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八字大师的文章(四柱八字讲座)

孤单的城 2024-02-02 08:30:37 网友上传

此人算准了自己的寿限!——命理大师徐乐吾八字自评

徐乐吾八字自评

徐乐吾,命理学大师,生于公历1886年4月6日,农历丙戌年三月初三申时,八字:丙戌,壬辰,丙申,丙申,大运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

以下为徐师对自己八字的评析:

余从前未解命理,请术者推算,一知半解的术者,或者以干透三朋,独杀透清,谬以有为相许,或者以丙临申位逢壬水,夭寿之徽,危言耸听,余以其言未能满意,感叹真学者微乎其微,立志决心自己研究,始知术者之言皆非真正的学理。

天干三丙,通根戍库,弱是之征旺,三月天热,火征泄气于土,故,必须壬甲并透,盖丙为太阳之火,不畏水克,反起其润,若无壬水透出,必愚蠢下贱,必非现在之地位也。但用杀不可例言制,壬水通根辰库,干得比助,决非其敌,水火两神对峙斗争必须用印以化之,四柱不见甲乙,此所以壮不能用,老无能为也。

年上干比支墓,所以出身世族,父亲早失;印绶不见,母亦不常;三比帮身,故弟兄三人,颇得互助之益,才滋杀为忌,土晦火亦非喜,故妻与子﹝看妻须视正财,观子要究伤食而论得力与否﹞均不得力。

丙为太阳之火,四柱纯阳,故性情燥急孤傲,落落难合也。行运癸水助杀,大病几殆,幸坐巳火,转危为安,十四岁失怙,家庭多故,巳运丙火得禄,读书考试尚利,得列庠序。

甲运偏印化煞,可惜局中木无根,虽出场甚利,置身政界,不能有所作为﹝原命无木,虽运得气而荣,究为无力﹞。午运丙火禄旺,值光复,诸事尚利。

廿九岁时运甲寅、乙卯年,运岁均吉,再入政界,承上峰青睐。大运乙地,前途似有无限希望,亦以局中木无根,虚花而已,未运燥土晦火,丙火不畏水克,独忌土泄气晦光,三十五岁起流年庚申、辛酉、癸亥……一病数年,精神萎顿。四十一岁丙寅年,一交丙运,不药而愈。比肩分财,虽无大利,然而帮身为吉。申运财来滋煞,四十七岁流年壬申、癸酉,遭一二八之变,几乎倾家荡产,尚幸丙火盖头,不致一败涂地,无以立足。现尚在申运,四十九甲戍、五十乙亥年虽流年尚利,未敢妄动也。将来丁运合壬化杀,丁壬双双合去之,然而年已五十外,老无能为,或者不致有衣、食虞虑乎。酉运同申,而势较缓,酉内无水,且注流年五十六岁起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戍,木火运旺或不致再遭大变如一二八之役乎。戊运燥土晦火,流年六十一岁丙戍、六十二岁丁亥冲命,火又被泄克,寿元至此已终,如六十一不死,当至六十三岁戊子年,决不能延至六十四岁的己丑岁,因戊子乃大水局故也。

注:徐乐吾先生,以心脏病不治,死在六十三岁戊运戊子年。

四柱八字,在中国古代预测术中的地位——《身数评》

这一页藏于奎章阁图书馆的帖子,应该是某位古人的批命帖。传统命理文化里的生辰八字,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

正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八字在中国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

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一共四柱,四个干和四个支共八个字,故又称四柱八字。四柱加大运加流年的预测模式称之为子平术;四柱太阳律月亮律属于四柱完整的预测技术与方法。

利用干支符号表达的年月日时由于是四对干支,故曰八字。但八字为什么能反映人的命运呢?可能知道其奥秘的人屈指可数。

以今天的量子物理学为例,经典力学最让人信服的就是因果律。如果知道了一个小球的各个参数,那我就能预测到它的运动。比如我们在中学里,大学里做的物理题,就是属于这种类型,已知一个小球什么什么,求它的什么什么。这就是时间轴上的因果律。

但是在量子力学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量子态的演变并没有任何相关性,它们仿佛与时间的走向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其实是个很难以想象的事,时间这个维度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在量子力学领域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本质上,我们一辈子都还是在“掷骰子”做随机事件。

生命从低等向高等发展,虽然遗传与变异的矛盾运动(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由于生命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这样在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外因),必将迫使生命的发展只有朝着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惟一方向发展。

正是通过无数代这样的交替发展,最终形成了构成人体的气血基本物质,与时间同步的功能态存在方式,把这个问题论述清楚,就是下册教材中的《人体生物节律形成的机制与原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说,用干支符号表达每一具体生命从“阴极”(指在母体内孕生的过程)向“阳极”(指胎儿出生后的全部生存时间)转化的关节点“0极”,虽然是通过出生的时间把握的,所以说四柱八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