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八字(大寒八字形容)
四柱八字必备基础知识
1.阴阳总论:
阳:《说文解字》:“阳,高明也。”,代表太阳、高、大、明亮、男人、动、突出的、快速的、猛烈的、天、君、男性、奇数、开口、生;
阴:《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代表月亮、矮、小、阴暗、女人、静、凹陷的、慢速的、地、臣、女性、偶数、闭合、死;
2. 五行基础知识:名称、含义、作用关系
1) 五行名称:
金 木水火 土
2)五行方位:
金:西方
木:东方
水:北方
火:南方
土:中央
3)五行取数:
金:四、九
木:三、八
水:一、六
火:二、七
土:五、十
4) 五行对五脏:
金:肺
木:肝
水:肾
火:心
土:脾
5)五行对六腑:
金:大肠
木:胆
水:膀胱
火:小肠
土:胃
6)五行对应五常:
金:义
木:仁
水:智
火:礼
土:信
7)五行对应颜色:
金:白
木:青
水:黑
火:红
土:黄
8)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9)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3.干支基础知识:干支名称、阴阳属性、相互关系、刑冲合害
1)天干
天干:
甲 乙丙丁 戊己庚 辛壬癸
阴阳属性:
阳干: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乙 丁 己 辛 癸
阳干:雄壮、刚健、强大、进取、动态之象。
阴干:柔软、有弹性、卑弱、软和、静态之象。
十干取象:
甲木,在天为雷为龙,在地为梁为栋,谓之阳木。
乙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树,谓之阴木。
丙火,在天为日为电,在地为炉为冶,谓之阳火。
丁火,在天为列星,在地为灯火,谓之阴火。
戊土,在天为雾,在地为山,谓之阳土。
己土,清气上升,冲和天地,浊气下降,聚生万物,谓之阴土。
庚金,在天为风霜,在地则为金铁,谓之阳金。
辛金,在天为月,乃太阴之精。在地为金,金乃山石之矿,谓之阴金。
壬水,在天为云,在地为泽,谓之阳水。
癸水,在天为雨露,在地为泉脉,谓之。
天干五行归纳: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戊己为土
庚辛为金
壬癸为水
2)地支:
地支(有十二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阴阳:
地支阴阳区分有两种:
第一种: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地支五行与方位: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亥子北方水,
辰戌丑未中央四季土。
地支与时辰:
23-01点为子时,01-03点为丑时,
03-05点为寅时,05-07点为卯时,
07-09点为辰时,09-11点为巳时,
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
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
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地支与月令:
正月建寅
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
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
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
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
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
十二月建丑
地支与属相: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二地支分配地理:
子为墨池。子在正北方,属水。色象墨,故有墨池之象。
午为烽堠。午正位于南,属火土。其色赤黄,名其曰烽堠者此也。又午为马,烽堠乃戎马兵火之处所也。
卯为琼林。卯系乙木,居位正东,于时为仲春,万物生焉。色若琅环之青,故曰琼林。
酉为寺锺。酉属金,位近戌亥。戌亥者,天门也。锺,金属也。寺锺敲则响彻天门;又酉居正西,寺则西方佛界也。
寅为广谷。寅乃艮方,艮为山。戊土长生于是,而广谷之义著矣。
申为名都。坤为地,其体无疆,非名都不足以喻之。申,坤也,都者,帝王所居;申宫壬水生,又与艮山对,是水绕山环也。
巳为大驿。大驿者,人烟凑集,道路通达之地。巳中有丙火,戊土是其象也。又巳前有午马,故曰大驿。
亥为悬河。天河之水,奔流不回,故曰悬河。
辰为草泽。《左传》曰“深山大泽,龙蛇生焉”。夫泽,水所锺也。辰在东方之次,为水库,故为草、为泽;
戌为烧原。戌月在九秋,草木尽萎,田家焚烧而耕。又戌属土,是以称名烧原,故戌与辰地皆贵人所不临也。。
丑为柳岸。丑中有水、有土、有金。岸者,土也,所以止水也,故谓柳岸。诗曰:“柳色黄金嫩”是也。
未为花园。花园属之未,不属之卯,何也?卯乃木旺,自成林麓。未乃木库,如人筑墙垣以护百花也。
3)十干合:
甲己合土,中正之合
乙庚合金,仁义之合
丙辛合水,威制之合
丁壬合水,淫慝之合
戊癸合火,无情之合
4)地支六冲:
寅申冲
卯酉冲
辰戌冲
巳亥冲
子午冲
丑未冲
5)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午未合火
6)地支三合:
寅午戌三合火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
亥卯未三合木局
7)地支六害(穿):
子未害
丑午害
寅巳害
卯辰害
申亥害
酉戌害
8)地支相刑:
子卯无礼刑
丑戌未恃势刑
寅巳申为无恩刑
辰午酉亥自刑
9)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水
寅卯辰会木
巳午未会火
申酉戌会金
10) 干支对应的身体部位: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
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乡。
子属膀胱水道耳,
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
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
巳面咽齿下尻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
未土胃脘隔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
酉中精血小肠藏;
戌土命门腿踝足,
亥水为头及肾囊;
若依此法推人病,
歧伯雷公也播扬。
乾首坤腹坎耳寿,
震足巽股艮手留;
兑口离目分八卦,
凡看疾病此推求。
4.纳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拓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5.八字排盘技法:节气歌、五虎遁、五鼠遁等
1)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2)五虎遁: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从庚起,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
丙辛必定从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
丁壬壬寅顺水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
即:
甲己年起丙寅月,
乙庚年起戊寅月,
丙辛年起庚寅月,
丁壬年起壬寅月,
戊癸年起甲寅月。
3)五鼠遁:日上起时法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解释:
甲己还加甲:逢日干是甲或己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甲上起。
乙庚丙作初:逢日干是乙或庚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丙上起。
丙辛从戊起:逢日干是丙或辛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戊上起。
丁壬庚子居:逢日干是丁或壬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庚上起。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逢日干是戊或癸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壬上起。
即:
甲己日起甲子时,
乙庚日起丙子时,
丙辛日起戊子时,
丁壬日起庚子时,
戊癸日起壬子时。
6.年月日时概念及关系
年如衡钩,绾起其物;
月如纲纽,提起其物;
日如衡身,星两不差;
锤分轻重,分毫加减。
7.长生诀
长生:出生、生长。
沐浴:洗澡、入水。
冠带:穿衣、整装。
临官:公家、官府。
帝旺:荣发、发达。
衰:无力、软弱。
病:疾病、病灶。
死:死亡、滞留。
墓:包容、收藏。
绝:危险、绝地、。
胎:怀胎、酝酿。
养:出生、生长。
8.十神
五行有五种,所以八字中与日干的关系有五种,细分阴阳为十,所以有十神。同性为偏,异性为正。
生我者为枭为印。
同性为偏印,也叫枭神,简称枭;
异性为正印。
比如日干为甲木,壬、亥水为偏印,癸子则为正印。
同我者为比劫。
同性为比肩,简称比;
异性为劫财,简称劫。
比如日干为甲,甲、寅为比肩,乙卯为劫财。
我生者为食伤。
同性为食神,简称食;
异性为伤官,简称伤。
比如日干为甲,丙巳为食神,丁午为伤官。
我克者为财。
同性为偏财;
异性为正财。
比如日干为甲,戊就是偏财,己就是正财。
克我者为杀官。
同性为偏官,或者七杀\七煞,简称杀\煞;
异性为正官,简称官。
比如日干为甲木,庚申为七杀,辛酉为正官。
9.三元
分天元、地元和人元,分别指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和藏干。
10.地支藏干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丁火兼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
申中庚金壬水戊,酉宫辛金独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11副修身对联:静则生明养心有主,温而能断临事无疑
01
静则生明养心有主;
温而能断临事无疑。
此联是清末曹广桢赠予其友维墉仁的楷书八字联。
曹广桢,字蔚叟,湖南长沙人,光绪十一年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年)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升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不久改任军机处领班章京。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吉林学政。工书,善诗文。
此联意为人在处事时一定要平心静气,保持理性。也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周密思考,不骄不躁,才能大智大慧。同时,心灵需要有精神食粮的滋补,只有不断修炼,凝神静气地思考问题,方能心安理得,身心健康,快乐安祥,掌握自我。另一方面,对于突发事件,抱以温和、平静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我超越自我,临危不惧,临险不乱,快速反应,冷静处理。
对此,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也撰有一副类似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说的是,古今圣贤都具大气度,遇重大事件时,沉着淡定,举重若轻,应对裕如。
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怎么进步,为人处世,都需要静观变幻,始终做到精神镇静、头脑冷静、心态平静,力戒浮躁、急躁、焦躁,培育静气、大气。需要把静气当成一种境界去追求、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静气才会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行,内化于心、外化于事,始终做到不为诱惑所动、猝变所惊、名利所累、俗事所扰,以无私无欲、至大至刚涵养浩然之气,进而使静气成为我们立身做人的强大人格力量。
静气需有宽广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平难平之愤、解难解之愁。当然,静气需要诗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越是博学的人,越是视野开阔、头脑冷静、静水深流。静气还要靠正气来支撑,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02
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这是曾国藩写给洞口县曾氏宗祠的楹联。1839年,新近考取进士的曾国藩,踌躇满志周游曾氏聚居地,造访家乡附近的洞口县高沙镇曾八支祠时,触景生情,文思泉涌,现场题联相赠。上联生动地描写了曾八支祠周遭山环水绕的优美自然风光:近旁,资江恰似一条迎风飘动的碧绿玉带,蜿蜒东去;远处,雪峰山脉的凤形山恍如孔雀开屏,迷乱人眼。下联笔锋一转,热情地赞颂了两位曾氏历史人物,“孝子在周”指的是周朝的曾子,“忠臣在汉”指的是汉朝的曾据。
曾子(前505-前435),即曾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史记》载:“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孔子认为曾参不仅可以践行孝道,更能传承其“孝”的思想理念。后来,曾参果然不负厚望,把孔子关于“孝”的论述集中汇编为《孝经》。
曾据,字恒仁,系曾参十五派孙,山东南武城人,官至都乡侯。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曾据怒斥王莽大逆不道,坚决不与其同流合污。公元10年,他毅然决然引家挈族2000余人,尽数迁往江南豫章郡庐陵吉阳乡(今江西吉安)。曾据后裔在江南繁衍兴盛,庐陵吉阳乡于是成为了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因此,曾据被称为曾氏南迁之祖。
曾氏历史人物众多,曾国藩撰联之所以独独选取他们两个,是因为他俩早已被后人视作“孝”和“忠”的化身,并逐渐演变成了“孝”和“忠”的代名词。“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道德情感基础;“忠”是尽己报国的责任,是道德自觉意识。
03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
乾隆皇帝在故宫养心殿西暖阁里开辟了一间幽雅别致精巧玲珑的书屋,东面墙上挂有一副御制对联,上联“怀抱观古今”,下联“深心托豪素”,上下联之间是御书“三希堂”横额,此书屋因此又曰“三希堂”。
在李大鸣《三希堂的对联》一文中,他从乾隆御制的《三希堂记》说起,指出这篇御制文章主要讲了三希堂得名的三层原因:第一层,也是最表面的,就是因为这里收藏着乾隆最为喜爱的三件稀世法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第二层,是乾隆做皇子时,有位对其影响至深的福建漳浦籍老师蔡世远,品行学问俱佳,蔡老师因崇尚宋朝范仲淹(字希文)的事业与真德秀(字希元)的学问,给自己的书斋起名“二希堂”,乾隆在“二希”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对老师的敬重,是为“三希堂”;第三层,也是最深层次的,是宋朝大儒周敦颐在《通书·志学》中曾说过“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这样的话,这句话继承和发挥了传统儒学中“天人合一”的精神,成为宋明以来儒生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基础,被后人简称为“三希真修”。乾隆借此勉励自己积极修养,不断超越,上升到更高的心灵境界。
明白了三希堂的来源,再来看乾隆御制的这副对联。此对联属于集句联,同时还是流水对。上联“怀抱观古今”,取自东晋田园诗人谢灵运的《斋中读书》诗:“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表面上看起来,是拥有了三件稀世书法作品,深层意思上,是用宽旷的襟怀去品鉴古今贤人,从而达到“希圣”“希天”的境界。下联“深心托豪素”,出自南朝宋颜延之的《五君咏·向常侍》诗:“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豪素在这里,自然是指三件法帖,这是表象上的;往深了说,在法帖的背后,还是要归结到“三希真修”上去。深心,既表示经过深入思考反复揣摩而心有所得,又是深切地希望把心中所得表达出来的一种状态。
这副御制对联,上联“怀抱观古今”,气势很是宏大,但不够具象,略显空泛;而下联“深心托豪素”,则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上联的宏大气势找到了切实的落脚点——“豪素”。
乾隆是一朝帝王,如此身份,自然应该有通达古今的胸怀。对周敦颐的“三希真修”境界,他的老师蔡世远只敢“希贤”“希圣”,不敢“希天”;乾隆则不必顾虑,既是所谓“真龙天子”,“希天”之事自然也便顺理成章。乾隆的深心,明面上是寄托在三件稀世法帖(“豪素”)上,实际是期望达到三希的最高境界——“希天”。上联的“观古今”只是手段,是前提,下联能达到“希天”的“深心”,才是乾隆的最终目标。
04
公道唯白发;
春风不世情。
此联是南宋文人胡仔的集句联。
上联出自唐代杜牧《送隐者一绝》诗:“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下联出自唐代罗邺《赏春》诗:“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连。年年点简人间事,唯有春负不世情”。上联是说,世间最公道的就是白发,人到一定年龄都添白发,时光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最为公平无私,无论贫富贵贱都要衰老,谁也逃脱不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同样,春风也和白发一样,不讲世态炎凉和势利,对所有的人都同施仁爱,不分彼此。宋人于石有言:“春来无处不繁华,岂独公侯富贵家……惟有东风无厚薄,年年芳草满天涯”。这也启发人们,面对白发,不要沮丧,而应有“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顺应自然,坦然面对。
下面的联语,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归庄《新春梳得白发》诗中的颔联:元来白发无公道;似觉春风亦世情。
很显然,这副联语乃反杜牧、罗邺诗之意而用。就事物的特殊性而言,白发又是有偏私的。有的人未老先衰,早生华发;有的人则青春永驻,晚生白发或至老都是一头黑发,从这点上说,白发又是不公道的。同样,春风似乎也因人而异。
如果说,上一副联语是就事物的普遍性(共性)而言,后一副联语则是就事物的特殊性(个性)而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后一副联语感受更为独特。这也启示人们,面对白发和春风,不同的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心态,不可人云亦云。
05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此联是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左宗棠15岁时所作,30年后又为左氏家塾重书了一次,期望“儿辈诵之”,“志趣固不妨高也”。
上联讲立志。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家无半亩土地,收入难以温饱,心里却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心忧天下,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句意。他的《感事四首》的诗句“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也反映了他的这种“义与天下共安危”的志向。
下联讲读书。“读书万卷”乃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极言阅读之广。“神交”,这里是指彼此没有见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读书万卷,就是与许多智者交谈。作者认为,只有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向古代贤哲仁人请教和作精神上的交往,才能发挥所长,经世致用。作者还指出:“读书可以养性,亦可养身,只要工夫有恒,不在迫促也。”在《与孝威》中,他还认为“读书静坐,养气凝神”。
06
有书真富贵;
无事小神仙。
宋真宗曾有《劝学文》云:“家富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宋代王荆公的《劝学文》也说:“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愚者得书贤,贤者得书利。只见读书荣,不见读书坠。”上联即由此引申而来。有书之所以富贵,是因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可以变人气质,养人精神。正是:富不读书纵有银钱身何贵;贫而好学虽无功名志气高。
下联出自宋代魏野《述怀》:“有名闲富贵,无事小神仙。”心无愁烦之事,则心怡神泰,百体安和,近于神仙境界。
07
读书自课三余子;
涉世披带百忍图。
这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近代诗人郑献甫的厅堂自题联。
上联是说读书治学要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子”系指时态,“自课”在这里是指自己完成既定的学业。宋代苏轼有“有客独自吟,清夜默自课”。“三余”是指东汉末董遇利用“三余”读书的典故。汉献帝兴平年间,战乱频繁,旱灾连年,董遇与兄只好逃亡外地,以打柴为生。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他仍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坚持学习,成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有人向他求教,他总是要人先读百遍,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说苦无时间,董遇回答:“当以‘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农活少,是一年中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干活,是一天中的空闲时间;阴雨时也是一种短时的空闲时间。读书自课能利用“三余”,孜孜以求,就会学业有成。
下联是说经历世事,待人处事要带着“和为贵,忍为高”的意图。所谓“百忍”即百般忍耐。唐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年间,高宗(李治)祀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一切烦恼,皆从不忍生。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故人之气量要宏大,宏大则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这样既可和睦家庭气氛,又可调节自身情绪。故胡文定说:“人能常忍得身安。”忍之一字,不仅是养生大法,也是“应世之要法”。当然,遇到原则问题则是不能忍的,应晓之以理,分辨是非。
08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这是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的书斋联。
大禹闻善言则拜,作者闻善事则喜,足见作者有“见善思齐”之志;见到奇书,即不辞劳苦,亲手抄写,足见作者学习刻苦。
明初有一代文宗之誉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曾谈到他嗜学抄书的情景:“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此联同样表现了作者修身治学的良好心态和进取精神。重视好的见闻,培养自己健康的情感,这是应该有的良好心态。本联尽管文字平淡,却是劝人为善和培养高尚情趣的名言。
09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上联的“霁”指明朗,霁海,即平静的海波。下联的石室是指古代藏图书档案的地方;而丹丘,亦作“丹邱”,传说为神仙居住之地。联语意思是说内心没有物欲,他的胸怀就如秋天的碧空和浩瀚的大海那样宽广明朗;闲居无事有琴书作伴消遣,生活就像神仙一般逍遥自在。
下面一副对联,同样是劝诫人们寡嗜欲、薄名利,要志趣旷达、物我和谐一体:名利萦牵,山水皆归自浊;志趣旷达,市朝亦觉幽清。
此联选自清代申居郧《西岩赘语》。上联是说,人如果被名利缠绕牵扯,即使青山绿水也会感到臭浊。下联是说心胸开朗、豁达,志趣广泛,即便是处于争名逐利的场所也觉得清幽。这里的市朝,指争名逐利之所。《战国策》中有云:“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10
非关因果方为善;
不计科名始读书。
此联由清代梁章钜之父资政公(梁赞图)所书。人们常说“善有善报”,说明有些人为善是希望有所“报”的,而此联作者却强调为善应不计因果之报,而应该是出于善念不图报偿的自觉举动。
同样,古代读书人多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此联则强调“不计科名始读书”。可见作者修养身心已摆脱流俗,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楹联丛话》编者梁章钜指出:此“乃自修要旨也。终身用之不尽矣。”
还有内容相同的对联:
不关果报方行善;
岂为功名始读书。
读书纵未成名;
究竟人高品雅。
行善不期获报;
自然梦稳心安。
11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
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
这是清代书法家、官至凤阳知府的杨沂孙自题居室联。
上联说眼里有余闲,即“余暇”之时。在联作者看来,余闲之时应用来做什么呢?或“登山”远眺,或“临水”畅怀,或与益友饮酒赋诗,到野外山水之间寻求精神上的消遣,以扩大视野,陶冶情操。这里的“觞咏”,语本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宋代范成大《观禊帖有感》:“兰亭一觞咏,感慨乃如许。”后以“觞咏”谓饮酒赋诗之意。清作家张潮曾言:“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这一段精彩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联所抒发的休闲观。
下联说身外无长物,没有多的奢华的东西,仅有粗布衣服、素淡饮食和琴书而己,表明他生活简朴。这里的“琴书”,指琴和书籍,多为文人雅士清高生涯常伴之物。汉代刘歆《遂初赋》:“玩琴书以条畅兮,考性命之变态。”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琴诗自乐……怡志养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下联显现了联作者自甘淡泊,自得其乐的高雅志趣和风格。
联语上、下联末句,各连续并列三个词组——登山、临水、觞咏;布衣、素食、琴书。既反映了用“列品”方式组句的艺术,读来韵味充盈,使读者有想象空间,也给人们以无限启迪。
◎本文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七律 大寒寄语
大寒除夕紧相连,恰遇神州跨兔年。
傲雪梅花添秀色,千家万户醉无眠。
祈求疫祸早归去,炮竹声声震九天。
焰火夜时增彩艳,中华盛世美名传。
健康一生写于西安未央湖
图片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