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八字(毕加索 算命)

无药可救 2023-08-19 16:30:00 网友整理

莫迪利阿尼:既生我,何生毕加索?

阿米地奥·莫迪利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意大利著名画家,二十世纪初法国“巴黎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之年仅比毕加索晚三年。生于意大利利沃尔纳,父亲出自富有的银行家族,母亲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后裔。莫迪里阿尼从小多病。1902年-1905年,他曾先后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和佛罗伦萨美术学院。21岁到巴黎。传说他在巴黎酗酒、吸毒,风流韵事不断,过着艺术家特有的反传统、的豪放不羁的生活。35岁时,死于肺结核。

世人皆喜欢用拍卖的天价来论英雄,莫迪利阿尼也不例外。2015年11月9日他的一幅裸女以10.84亿人民币的价格轰动艺术圈。

2015年11月9日,在佳士得纽约“画家与缪斯”拍卖专场中,莫迪利阿尼的《侧卧的裸女》以1.52亿美元落槌,含佣金成交价1.7亿美元(170,405,000美元),约合10.84亿人民币,这个价格打破了莫迪利阿尼的个人拍卖纪录,而造就这个纪录的买家正是上海龙美术馆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知名藏家的刘益谦。

他曾在巴黎街头流浪,与毕加索为友,给诗人阿赫玛托娃画过16幅素描,还有一个女人,为他殉情。但他最爱的,一直是:画出她们的灵魂。

莫迪利阿尼说:“我要的是短暂却完整的生命。”

不幸的是,他真做到了。

如果莫迪利阿尼能活过35岁,他也许就能见到自己的作品真正出名的一天。但在1920年1月24日他去世的那天,他像一个流浪汉一样躺在巴黎街头的诊所,临死前用母语意大利语喊起家乡的诗歌。

莫迪利阿尼(左)与毕加索(中)

传记电影《莫迪利阿尼》剧照

莫迪利阿尼生前并没有追随者,但死后不久,连他用过的调色板都卖出了大价钱。在他去世40年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宣称:“莫迪利阿尼的素描直接来自最伟大的线条艺术大师,达·芬奇”。

阿美迪奥·莫迪利阿尼 (Amedeo Modigliani) 在20岁时,满怀才华和抱负,从故乡意大利来到了法国巴黎。也许第一个影响莫迪利阿尼的人是诗人王尔德,在他动身去巴黎前,母亲送给他了一本王尔德的《瑞丁监狱之歌》——“所有的男人皆弑己所爱”,这一思想悲剧性地暗示了在他生命最后,与他息息相关的女人。“经由艺术,也唯有经由艺术,我们才能免于玷污真实存在的污秽。”这一艺术信条强烈吸引着莫迪利阿尼,鼓励他藐视日常生活、无视自己的健康。巴黎蓬勃发展的艺术激发了他的创作,但他的余生也埋没在诸多天才中,变成了艺术的愤青、酒精的奴隶。

莫迪里阿尼作品

尽管只有1.65米上下,但莫迪相貌堂堂,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穿着灯芯绒的衣裤,一件格子衬衫,系着红色的围巾和腰带。刚到巴黎时,他优雅的谈吐、良好的家教,为他吸引来了一票的朋友,和一床的情人。然而没过多久,他的个性、穿着、举止和习惯就彻底改变,从一个优雅的意大利人,变成了衣衫褴褛的法国人——巴黎的前卫已经臭名昭著,起先,莫迪的“粗暴”只是抱着尝试的姿态在入乡随俗,但不久他感到必须抛开中产阶级的安逸和传统的价值观,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我以前可是个布尔乔亚”,他对萨尔蒙说。

莫迪利阿尼 自画像 1919

赞助人的

1907年,莫迪预见了他的第一位艺术赞助人保罗·亚历山大(Paul Alexander),他比莫迪大三岁,是个医生的儿子。保罗提供的麻药和实验用的刺激了莫迪吸食的习惯,他收藏了莫迪的25幅画,400多幅素描。

莫迪为保罗画的肖像画中,保罗高大时尚、脸色苍白、脸颊红润、蓄须,两撇优雅的小胡子在脸庞两侧向上翘着,身着高领、剪裁合体的蓝色西装。

保罗·亚历山大

莫迪的很多朋友都加入到了巴黎当代艺术运动中——未来派、立体派、野兽派、抽象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但莫迪却拒绝加入任何一派。他早期的作品受到的是源自拉斐尔前排的新艺术运动、塞尚的充实、高更异国情调的画、野兽派的感性与色彩、立体派破碎的平面和德国表现主义的心理痛苦。他有一种敏锐的能力,能从每场艺术运动中取其所需,化为已用。

又一个被毕加索所"害"的人

巴黎的艺术家们有一个公认的领袖——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他与莫迪几乎同岁,两人也有一种祖辈源自地中海的共鸣。

毕加索也是素描的爱好者,他还告诉莫迪要坚持画下去,“素描画的再多也还是不够”。有时毕加索也把莫迪当对手,画室里莫迪的一张画作会因为他恼怒而被撕掉,但他后来又买了另一幅莫迪的画作《双手放在膝盖上的年轻女人》,如今收藏在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

双手放在膝盖上的年轻女人

毕加索对他的影像清晰可见,他1908年的画作《年轻女人的头像》与毕加索1902年的画作《忧郁的女人》一样,同样的大帽子、低额头、偏紫色的肤色、厚厚的嘴唇、坚毅的下巴。

莫迪利阿尼 年轻女人的头像 1908

毕加索 忧郁的女人 1902

这两位画家是不公平的对手,同样是小个子,同样满腹才华、精力充沛,但更有野心的毕加索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追随者,而莫迪也无法和他那千变万化、压倒一切的天赋相抗衡,“我是又一个被毕加索所害的人。”在立体主义风靡一时的时候,他的画虽然比毕加索的更富有感情,但莫迪觉得自己成了毕加索的牺牲品。

从非洲雕塑中获得美感

在巴黎的三年让莫迪创作了最重要的作品,也让他在人际之中筋疲力尽、沮丧万分,他回到意大利里窝的家乡,回归了平静。1909年到1014年,他发现了非洲雕像中的美感,“原始中有一股简化的美,和新古典主义们从希腊、罗马中提炼出的线条最为接近。”这些异国的雕像让他有章可循,又忠于自我。在日后他的无数绘画中,都能够看出非洲雕塑的影子。

但一回到巴黎,莫迪的生活又回到了不羁的灾难,他的绘画仍在混乱中进步,而他的赞助者们发现了这一弱点,纷纷鼓励他喝酒,供给他痛饮葡萄酒和威士忌,或是把他和酒精一起锁在地下室里,变成了奴隶制的供养关系。

野蛮人柴姆·苏丁

那些年中,莫迪却收获了一份特别的友谊——柴姆·苏丁成为了他新的挚友和知己。苏丁完全是莫迪的反面,他生性粗鲁、野蛮,一衣服总是又脏又破,就像一个会走路的调色盘。

柴姆.苏丁

童年的痛苦让苏丁的画总总是充满暴躁的元素,但莫迪却看到了他的才华。他为苏丁画了10张素描、4幅肖像。苏丁浓密的头发梳向两边,遮住耳朵;不对称的棕色眼睛带着白色的点;鼻子宽,像把铲子——莫迪画出了苏丁天真无邪的强烈感情。

柴姆.苏丁

就在莫迪奄奄一息,即将离世的时候,他还不忘自己这位疯子般的朋友,对自己的画商说:“我已经完了,但我给你留下了苏丁。”

精明的纪尧姆

1914年,一战的炮火打到了巴黎,流亡的艺术家们变成了社会边缘的人士,他的生活更加艰难。艺术品交易商保罗·纪尧姆(Paul Guillaume)成为了莫迪的经纪人,在1918年的一张照片中,精明时髦的纪尧姆带着寒酸邋遢的莫迪走在尼斯的大道上。

纪尧姆在他身上赌了一把,并且赚得满盆。日后想起莫迪独特的感染力,纪尧姆写道:“太迷人了,感情如此昂扬。他高傲的灵魂,在其瑰丽却残缺的美中,依然留在我们身边。”

保罗·纪尧姆

莫迪为纪尧姆花了4幅画像,最好的那幅里,纪尧姆圆柱形的脖子支撑着他那又大又方的脑袋。三角形的鼻子和他优雅的八字胡,还有嘴巴形成的三角形相互呼应。尽管莫迪画作所卖的钱全被纪尧姆赚取,莫迪仍然在这之中逐渐变得画风成熟、并创作出了最杰出的肖像和画作。

疯狂的缪斯

1914年,比莫迪年长5岁的比阿特丽斯·黑斯廷斯(BeatriceHastings)走进了莫迪的生活,她有着复杂的过去,和智慧的头脑,能懂得真正的才华,活跃而直言不讳、读书之广也让人惊讶——她是莫迪所需要的。两人酒后的争吵十分激烈,凶狠的厮打也让她乐在其中,这对情侣在巴黎艺术圈逐渐变得臭名昭著,她既是他的魔鬼,也是他的缪斯。

阿特丽斯·黑斯廷斯

1914到1916年之间,莫迪为比阿特丽斯画了15幅肖像和无数素描——“他每天都从我身上在获得灵感”。比阿特丽斯真心钦佩莫迪的才华,希望能把他从每况愈下的酗酒中拯救出来,但她发现想要维持他们梦幻般的生活越来越难。共同生活两年后,她投入了另一个意大利雕塑家的怀抱,并且把伤痛永远留给了莫迪利阿尼。

阿特丽斯·黑斯廷斯

最后的情人

虽然莫迪一心要自我毁灭,但还是在拼命作画,绘画是他生命中唯一稳定的元素。他把精力只用在为男人、女人和孩子画出生动、感情饱满的作品。画布上孤独的主角或优雅,或粗疏,或零担,或神采奕奕——都似乎与世隔绝。

不管画什么,他都需要一个活生生的模特站在面前。1917年,莫迪遇到了最后的爱人,让娜·艾布特纳(Jeanne Hebuterne)。她比莫迪小十四岁,是个天才小提琴手,也是莫迪会喜欢的那种女人——她有着宽嘴、长鼻子,黑发和白皮肤强烈对比,杏仁蓝眼睛就像一尊哥特肖像——尽管她只有19岁。

让娜·艾布特纳

让娜是莫迪最好的情人,为他摆姿势、做模特、崇拜莫迪,莫迪喝醉了,还把他背回家,为了得到莫迪的欢心不得不放弃脆弱的自我,但她的敏感和多疑却让莫迪十分痛苦,年轻的让娜不断希望莫迪能够最终稳定下来,却忘记了莫迪最需要的身体和心灵上的自由。

在莫迪的笔下,让娜的肖像却逐渐变得扭曲,头更加椭圆,脖子更长,四肢更伸展,隆起的小腹表明她正怀着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莫迪多次反悔与让娜结婚的约定,对家庭的约束逐渐感到厌倦也让他的画中带着悲观的情绪。

让娜·艾布特纳

就在莫迪死去的第31个小时,让娜后退着从5楼的窗中跳下,颅骨碎在了街石上,带着怀中的婴儿离开了人世。

死后的荣耀

莫迪生前并没有得到认可,然而他去世的10年后,他悲剧性的传奇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吸引了热心的收藏者,他的画飙升到了50万法郎的天文数字。

2010年,一副莫迪利阿尼的“让娜肖像”在佳士得拍出了900万美元。

他的名声却激励了许多平庸的杜撰作品:9部小说、1部剧本、5首诗歌、1部纪录片和3部故事片。只活了35岁的莫迪像同龄的一批画家一样,以动人的魅力、耀眼的才华、狂热的工作风格,甚至用自毁和早逝,变成了一个无法忘记的故事。

同名传记电影《莫迪利阿尼》海报

如同保罗·高更在南太平洋时的那个预言一样:“会有那么一天,他们把我们当成神话人物,或是报纸上杜撰的传奇。”

来源:有画说

一条公式解释:毕加索为什么伟大?

大家好,我是意外天团最帅气的编剧毕减索!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毕加索。

聊之前,我想先分享下陈丹青在《木心文集》的后记里,写到的一小段话:

木心的异能,即在随时离题:他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他说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种菊花而改种葡萄,那该多好。

我喜欢木心的状态,他把卡夫卡、林黛玉、西蒙、陶渊明都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而不是当成小说或者历史中的某个人物,当成某个已经固化的标签和符号。

因为艺术家的艺术品,其实就是艺术家的心灵档案。

所以,我去看毕加索的心灵档案,比起他画了什么,我会更关心他在里面寄托了什么;比起他画的知识点,我更关心他心灵档案里的心灵密码。

如果用数学公式表达就是:两极+中间=完整。

大概会结合人生、历史的两个维度, 去解码我看到的一些毕加索的心灵档案。

生命的两端(回到人类的小时候)

生命的中间(不断超越的生命力)

完整的生命(观察艺术的新视角)

生命的两端

回到人类的小时候

先来聊聊毕加索人生的两极。大概可以用他自己的两句话来说。

第一句话来自他的晚年,他说:

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

前半句说的是:他大概在14岁时,画的已经和拉斐尔这些大师一样好了。别人穷极一生达不到的高度,他在少年时代已经完成了。

而后半句“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我见过最多的解释,是把这句话当成了毕加索的绘画理念,说成人的世界是束缚的,孩子的世界是天马行空,更多依靠直觉和想象力来绘画,像孩子绘画会更难。

他们说的一点都没错。

但当我看到《毕加索传》里他的回忆时,我受到了另一番触动,他说:

奇怪,我从来没画过一幅儿童画。

或许,正如蒋勋先生说过的:

毕加索说自己要像孩子一样画画,其实是因为他从来都没像孩子那样画画过。

毕加索在8岁时,就展现了超牛的绘画天赋,连作为绘画老师的爸爸都甘拜下风,说8岁的毕加索已经超过他了,还把绘画的工具吃饭的家伙都给了毕加索。

从此,可想而知。

天才的毕加索接受了老爸给他的各种严苛的训练,画那些古典绘画。

▲ 毕加索9岁时的画作

他在孩子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机会像孩子那样涂鸦、绘画过。

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对不对,但不得不承认毕加索这个生命,在他人生的两端,确实存在着在孩子时没像孩子一样画画过的遗憾。

并且这个遗憾是真正无从补偿的,毕竟孩子时代,说过去就过去了。

这让我想起了和毕加索同是1881年生的中国作家鲁迅。

迅哥儿,有一篇我们非常熟悉的文章,叫《风筝》。

里头说的是迅哥儿小时候,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每次都会在弟弟制作风筝时去搞破坏。可是当他二十年后回想起来,觉得非常悔恨和自责,去跟弟弟道歉,想要补偿弟弟时,弟弟却说:有这件事吗?我已经全不记得了。

于是,迅哥儿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无从原谅,不能补偿,也就变成永久的遗憾,以及不休止的纠缠,才会在结尾说走进肃杀的严冬,寒威和冷气。

我相信人性会给自己制造一个囚笼,把自己关进去,不停地被拷问,越挣扎,越无法脱身。

无法脱身时,就会选择方式去释放。于是,鲁迅写了《风筝》,毕加索则是在晚年拼命地画孩子。

他把画孩子变成了晚年很重要的题材。

所以,当你去看毕加索人生两极的人生时,你会发现他是倒过来的,孩子时的绘画多么地成熟老练,晚年时的作品多么地天真可爱。

他从生理的孩子,活成了心理的孩子。

当然,如果只可能是因为童创伤,有了个像孩子绘画的理念,或者活着像个孩子,我们只会说他心态好,是个不错的人,还远远称不上伟大。

但是,如果他心理上的孩子,不止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还回到了人类的小时候呢?

这就要说到他的第二句话,关于艺术家的看法,他说:

一流的艺术家窃取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要理解这句话,大概要把高更放进来。

高更就是那个抛妻弃子,跑去了塔希提绘画的男人,之所以选择高更,是因为他俩都受到了非洲原始艺术的影响。

而高更注重原始的色彩、人物、画面、事件的呈现,但其实,这只是皮毛。

因为原始时候最重要的灵魂是那个对世界没有那么多噪音、无拘无束的思维。

所以毕加索人生的两极,不仅联接着自己的小时候,还回到了人类的小时候。

他从生理的孩子,活成了心理的孩子。

也从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孩子,回到了人类小时候的样子。

而在这从小孩回到小孩的历程中间,是毕加索不断超越时间的生长,不断超越的生命力,让他贯通了这人生的两极。

生命的中间

不断超越的生命力

蒋勋先生曾用一句话评价毕加索的一生,就是:不断超越的生命力。

但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适合放在他人生中间的部分来说,因为他的两极是从孩子成长为孩子。

比如绘画历程的成长,会发现他很多变。

一会儿在古典的传统里。

在蓝色时期里孤独地流浪。

在玫瑰色时期里享受爱情。

还有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

而在这不断超越的生命力背后,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便是:他对艺术的痴狂。

毕加索是不相信上帝的,但他不能不相信死亡。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心气反而平静下来,他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这个准备不是设立遗言,也不是登记财产,而是不管是非,不听闲言,拼命工作。他真的要拼命了。

——《毕加索传》

他拼命的工作就是创作艺术,他跟死亡较量本身,是在跟自己的心力、体力的较量。

而不断超越的生命力,其实是精神不断纠缠的力量。

一面是与自己纠缠,一面是与世界外部的纠缠。

一个人是这样,如果拉长到整个艺术史的角度,你就会发现,毕加索身上缩影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

从原始壁画,到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再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

如果你有耐心,你去毕加索的各个时期都能找到相应的痕迹。

北大的朱青生老师有一观点,他说去看人类的艺术发展史,其实是人类意识突破自我的历史。

这种突破,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对永恒的追求,有限的生命去抵达无限,这本来是宗教的事情,但他不信上帝,选择了艺术,把自己变成了上帝。

他知道,这不是尽头,所以要永远地年轻,永远不停地去超越。

在超越的过程里,他成为了西方艺术传统的集大成者,你能看到他站在西方艺术的顶峰,横扫现在、过去,还开创未来的那种傲气,那个稀奇古怪的性格;还能看到他对其他文明的敬畏。

第一个敬畏的文明,我们在前面有聊到过,非洲时期的原始艺术,改变了他一生走向的文明。

第二个敬畏的文明,是我们中国东方文明的艺术。

毕加索特别特别敬仰齐白石老人,模仿过一大摞不知道多少张的白石老人的水墨画。

他甚至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齐白石。

他在和张大千世纪流的时候,还迫不及待地拿出这些模仿稿,要张大千一一指出错误,然后怎么改进。他的那个激动哟,真的很可爱,他说

巴黎是一座艺术堕落的城市,西方都是如此。配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源自中国;第三是非洲黑人。东方的一切吸引着我。如果把东方比作一块精美的大面包,那么西方的文明只不过是面包碎屑罢了!

中国的墨竹兰花,我是永远画不了的啦。我很想去中国,但是,我老了,再也忍受不了艺术上新的地震,唉……

——《毕加索传》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这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是中国人的骄傲?或者是其他什么。

我感觉到的是,他站在艺术面前,强悍如上帝的同时又弱小如孩子。所以,我们沿着这个视角往下看:

他人生绘画历程的成长,不仅是自己的,更缩影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

毕加索不断超越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艺术而痴狂,更是因为艺术而有敬畏。

他站在欧洲的群山巅峰上,不仅一览众山小,更是发现、承认了自己的渺小。

不说其他,拥有这些点的人,就已经具备了伟大艺术家的品质。

完整的生命

观察艺术的新视角

当从完整生命的视角观看时,我控制不住地把毕加索和达芬奇关在一起,这两个肉体生命跟艺术生命一样长的家伙,真的很般配。

但我想把他们关在一起的冲动,不是来源于他们的绘画,而是因为他们的文学尝试。

可能有不少人知道,毕加索除了绘画,还搞雕塑、摄影,甚至写诗,出版了本《毕加索诗集》。

那是在1935年,毕加索已经54岁,当时,他和妻子奥尔加的婚姻遭遇危机,两人分居还提出了诉讼。受了情伤的毕加索,就开始写诗,还做到过一年365天不断更,之后大概断断续续写了24年左右。他的诗长这样:

译:

什么样的疯狂骑在它仇恨的马背上而来如此得当地向你致意难道不是无精打采的花躺在船上滑行在血管中并突然打开脸颊之窗闹着玩地把香味的籽粒扔到街上。

译:

仅仅只有颜色

蜜蜂啃咬它的嚼子

仅仅只有气味

鸟儿挤压它的镰刀

仅仅只看到他们蜷缩在枕头上

爱情融化燕子轨道的金属

仅仅只是一根头发

译:

1936年五月3日

哆3来1咪0发2索8拉3西7哆3

哆22西9拉12索5发30咪6来11½哆1

哆333西150拉¼索17发202来1咪106西33.333.333

咪10西44拉9唆22发43咪0—95

手把阴影抓来光线则由它如此做并静静地填充数字之和3—5—10—15—21—2—75—而飘扬的头巾被头发的爪子带走它的翅膀伸展盘旋陶醉于自由在胸衣之线的蓝色中在无限敞开的天空中

注:选取的诗歌、图片皆为余中先选译。

这些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语法“乱七八糟”,让你看都看的费劲,针对这个点,他说:

假如我要按照那些跟我毫无关系的规则来修正你说到的错误,那么我所特有的音符就将消失在我并未领悟的语法中。我宁可心血来潮地造一种语法,也不愿意让我的词语屈服于不属于我的规则。

为什么要去按照那些跟我毫无关系的规则来修正我自己?很有启示性的一个发问,这就是毕加索,宁愿自己困难重重地去创造,也不愿盲目地去臣服。

说完毕加索,我们来说达芬奇,可能很少人知道,达芬奇也做过很多文学的尝试。

在被称为意大利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记载着一件这样的事情。

达芬奇自称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他有写作困难症,但是在《大西洋手稿》第二百六十五页,达芬奇很认真地写下了对于文学描述的尝试。

他在证明一种地球生长理论的证据,在列举被泥土吞没、埋在地下的城市后,又继续列举在山中找到的海洋化石。尤其是某些骨骼,他认为必定属于太古时期的某种海怪。

在那一时刻,他的想象着波浪中游荡的巨大海兽的图景。他就把这页纸倒了过来,努力捕捉这个动物的形象,三次尝试写一个句子来表达对这一图景的惊叹。

啊,有多少次你被看到在汹涌海洋中沉浮,你长满毛刺的黑色脊背像大山一样突兀,你仪态沉稳而端庄!

然后,他使用了“翻转”这个动词,以求给这个巨兽的活动增添更多的动感。

有多少次你被看到在汹涌海洋中沉浮,你仪态沉稳而端庄,在海水中翻转。你长满毛刺的黑色脊背像大山一样突兀,击败并且驾驭了海水!

但是,在他看来,“翻转”这个词降低了他想要引发出的壮观和宏伟的印象。所以他选择了“犁开”这个动词,并改变了整个句势,给它带来了紧凑感和节奏感。

啊,有多少次你被看到在汹涌海洋中沉浮,你像大山一样突兀,击败并且驾驭了巨浪,你长满毛刺的黑色脊背犁开了海水,仪态沉稳而端庄!

这个景象就是达芬奇所要的,被表现得几乎是大自然威严力量的象征。

把他俩的画摆在你面前,你可能不会觉察到什么,但将这两次文学尝试摆在一起,我们很明显能看到:

毕加索是自嗨型的,我写我的,我的地盘我做主。

达芬奇是针对用户型的,我写我的,但也一定要你能看得懂。

所以,你去看达芬奇的画就很容易看懂,你去看毕加索的画,想看懂就很麻烦,

如果从文学尝试回到绘画,再从绘画的角度纵深下去,你会发现: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续接了古希腊的精神传统,引入自然调和,达到纯客观。

二十世纪的毕加索,进一步地续接了原始艺术的传统,引入自主创造,变得纯主观。

换言之,就是:

达芬奇在世界里求知,他更注重抵达世界自身的规律。(科学视角)

毕加索在世界里寻找自我,他更注重自我制定的规则。(美学视角)

所以,我特别想把这两人关在一起,他们可能会互相接受,坐在一起吹牛聊天,但更可能的是打架,因为他俩最的终极视角是南辕北辙的。

尽管南辕北辙,他们都还算是注重规则和规律的,要是再把一个叫杜尚的家伙和他们关在一起,那就非常完美了。

杜尚就是那个用一个小便池颠覆了艺术史的家伙。

杜尚所提倡的是:艺术就是非艺术。(哲学视角)

把这三个人放在一起,差不多就是西方艺术观察世界的重要的三个视角了。

如果再加上中世纪的西方提倡的:艺术就是为上帝服务的宗教视角。去观察整个西方艺术,甚至是去观察整个西方文化的基本视角都齐全了。

我们透过这完整的四个视角去看毕加索,你会发现:

毕加索不仅完成了西方艺术史上主观对客观的颠覆,还完成了美学视角对宗教视角的彻底颠覆。让你在艺术面前,不止和马云平等,还和上帝平等。

所以,如果把“毕加索为什么伟大”总结成一个公式:

两极+中间=完整

它就有了在人生、历史两个维度下的多重意义:

毕加索从生理的孩子,活成了心理的孩子。

也从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孩子,回到了人类小时候的样子。

他人生绘画历程的成长,不仅是自己的,更缩影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

毕加索不断超越的生命力,不仅是因为艺术而痴狂,更是因为艺术而有敬畏。

他站在欧洲的群山巅峰上,不仅一览众山小,更是发现、承认了自己的渺小。

他不仅完成了西方艺术史上主观对客观的颠覆,还完成了美学视角对宗教视角的彻底颠覆。让你在艺术面前,不止和马云平等,还和上帝平等。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毕加索的心灵档案,他的伟大之处。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