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号(1952年10月14日阳历是多少)

凉话刺骨 2023-07-09 14:30:23 网友上传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

视频加载中...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

【果然视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旗下新闻视频品牌】

书里的党史故事 | 不立功不下战场

编者按——

金秋送爽,书香润心。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人民日报出版社新媒体推出“书里的党史故事”栏目,和读者、网友一起,翻开那一本本有温度的图书,品味那一段段有情怀的故事……

不立功不下战场

时代背景

黄继光,原名黄际广,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石马乡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在母亲抚养下长大,10岁就给地主打工。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出伪保长私藏的,被评为民兵模范。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他。

黄继光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前线后,被分配到第15军第135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黄继光一心想到前沿阵地杀敌立功,后来又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领导做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主义青年团,荣立三等功一次。

信仰之光

黄继光是贫苦农民的儿子,在旧社会饱尝了苦难。是领导农民翻身得了解放,对此他有切身的体会。在写给母亲的信中,他对于参军入伍格外高兴,尤其是人民军队官兵平等,使他感到了无比愉快。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来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决心在战斗中成长,“不立功不下战场”,反映了一名革命战士无比坚强的雄心壮志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画家张洪赞创作的油画《黄继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联合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 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二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设在山顶上的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喷着火舌,压制着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眼看负责爆破的战友一个个倒了下去,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黄继光主动请缨,带着手雷和两名战士爬向敌人的火力点。当离敌人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士牺牲,另一名战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他忍着伤痛,继续向敌火力点前进。接近火力点时,他把手雷投了出去,但是未能完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终,他拖着重伤的身躯,强忍剧痛,一跃而起,扑向了敌人的枪眼,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火力,部队乘势前进,攻下了597.9高地,全歼敌守军两个营。

黄继光牺牲后,部队党委追任黄继光为中国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邀请邓芳芝到自己家中做客,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

2009年9月,黄继光被中宣部、中组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人物”。2018年3月9日,央视《信·中国》栏目开播,演员杨洋深情朗读了黄继光的这封家书,主持人朱军讲述了黄继光的英雄故事,“不立功不下战场”的豪情壮志响彻全场,感动了无数观众。

家书原图

家书原文

母亲大人:

男於〔于〕阳历十月26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目前虽然有些少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还〉是能够度过去的。要知道,咱们〈在〉英明、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过着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请家中母亲及哥嫂弟弟不必挂念。在革命部队里,上级爱戴如父母,同志之间如亲兄弟一般,一切在祖国人民热爱支援下,虽在战斗中是很愉快的。男决心把母亲来示,〈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祖国人民对我们关怀和对家中对我期望。

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示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没有?

□祝

玉体安康

男  际 广  禀

1952年4月29日于朝鲜

战斗间隙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出版社

《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

【起床号】3月25日,早安!歌曲《我的祖国》

小“火”伴们,大家好!今天是3月25日,农历二月十三,星期四。

歌声回顾百年征程,矢志不渝初心使命。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歌曲是《我的祖国》,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击退“联合”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 这首主题歌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一经传唱,立即火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爱国情怀与记忆。

让我们一起伴随歌声回顾中国的百年征程——

我的祖国

作词:乔 羽

作曲:刘 炽

演唱:郭兰英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百年瞬间丨周恩来提出中国援外八项原则

△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飞行路线

1964年2月18日,中国宣布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在援外八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同时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周总理访问非洲受到热烈欢迎

新闻纪录片:金迪亚市民举行了盛大集会,热烈欢迎中国人民的使者,六千多人组成的群众队伍,在欢迎大会开始以前举行了盛大游行……

1964年2月5日,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结束了非洲之行最后一站——索马里的访问,从而圆满完成了出访非洲十国的外交之旅。在访问加纳期间,周恩来提笔写下“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的提纲。八项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这样的无私援助在受援国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部原副部长童小鹏之子童丹宁:这次访非惊动了世界,各国记者都跟着走。日本专门包了一架飞机就跟在我们后头,我们飞哪儿他就飞哪儿。

此次非洲之行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派出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团,也是周恩来职业生涯中出访路线最长的访问。时任几内亚大使翻译邢骅回忆说,当时不管中国代表团去哪,街上总是有许多穿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当地人在跳舞、欢呼,或是和代表团握手。

△1964年1月,周总理在访问几内亚时参观中国援建的卷烟厂和火柴厂

时任几内亚大使翻译邢骅:通过我们的援助,使这些国家有独立发展的条件,我们的技术援助之后,要把技术留给这些国家。

对外援助八原则的提出,正值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以及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之时,充分显示了中国外交的智慧和“大手笔”。援外八项原则的提出,不仅为中国赢得了非洲朋友的真诚友谊和坚定支持,加速了中国重返国际社会的进程,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包括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瞬间》来源:员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