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巴(结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帮助口吃孩子走出困境,家长应该注意这些
“说话结巴是跟人学的,不用放心上。”“口吃就是心理问题,孩子大点儿就好了。”关于口吃,你是否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观点?事实上,这些认知给口吃者或家长带来错误的治疗方向,会隐藏“口吃”的问题,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10月22日是国际口吃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刘玉清介绍,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的人在频率和强度上不同、且非自愿的重复(语音,音节,单词或短语)、停顿、拖长打断。那么,口吃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沟通态度?
【热问】
Q:是否有前兆,对孩子有何影响?
A:儿童在出现口吃症状之前、之后或伴随期间,往往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点头、眨眼、面部抽动、多动等,亦有儿童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急躁,肢体动作较多,容易与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出现尿裤子、尿床等现象。口吃的人会因说话困难而承受各种负面情绪反应,例如尴尬,焦虑和羞耻感。这些情绪反应会导致说话时紧张和挣扎,或者让有口吃的人完全避免说话。
Q:口吃分为哪些情况,会自愈吗?
A:儿童口吃主要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暂时性口吃是2-3岁儿童在语言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形,基本上通过幼儿园学习以及家长引导能够自愈。3-5岁儿童出现的口吃通常是良性口吃,需要家长耐心对其进行矫正,快则半年,慢则一两年会逐渐消失。5-8岁儿童以及8岁后儿童出现的口吃,是一种特殊的、固定形态的语言存在形式。该阶段儿童出现口吃矫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需要专业人员和机构指导。
Q: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沟通?
A:儿童如果出现口吃,应分阶段进行矫正。对于暂时性口吃儿童,家长应耐心教育孩子不要模仿口吃的人,告知模仿他人讲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不要过分关注儿童的口吃情况,可对其进行适当提示、引导,转移注意力并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对于5岁后出现口吃的儿童,家长应与老师保持态度一致,孩子说话不流利时应予以鼓励,不过度斥责。
Q:孩子表达不清时,家长怎么办?
A:家长可以蹲下来,注视孩子眼睛,仔细询问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如果确实表达不出,家长可以代替进行表达,帮助度过困难,避免孩子出现尴尬或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家长可通过带领儿童唱儿歌的方式,增强自信心及说话的流畅度。对于已经形成心理障碍的儿童,家长应求助专业心理健康门诊,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进行相关发音训练。
Q:可以手术治疗吗?能不能治愈?
A:儿童口吃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语言训练、心理疗法等对孩子进行干预,这些干预治疗对口吃儿童是有帮助的。通常情况下,幼儿可能会完全克服口吃,年龄较大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则很可能会在一生中继续口吃,但在适当的治疗和支持下,他们可以成为有效的沟通者,不会因口吃而限制其发展。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赵琳
“为什么会口吃呢?”今天告诉你原因
之前我们科普了口吃的具体表现
口吃是绝症?治不好?大家对口吃的误会太深了!
可是,家长总会问:
“为什么会口吃呢?”
这个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百灵鸟言语训练中心的小百灵老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
口吃的产生和分类
告诉你口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幼儿口吃应该怎么办?
口吃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有很多学派。
有人认为是大脑言语优势半球不典型侧化,该学说认为口吃者的大脑左侧半球对言语活动的优势控制不足,双侧大脑半球均发送各自的神经信号控制言语产生,使双侧肌肉出现非同步活动而导致口吃,这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近期发展性口吃的神经成像研究从结构和功能上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是造成口吃的原因还可能有这些:言语运动功能异常、听觉系统异常、环境压力、心理障碍等。
简单一点概括,口吃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生理原因:口吃与遗传或某种脑功能障碍有关。
(2)心理原因:如精神紧张、焦虑、激动。
(3)整个语言神经功能有障碍:即与发音、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
(4)模仿和暗示。有部分人小时候听别人口吃觉得好玩,就去模仿别人结结巴巴的讲话,养成习惯就变成口吃了。
口吃的分类有:
发育性口吃:儿童在2~3岁学习说话时,由于言语功能发育不成熟,掌握词汇有限,说话太过紧张,想得比说得快,就不能迅速选择词汇,造成口吃,这是言语发育的正常现象。
家长恰当引导,就能度过这段发育性口吃阶段。但如果没能恰当引导,也没有促进语言的提高,可能会演变为真性口吃。
真性口吃:儿童发育到6岁以上,口吃长期持续超过半年,则可判断为真性口吃。
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说口吃会遗传,但如果家中有口吃家族史的就要特别注意了,有研究发现,一半多的口吃幼儿都有正患口吃或曾经患过口吃的家人,这类幼儿很可能发展成真性口吃!其次,如果孩子有语言障碍,如说话较晚,或者理解有困难,发展成真性口吃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
如果孩子生长节奏快,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的,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生活切实的压力,那这样的幼儿的口吃会较容易发展成真性口吃,希望家长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生活环境!同时,调查显示,男孩更容易患者口吃,但治愈率也会高于女孩。
家长在生活中要注意,
引导孩子放慢语速说话,
加强语言启蒙教育,丰富语言!
关于口吃的训练方法,
我们会在下一期的文章继续讲解。
关注四川百灵鸟言语训练中心 官方公众号,
我们将持续分享更多干货哦!
四川百灵鸟言语训练中心,一家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或发音不清的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进行语言训练、发音矫正的专业机构,主要开展口吃矫正、构音障碍矫正、腭裂语音矫正、听力障碍言语康复、自闭症语言训练、婴幼儿早期语言发展教育咨询及训练。
看厦门中心专家分享:一个月改掉结巴的小妙招
在生活中导致结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很多本不该发生结巴的儿童也可能罹患口吃,最终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当结巴发生后,有些人整日恐惧于口吃的存在,于是将自己关在家中不愿意出门与他人进行交流,结果口吃问题愈发严重。但另外一些人却认为结巴未必不能改掉,于是他们迈上了结巴矫正的道路。
可是结巴的矫正哪有那么容易,自行摸索的办法有没有用不好说,可能还能起到反效果;网上的办法倒是一大堆,可练着练着就有些不对劲,要么要钱要么说一些废话。
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结巴还是没有得到改变!
鉴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厦门中心专家愿意主动分享一些矫正结巴的小妙招,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个月改掉结巴的7条小妙招1.让孩子学会从容不迫地说话
很多结巴的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会经常停顿,卡在某个字句上不断重复。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教会孩子这样做:当孩子一句话或一段话结束后,等上一些时间再开始说话。
这样做的好处比任何批评或建议,诸如“慢点儿说”或“慢慢地再说一遍”都更为有效。
2.减少你给孩子的问题
儿童在说出自已的想法时语句更为流畅自由,但回答成人的问题时则显得有些迟钝、卡顿。此时家长们应该这样做:减少对孩子的提问,等孩子分享完之后与他讨论,让他知道你对他所说内容的重视。
3.忽略孩子说话的方式
用你的面部表情以及其他的身体语言等向孩子表明这样一个事实:你是在听他说话的内容,而非他说话的方式。
4.给予孩子一个固定的时间段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用一些时间给予你的孩子全部的注意。
此时你们应该让孩子自已选择他所想做的事,让他带你参加他的活动,让他自已选择是否说话。当你在这时候要说话时,要用慢慢的,平静的,轻松的,带有很多停顿的说话方式。
对年纪幼小的孩子而言,这段从容的安静的时光,可以树立他的信心,让他知道,他的父母喜欢和他在一起。这样做的意义是降低孩子对结巴状态的敏感度,为结巴的矫正做准备。
5.让家庭所有成员学习如何轮流地说话和倾听
儿童,尤其是口吃的儿童,会发现当没有人打断,且听众注意倾听时,他们能够更加容易说话。所以,想要让语言状态在短期内恢复平稳,家庭成员们就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表达,让他去畅所欲言。
6.观察你和你的孩子互动的方式
有些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没有耐心,孩子一句话在那卡顿几次就要生气发怒,这样的情绪变化无疑是错误的,因为生气和发怒会给予孩子一个信号:父母是因为我说话卡顿而生气的,所以我要少说。
于是,当父母要批评、生气或其他情绪激烈的动作产生时,口吃儿童的语言状态就会立刻发生变化。当这种交互行为固化,口吃自然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7.鼓励永远是最重要的力量
我希望家长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们要让孩子明白,不管他怎样,你都会接受他,口吃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麻烦”而已。
在平时,你们其实也可以多鼓励鼓励孩子,让孩子开口,如果因为担心口吃而不说话,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而只有开口说话,问题反而会变得愈发简单起来。
这就是厦门中心专家分享的一个月改掉结巴的小妙招,希望能帮到大家。
真正想要改掉结巴,这些核心窍门也很重要1.通过单个字或者是词语练习发音,尽量保持每个字的读音准确、保和有利,逐渐地从单词过渡到句子。
2.通过朗诵来训练自己的表达方式,抑扬顿挫,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语言的速度,这个控制速度不是说快慢,而是要咬字发音都要清楚,不要断字。
3.在说话之前放松面部肌肉,平时说话尽量克服紧张的情况,放松心情,一定要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下表达自己的语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慢慢地提高句子的语速,改善原本卡顿的结巴状态,问题自然而然也会得到恢复。不过,如果口吃问题已经根深蒂固,还是建议大家去专业的语言机构,自己不要胡乱练习,否则会起反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