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八字(异军突起可以形容一个人吗)

孤单的城 2023-10-09 13:00:57 网友投稿

让“农民工”无贬义,才是努力方向

程振伟

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政府倡导各方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让业者有尊严”这一建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答复称,“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新闻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

“农民工”是历史性词汇,随着社会认知进步,以“来深建设者”代替,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在共同富裕重新被强调作为奋斗目标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明确的是,每一个社会分子都是国家建设者,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先富后富之别。不管“农民工”一词过去被附着多少歧视内涵,这个词本应是褒义,理应得到社会与白领、常规市民等一样的认知和尊重。

“农民工”,本来是带有时代活力、寄托着政府美好期望的词汇。农业政策改革,将农民从被土地绑缚的束缚中解放,城市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力,从农民中得到补充,“农民工”一词由此产生。大多数“农民工”,或因经济地位的弱势,在城市里打拼却不足以支撑完全融入城市,体力衰退时返回家乡,是大概率事件。如今城市发展蔚为大观,某种程度来说,社会对农民工这些城市建设者“亏欠甚多”。

社会发展的方向,理应是让所有的“城市建设者”,得到认可与尊重。前些年说的很大程度上支撑中国发展的“人口红利”,农民工其实贡献甚大。而中国制造业异军突起,农民工居功至伟。社会再发展,都应时不时停下来看看走过的路。如今,“快递小哥”“打工人”等词汇蕴含着新业态、新职业等积极正面内涵,“农民工”不应再与不好的意义勾连,而事实上媒体和舆论在这一词汇的“逐渐向中性乃至贬义”变迁中有其渊源,建议媒体多用“来深建设者”是正本清源。农民工不亏欠务工城市什么,倒是城市的光鲜靓丽有他们的汗水耕耘。

“农民工”,背后是轰轰烈烈、勤恳追逐幸福的时代大潮。为了在农村能盖上新房,为了子女上学,为了下一代过上好日子,上亿农民踏上城市开启城市建设之路。而如今劳动力成本上升,年轻人宁愿做网商、当网红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无限承压。“农民工”所代表的任劳任怨、用双手创造幸福的精神,在如今社会显得弥足珍贵。用“来深建设者”“来沪建设者”“来杭建设者”代替农民工,潜台词是“农民工”有贬义,不否认这一说法改变背后的善意,但更应廓清的是,农民工一词本无贬义,让“农民工”无贬义,行行业业平等享受发展红利,才应是努力方向。

来源:华声在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