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毅姓名八字吉凶评分测算(陈光毅陈光毅)
够喜欢,选出来!2020年度浦东“十大最美家庭”投票开始啦
经过层层遴选
日前,20户家庭进入
2020年度浦东新区
“十大最美家庭”的最终入围候选家庭
快来pick你支持的家庭吧!
让最美家庭的正能量
传播到浦东千家万户~
投票方式
进入投票页面
投票规则
2.每人限投一次
3.投票请选择10户家庭
4.严禁刷票,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5.此次投票作为决出“十大最美家庭”的参考依据,并非最终结果
家庭介绍
1
蔡明璋家庭
蔡明璋老人的家是有八个子女的大家庭,虽然蔡老已经94岁,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但坚持脚踩一台老式踏风琴,把最美的乐曲送到了南市居委,他是合唱团的灵魂,是居民身边的“郎朗”。受父亲影响,蔡老的八个子女也都耳濡目染,在音符中感受对待生活的热情、对待学习工作的刻苦、对待亲邻的友善,并将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传承发扬。老风琴记录了沧海桑田,也记录着蔡家的父慈子孝、和睦欢乐。子女们更是参加到各个地方的合唱团,把蔡家最动人的乐谱送到更多地方去。
2
沈燕家庭
2020年的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而变得格外不一样。面对疫情,沈燕家庭尽己所能,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丈夫在疫情防疫督察组,经常跑各个大楼检查;儿子正值高三,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而且非常理解支持父母,并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沈燕作为区防控办地区组社区防控战线骨干,不畏风险,每天都深入社区排摸指导,每晚七点给一批又一批的防疫志愿者进行线上指导,通报、传达最新口径,每晚12点之前回到家算是“奢侈”的。母亲生病了没法陪同,外婆去世了无法送老人最后一程……他们一家就是这样无私奉献着。
3
刘航家庭
夫妻俩均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到上海。妻子刘航到浦东调查队7年来,共完成几十项专项调查,撰写了四十余篇统计报告。同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社区防疫、浦东“创城”、人口普查等社区事务。并于2015年、2019年获得公务员年度嘉奖。丈夫黄蔼彬先后通过了国际信用证专家、国际保函专家以及中级经济师考试。夫妻俩携手同行,共同照顾生病的婆婆,教育年幼的女儿。
4
Senait家庭
Senait Petros Tekeste和家人于2017年9月举家搬迁到上海。她热衷于为社区服务,帮助他人。2020年初疫情暴发,作为外籍社区带头人,Senait及家人发起了“给上海的一封情书”活动,号召外籍社区居民回忆并记录下在上海生活的美好点滴,相互分享,借此为上海打气;该活动影响广泛,还接受了新华社的特别采访。Senait和家人还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私立医院、保险公司,为留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提供疫情期间各个领域的咨询。
5
张蕴弘家庭
为了让孩子和家人吃到健康无添加的甜品,张蕴弘选择自主创业,创立BONBON BAKERY品牌。作为国内品牌代表,参与国际竞争,展现中国制造魅力,始终坚持品牌价值。在进博会期间,BONBON BAKERY代表浦东品质在上海中心对外进行展示;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受邀与国宴大厨共同录制《食安360》节目,并为浦东送上30岁生日蛋糕。他们积极热心公益、回馈社会,助力脱贫攻坚、扶贫帮困,还带着孩子做公益,注重家教家风家训,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用小善大爱助力抗疫。
6
张文军家庭
走进浦东新区美丽庭院五星户——书院镇路南村张文军家中,各种花卉树木散发阵阵清香,屋内陈设雅致有序,常有亲友相聚品茗,感受主人谈笑间传递的正能量。张文军夫妇作为家中的大哥大嫂,白手起家,带领弟弟弟媳一起创业致富。多年来,大哥大嫂以身作则孝亲敬老,年迈的父母始终沐浴在浓浓亲情中。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最严峻之际,张文军和弟弟发挥五星户示范引领作用,慷慨捐物出力,书写大爱精神。如今,兄弟“联手共创业、同心孝传家、同创五星户、合力抗疫情”的事迹早已成为邻里间的美谈。
7
戴华家庭
戴华,浦东新区周浦医院ICU副护士长,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在金银潭医院奋战的两个多月里,戴华收到了家人和患者的三封书信:读小学的女儿在信中表达了对妈妈的思念和自豪,退休的老父亲得知女儿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提笔写信点赞鼓励,武汉患者祝阿婆出院时写信表达对她和医务人员的谢意和敬意。在妻子逆行武汉的日子里,丈夫陆顺锋坚守家园,为上海交通保驾护航,伉俪携手共抗疫情。
8
董沛晶家庭
董沛晶作为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参与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担任援疆医院常务副院长。在援疆期间主持成立当地唯一的小儿脑瘫康复中心、新生儿专科门诊并组建远程会诊培训中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1月援疆结束后,他主动请缨参与浦东新区隔离点创建工作,创建的8号、44号隔离点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爱人徐师墨积极主动支持丈夫完成援疆任务及隔离点工作任务,其家庭和睦幸福、其乐融融。
9
程海南家庭
程海南、葛芳莉夫妻二人同在浦东新区工作。丈夫程海南在部队服役,多次参与重大任务,发表百余篇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荣立三等功1次。妻子葛芳莉在浦东张江工作,参与研发的多项产品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由于丈夫经常在外执行任务,她产后不久就挑起抚养孩子和返岗工作两幅担子,全力支持丈夫在部队服役。
10
黄良余家庭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新冠疫情发生之时,黄良余老先生因骨折刚做完关节置换手术,老爱人因糖尿病住院治疗,但在疫情特殊时刻,年已九旬的夫妻俩决定捐款100万元助力抗击疫情,演绎了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多年来,夫妻俩坚持帮困助学,先后资助30余位贫困学生,累计捐款超15万元。并在母校浙江浦江中学设立奖学金,每年资助10名困难中学生。两位老人勤俭朴素、大爱无私的品德影响着子女和家人,家中4个子女疼爱孩子、孝顺父母、成家立业,大家庭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11
潘讴东家庭
潘讴东是和元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妻子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带领公司员工,为浦东“创新药”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在今年疫情期间,潘讴东带领公司员工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病毒研发团队,在疫苗研发的各个环节,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的战斗中。夫妇俩热心公益,致富后不忘反哺家乡,节日里为村里老人送去慰问品、拓宽村宅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新建健身点场地等,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12
郑卫国家庭
郑卫国的援疆工作是对莎车县民族教师进行普通话及教学技能培训。他主动开讲座、上示范课,不断为提高民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而努力。妻子徐蓓婷常常往来于上海、义乌之间,一边要打理生意,一边要照顾女儿。女儿郑智予是高三学生,理解并支持父母,学习勤奋。一家人于2019年11月淘宝“双十一”期间,将原用于家庭购物的资金购买了100个书包,赠送给莎车二中的贫困学生。
13
锣塔家庭
锣塔一家是国际化组合家庭,锣塔是德国人,太太来自武汉,夫妻两人经常投身于公益志愿活动。防疫期间,锣塔利用周末在小区门口站岗,对进出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及测温检查,太太则成为他的翻译助手。夫妻两人还制作了地道的德国肉丸赠送给防疫一线的保安、志愿者等。
14
仲汉萍家庭
仲汉萍家中有5位遗体捐献志愿者,分别是他们夫妻两人、儿子儿媳和儿媳的父亲。亲家已经在2016年过世进行了遗体捐献。儿子、儿媳得知父母的决定后都表示支持,在老人的影响下,也相继成为了遗体捐献志愿者。仲汉萍的爱人胡瓞华还是一名优秀的社区志愿者,从世博会时起就担任志愿者,是小区的日防队队员和知心大嫂志愿者。曾作为普查员参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并在今年的七普中继续登记参与普查工作,配合支持居民区工作。
15
吴哲峰家庭
家住彩虹雅苑的吴金福夫妇,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吴哲峰,是东方医院保障部的工作人员,小儿子吴春锋在浦东机场救援部工作。两位老人虽是农民出生,但有着强烈的觉悟:极力支持儿子支援武汉。2020年2月,大儿子主动请缨,日夜兼程,把救援队员和物资安全送达武汉。此时,在上海的小儿子,积极践行党员先锋作用,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16
蔺鹤坤家庭
蔺鹤坤、喻燕飞夫妇,在重残养护岗位上结缘,现分别从事助残服务、为老服务工作。在这两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投入了自己的青春与精力。工作中,他们一个是“顾小家更顾大家”的重残养护业务骨干,一个是为老服务岗位上爷爷奶奶眼中的优秀工作人员、心中的“好孙女”。生活中,他们会经常探讨重残养护与为老服务工作中的共性与个性,相互鼓励成长。这对当代小夫妻身上,既看到了相敬相爱的传统美德,也窥见了公而忘私的当代价值观,好一个“燕鹤双飞,美美与共”的小家庭。
17
陈光毅家庭
陈光毅家庭是一个三胞胎家庭,团结邻里,互敬互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工作,把三胞胎姐弟抚养成材。“三胞胎”中的老大,是一名90后党员,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老二是一名预备党员,在部队服役期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特记团嘉奖一次。老三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位90后儿女,在人生不同的舞台上,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处处体现出90后的勇气和担当。
18
钱燕家庭
一个投入浦东的社会工作事业,一个投身于中国的航天研发事业——钱燕参与过“汶川”地震、云南鲁甸等灾后服务团,荣获“2016年度全国百名社工人物”,在疫情期间参与武汉方舱医院线上志愿服务、“在一起”联合行动等服务;爱人游良平多次参与国家重大预研型号项目研制工作。身为父母,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育,夫妻俩相信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19
许德儒家庭
这是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家庭,夫妻双方均为党员,党龄近20年。许德儒就职于恒生银行,也是“两新”组织的支部书记,积极探索两新组织的发展建设,完善支部职能,积极推动两新组织中党员的优秀示范作用。丈夫聂磊现就职于光大银行,任支行行长。生活中,家庭氛围和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在子女教育上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攀比之风,崇尚勤俭节约。在疫情期间,夫妻二人更是坚守工作岗位,为保障上海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添砖加瓦。
20
孙娇敏家庭
孙娇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阅读越精彩”青少年读书服务中心创办者之一,与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单元空间体系同步,建立以推广亲子阅读生活方式带动社区治理的基层创新机制,已培育志愿者2000多名,服务上海10万户亲子家庭,覆盖上海11个区、3家社区亲子悦读馆,40个社区点。社区亲子阅读俱乐部项目被评为浦东新区2019年公益品牌项目及慈善公益奖,亲子阅读启蒙项目入选上海市妇联优秀案例。丈夫张亮拥有博士学位,在蔚来汽车担任研发总监一职,虽工作忙碌,也热心公益。
快来为你心中的
“最美家庭”投票吧!
责任编辑 徐玲
来源 浦东发布
重庆光棍男子捡到流,为避闲话搬山顶住,27年后结为合法夫妻
2016年11月15日,在重庆市綦江区民政局内,两位老人在当地民警普忠发的陪同下,来此填写资料,办理结婚手续。
老爷爷七十岁了,老奶奶也年近六旬,当他们在宣誓台上宣完誓,手捧着鲜红的结婚证时,两人都留下了幸福的眼泪。
老奶奶深情地望着老爷爷,激动地说道:
“27年了,我这一辈子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堂堂正正地嫁给你了!”
老爷爷给了老奶奶一个温暖的拥抱,两人携手回到了村子里,此时老奶奶的大姐、三弟和85岁的母亲,在老爷爷家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为他们喜结连理而共同庆祝。
这两位老人是谁?他们为何会在人生暮年才步入婚姻的殿堂?中间发生了哪些曲折感人的真情故事呢?
一切还得从1989年6月6日开始说起!
农村光棍火车站捡到流上文中的老爷爷名叫陈光益,1946年出生于重庆市綦江县(现“綦江区”)东溪镇永乐村,自从父母过世,姐姐远嫁贵州后,陈光益便一个人在村中生活。
因为相貌平平、身材瘦小,再加上家庭贫穷、没有父母兄弟帮扶,陈光益年过不惑还没有结婚,是村里有名的光棍,也是村民们经常开玩笑的对象。
1989年6月6日,43岁的陈光益从广东打工回老家,在湖北襄阳火车站转车。
当他穿过如潮的人流,挤进售票厅买票时,眼睛余光一瞥发现,在售票厅门内的墙角处,有一个头发蓬乱、满身污秽、打着赤脚的女人。
陈光益自小便心地善良,以前村民们有困难他也主动伸手帮助,看到这样一位流子,他心怀不忍,便用充满温情的目光多打量了几眼。
没想到的是,那女子忽然抬头,也怔怔地看着他,目光里充满了惊恐、无助和忧伤。
这目光,刹那间便击中了陈光益内心的善良与柔软,他不由自主地停下买票脚步,转身走到流子的跟前,蹲下身子轻声问道:
“你好啊,你为什么蹲在这里呢?吃饭了没有?家是哪儿的?”
对于眼前陌生男子的一连串问题,流只是“啊、啊”地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这显然是之前精神受到过刺激,语言功能受到了障碍。
虽然无法交流,但陈光益并没有扭头就走,他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了一块面包递了过去,流害怕地看着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一把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着,显然是饿坏了。
一小块面包一会儿就吃光,流咧着嘴对陈光益笑了笑,像是在表示感谢。
恻隐之心发动,陈光益的心里萌生了搭救这个可怜女子的想法,他将手伸过去,笑着说道:
“跟我一起走吧,我先带你去吃顿饱饭。”
流迟疑了一会儿,缓缓地将手伸出,搭着陈光益的手站了起来,随他一起走出了车站广场。
出了车站广场后是一条巷子,里面有着各式各样的老店铺,陈光益先带着流去巷口的一家理发铺子理发,接着又买了身新衣服和鞋子。
经过一番收拾打扮后,邋遢的流变成了一个俊俏模样的大姑娘,如果不是目光有些呆滞、说话含糊不清,看起来几乎与正常人无异。
随后,陈光毅带着流去了一家面馆饱餐一顿,并问她愿不愿意和自己回家过日子。
可能流相信陈光益是好人,也可能是很久没遇到对自己这么好的陌生人了,只听她嘴里发出“啊、啊”的激动声音,并连连用力点头。
就这样,陈光益买了两张车票,将流带回了村子。
为避闲话搬山顶居住打了半辈子光棍的陈光益,突然领回了一个模样周正的傻姑娘,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宁静的山村里炸开了锅。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陈光益的老房子里围观,并纷纷打趣道:
“你从哪儿领回来的傻女人?莫不是想媳妇想疯了吧!
拐骗妇女是犯法的,陈光益,你就不怕别人去告你吗?
这傻姑娘长得挺标致,老陈,你这是捡到宝贝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起哄,有些话听着还十分刺耳,陈光益倒也并不生气,他向村民们详细说明了自己在火车站与傻姑娘相识的经过。
因为害怕见到生人,村民们来围观时,眉眼俊俏的傻姑娘总是躲在陈光益的身后,表情十分怯懦,像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子。
担心刺激到傻姑娘,陈光益用自己的全部身躯护着她,他耐着性子劝乡亲们早点回去,生怕傻姑娘原本就脆弱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伤害。
村民们散去以后,陈光益就忙着收拾自家破旧的院落,外出务工半年了,家里的一些简陋家具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他先将屋里屋外整理打扫一遍,然后腾出一个空房间,仔仔细细给傻姑娘准备床铺和生活用具。
在他眼里,这个可怜的傻姑娘就是他的亲妹妹,他要用心去呵护照顾她,不让她受到半点委屈。
整理好这一切后,陈光益开始去厨房里忙活晚饭。
因为长时间没在家,田地里自然也没种上什么庄稼和蔬菜,就在这时,陈光益的邻居喻长银送来了一些青菜和黄瓜,还有几个土鸡蛋。
喻长银和陈光益做邻居几十年,知道他老实本分、纯朴善良,以前陈光益在家时,两户人家也相互帮衬着。
将青菜、黄瓜和鸡蛋炒成可口的菜肴,又煮了一块去年冬天腌制烟熏的腊肉,陈光益和傻姑娘坐在小木桌旁,就着昏黄的灯光,大快朵颐起来。
多年来,他都是一个人吃饭,这一次有了“妹妹”陪着,陈光益在一瞬间感觉到了家的温暖,鼻头一酸,他忍不住老泪纵横。
傻姑娘似乎很久没有吃到如此可口的饭菜,她也不顾形象,大口夹菜扒饭,腮帮子撑得鼓鼓的,嘴角处还粘了几颗饭粒。
看到这番情景,陈光益微笑着摇了摇头,他用手将傻姑娘嘴角处的饭粒轻轻拭下,嘱咐她慢点吃、别噎着,不够他再去做。
吃着吃着,傻姑娘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哽咽了一会儿后,放声大哭起来。
这不是伤心难过的眼泪,而是内心受到温暖和感动,情不自禁流出来的幸福泪花。
为了养活两人,陈光益在回家后的第二天便开始侍弄田地。
因为陌生、没有安全感,每当陈光益去哪儿,傻姑娘总会跟着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阳高照。
陈光益心疼这个妹妹,让她待在家里,自己几个小时后就回来,可傻姑娘就是不听。
无奈之下,每当陈光益去田地里干活时,总会带上一个小板凳,选一个树荫的地方让傻姑娘坐下,安顿好妹妹后,他才开始自己手头的工作。
烈日当空下,干了一会儿后,陈光益便满头大汗、全身湿透。
有一次,天气十分炎热,陈光益像往常一样带着傻姑娘去田里,可是到了半上午的时候,傻姑娘自己先回家了。
远远看着妹妹走进了家门,陈光益放下心来,他以为妹妹是受不了炎热的暑气先回家避暑,可是仅仅十几分钟后,傻姑娘又再一次来到了田里。
只见她肩头搭着一条毛巾,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粗瓷碗,里面盛满了茶水。
原来,傻姑娘看到陈光益满头大汗,十分心疼他,回家拿毛巾给他擦汗,端茶水来给他解渴的。
那一刻,陈光益的内心十分欣喜,父母过世、姐姐远嫁后,自己一个人独居,几乎没有人对他有过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
如今自己捡到的这个傻妹妹,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小举动,却足以让陈光益倍感温馨。
人都是感情动物,生活中的温暖和感动,也都是在这些细节和小处中体现出来的。
傻姑娘的精神有些混乱、语言有些障碍,但和陈光益相处得非常融洽,内心受到关心和感染后,她也主动帮陈光益分担一些家务。
但陈光益从来不让她干重活,只让她做一些摘菜、洗菜、淘米等小家务。
每当天阴下雨无法外出干活时,陈光益会给傻姑娘洗头、剪指甲,将她打扮得清爽干净。
有时候陈光益会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逗得傻姑娘咯咯直笑,有时候邻居喻长银也会过来一起聊天,陈光益便会多做些饭菜,中午留邻居一起吃饭。
因为家中贫弱,没什么势力,村里人原本就有些看不起陈光益,如今他捡回来一个流人,痴痴傻傻的,连老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也没有合法的户口,大家也就更看不起他了。
看着陈光益和傻姑娘住在一起,两人形影不离、十分亲密,村里的闲言碎语也就更多了,不少人经常在背后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陈光益自己倒不在乎,但傻姑娘似乎能看出别人的脸色,每当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闲话时,傻姑娘就会显得焦躁不安,她像一个无助的孩子躲回家里,久而久之也就不大愿意出门了,脸上的笑容也减少了很多。
为了让妹妹有一个安心舒畅的生活环境,不再遭受到村民们闲言碎语的侵扰,陈光益决定去永乐村最高的山顶建一座石头房子,过上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为了这个计划,他前前后后忙活了大半年的时间,将石头一块块从山脚背上山顶、采集树木做成院墙和栅栏抵御野兽、开辟菜地寻找水源……
当三间石头房子在高高的山顶修建好后,陈光益带着傻姑娘一同搬上山居住,搬家那天,只有喻长银主动来帮忙,其他村民并不十分理解他的做法。
攒钱为妹妹治病,努力帮她找到家人一个人最眷恋的是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即使是疯子、傻子也不例外!
陈光益心疼傻姑娘,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妹妹找到故乡和亲人,可是因为精神上的刺激,傻姑娘一回忆起往事,脑袋就疼得厉害。
他知道这种事情急不来,只好趁着傻姑娘精神状态好的时候,趁机多鼓励她想想姓名、年龄和家乡。
经过几年时间的耐心询问,傻姑娘终于含糊说出了自己好像名叫唐永华,年龄是30岁,但对于家乡,她的记忆始终非常模糊。
于是,陈光益平时便叫傻姑娘永华,并决定要帮她治好精神疾病,让她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1991年,为了挣更多的钱给唐永华治病,陈光益拿出全部积蓄去镇上开了家面馆,他既当主厨又当服务员,唐永华只做一些择菜、扫地、刷碗之类的杂活。
因为待人和善、厨艺高超,陈光益的面馆生意还算红火,每当干满一年后,手里有了一定的积蓄,他就会将面馆关闭一段时间歇业,然后带着唐永华外出治病。
因为陈光益的大姐陈光仪在贵州遵义,他便带着唐永华去遵义治疗,这样有一个落脚的地方,也多一个人帮忙。
看到弟弟那么疼爱唐永华,陈光仪也十分欣慰,弟弟单身了半辈子,现在有一个模样俊俏的姑娘一起搭伙过日子,也算是一个好的归宿。
精神疾病的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养。
陈光益每年年末挣够了治病钱,就会带着唐永华去遵义治疗,然后又回来辛辛苦苦忙碌面馆,继续攒钱准备下一次。
多年来,陈光益不顾劳累挣得的钱,全部花在了唐永华治病上,村里不少人说他傻,为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傻姑娘倾尽所有,但陈光益自己却觉得很值。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是陈光毅的善良、坚持和毅力感动了上苍,经过几轮系统治疗后,到了1998年,唐永华已经能与人简单沟通了。
虽然还想不起以前的往事,但是自己需要什么、晚上想吃什么,她都能够慢慢地和陈光益表达清楚。
进入21世纪后,50多岁的陈光益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面馆,只好将其关门,与唐永华又回到山上石屋生活。
山上的交通十分不便,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用完后,陈光益都要下山去村里的小卖部购买,来回一趟需要近两个小时。
每当这个时候,唐永华就会坐在石屋前的一条长凳上,沐浴着金黄色的夕阳,朝着下山小路的尽头一直张望着。
宁静的等待是一种美好,当陈光益提着生活用品沿着小路攀登,抬头看向石屋时,两人目光相接的刹那,一股暖流便会沁入对方的心脾。
这种感觉不需要言语,那种心照不宣的幸福,只有彼此才知其中的滋味!
山上的日子没人打扰,陈光益自己种植蔬菜,还养了几只老母鸡,并将山地开垦出来,种上橘子,卖了换钱。
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了,2013年秋天,陈光益带着唐永华下山去镇上卖橘子,在走过一处台阶时,唐永华一不留神崴了脚,不一会儿脚踝处肿得像个馒头,疼得她直吸凉气。
陈光益顾不得卖橘子,将装满橘子的背篓扔在一旁,俯身背起唐永华,往山下的卫生所赶。
因为伤到了筋骨,唐永华的脚要治疗大半个月才好,而且需要每天下山换药敷药。
当时的陈光益已经67岁了,身材又瘦小,每次背唐永华下山换药,都累得他全身酸软,但背上的负担再重,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
正是这一次唐永华崴脚,让陈光益对今后的人生有了新的长远思考。
自己一天天老去,身体也越来越差,如果将来哪一天离开了人世,没有户口、又有精神疾病的唐永华该怎样生活下去呢?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陈光益经常有意引导唐永华回忆家乡的事情,但一直没什么进展,他觉得时间不等人,只好于2016年3月向东溪镇派出所求助。
民警普忠发将唐永华的情况上报后,领导十分重视,要求他全力查清唐永华的身份信息,并想办法帮助她解决户口问题。
普忠发认为,既然陈光益当年是在市火车站遇到唐永华的,那么她应该和襄阳市有联系,可是两个月遍查下来,普忠发没有收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普忠发改变策略,认为应该从唐永华身上下手,当年5月下旬,他赶到东溪镇,耐心地和唐永华交谈起来。
从唐永华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普忠发听到了“蓬溪”、“逢溪”等地名关键词,她还描述了家里好像有弟弟、姐姐等人,但始终记不起名字。
回到支队后,普忠发通过上网检索,终于发现,在四川省遂宁市有一个蓬溪县,县中居民含“唐永”两个字的,仅男性就有485人,因为没有其他的关键线索,寻亲再一次陷入僵局。
2016年7月初,普忠发再一次来到东溪镇,他将蓬溪县所辖的近30个乡镇名字,一个个反复念给唐永华听,经过漫长的引导启发,唐永华好像对常乐镇有一些印象。
根据这一线索,普忠发通过全国人口信息查询系统一一比对,发现常乐镇有一个叫唐永德的人,与唐永华口中的弟弟有些吻合。
随后在当地派出所的协查下,证实了常乐镇的龙滩村,在几十年前的确有一位女儿失踪,这起人口贩卖案早已告破,但唐家失踪的女儿唐永贤一直没有找到。
这一消息让普忠发兴奋异常,唐永华很可能就是唐永贤,再后来,通过各种相关情况确认以及DNA血亲检测,证实了唐永贤的身份。
当得知自己找到了家人,唐永贤喜泪横流,她跪下来就要磕头感谢,被普忠发及时阻止,村民们得知傻姑娘找到家人后,也发自内心地替她感到高兴。
2016年7月12日下午3点,唐永贤的大姐唐永芳以及弟弟唐永德,从四川老家赶到重庆东溪镇永乐村,陈光益带着唐永贤以及许多乡亲在村口等候着,共同见证这40年后亲人团聚的重要时刻。
当姐弟俩刚下车,看到头发已经花白的唐永贤,他们一下就认出了这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两人迅速跑过去,三姐弟紧紧拥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陈光益忙前忙后,招呼着妹妹远道而来的客人,乡亲们见到此情此景,也纷纷感动得落泪。
在永乐村认亲成功后,姐弟俩带着唐永贤回到了阔别40余年的四川省蓬溪县龙滩村老家,姐弟三人共同的老母亲杨玉群已经85岁高龄了,她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神情激动,目光期盼地望着远处的小路。
当唐永贤回到老家,杨玉群用颤抖的双手翻看唐永贤背上的胎记,随后她抱紧女儿,泣不成声:
“贤儿啊,我可怜的女儿,妈没想到有这样一天,妈以为至死也见不到你……”
27年后结为合法夫妻唐永贤十几岁的时候便被人贩子拐走,家人找寻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消息,后来人贩子被抓,根据他的交代,唐家人又做了几番寻找,可始终是一无所获。
40年过去了,唐家人几乎都已经放弃,甚至怀疑唐永贤已经不在人世,如今她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家,与亲人团聚,普忠发和陈光益功不可没。
互诉衷肠、叙完亲情后,家人问起唐永贤今后如何打算,找到亲人的唐永贤精神上的疾病似乎根除了,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心里的牵挂和愿望已经得到了满足,如今最想做的就是嫁给陈光益,他对我十分疼爱,没有他、我可能活不到现在,他是我如今最亲近的一个人!”
唐家人对陈光益为人有所了解,也十分感念他27年来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照顾唐永贤的恩德,对于唐永贤的想法,他们都表示支持。
2016年11月15日,唐永贤的亲人连同85岁的老母亲从四川蓬溪再一次到重庆綦江,他们给民警普忠发送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并带上相关证件,为唐永贤办理好了户口问题。
看到唐永贤的娘家人几乎都来了,普忠发便提议:择日不如撞日,让陈光益和唐永贤就在当日结婚。
正逢古稀之年的陈光益激动得老泪纵横,让唐永贤成为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是他20余年来一直的夙愿,但之前因为没有户口,一直未能如愿。
如今,户口问题解决了,在普忠发的帮助下,两人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手续,并在永乐村老家准备了几桌喜宴。
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所叙述的那一幕!
27年后,终于结成了合法夫妻,两位老人都十分感动,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背后所包含的真情与温暖,足以让他们更加珍惜享受这段可贵的情感。
与陈光益结为夫妻后,唐永贤和他一起继续在重庆生活。
以前她不敢下山、害怕见人,如今成了恩人堂堂正正的妻子,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唐永贤走路挺直了腰板,遇到村民也会热情打招呼。
前两年,因为山体滑坡,陈光益在山顶的石头房子垮塌,当地政府给他们夫妻俩在东溪镇新市场安置了新家,并且按照情况办理了低保。
如今的陈光益已经76岁了,唐永贤也年逾花甲,她最担心的是老伴的身体,害怕他先自己而去。
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陈光益就会带着唐永贤去她四川老家和亲人团聚。
垂暮之年,亲人的相逢尤为可贵,但愿岁月静好长续,吾等且行且珍惜……
结语面对流浪乞讨者,我们普通者能够予以施舍,已经是善良有爱了。
陈光益偶遇浑身邋遢且有精神疾病的唐永贤,将她带回家中照顾,把她当做亲妹妹呵护27年,散尽家财帮其治病、竭尽全力寻找亲人,这份仁善的心灵和行动,十分可贵和令人欣佩!
爱情是很奇妙的东西,不知何时起、不晓何时终、遇上方知有。
陈光益和唐永贤那份醇厚无杂质的爱情,远离世俗和人间烟火,是彼此之间最为宝贵的财富。
亲爱的读者们,关于这个真实故事,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你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正能量故事,请把它转发出去,下一篇更加精彩!
【文/若木 图/网络】
(关注@若木小刀,为您分享更多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