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八字范文(八字大威德真言功德利益)

依稀久忆 2024-01-30 11:20:29 网友分享

文殊八字咒简介

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此八字咒的名称由来,在《密教大辞典》中说:文殊菩萨乘狮子住于息灾三昧时,依其「真言字数」而称为「八字文殊」。又依「顶髻数」而名为「八髻文殊」。

文殊八字咒是佛菩萨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语言,当持诵者念诵真言时,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相应,而感召不可思议的力量。

文殊八字咒大威德真言,受益无比。若见恶人怨家,念诵文殊八字咒,即自降伏除摄瞋心慈心相向。常持诵文殊八字咒能保平安及对消业除障、治病息灾除难。

文殊八字咒利益

1.此陀罗尼能大利益,怜愍一切有情诸众生故,能断诸三恶道,能为一切作法,如佛现在处世无异。

2.此是文殊师利菩萨自身,为利诸众生故,自变其身为八字咒神像,能满一切有情意乐等事。

3.若人能暂闻忆念此陀罗尼者,即能灭四重、五逆等罪,何况常念诵者。设使一切诸天有大福德及十地一生补处,于中二大威力人,亦不能夺其福德,所作事业不能为障持八字人福,何况余小天人及无威德龙神鬼,而作障难。

4.若有男子、女人,发心能忆诵此陀罗尼一遍者,即能拥护自身;两遍能护同伴;三遍即能大拥护国王。住十地菩萨亦不能越过此陀罗尼力者,何况诸小天魔、龙神、鬼类恶众生等而能障碍。

5.若诵四遍即能拥护妻妾、男女;若诵五遍拥护一切眷属;若诵六遍能护一切城邑村坊;若诵七遍能护一切众生。

6.若欲着衣之时,当咒衣七遍,能除一切内外恶毒及诸灾难。

7.若洗手、面时,当咒水七遍,能令一切众人生贵重心。所有诸恶人见者悉当降伏,自当敬重日夜忆念,见即欢喜心无舍离。

8.若人患身体支节疼痛,咒暖(热)水一百八遍,洗浴即得除愈。

9.若每日早朝以水一掬,咒七遍饮之,在身所有恶报悉得消灭,何况无灾厄者,及诸三业者亦得除愈,并得寿命长远。

10.若咒饮食,吃者一切诸毒不能为损。若见恶人及有怨家,当须念诵此咒;所有怨家起恶心者,当自降伏,恶心即灭,慈心相向。

文殊八字咒简介

文殊八字咒来自《密教大辞典》中解说。灾除难的文殊八字咒,依《真言事典》第69咒的解说:此尊身金色放光明,乘坐狮子,右手持剑,左手执青莲花,花顶立五股杵。头顶上有八髻,表示胎藏的八叶或八佛顶。此八字咒的名称由来,在《密教大辞典》中说:文殊菩萨乘狮子住于息灾三昧时,依其「真言字数」而称为「八字文殊」。又依「顶髻数」而名为「八髻文殊」。

文殊八字咒是佛菩萨的秘密藏中自然流露出的语言,当持诵者念诵真言时,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相应,而感召不可思议的力量。

文殊八字咒大威德真言,受益无比。若见恶人怨家,念诵文殊八字咒,即自降伏除摄瞋心慈心相向。常持诵文殊八字咒能保平安及对消业除障、治病息灾除难。

文殊八字咒利益

1.此陀罗尼能大利益,怜愍一切有情诸众生故,能断诸三恶道,能为一切作法,如佛现在处世无异。

2.此是文殊师利菩萨自身,为利诸众生故,自变其身为八字咒神像,能满一切有情意乐等事。

3.若人能暂闻忆念此陀罗尼者,即能灭四重、五逆等罪,何况常念诵者。设使一切诸天有大福德及十地一生补处,于中二大威力人,亦不能夺其福德,所作事业不能为障持八字人福,何况余小天人及无威德龙神鬼,而作障难。

4.若有男子、女人,发心能忆诵此陀罗尼一遍者,即能拥护自身;两遍能护同伴;三遍即能大拥护国王。住十地菩萨亦不能越过此陀罗尼力者,何况诸小天魔、龙神、鬼类恶众生等而能障碍。

5.若诵四遍即能拥护妻妾、男女;若诵五遍拥护一切眷属;若诵六遍能护一切城邑村坊;若诵七遍能护一切众生。

6.若欲着衣之时,当咒衣七遍,能除一切内外恶毒及诸灾难。

7.若洗手、面时,当咒水七遍,能令一切众人生贵重心。所有诸恶人见者悉当降伏,自当敬重日夜忆念,见即欢喜心无舍离。

8.若人患身体支节疼痛,咒暖(热)水一百八遍,洗浴即得除愈。

9.若每日早朝以水一掬,咒七遍饮之,在身所有恶报悉得消灭,何况无灾厄者,及诸三业者亦得除愈,并得寿命长远。

10.若咒饮食,吃者一切诸毒不能为损。若见恶人及有怨家,当须念诵此咒;所有怨家起恶心者,当自降伏,恶心即灭,慈心相向。

大威德明王到底是谁?

大威德明王(梵语:यमान्तक;拉丁转写Yamāntaka,亦称阎曼德迦(Yamantaka)、 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大威德金刚,亦可直称阎魔敌(Destroyer of the God of Death),佛教神祇。汉传佛教、东密、台密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藏密则认为祂是文殊菩萨之化身。文殊菩萨是宗喀巴的本尊和宁玛八饮血中佛身部的本尊,因此阎魔敌在格鲁派和宁玛派中,受到极大的尊崇。

西藏唐卡。同诸多神祇一样,明王呈双修姿态,与明妃。画面下方是同样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祭品,依稀可见头骨碗的原形。藏密神祇往往有着相应的祭品,多为人头骨、腿骨、脑、内脏等人体组织。大量鲜艳绚丽的色彩凸显出一种朝气与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法力的充沛与广大。

在梵文中,阎魔敌的名称(Yamāntaka)是由阎摩(Yama),主管死亡的神明阎魔,及antaka——意为终结者——两个字组成。因此它的意思是“终结亡神、胜伏死主”。

他另一个名号为梵语:श्री भगवान् यमान्तक(Shri Bhagavan Yamantaka),意为“吉祥世尊、死亡的征服者”。其中,师利是神圣、吉祥之意,Bhagavan是世尊之意。

《文殊真实名经》一颂:怖畏金刚施(大)怖畏,因此又称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或吉祥大金刚怖畏尊(Shri Vajramahābhairava)。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

佛教说法,念大威德明王之咒可以延寿,因此位明王乃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众功德聚于一身的大威德明王深具延寿力。

大威德明王有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须发上指,朝向佛地。其必定以水牛为坐骑或是以牛头示现,这源于阎魔敌镇伏阎魔水牛的神话。一般的造像为六面六臂六足之形像,因此,又有“六足尊”之称。也有三面六臂的阎魔敌、一面二臂的红阎魔敌与俱生怖畏金刚。还有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的畏怖金刚,亦为牛头。

同时,大威德明王是东密的五大明王之一,为西方镇守明王。

东密大威德明王像,13世纪,波士顿美术馆藏。明王持诸多法器、武器,身上佩戴着许多骷髅,烈焰升腾于身周,汹涌忿怒的气势显而易见。

藏密认为其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属教令轮身,是事业的根本。于无上瑜伽部、格鲁派(黄教)中,与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同为主要的本尊。宁玛派则认为是一切佛身的总集幻化,宁玛所依的红黑阎魔敌为忿怒罗刹面的阎魔敌与牛面怖畏金刚不同,主要的续典为《月密明点续》。

同诸多藏密神祇一样,大威德明王的唐卡具有一种狞厉之美。而牛头与牛角的特征更凸显出其攻击性,或是一种雄性力量感与兽性。深蓝色的身体凸显出其非人的属性,营造出一种异于人世的视觉效果。黑金主调的唐卡则显得绚丽而阴怖,将无上法力的充沛昭明与肃杀灭恶的森严强大汇于一处,栩栩生动的须发、火焰、祥云与饱满健硕的身姿、躯干都充斥着力量感。尖利的指爪獠牙则具有鲜明的攻击性,吊诡地为吉祥慈悲的宽广增添了狠戾与狂暴感。

浓艳的色彩与祥瑞的图形突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法相。博大庄严,五彩焕发。吉祥与嘉和感更为突出。威德金刚在此形同瑞主,战魔与斗恶的残酷感有所削减。某种程度上显得更为和谐。

人世感更为突出。金刚现形于一片自然景观之中,并好似从头骨所盛的祭品中幻化升腾而出。明妃长发垂下,人形更为显著。

更为阴森可怖的视觉效果。在此红色成为黑色之外的主调,渲染出血腥与残暴之美。更加突出了威德金刚阎魔敌的身份。好似带来死亡,又似征服死亡,又似统御死亡。这既是内心中妄念与阴暗面的体现,又是外界妖魔邪秽的象征。或许比只身具有更强的法力。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两性合和带来的阴阳协调能够带来最大的力量。万物便生于阴阳之化。

这一幅的古典特征更为突出。攻击性与侵略感明显遭到了钝化,而大量的装饰图案与柔美的曲线则将佛法的慈悲放在了主要位置。

更为突出的正面视角。带来了一种齐整,同时表现出一种凝聚与定力,肢干万象围绕着这守正的核心展开,更多显示出佛法的坚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