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木配金(八字金和木能结婚吗)

伸手挽明月 2024-02-16 14:38:52 网络

何以为父?殷殷期盼状元徒!师徒问答(二)

文/苍山派三十五代传人罗云广庆.明钦

文/羅雲廣慶.明欽

苍燃东泽15:03:34 你先看看说说 师父在给你 答案

罗云广庆.明 15:03:48 好的,师父

罗云广庆.明 15:26:32

师父,我先跟对象出去吃饭,这个八字我也好好考虑下,晚点再给您回复。

罗云广庆.明 15:28:35 师父您一定要按时吃饭啊

罗云广庆.明 22:41:05 师父晚上好

罗云广庆.明 22:43:57

离线文件我接受了,是跟他的聊天记录吧,我先不看,说几句您听听

罗云广庆.明 23:41:35

乾:丁未 癸丑 辛丑 甲午

水 木 土 金

8壬子 18辛亥 28庚戌 38己酉 48戊申

1、打开八字 第一眼 看见辛丑日

再综合本主原局衰、养过多,断他必是养子,且应以在道观皈依(过继给佛菩萨),否则绝难养活。

2、辛生丑月,禄库格,未为财库,库格喜刑冲迫害,但是用财库破禄库总是感觉有点得不偿失,且甲木财星外游到时上,又临死地,故财运不佳。

3、生讨债之子,以辛来看以甲木来看 ,丁都为其子,坐刃而来,破其财禄二库,应是讨债之子(子食禄,而母有难也有这个象)。

苍燃东泽 11:51:02 好样的 只有这样才能成才

罗云广庆.明 11:52:09 师父早上好

苍燃东泽 11:52:56 哈哈 还早上呀

罗云广庆.明 11:53:18 呵呵

何以称师,字字细斟用心苦;

何以为父,殷殷期盼状元徒。

]��文/苍山派三十五代传人罗云广庆.明钦

文/羅雲廣慶.明欽

苍燃东泽15:03:34 你先看看说说 师父在给你 答案

罗云广庆.明 15:03:48 好的,师父

罗云广庆.明 15:26:32

师父,我先跟对象出去吃饭,这个八字我也好好考虑下,晚点再给您回复。

罗云广庆.明 15:28:35 师父您一定要按时吃饭啊

罗云广庆.明 22:41:05 师父晚上好

罗云广庆.明 22:43:57

离线文件我接受了,是跟他的聊天记录吧,我先不看,说几句您听听

罗云广庆.明 23:41:35

乾:丁未 癸丑 辛丑 甲午

水 木 土 金

8壬子 18辛亥 28庚戌 38己酉 48戊申

1、打开八字 第一眼 看见辛丑日

再综合本主原局衰、养过多,断他必是养子,且应以在道观皈依(过继给佛菩萨),否则绝难养活。

2、辛生丑月,禄库格,未为财库,库格喜刑冲迫害,但是用财库破禄库总是感觉有点得不偿失,且甲木财星外游到时上,又临死地,故财运不佳。

3、生讨债之子,以辛来看以甲木来看 ,丁都为其子,坐刃而来,破其财禄二库,应是讨债之子(子食禄,而母有难也有这个象)。

苍燃东泽 11:51:02 好样的 只有这样才能成才

罗云广庆.明 11:52:09 师父早上好

苍燃东泽 11:52:56 哈哈 还早上呀

罗云广庆.明 11:53:18 呵呵

何以称师,字字细斟用心苦;

何以为父,殷殷期盼状元徒。

水 木 火 土 金~五行细解

五行生克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相生相克像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没有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 平衡和协调。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着事 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五行生克中有生我、克我的相生关系 和克我、我克的相克 关系两个方面。

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因为 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 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 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克含义:五行之所以相克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 火胜金;刚胜柔,故金克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这段话要好好理解,寡,众,实,虚之意

五行方位:西方金.东方木.北方水.南方火.中央土 五行颜色:金为白色.水为黑色.木为青绿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

五行之数: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五行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主四季. 五行之味:金主辣,木主酸,水主咸,火主苦,土主甜.

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用五行而喻人事 五行之意,所以五行的了解其实是无穷无尽的,了解的越深,对社会对 生活就会理解的越深,或者说,对社会对生活了解的越深,就能更明白五行之意,相辅 相成,这个是需要慢慢理解的,每个时间段的理解都会不一样。比如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和出社会的时候的理解是完全 不同的,要用心体会,感受自然和生命,才能理解好五行之意。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这种的要多看几篇,意思呢就是字面意思。你可以自己想象一个画面。 比如说金旺得火,方成器皿,就比如一堆金,拿去烧筑成金碗金壶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金生水,就是产矿泉水的山石,灵石出灵泉 水多金沉,就是金项链掉进河里了 就是读的时候自己要想象一下那个画面,而那些画面就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生 活琐事而已,所谓易理无非人事。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木多火炽怎么理解?木头太多了火自然就烧得旺?这个炽是点不起来的意思? 木多火炽,就是小时候我们煮饭柴火烧饭不知道你们见到过没有。这个时候如 果里面放了很多柴火,这火根本就点不起来,就是火不能亮,火的本性是发光发亮发热 的。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为熄灭。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还有金多水浊能举个意向吗? 水里石头多了水就浑浊了 石头多多少少带点土的(可以的) 那金白水清呢?金拿水里洗一下是不是就很亮了 ?金白水清 和 金寒水冷的 意向区别 和大致盘上表现在什么地方? 金白水清一般是形容组合很好的情况,比如夏金逢水,水润金明。而如果同样 的组合变成冬天,同样还是水润金明,但是因为寒了就是金寒水冷,这个时候我们会考 虑月令,所以五行通变,离不开月令。 金寒水冷最怕冬天,其次是春天,金寒水冷容易有沉冤像 。为啥不是秋金?金不是秋天么? 秋金也可以啊,但是不一定要秋金,因为他问的问题是金寒水冷和金白水清的 区别。而夏秋之金都喜水润,而金寒水冷是容易被人冤枉的,或者超级宅男宅女,变态 杀手啊之类。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雍。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土旺得水,方能疏通,不是土培木疏吗?土旺用水泄,水也可以冲土,或者说这块土太硬,用水侵润一下就可以利用, 所以土旺要水 。金多土变怎么理解? 金多土变,就是这山啊矿太多了,把山移平了,泥石流了,有点杀鸡取卵的意 思,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老师 强土得金 方制其雍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 这两个想不出画面 。强土得金 方制其雍,这土太旺就是顽土,顽土是没有价值的,不如长年累积用 来产矿,金就是矿,所以你看很多矿是藏下贫瘠的土里,贫瘠的高山里,所以土命,太 旺,逢金,就是土金富实,是富人,这种富是真富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太旺,就想一棵树太茂密了,适当的给烧一点吧,或者嫁 接我不知道你们见过没有,就是树太茂密,给砍一些,或者一片草原是吧,太茂密了, 给烧一些。

这些要多看,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反复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阴阳五行不仅有生有克、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一方面,还有 太过不及的另一方面,这就使预测变得复杂化。要想在学习中把握这方面的对立统一关 系、必须明确喜忌、变活通用。学五行重在联系实际。八字的五行其实更多是一种符号, 而 生活中 的五行就是实实在在的自然之五行。所以要多联系生活,多看看自然 记住一句话,易理无非人事 ,这些五行啊看着短短的几句话,其实暗藏了生活的大智慧。

汤液经法图系列(11):木中土,金中火,究竟是啥意思?

“汤液经法图”讲到现在,我们已经把常见的肝木、心火和脾土治疗方给大家讲了讲。对于每一个治疗方,我们都会分析各个组方中药的药味,然后从五味补泻的角度,帮助大家认识方剂的功效特点。在这里面,分析确定每个组方中药的药味,其实非常关键。

也许有人会说,五味不是最基础的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吗?在《中国药典》或《中药学》教材上,不是都有五味的记载吗?直接引用不就行了,为什么还需要分析确定呢?

《汤液经法图讲记》

(一)

原因在于,“汤液经法图”所用的中药五味,与现代的五味记载,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汤液经法图”年代久远,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它都不是组方用药的主体理论,其中许多内容逐渐失传。我们推测,即使是现存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也不是五味理论的源头,也是经过多次传承之后的五味记载,也是不完整的,包含错误内容的。那么,五味理论的源头是什么样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说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在陶弘景的《辅行诀》里面,直接转引了《汤液经法》对于五味理论的说法。而正是这一段记载,与现有五味理论大相径庭。以往的课程,我们谈及过相关内容,今天呢,让我们完整地来看一下《辅行诀》中转引的这段内容: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水。

此二十五种,为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好,看完这段内容,大家有什么感觉呢?

第一,与《神农本草经》相比,这种五味理论与五行的关系更密切,即辛木,咸火,甘土,酸金,苦水。而且,直接提示了五味的本源,是五气所化生,是金木水火土五气所化生。从这一点上看,《汤液经法》的五味记载,应该是比《神农本草经》更早的五味本原理论。第二,描述了一种全新的中药属性,即中药的五行属性。什么意思呢?“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则桂为“木中木”,椒为“木中火”,姜为“木中土”,细辛为“木中金”,附子为“木中水”。这是一种与常规认知不同的用五行属性描述的中药药性。

采用这种五行属性的描述法,有很多好处,其一是便于理解不同中药的相同之处,其二是便于理解不同中药的不同之处,其三是便于理解中药的主导五行和主导药味,便于抓主要矛盾,其四是便于采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统筹复杂多样的中药,其五是便于理解中药品种进化和演化的源流路径,其六是有可能为中医药临床相关工作提供一个方法学范式。

总之,好处很多。我在第一次看到这个五行属性的描述时,就认定其一定是更为本原的中药药性内容,值得深入探索研究。

中药的五行属性(图源网络)

这段描述记载的25个中药,我们习惯称为二十五味药精,这25味中药的药味是比较明确的,可以直接填入“汤液经法图”,用于方剂功效特点的分析。例如,桂枝汤由桂枝、芍药、姜、大枣和甘草组成,这5味药均在二十五味药精中,即,桂枝和姜味辛,芍药味酸,大枣和甘草味甘。了解到上述信息,我们就可以分析整个方剂的功效特点了。

与此同时呢,也有很多中药没有列入,例如柴胡、半夏、栀子、当归、川芎、牛黄、朱砂、麝香、冰片、石膏等,这就只能分析确定了。这几个中药都是我们之前分析过的,尤其是在安宫牛黄丸、小柴胡汤那几次课,我们分析的比较详细,忘记的同学可以再返回去看看。基本的方法,就是功效药理和法象药理相结合,标识药味与真实滋味相结合,临床应用与传统记载相结合,综合判断。

这是目前最好的判定方式了,但依然可能会有错误,所以,大家可以保持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对课程中所讲的某个药的药味有疑问,就去自己思考自己查资料,我们欢迎大家这样做,也鼓励大家这样做,保持有理有据的思考。

(二)

好,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木中土”、“金中火”的可能含义。

在“木中土”、“金中火”这样的描述中,出现了2个五行属性,前面的叫做前位属性,后面的叫做后位属性。那么,前位属性和后位属性,分别与现有中药药性理论的哪些内容契合度比较高呢?这就需要我们以那25个药精为数据源,来做一个科学研究。

其实呢,这个研究已经做完了,整个研究发表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第23卷第2期上。大致的做法,首先,分别写出《中国药典》关于上述25个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信息的五行属性,例如,热性对应火,平性对应土,辛对应木,甘对应土,肝胆对应木,肺大肠对应金等。然后,就是把二十五味药精的前位属性和后位属性,分别与这些信息进行比较,然后看看,哪些相符度高,哪些相符度低。

结果显示,二十五味药精的前位属性,与《中国药典》五味的整体符合度最高,为76%,与《中国药典》四气的整体符合度最低,为28%。二十五味药精的后位属性,与《中国药典》归经的整体符合度最高,为68%,与《中国药典》四气的整体符合度最低,为8%。

从这个结果看,前位属性就是药味,后位属性就是作用定位。例如,“木中土”代表一个作用于脾土的辛味药,考虑到辛味泻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能泻脾、能用于治疗干呕腹泻的辛味药。在二十五味药精中,“木中土”是姜,生姜或干姜。从功效上看,生姜辛味温中止呕,用于胃寒呕吐,的确是典型的“木中土”。

同时,生姜还能发汗解表作用在肝,能够祛痰止咳作用在肺,这就又恰好是辛补肝和辛散肺的作用。所以,在“木中土”里,木是主导属性,辛味是主导药味。所以,在前面讲课的时候,无论是桂枝汤、葛根汤、理中丸,还是半夏泻心汤,干姜或生姜都是按照辛味药计算的。

生姜(图源网络)

类似的例子还包括:“水中土”白术和苍术,是苦味燥湿,主要作用于脾土的中药。“水中水”地黄,是苦味补肾,主要作用于肾水的中药。“火中金”细辛,是辛味温肺化饮,主要作用于肺金的中药。

当然,也存在不太符合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讲小柴胡汤时提到的黄芩和甘草。黄芩是“水中木”,前位属性水代表苦味,苦能清热,后位属性木代表肝胆,但黄芩并不善于清肝胆热,反而善于清肺热。甘草是“土中木”,前位属性木代表甘味,甘能补益,后位属性木代表肝胆,但甘草的归经中甚至没有肝胆。所以,这里面还有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疑惑。

不管怎样,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中药的五行属性,记住“木中土”、“金中火”的表述方式,记住中药的主导属性和主导药味,这些都是在应用“汤液经法图”时必不可少的知识。

(三)

最后,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刚才提到的研究中,即使是最高的符合度,也未达到80%,更别说100%了。那么,造成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二十五味药精记载与《中国药典》,一个是敦煌遗书记载的很久以前的信息,一个是现行的药品标准,为什么会不符合呢?我们该以哪个为准呢?

首先,造成两者不符合的原因,主要就是历史原因。我们之前和大家说过,中医药的研究,面临的问题不是资料太少,而是资料太多,历朝历代的各种医书和本草汗牛充栋。这种以千年为单位的传承,一点不出问题是很难的。换句话说,现在看到的中药药性理论,已经与最本原的药性理论不同了,这其中会掺杂历朝历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医家个人的认识。

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为什么要避道家称谓呢?可能就是源自社会环境的影响。现有的中药药性理论中,为什么要纳入最初并不存在的归经理论呢?可能就是源自少数医家的认识。而这些因素,会让后来的药性理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纯粹。现在对于药性理论的各种现代科学解读,也注定会影响后学。

张仲景(图源网络)

让我们通过例子,来看看这些复杂因素。

第一个例子,是枳实。《辅行诀》对枳实的五行属性描述是“金中木”,按照这个描述,枳实是一个酸味药,酸收酸敛,同时主要作用于肝胆。从《中国药典》记载的枳实药性和功效来看,枳实的归经为“脾胃”,与肝胆没有关系。但是,枳实的功效是破气消积,化痰散痞,能够用于痞满胀痛,痰滞气阻。《名医别录》也记载其能够“除胸胁痰癖”、“消胀满”、“明目”。那么,一个能够治疗胸痹胁痛、气滞痞满,能够明目的中药,是不是也可以归肝经呢?所以,中药的归经属性,有时并不准确。

这种不准确延续到清朝,医家徐大椿终于发出“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的告诫,提醒临床医生要灵活对待归经理论。

第二个例子,是大黄。《辅行诀》对大黄的五行属性描述是“火中木”,按照这个描述,大黄是一个咸味药。但在《中国药典》或中药学教材中,大黄都不是一个咸味药,而是一个标准的苦寒药。为什么大黄是苦味呢?很简单嘛,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中药,往往都是苦味的喽。所以,有很多中药的药味,都是依据功效来确定的,这就是功效与药味之间的关联关系。

实际上,如果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假如药味与功效真的存在这种强关联关系,那么,要么药味属性,要么功效属性,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从一个就能得出另一个,完全是一回事,完全可以相互替代。那么,既然现在不能相互替代,就说明这两者之间不存在强关联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离合关系。

所以,单纯依靠功效来定义药味,是不完整的。就大黄来说,这个中药的真实滋味,根本就不是苦,而是涩,略带咸味。从功效上看,通便泻下是它最主要的功效,而这明显是泻肺泻大肠的操作,而在“汤液经法图”中,咸味泻肺。从产地上看,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的道地产区,分布在甘肃、青海、四川等西部地区,而西方对应肺金。

所以,大黄的咸味是有理有据的。

大黄(图源网络)

好,总结一下。

本节课主要是讲中药的五行属性,这种五行属性的记载,与中药的药性理论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前位属性与相应中药的五味相符度最高,而后位属性与相应中药的归经相符度最高,这个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来判定25种药精之外其他中药的五行属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种五行属性与现代药性认知的不同,这种不同正是历史传承造成的偏差。

我们在“汤液经法图”体系下思考问题时,就要把中药的药性切换到五行属性模式,请大家记住这一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