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免费取名字大全生辰八字(瓷都免费取名网站)
一探究竟!德化“千年瓷都”的“魅力秘诀”是什么?
台海网6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德化瓷是泉州德化的一张“金名片”,从新石器时期就有烧瓷记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瓷器,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瓷的烧制技艺如今达到颠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8年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世界陶瓷之都。
那么,德化瓷到底是怎样“出窑”的,德化的匠人们又在做什么?记者近日走进德化一探究竟。
体验制瓷过程 感受千年瓷都魅力
6月19日,夏日的午后,天气有些闷热难耐,记者走进德化县浔中镇城东工业区世尊陶瓷公司制胚车间,宽敞的空间被十多张案台填充着,一排敞亮落地窗前,十多位师傅坐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双手灵巧地在快速旋转的小转盘上搓出形状各异泥器皿。操作台的对面,依墙堆着一包一包“泥巴”,李实温告诉记者,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这些就是著名的德化白瓷的原料“瓷泥”。白瓷“拉坯”用的泥非常讲究,里面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直接影响着白瓷的质量。
李实温(右)取出一个瓷器成品,和至尊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明堂在细细查看。
今年51岁的李实温是德化桂阳乡洪田村人,从事陶瓷烧窑工作20年了,起初他在陶瓷厂从事倒坯、压坯等工作。后来他觉得烧窑工是个技术活,就转为陶瓷烧窑,从此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在德化也算是“年轻”的老窑工了。
半年学会拉胚 五年学好修胚 陶瓷成型不容易
“揉泥”是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李实温用线切了一块事先和好的泥放在桌案上,像揉面一样揉了起来。记者看着“揉泥”似乎很“家常”,便也上手试了试,但是刚揉了一会儿,一旁的李实温摇了摇头,“泥不是这样揉的。”李实温告诉记者,揉泥“胡揉一气”,要匀速地向一个方向揉,把泥揉匀揉透,将里面的空气全都挤出来。
“如果没揉匀,器皿各个部位烧制后收缩程度就不一样;如果残留空气,烧制时瓷可能炸裂。”李实温告诉记者。
一小块瓷泥搓揉了半个小时,李实温使劲拉扯,又用拳头使劲砸了几下泥团,点点头说,“成了。”记者闻言,也学着李实温抓起泥团使劲拉扯,发现搓揉过的泥团更有韧性,手感更细腻绵润。
“现在可以‘做造型’了。”李实温告诉记者,现在做瓷器,瓷坯也有用机器或模具成型的,但比手工“拉坯”要抵好多个挡次。所以德化白瓷眼下还是以手“拉坯”居多。“从明始,我们德化瓷艺人就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李实温说起德化瓷如数家珍,神情很是得意。
“‘拉坯’就是将泥巴简单地做出想要的瓷器的形状。”李实温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开始操作。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拉坯”开始了。李实温给手上沾了水,让泥可以圆滑地成型,随后握住泥慢慢向上,及至顶端时用拇指扣住“圆泥柱”的中心,不一会儿一个碗状的“坯”就做好了。记者试了试,却总是在向上的时候让“圆泥柱”成了“比萨斜塔”。李实温告诉记者,双手的用力要均匀,才能不让泥倒向一边,可就是一句简单的“用力均匀”,李实温说道,“没有半年功夫绝对做不到。”
拉完坯后,湿漉漉的“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坯”全身均匀地晾至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修坯”。因为是手工捏制,刚晾干的瓷坯显得没那么“精细”,为了让白瓷细节更漂亮,所以要进行“修坯”。同样是旋转的工作台,师傅们再用不同的刀具对青瓷的各个部位进行“修理”。
记者数了数,光是刀具的种类就是9种,长刀、短刀、弯面刀……各式各样,不同的刀具被用来应付不同的造型。修坯时,师傅也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哪怕只是喘个气这样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让刮蹭的厚度偏差那么一丁点,从而毁了整个瓷坯。李实温说,这样的气定神闲,练上五年左右才能初具功力。
听完李实温的介绍,记者观察发现,所有转盘都在顺时针旋转着。李实温告诉记者,因为揉泥时有固定的搓揉习惯,所以揉的泥放上了工作台,也要顺着搓揉时的方向操作。“经过千百次揉捏的泥是有自己的内里的纹路的,在拉坯和修坯时,我们可不能一不小心‘顶’着这些纹路捏型刀刮,不然刀顶在了纹路上,可能刮下整块的泥坯。”修好的坯经过简单的素烧,模具才算是真正成型。
李实温还介绍道:“我们的陶瓷在技法应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开创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创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装饰和刻划并用,将工艺美与材质美融为一体,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同时,强调内心世界的刻划,静中有动,形神兼备,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窑烧12小时左右 温度高达1300多摄氏度
“更难的是烧制,陶瓷三分靠做,七分靠烧。烧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变化、炉内气压的大小每个因素哪怕有着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窑烧出的瓷的质量。”
随后记者跟随李实温来到生产车间,推开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度比太阳光下还要高出许多。八个有大有小的窑炉分布车间内,大的有4立方米,小的也有2立方米大。李实温介绍,随着电、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出现,德化改变了以柴火、焦油烧窑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天然气窑。厂里两个大的天然气窑和六个小电窑都由他负责。
装窑看似简单,也很讲究,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术。
开始装窑了,李实温拉开大号窑炉厚重的门,顿时让记者有种被架在火上炙烤的感觉,空气烫的让人无法呼吸。“虽然已经停火几个小时了,但现在的余温也有60度左右。”说着,李实温把大小不一的坯有序地往两块搁在轨道上的碳化硅板上摆放,摆满后,用8个支柱支撑在两块板子的4个角上,在上面又安放两块碳化硅板,就这样一层一层相叠。他说,叠方板子时要装得正,适当留有空隙,以便火焰通行,空隙也不能留得太大,免得既浪费空间,也浪费电或气。
李实温装好一窑,通过轨道把窑车推进窑膛后,已是满头大汗。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等待装窑的坯基本是各种形状的器皿。李实温介绍,公司今年接了大量器皿的订单。李实温告诉记者,德化陶瓷器皿类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说起来只有两大类,但目前统计已烧制出的品种多达数百万种。”
约两个多小时,李实温终于将层层叠叠的碳化硅板摆满了坯,然后缓缓推进窑膛。此时,汗水正顺着李实温的裤管往下滴。
“装电热井式窑更辛苦。弯下腰爬进去从底下开始摆坯,一层一层往上叠,直到装满。”李实温告诉记者,瓷器的烧成温度要1300多度,连续烧12小时左右。随着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车间温度非常高,最低也有50度,就是大冬天也穿不住衣服,整天像在桑拿房汗蒸。
传承老手艺 推动新老技术的融合
“德化瓷的所有步骤都一样吧。”记者问道。
“也不是,相比白瓷,德化的‘中国红’或‘帝王黄’以及‘冰裂等’有着更厚重的釉料。”一位正在给模具上釉的师傅介绍道:上釉前,要将釉料在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将模具放入釉料中浸泡。而在拿起模具时,要把模具在油料中匀速旋转很久之后才慢慢提起。师傅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釉料均匀地吸附在模具上,提起釉料也不容易轻易地从器壁上滑落。
与白瓷不同的是,其他瓷的釉料很厚,只是简单地一次浸釉达不到那种“厚重感”,所以之后还要在浸过的模具上一层层地“喷釉”,有些瓷甚至需要喷上七八次。有些瓷上刻上了花纹,而在这些细缝上釉料的处理更加小心,师傅们会用毛刷蘸着釉料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
“而且这些瓷难度最高的是烧制,没有一份坚持,完全无法做到。”半路出家的李实温学了整整10年,才觉得自己算是出师了。
李实温在调控温度表。
记者凑近已经断电的空窑仔细观察发现,在窑炉外面,有一个温度显示器帮忙监控着里面的温度,下面有排气孔。李实温说,这是老手艺人烧窑留下的习惯,以前看窑里的温度,全凭自己的双眼看里面火焰的颜色,现在有电脑或数据帮忙。
为什么要细致观测窑里的温度呢?李实温告诉记者,陶瓷烧制时,瓷上的釉料在“流动”,如果温度低了,瓷器很可能没有烧“透”,温度如果高了,又可能让过多的釉料从模具上滴下来。
“刚开始做窑工,我也失败过很多次。”李实温坦诚道:“当时设备没这么先进,仅凭一定的经验,通过窑炉边的“照仔”孔安放“温锥”,观察测量温度变化。有一次没注意看“温锥”,时间超过了,温度过高,那一炉陶瓷产品要么釉面裂开,要么变形,基本成了废品。
提起往事,李实温觉得这反而是一份历练:做瓷,情绪便不能大喜大悲。如今,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李实温说:“和大师比,我还差得很远,在烧制的学习和工艺的研究中还需要做得更多。”
李实温对年轻人传承有些忧虑。德化瓷的烧制方式全面从传统窑变成了现在的“气窑”“电窑”,更环保、更方便、烧制温度更可控。“好的工艺不仅提升效能,还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品质,许多大师都学会了使用现代设备。老匠人会用新手艺,可是新匠人对于老手艺却所知甚少。现在有兴趣、肯钻研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他们对老工艺并不熟悉,所以老人们有必要将老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些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李实温说。
如同其他老手艺,德化瓷也曾一度遇到传承、发展的难题。一味守古不创新,不重品牌保护,传承断代等情况也曾出现。但如今,德化瓷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德化,不断地有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给德化瓷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同时,老工匠们在德化瓷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德化瓷文化里,传承给下一代。
德化瓷烧制技艺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其珍品藏于中外各大博物馆,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德化窑炉对中外窑炉改革和窑业技术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尤其是它的烧成技术、窑炉结构、坯釉配方等,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不遗余力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
一探究竟!德化“千年瓷都”的“魅力秘诀”是什么?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6月23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魏桂莲 通讯员 李宏图 许华森 林婉清 文/图 )德化瓷是泉州德化的一张“金名片”,从新石器时期就有烧瓷记载。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早在宋元时期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瓷器,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白瓷的烧制技艺如今达到颠峰,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德化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8年产值328.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家级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示范区,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世界陶瓷之都。
那么,德化瓷到底是怎样“出窑”的,德化的匠人们又在做什么?记者近日走进德化一探究竟。
体验制瓷过程 感受千年瓷都魅力
6月19日,夏日的午后,天气有些闷热难耐,记者走进德化县浔中镇城东工业区世尊陶瓷公司制胚车间,宽敞的空间被十多张案台填充着,一排敞亮落地窗前,十多位师傅坐在各自的操作台前,双手灵巧地在快速旋转的小转盘上搓出形状各异泥器皿。操作台的对面,依墙堆着一包一包“泥巴”,李实温告诉记者,这可不是普通的泥巴,这些就是著名的德化白瓷的原料“瓷泥”。白瓷“拉坯”用的泥非常讲究,里面各种微量元素的配比直接影响着白瓷的质量。
李实温(右)取出一个瓷器成品,和至尊陶瓷公司负责人李明堂在细细查看。
今年51岁的李实温是德化桂阳乡洪田村人,从事陶瓷烧窑工作20年了,起初他在陶瓷厂从事倒坯、压坯等工作。后来他觉得烧窑工是个技术活,就转为陶瓷烧窑,从此也爱上了这份工作,在德化也算是“年轻”的老窑工了。
半年学会拉胚 五年学好修胚 陶瓷成型不容易
“揉泥”是制作瓷器的第一步。李实温用线切了一块事先和好的泥放在桌案上,像揉面一样揉了起来。记者看着“揉泥”似乎很“家常”,便也上手试了试,但是刚揉了一会儿,一旁的李实温摇了摇头,“泥不是这样揉的。”李实温告诉记者,揉泥“胡揉一气”,要匀速地向一个方向揉,把泥揉匀揉透,将里面的空气全都挤出来。
“如果没揉匀,器皿各个部位烧制后收缩程度就不一样;如果残留空气,烧制时瓷可能炸裂。”李实温告诉记者。
一小块瓷泥搓揉了半个小时,李实温使劲拉扯,又用拳头使劲砸了几下泥团,点点头说,“成了。”记者闻言,也学着李实温抓起泥团使劲拉扯,发现搓揉过的泥团更有韧性,手感更细腻绵润。
“现在可以‘做造型’了。”李实温告诉记者,现在做瓷器,瓷坯也有用机器或模具成型的,但比手工“拉坯”要抵好多个挡次。所以德化白瓷眼下还是以手“拉坯”居多。“从明始,我们德化瓷艺人就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李实温说起德化瓷如数家珍,神情很是得意。
“‘拉坯’就是将泥巴简单地做出想要的瓷器的形状。”李实温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开始操作。在旋转的工作台上,“拉坯”开始了。李实温给手上沾了水,让泥可以圆滑地成型,随后握住泥慢慢向上,及至顶端时用拇指扣住“圆泥柱”的中心,不一会儿一个碗状的“坯”就做好了。记者试了试,却总是在向上的时候让“圆泥柱”成了“比萨斜塔”。李实温告诉记者,双手的用力要均匀,才能不让泥倒向一边,可就是一句简单的“用力均匀”,李实温说道,“没有半年功夫绝对做不到。”
拉完坯后,湿漉漉的“坯”要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坯”全身均匀地晾至半干,才能进行下一步——“修坯”。因为是手工捏制,刚晾干的瓷坯显得没那么“精细”,为了让白瓷细节更漂亮,所以要进行“修坯”。同样是旋转的工作台,师傅们再用不同的刀具对青瓷的各个部位进行“修理”。
记者数了数,光是刀具的种类就是9种,长刀、短刀、弯面刀……各式各样,不同的刀具被用来应付不同的造型。修坯时,师傅也保持着绝对的安静,哪怕只是喘个气这样细微的动作,都可能让刮蹭的厚度偏差那么一丁点,从而毁了整个瓷坯。李实温说,这样的气定神闲,练上五年左右才能初具功力。
听完李实温的介绍,记者观察发现,所有转盘都在顺时针旋转着。李实温告诉记者,因为揉泥时有固定的搓揉习惯,所以揉的泥放上了工作台,也要顺着搓揉时的方向操作。“经过千百次揉捏的泥是有自己的内里的纹路的,在拉坯和修坯时,我们可不能一不小心‘顶’着这些纹路捏型刀刮,不然刀顶在了纹路上,可能刮下整块的泥坯。”修好的坯经过简单的素烧,模具才算是真正成型。
李实温还介绍道:“我们的陶瓷在技法应用上,明代德化瓷大师何朝宗在前人经验基础上,开创了捏、塑、雕、刻、刮、削、接、贴的八字技法,沿用至今。在创作中,工匠充分利用瓷土的可塑性,装饰和刻划并用,将工艺美与材质美融为一体,注重器皿整体造型的同时,强调内心世界的刻划,静中有动,形神兼备,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窑烧12小时左右 温度高达1300多摄氏度
“更难的是烧制,陶瓷三分靠做,七分靠烧。烧制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温度的高低、时间的长短、气候的变化、炉内气压的大小每个因素哪怕有着细小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窑烧出的瓷的质量。”
随后记者跟随李实温来到生产车间,推开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温度比太阳光下还要高出许多。八个有大有小的窑炉分布车间内,大的有4立方米,小的也有2立方米大。李实温介绍,随着电、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出现,德化改变了以柴火、焦油烧窑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电、天然气窑。厂里两个大的天然气窑和六个小电窑都由他负责。
装窑看似简单,也很讲究,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术。
开始装窑了,李实温拉开大号窑炉厚重的门,顿时让记者有种被架在火上炙烤的感觉,空气烫的让人无法呼吸。“虽然已经停火几个小时了,但现在的余温也有60度左右。”说着,李实温把大小不一的坯有序地往两块搁在轨道上的碳化硅板上摆放,摆满后,用8个支柱支撑在两块板子的4个角上,在上面又安放两块碳化硅板,就这样一层一层相叠。他说,叠方板子时要装得正,适当留有空隙,以便火焰通行,空隙也不能留得太大,免得既浪费空间,也浪费电或气。
李实温装好一窑,通过轨道把窑车推进窑膛后,已是满头大汗。
记者环顾四周,发现等待装窑的坯基本是各种形状的器皿。李实温介绍,公司今年接了大量器皿的订单。李实温告诉记者,德化陶瓷器皿类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说起来只有两大类,但目前统计已烧制出的品种多达数百万种。”
约两个多小时,李实温终于将层层叠叠的碳化硅板摆满了坯,然后缓缓推进窑膛。此时,汗水正顺着李实温的裤管往下滴。
“装电热井式窑更辛苦。弯下腰爬进去从底下开始摆坯,一层一层往上叠,直到装满。”李实温告诉记者,瓷器的烧成温度要1300多度,连续烧12小时左右。随着窑炉的温度逐渐升高,车间温度非常高,最低也有50度,就是大冬天也穿不住衣服,整天像在桑拿房汗蒸。
传承老手艺 推动新老技术的融合
“德化瓷的所有步骤都一样吧。”记者问道。
“也不是,相比白瓷,德化的‘中国红’或‘帝王黄’以及‘冰裂等’有着更厚重的釉料。”一位正在给模具上釉的师傅介绍道:上釉前,要将釉料在水中充分搅拌均匀,随后将模具放入釉料中浸泡。而在拿起模具时,要把模具在油料中匀速旋转很久之后才慢慢提起。师傅说,只有这样,才能让釉料均匀地吸附在模具上,提起釉料也不容易轻易地从器壁上滑落。
与白瓷不同的是,其他瓷的釉料很厚,只是简单地一次浸釉达不到那种“厚重感”,所以之后还要在浸过的模具上一层层地“喷釉”,有些瓷甚至需要喷上七八次。有些瓷上刻上了花纹,而在这些细缝上釉料的处理更加小心,师傅们会用毛刷蘸着釉料小心翼翼地涂抹上去。
“而且这些瓷难度最高的是烧制,没有一份坚持,完全无法做到。”半路出家的李实温学了整整10年,才觉得自己算是出师了。
李实温在调控温度表。
记者凑近已经断电的空窑仔细观察发现,在窑炉外面,有一个温度显示器帮忙监控着里面的温度,下面有排气孔。李实温说,这是老手艺人烧窑留下的习惯,以前看窑里的温度,全凭自己的双眼看里面火焰的颜色,现在有电脑或数据帮忙。
为什么要细致观测窑里的温度呢?李实温告诉记者,陶瓷烧制时,瓷上的釉料在“流动”,如果温度低了,瓷器很可能没有烧“透”,温度如果高了,又可能让过多的釉料从模具上滴下来。
“刚开始做窑工,我也失败过很多次。”李实温坦诚道:“当时设备没这么先进,仅凭一定的经验,通过窑炉边的“照仔”孔安放“温锥”,观察测量温度变化。有一次没注意看“温锥”,时间超过了,温度过高,那一炉陶瓷产品要么釉面裂开,要么变形,基本成了废品。
提起往事,李实温觉得这反而是一份历练:做瓷,情绪便不能大喜大悲。如今,他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李实温说:“和大师比,我还差得很远,在烧制的学习和工艺的研究中还需要做得更多。”
李实温对年轻人传承有些忧虑。德化瓷的烧制方式全面从传统窑变成了现在的“气窑”“电窑”,更环保、更方便、烧制温度更可控。“好的工艺不仅提升效能,还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品质,许多大师都学会了使用现代设备。老匠人会用新手艺,可是新匠人对于老手艺却所知甚少。现在有兴趣、肯钻研的年轻人很多,但是他们对老工艺并不熟悉,所以老人们有必要将老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把这些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李实温说。
如同其他老手艺,德化瓷也曾一度遇到传承、发展的难题。一味守古不创新,不重品牌保护,传承断代等情况也曾出现。但如今,德化瓷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德化,不断地有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行列中,给德化瓷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活力。同时,老工匠们在德化瓷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创新,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德化瓷文化里,传承给下一代。
德化瓷烧制技艺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其珍品藏于中外各大博物馆,对于研究、了解、弘扬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具有重要意义。在德化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过程中,德化窑炉对中外窑炉改革和窑业技术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尤其是它的烧成技术、窑炉结构、坯釉配方等,成为国内外专业人士不遗余力潜心研究的课题,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垂范后人,成为竞相追求的目标。
盘点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号,感受易经蕴含的取名大智慧!
周易起名是一种含有数理学、阴阳、五行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概念的命理学,是由中国古老哲学《易经》所发展出来的学问,姓名是一组符号,周易取名就是剖析组成这一名字的符号暗含的意义和吉凶的学问。周易取名,属于易学分支,是从《周易》象数理论中衍生出来的新派系,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周易取名又可理解为取名艺术,是以算命为诉求的一种行为。
江西景德镇:千年瓷都 青春常驻
原标题:厚重的历史感和灵动的创造力共生,江西景德镇——
千年瓷都 青春常驻
不同的人,能在景德镇感受不同的城市味道。
作为千年瓷都,这里有老窑址、老街区,也有陶瓷艺术村、文创市集;有坚守工艺的匠人,也有创意迭出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追逐梦想,见证改变,也为这座城市带来发展新活力。
江西景德镇的文化味道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在景德镇的古街、里弄徜徉,青石板、夯土墙,会告诉他延续千年的故事;有的人,在古窑口、博物馆徘徊,随处可见的瓷片、青花、釉里红等文物,讲述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有的人,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到陶瓷学院、四大市集,寻找灵感与青春迸发出的和创意……
古窑重燃,讲述千年文化底蕴
天微亮,位于曙光路的景德镇古玩城里已经有些热闹。
陶艺家李见深熟练地穿梭在摊位间,不时拿起瓷片、瓷碗抚摸。砍价成功后,他笑着把收获稳稳捧在手里:“你看这瓷器上的鱼,画得多生动。”几十年的浸润,李见深熟悉这里的每条老街里弄,“待在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光”。
而在余喜来心中,见证老窑口的重建与开窑,是最幸福的时光。
火光映红了砖窑,也映红了余喜来的脸庞,通过观察孔,每一处的温度、每一件器皿的成型,老余都胸有成竹。作为一名陶二代,余喜来师从父亲,15岁开始做窑工,后来又做过两个国营陶瓷大厂的负责人。2012年,市里决定在景德镇复建一个古窑,最终选址在御窑后的徐家窑,老余被请来担任复建复烧总指挥。无论摆架、陈设还是用料,完全按照千年窑口来还原,“恢复老窑口,就是要一个古字。”余喜来说。
出窑的瓷器摆上桌,大家纷纷围上前去,产品被抢购一空。徐家窑2015年建成复烧后,考虑到环保等因素,一共烧了5窑,没料到一窑比一窑卖得火。2020年10月的开窑节,徐家窑卖出200多万元的货品,余喜来很自豪。
如今,喜爱瓷器的人,正从工业制品的千篇一律中转身,转向欣赏古老窑口烧制出的温润、个性和变化。“历史底蕴是景德镇重要的财富。”老余说。
走进景德镇陶瓷馆,500多件珍贵文物讲述着景德镇的故事:从汉朝肇始,到宋元明清,辉煌灿烂,新中国成立后十大国营瓷器厂,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从2009年开始,景德镇相继复烧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宋代龙窑等历代典型瓷窑。2015年,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切入点,景德镇出台《景德镇市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推进御窑遗址博物馆等重大文化保护项目建设,并对遍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老街区、“十大瓷厂”老厂房等文化遗存实施系统性保护修缮。
青春力量,释放创新设计活力
从景德镇市区驱车,20分钟后就到了三宝瓷谷。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平凡的山间小村,农人荷锄归来,黄狗相随。再细看,很多房屋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味道,精心设计的院落、墙上的装饰、门头的牌匾……体现出主人对于美的个性感受。
三宝村与艺术结缘,源于当年紧挨着陶瓷学院老校区,很多老师在这里置业创作。瓷谷的尽头,则是三宝国际陶艺村。
1978年,九江人李见深第一次来到景德镇。1998年,他在景德镇城东南郊外买下几幢老房子,取名三宝国际陶艺村。
一面是开放。李见深提出“驻场”的概念,希望来此交流的从业者能住上两三个月,可以接触到制作陶瓷的配泥、拉坯、施釉等各道传统工序。
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近千名外国陶艺从业者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长住的有500余人,各种肤色和语言的人在这里感受中国文化。
一面是传统。土路、土墙、木门,农家小院坐落在青山绿水间,野趣天成,一直到今天,李见深还坚持带人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陶,“三宝国际陶艺村是一件作品,是对传统手工艺的致敬。”李见深说。
离三宝村不到5公里,便是陶溪川。华灯初上,各种小摊支上,沿路摆开的各类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每周末的陶溪川市集,准时开始了。
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景德镇市陶文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子力很欣慰。曾经,这里是宇宙瓷厂——过去的大型陶瓷企业遗址,断壁残垣,如今,它是刘子力和很多人的一件作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多次调研景德镇,他和刘子力一拍即合,参与设计改造宇宙瓷厂。1.6万名青年创客在此集聚,免费的街区市集、免费的国际工作室,凸显了陶溪川的开放。走进陶溪川,红砖房上长满爬山虎,老厂房焕发了新活力。原来的烧炼车间变身美术馆、博物馆,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几十年的制陶史,通过一张张照片讲述。
连续5年举办全国陶瓷行业技能竞赛;连续举办17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试验区……平台越来越开放与多元。
八方匠人,延续城市发展魅力
2016年,俄罗斯姑娘塔西雅在导师的建议下来到景德镇进行学习交流。在这里,她深刻体会到了匠人精神。72道工序,每道都有专人负责,细致打磨,不能一蹴而就,不可半途而废。
“景德镇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大家对于艺术的执着。”塔西雅笑道。如今,塔西雅正在专注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是献给自己和景德镇的礼物。”
翡翠的耳坠、南红的花扣、羊脂玉的领夹……每一样精巧设计的小物件都让人爱不释手,年轻手艺人田田说:“我们在老物件的基础上设计,变成现代的风格。”
很难想象,亲手打造这些物件的田田,大学学的是外语专业。2015年途经景德镇时,一次偶然的市集淘宝经历,让她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钻研手工。
2017年,田田和姐姐搬到三宝村,在这里开了工作室,专心老物件手工饰品的制作。如今,三宝村也迎来了很多和她一样的手工艺人。“我很享受将作品和想法呈现出来的状态。”创作之余,田田会学习更多的技能,书法、插花、古琴……在碰撞和交流中,每个人都在感受文化、诠释艺术。
刮刀在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呼吸平静;刮刀下,粉尘纷纷,一个特异造型的瓷瓶坯纹路毕现,饶有细节。虽是耄耋之年,刘远长每周必须要亲自上手做工:“吃饭的家伙,不干,脑子会退化。”
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批复,刘远长非常兴奋。19岁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做设计、干厂长,见证了景德镇的变化。如今,在刘远长眼中,瓷都景德镇迎来了最好的机会,“那个‘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仍然在。”
作者:朱磊
来源: 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