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里八字阴(八字 阴)
小说中所说的全阴/阳属性的人很稀有么?
小说中有阴年阴时阴月阴时的全阴属性人,也有阳年阳月阳日阳时的全阳属性人。
今天就扯扯这些全阴全阳属性的人。
八字怎么来的?在中国古代,以八字论命,而八字的阴阳属性,对八字批命而言,还有有一定作用的。今天这里只说八字的阴阳。八字由分别表示年月日时的年柱月柱日柱时柱组成,即称四柱。而每柱有两字,分别由相对应的天干一字加地支一字组成,加起来共八个字,即又称八字。
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而天干地支中,奇数为阳属性,偶数为阴属性(诸位可用0和1来记,0表示无、没有,1表示有、存在。相比之下,哪个属阴属阳诸位自辨)。而作为四柱中任意一柱,其实都是由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即由天干第一位起的"甲"和地支第一位起的"子"相配即"甲子",作为六十甲子的第一位,余下的天干第二位配地址第二位,以此循环。因为天干只有十位,而地支有十二位,天干先进入下个循环,故在第十一个六十甲子时,是由天干"甲"配地支"戌"即"甲戌",以此类推。
年柱阴阳属性占比因为这种排列关系,阳天干配阳地支,阴天干配阴地支,所以,从年柱来看,阴属性和阳属性各占一半,即都为1/2。
月柱阴阳属性占比现在看月柱。按照排八字的规则,因为正月建寅,即正月的月柱地支为"寅"。又由其他规则(其实是古人总结的规律)知,甲、己年(年柱天干为甲或己的)月柱从丙寅开始,按六十甲子依次下去。乙、庚年月柱从戊寅开始,丙、辛年月柱从庚寅开始,丁、壬年月柱从壬寅开始,戊、癸年月柱从甲寅开始。因为每年有十二个月,所以月柱阴阳属性也各占1/2。
日柱阴阳属性占比再说日柱。日柱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从有记载以来,从未断更过的记录。所以,一天阳一天阴是跑不了的。因为农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每100个农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即三年左右将一个小月变成大月。且每十九年又有七个闰月,通常闰月都是小月,但也有特殊情况。扯了这么多,发现越扯越乱,那就简化吧。不管什么什么大月小月了,大致认为每月有一半阴日和一半阳日就行(反正差不了多少),姑且认为阴属性与阴属性各占1/2。
时柱阴阳属性占比最后说时柱。时柱甲、己日(日柱天干为甲或己)时柱从甲子开始依次下去,乙、庚日时柱从丙子开始,丙、辛日时柱从戊子开始,丁、壬日时柱从庚子开始,戊、癸日时柱从壬子开始。因每天有十二个时辰,阴阳属性也各占一半,即各占1/2。
理论上的全阴/阳属性占比综上,全阴属性概率约为1/2x1/2x1/2x1/2=1/16,全阳属性也类似,为1/16。
如果加上男属阳,女属阴,男女占比也为1/2。那全阴属性女性概率为1/32,全阳属性男性概率为1/32。
假设在中国每时每刻都有人出生,也都有相同的数量的人死亡,那么按全国约14亿人口来算,全国大概有四千三百多万人全阴属性,也有相同数量的全阳属性。分配到全国两千八百多个县,每个县大约能分配到一万五千人个全阴属性人,也有相同数量的全阳属性的人,也就是说每个县平均有三万个全阴/全阳属性的人。
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反正我觉得这类人挺多的。
四柱都一样的人的占比除非你指那种四柱都一样的人。举个例子,比如"九五之尊"(姑且认为天干第九与地支第五相配,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定义)即四柱为壬辰壬辰壬辰壬辰的。壬辰年概率1/60。至于壬辰月(因为丁壬年柱从壬寅开始,一年才十二个月,怎么排都排不到壬辰),所以所谓的壬辰月根本不存在。故而,"九五之尊"的八字也是不存在的。除非是古代某时期时历法变更之前。
当然,根据本人的推断,还是有四柱相同的可能的,而且还有10种,分别是:
己巳(1929年05月24日(星期五)10点,1989年05月09日(星期二)10点)属性全阴、
甲戌(1934年10月30日(星期二)20点,1994年10月15日(星期六)20点)属性全阳、
庚辰(近百年没有)属性全阳、
乙酉(1945年09月13日(星期四)18点)属性全阴、
辛卯(近百年没有)属性全阴、
丙申(近百年没有)属性全阳、
壬寅(1962年03月05日(星期一)4点,2022年02月18日(星期五)4点)属性全阳、
丁未(2027年07月27日(星期二)14点)属性全阴、
戊午(1978年06月25日(星期日)12点,2038年06月10日(星期四)12点)属性全阳、
癸亥(1983年12月01日(星期四)22点,2043年11月16日(星期一)22点)属性全阴。
共五阴五阳。
其他有补充的欢迎留言。
以上这些四柱相同的概率,大概为10/(60×12×60×12)=1/51840。加上男女阴阳属性,概率为10/(60x12x60x12x2)=1/103680。
参照以上的推算,每个县大概有这样四柱相同的全阴/阳属性5人,这才算是稀有吧。
阴阳五行的解释
黄元御遭受了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终于在乾隆的庇护下,在太医院相较安稳的环境中,静下心来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利用太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研究新医术,最后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重要的“尊经派”,成为了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用另一种方式,造福了多方百姓。
黄元御能够被称为一代宗师,与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有非常重的关系。这个开创性的指导思想,后来总结成了八个字:培植中土,扶阳抑阴。这八个字对于我们今天各种疾病的一个调理,尤其是现在中老年人普遍面对的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之前我们都在讲黄元御的生平,从他坏了眼睛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下定决心学医救人,一直讲到他凭借自己高明的医术前后多次受到乾隆的赏识,一步一步在太医院站稳了脚。从黄元御曲折的医学之路上我们不难看出黄元御的医术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每一句都概括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医的过人之处,不学汉朝大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连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jue二声)阴这六经都搞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去辨证,就不会诊断看病。
郑钦安,晚清道光光绪年间名医,火神派创始人,被认为是对阴阳理解最深刻的一位大医学家。要学习中医,就必须要向郑钦安学习,否则就搞不懂什么是阴阳。
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中,出了多少位名医大家,但其中只有黄元御的五行理论是最完善的也是最容易懂的,学中医的人,如果不读黄元御,那么关于五行的知识可以说是迷糊的。
阴阳五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理解起来确实会有点困难,毕竟在我们日常里听到五行阴阳总会觉得和迷信沾上一点关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日常在路边能见到的那种算命先生,张嘴闭嘴就是阴阳五行,什么名字里五行缺土五行缺水,硬是把阴阳五行这么科学的东西给搞成封建迷信了。中医所讲的五行是有依据的,是非常科学的。
中医认为,人体当中存在着一股非常重要的气,就是元气,它也可以叫阳气、真气、真元等等。那么这个元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无法具体描述出它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关于“气”和“能量”,两者有所相同,但也有所不同。中医所说的元气还有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能量这么简单。中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气,包括我们所说的阴阳五行,也都是在研究气的运行。
在过去,没有那么多精密的仪器去分析,所以关于人体的一切活动都只能通过动脑筋去分析现象的本质,所以古人是怎么发现气的存在的呢?
泰山有一条山谷叫做桃花峪,山谷那个口子上有一座道观叫做元君庙。一进门的那座影壁上,画着一个大大的阴阳鱼,旁边就写着一个字:上面是一个无,下面是四个点。
这就是古人最早对气的解释:无就代表没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四个点代表有东西存在。所以从字面上来分析,什么是气,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那么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我们常说中国人擅长思考,古人观察到人为什么能活动能说话?为什么睡着了就不能走路不能做别的事情?睡着了能醒过来,为什么死掉了就永远也起不来了?我们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倒在地上,到底是晕了还是死了,都必须要走到跟前才能知道。这些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人睡着了和死了,其实就差了那么一口气的存在。人从出生到死去,气会随着身体的成长和衰败而变得逐渐强大到慢慢衰落。气活跃了,人就会醒,气蛰伏下去,人就睡觉。气与生俱来,刚出生比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强,它变强人就变强,随着人体的衰老气也会越来越弱。
我们对于气的来历,是在一些很古老的书籍中找到的,对于能量和元气的感悟,都是郭老师从古人的书中和现代医学的学习中提炼出来的知识。人的一切生理变化其实都是气的变化。
我们中医里平时说的肾气、肝气、脾气、心气、肺气其实都是关于气的变化。只要是学中医,就是在学习元气的运转规律。我们的祖先不仅发现了气,而且还发现了它是在不断地运行,还总结出了气的运行规律。
这里的心肝脾肺肾不是平时我们说的脏器,他们代表的是整个系统之间“气”的运行
气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中水的运行规律有点像,水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地面和地下水受热会变成水汽蒸发,南北极热量少,所以水分蒸发不但不会蒸发,而且还会凝固变成冰。
喜欢爬山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山下可能是夏天,山顶可能就是冬天了,像珠穆朗玛峰的山顶终年都是被冰雪覆盖着的,所以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又会变成雨水落回地面,这就是水的循环过程,有上有降,运行的轨迹变成了一个圈。元气在我们身体内也是如此,不断地运行,遇热上升,遇冷下降。
所以不管是水循环也好,元气运行也罢,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部分,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把这两个对立面称之为“阴阳”上行为阳,下行为阴。
说阴阳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点,所谓的阴阳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面,人体内元气的阴阳,是指任何一个人体内的元气分为上升和下降的两个部分,它们是一股气,而不是像现在有的半吊子医生是的那样,阴是一股气阳是一股气,一共两股气,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就像一座山,山北为阴,山南为阳,但它必须是同一座山,河流有阴阳,河南为阴河北为阳,它必须是同一条河。
人,前胸为阴,后背为阳,它必须是同一个人的前胸和后背,这个道理才说得通。黄元御的治病八字方针:培植中土扶阳抑阴,后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在治病的时候,首先得先分清这个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阳虚就是升不上去了,需要借助药物让他升上去,阴虚就是降不下来了,就需要我们去抑制它,帮助它降下去。
人的本质是元气的运行,而运行的规律就是阴阳五行,把阴阳五行弄明白了,就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健康。我们要了解本质,才能更好的去了解生活中我们相关的一些症状。虽然阴阳五行听起来很难懂,但是我们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带大家去认识去学习。
黄帝内经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法于阴阳是健康生活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