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八字(张群的妻子)

若即若离 2023-12-25 01:23:19 网络

张学良为什么死也不肯与于凤至合葬?真正的原因找到了

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

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

这是张学良晚年作的一首诗,毫不避讳地袒露出自己的英雄本色就是好色。

2015年,电视剧《少帅》将张作霖和张学良这对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父子搬上了屏幕。

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这对父子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更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历史谜底:张学良为什么死也不肯与原配夫人于凤至合葬?

而要想解答这个疑惑,我们得首先从于凤至的名字说起。

1897年6月,于凤至出生了。

正当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为爱女起什么名字而犯难时,家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

合过生辰八字后,算命先生对于文斗说:令千金是“凤命”啊,一生锦衣玉食,嫁入高门,只是中年或许有疾,晚年……

任凭于文斗如何心急如焚,算命先生都不肯再继续说下去了,连算命的赏钱都没要就急匆匆离开了。

于是于文斗给爱女取名“凤至”,寓意“凤凰到来”。一是应了算命先生所说的“凤命”,二是希望凤凰的到来能冲散爱女将来的厄运,也能为于家带来好运。

这一取名不要紧,却成为了日后张作霖惦记上于凤至的第一个因素。

张作霖是如何惦记上于凤至的呢?这就得从张作霖和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的交情说起了。

1908年4月,张作霖奉命率部队驻扎在郑家屯剿匪。张作霖提出要征用于文斗的粮栈作剿匪司令部,于文斗二话不说便爽快地答应了。

初次见面,两人聊的甚是投机,顷刻间便互相称兄道弟了。

在一次剿匪任务中,张作霖不慎遇袭,险些命丧黄泉。得亏于文斗及时相助,才让张作霖脱险,这让张作霖心里更加认定了和于文斗的渊源甚深。

张作霖经常登门拜访于文斗,每次都在于文斗的书房。有一次张作霖看见一幅字迹清秀婉约的书法作品,便问于文斗:“这字好啊,谁写的?”

于文斗笑道:“雨亭谬赞了,不过是小女的玩作。”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其实张作霖早就知道于文斗有个聪慧美丽的女儿,但却不曾见其一面,想不到她的书法也能写的这么漂亮,而且他还听说于文斗的女儿是“凤命”。

“凤命凤命”,在张作霖看来她以后的丈夫不也是贵不可言吗?况且于文斗财厚势大,如果能亲上加亲,对自己岂不更有利么?张作霖暗暗的就惦记上了这门亲事。

张作霖再次拜访于文斗时,终于见到了于凤至。才11岁的于凤至,豆蔻年华、落落大方、处变不惊,尽显大家闺秀之态。张作霖毒辣的眼光一眼便相中了于凤至,认定了要于凤至做自己的儿媳妇,而当时的张学良才7岁。

张作霖立即找来了算命先生要合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生辰八字,算命先生相合后说:凤命吉祥,主贵,有帮夫运。两人命相相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信命的张作霖一听开怀大笑,八字甚是合适,于凤至又是一个家教素养极好的姑娘,再加上于文斗的财力雄厚,绝对的门当户对,这门亲事再合适不过了。

张作霖和于文斗当场拍板便定了这门亲事。

张作霖前后娶过六房太太,与自己的太太们相比,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于凤至的。而张作霖正需要于凤至这样品行端正、贤良淑惠的儿媳妇来正统他老张家的家风和血脉。

在张作霖看来,自己为张学良选了一个贤妻。若张学良不喜欢,大可以在外面养喜欢的女人。而张作霖也没指望张学良能够对于凤至从一而终,只是从各个方面来看,于凤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张作霖知道,从一开始,张学良就不喜欢于凤至。

张学良极力反对这门亲事。第一,他不喜欢于凤至,若是喜欢,又怎会反对?第二,他反对这桩婚事背后折射出的无法对自己婚姻做主的无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式婚姻,在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张学良眼里早已过时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张作霖认为合适。

在极力反对的张学良面前,为了促成这门亲事,张作霖这个“东北王”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妥协,他对张学良说:“你的正房原配,必须由我来定。至于将来,你在外头,找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张学良得到了张作霖这样的承诺,也不再和张作霖硬碰硬了。

于是,1915年,张学良和于凤至结婚了。

不曾想,张作霖的承诺暗地里给张学良在外面寻花问柳开了口子。也是这句话,可以说害惨了于凤至一辈子。

张学良不喜欢于凤至,由于于凤至比张学良大4岁,他管于凤至叫“大姐”。

新婚之夜,于凤至对张学良说:“你得答应大姐,以后不管在外面有多少女人,都不许带回家来。”,张学良满口答应了。

无意之中于凤至也暗示了张学良可以在外面风花雪月,她的大度和宽容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挖了个坑,让张学良有充足的理由在外面找女人。

张作霖对张学良的承诺以及于凤至的暗示,这更让张学良在外面找起女人来肆无忌惮。

于凤至不亏是大户人家出身,婚后她把张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而对于凤至没什么感情的张学良尽可以在外面拈花惹草,于凤至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张学良和于凤至的婚姻也是封建式婚姻的牺牲品,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利益纠葛,而感情却显得那么不值一提,这也为于凤至悲惨的晚年埋下了苦果。

张学良前前后后至少有过11个女人,但让他刻骨铭心的也只有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赵绮霞。

我们都知道,张学良死后选择跟赵四小姐合葬,那张学良是如何跟赵四小姐相识相爱的呢?别急,我们一一道来。

1927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相识于天津大华饭店的一场舞会上,彼时的赵四小姐才15岁。

张学良邀请赵四小姐共舞,他感到:赵四小姐是一个不平凡的女性,她有着那些只珍爱白嫩皮肤的女人所不曾有的思想;她平时淡妆素裹,不施粉黛,却透出女性的自然美;她的思想开朗,言语常常含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慨。

赵四小姐的这些美德是一般少女所缺少的,张学良从内心深处对她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于是张学良送给赵四小姐一个项链,而赵四小姐却偷偷的在链坠里藏了一个东西。

张学良打开链坠盖后,他看到里面镶嵌着自己的照片,照片背后写着六个字:真爱我者是他。

霎时,张学良感到赵四小姐对自己的爱慕之心。两颗充满青春活力的心在燃烧,两人沉浸在炽烈的情爱之中……

由于时局紧张,战事告急,张学良顾不上与赵四小姐过多的缠绵悱恻,便急匆匆赶往了战场……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身亡。

1929年5月下旬,张学良在处理完张作霖各种身后事后,突感轻松。

此时,张学良对赵四小姐的思念情绪让他焦躁不安,他再也控制不住对赵四小姐的思念之情了,于是,打电话给赵四小姐。

赵四小姐接到张学良的电话,欣喜不已,瞒着家人从天津赶到奉天。

三天后,赵四小姐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张学良。

许久未见的两人紧紧相拥着,赵四小姐对张学良说:“我爱你,永远和你在一起。”

张学良语重心长的回应道:“霞,我也爱你。我爱你并非只是为了一时的快活,虽然我已有家室,但请你相信,我会永远对你好。你的聪明和才华是一般女性所不能比的,你可以做我的秘书或侍从,我需要你……”

“既然命运把我引到了你的身边,我愿意终身追随你,汉卿!”赵四小姐深情款款的对张学良说。

至此,张学良便跟赵四小姐秘密同居在北陵别墅。

于凤至得知此事后,对张学良说:“赵四不能住进帅府,不能有正式的夫人名义。”

于凤至本想以此迫使赵四小姐离开张学良,可赵四小姐不仅接受了于凤至提出的条件,还告诉张学良:“我私奔到奉天,不是想来争个夫人的名义,我只是想永远跟随在你的身边。”

张学良听后异常感动,莫说张学良了,任何一个男人听后都会被深深感动的。

两个旗鼓相当的女人,都识大体、顾大局。一个是自己的原配,有名分,但张学良对于凤至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爱情。一个是自己的相好,虽无名分,却是张学良的至爱。张学良把更多的心思和爱寄托在了赵四小姐身上。

1936年3月,于凤至挂念在英国读书的孩子,与张学良商量后,便返回英国照料孩子。此时的赵四小姐仍然陪在张学良的身边。

1936年12月12日凌晨1点,张学良向卫队营全体官兵发出了活捉的命令,“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被软禁在南京。

远在英国的于凤至还不知张学良被软禁,担心张学良的赵四小姐毅然决然的到南京陪张学良共渡难关。

1937年,于凤至在得知张学良被软禁后,从英国赶到了南京。有了于凤至的陪伴,赵四小姐在的允许下,暂且离开了南京。

1939年冬,在软禁中陪伴了张学良3年之久的于凤至不幸患上了乳腺癌,命垂一线。张学良提出要于凤至到美国去治病,宋美龄劝说由赵四小姐继续来陪伴张学良。

1940年初,于凤至即将前往美国治病。临行前,于凤至向张学良索要九一八事变时命令张学良不抵抗日军的那份电报。

张学良明白于凤至要带走这份电报的用意是防止有人对他下毒手。张学良感激的对于凤至说:“大姐对学良情深义重,我将永世不忘!”

不曾想,于凤至此去美国,竟是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相见,此后,便天各一方,永无相见之日。

1946年11月,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被秘密转移至台湾继续被软禁。

1963年秋,已年过六旬身在美国的于凤至收到了自1940年她和张学良分开后的第一封亲笔信。信中张学良请求和于凤至离婚。

于凤至想到自己20多年来未尽到自己做妻子的责任和义务,深感内疚。并被赵四小姐20多年来如一日的陪伴着张学良的那份忠贞的爱情所感动。

为尽自己做妻子的最后一份绵薄之力,于凤至答应了张学良的请求。

于凤至提笔给张学良回信:“接受离婚之请求,向赵四小姐表示祝福!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堪称风尘知己。尤其是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陪侍汉卿,真是高风亮节,世人皆碑。其实,你俩早就应该结成丝萝。我谨在异国他乡对你们的婚礼表示祝贺!”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终于结为伉俪。彼时,张学良64岁,赵四小姐53岁。

而参与他们婚礼都是达官显贵,有宋美龄、“总统府”资政张群、“立法委员”王新衡、“国策顾问”何世礼、画家张大千等12人。

彼时的台湾《联合报》向世人披露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结婚的特大喜讯:

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

少帅赵四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白首缔盟。

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弹指俱往矣,喜看来日方长……

赵四小姐读着报上的消息,深情的说:“汉卿,我多想变成当年的赵四啊!然而,岁月不饶人,我老了。”

“不,你还是我当年的绮霞。”张学良拥抱着赵四小姐,字字真切的说:“我爱你,离不开你,你是我的一切!”

可见张学良真正爱的人是赵四小姐,他跟赵四小姐之间有真真切切的爱情。年少的张学良虽风流至极,但却始终对赵四小姐是一往情深。

1990年,于凤至听说张学良即将到美国探亲访友,特意买了一根拐杖,准备迎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然而,却事与愿违。

1990年3月,出于弥留之际的于凤至唯一挂念的就是没有看到张学良完全获得自由。在她床头陪伴的有医生、女儿,却唯独缺少了张学良这个她一生所钟爱的男人,她是多么希望生前再看他一眼啊。

20日晚上,在离故国千万里的地方,带着她深深的遗憾,于凤至的脉搏停止了跳动,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整整50年,半个世纪之久,她都没能再看到她心爱的人一面……

次日,张学良接到了来自美国的电话,在他得知于凤至的死讯后,久久没有说话。他的“大姐”,终究是去了,那一刻,他竟无语凝噎。

他的“大姐”将他记了一辈子,而他……

晚年的于凤至,希望张学良到美国定居。她用自己炒股和投资房地产赚来的钱特意为张学良购买了一栋别墅,并按照他们的旧居模样进行了布置。

尽管后来张学良移居到了美国,却并未居住在于凤至为他准备的别墅里。一片深情,被张学良辜负了。但于凤至的情义,却被世人铭记。

1990年,张学良来到了于凤至的墓前。他喃喃自语道:“大姐,我来看你了!你走的太匆忙了,如果你再等一等,也许我们就能见面了。”

于凤至的墓碑上刻着:张学良先生之发妻,张·于凤至之墓。

于凤至临终前,特意让人在她的墓穴旁边给张学良留了一个墓穴,她希望张学良百年之后可以葬在自己身旁,那样两个墓穴就可以彼此相望了。

所念之下,依旧未忘。但终究,只是她一个人,寂寞孤单长眠于此。

告别了于凤至的坟墓和那一墓空穴,百感交集的张学良写道:“平身无憾事,唯一爱女人!”

2000年,赵四小姐于美国去世。

一年后,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也追随赵四小姐而去。

一生被辜负,又何必介意再多一次?张学良毅然选择与赵四小姐合葬。

至此,于凤至一生深情,终被辜负的一地鸡毛!

她在他的眼里始终是他的“大姐”,却不是他的至爱。

深情从来都是被辜负,只有薄情才会被铭记。

生前不能同裘,死后亦不能长眠……

最好的女子,总是被辜负……

这是对于凤至痴情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教师风采张群:孩子“源”生活,行知“真”教育

教师简介浙江省特级教师,曾在杭州市清波幼儿园、大塔儿巷幼儿园,天艺幼儿园、胜利幼儿园以及行知幼儿园任教,现任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园长。任教以来分别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教育影响力人物等荣誉称号。

初识她时,她已是行知幼儿园的园长。毋庸置疑,园长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她本应是雷厉风行亦或是侃侃而谈。然而,从她的身上,我们却看出了一种难得的安静与素雅,这不由地让人把她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气质联系在了一起,越是素雅越是深刻。

每一个真正做教育的人,心里都怀揣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梦想,她的梦想便是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孩子体会最本初的真、善、美。

“孩子‘源’生活,行知‘真’教育”。能将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幼儿园的园本特色真正做到相融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张,论述始终围绕生活、教育与幼儿本位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她深刻的儿童观以及前沿的教育思想,反映了她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理论积累。同时,结合自己亲历幼儿园“新生活”教育的实践反思,从主题教育活动拷问、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的理性认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教学设计、主题活动实施的策略、主题活动的教学成效这五个维度出发,向读者呈现了行知幼儿园在践行“新生活教育”过程中的园本课程体系。最后,引用幼儿园大班园本主题《杭州小伢儿》的课程实例,让我们看见了在她的教育思想下所引领的幼儿园集体的教育教育智慧。

张老师与孩子们

一位教师对待科研的态度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她对孩子、对工作的用心程度,不会反思和教研的教师也将停滞不前。在引领幼儿园开展“新生活教育”过程中,她引发教师参与关于幼儿园教学、幼小衔接、早期教育,家园合作等一系列的系统、严谨的思考。一线教师总是有这样的困惑“教研到底怎么做?”也许,她的课题能给许多一线教师灵感。从教学中来,从课例中来,反思、研磨、推进、再反思……她能够用自己扎实的教学素养让一个个简单的课例充实起来,切入点小,剖析深刻。除了课例研究之外,实时跟进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活动,从活动中提炼,让园本特色活动的羽翼更加丰满厚实。意料之外,作为一位幼儿园的行政管理者,她没有将自己过多的笔触放在管理的经验之谈上,情理之中的是,这就是本真的她,一个真正热爱教育、投身教育事业的她,她的眼里,更多的是一线的教育教学,是孩子的成长发展。

教学现场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最真实的体现。从教多年,她有太多的“经典之作”,相信每一个阅过她课的人,都能够被带入真实的情景中,享受她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欢乐画面,“拨弦”中神秘的“老狼”,“波尔卡”中亲切的“螃蟹妈妈”,“野猫的城市”中诙谐的“野猫”, “猪八戒吃西瓜”里贪吃的“八戒”,这就是教学的魅力。而只有教学者本身具有像魔术师一样千变万化的能力,才能营造出这样的教学现场。且让我们从这些经典中再次感受她真实的教学,感受她的细腻、本真、灵动。

张老师在上课

在她的个人名片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有爱”的“大孩子”,一个“用心育心”、“用心换心”的感性的教育者。在记录她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中,你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她对孩子、对生活的大爱及尊重。很庆幸有那么一些孩子们能够遇到这位懂得“尊重”的感性的教育者,这无关乎教龄,无关乎职位,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在她的经历中荣誉数不胜数,浙江省第一届幼儿园教坛新秀,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十大教育影响力人物,而她总以平和之心,淡然处之。

2014年7月,她离开了工作了十年的行知,负重前行,任重道远;她让岁月终成淡泊,让铭记终成明志,继续在上城幼教沃土上描绘大爱蓝图,开启“娃哈哈”教育崭新篇章。

(来源:杭州教育网)

*欢迎来到杭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平台,杭州教育发布传递教育资讯,关注教育变化,倾听百姓心声,服务广大网友。温馨提示:投诉和咨询请登陆www.hzedu.gov

*欢迎关注杭州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平台,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关注我们:

1.回文章顶部,

点击标题下方的“杭州教育发布”进行关注

2.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查看公众号】进行关注

3.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搜索“杭州教育发布”,或“hzsjyj”进行关注

4.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关注

47岁“傻婆娘”为夫捐肾:“离了他,我没法过”

3月9日,46岁的熊权(化名)与47岁的妻子张群(化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半个月前,患有肾衰竭的熊权通过手术,植入了妻子捐献的肾脏,迎来了新生。 46岁的熊权与妻子张群已携手25年,步入银婚,育有一儿一女。2020年,熊权查出慢性肾衰竭,随即开始做血液透析治疗。 每周,熊权必须到医院透析三次,一次要花4-5个小时。 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须要进行肾移植,但要等到匹配的肾脏又谈何容易?看着丈夫遭受的痛苦折磨,张群非常难受。 一次陪丈夫透析时,张群偶然了解到西南医院赵洪雯主任带领的肾移植团队开展了亲属、儿童、血型不同等多种高难度的肾移植手术。“我和丈夫血型相同,说不定也可以捐献。”张群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了解了相关捐献条件,张群如同吃了定心丸,立马把这一消息告诉了丈夫,但却遭到了丈夫的拒绝:“不要因为我再拖累你,你把我放弃了吧。两个孩子交给你了,家里老人也要靠你操持,万一你再有意外可怎么办?。” 张群不愿放弃,不断对丈夫软磨硬泡。2021年11月,熊权终于同意和妻子一起前往西南医院检查。经过移植团队细致评估,张群两个肾脏都很健康,各项指标都符合苛刻的肾移植条件,夫妻俩配型很理想,熊权的尿毒症有救了。 张群说,她从未想过丈夫会离开自己,得知自己可以给丈夫捐肾的时候,她特别庆幸,“离了他,我没法过。”

来源: 重庆晨报

4位活过100岁的大佬,全都客死他乡,他们都是谁?

众所周知,军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败再败,最后只能撤退到台湾,大部分人再也没能回到大陆,最终客死他乡,就算活过100岁的也不例外,今天来盘点4位曾经的大佬,他们晚年都活过了100岁,但最终都无法落叶归根,客死他乡。

第一位,薛岳

薛岳,出生于1896年,是中第二位辞世的百岁老将,他出身粤军,抗日战争中歼敌无数,长沙大捷,万家岭大捷等一系列战役奠定了他名将的基础,特别是万家岭,此战全歼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在抗战时期是绝无仅有的。

长沙会战时,他自创“天炉战法”,三次总得歼灭日军十多万人。薛岳还因此得到了一枚美国自由勋章,因此被人称为抗日第一名将。

只是很可惜,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薛岳受到了的猜忌,不再受到重用,到了台湾,薛岳更是成了光杆司令失去了权势,他大半时间都在台湾南部的乡下生活。也许是不操心政治,薛岳活了很久,一直到1998年5月3日才去世,高寿102岁。

第二,张群

张群,出生于1889年,是大佬中第一个过百岁的大佬。很多人不了解他,他和是振武学堂的同学,担任过的幕僚长达几十年,一直很受的信任。解放战争后期,张群担任西南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卢汉起义的时候,张群和李弥、沈醉等人一起被扣押,沈醉、李弥被迫签了字,而张群却说动了卢汉把他放了,后来跑去台湾,当了总统府秘书长。

在台湾,有很多人都不再被信任,可是张群的地位却始终很稳固。张群和张学良的关系不错,张学良后来能重获自由,张群做了很多贡献的。张群1990年去世,享年101岁。

第三,张学良

张学良,出生于1901年,估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他是东北军鼎鼎大名的少帅,张作霖的长子,赵四小姐的丈夫。不过他当年不发一枪把东北让给了日本人,被世人诟病。当然最后也被张学良扳回一局。

张学良最大的功劳就是发动“西安事变”,让不得不接受联共抗日。从此后张学良的人生就急转直下,从大军阀变成了阶下囚。张学良一直被关了52年,自由后没有到大陆来,而是去了美国,2001年去世,享年101岁。

第四,陈立夫

陈立夫,出生于1900年,他是陈其美的侄子,本来是想做工程的,在的劝说下开始从政,大权在握后,他和他的兄弟陈果夫就成了的左膀右臂,在大陆时期陈立夫一直被重用,的“中统”负责人就是这两兄弟。

陈立夫当过的机要秘书、秘书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位,在战乱时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败退到台湾后,陈立夫就不再受到重用,后来去了美国,一度靠养鸡养鸭为生。

1969年回到台湾,晚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统一,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名誉会长,2001年去世,享年101岁。

盘点近现代史的百岁老人

由于古代离我们太遥远,有的年龄真实性存疑,我今天就给大家盘点近现代那些百岁老人。有的早已过世,有的如今还健在。

一 宋美龄

宋美龄,主席夫人,大实业家宋嘉树之女。宋氏三姐妹中拍行老三,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精通六国语言、绘画、外交、时尚穿搭等。国际上声誉极高,被很多名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连他的丈夫都说夫人可以抵五个师。张学良都称她为近代史上最聪明的女人。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6岁

2 巴金

巴金,本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近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著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等。1949年十月一日曾参加开国大典。是时期众多大师之一。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3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时期著名的作家、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等;著有小说集《去国》《冬儿姑娘》等;通信集《往事》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译作《飞鸟集》《先知》《印度童话集》 《吉檀迦利》等;1999年冰心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被誉为“世纪老人”

4 陈立夫

陈立夫是20世纪的风云人物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机要秘书、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各项要职。尤其作为有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陈立夫成立了中统。陈立夫曾与厉麟似等人共同创立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与厉麟似等人一同编纂发行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百科辞典——《中国电影年鉴1934》。晚年一心促进两岸统一,2001年2月8日逝世于台湾台中,享年101岁。

4 张学良

张学良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四大美男之一,风云人物。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他一直反对内战,积极主动抗日。他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之后,遭到了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5 孙元良

孙元良,高级将领。抗过日,打过内战。后2007年5月25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3岁

6 严幼韵

严幼韵,贵族家庭出身。从小接受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后又去英德等地留学。伟大的外交家顾维钧先生的夫人。严幼韵不仅人长的美,而且堪称时尚达人,穿衣搭配充满贵族气质。抗日战争时期,散尽家资捐助抗日。面对命运骤变,这位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富家生活,几乎没有吃过苦的上海滩名媛却镇定地承受着一切,并未被击垮。她感到有责任照料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儿,当时这个大家庭共有近40个躲避战乱的亲朋好友。她们自己动手,种菜,做鞋,还在院子里养起了鸡和猪,又学会了做酱油、肥皂。严幼韵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空闲时她常坐到钢琴前弹上一曲,那时候严幼韵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她与姐姐严彩韵、严莲韵被合称为“严氏三姐妹”。后在纽约家中去世,享年112岁。

7 严仁美

严仁美,名媛,严幼韵的侄女。生于显赫的大家族。1951年,在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运动中,她不仅带头捐款,还发动工商大户的家属捐献,因工作出色,她被选为上海徐汇区的第一届人民代表,1956年公私合营,严仁美夫妇带头加入,他们还都是中国建国会的成员,与工商界的刘念义夫妇、荣毅仁夫妇、盛康年夫妇都是好朋友,大家常在一起开会和聚餐。严仁美是1915年出生,如今仍健在。如今都108岁了,希望严仁美先生长寿无疆。

8 马识途

马识途,时期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翻译家,书法家。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马识途曾经还指导过游击战争。2018年,出版18卷700万字《马识途文集》。如今108岁仍然还健在。

9 薛岳

薛岳,抗日名将,高级将领,军事家。参加长沙会战,淞沪抗战、兰封会战、南浔作战。是对日军重创,消灭最多的将领。也是早期围剿红军的高级将领之一。1998年5月3日逝世于台湾,享年102岁。

10 苏步青

苏步青,时期国际著名的大数学家,教育家,物理学家。中国微分几何学的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数学家谷超豪和胡和生都是他的学生。2003年3月17日16时45分13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11 杨绛

杨绛,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2016年5月25日1时1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105岁

12 杨振宁

杨振宁,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今100岁仍然健在

13 周有光

周有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翻译家,现代拼音之父。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去世,享年112岁。

14 饶宗颐

饶宗颐,时期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现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与大师季羡林、王曼昱、张梓和等人齐名。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15 张群

张群,元老,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同盟会、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等。1990年12月14日因肾功能衰竭病逝台北,寿101岁

16 许渊冲

许渊冲,时期翻译界的泰斗。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文学翻译长达8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讣告消息:2021年6月17日7时40分,许渊冲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100岁

17 高魁元

高魁元,名将,爱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高魁元参与淞沪会战、昆仑关战役及湘西会战。

1942年3月,高魁元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任118师师长,因治军颇力偶有战绩,于当时败多胜少的中为少见。2012年5月7日晚间9点41分,高魁元因多重器官衰竭,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18 晏济元

晏济元,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独具深厚的学养与高旷的艺术境界,涉足甚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他在绘画中强调书法与画法的关系,认为书画同源,互为其根,画是书理、书是画法,晏老的作品,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草虫、书法、篆热工笔、重彩、泼墨、写意、白描、双勾无所不精,无所不长,在我国当代书坛画苑中,堪称一位德高望重,为追求艺术高峰,信心百倍,不落晚气,艺术高超的书画大师。 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同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谢玉岑等交情深厚,从艺一生,影响甚巨。2011年2月10日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110岁。

你们还知道哪些百岁老人,欢迎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