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下午三点(生辰八字下午三点到四点是什么时辰)
生孩子的时间也有讲究?上午生下午生差别大,主要区别是这三点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新生儿的出生相当于“小天使”的降临,会带来无数的希望和喜悦。准妈妈也会因此转正,开始正是体验做母亲的快乐和艰险。
准妈妈都会对分娩的过程既期待又担心,期待的是新生命降临的神奇,担心的是分娩过程是自己“不能承受之痛”。
老一辈人往往对生孩子有很多讲究,觉得孩子出生的时间会影影响他一辈子的命运,而且都“偏爱”上午出生的孩子。
待产准妈妈想要等顺产,婆婆却提前定好上午的剖宫产小燕是一位准妈妈,眼看着快要到孕产期了,每天都紧张地等着宝宝发动。主要是产检的时候,医生说各项指标都不错:建议顺产。
一听这么说,小燕就心里有底了,在家里静静地等待顺产。没想到宝宝有些“懒”,预产期已经过了三天了,还没有动静。
小燕的婆婆着急了,特地从老家赶过来,拉上小燕就去医院待产,还特地找的熟人,安排了第二天早上做剖宫产。
准妈妈的当事人小燕有点懵,医生明明说可以顺产,婆婆为啥还要火急火燎地给自己预定剖宫产手术?
一问之下才知道,婆婆来之前特地找人算过,那个时间出生的宝宝生辰八字好,未来能当大官。而且想着小燕的预产期已经到了,孩子早点出生可以少遭罪。
对于婆婆执意让自己上午生,小燕有些不理解,觉得婆婆就是迷信,但钱都交完了,只能等着剖宫产上午生娃了。
不过等孩子出生的时候,小燕才发现,孩子上午出生“真香”,确实有实在的好处。
上午生下午生差别大,主要区别是这三点
很多宝妈像小燕一样,生娃之前觉得上午生下午生无所谓,但真正体验过上午生娃的,确实在这三方面有明显优势:
1)产妇体力更充沛精神好人类生物钟的规律,早上和上午是大脑最兴奋的时间,特别是9点左右,人的身体状态可以达到一天中的最佳。
对于作息时间有规律的准妈妈来说,上午的体力更充沛,精神头更好。分娩是一个比较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赶上上午状态好的时候分娩,头脑更清醒,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指令,让分娩过程变得更顺利;如果赶上中午或者下午分娩,比较容易犯困,分娩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影响分娩的进度。
2)医护工作状态佳上午也是医生刚上班的时间,一个人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头一天有良好的休息,第二天上午精力会更充沛一些,遇到情况做出的判断也会更理智。
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对于医生和护士来说,你生娃只是他们正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所以,上午生娃医生和护士的精力会更充沛,面对突况也会处理得更好,要相信医生和护士的专业素养,下午生娃也会同样用心的。
3)遇到突况解决方更多生宝宝的时候产妇是核心,但还有很多琐碎的东西需要家属去处理,面对手术室里的各种情况,都需要家属在外面照应。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家属没办法拿定主意,上午的时间段也比较方便打电话求助,找到专业一点或者有经验的人询问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更多。
所以,从以上这三个明显优势可以看出,上午生娃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并不是因为迷信。而且产妇生娃之后,需要观察情况。
如果赶上下午生娃的话,晚上的值班医生比较少,很多检查项目可能都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行,检查也不是很方便。
你的宝宝是上午生还是下午生的?
「公考常识积累」中国古代时辰
时辰是古代人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昼夜的划分方法,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
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俗称所反映的情况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
“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夜间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故称“子鼠”。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凌晨1点至3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凌晨3点至5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清晨5点至7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称“卯兔”。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早晨7点至9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上午9点至11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称“巳蛇”。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中午11点至午后1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下午3点至5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时啼叫,故称“申猴”。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下午5点至7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傍晚7点至9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闩门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称“戌狗”。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夜间9点至11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时辰进一步划分,古人会以初和正来表示。比如子时对应23-1时,初意为开始,子初指代23时;而正有中间、不偏斜的意思,比如我们常会说正午、正中,所以用子正表示子时的中间,即代表0时。
古时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对应今时:23时、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
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对应今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时辰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
孔子何时生?
孔子何时生?
天文学家《回天》作者先言“孔子的生年历来就有问题。”又语:(历来史籍)“没有孔子的出生的月日记载。”接着便指责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中“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得出“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有问题,而且不止一个。
幸亏今日有他,此千古之谜才得已完美解决,否则此谜难破,将永远是个谜。因为仅仅“依靠《史记. 孔子世家》(是)无法为今天的孔子纪念活动提供任何具体日期”。“其实只要了引入天文学方法,就可以明确解决这一种重要的历史年代学问题。”“回天”有力,功比天高。
孔子生辰八字,古言四柱: 庚戍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要知孔子“四柱”並不难,历代历书老黄历以及算命书上几乎都有。
《五行书》:“孔子以庚戍年二月二十三日,庚子日,甲申时生,是岁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长历其年二月二十三日,实为庚子。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卒,乃周敬王四十三年,享年七十三岁。”
根据孔子生辰八字:庚戍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得出孔子正确生日:
按周历,周建子正,则为公元前551年,岁在大梁,为庚戍年,元月二十六日;
换商历,商建丑正,则为公元前552年,岁在己酉,十二月二十五日;
用夏历,夏建寅正,则为公元前552年,岁在己酉,十一月二十四日。
申时,为下午三点至四点钟生。
而不是《回天》所言公元前552年10月9日。
死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十八日。
所以我一再强调:三历不明,谜底不真。因三历的不同,故史籍会有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二十二年的两种不同说法。
有史籍言孔子生日为“八月二十八日”,如将“元月二十六日” 的“元” 和“六” 都少去上半部份,便成了古人所错认的八月二十八日”。
虽不能言与孔子生辰八字相同者皆为孔子,但我可断言凡不与孔子四柱相同者,皆不是孔圣人。而是张三李四,或王二麻子。
周历建子,子为元月,孔子生月根本不可能为十月或八月!即使用夏历也应是11月。也许会有人为其辨解,“10月9日” 为阳历,为公元历。”如果这样说,则更错。
众所周知,阳历都走在阴历(农历)之前,决不可能滞于阴历之后。每年我们都是先过元旦,后渡春节的。
另外根据《史记. 周本纪》“周敬王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推算,孔子生日也应为公元前551年。
周敬王元年为公元前519年,减去周敬王41年,再加上孔子享年73岁,孔子还是应该生于公元前551年。(519-41=478 478+73=551)
三历不明,谜底不真。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鲁周至亲,两历相同,孔子月柱为戊子,
故按周历孔子生月应为正月。周历一月,商历为十二月,夏历则为十一月。
教授先生定孔子生于十月,是未明确古历“月正、月建、建寅”为何意,还不明三代历之不同。何为“月正”?即每年农历正月月支都是固定不变的。不知这是古历的起码知识,作为一个天文学教授是应熟知不忘的。当今所用之农历,是为夏历,夏历建寅,所以每年正月月支都为寅。如若不信,请查看老黄历。但在年历上已是周历,故公元前551年为庚戌年。
也有书言孔子生日为八月二十一,或为二十七、二十八日,此也为错,都是不明三历的不同。后人不明此义,故对先前史籍所言,不知取舍,难作定夺。因此会将史籍所记“夏历十一月”,同史籍所书“周历元月相比,疑为“十或一月” 。
《回天》在论证孔子生时,引用了两段古文,在此我照抄如下,
“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戍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襄公二十有一年,为公元前551年,此之“十有一月” 应为夏历。庚子则为周历。由表所知,十一月无庚子日。 。
“春秋谷梁传,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戍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回天》在上面两条古文中,见到月之干支“庚戍” 一激动便分不清东南西北;年干支与月干支的区别。
根夲不知《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中日干支庚戍、庚辰与孔子的年干支庚戍没有任何关系,日干支代替不了年干支。可见《回天》不懂什么叫天干地支或年干支、日干支,故会以日误年!
对天文知识,我是门外汉,一窍不通。我还想请问一下天文学家,自庚戍至庚辰,一月之内,(前后都算,共三十一天),这么短的时间内,在中原会不会有两次日食天象的可能?
如若不会,那么哪月哪次为真?《回天》定为十月,凭据又何在?
《回天》书中写道:“全世界每年至少发生二次日食,最多可以发生五次。对于某个固定地点来说,平均三年左右可以看到一次日偏日。日全食则平圽三百多年才能看到一次。”
由此可见,显然以上二条古文,在传抄中发生了差错。应该去伪存真。
应是:襄公二十有一年,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三月(癸酉)朔,日有食之。(商历)十有一月,(周历)庚子,孔子生。
或为:襄公二十有一年,元月朔,十有一日,庚子,孔子生。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还有第三种可能:即所谓二次日食中,其中一次恐为月食之误。
我虽不是天文学家,但我深信一年之内在同一地方,一般是不会产生两次看见日全食,更何况在一月之中。
文中“九月”实为元月之误看错抄。
根据孔子“月柱”为戊子,周鲁“月正”建子,因此孔子生月应是元月。古文原意是:襄公二十一年,这年干支为庚戍,这年曾发生过日食。这次日食发生在(夏历)十一月,为庚子日。而这年的元月十一日,却为孔子生日。
由此可见,孔子生日并无日食之天象。再说“天狗食日”也非为吉象。不必硬拉胡扯。古人之所以记之以日食,是为方便记其年。
在此我再补充一条《春秋公羊传》 内容:
“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二十三年春三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此句应是说在孔子出生后(庚子)的三十三天的三月初一(癸酉),天上发生了日食现象。由于后人的传抄误解,原文的“三十三天后” 被后人改成了“二十三年春” 。
试想,此句前言“襄公二十一年孔子生” ,后又言“二十三年日食” ,中间相隔一年。将一年后的天象与孔子生日相联系,是否太牵强?
古史原籍也有谓: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至是七十三。《资治通鉴. 大事题解》二十一、二十二年之异,皆源起三历的不同。而言二十三年,则是以年误日。
更有《上古三代全汉文》对孔子生年有所注:
“孔子以周灵王二十年生,年十有七学礼于老聃。”
周灵王元年为公元前571年。(571-20=551)孔子当为公元前551年所生,而《回天》定孔子为公元前552年所生10月9日生为错,此点不容质疑。
“日食在朔,月食在望” “春三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此条在《吴越春秋》中也有记载,应是可靠有理的。
以上有关孔子生日的史料证据,对《回天》极为不利,除非史料有伪。然而史料又不伪,类似这样证据史籍记录很多。《回天》真的错了吗?难道日食周期,二千五百多年中会有一年之差变?
《回天》可以根据天文“日食周期规律”言已真,却无法证古人伪。去伪方可存真,史料不伪,叫人信古还是今?还是应该信今非古?我的答案是:史料不伪,天文未改,《回天》错在不知“夏、商、周三代,三历互不相同”。寃在当今“东周帝王纪年”有误。
现今所用的“东周帝王纪年”中周敬王元年夲应为公元前520年,而今却误编成公元前519年。掉王、敬王兄弟之争,王位之夺,夲在当年结束,因此周敬王元年应为公元前520年才对,正确严格地说,公元前520年应算掉王、敬王的共同元年。这样根据史籍:“周敬王四十一年,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孔子卒。”那么按周则是(520-41=479),依鲁历应为(495-16=479),两条数据相同,都说明孔子确实亡于公元前479年。
鲁史《左传》皆曰孔子死于四月十八,乙丑日。而后人杜预则认为孔子死时其年四月无乙丑日,故定其为五月十二,已丑日。
杜预不明三代历不同,先错年,继错日。参《资治通鉴. 大事记题解》
(479+73=552)因此说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为对,《回天》所判不为大错。一是言他不是锦山添花,而是画蛇添足,又胡定乱判孔子生年月日。
二是其年不与孔子四柱相合,只有按商历孔子才为生于公元前552年。
说其错、生命八字,也就是说不与孔子生年的天干地支相符合。
按现在所行的求证公元前纪年方法,其年干支:庚戊,应为公元前551年,而非为《回天》谬言552年,如果今人硬要定其为公元前552年,那是硬要孔子早产,是晚辈后生们心太急!
我再强调一遍:虽不能说凡与孔子生年、月、日、时干支相同都为孔子,但是我可以大胆说:凡年、月、日、时干支不与孔子合,则不为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
鲁昭公元年前541年,20年为前521年,加30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鲁昭公卒于前509年,加孔子42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鲁定公元年为前509年,14年为前495年,加56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鲁哀公元年为前494年,6年为前488年,加63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16年为前478年,加73,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随着江西南昌刘贺墓出现,人们对孔子的真实寿年也有了新的怀疑,也就是说怀疑起以前的《史记》、《左传》等史籍来,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刘贺当时并不知孔子正确年,所以他给了个孔子大概年,特加了一个“盖”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