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姓起八字大全男孩名字(范姓起八字大全男孩名字)
李家泊子――记忆古老的农村习俗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辛安办事处李家泊子村。
李家泊子村,位于辛安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2公里处。东临团结路;西与西泊子村毗邻,距辛安集贸市场0.5公里;北与大泊子村相连,距淮河路0.5公里;南隔河与薛家泊子村相望,距黄河路0.5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2006年,全村有305户、1051ロ人,居民有李、宋、范、刘等姓氏,均为汉族。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李茂郎、李茂良兄弟二人从胶州城东小麻湾迁至镰湾河西岸一高台处,支起卧棚居住,逐渐繁衍成村。当时,镰湾河下游是一片水泊地,在这片泊地高处形成的村落都叫泊子村。因村里最早为李姓人居住,所以叫李家泊子村。据传,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宋姓由山西“小云南”密云县迁入野珠村(属胶南),不久又迁至胶州南山壑立村“山宋家”(现红石崖街道山宋村)。后来,其中两户宋姓人迁至李家泊子,一户住村西头,一户住村中部。另一宋姓,由附近大泊子村迁入,住村东头。范姓于清朝时从东北迁来。解放初期,迁来于、张、韩三个姓氏。1979年划归黄岛区后,先后从外地迁来杨、薛、吴、孟、胡等四十多个姓氏。
镰湾河,发源于辛安村西北的七甲山,流经窝洛子村、殷家河村、泥沟泊村、辛安村,由村南流入黄岛前湾。全长10公里,河床宽50米,属季节性河流。20世纪70年代,在河上游修建了山陈水库。
村东头有一通往东洼的两孔石桥,建于1905年。村中排出的水,经此流入镰湾河。解放后,此桥在道路改造时被拆。
解放前,村西头街南有座关帝庙,内供关公、周仓、关平三座神像。村东头、桥东路北有一土地庙,与大泊子村同祭。村北山有一山神庙,与大泊子村、西泊子村同祭。解放后,庙宇均被拆。
约在1911-1923年,村民宋自殿、李云风与下庄村的李永明在辛安开办“源祥恒”商号,以贩卖花生等土产品为主,资本很小,主要是靠出“混票”(自己印的纸币,每张票面额一吊,只能在当地使用)做本钱,没几年就倒闭了。后宋自殿又回家开设黄酒铺,两年后又倒闭了。
村里有两处木匠铺,一处为宋连田于1919年开设,以做棺材为主,其余时间打短工挣钱;另一处为宋成善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设,同样是买树做棺材。李振茂从事的家庭小作坊,专门做木车轮。还有宋可周、李振田、李德福等几户机匠,用土法织布。1923-1942年,宋可信开办花坊,靠手工弹棉花,每年弹棉花十五六包(每包一百斤)。
自清朝到年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们每年要纳田地税,一般把银钱交给本地的“乡约”,由其交到县里,“乡约”从中谋利。除征粮外,还有救灾捐等附加捐税。日伪时期,人们的负担更加沉重。当地辛安薛嗣昌伪自卫团、柳花泊薛小七伪自卫团、辛安伪据点西大楼的郭立茂等,天天要粮、要钱、要柴。真是“猛虎满街走”,村民无法度日。
解放前,全村共有可耕地1113亩。贫农51户,仅有土地203亩,人均8分2厘。地主、富农、中农共39户占有其余大部分土地。贫困农民人多地少,无法维持生活,常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靠扛长活、打短工、借、逃荒要饭为生。当时,扛长活的有9人,常打短工的有15人,要过饭的有6人。还有一些户租种地主的土地,不管年景好坏,每亩地都要交地租两斗好小麦,后交三斗。
1945年解放后,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到了土地,生产热情高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起来。解放初期,人们在田间打了6眼小井,灌溉附近的田地。建国后“合作化”时期,深翻土地一百多亩,用沙压盐碱地一百多亩,新打小井7眼,建小塘坝2座。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后,实行“农业八字宪法”。整地改土,使土地连成片,深翻及开垦山岭地等达二百多亩。“农业学大寨”时期,兴修水利,打大口井1眼、机井4眼,整修大寨田六百多亩。将原小河进行改造,造田十多亩。修筑机耕路4条,长3.7公里。将村南河即辛安后河进行改造,河两岸进行了绿化。新河长达1600多米。1970年,村民参加了公社组织的黄岛拦海筑坝工程。同时,造田万亩,建设了一批养鱼池和养虾池。
那时,实行深耕细作,进行合理密植,间种套作;增施土杂肥和化肥,并开始使用农药;用上了拖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逐步引进了扁穗、“四三八”、济南一号”、“泰山一号”、“普六三”等小麦优良品种。小麦亩产量从解放初期的160斤,增至500多斤。引进了“大粒红”、“金皇后”、“方杂四号”、“群丹一号”等玉米新品种,“小红种”、“小白种”、“小白沙”、“大白沙”、“六八一四”、“海花一号”等花生新品种,“一窝猴”、“胜利百号”、“六九六”、“青农”、“丰收白”等地瓜新品种,产量年年增加。
(地瓜品种)
1977年,村里办起刺绣厂,开始时有十七八人,后达二十多人,用缝纫机加工绣花枕头、桌布等,年利润七千余元。1962-1982年,设有代销店一处,年营业额万元左右,1983年改由个人经营。
清宣统年间至初年,村里无学校,学生要到外村上私塾。1916年,村民宋可钦借用民房开办私塾,有学生十五六人。1919年,宋华鹏借用民房开办私塾,也有学生十五六人,教师的报酬和办学经费均由学生负担。1923年,西泊子村设有小学一处,学生多到此校上学。那时因贫困,农民子弟无力求学,上学的人较少。到1934年,全村只有高小毕业生3人。1939-1947年秋,西泊子小学只有一个班。解放后,学校仍设在西泊子村,学生上学的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达数百人。
宋云鹏,为清朝秀才。李德顺,1948年参加解放军,1953年在贵州剿匪时牺牲,时年23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宋云胜,1968年参加解放军,1977年因公牺性,时年27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世纪70年代,全村开始打旧房换新房,建起了一片新瓦房。80年代,又进行了统一规划,村西头盖起了整整齐齐、宽敞明亮的新瓦房。1981年,通上了电,结束了用小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83年,取直并加宽了村北大街。1993年,扩建了南大街。1997年,与大泊子村、西泊子村联合,在大泊子村东头建起了水源井,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祖辈吃水靠肩挑手提的历史。2001年,街上安装了路灯,两边砌了排水沟,栽种了花草树木。
随着开发区的发展,村周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8年,在村东头修筑了团结路,北接淮河路,南到西于家河村。2002年,青岛建国建筑公司在村南建起了5栋商住楼。2003年,山东兴华建设集团在村南路西建起了8栋商住楼,在村南兴建了7栋旧城改造搬迁楼。如今,全村80%的青壮年到工厂做工。还有开出租车的、开小卖部的、贩卖小杂货的、开木匠铺的、开饭店的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大部分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有的还盖起了两层小楼。部分户买上了摩托车、农用车或汽车。电话、有线电视普及。有数百村民参加了养老保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89万元,人均纯收入7638元。
《农村习俗》
早年,婚嫁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双方无自主权。女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般经“定亲”、“下媒契”、“送日子”后,才可“将娘妇”(娶新娘)。结婚时,男方用四人抬花轿到女方家去接。新媳妇到婆家出轿前,先由嫁女客手捧一火盆让其烤手,再由嫁女客扶出。所走之道铺着席,走时不能踏两席的接头。新媳妇过门槛时,要大步跨过放在上面的马鞍子。拜天地后人洞房。当晚,喝“合婚酒”。第二天晚上,新娘到男方邻居家住一宿。第三天回婆家,名“叫三日”。
除夕的前一天人们要上坟、贴对联。除夕晚上,在院子中放一些谷草,在正堂摆供品。烧纸烧香,迎财神。放鞭炮,吃饺子,拜年。黎明时到关帝庙、土地庙、山神庙送香。初二晚上“送年”,意思是欢送祖宗。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吃饺子。儿童放“滴滴金”,大人放鞭炮、焰火。二月初二到土地庙送香,用草木灰在院子和场院里撒圆圈,曰“打囤子”,预兆大丰收。清明节时每人戴松柏、杨柳枝,打秋千,扫墓。五月初五端阳节时吃“合叶”、“粽子”,戴“艾子”、香荷包,拴五色线。七月十五“鬼节”时扫墓。
(过年风俗打囤子)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全家聚在一起吃顿好饭,供西瓜、月饼敬天。冬至时吃饺子,上坟。腊月二十三“辞灶”,也叫过小年,在锅台上供枣、糖果,贴“灶马”,烧纸烧香。
三月三、九月九人们赶庙会,得病许愿的人会到老母庙(位于北山薛村北山)烧香烧纸还愿。四月初八是“老君塔”山会,人们会去“赶山”。山会声势较大,搭台唱戏,买卖各种商品。
后记,《黄岛村庄系列》中的文章,其内容资料来源于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庄,其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们或许已住进了楼房。但是,那些还没有拆迁改造的村庄,现在看来弥足珍贵,期待着读者朋友拿起笔、举起相机,把这段历史记忆下来。
李家泊子――记忆古老的农村习俗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辛安办事处李家泊子村。
李家泊子村,位于辛安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2公里处。东临团结路;西与西泊子村毗邻,距辛安集贸市场0.5公里;北与大泊子村相连,距淮河路0.5公里;南隔河与薛家泊子村相望,距黄河路0.5公里。总面积2.25平方公里。2006年,全村有305户、1051ロ人,居民有李、宋、范、刘等姓氏,均为汉族。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李茂郎、李茂良兄弟二人从胶州城东小麻湾迁至镰湾河西岸一高台处,支起卧棚居住,逐渐繁衍成村。当时,镰湾河下游是一片水泊地,在这片泊地高处形成的村落都叫泊子村。因村里最早为李姓人居住,所以叫李家泊子村。据传,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宋姓由山西“小云南”密云县迁入野珠村(属胶南),不久又迁至胶州南山壑立村“山宋家”(现红石崖街道山宋村)。后来,其中两户宋姓人迁至李家泊子,一户住村西头,一户住村中部。另一宋姓,由附近大泊子村迁入,住村东头。范姓于清朝时从东北迁来。解放初期,迁来于、张、韩三个姓氏。1979年划归黄岛区后,先后从外地迁来杨、薛、吴、孟、胡等四十多个姓氏。
镰湾河,发源于辛安村西北的七甲山,流经窝洛子村、殷家河村、泥沟泊村、辛安村,由村南流入黄岛前湾。全长10公里,河床宽50米,属季节性河流。20世纪70年代,在河上游修建了山陈水库。
村东头有一通往东洼的两孔石桥,建于1905年。村中排出的水,经此流入镰湾河。解放后,此桥在道路改造时被拆。
解放前,村西头街南有座关帝庙,内供关公、周仓、关平三座神像。村东头、桥东路北有一土地庙,与大泊子村同祭。村北山有一山神庙,与大泊子村、西泊子村同祭。解放后,庙宇均被拆。
约在1911-1923年,村民宋自殿、李云风与下庄村的李永明在辛安开办“源祥恒”商号,以贩卖花生等土产品为主,资本很小,主要是靠出“混票”(自己印的纸币,每张票面额一吊,只能在当地使用)做本钱,没几年就倒闭了。后宋自殿又回家开设黄酒铺,两年后又倒闭了。
村里有两处木匠铺,一处为宋连田于1919年开设,以做棺材为主,其余时间打短工挣钱;另一处为宋成善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设,同样是买树做棺材。李振茂从事的家庭小作坊,专门做木车轮。还有宋可周、李振田、李德福等几户机匠,用土法织布。1923-1942年,宋可信开办花坊,靠手工弹棉花,每年弹棉花十五六包(每包一百斤)。
自清朝到年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人们每年要纳田地税,一般把银钱交给本地的“乡约”,由其交到县里,“乡约”从中谋利。除征粮外,还有救灾捐等附加捐税。日伪时期,人们的负担更加沉重。当地辛安薛嗣昌伪自卫团、柳花泊薛小七伪自卫团、辛安伪据点西大楼的郭立茂等,天天要粮、要钱、要柴。真是“猛虎满街走”,村民无法度日。
解放前,全村共有可耕地1113亩。贫农51户,仅有土地203亩,人均8分2厘。地主、富农、中农共39户占有其余大部分土地。贫困农民人多地少,无法维持生活,常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靠扛长活、打短工、借、逃荒要饭为生。当时,扛长活的有9人,常打短工的有15人,要过饭的有6人。还有一些户租种地主的土地,不管年景好坏,每亩地都要交地租两斗好小麦,后交三斗。
1945年解放后,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到了土地,生产热情高涨,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起来。解放初期,人们在田间打了6眼小井,灌溉附近的田地。建国后“合作化”时期,深翻土地一百多亩,用沙压盐碱地一百多亩,新打小井7眼,建小塘坝2座。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后,实行“农业八字宪法”。整地改土,使土地连成片,深翻及开垦山岭地等达二百多亩。“农业学大寨”时期,兴修水利,打大口井1眼、机井4眼,整修大寨田六百多亩。将原小河进行改造,造田十多亩。修筑机耕路4条,长3.7公里。将村南河即辛安后河进行改造,河两岸进行了绿化。新河长达1600多米。1970年,村民参加了公社组织的黄岛拦海筑坝工程。同时,造田万亩,建设了一批养鱼池和养虾池。
那时,实行深耕细作,进行合理密植,间种套作;增施土杂肥和化肥,并开始使用农药;用上了拖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逐步引进了扁穗、“四三八”、济南一号”、“泰山一号”、“普六三”等小麦优良品种。小麦亩产量从解放初期的160斤,增至500多斤。引进了“大粒红”、“金皇后”、“方杂四号”、“群丹一号”等玉米新品种,“小红种”、“小白种”、“小白沙”、“大白沙”、“六八一四”、“海花一号”等花生新品种,“一窝猴”、“胜利百号”、“六九六”、“青农”、“丰收白”等地瓜新品种,产量年年增加。
(地瓜品种)
1977年,村里办起刺绣厂,开始时有十七八人,后达二十多人,用缝纫机加工绣花枕头、桌布等,年利润七千余元。1962-1982年,设有代销店一处,年营业额万元左右,1983年改由个人经营。
清宣统年间至初年,村里无学校,学生要到外村上私塾。1916年,村民宋可钦借用民房开办私塾,有学生十五六人。1919年,宋华鹏借用民房开办私塾,也有学生十五六人,教师的报酬和办学经费均由学生负担。1923年,西泊子村设有小学一处,学生多到此校上学。那时因贫困,农民子弟无力求学,上学的人较少。到1934年,全村只有高小毕业生3人。1939-1947年秋,西泊子小学只有一个班。解放后,学校仍设在西泊子村,学生上学的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达数百人。
宋云鹏,为清朝秀才。李德顺,1948年参加解放军,1953年在贵州剿匪时牺牲,时年23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宋云胜,1968年参加解放军,1977年因公牺性,时年27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世纪70年代,全村开始打旧房换新房,建起了一片新瓦房。80年代,又进行了统一规划,村西头盖起了整整齐齐、宽敞明亮的新瓦房。1981年,通上了电,结束了用小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83年,取直并加宽了村北大街。1993年,扩建了南大街。1997年,与大泊子村、西泊子村联合,在大泊子村东头建起了水源井,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结束了祖辈吃水靠肩挑手提的历史。2001年,街上安装了路灯,两边砌了排水沟,栽种了花草树木。
随着开发区的发展,村周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8年,在村东头修筑了团结路,北接淮河路,南到西于家河村。2002年,青岛建国建筑公司在村南建起了5栋商住楼。2003年,山东兴华建设集团在村南路西建起了8栋商住楼,在村南兴建了7栋旧城改造搬迁楼。如今,全村80%的青壮年到工厂做工。还有开出租车的、开小卖部的、贩卖小杂货的、开木匠铺的、开饭店的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大部分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有的还盖起了两层小楼。部分户买上了摩托车、农用车或汽车。电话、有线电视普及。有数百村民参加了养老保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89万元,人均纯收入7638元。
《农村习俗》
早年,婚嫁都由父母包办,男女双方无自主权。女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般经“定亲”、“下媒契”、“送日子”后,才可“将娘妇”(娶新娘)。结婚时,男方用四人抬花轿到女方家去接。新媳妇到婆家出轿前,先由嫁女客手捧一火盆让其烤手,再由嫁女客扶出。所走之道铺着席,走时不能踏两席的接头。新媳妇过门槛时,要大步跨过放在上面的马鞍子。拜天地后人洞房。当晚,喝“合婚酒”。第二天晚上,新娘到男方邻居家住一宿。第三天回婆家,名“叫三日”。
除夕的前一天人们要上坟、贴对联。除夕晚上,在院子中放一些谷草,在正堂摆供品。烧纸烧香,迎财神。放鞭炮,吃饺子,拜年。黎明时到关帝庙、土地庙、山神庙送香。初二晚上“送年”,意思是欢送祖宗。
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吃饺子。儿童放“滴滴金”,大人放鞭炮、焰火。二月初二到土地庙送香,用草木灰在院子和场院里撒圆圈,曰“打囤子”,预兆大丰收。清明节时每人戴松柏、杨柳枝,打秋千,扫墓。五月初五端阳节时吃“合叶”、“粽子”,戴“艾子”、香荷包,拴五色线。七月十五“鬼节”时扫墓。
(过年风俗打囤子)
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叫“团圆节”,全家聚在一起吃顿好饭,供西瓜、月饼敬天。冬至时吃饺子,上坟。腊月二十三“辞灶”,也叫过小年,在锅台上供枣、糖果,贴“灶马”,烧纸烧香。
三月三、九月九人们赶庙会,得病许愿的人会到老母庙(位于北山薛村北山)烧香烧纸还愿。四月初八是“老君塔”山会,人们会去“赶山”。山会声势较大,搭台唱戏,买卖各种商品。
后记,《黄岛村庄系列》中的文章,其内容资料来源于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庄,其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们或许已住进了楼房。但是,那些还没有拆迁改造的村庄,现在看来弥足珍贵,期待着读者朋友拿起笔、举起相机,把这段历史记忆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