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月12日八字(1961年1月12日阳历是多少)

饕餮少女 2023-10-30 08:05:25 互联网

通过五行看自己的运势,你出生的那一年运势如何?来看看很详细!

运势就像天气,会时好时坏,越是精确的运势会越准确,看看你出生那一年的运势如何?如果这一年的运势好,恭喜你,你的运势有了基础好运,如果这一年运势不好,也没关系,你还有月日时的运势。今天就来看看你的年份运势吧!

戊子年生:五行属火[仓内之鼠] 1948或2008出生的人为人计算聪明,精晓文武,早生儿女克,迟生保平安,夫妻和顺,有财益之命,晚年大兴旺相,女人贤良,发达之命。

庚子年生:五行属土[梁上之鼠] 1900或1960出生的人为人尊重安稳,一生衣禄无亏,主妻贤明,持家有权柄,须事能通达,遇凶化吉,贵人提拔,女人兴旺,阴家之命。

壬子年生:五行属木[山上之鼠] 1912或1972出生的人为人幼年有灾,中年衣食足用,男招好妻,身闲心苦,多喜多忧,兄弟少力,六亲冷淡,凡事自作自为,女人贤能之命。

甲子年生:五行属金[屋上之鼠] 1924或1984出生的人为人多学少成,有始无终。心性暴燥,幼年见灾,重拜父母保养,兄弟骨肉小靠,子多刑,男大而女人夫长,可谓伶俐聪明贤能之命。

丙子年生:五行属水[田内之鼠] 1936或1996出生的人为人胆大,有权柄及智谋,早年平平,中年景就,晚景暮年暮年大好,做事按机,女人饶舌絮刮之命,言多必失,守己循分,幸福遁来。

己丑年生:五行属火[栏内之牛] 1949或2009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通文艺有才能,衣禄不少,男女有另娶,花烛重明之嫌,后来夫妻辑穆,百年偕老,晚年发福命。

辛丑年生:五行属土[路途之牛] 1901或1961出生的人为人心性温顺,初限有惊恐之厄,虽有衣禄财帛,进退骨肉少力,晚景暮年暮年福寿延长,女命喜血财。旺相之命。

癸丑年生:五行属木[栏内之牛] 1913或1973出生的人为人衣禄不少,财帛早年不聚,一生尊重,不惹长短,父母难为,骨肉少靠,夫妻和顺,儿女见迟,早宜过房之命。

乙丑年生:五行属金[国内之牛] 1925或1985出生的人为人慷慨,喜爱东风,见事多学少成,幼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无刑,儿女不孤,六亲少靠,女人贤良,纯和之命。

丁丑年生:五行属水[湖内之牛] 1937或1997出生的人为人辑穆,衣禄不少,初年有财禄常在,晚年有剩骨肉,头女无情迟好,夫妻和顺,女人旺夫,持家贤良之命。

庚寅年生:五行属木[出山之虎]?? 1950或2010出生的人为人心性急,有口无心,有事大藏,易好易怒,反复无常,衣食丰足,但财物早年耗散不聚,晚年丰隆,女人有内助旺相之命。

壬寅年生:五行属金[过林之虎] 1902或1962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有事不藏,男女早婚不宜,夫妻相克,儿女见壕,初年做事颠倒,中年兴晚年财帛足用,女人养畜如意发福之命。

甲寅年生:五行属水[立定之虎] 1914或1974出生的人为人老实,一生利官近贵,家道兴宁,衣食足用,财帛多招,父母有刑,重拜双亲,女人管夫,男人怕妻,命硬三分,子息长。

丙寅年生:五行属火[山林之虎] 1926或1986出生的人为人多学少成,心性不定,口快舌硬,身闲心直,手足不停不止,利官近贵,女人贤良,晓事聪明灵利之命。

戊寅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虎] 1938或1998出生的人为人猛烈,易快易冷,反目无情,早年勤俭,离祖发达,主有聪明伶俐,守其和平,以礼待人,晚年大有良机,幸福之命。

辛卯年生:五行属木[蟾窟之兔] 1951或2011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有志气权柄,利官近贵,身闲心不闲,六亲少靠,自立成家,少年劳碌,晚年大利,女人规画家庭兴隆之命。

癸卯年生:五行属金[出林之兔] 1903或1963出生的人为人酒食不少,福禄有余,凶中化吉,早年财帛不聚,多收入多支出,晚景暮年暮年兴隆,女人中年与晚景暮年暮年多下系牺牲利益,保持之命。

乙卯年生:五行属水[得道之兔] 1915或1975出生的人为人志气轩昂,计谋巧妙,求一生近贵,则百事如意,文武皆通,女人福寿无亏之命。

丁卯年生:五行属火[望月之兔] 1927或1987出生的人为人手足不停,身心不闲,衣禄不少,性巧聪明,做事有头列尾,女人秉性好静,一生安允有幸,男人福分之命。

己卯年生:五行属土[山林之兔] 1939或1999出生的人为人风骚,一生衣禄丰足,自然善闲游,嘻戏不首人所欺,六亲冷淡,骨肉难为,妻招年长,配偶和合,女人与邻睦和,亲族贤达,长寿之命。

壬辰年生:五行属水[行雨之龙] 1952或2012出生的人为人劳碌,手足无时停,早年难守,财来财去,不聚财宝,有虚无实,晚景暮年暮年发财发福,女有规画旺相之命。

甲辰年生:五行属火[伏潭之龙] 1904或1964出生的人为人衣食丰足,一生清闲,早年平平,中末丰厚有余,骨肉相亲难靠,参自己所想事业经营,二十年间可以发达之命。

丙辰年生:五行属土[清温之龙] 1916或1976出生的人为人聪明兼伶俐,四海东风,一生衣食无亏,身闲心劳,好交朋友,中年事业兴隆,晚景暮年暮年财旺,女人贤能之命。

戊辰年生:五行属木[清温之龙] 1928或1988出生的人为人喜气东风,出入压群众,利官近贵,骨肉弄伤儿女不孤之命,女人温良贤达,有口无心,主招好夫之命。

庚辰年生:五行属金[恕性之龙] 1940或2000出生的人为人东风和气,劳碌雪霜一生,利官近贵,名利双全,衣食足用,中年平顺,晚年大兴,女人勤俭,规画之命。

癸巳年生:五行属水[草中之蛇] 1953或2013出生的人为人伶俐聪明,财谷聚散,主近贵人,中年风霜,东风之徒,守己暂暂发福,三胜时败,被人反睦,晚景暮年暮年荣华贤良之命。

乙巳年生:五行属火[出穴之蛇] 1905或1965出生的人为人气象端正,且喜好东风,只带指背煞,救人无功,做好不说,早年子女刑克,晚得安宁,女人有发达,相夫益子之命。

丁巳年生:五行属土[塘内之蛇] 1917或1977出生的人为人利官近贵,禀性刚强,不顺人情,兄弟居长,事业显荣,女人容貌美丽,衣食丰足,贤达起家之命。

己巳年生:五行属木[福气之蛇] 1929或1989出生的人为人聪明伶俐,有功名之分,夫妻能和顺,做事如意,牛田有分,女人衣食不少,男人多出风头,善有计谋,英敏之才,福厚之命。

辛巳年生:五行属金[冬藏之蛇] 1941或2001出生的人为人在机谋,多随机应变,志气过人,衣食足用,贵人扶助,中年平顺,老运发财发福,长寿只命。

甲午年生:五行属金[云中之马] 1954或2014出生的人为人和气,喜好东风,交朋群友,利官近贵,遇凶不为做善事,财源旺相,女人衣禄平稳,主有天财之命。

丙午年生:五行属水[行路之马] 1906或1966出生的人为人清闲,初年财帛耗散,心主不忧不住,宜做手艺工夫生意,不利求名,兄弟各自成家,后运发财兴旺,女人清奇巧妙之命。

戊午年生:五行属火[廊内之马] 1918或1978出生的人为人志气宽宏,一生衣禄自然,容貌端正,温良性格,少年多难,骨肉有刑,女人姊妹少靠,大有兴旺之羊命。

庚午年生:五行属土[堂里之马] 1930或1990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利官近贵,衣禄丰盈,男柄持家,女人荣夫誉子,秀气之命格,男人有带固执之性格,注重欠点,受人敬佩之命。

壬午年生:五行属木[军中之马] 1942或2002出生的人为人勤俭,父母刑伤,灾厄可折,早年有财物但不聚,晚景暮年暮年旺相,事应积蓄,防御乏旱,女人兴家,贤能之命。

乙未年生:五行属金[敬重之羊] 1955或2015出生的人为人容貌端正,少年勤俭,初年平顺,兄弟少靠,子息不孤,立家兴隆,晚年大有聚财,女人持家相夫益子之命。

丁末年生:五行属水[失群之羊] 1907或1967出生的人为人喜怒无常,一生口舌能辩,名利有分,衣禄皆足,骨肉疏远妇息迟,见女人晚景暮年暮年兴旺,助夫益妇之命。

羊年?1919和1979出生的人辛未年生:五行属土[得禄之羊] 1931或1991出生的人为人有志气,一生性宽,少年多难,头见女吉,生男有刑,夫妻和顺,女人持家兴旺,男人有建家立业,名显荣幸之命。

癸未年生:五行属木[群内之羊] 1943或2003出生的人为人心急口快,须事伶俐,救人无恩情,反招事非多,只好休管他人事,,有财无库,财来财去,重物质,造基础,女人贤德能持家,初年起晚景暮年暮年平安之命。

丙申年生:五行属火[山上之猴] 1956或2016出生的人为人衣食足用,交易买卖,利路亨通,自有生财,牛田有分,早年劳碌,晚景暮年暮年兴旺,女人牺牲血财,持家旺相之命。

戊申年生:五行属土[独立之猴] 1908或1968出生的人为人性急,做事反复,一生劳碌辛劳,利官见贵,儿女刑伤,财帛足用,女人贤良晓事,针业精能,妇息不孤之命。

巳未年生:五行属火[食果之猴] 1920或1980出生的人为人一生手足不停,名行清高,利官近贵,命犯指背煞,做好不得好,救人无功劳,女人立志能兴家,六亲冷淡,晚景暮年暮年兴隆之命。

壬申年生:五行属金[秀气之猴] 1932或1992出生的人为人性巧聪明,机谋多变,和气东风,功名有分,更招贤德之妻,男人多受人敬爱,姿性英敏,女人美容艳丽,富贵之命。

甲申年生:五行属水[过树之猴] 1944或2004出生的人为人衣禄不少,心情温柔,出入压众,初年颠倒,晚岁利达,兴家丰隆,夫妻和合,儿女见迟,女人规画兴旺,荣隆之命。

丁酉年生:五行属火[独立之鸡] 1957或2017出生的人为人好东风,多情重恩,利官近贵,初年劳碌,身闲心苦,晚景暮年暮年家道兴隆,女人秀气命,半夫半财,老岁吉昌之格。

巳酉年生:五行属土[报晓之鸡] 1909或1969出生的人为人心性聪明,衣禄有余,六亲难靠,儿女早见,做事如意,百事皆通,凡事宽量,心重为吉,女人计较多变,无灾厄之命。

辛酉年生:五行属木[笼藏之鸡] 1921或1981出生的人为人一生伶俐,精神清爽,口能舌便,高人敬重,财帛足用,六亲冷淡,骨肉情疏,女人贤德,规画兴家之命。

癸酉年生:五行属金[楼宿之鸡] 1933或1993出生的人为人心直公平,一生口便舌能,有藏衣禄,平稳足用,六亲冷淡,虚事不中,为人同等,不贪不取,晚景暮年暮年旺相,女人美容艳丽,富贵之命。

乙酉年生:五行属水[唱午之鸡] 1945或2005出生的人为人口快心直,志气轩昂,衣禄足用,福禄双全,兄弟虽有,难为得力,六亲辑穆,女人兴财绵元,平稳之命。

戊戌年生:五行属木[进山之狗] 1958或2018出生的人为人和气,自营自立,早年颠倒,财款耗散,晚景暮年暮年得财,宜拜师学艺,工夫之翕,立业能而成功,财源广进,利路亨通,女人养育中平之翕。

庚戌年生:五行属金[寺观之狗] 1910或1970出生的人为人快活,丑年有灾,利官近贵,作事灵敏,百事如意,勤俭励业,福在晚年,犯指背煞,救人无义,女人心贤能事,兴旺之命。

壬戌年生:五行属水[雇家之犬] 1922或1982出生的人为人一生好行善事,东来西去不住不停,且多劳多管,衣食不缺,贵人提拔,百事称意,早年平常,晚年兴旺,女人善能规画贤良之命。

甲戌年生:五行属火[守身之狗] 1934或1994出生的人为人口快舌便,身闲心不闲,有权柄智谋,为名声远播,福禄有余,女人旺夫,生财有命。

丙戌年生:五行属土[自眠之狗] 1946或2006出生的人为人豪杰和顺,招财得宝,自立家业,前运勤劳,晚年荣华,清荣高气,女人老年尚好,血财旺相之命。

己亥年生:五行属木[道院之猪] 1959或2019出生的人为人巧计伶俐,衣食安稳,骨肉少力,六亲冷淡,儿女早见刑克,夫妻和顺,女人清闲,晚年发达之命。

辛亥年生:五行属金[圈里之猪] 1911或1971出生的人为人不惹闲事,百事谋求,早年不聚财物,晚景暮年暮年庆良机,可谓荣华富贵之翕,女人丰福,立业使命。

癸亥年生:五行属水[林下之猪] 1923或1983出生的人为人刚直,不顺人情,财谷如意,六亲疏远,自立权衡,则晚景暮年暮年胜前兴,创家之命,女人持家,牲口旺相,享福延寿之命。

乙亥年生:五行属火[过往之猪] 1935或1995出生的人为人和顺,幼年多难,父母有刑,但重拜无害,夫妇和合,谐老齐眉,存心中正,中年未岁,财兴旺,妇女有克,见迟方好。

丁亥年生:五行属土[过山之猪] 1947或2007出生的人为人性巧聪明,自立自营,儿女有刑,见迟为好,生平好做善事,财源旺相,女人衣禄平稳,主有天财之命。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风景,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经历,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都是自己品味的经历的,就值得好好去珍惜,祝大家经历过,感受过,遇到过风雨,也遇到过彩虹,最后都可以坦然对待生活。

历届苏联最高领导人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起始于1922年12月30日起的名称,截至1991年12月25日。解体后它的主要衣钵由现在的俄罗斯联邦(俄罗斯)继承。

在这段时间里,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取决于管理它的领导人。因此,了解让我们看一下这些领导人都是谁?

苏联领导人合集

01. 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1870年4月22日至1924年1月21日)

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列宁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和博览群书的人,他精通历史,精通艺术和音乐。

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之前,它成功地实现了银行的国有化,废除了庄园,组织了一支军队,通过了第一部俄罗斯联邦宪法,后来又通过了苏联宪法。

他促进了该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俄罗斯开始向新的经济政策过渡,经历了内战和苏波战争。

1922年,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联邦在苏联统一。

02. 斯大林(朱加什维利)·约瑟夫·维萨里诺维奇(1878年12月18日至1953年3月5日)

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人物,在他统治期间,苏联历史上发生了重大事件。他继续执行列宁的政治路线,但他的性格很复杂。

斯大林(朱加什维利)·约瑟夫·维萨里诺维奇

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在那之后,他从事了大量的工作,以恢复生产,农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致力于发展外交政策关系,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苏联发明并试验了原子弹,国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03. 马林科夫·盖奥尔盖·马克希米里阿诺维奇(1902年1月8日至1988年1月14日)

他领导了苏联几个月,但从1942年开始。他是苏共的第二领导人。

马林科夫·盖奥尔盖·马克希希米阿诺维奇

马连科夫主张打击国家机构的官僚作风,增加消费品的生产。

他联合拉扎里·玛伊谢维奇·嘎戈诺维奇和玛拉托夫·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试图取代赫鲁晓夫,失败后,于1957年6月29日被开除党籍。

04. 赫鲁晓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1894年4月15日至1971年9月11日)

他主张放宽国内外政策。

赫鲁晓夫·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把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城市,斯大林格勒改名为伏尔加格勒。

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三年后,名叫“松鼠”和“射手”的狗被送上了太空,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位宇航员。

1955年,华沙条约签署。开始了大规模的“赫鲁晓夫式”住房建设。

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的消极时刻中,值得一提的是柏林和加勒比危机的化解(1961年与1962)。

1961年,进行了货币改革,新币面额是原来的10倍。

05. 勃列日涅夫·列奥尼德·伊里奇(1906年12月19日至1982年11月10日)

勃列日涅夫·列奥尼德·伊里奇

勃列日涅夫非常喜奖章,以前在苏联,奖章是在节日和纪念日颁发给党的优秀领导工作人员的。他获得了16枚勋章和22枚奖章。

在他的领导下,社会稳定蓬勃发展:住房、医疗和教育全免费。

1974年开始修建贝加尔-阿穆尔高速公路,1980年在莫斯科举行奥运会。

勃列日涅夫试图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但在1968年,内务部的部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阿富汗战争爆发。

他的最后几年,由于勃列日涅夫病情很重,国家其实由其他人领导。

由于猖獗、军费开支大、资源出口依赖性强,经济陷入停滞。

06. 安德罗波夫·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1914年6月15日至1984年2月9日)

安德罗波夫·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

1954年至1957年,他担任驻匈牙利大使,并为建立亲苏联作出了贡献。

1961年,他成为苏联中央委员会委员,1967年起担任克格勃主席。当勃列日涅夫快要去世时,安德罗波夫是最合适的候选人。

他想进行许多改革,但身体虚弱妨碍了他。从1983年秋天到去世,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一直在医院。

他想防止社会经济危机,整顿劳动纪律,限制国家机构领导人的特权,打击。

克格勃获得了对社会更大的控制权。自1983年年中以来,作为打击商业的一部分,有14 000多名总承包商的雇员被捕,1984年开始调查棉花案。

1983年,颁布了《劳动集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法》。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恶化了。

07. 切尔年科·乌斯季诺维奇·康斯坦金(1911年9月11(24)日至1985年3月10日)

切尔年科·乌斯季诺维奇·康斯坦金

切尔年科是勃列日涅夫的支持者,他扩大了官僚机构。

他想使经济现代化,但这只是个承诺。结果是一事无成,还购买了大量的产品和工业品。

切尔年科当选后,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实际上他几乎没有领导过苏联。

在外交政策方面,与美国的危机仍在继续,苏联于1984年在洛杉矶宣布了拜科特奥运会。

08.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生于1931年3月2日)

他是苏联唯一的总统。他领导的岁月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调整”的时代。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开始提高酒精价格,摧毁葡萄园。这只会导致预算收入减少,人们开始喝私酒和劣质酒精。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

自1985年以来,戈尔巴乔夫每年都会见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总统。他以国际贷款换取的让步被认为是苏联的懦弱。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90年,《新欧洲宪章》在巴黎签署,冷战结束。

1990年3月,苏联推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任总统。

1991年,苏联成为主权联盟共和国。

1990年9月,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一个新的管理机构 — 苏联国务院,该机构在同月承认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的独立。

1990年12月成立了主权国家联盟(邦联)。

但12月8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脑举行了一次会议,结果签署了一项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盟的协议。苏联不复存在,联邦也未曾出现。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职,将国家控制权移交给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总统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苏联时代结束。

61年周总理请溥仪吃饭,饭桌上提议:来,让溥仪给讲个慈禧的故事

在中国对待战犯的问题上,毛主席曾说过:绝大多数是可以改造的。

作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的身份是最为特殊的,他在日本侵华期间,成为了日本人操纵的傀儡皇帝,犯下了滔天大罪。

溥仪被捕后,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溥仪所在的监狱要贯彻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尊重战犯的人格,对溥仪不能侮辱和虐待。

图 | 溥仪

此外,按照有关规定,监狱里只允许外围警卫带枪,内部看守人员不带枪,采用“外紧内松”的管理方法,所有涉及对战犯的处理通知一律保密。

在所有的战犯中,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溥仪格外重视,但很多人却把溥仪看成了神秘人物,都想找机会“一睹圣容”,所以监狱规定:禁止参观溥仪。

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溥仪被第一批特赦,从一个罪孽深重的傀儡皇帝到可以享受选举权的中国公民,溥仪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溥仪被释放后,周总理格外关注溥仪的思想和生活,一有空便去看望溥仪。对溥仪而言,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如此待遇,临终前,他最感谢的就是毛主席和周总理。

溥仪当政时,还在学校读书

1908年12月2日,北京紫禁城里乌泱泱一大片人,太和殿的广场上文武百官正在举行叩拜仪式,黄金龙椅上坐着的一个3岁娃娃。

他就是溥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幼年的溥仪丝毫不懂这是何意,在龙椅上左顾右盼,在旁边跪着扶持他的人就是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

溥仪不懂文武百官为何向他下跪,更不知道,此时的天下正在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变化。

此时,湖南湘潭韶山冲,15岁的意气风发,正在油灯下苦读,一本《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书吸引了的注意。

在这些书的影响下,为国家命运担忧,他不惜告别父亲为他安排的米店营生,毅然走出了韶山冲,开始了读书求学之旅。

1911年,去往长沙,他读到了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会章,熟悉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思想,还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学校门口,引发轰动。

就在那年,18岁的在长沙入伍,成为了辛亥革命军中的一名士兵,就在那边,14岁的周恩来在沈阳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此时的溥仪,已经宣布退位,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依然把溥仪当做心目中的“皇帝”,并安排人好生伺候。

溥仪所接触到的奢华生活,大多是在这段时间学习到的。元年,隆裕太后给六岁的溥仪请来了读书老师,溥仪开始学习古诗文和算数等。

溥仪的“皇帝”生涯并不好过,随着社会的风起云涌,溥仪身边的下人相继逃走,1924年冯玉祥突然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北京由此开始。

当时,溥仪被鹿钟麟逼迫,限于2个小时内搬出紫禁城,实际上,从这一刻开始,溥仪的人生发生了巨大改变。

溥仪搬出紫禁城后一天,日本人公开宣布会“容留”溥仪,年少无知的溥仪接受了日本人的收容,走上了罪恶的人生。

和日本人在一起时,日本表示会给溥仪足够的待遇,并扬言会给溥仪找媳妇,还会让溥仪重新“归位”,溥仪对日本人的话深信不疑。

1931年,日本人蓄谋已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溥仪在日本人的操纵下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当上了康德皇帝,消息一出,举国哗然,曾经的中国封建皇帝,转身成了“卖”。

这不仅是中国人民无法接受,就连溥仪的亲戚更是无法接受,甚至一度和溥仪断绝关系,称溥仪给爱新觉罗家族丢人了。

从他当上了康德皇帝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溥仪在这十几年期间犯下了滔天大罪,伪满洲覆灭后,溥仪企图逃亡日本,不料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抓获,他的罪行注定要接受人民的审判。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正式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编号981,在监狱的溥仪虽然后悔不已,但却整日消沉,萎靡不振,甚至多次想要自杀,直到毛主席亲自过问溥仪。

溥仪的两个心结

溥仪之所以想不开,无非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曾经的行径已是铁打的事实,虽然在法庭上极力表示受日本人操纵,但他自己属于行为意愿,难逃其咎,他认为他自己应该上断头台。

第二,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注重山河情节,溥仪不仅出家,还给王室家族创造了污点,他认为他自己是家族的罪人,即便不会被处死,也无颜面对爱新觉罗家族。

就战犯而言,被俘人员,加上日本战犯,在几千高级将领俘虏中,溥仪是最特殊的一个,毛主席和周总理专门就溥仪讨论过多次。

第一,溥仪入狱期间,生活能力十分薄弱,甚至连叠被子和系鞋带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从小受惯了娇生惯养的日子,这也难怪,但值得注意的是,溥仪在狱中创作了自己的传记《我的前半生》。

第二,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在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溥仪被第一批特赦,这是溥仪完全没有想到的。

1959年秋,当毛主席签署的《特赦令》传到抚顺时,溥仪并没有表现出十分的惊喜,因为从入狱那一刻开始,溥仪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将死之人。

溥仪被特赦后,曾和朋友沈醉说过当时的感受,他说他认为,凡是末代皇帝,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南唐后主李煜,还有崇祯皇帝等等。

也正是这种思想的禁锢,每天早上看到阳光的那一刹那,溥仪都认为是重生一般。当他得知政府会特赦一批人后,溥仪觉得一定没有自己。

因此,当溥仪拿到自己的特赦证书后,嚎啕大哭,他完全没有想到,新中国的毛主席和周总理会有这样的胸怀,他的思想彻底从一个封建皇帝变成了中国公民。

一年后,溥仪的弟弟溥杰被特赦,为了关心溥仪的生活,周总理专门做了安排,打算请溥仪一家吃饭,顺便解开他们的心结。

实际上,周总理宴请溥仪一家吃饭,其中有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调节溥仪和家族成员的关系。

溥仪在伪满洲国期间,日本人为了利用溥仪,高薪聘请溥仪的七叔载涛去任职,但载涛深明大义,表示坚决不当卖。

不仅如此,载涛还和溥仪断绝了关系,表示这辈子不会再有往来,随后便隐居北京胡同,过着平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特地把载涛介绍给毛主席,并希望毛主席委以重任。在毛主席的关心下,载涛被任命为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并且还成为了政协委员。

毛主席接见载涛时,无意间问起:“你和你的侄子溥仪还联系吗?”

载涛笑着说:“他是个战犯,我怎么会和他联系呢?”

毛主席自然明白载涛的意思,然后摇摇头说:“再怎么说,你也是他叔叔,我听说溥仪在监狱改造得不错,希望你去代我看看他。”

载涛也没有想到,毛主席会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其实毛主席的这句话已经在告诉载涛,新中国对溥仪是绝对宽容的。

几天后,载涛带着毛主席的嘱咐来到抚顺看望溥仪,溥仪看到七叔来看望自己,十分激动,他抱着七叔泪流不止。

载涛说:“你不要以为是我原谅你了,是毛主席让我来看你的,希望你好好改造,争取宽大。”

也正是载涛的这次探望,让溥仪的思想有了质的成长。

1961年春节前夕,即1961年2月1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周总理邀请爱新觉罗家族到家里做客,这谁都没有想到。

周总理在饭桌上率先说:“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为了和你们聊聊各自的生活。”

在座的除了溥仪,还有溥杰,载涛,还有溥仪的妹妹韫颖等等,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周总理第一次见他们了。

早在1960年1月26日,周总理就在载涛家里见过溥仪等人,当时韫颖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十分紧张,不敢说话。周总理却说:“不用紧张,你在区政协,我在全国政协,我们是同事呀。”说完大家笑中带泪。

图 | 溥仪的妹妹韫颖

而这次见面,周总理的幽默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别样的舒适,尤其是刚刚出狱的溥杰,周总理曾问他有什么心愿,他一再表示想接自己的妻子回来。

溥杰的妻子是日本人,自从他被捕后,妻子就回了日本,现在想接回来,但是又面临很多问题,比如会不会适应中国的生活等。

但周总理表示回来是可以的,只要可以改造完全没有问题。周总理的宽容大量让溥杰感动不已。

不一会儿要吃饭了,周总理说:“按照中国春节习俗,我们要吃饺子。”

周总理殷勤地给大家夹菜,让载涛等人泪眼模糊,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情绪,然后建议说:“这样吧,咱们让溥仪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溥仪听后赶紧放下筷子说:“我怎么会讲故事呢。”

周总理摆摆手:“你从小就生活在皇宫内院,你知道的可比我们多啊,要不你就讲个慈禧的故事吧。”

在周总理的提议下,溥仪给大家讲了一段慈禧太后过节的故事。慈禧宠爱溥仪的时候,溥仪还没有3岁,根本不记得,所以他也是道听途说。

据说当年在甲午海战时,慈禧太后还在风光地办大寿,有人传来战报说前方损失惨重,慈禧却说:“等我过完大寿再说。”

虽然是故事,却反映了当年清朝的历史,溥仪讲完后,皱着眉头笑着说:“我讲完了,让周总理也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周总理马上放下筷子,丝毫不推脱地说,那我就给大家讲讲中国各个民族的不同习俗。

实际上,周总理的“故事”并不是单纯地讲故事,他通过不同民族的习俗故事也在告诉在座的爱新觉罗家族,要互助互爱,团结一致。

周总理的这次招待可以说十分巧妙和适宜,让爱新觉罗家族的成员都能相互理解和相互帮助,这是极其不易的。

随后,周总理和毛主席专门说了此事,周总理告诉毛主席,他们家族的人关系都还不错,就是溥仪现在思想还有疙瘩。

为了让溥仪安心,毛主席决定亲自请溥仪吃饭。

毛主席:给你找个娘娘

1962年春节,毛主席从百忙之中专门请溥仪吃饭,溥仪得知后,受宠若惊。

除了溥仪,毛主席还请来了四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们分别是: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季范。

在溥仪还没有到来之前,毛主席开玩笑说:“你们猜猜我今天请谁吃饭,给你们个提示,他曾是在座的顶头上司。”

毛主席说完,四个老前辈交头接耳不知所云,他们都是年过百半的老者,谁还是自己的上司呢?

一会,溥仪来了,毛主席马上握住溥仪的手对大家说:“怎么?都不认识了?这位是爱新觉罗溥仪,也就是宣统皇帝,不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吗?”

毛主席说完,大家哄堂而笑,这么一说还真是有点道理。溥仪被毛主席这句亲切的开场白给说哭了,他最怕别人说他是皇帝了,毛主席的话让他终于释怀了。

溥仪刚出狱的时候,有个年龄很大的老百姓见到溥仪,居然下跪说皇上万岁,把溥仪差点吓晕,他表示以后千万不要喊他皇上。

饭桌上,毛主席问了溥仪最近的工作,还有溥仪的家人和生活,得知溥仪现在还单身,毛主席转身对章士钊说:“可以给溥仪介绍一个嘛,皇上哪能没有娘娘。”

实际上溥仪的“皇妃”并不少,只是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都离他而去了。

不仅如此,毛主席亲自给他解心里的疙瘩,毛主席边吃边说:“你的那本《我的前半生》我看了,但是却没有耐心看完,你把自己写的太坏了,我看这不像是传记,更像是一本忏悔录,你不要这样,这和你没有关系,这都是历史造成的。”

毛主席的这句话让溥仪心里十分温暖,他心里所有的困苦和疑惑都解开了,他再也不会把自己曾经是皇上这件事遮遮掩掩了。

有人再见到他说皇上好啊,他也会开玩笑说,好好好,大家都好啊。

这也正是毛主席和周总理想看到的。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溥仪和护士李淑贤结为了夫妻,也正是这段婚姻,让溥仪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才是家的温暖。

从1959年溥仪被特赦,到1967年溥仪病重,虽然前后还没有10年的时间,可他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新中国的温暖。

他曾对朋友说:“我这个末代皇帝能得到这样一个好下场,多亏中国有了个毛主席。”

1967年10月,溥仪病重住院,亲朋好友都来看望溥仪,据给溥仪看病的医生回忆,溥仪在生命最后关头,对很多人都说过话。

妹妹韫和去看望溥仪时,溥仪给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终于能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离开这个世界了,我为此而高兴。

侄子毓喦去看望溥仪时,溥仪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不行了,希望你记住,好好干,为国家出力。

好友杜聿明也去看望过溥仪,溥仪说:很长时间没抽烟了,给我点上一支吧。

弟弟溥杰去看望溥仪时,溥仪在他耳边用微弱的声音说:好想再见周总理一面呀。

这是溥仪留在人间最后的话。

从这些最后的声音中,不难看出溥仪时时刻刻不忘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教诲,也体现了溥仪对人民领袖的爱戴和敬仰。

1967年10月17日凌晨2点30分,溥仪离开人世,享年61岁,遗体于1967年10月19日火化。

溥仪去世后,遗体怎么处理,其实也是个问题,他是古代皇室家族,按理说应该葬在皇陵,但溥仪的家人说,溥仪已经是新中国的公民,不用葬皇陵。

对此周总理做了明确指示,爱新觉罗家族可以自己做选择,也可以选择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

最后经过家族一致商定,将溥仪的骨灰寄存在八宝山人民骨灰堂。

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带着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回归了尘土。

是毛主席和周总理,把溥仪写进了永久的历史篇章。

真是应了那句话:

情深慰魂飞天外,恩重加身驻人间。

简历只有13个字,他却成了今天的“顶流”

作者:田亮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环球人物》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功勋》电视剧中于敏单元的剧照。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于敏真的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今天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2022年6月9日,于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2022年6月7日,杜祥琬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科研人员赴上海华东计算所对氢弹物理原理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图为科研人员在使用的J501计算机。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1967年6月17日,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新疆罗布泊成功投放氢弹。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环球人物》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3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环球人物杂志

简历只有13个字,他却成了今天的“顶流”

作者:田亮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于敏是谁?”

这个名字出现在1987年“全国劳动模范”名单中时,其余4人都有详尽的人物事迹介绍,唯独关于于敏只有短短13个字:“于敏是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除此之外,人们对他几乎一无所知。

30多年过去了,尽管于敏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等至高荣誉,尽管2021年热播剧《功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他的事迹,但《环球人物》记者近日在进行于敏相关采访时,仍有身边朋友不知道他是谁。有些电脑输入法依然不能默认打出“于敏”这个名字。

·《功勋》电视剧中于敏单元的剧照。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于敏真的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今天是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作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这个名字值得被重提和铭记。

“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北京飘着雪花,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副部长兼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于敏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严肃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当时,美国、苏联和英国已相继研制出比原子弹威力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氢弹。

“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裸地讲,他们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于敏回忆说。

1960年,苏联又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中国决定自主研发核武器。

二机部负责核武器的研制。作为二机部的科学家副部长,钱三强很了解有哪些“将”可遣“兵”可用。

为什么选中于敏?

1957年5月,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代表团回国后发表文章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仅在北京大学学习过的于敏是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20世纪60年代的于敏。

只是,当时一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要转向氢弹预先研究,并非他的兴趣所在。

“父亲一生崇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喜欢安安静静地搞基础理论研究,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是大学刚毕业时的量子场论研究,后来根据国家需要改行做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也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氢弹研究是应用研究,接受这个邀请,就意味着又一次改行,要放弃在原子核理论上取得的一切成就,隐姓埋名地投身于核武器事业。”于敏之子于辛说。

·2022年6月9日,于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但对于这个影响一生的抉择,于敏当即就答应了。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于敏回忆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而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全力以赴把氢弹搞出来。”

从此,于敏的名字就在原子核理论界,乃至整个物理学界“蒸发”了。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了。”于敏回忆道。

“百日会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转年,在听取汇报时提出:“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周恩来立即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全面规划。

于敏就是在这个时候率队加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今北京九所)的,与主任邓稼先和副主任周光召、黄祖洽、秦元勋、周毓麟、江泽培、何泽慧,共同被称为理论部“八大主任”。

杜祥琬于1965年3月到理论部报到,那年27岁,是理论部里的小字辈。

他说:“当时,我们不分领导职务大小,一律以‘老’‘小’相称。邓稼先、周光召、于敏叫老邓、老周、老于,我是小杜。大家常常在一起开‘鸣放会’,不管老小,谁有想法,都可以到黑板上去画,去说。从不同的意见中发现每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2022年6月7日,杜祥琬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本刊记者侯欣颖/摄)

理论部聚集了全国的顶尖高手,但天才并不等于天然成功。

一条条途径、一个个方案被提出来,经过仔细讨论和计算分析,又一个个被否定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是于敏等人当时常有的感觉。

为突破氢弹原理,于敏可谓废寝忘食。有一次,妻子孙玉芹让于敏去食堂买饭,他随手拿了一个破底的塑料袋。包子和米饭装进袋子里,没走几步就漏了出去,散落一地,惹得大家哄然大笑。

最终,理论部形成了几种可能成形的方案,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

1965年国庆节前夕,于敏按上级要求带领几十位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利用国庆假期使用J501型计算机抓紧验算。

·1965年9月,于敏带领一批年轻科研人员赴上海华东计算所对氢弹物理原理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图为科研人员在使用的J501计算机。

“核武器爆炸后,每个时间、空间点上,都有温度、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机就把这些物理量计算出来后打印在A4纸大小的连续纸带上。”杜祥琬说。

当时,打印出的字迹很不清楚,用手一摸打印纸,手上就会留下金属烧蚀后的灰烬。于敏等人就是在这样的纸带上,往往一趴就是几个小时,手上、衣袖上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但个个依然热情高涨。

经过3个多月的分析、比较,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杜祥琬说,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日会战”。

·1996年,于敏在北京办公室查阅计算机数据。

“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

很多人看到过一组数字: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预定着弹点成功投弹。

这颗全当量氢弹在距地面2930米的高度爆炸,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烟云上升到1万米高的平流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了壮观的蘑菇云。

·1967年6月17日,空军飞行员驾驶轰—6甲型轰炸机在新疆罗布泊成功投放氢弹。

“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心提到嗓子眼上,到成功,心情是无法概括的。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只是欣慰,也不只是喜悦,是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前面提心吊胆得很厉害,知道成功了,好像五脏六腑、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都舒服极了……”于敏回忆道。

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是,在马兰基地参加核试验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个单位,他们互相保密。即使是一个单位的,被分在不同岗位,也互不知情。直到在核试验时见面了才知道:“原来你也是干这个的呀!”

在于辛印象中,父亲从不谈起他的工作,只说是做科研。于辛说:“那时候,经常有他的同事来家里探讨工作,这时候妈妈就带我和姐姐出去玩。”

直到1999年,于敏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于辛才真正知道父亲具体是干什么的,才知道父亲的成就有多大。

除了氢弹,于敏还是中国中子弹理论设计的技术把关者和负责人。中子弹也是一种核弹。

于敏又被人们称为“中国中子弹之父”,但他生前并不愿意人们叫他“某某之父”,曾说:“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于敏老师生动的写照。由于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他身体很虚弱,有时实在不舒服,无法来办公室讨论,就约我们去他家里讨论,而且一讨论就是三四个小时。孙阿姨说:‘你们一来,老于就好多了。’”北京九所研究员、于敏带的博士生蓝可说。

他把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国家尖端国防科技的发展上,甚至无暇出版学术专著。

《环球人物》记者苦苦搜寻于敏写的书,结果只发现60多年前出版的那本定价1.1元的《原子核理论讲义》。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印了这本书。

·1959年夏,于敏与北京大学教授杨立铭合作在成都主办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

2019年9月,于敏获得“共和国勋章”。遗憾的是,他在2019年1月已驾鹤西去,成为唯一一位获得“共和国勋章”却没有机会佩戴它的人。

如今,于敏已离世3年多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官网首页仍在显要位置展示着缅怀于敏的照片,上书他的自勉诗句:“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环球人物杂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