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阴贵人(八字阴贵人阳贵人的区别)

饕餮少女 2024-02-22 12:41:03 网友上传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根据你的生辰八字,如果身带以下贵人,将遇事呈祥,逢凶化吉

一、天乙贵人​

甲戊庚牛羊,乙巳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马虎,比是贵人方!在年、月柱中带天乙贵人的,他能化解羊刃、亡神、凶神等,还能扶助发福发贵。从寅到申为阳贵,从申到寅为阴贵。

二、太极贵人

甲乙生人子午中,丙丁鸡兔定享通,戊巳两干临四季,庚辛寅亥禄丰隆,壬癸巳申偏喜美,值此应当福气生,更有贵格来扶助。封侯万产到三公,凡人命逢太极贵人者,在年、日为重,有贵神、印、官、财、食者福寿双全,聪明好学有钻劲。​

三、天德贵人​

正月生者见丁,二月生者见申,三月生者见壬,四月生者见辛,五月生者见亥,六月生者见甲,七月生者见癸,八月生者见寅,九月生者见丙,十月生者见乙,十一月生者见巳,十二月生者见庚。四柱上见者,都为天德贵人。

四、月德贵人

寅午戌月生者丙,申子辰月生者见壬,亥卯未月生者见甲,己酉丑月生者见庚。年月日时上见者都是月得贵人。凡命中带天月得贵人的人,能逢凶化吉。有禄马印缓贵人,相扶或二德为财官印食者,百事所求多利益,修文必定登科甲,平民也能百事强。日时若逢天月得,男当一品,女褒封。

​五、三奇贵人

天上三奇乙丙丁,顺佈为奇,不能间隔!不管从年起还是从月排,顺佈才算奇。地中三奇甲戊庚,人中三奇壬辛。

六、福星贵人

以年干或日干为主,甲丙两干见寅子,乙癸两干见卯丑,戊干见申,巳干见未,庚干见午,辛干见巳,壬干见辰是也!人命带福星者,一生福禄无缺,三餐温饱。

七、文昌贵人​

甲乙君极巳午知,丙戊申宫丁己酉,庚猪辛子壬逢虎,癸人见卯登云梯。以年干日干为主四柱地支见者,为文昌贵人。带贵者,主聪明过人,逢凶化吉,举止、气质优雅,男逢内涵,女逢仪容。利考专科,大学和文途!

八、魁罡贵人

壬辰庚戌与庚辰,戊戌魁罡四座神,无见财官刑煞,并身行旺地贵无伦。辰戌相见为天冲地击,财见官见之生灾祸。无财无官无刑煞,富贵点一方!​

九、国印贵人

甲见戌,乙见亥,丙见丑,丁见寅,戊见丑,己见寅,庚见辰,辛见巳,壬见未,癸见申。国印贵人以年干日干的禄为起点,禄前第九位为国印,带国印的人,宜在政府,机关工作。诚实可靠,能严守规章,办事公道,为人和悦悲慈。

感谢关注,

一口气带你看完阴丽华的一生:能屈能伸,赢得尊重

传说,汉光武帝刘秀发迹前就倾慕阴丽华,然而刘秀称帝时因政治原因只能立郭圣通为后,立郭氏所生之子为皇太子,鉴于此,刘秀对阴丽华愧疚于心。阴丽华深知君心,谦恭礼让。郭氏母子终被废,阴丽华封后,成为光武帝的正妻。据历史记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01.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汉书·皇后纪》记载,刘秀曾给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定位:仕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这个官职其实没有多少实权,但非常威风,就是掌旗帜的,皇帝或者达官贵人出行时,两边警卫列队,掌旗官在最前面开道,手拿顶端刻着“金乌鸟”雕像的巨杖,骑着高头大马,非常风光。

那么,阴丽华是什么人呢?阴丽华生于南阳新野富甲一方的显赫门第,她美丽大方、温良贤淑,其美丽和孝顺在新野一带远近闻名。可以说,那时候,阴丽华是刘秀家乡最美丽的女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刘秀也不能免俗。

刘秀知道阴丽华的时候,阴丽华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比刘秀小九岁,还远没到出嫁的年龄。刘秀那时候还没有见过她,但只是听到这个名字,就浮想联翩了,他觉得这个名字真是妙不可言,名字的主人肯定也是美丽绝伦。

据说,刘秀认识阴丽华是通过他的姐夫。刘秀的姐姐名叫刘元,嫁给了邓晨,因为有这层姻亲关系,两家经常走动。刘秀游学回来后就住在姐姐家里,刘秀和姐夫邓晨两人志趣相投,关系很好。一次偶然的机会,邓晨领着刘秀去拜访阴丽华的哥哥阴识。他们到阴家的时候,阴丽华正在院子里给牡丹花浇水,在牡丹花的衬托下,阴丽华显得更加妩媚动人,刘秀立刻被吸引住了。从那以后,刘秀对阴丽华便再难忘怀了。

对于刘秀的恋情,姐夫不断地打击他,说阴家是一大户人家,阴丽华又是阴家的心肝宝贝,而刘秀如今没落,凭什么娶人家呢?听姐夫这么一说,刘秀有点儿沮丧。

其实,刘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少有的美男子,挑剔的古代史官对刘秀从不吝惜称赞他的英俊,是世上数一数二的美须眉。史书上说,刘秀身高七尺三寸,按现在的计量就是一米七五左右,不高也不矮,他的身材非常匀称,称得上玉树临风。刘秀的五官也很标致,皮肤白皙,貌似潘安放在他身上一点儿都不过分。

当然,刘秀或者阴丽华都不是浅薄的人,刘秀心里更是明白,仅靠一副臭皮囊无法获得美满的婚姻,如果要娶阴丽华,他必须认真地做好两件事:一是发展自己的事业;二是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搞好关系,从而进一步培养与阴丽华的感情。

在另一方面,才十五岁的阴丽华对于刘秀这个大哥哥只不过有些好感,哪里想得到,三年后,自己就嫁给了他,她更想不到,他后来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在另一方面,才十五岁的阴丽华对于刘秀这个大哥哥只不过有些好感,哪里想得到,三年后,自己就嫁给了他,她更想不到,他后来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02.战乱中一偿夙愿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刘秀同兄长刘识时势而起,召集数千宗族子弟兵,一起趁乱在家乡舂陵起兵。随后,他们与绿林军合兵一处,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举兵造反。绿林军规模不断壮大,西汉宗室的刘玄作为绿林军将领,被推立为起义军的皇帝,史称“更始帝”,此举加剧了绿林军与以刘、刘秀两兄弟为首的南阳宗室兵马的矛盾。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末,更始大军攻克了中原重镇宛城,更始帝移驾宛城。刘及其部下对更始帝刘玄并不信服,宛城攻克后不久,双方矛盾彻底激化,更始帝将刘斩杀。攻陷宛城数日后,新汉两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刘秀冒死突围搬取救兵,而新莽一方则因主帅大司空王邑的狂妄自大和指挥失误而兵锋受挫于坚城之下,最终在刘秀军与昆阳守城之军的内外夹击下,王莽42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刘秀为昆阳之战的第一功臣,自此名震天下。

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秀又马不停蹄地率军北上,再攻父城。这时,刘的死讯传来,刘秀权衡利弊之后,做了决定,离开军队回宛城向更始帝刘玄请罪。回到宛城之后,刘秀做了三件事情:一不表昆阳之功,以免“功高震主”引起更始君臣的嫉妒。二不与刘部属私下接触,并表示刘犯上作乱,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三不为刘服丧,甚至就在刘被杀之后不久,在宛城迎娶了他多年来仰慕的佳人阴丽华为妻。刘秀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他并非无情之人,哥哥的死对他触动很大,但是现在他没有能力反抗刘玄,他还要积蓄自己的实力。

与其兄锋芒外露的性格不同,史书记载刘秀“谨厚”、“多权略”,说明,刘秀个性比较内敛。刘秀如此恭顺,反让更始帝刘玄颇感惭愧,毕竟刘秀兄弟二人对更始来说都是大功臣。刘玄未因刘之事而降罪于刘秀,但解除了刘秀的一切兵权,同时封了一个武信侯的空头衔。为了进一步迷惑刘玄,刘秀以娶妻为幌子天天花天酒地,刘玄对他的戒心果然慢慢消除,认为刘秀成不了大器,只是纨绔子弟而已。

03.半路杀出的郭美人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刘秀在与爱妻阴丽华新婚三个月时,更始帝派刘秀前往洛阳。因带妻子随行不便,刘秀只好先将阴丽华送回新野娘家,只身前往洛阳。王莽死后,天下土崩,诸多势力拥兵自重,以观天下之变。更始帝派去接管蜀地的官员被益州公孙述击杀,其余各处的诸侯和地方军阀亦不肯臣服于他人,于是往往诛杀更始官吏,不许更始染指本地。而刘秀则是更始帝派往河北收取河北之地的使臣,不得已,刘秀又从洛阳出发去了河北。

河北地界,极为混乱复杂,既有河北三王(即真定王刘扬、广阳王刘接、赵缪王刘林)的势力,又有以铜马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刘秀前往河北时,仅持有一根代表更始的节杖,除了少数随从,更始帝并没有让刘秀带领任何兵马,故有“刘秀单车巡河北”之说。赵缪王刘林和当地一些豪强大户不愿河北为更始所吞并,遂拥立一个叫王郎的人在邯郸称帝。这个王郎自称是西汉成帝之子,为躲避迫害而流落民间。王郎此人并无实力,但刘秀此时手中一兵一卒也无,自然还是被王郎的邯郸搞得狼狈不堪。王郎下令捉拿刘秀,并开出十万户侯爵的重赏。

刘秀无法与“地头蛇”邯郸抗衡,于是走为上,从河北赵县逃到河北冀县,此时,刘秀面临三个选择: 要么与王郎抗争到底,不过要借助新的政治力量;要么投降;要么逃回洛阳。

刘秀分析,向王郎投降只有死路一条,逃回洛阳恐怕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据说已经有人密报刘玄说刘秀有谋反之心,刘玄个性多疑,刘秀回去一定不得善终。思来想去,刘秀只好选择第一条路。深思熟虑了三天三夜之后,刘秀想起了一个人一河北的真定王,据说真定王拥兵十万,如果他支持刘秀,肯定可以与邯郸对抗。

河北三王中除真定王刘扬之外,广阳王刘接、赵缪王刘林都拥戴邯郸,真定王的立场还不明确,仍然在观望。刘秀为了获得真定王十万大军的支持,派了部下刘植去真定府游说,希望真定王与自己合作。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协议,刘秀要迎娶真定王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以联姻促成双方的合作。

郭圣通的家世、出身比阴丽华还要显赫,至少她的舅舅可以给刘秀十万大军,但阴丽华整个家族恐怕也拿不出一兵一卒。郭圣通的父亲很得老百姓的拥戴和尊敬,郭圣通的母亲,即刘扬的亲妹妹,被称为郭主,是汉景帝的七世孙、真定恭王刘普的女儿,郭圣通是货真价实的西汉皇室后裔,与刘秀这种“破落户”可不一样。郭圣通还有一个哥哥,叫郭况。兄妹俩都依靠着舅舅刘扬。

郭圣通也长得十分美丽,而且聪颖伶俐,刘扬把她当作亲生女儿,对她非常喜爱刘扬提出与刘秀的合作要求,正是看出刘秀非等闲之辈,于是要借此机会把心爱的外甥女嫁给刘秀。除了让外甥女有个好归宿,刘扬也希望在事实上让双方“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双方达成协议后,刘秀亲赴真定府。在郭氏家族的府邸,刘秀及其诸将与刘扬等人大摆酒宴,就这样,继在更始元年六月于宛城迎娶了阴丽华仅仅数月之后,为了经营河北,刘秀又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他的第二位夫人一-郭圣通。

04.该低头时就低头

刘秀与郭圣通的结合,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刘秀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江山有一半是郭圣通带来的。政治婚姻带来的利益是直接而巨大的,刘秀的军队和刘扬的军队联合后,邯郸根本不是对手,很快就缴械投降了,刘秀顺利接管了河北。

杀掉王郎后的第二年,刘秀宣告脱离名存实亡的更始,要自己做皇帝。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柏乡建立自己的,史称东汉,这就是建武元年。刘秀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一年后,刘秀把都城定在洛阳。

建武元年是刘秀开基立业的一年,这个年份对于刘秀的两个女人一一阴丽华与郭圣通来说,同样是不平凡的。郭圣通原本就在河北,因此一直陪伴在刘秀身边,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对于刘秀而言,对于草创的东汉王朝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大事,关系到未来的继承人问题。但在喜悦之外,郭氏头疼的问题是,定都洛阳之后,阴丽华也由光武帝刘秀派人护送来到洛阳。

相对于通过与真定王的这场政治联姻而得到的妻子郭圣通,刘秀自然对阴丽华更有感情,况且两人多年不见,难免缠绵一些。感觉受到冷落的郭圣通心里很是不高兴,刘秀为二人引荐时,郭圣通也还在赌气,于是,刘秀面前就出现这样的场面:阴丽华客客气气的,而郭圣通却板着脸一言不发。这次会面给了刘秀一个印象,郭圣通不识大体,因此对郭圣通很不满意,但他没有贸然发作。

对于郭圣通来说,阴丽华是陌生的,郭圣通根本不愿意见到。而对阴丽华来说,刘秀在两年前与她暂别,完全无法照抚,战事来时她只能随家人四处辗转,惶恐度日,如今终于两人再聚,昔日的夫君不但已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陌生女子二人甚至已经有了骨肉,她的心境自然异常失落。

再说刘秀,刘秀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让谁做皇后。阴丽华和郭圣通,前者是自己感情的寄托,后者是自己势力的依凭,这两个女人都是如此重要,他怎么做出抉择呢?在感情上,他自然是倾向阴丽华的,他多年的奋斗,最初可就是为了阴丽华啊!然而,郭圣通身后的强大靠山却又是他无法得罪的。最终,刘秀决定先采取折中的办法,既不封阴丽华为皇后,也不封郭圣通为皇后,先把她们一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人再说。

安排好两位夫人,刘秀就开始封赏与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了。国家初定之时,是最不安稳的,不久后果真有人叛变。而这一事件却让刘秀下了决心封阴丽华为皇后因为发动叛变的人物正是刘秀原本的靠山一一真定王刘扬。

其实,刘扬在与刘秀结盟之时就没安好心,他的如意算盘是: 等刘秀打下江山,开始得意忘形之时,再把他手中的胜利果实夺过来。刘扬自然是失策了,刘秀早就防着他了,但刘秀对刘扬的部下一律不追究,只杀了刘扬。刘秀此举深得人心,将士们个个发誓要效忠刘秀,决不背叛。噩耗传来,郭圣通备受打击,不禁暗自饮泣。郭圣通其实明白,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舅舅的支持才能得到的,现在舅舅成了叛徒,自己想当皇后是不可能了,恐怕连贵人这个身份都会保不住。

果然,平定刘扬的叛乱,刘秀就打算封阴丽华为皇后了。然而,面对如此好事,阴丽华却拒绝了,她拒绝做皇后!

阴丽华貌美,深得刘秀本人宠爱,但是她知道,为刘秀平定河北立下大功的是郭圣通,且在这个过程中郭圣通一直伴驾左右。河北,是汉光武的龙兴之地,可以说没有平定河北,就没有日后的东汉王朝。东汉许多名臣勇将都从河北追随刘秀而来,他们只知皇帝身边有一位郭圣通而不知还有一位阴丽华。更为重要的是,郭氏已经生下皇长子,而阴氏尚无皇子。通情达理的阴丽华知道,刘秀此时立自己为后,恐怕难以令众人心服,大家都会为难,所以她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

就这样,命运就把皇后的宝座送到了郭圣通面前。公元26年,刘秀册封郭圣通为东汉第一任皇后,其子刘疆被立为东汉王朝第一任太子。

05.谦恭忍让只为顾全大局

阴丽华虽然放弃了皇后的身份,却得到了刘秀强烈的爱。郭圣通成为皇后,刘秀却对她越来越冷淡。

没有让阴丽华成为皇后,刘秀心中感到非常愧疚,因而经常在她的寝宫陪伴她,嘘寒问暖,有时一天就会去好几次。另一方面,郭圣通的寝宫反倒像冷宫一样,刘秀几乎不怎么登门,只有在阴丽华的提醒和劝说下,刘秀才偶尔去几次。

阴丽华行止越是谦恭,刘秀越是觉得亏待了她,一次,刘秀打算将阴丽华的所有兄弟封为侯爵。阴丽华郑重地婉言谢绝,认为自己作为妾室,兄弟们不能越礼成为侯爵。刘秀还有一次赏赐大量珠宝给阴丽华,她还是拒绝了,认为在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的时候,大量的人力财力正是发展生产所需,她一个人要那么多珠宝没有什么用处。刘秀因为阴丽华的识大体、善解人意对之愈发偏爱。

建国初期难免有战乱,而刘秀每次出征都会带阴丽华一同前往,把郭圣通一个人丢在宫里,让她处理后宫事务,这个理由很正当,郭圣通也无法反对。刘秀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表达对阴丽华的爱意,又可以增加阴丽华的生育机会。

公元28年,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阴丽华为刘秀生的这个儿子刘庄可以说是带给刘秀好运气,刘秀在刘庄出生后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回宫后,他大大封赏了刘庄。由于阴丽华一贯的好人缘,许多宫女都来祝贺她产下龙子,整个后宫沉浸在喜悦之中。

汉明帝刘庄

然而,身为皇后的郭圣通不高兴了。按道理,皇后应该率领嫔妃一同向阴丽华道贺,以显示她母仪天下之风,但她不愿意去。在郭圣通看来,阴丽华诞下皇子,她自己的皇后之位、她儿子的太子之位就可能不保了。

后来,阴丽华的娘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一群强盗半夜闯入,不仅抢走所有值钱的东西,还把阴丽华的母亲和弟弟杀死了。阴丽华听到这个噩耗,立刻晕了过去醒来后更是悲恸不已,哭得死去活来,刘秀为此非常心痛。

阴丽华的父亲早死,她的母亲给了她最多的爱,母女俩感情似海深,如今日子刚刚好起来,阴丽华还未来得及报答母亲,母亲就这样凄惨地离她而去,她实在无法消除自己的悲伤。为宽慰阴丽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诏曰: “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腾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士,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憨伤于怀。《小雅》曰: “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 其追爵溢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0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枢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这份诏书有三层意思: 第一,刘秀在诏书里表达了他与阴丽华的患难夫妻情;第,刘秀称赞阴丽华的大度,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是她让出来的;第三,刘秀追封阴丽华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0为宣义恭侯,并且让阴丽华的另一个弟弟阴代替阴D为长子,继承宣恩哀侯的爵位。

这份诏书给了郭圣通很大的刺激,尤其是第二层意思,几乎让郭圣通心寒彻骨。郭圣通可以想到,刘秀颁布这道诏书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她的感受,念念不忘与阴丽华的患难之情也就罢了,连阴丽华让位于她这样的隐私也公布出来,自己皇后的脸面往哪搁?

郭圣通不是阴丽华,她生下来就养尊处优,在这件事情上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阴丽华本性和善,虽然经历丧母之痛,但为了顾全大局依然毫不张扬。

06.太子之争

刘秀因阴丽华之母的去世而写的诏书,令郭圣通对阴丽华的误会和怨恨越来越深.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则让郭圣通的愤怒和怨恨完全脱离了理智,一发不可收拾。

这件事与郭圣通的宝贝儿子刘疆、阴丽华的儿子刘庄二人有关。当时的太子是刘疆,但刘秀不怎么喜欢他: 一是因为他母亲,二是刘疆的想法和刘秀的想法经常不合。

虽然刘秀是在马背上夺了天下,但内心痛恨战争。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皇帝,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战争,受苦的都是老百姓,成干上万的人在战争中死亡,流血牺牲的都是老百姓。刘秀自己就曾经是老百姓,对此深有感触。他不像汉武帝刘彻那样崇尚武力,喜欢不断开拓疆士,他认为国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他治理国家的政策往往比较温和,这是他的本性所致。而刘疆像极了当年的汉武帝,多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扬言要以武力治国,不断开疆拓土。刘秀几次三番试探他,他都这样回答刘秀为此非常气愤,经常责备他,说他好大喜功,说他心里面没有百姓。

父亲教导儿子其实再正常不过了,但在郭圣通看来,这就是刘秀偏心。同时她认为刘秀对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就是疼爱有加,那种喜爱的感情表示得十分明显。

《资治通鉴》中说,公元39年,天下大定,刘秀进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人口调查活动。在全国各地送来的的案表之中,他发现了一张神秘的字条,字条上只写着一句话:“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同在一片蓝天下,都是东汉的子民,凭什么有些地方可以查有些地方不可以查? 刘秀看到这张字条,知道肯定有人瞒报非常生气,于是问左右的官员。官员们吓得脸色煞白,含含糊糊地说这张字条是捡来的。

年仅十二岁的刘庄这时候发话了,他说: “颖川、弘农这两个地方虽然有很多富豪,人口也多,但由于没有多少人在朝中做官,可以随便查;但河南、南阳就不后了,河南是全国的首都,全是达官贵人,南阳又是皇帝的老家,全是皇亲国戚,就算这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家中奴婢数量、田宅规模超越规格,官员们也只是睁只眼闭一只眼,以免惹来祸端。

刘秀觉得刘庄分析得很有道理,再派人进行调查,发现果真如同刘庄所说。刘秀于是不断称赞刘庄,说他是一个神童,将来一定能够成就大事。无意之中,刘秀还说了句,要不是早就已经立了太子了,太子之位应该是刘庄的。

刘秀原本没有要易储的打算,只是随口一说,可这话传至郭圣通耳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触动了她最敏感的神经,她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劈头盖脸对刘秀顿臭骂,说他忘恩负义,对待两个儿子也不公平。由于积压了太多的怨气,郭圣通几乎是口不择言,把阴丽华也扯了进去,说阴丽华怂恿皇帝改立太子,居心不良。郭圣通似乎完全陷入疯狂,刘秀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刘秀不得不让她自己冷静下

阴丽华平白无故地遭到这样一顿骂,心里委屈极了,可是为避免矛盾激化,她觉得不应该还口。后来,她主动向刘秀请求暂且回娘家待一段时间。刘秀这下也忍不了了,怎么自己堂堂一个天子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他挽留阴丽华,但阴丽华十分坚持,刘秀只得让她先回去娘家,免得受郭圣通的气。就这样,刘秀和郭圣通的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但郭圣通并没有就此作罢,阴丽华走后,她依旧每天跟刘秀大吵大闹。

刘秀彻底忍受不了这个歇斯底里的女人了,《后汉书》记载,公元41年,刘秀突然发布一道废后诏书:“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闹之内,若见鹰鹤。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这道诏书大意是,郭圣通依仗皇后身份欺负弱小,没有母仪天下的风范,不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并非她亲生的孩子,却像吕雉一样狠毒,不能继续做皇后。而阴贵人贤良淑德,足以母仪天下,皇后的位置应该由她来坐。

这道废后的诏书十分突然,纵使郭圣通有所预感,但还是接受不了。据说当官员要她交出皇后印信时,她死死抓住印信不放,语无伦次,说这不是真的。

07.善待情敌的子女

刘秀多年的愿望就是让阴丽华成为皇后,虽然这不是阴丽华自己的愿望,但刘秀为此非常高兴。成为皇后的阴丽华依然谦恭,对多次中伤她的郭圣通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时常为她求情,让刘秀以宽厚仁慈的态度对待郭圣通。

刘秀听取了阴丽华的建议,他本来就是一个仁慈的君主,并不想为难郭圣通。于是刘秀又下了一道诏书,刘疆继续当太子,郭圣通的二儿子刘辅升为中山王,而她本人被封为“中山王太后”,可以和儿子一起生活。

这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惊喜,郭圣通怎么也没想到,刘秀会这么处置一个废后。确实,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在丈夫还没有死的情况下就做了太后,但惊喜还在不断增加。郭圣通的哥哥郭况封为阳安侯,郭况的儿子郭璜娶了阴丽华的女儿清阳公主,成为驸马;郭圣通的堂哥郭封为新侯;郭圣通堂弟郭匡封为发干侯;郭圣通的叔叔郭梁没有儿子,刘秀就封郭梁的女婿做南侯。人们常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郭家却因为郭圣通一人失“道”,而全家升天。

刘的太子之位没有因为郭圣通而受到影响,但是大多数人都看来,他的太子之位已经岌岌可危了,刘秀之所以还让他做太子,不是他不想废太子,而是想让太子主动请辞。刘疆的心腹郸邱看出了刘秀的心思,他劝告刘疆早日离开皇宫,皇上明显喜欢阴皇后,也喜欢阴皇后的长子刘庄,你与其等以后被寻机替换,还不如自己主动请辞,还能成全自己一个好名声。

刘听取了郭郭的意见,多次向刘秀请辞。起初,刘秀假言推辞,最后宣称在无奈的情况下接受了太子请辞的要求。此后不久,阴丽华的儿子刘庄就成了太子。这个消息传到郭圣通那里,她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了,经过废后一事,又经历那么多担惊受怕的日子,她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切都看开了,在儿子的封国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9年后,郭圣通的母亲去世。刘秀为这位岳母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亲自到场以示抚慰,给足了郭圣通面子。之后,刘秀又把郭圣通父亲的灵柩从真定运到洛阳,跟她的母亲葬在一起。

郭圣通对这一切十分感动,想起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异常差愧。母亲死后的第二年,郭圣通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郭圣通死后,刘秀与阴丽华又度过了5年的恩爱生活,然后于洛阳南宫前殿逝世。几年之后,阴丽华也随刘秀而去。刘秀对阴丽华30年的感情告诉后人,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帝王也有真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