90后和00后(性别比高于110)。80后和70后则相对较为均衡。

由于男性平均寿命低于女性,因此随着年龄增大,男女性别比趋于减小。

图1

02 中国各年龄段常住人口男女差

图2为中国(大陆地区)各年龄段男女人口差和累计人口差。可以看出在64岁之前,男性数量始终大于女性。中国各年龄段男女差如下:

0-14岁儿童少年年龄段,男比女多1580.3万人。

15-59岁劳动年龄段,男比女多2560.6万人。

20-39岁年龄段,男比女多1533.7万。其中,

90后(20-29岁)男比女多888.8万;

80后(30-39岁)男比女多645万。

20岁以下年龄段,男比女多2122.6万。其中,

00后(10-19岁)男比女多1138万;

10后(0-9岁)男比女多984.6万。

图2

03 结论和延伸

中国少年和青年阶段的人口性别结构十分不乐观。10后,00后,90后,性别失衡严重。特别是处在婚育年龄阶段主力的90后和80后,男比女共多1533.7万人,即将进入婚育年龄的00后又有近1000万人男女人口差。因此,未来十年,人口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可能是集中爆发期。

编辑:热爱地理的小王子

制图:热爱地理的小王子

审核:FengPengfei

小心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数十年来首次下降,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还是人口第一大国吗

2023年1月17日最重要的消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总量年度出现下降——我国人口数量在2022年度下降了85万人。这是我国60余年来首次出现人口问题下降的现象,该消息透露的信息非常多,足以让世界为之侧目。

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月17日上午发布了2022年全年经济数据,并公布了2022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约141175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了85万人(2021年末我国人口总量为141260万人)。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这也是我国出生人口数十年来首次降到1000万以下。

但2022年的死亡人口则有1041万人,死亡的人口首次超越了出生的人口,相减可知减少了85万人,算下来2022年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60‰,也是我国首次出现呈负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有媒体称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但实际上此前一波的人口负增长首次出现在1959年,那段时间的人口减少被认为是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但如今我国的人口负增长则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生育意愿急剧下降造成的。

可能大家都已经猜到这国总人口将出现下降的状况,而且出现的时间已为时不远,没想到在2022年,这一天就已出现了。很显然,这是我国人口发展方面的重大事件。

面对先前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不断追赶,在其年均增加2300万人的趋势下,本来和我国人口(内地)就已经十分接近的印度,很可能已经在去年替代了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前公布的2022年印度人口为14.12亿)。

众所周知,生育和养育孩子需要父母等亲人拿出极大的经济成本和极多的时间,并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关爱,单就经济成本来说,生育和将孩子养大并正常教育到大学毕业,按当下的花费标准或需以五十到百万计,若再算上为其提供结婚花费大致还得翻番,以至于很多家庭直呼“生不起”、“养不起”,这直接导致了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下降。

更让人担心的是,人们生育意愿的下降极难反转,而这将会导致人口减少成为一种长期趋势,所以2022年或是我国的“人口下降元年”,代表着我国人口总量下降时代的开始,如果不出现极大的政策激励或者其他重大变化,我国人口将很难再通过出生这种自然增长重回到总量增长的状态了。

此外,国家统计局关于人口数量的公布还有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信息,就是我国男性人口数量高出女性人口数量3237万多,具体数据是男性人口为72206万人,女性人口为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如此之高的男女数量差别对成年男性成立家庭生儿育女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很多有待婚男性的家庭直呼“娶不起”,这也相应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口自然出生量,同时这种情况也使得我国不少地方的不良婚俗难以消除,诸多社会问题相应增加。

参考资料:

《国是直通车》1月17日文章《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人口总量有所减少》

《中国新闻网》1月17日文章《国家统计局:2022年末中国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237万人》

2022年末,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237万人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央广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