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八字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八字与父母的关系怎么写)

隐身守侯 2024-02-10 09:54:17 网友投稿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孩子玻璃心性格有缺陷,和父母关系大,想纠正得懂得“八字真言”

文丨豆苗妈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会见到很多较为玻璃心的小孩子,但是除却他们玻璃心,较为脆弱的一面,有些时候还能看到孩子比较暴躁。

特别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哭闹不止,直接打骂爸爸妈妈,这种行为看似不可能出现在较为柔弱的孩子身上,但是却真真正正的发生。

脆弱与强劲的双重结合,其实就展现出来孩子本身的性格缺陷,我们也都明白性格决定命运。

如果性格上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玻璃心还暴躁,这就算得上是孩子性格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为父母应该进行纠正。

01玻璃心的孩子总是会异常暴躁

前段时间放假去一个朋友家里面玩,没想到刚到家里面就看到了这样一幕:她看起来较为柔弱、粉粉嫩嫩的女儿竟然骑在爸爸身上对着爸爸扇了一耳光,最重要的是,孩子脸上还挂着眼泪。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是非常的尴尬,但是没想到闺蜜丈夫直接把孩子抱起来什么话也没说。后来聊天才知道是爸爸不愿意答应她的要求,说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笨”,孩子生气了开始哭闹。

这些孩子她们难以承受生活中所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即使父母对她们说几句重话,也有可能伤害到她们的心理,所以父母就像是在保护一个瓷娃娃一样避免他们遭受的伤害。

可是孩子并不懂得父母的这种爱意,甚至有可能将这种爱意践踏,这时候就会显现得较为暴躁的情绪,知道父母不会去反击他们所以就肆意妄为。

正所谓撒娇女人最好命,其实这句话用到小孩子身上也比较适用,懂得撒娇示弱的孩子他们能够取得更多的关注与关爱。

可是在家里面的时候,有爸爸妈妈来当做他们的依靠,等到了社会上孩子如果还是一个玻璃心并且表现出来脾气较大的情况就会影响到学习、生活、工作。

毕竟社会上任何一个人他们讲究的是一种利益兑换,如果没有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好处别人为什么要宠着你?只有父母才会无私的奉献。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种玻璃心还暴躁的情绪,就应该想办法进行制止。当然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了解到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02为什么孩子是个玻璃心?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状态绝对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出来的。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孩子在和爸爸妈妈相处的过程之中,他们的行为会得到逐渐的规范。

如果父母不懂得进行教育这时候就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就像上面所说的孩子玻璃心暴躁其实都是父母惯出来的。

1)父母的宠爱是最大的保护伞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是一种较为严厉的状态孩子会变得玻璃心吗?必然不会。因为他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已经适应到了父母教育的状态,如果玻璃心就会遭受到父母更大的指责,孩子必然不会这样选择。那么孩子会变得更为暴躁吗?

如果爸爸妈妈表现出来的状态已经压制了他们,自然而然孩子是一种示弱的情绪,所以如果父母懂得适度的管理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必然会表现不出来玻璃心,还暴躁的情绪。

父母的宠爱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因为父母宠爱他们所以任何事情都可以为所欲为。

2)不懂如何解决问题是孩子的短板

当然有一部分孩子他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以哭闹来应对,而是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所以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玻璃心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内心并不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

暴躁情绪就是他们面对自己无能之下,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人,所散发出来的情绪,这也算得上是父母能力培养的欠缺,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让他们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3)低能“巨婴”宝宝是长久形成的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朝一夕,在长久的影响中,父母和孩子相处会让他们的行为做出一定的改变。

而我们上面所说的玻璃心孩子,其实算得上是一个低能巨婴宝宝,长久形成这样的习惯父母也不懂得如何去解决,这只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长。

现在巨婴宝宝确实非常多,作为父母也应该提防自家孩子成为这样的人,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如果长期以玻璃心暴躁的状态去应对任何事物,只会让他们摔得越来越惨。

03父母不懂得放手,为孩子全盘操办,最后的苦只能自己吃

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喜欢对孩子说“你要赢在起跑线上”、“你要越来越优秀”“你必须每天好好学习,其他事情不用你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确实变得越来越专注于学习,并且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到学习上。

只是学习是随机变化的,我们也不能保证孩子一直处于较为优秀的状态,加之孩子因为本身对于学习的关注会导致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这时候玻璃心情绪也较为明显。

一旦孩子成绩差父母也会生气,甚至认为自己付出那么多孩子却不懂得回报,自然而然暴躁情绪出现也会影响到孩子,他们必然有模有样的学习。

虽然在小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较为开心的状态,这时候他们有爸爸妈妈宠着,但是一旦走上了社会和其他人接触就有可能吃亏。

就像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每个人都是家里面的宝贝,不可能谁宠着谁!孩子内心过于脆弱,不懂得承受压力的时候,他们的玻璃心状态就让人生厌,甚至被孤立。

我们一定要清楚在孩子小的时候养成能够抗挫的心理再加上性格温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04作为父母,纠正孩子的性格缺陷,必须懂得“八字真言”

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对社会上的压力能够有较强的抗挫能力,同时能够比较平和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在面对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的时候,也应该以一种坚强积极乐观的状态表现出来较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孩子上面所谓的状态其实是需要父母来进行教育的。

只有父母的信任、放手、训练、鼓励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因为这种方式的选择,就是让孩子在有父母依靠的同时促进他们个人的发展。

慢慢的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抗压能力他,他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的生存,也算得上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礼物。

①信任

所谓的信任其实是指父母能够信任孩子本身的能力,他们在和父母长时间相处的过程之中也会有模有样的去学习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去处理?

可是很多父母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在父母的眼里孩子从来都是孩子,他们好像不会长大一样,所以我们应该建立这种信任关系,明白孩子是有能力的。

②放手

当有了这种信任关系之后,懂得放手也是父母需要跨越的一种障碍,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以泪洗面,看似非常夸张但确实是一些宝妈可以做出来的。

她们舍不得和宝宝分离,这种分离焦虑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只是孩子固然需要自己慢慢长大,不懂得放手就是在限制孩子进步的脚步。

作为父母我们也永远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有些时候不要将精力过多的放到孩子身上,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感,懂得放手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好的。

③训练

放手之后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走上较好的发展道路,但是另外一些孩子在没有父母引导之下就有可能越来越差,这时候父母其实还是应该懂得适度的训练,让他们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技能是什么?

就像上面所说的,孩子玻璃心暴躁其实应该让孩子承受一些外力的影响,当别人表现出来对他们这种性格的厌恶的时候,孩子就会自我反思考虑是不是真的出现了问题?这种思考锻炼也会促进孩子不断的努力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

④鼓励

当孩子表现出来坚强独立的品质父母应该感叹他们本身的进步“你真棒”,“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肯定了孩子的努力。

除此之外,还能影响孩子的交友习惯,让他们明白只有性格温和才能真正的接触的一些朋友、如果有性格缺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孤僻。

父母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发现孩子有进步,也需要给孩子说几句鼓励的话。

信任放手训练鼓励,看似简单的几个字,但是很多父母却做不到。我们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了解到孩子的性格。

如果发现自己对于孩子性格影响较大,甚至朝着不好的方向走去,一定要改变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懂得信任、懂得放手、适当训练、适度鼓励,一定会让孩子变得更好。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你和孩子是否“八字不合”

当我们管教孩子时,会发现有些方法不奏效。出现不奏效的情况,除了“姿势”不正确以外,还与我们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态度取向有关系。如果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态度取向存在冲突,又不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则时常剑拔弩张,犹如“八字不合”。

什么是生活态度取向

我们从生命早期就开始积累着对外界和对自己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对生活的应对方式,这就是生活态度取向。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认识。

第一个层次是感到压力时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又称为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第二个层次是非压力状态下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又称为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怎样判断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试想一下,以下四种令人不悦的情况,哪一种是你最想要回避的?

A. 痛苦与压力

B. 拒绝与争吵

C. 无意义与无足轻重

D. 批评与嘲笑

选项A到D分别对应安逸型、取悦型、力争优秀型和控制型。

怎样判断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以下哪种情况是你最想要实现的状态?

A. 生活轻松,没有过大的压力

B. 人人把你夸成一枝花

C. 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D. 重要的人际关系和事件都在掌控之中

这四个选项同样对应着安逸型、取悦型、力争优秀型和控制型。

了解生活态度取向的目的是什么

每种生活态度取向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了解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态度取向不是为了彻底扭转,只是提醒自己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把相生相克的“八字”化解一下。

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和次级生活态度取向通常是不同的,这很正常,因为在压力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原始大脑”,相较而言,非压力状态下更善于使用“理智大脑”。由于欠缺理性和灵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更为突出。所以需要更加关注的是基本生活态度取向:不同生活态度取向的人面对压力时,会有怎样的反应?希望获得怎样的反馈?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A. 安逸型。安逸型的人不喜欢挑战和新体验,面对压力时往往会半途而废,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不行”,选择做“隐形人”。这种时候,TA内心希望其他人别一味给TA提要求,告诉TA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努力看到TA的小小进步并给予真诚的肯定和鼓励。安逸型的人可以从小目标开始,给自己制定计划,并安排到每天的日程里,让自己体验到点滴变化带来的成就感。人际交往时,要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如果初期做不到,可以先从“站在那里不撤退”开始,一点一点突破自己。

B. 取悦型。TA们常常口是心非,尽管心里一万个不认同,嘴上也会说“是是是”。TA们把别人的需要放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所以常常会有委屈感,如果别人不对TA的关心和帮助给予感激或回报,就会心生抱怨,变成一个爱发牢骚的人或独自闷闷不乐。TA们心里其实很希望别人能告诉TA:“你是受欢迎的,是被接纳的,就算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会陷入麻烦或遭人讨厌。”取悦型的人要稍微减少和他人交往的时间,多让自己独处,建立边界感,理解到其他人有自己的感受,每个人的行为也只与自己有关。

C. 力争优秀型。这类人一般是“劳碌命”,因为TA们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从而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给自己安排过多的任务量。TA们往往选择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在TA们的字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其实他们常常感到疲倦,也很难感到满足和开心。在TA们状态不好时,希望其他人对TA们说“你很重要,也很特殊,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认可你的能力和贡献”。对力争优秀型的人来说,可以将关注的重点从自己还没有拥有的转移到已经拥有的,尝试发掘那些真正能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

D. 控制型。控制型的人好争论,容易将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体验为“指使”。TA们的关注点很可能不在事情本身,而是放在谁输谁赢,最后谁说了算。TA们内心渴望受到尊重,因此,在TA们遭受压力的时候,其他人需要做的是把选择权、决定权交给TA们,给予TA们时间和空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想法。控制型的人可以告诉自己:倾听他人的建议并不意味着我必须照着做,决定权在我自己,多听一听对我没有坏处,同样,我也不能要求别人必须照着我说的做。

能否举一个运用的实例

生活态度取向理论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曾经,给彩彩讲解题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怎么讲她都听不进去,反而一遍又一遍阐述自己错误的思路,用一个词形容,叫做“油盐不进”。不管我讲,还是彩彩爸爸讲,都是一样的效果。真正讲题也许只要5分钟,争执到底听谁讲,恐怕就要耗上10分钟,有时候火急攻心,还会以家长大怒,彩彩大哭作为收场。

重温《正面管教》一书时,“生活态度取向”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询问彩彩前面两个问题,并结合平时对她的观察,我意识到,彩彩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是“控制型”。后来我改变了策略,讲题前先告诉她:我只是讲我的思路,也不一定正确呢,要不要采纳完全由你来判断哈。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说完题目的关键点,立马转身走人,留下彩彩自己思考。

有时候,彩彩会采纳我的思路,但有时候她仍然会做出错误的解答。这个时候叫人最难熬,因为我必须非常克制自己,不去强迫她一定要修改正确。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彩彩比以前松弛了,真正把注意力放到了分析题目上。而且遇到稍有难度的题,也不再畏惧,会尝试着分析解答。是的,她变得更自信了。这倒是我不曾预料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