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得志的八字(什么八字少年得志)

几分真心 2024-01-03 00:07:51 网友分享

赣州四中校长刘爱平跳楼自杀 遗书全文、死亡原因

[闽南网]

“你知道吗,那个每天在校门口读国学的校长走了?”

“谁,刘爱平校长吗???”

昨天(6月5日),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发布了关于赣州四中发生坠楼死亡事件情况通报。

随后赣州的各个微信群都在转发着刘爱平校长跳楼自杀的消息:

他是一名好校长,人很好,性格也很好,一直专注着教育事业。”

“刘校长谦谦君子,儒雅大方,思往日旧事,长歌当哭。”这是很多人对刘爱平的评价,惊闻他自杀的消息后,连身边熟知他的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惊讶万分。

他究竟是怎样一名校长呢?

刘爱平,赣州四中校长、党委书记,党员,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赣南师大硕士生指导老师,赣州市十佳校长,赣州市作协会员。

7年风雨无阻

校门口诵读国学经典迎接学生

他曾是被各大媒体报道的“网红校长”,有人称他为“朗读校长”,截止到今年已连续7年风雨无阻,每天早上6时40分到7时40分,赣州四中的校门口总会摆放一套桌椅,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那大声朗读国学,传递国学知识,成为许多家长的孩子称赞的榜样。

据了解,刘爱平在校门口诵读经典已经坚持了7年。这7年里,除了公事出差外,每天早上,刘爱平都默默搬好课桌椅,诵读经典迎接孩子们进校园。

学校保安:“刘爱平任职校长的7年时间,一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教育、陪伴孩子们成长。”

除了自己读书,刘爱平还要求学校里的每个老师以及刚入学的新生都认真学习《论语》中的句子。1971年出生的刘爱平校长,已能将《论语》《老子》《孟子》《孙子兵法》等背出八成以上。刘爱平说,在校门口朗诵国学经典,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让校园内有真正的书卷气。

连续一个多月打扫学生厕所

刘爱平扫厕所的行为始于2014年9月24日。赣州四中高一(9)班学生陈涛回忆:“很惊诧!校长拎着桶子,戴着手套,拿着钨丝球,蹲在厕所里擦尿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爱平把自己的行为叫“当义工”。他解释称,德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首位,教无定法,校长当厕所义工,是德育的一个新载体。“我觉得,讨论校长该不该扫厕所是狭隘的,要讨论的是校长要不要当义工。”面对非议,刘爱平说:只要在赣州四中当校长,我就会坚持扫下去。

在新浪网开设有“刘爱平教育随笔”博客,在其最后一篇6月3日更新的博文中,刘爱平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圣贤,也有过错,更何况我这个普通之人呢。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性子很急,办事过于追求效率,很多时候没有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忽略了必要的和尊重,给同仁带来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身为校长,要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怎么珍惜呢?从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做起,不管有多难,我就不信“改不了”。

然而,在两天后,他却留下了遗书,用这种方式离开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热爱的学校,热爱的师生,让很多人无法相信。

这份“遗书”这样写道:我爱社会,我爱赣州四中,我爱赣州四中的老师,我爱赣州四中的孩子们,我愿意为全体师生付出全部心血,可日益加重的抑郁症让我痛苦不堪,巨大的工作压力让我身心俱疲,我太累了,我想休息了…...在天堂里我愿意继续做老师。

据警方初步调查,刘某平生前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一个陌生又可怕的词语,一个在你我身边却未得到重视的疾病,一个可以让在你身边活泼开朗的人,忽然会以这种方式离开你,很让人心疼。

对于刘爱平校长的突然离世,他赣州四中的学生用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敬意:

赣州四中校长刘爱平的学生写的悼文

悼吾师爱平先生

二十八年前,

您活力十足,在我们的讲台上。

一手张力十足的粉笔字 ,

总感觉要穿透什么!

一口铿锵有力的赣普,

把我们的点燃,

一直至今!

您年少得志,承担教育大任,

您坚忍专注,引领风气之先,

您春风化雨,浸润栋梁之才!

惊闻先生离去,

一时心情竟难以言表!

只觉一团棉絮,

在心头撕扯!

先生喜欢的北京布鞋,

竟无法寄出!

先生约好的漫步长谈,

也已然无期!

先生呀,

您当年挡在我身前,

让我免受社会小青年欺负,

那时的您就像山一样伟岸!

先生呀,

您当年把我拽到办公室,

严厉批评我的鲁莽,

那时的您就像父亲一般严格!

先生呀,

您当年在教室中大谈社会理想,

点燃我们的理想火苗,

那时的您就像灯塔一般坚定!

多么希望,

世间真的存在时间原石!

让时间停滞,

让选择重来,

让先生重新回到身边,

让未寄出的布鞋能够抵达,

让承诺过的漫步长谈如约而来,

一直持续……

2018年6月5日

为什么有人说“少年得志大不幸”?

少年得志,的字面意思是,年少时名利和欲望都得到了满足。这个目标多么契合现代人,梦寐以求的成功境界,何来大不幸之说呢?这里谈的是,体力不支之外的因素。

本文选取天才少年王勃,参阅史书记载,详细分析其成败根源,为追寻成功者提供建议。如果人生是一次航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有益于读者,扬帆时避开暗礁。

王勃的生平

据《唐才子传》记载,王勃六岁时,文辞精妙,后参加人才选拔,所写关于治国方略的策论,得到当朝宰相的褒奖和推荐,授予朝散郎官职,此时的他尚未成年。

沛王李贤招募他到府中参与修撰,当时诸王斗鸡,王勃就开玩笑的写了篇斗鸡的檄文,叫《檄英王鸡》,高宗知道了非常生气,把他赶出了王府。

王勃诗文华丽,许多人花钱买他的诗文,于是王勃靠着在家写作,丰衣足食。他写文不假思索,先喝至酩酊,然后蒙头大睡,醒来后提笔挥就而成,当时人称“腹稿”。

他看重医术,就跟随曹元,承袭了曹元的所有技艺。听说虢州多产草药,他就自荐去做了个参军。但他自负才学,经常羞辱捉弄人,同事和下属都非常讨厌他。

王勃在任时,曾因一时心软,收留逃跑官奴。后又畏惧他人告发,杀官奴而获罪。正逢大赦天下,王勃被除去官籍释放。父亲受他牵连贬官,王勃想去探望。

经过南昌,遇阎都督修建成滕王阁,大宴宾客,想让女婿作文,并夸耀一番。阎都督知道王勃有才,便请王勃来作,王勃当仁不让。

王勃挥笔而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举座皆惊。饮至酒酣,王勃辞别众人,阎都督赠以百匹缣,舟行至炎方沉没,享年二十九岁。

王勃仓促走完的人生,犹如昙花一现。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被当时人视作,才堪大用的杰出青年,却只落得个少年得志、中年落魄的一生?

一、缺乏前辈的教诲引导

人才更需要正确的引导。王勃的一生,未遇到提点他的高人前辈,始终一副少年心性。举荐贤才是宰相职责,若真有心栽培,怎能不对其立身处世计较深远。

对其报国意愿应当嘉奖,对其僭越行为不可鼓励,对其德行操守悉心教导,对其师友言谈更应匡正约束,这才是有心栽培王勃的举动。

引张居正为例,张居正七岁通六经,比王勃早了三年;张居正十二岁中秀才,王勃十四岁前,是没有经过考核选拔的。张居正在此时,遇到了一位重要的领路人。

十三岁乡试前,湖广巡抚顾磷,见到张居正,认为其必成大器,十分欣赏礼遇。后向主考官核实,张居正策论才学堪拟第一。但顾磷还是要求主考官,让张居正落榜。

他希望张居正,早些经历挫折,在磨砺中沉淀和成长,将来能走得更远。他认为这一次成功的获益,远不及提升个人修为。三年后,张居正中举,顾磷才告诉他这段往事。

反观王勃,少年得志虽然一时荣耀,但过早终止了对真理的追求,这对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肯定是弊大于利的。急进催熟,必致骤然凋谢。

二、缺乏家人的端正约束

如果说王勃文采时人莫及,故难使其虚心受教,那家人的影响就更加重要。然而,祖辈位于山西,父亲又在陕甘一带为官,少年王勃客居长安,得不到家人的监督约束。

王勃的好出风头,锋芒毕露,或因家人放纵,或因教育观念所致。但王勃的习性,必定是幼年时养成,说明来自家庭的言传身教,也存在一定问题。

《新唐书》中记载,王勃九岁时,就撰书《指瑕》十卷,勘误颜师古所注《汉书》。既然熟读经史,如何不知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如何不知满招损、谦受益?

王勃出身书香门第,具备文化领域,独特的天赋与造诣。熟读经史,对策得宜,却不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其政治上的幼稚,恐怕不只是缺乏时间积累沉淀。

或许得不到家人的指点,或许家人亦不具备政治觉悟,只是不如他轻狂罢了。所以即使时隔十余年,经历两番起落,他依然我行我素。还没有学会规则,就已经被历史淘汰。

王勃是个优秀的文人,但缺乏政治天分。既无清晰的自我认识,又不具备稳定的情绪管理能力。既无家人管束,又不能吸取教训谨慎言行。如此入仕焉能不败?

三、缺乏良师益友的匡正

初唐四杰都没有好下场,但即使是四杰中的杨炯,也非常不待见王勃。杨炯甚至声称,愧为卢照邻之先,耻居王勃之后。而这句评价,却没有受到指责。王勃似乎没朋友。

王勃的人际关系很受诟病,在任期间自负才学,对身边伙伴羞辱捉弄,跟同事、下属岂止是处得差,简直是不得人心。这样的人既是侥幸成功,也会被冠以有才无德之名。

《新唐书》里还说,其他宾客都婉言推辞,王勃偏要抢别人女婿的风头,阎都督是拂袖而去,无关紧要的是,看起来跟上级也无法好好相处,需要别人有容他的度量。

缺乏诤言直谏,容易走向危险。成长路上,听惯了表扬,难免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无知者无畏,所以胆大妄为。不知谨慎进退,难免祸从中来。

此外,无法自控的争强好胜,对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极为不利。譬如我们都熟悉的诸葛子瑜之驴的典故,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对于儿子表现的过人才智,不仅没有惊喜。

反而流露出深深的焦虑,因为他看到儿子在小事上也不认人、不吃亏、不低头,这样不计后果的意气之争,必定容易招来祸事。最终诸葛恪以谋逆罪名被诛杀。

四、缺乏正确的个人定位

1.不懂进退

《新唐书》记载,当时王勃在沛王府编撰《平台秘略》,书写好了,沛王也很欣赏看重他。本该功成身退的时候,几个亲王斗鸡玩闹,王勃多事的写了篇斗鸡檄文。

唐高宗看到这篇文章,想起昔日兄弟相争,以及父辈手足相残的往事。担心挑起诸王争斗,很生气,训斥了几句,将王勃赶出府。

2.不具榜样

平心而论,我觉得唐高宗没做错什么。对王勃一没除官籍,二没有动刑罚。只是不让具有煽动性,多嘴惹事的王勃,跟在孩子身边,造成不良影响。

谁都有一颗孟母之心,也都熟悉“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王勃根本没有忠厚长者的样子,他就是个孩子,自己还在贪玩的年纪,根本达不到皇帝的预期。

3.不辨忠奸

既然熟读经史子集,又蒙皇帝看重授予官衔,王勃又做了什么呢?身为官员,不应当私下结交。公职办完了,王勃不离开,反而跟在亲王堆里起哄,难道是为了国家?

身为朝廷官员不思报国,亦不自重,围观亲王斗鸡,意欲何为?亲王们都是国家栋梁,见亲王贪玩,身为官员不思规劝,反投其所好,此非奸臣耶?

4.不知轻重

本是孩童游戏,却非要针锋相对,采用特殊文体。要知道,檄文是用来昭告天下,剿灭叛军、讨伐逆党的,将来如果是英王即位,时间长了,有人拿这大做文章。

那不仅王室血脉,李唐江山都可能受到严重打击和影响,王勃这样熟读经史之人,难道不知先前历史吗,没有政治嗅觉,难道也不懂得政治忌讳吗?

5.不计后果

竟然拿这样敏感的政治问题开玩笑,一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为朝廷官员,不求为国尽忠,只图自己享乐,于家国天下毫无担当,窃居其位有负所托。

开错玩笑贻误终身的人太多了,孟浩然因为“不才明主弃”终身白丁,柳永更是直接被勾去了功名,叫他“且去浅斟低唱”。看得长远的眼光,远比后悔有用。

毕竟唐高宗是李贤的爸爸,是李唐王朝继承者的爸爸,不是他王勃的爸爸。没有把王勃叫来打屁股,已经很仁慈了。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有错吗?

五、缺乏健全的价值导向

1.逃避问题

少年成功时建立的价值观,在经历人生挫折时被摧毁。还未来得及反思总结失败教训,就已投入新一轮的奋斗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在新的价值观建立之前,他再度成功了,实际上这段休整时机,应该拿来弥补短处,可他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前一次失败,自己负有责任。

2.原则缺失

他无所秉持的缺陷,就在工作中暴露了。如果他坚定法治,那就不会收留;如果他坚定仁义,就不会以主动杀人的方式背叛。正因尚未树立健全的价值观,才反复无常。

3.眼高手低

处理逃奴一事,说明王勃的智慧,实用性不强,而且还可能很局限,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他在没有能力时,做出带有许诺性质的举动。可又无法帮人脱困。

缺乏定力,不能保持初心,怕被人告发。这时候的后悔,就流露出私心的一面,好不容易得到的职位,不能再丢了,当初的心软没用了。承诺后不能履约。

4.手法拙劣

部分朝代有在一年春节时大赦的习惯,如果是为了想好了这个退路,决定杀人,那他也就是有些小聪明,而且心也够狠。以极端的方式直接毁约。

其实这里更看出,王勃处理实际问题上,思路方法简单幼稚,方法千千万,怕人告发,可是还没人发现,但勇气可能在上次免官时丢了,杀人就像狗急跳墙。

六、缺乏深刻的自我反省

1.自恃过高

年少成名的他,即使遭遇挫折,依然自恃甚高。同时良好社会氛围,给予他自食其力的生存空间。使他没有陷入困顿,也就更无动力反思,自己遭遇挫折的关键所在。

被寄予厚望,对自身期望就高;称赞中成长,自我认可度更高。自负才学,年少成名,心智尚未成熟,难免少年心性,恃才傲物,言行轻薄。也更难发现自身缺陷。

2.言行轻薄

何为言行轻薄,就是在言语行动上,对他人的轻视、不尊重、无敬畏心。文化水平高的人,表达能力强。就能把内心中恃才傲物的一面,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看看唐伯虎,言语轻狂,成为众矢之的。一朝抱屈含冤,无人同情。纵有满腹才学,如何得以施展,最终只能寄情山水,以此自娱。

言行轻薄,会造成哪些危害?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借辛十四娘之口,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冒犯君子,使自己德行有亏;冒犯小人,必引来杀身之祸。”

3.祸从口出

给人言行轻薄的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无心之失,更会被人认为,是有意为之。既然你这样能干,怎么会想不到有这层含义,所以祸从口出。

《南史·宋书·羊玄保传》里提到,羊玄保的儿子,好逞口舌之快,不分场合且目无尊长,还经常在背后闲言碎语。羊玄保就说他福薄。果然,后因诽谤朝廷,被命令自杀。

还没有养成谨言慎行的性情,就已习惯妙语连珠,这个危害就叫言行无状,没有得体的言行,曾经有人吹捧这些,被规则淘汰的恃才傲物。

总结

窃以为,图一时之快,不过匹夫匹妇所为。读书人本有先决优势,又有聪明才智,只知个人意气,不计家国天下,又有何益?

若人生初期,已名利双收,尤应重在正德修身。若得恩师点拨、家长指正、好友直谏,实为人生之幸。若不得,则更当戒骄戒躁,当恪守谨言慎行,以自守成功。

穷在闹市无人问,一时的放浪形骸,年少轻狂,尚不必招致大祸。倘若立于聚光灯下,看不见黑暗中有多少觊觎的目光,而依旧不知谨言慎行,那就危险了。

从命理角度看,“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吗?

比较通俗的一个角度是说,人年少得志,起调太高,后面不知要怎么个低眉信手续续弹,才能接得上。有人从性格角度说,可能承压能力差,容易一蹶不振之类。我想换个角度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少年得志,也分在哪个领域,如果你是在学术、科技这种相对小众的圈子里早早成名,那是好事,会有很多巨人主动出借肩膀让你爬。但命理说起于中国古代,放在这个语境下,讲的还是名利场。

宝玉很有悟性,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不是。康熙帝七岁登基,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也不算。我们理解的少年得志,是一个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才华、学识或长处,迅速崭露头角、结交名流、聚敛资源。北宋那个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倒是可以算作一例。把少年得志的范围确定后,我们就能比较通顺地厘清这种人生的难处:你要在极早和极短的时间内,真正洞悉一遍世事和人心。

名利场里,捧高踩低、见风使舵都是常事,人人都拥有家犬般的鼻子,嗅一下就能知道,哪个是不被待见的人客。少年人一夕间拥有了巨大的能量,固然会招来很多趋炎附势者,但也会招惹质疑和非议,他就处在赞美和流言共同作用下的漩涡里。他会不知道该信任谁,不知道对方是真心相待还是假意结交,不知是该群而不党,还是迅速站队,他甚至不确定身边人会不会把他的秘密当作武器。

我们小时候一定听说过很多,类似于『人情冷暖』、『世事炎凉』这样的话,也听长辈劝导过『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听过跟实实在在地从刀锋上趟过,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举个例子,老年曹雪芹举家食粥,日子潦倒,但他写从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时,语气平缓,还借智通寺的门联,说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样清醒的话。我相信他是真的没什么怨怼,无论是对命运,还是对那些曾聚拢在他身边,又在家道中落后迅速走散的人。老年的曹雪芹明白,那就是人的天性,无须责怪,也无需心寒。但那是需要受很多记生活的闷拳,吞下很多先人的智慧,才能悟出的朴素道理。

贾宝玉前四十回里,成天喊着『悟了悟了』,要出家去,但你瞧他语气轻浮地夸贾芸长得不错,像他儿子,由着贾芸攀关系喊他父亲大人。虽然看戏时被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台词所触动,却照样兴致勃勃地开筵席、抽花签,好像这千里筵席,真的不散了似的。这才该是少年人的生活状态,嘴上再是四大皆空,手里停不住地招猫逗狗。但是『少年得志者』不一样,他们是要亲眼见证其他人,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这些变幻可能不过短短数月,他们自己,也要经历被泼脏水、被闲置、被构陷,而那个下刀子的人,可能是枕边人,可能是曾经交心过的旧人。

他们要迅速接受这一切,在心智或许超然,心理却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成年人皮糙肉厚,不留神被人砍一刀,也不过是伤了皮肉。但少年人啊,一刀下去,就是见了骨,还是格外清奇的骨骼,他一朝被蛇咬,终生都不许人家凿井,遑论井绳。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种难处,他还没有办法去接受,人情就不过薄薄一张纸的真相,更不接受凉薄至此,彼此也能敷衍出一些其乐融融来。他没有能力从一片『不信』中去构造一些『相信』,目光所及处,都是人性的废墟,他永久地丢失了安放自我的那间温暖小屋。

即便到日仍看门似市,终不忘,个中曾坐夜如年。那些凭借才气和能力突然登顶的少年人啊,人们以为他们会被宠坏,其实不会的。在突如其来的名和利面前,他们只会更小心,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能给你的,明天也能给别人,给你的那些,说穿了,是昨天给过别人又收回来的。偶尔有几个,跌倒在人们灌给他的纵容里的,后辈一见,远远就得了教训,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知道人气不过肥皂泡。

你去问问那些年少成名的偶像们。他们真的信任人群吗,真的信任粉丝所谓的夸张的誓死不渝的爱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他们太清楚了,人群盲目和轻信一如羔羊,又像是公牛,一面无力的旗帜就能改变其走向,很多明星啊,嘴上说着『感恩』,心里偷偷想的,却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套。所有的喜爱都是朝生暮死,所有的光环都只是加冕给这个位置,而非你本身。你的来路无可依靠,去路一片茫茫,你能做的,就是变强,以及强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