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八字破解版(四柱软件破解版)

几分真心 2023-10-21 02:21:08 互联网

青春在工地上闪光——看两名“00”后建设者“五一”坚守岗位

极目新闻记者 陈建

通讯员 陶冠 刘向东

4月29日,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首日。在湖北武汉建筑工地,不少建设者仍坚守工作岗位,投身城市建设中。

在这些建设者中,来自央企中建三局二公司的不少“00”后建设者假期坚守工地,用青春铸就城市地标,用汗水为项目增光。极目新闻记者走进两名“00”后建设者,倾听他们的故事。

建造工程师魏鹏鹏:

希望垒起建筑的一砖一瓦

魏鹏鹏在进行安全检查

2000年出生的魏鹏鹏是“千禧一代”。去年,他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建三局二公司,在光谷·数字产业园项目担任建造工程师。为了抢抓“6·30”节点,今年五一期间他主动留在工作岗位。

每日巡场检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与以前在电视中看到的建设者帅气的形象不同,参加工作后,魏鹏鹏才感觉到这份工作的不易。

“安全技术交底,浇筑混凝土旁站;临边洞口检查,每一份工作所背负的都是沉甸甸的责任。”魏鹏鹏说。

自工作以来,魏鹏鹏参与了项目多项重大施工节点,经常同农民工友同出同进,深刻地感受到劳动不易。他说,劳动最光荣。“00”后建设者是新一代建设力量,希望通过劳动垒起建筑的一砖一瓦。

技术工程师戴奇敏:

称呼的变化见证了成长

戴奇敏在进行施工测量

同样是2000年出生的戴奇敏,也是去年毕业,目前在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的武汉龙泉还建社区担任技术工程师。

戴奇敏主要从事钢筋翻样、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需要对一系列施工规范了然于心。这些是行业的基础,需耐得住枯燥。但对于他来说充满了新鲜感。

“工作以来,最大的变化是更加务实。”戴奇敏说,工作后曾有无数深夜工作的经历,但回想起来,非常珍惜这些锻炼的机会。

从“小戴”到“戴工”,时光见证了他的成长。他说,工地的工作很辛苦,但看着这些高楼慢慢长高,离居民入住也更近了一些,就觉得时光没有虚度。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一)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从小历史的角度去看,旨在搞清历史事件的细节和经过;另一种是从大历史的角度去看,旨在研究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以及产生的影响。

从大历史的角度去看,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所谓“纵向”,就是沿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所发生的背景和所产生的影响;所谓“横向”,就是站在世界历史格局中,来看所发生的背景和所产生的影响。因为从世界历史来看,是作为世界主义运动史的一个事件,它不仅对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从“纵向”来看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华文明已经有五千年历史,但具有强烈中国特征的中国式“国体”,则是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年间建立的。中华传统国体的“特征”,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是秦始皇建立起来的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软件则是汉武帝建立起来的“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后来这种儒家思想也被称之为“中华思想”。

秦始皇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这个并不稀奇,外国历史上也有很多中央集权的国家。如果没有儒家思想相辅佐,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是难于维持长久的。“秦朝二世而亡”这件事本身也证明,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如果没有一种恰当的政治思想来辅佐,是难于维持长久的。

孔子生于东周春秋末期。当时中国的国体,并不是高度中央集权体制,而是公元前 11 世纪左右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周公建立起来的分封制。周朝的周王是天下之主,把国土分为百余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权力,也有独立的军队。但诸侯国要服从周王的号令,向周王缴纳一定的贡品,还有担负保卫周王的军事责任。

公元前 770 年周幽王被杀,周平王迁都后,各诸侯国开始不听周王的号令。虽说周王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但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争霸,天下大乱的时代到来了。从公元前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的 242 年间,这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天下大乱时期。据史书记载,在春秋 242 年间,发生大小战事 480 多起,平均每年发生 2 起战争, 可谓战争连年不断。

孔子就是诞生在这种战争连年不断的天下大乱时代。因此孔子和当时的人们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停止战争,渴望和平。怎样才能停止战争呢?孔子首先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战争的原因。孔子认为,天下大乱是因为人们“有野心”、“不安分”,做臣子的不安分,想篡夺国君之位,下级有野心,想要夺上级之权。这就是造成天下大乱、战争不断的“人性”方面的原因。

孔子的想法是有根据的,在他生活的春秋时期,有 43 名诸侯国的国君被臣下杀死,被下级官员杀死的上级官员,那就不计其数了。这些似乎都证明,孔子提出的“人性引发战争”学说,是有道理。为此,孔子也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应理论,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和“克己复礼”。

所谓“三纲”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是一种社会规范。臣子要无条件地服从君主,妻子要无条件地服从丈夫,儿子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孔子认为,如果人们都按照“三纲”的社会规范做事,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战争就会结束了。

有人疑问说:“难道君主犯了错误,臣子也要无条件服从吗?”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孔子认为,假如臣子把君主“犯了错误”作为理由,把他杀掉或者罢黜,那么你今天杀了国君, 篡了国君之位,明天就会有别人把你杀掉,夺掉你的位子,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误。这样一来,今天你篡位,明天他篡位,天下就永无宁日。所以臣子无条件地服从君主, 从整体上来看,是有利于促进天下和平的。

但人们总会有野心,有贪欲,要想让臣子放弃篡位的野心,就必须对人进行“思想改造”。孔子提出的思想改造方法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克制自己,一切符合“礼”的规范。所谓“礼”,就是“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当然,这种思想改造并不容易,因此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克制自己的野心和贪欲,去符合“礼”的天理。

孔子这一套儒家学说,确实对稳定社会有较大的作用。但孔子的学说也有较大的副作用,就是一旦人们放弃野心,失去贪欲,那么也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人们失去了奋斗的动力,一切知足,不思发展,那么社会的发展也就停滞了。西方近代的大发展,就是建立在个人主义、个人奋斗的思想基础上,鼓励人们为了金钱、地位而奋斗拼搏。

由于孔子学说有这个巨大的副作用,所以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说是不受欢迎的。因为当时各个诸侯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发展”,也就是“富国强兵”,否则就要被别的国家吞并掉。春秋战国时代“法家”学说流行,是因为法家学说是一种有利于富国强兵的学说,所以得到当时各国统治者的青睐。而儒家学说相反是阻碍富国强兵的学说,所以没有一个国家采纳孔子的儒家学说。

然而到了西汉,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下已经统一,不再有被别国吞并的危险了。这时候对于统治集团来说,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变成了稳定权力,而不是富国强兵了。因此, 具有强大稳定社会作用的儒家学说,开始被统治集团青睐,把儒家学说捧为独一无二的思想。

正因为采用了儒家学说,中国的封建王朝维持了两千年。但到了近代,在西洋列强的冲击下, 儒家学说阻碍富国强兵的副作用开始明显暴露出来,中国在西方列强面前一败再败,割地赔款,受尽屈辱。此时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孔子的儒家学说,是不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呢?

此后,一股反孔的浪潮开始在中国兴起。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人们公然打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鲁迅等文人更是把儒家斥为“吃人”的学说。在这个大环境下,也成为激进的反孔派。1919 年 7 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在他发表的《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文中指出:【二十年来,湖南省虽然在政治上排满,但在思想上仍以“孔子为中心”、对于孔老爹,仍不敢说出半个“非”字,而今则到了一改旧观的时候了。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

发起,更是把“批孔”作为的主要目标之一。早在 1966 年 12 月,对一位外宾讲:【无产阶级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消除孔夫子在各方面的影响。孔夫子在大学文科的影响,如哲学、历史、美术等方面存在着。他们灌输帝王将相思想, 资产阶级思想,这些都同孔夫子影响联系着,要在教育方面进行革命。】

后来发起的“批林批孔”运动,更掀起了批判孔子的高潮。从中国历史来看,在秦朝之后的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尊孔的。凡是反孔的王朝,一般都是短命的。比如秦始皇是完全否定孔子的,是彻底的法家,但秦始皇创建的秦王朝,在他死后就很快灭亡了。

在至今未止的中国历史上,是秦始皇之后,两千年来第一位持“反孔”态度的国家领导人;在后建立的新政府,也是秦始皇的秦朝之后,第一个明确提倡“反孔”的国家政府。这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的一个显著特点。

尽管“反孔”不是首先提出来的,但过去“反孔”的都是鲁迅等不掌权的文人。掌权的政治家,如袁世凯、等,都是“尊孔”的。比如 1934 年领导的国民政府, 发起以儒家道德规范为基础的“新生活运动”,但遭到不少人的批评和质疑。张申府发表质问南京政府的文章《尊孔救得了中国吗?》,他在文中指出:“以国家祀孔的方式恢复民族自信也未尝不可,但从现在尊孔的动因来看,是倒退的多,而前进的少。这种情形之下的尊孔, 对于救济中国的危亡,如何会有多大益处?”

鲁迅更是犀利地批判说:“诚然,每一个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可是一副寂寞的冷落的样子,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他们要去,则是去佛寺,或者是神庙。若向老百姓们问孔夫子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

建立一个“反孔”精神的政府,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特异的。如果追溯“反孔”的动机,可以看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对中国未来的设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