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算十年运程(生辰八字算命十年运程)
非凡十年︱运程似锦势如虹
运输服务
是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发展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
根本目的
党的以来,我国运输服务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锚定综合运输服务发展和提质增效目标,优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从“自足”迈向“自强”,在十年壮丽征程烙下深深的发展印迹:
1
交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全国具备条件的3万多个乡镇和54万多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2
疫情发生以来,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并持续巩固;
3
旅客联程运输无缝衔接,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32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4
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网约车“一键叫车”和地铁上下车无障碍渡板等便利老年人出行的服务广受好评;
5
从业人员收获更多关爱关怀,全国累计建成800余个“司机之家”;
6
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保有量超1200万辆,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营运汽车超100万辆……
黄金时期大作为,先行路上勇担当。十年来,运输服务行业处处涌动先行者的勇气、排头兵的心气、从业者的朝气,开创未来、不负梦想,编织起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幸福生活版图。
道路客运
秉守初心 富民兴业
“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总书记的深情话语,就是广大运输人的心声和奋斗目标,更是新时代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底气。
这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合力攻坚——
2020年6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拉果乡阿布洛哈村,“金通工程”客车司机杨保安鸣笛始发,村阵欢呼:“客车开进村子里,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日子。”
截至2020年8月底,全国具备条件的3万多个乡镇和54万多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客运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金通工程”小黄车免费将化肥运送到田间。
客车开进村,更开到了群众“心坎上”。吉林“三段式”接力运输服务农民返乡春耕,湖南娄底开通“菜农专用公交车”,四川江安上线“响应式”客运服务,山东荣成城乡公交电话预约进村,村民们有了安全、便捷、舒适、普惠的出行服务。随着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不断推进,拉近了城乡间的距离。
集约共享融合发展,农村客运“造血”能力不断提升。福建永安建成三明市首座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为周边34个建制村提供“一站式”服务;江苏新沂交邮融合,邮件“坐着公交”走出乡村;湖北宜都潘家湾农村客运班线通村达镇,支撑全乡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客货邮融合让村民取快递更便捷。
“开得通、走得了”,更要“留得住、通得好”。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持续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加快构建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稳定运行,农村居民出行将更有保障。
这是为了群众美好出行的大胆探索——
时间拨回2012年,私家车、高铁、飞机等出行方式逐渐普及,人们出行选择更加多样,传统道路客运走出发挥优势的关键一步。
联程联运走向纵深。空铁、公铁、空巴联程运输,城市候机楼、高铁无轨站和“一站式”票务服务百花齐放,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乘客体验更加便捷。浙江舟山汽运“甬州至心”联运品牌,提供舟山至宁波“两站一线”的联运服务;江苏连云港至扬州“站运游”班线,一张套票解决出行和住宿;常州汽车站开通至泰州溱湖景区的配套旅游专线,实现无缝换乘、直达景区。
手机购票、身份证检票、“刷脸”进站,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截至2022年9月,全国已有超过1800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开通电子客票服务。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数次修订,简化和优化了道路客运班线许可事项,着力提升班车客运经营者自主权。2022年8月,《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操作指南》发布,定制客运发展有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方向。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给客运企业吃下“定心丸”,为道路客运市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活力。
部分平台联合多省客运企业提供“返岗定制专线”;河南郑州西流湖地铁站定制客运配客点备受青睐,“就像公交车一样方便”。各地不断出现机场巴士、旅游直通车、校园直通车等多种定制客运形式,满足了更多样化、高品质、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客运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货运物流
内外联通 流动中国
2013年,总书记来到山东金兰物流基地,提出殷切希望:“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多元发展,向现代物流迈进,你们的事业大有可为。”
党的以来,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构建起经济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物流体系。放眼今日中国,现代物流气象更新,一幅充满繁荣与朝气的流动中国图景正徐徐展开。
畅通“大动脉”,服务“双循环”——
8月30日,满载1200多吨化肥的首趟中老铁路“一单制”货物列车从王家营西站缓缓驶出,经铁路、公路两种运输方式,完成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的跨境运输,一票到底让货主享受了一次委托、一次缴费、一箱到底的便利。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起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系统。82条中欧班列运输线路,累计开行已超5.7万列,运送货物530万标箱。交通运输部等8部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 加快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意见》,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签署了22个双多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积极推动国际道路货运许可改备案,有力提升了我国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打通国际公路运输通道,7000公里以上的跨境公路货运时效缩短至两周左右,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海外仓密集织网,国货“走出去”有了重要助推器。菜鸟海外仓、京东国际物流在全球22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端到端的物流配送服务,为国货出海全面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海外仓数量已超过2000个,面积超过1600万平方米。
菜鸟无人仓提高物流速度、减少物流成本。
质效为先,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十年来,交通运输部聚力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以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为突破口,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通过健全标准规则等措施,推动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硬联通”与信息服务“软联通”。
运输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自2018年国务院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物流企业把握发展契机,与中国铁路集团公司合作,加快“公转铁”“公转水”,打造“门到门”综合物流服务。2021年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7.74亿吨,水运完成货运量82.40吨,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长10.85亿吨、15.61亿吨,货物运输逐渐向铁路和水运转移。
绿色城配城市再扩容。2017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开展三批共77个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湖北襄阳、广东深圳等多地围绕通行便利化和车辆绿色化、标准化以及运输组织的高效化,构建绿色城市配送体系。
多地构建起绿色城市配送体系。
全力做好保通保畅,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疫情发生后,各地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施分类精准通行保障、“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重点物资通行证、货车司机和重点企业“白名单”、全国各地出台货车司机免费核酸检测等政策举措,靠前服务,主动对接,确保重点物资运输畅通。今年4月18日以来,累计协调解决货车司机电话反映问题29万余项,保障各类重点物资运输需求28万余项。全国交通物流网络总体畅通,交通物流指标稳中向好,重点枢纽全面复工达产。
迈向高质量发展,物流业降本增效成效显著。202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14.6%,相较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现代物流体系运行,为我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规范发展,关心关爱营造健康生态——
2016年起,智慧物流飞速发展,互联网货运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资源整合更加高效。截至2022年6月,全国共有2268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15.6万辆,整合司机462.3万人,占全国营业司机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为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2021年9月,16部门建立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开展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要求货运平台主动公示抽成比例、计价规则、会员费,切实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健康市场环境。
1500多万名货车司机,是道路运输行业的主力军,更是千万家庭的牵挂。全行业努力推进道路运输从业资格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扩大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应用服务范围;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实现“党建有阵地、旅途有温暖”;全国建成800多个“司机之家”,让货车司机在路上“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寻找“最美货车司机”,营造关心关爱货车司机良好氛围。
货车司机使用“跨省通办”办理普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诚信考核。
城市交通
创新多元 宜居宜行
2014年2月,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时指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先行先试、见行见效,十年踔厉奋发,十年矢志创新,城市和谐宜居、富有活力,人民出行便捷顺畅,城市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呈现新局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加快。
绿色筑“基”,与人民需求更近——
2021年,全年完成城市客运量993.84亿人,其中,公共汽电车客运量489.16亿人、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237.27亿人,每天有2亿人次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公交优先理念落地开花。自2012年以来,已有五批共46个城市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109座城市参与创建行动,以点带面促发展。公交专用道快速通畅、“一点一策”治拥堵、慢行空间环境优化……方式方法推陈出新,公交吸引力成为十年发展的最好见证。
微循环公交提升出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加快。截至2022年9月,全国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80条,运营里程9195公里,北京、上海、广州等24个城市进入网络化运营,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四网融合”已成新趋势。“地铁城市”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TOD模式、综合开发等新路径探索成为标志性品牌,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顺势构建“轨道上的生活圈”,便捷了百姓出行,更加快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步伐。
创新铸“魂”,让发展成效更实——
十年来,智慧交通不断蜕变升级,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见证了创新驱动城市交通行业发展的扎实脚印。
这十年,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速。北京大力推进“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建设,整合全品类出行服务,为市民一站式“门到门”路程规划;成都TOCC基本实现交通行业已有数据全接入,助力交通运行监测、综合资源调度;宜昌BRT智慧调度系统自动排班,精准匹配运力;西安、济南等地推出地铁智能客服,北京、广州等多个城市实现乘车购票“一码通行”、预约进站等智慧服务,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上海地铁智慧运维平台具备监测、诊断、预测功能,对所有设施设备实现“状态修”。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科技量质齐发,出行顺畅便捷、管理降本增效,累累硕果喷涌而出,为城市交通行业数字化升级添翼。
改革聚“力”,新旧业态融合更深——
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行业管理部门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不断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探索新业态共享共建共治的管理模式。
共享单车发展越来越规范。
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推动新老业态的分类管理、错位发展、逐步融合。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实施。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提高行业治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力促进了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全国110余个城市开通95128电话叫车服务,网约车“一键叫车”功能为老年乘客提供打车服务。今年以来,成都、合肥、济南等地落实属地责任,推动“巡网融合”。巡游出租汽车寻求数字化转型新路径,降低车辆空驶率,服务质量可评价,出租汽车扬召网约双向促进、各美其美。
2017年8月,《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各地各部门合理调控共享单车总量、控制投放配额,升级信息化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激发出市场主体活力。新老业态融合更深,互联网出行生态正在走向多方共赢。
运输装备
安全环保 应变向新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1231.96万辆;城市公共汽电车70.94万辆——百姓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货运物流由点成线再汇织成网,背后正是这千万辆运输装备的支撑。
绿色智能,清洁运输蔚然成风——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已成为全国城乡居民公共出行的主力军。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拥有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公交车总数的71.7%。广东深圳、山西太原等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应用样板。在万众瞩目的北京2022冬奥会期间,氢能源客车在冰雪之中担纲接驳重任,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沿成果。
今年2月,湖南长沙投用大批量纯电动客车。张锋 供图
2021年,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成都等12个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超过50%。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众化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在城市机动化出行中的占比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首选。
与此同时,货车排放标准持续升级,2021年7月全面进入“国六”时代。纯电动、换电、氢能源等多能源类型重卡加速在港口、矿区等倒短运输场景中应用,意味着货车这一大气污染主要移动源正加速向更清洁、绿色的方向发展。
商用车也成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落地应用的关键领域。上汽红岩智能驾驶重卡在上海港洋山港区等封闭区域落地运营,进一步提升通行服务效率……
在上海港洋山港区,自动驾驶重卡实现商业化运营。
政策引航、技术跨越,自主品牌迸发
强大活力——
营运车辆使用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安全监管至关重要。2017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多项系统性、科学性、引领性的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以坚强决心和切实行动,破解长期困扰行业的安全难题。
2021年,交通运输部修订印发《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加强车辆技术管理,从严把好道路运输车辆入口关,切实提高车辆本质安全水平。鼓励行业积极推广辅助驾驶技术,“两客一危”车辆安装应用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强化车辆动态监督管理,有效降低了运输事故的发生。2021年,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较大以上等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相比2012年分别下降35.3%和49.6%。
十年来,商用车市场波澜起伏,众多客车、货车企业一方面持续产品更新迭代,推出覆盖中高端、多场景、多能源类型的全系产品;另一方面持续向行业延伸,努力提供更加完善的购买、使用、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商用车正在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蜕变。宇通、金龙、比亚迪等民族客车品牌攻坚克难,出口至欧美、日本、韩国等汽车发达市场;中国中车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企业已完全具备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产品出口美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卡车企业布局海外本土化生产,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能输出、技术输出的跨越。
//
回首来时路,每一次探索大胆笃定、每一步前行坚实有力;眺望前行路,未来仍可期,运输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已经留下这些顽强向前的开拓印记。民之所需,服务所向;车轮滚滚,一往无前。秉持过去十年奋斗精神和发展经验,运输服务行业必将更好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丨焦杨 张梦怡 王慧欣
图片丨除署名外均源自本报图片库
编辑丨刘文超 廖芊
审核丨张凡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商务:010-65293624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