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测阳气(八字算阳气)

听梦的风尘女 2023-10-14 15:28:07 用户分享

阴阳五行的解释

黄元御遭受了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终于在乾隆的庇护下,在太医院相较安稳的环境中,静下心来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和利用太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研究新医术,最后创立了中国医学史上重要的“尊经派”,成为了一代宗师,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用另一种方式,造福了多方百姓。

黄元御能够被称为一代宗师,与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有非常重的关系。这个开创性的指导思想,后来总结成了八个字:培植中土,扶阳抑阴。这八个字对于我们今天各种疾病的一个调理,尤其是现在中老年人普遍面对的一些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的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之前我们都在讲黄元御的生平,从他坏了眼睛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下定决心学医救人,一直讲到他凭借自己高明的医术前后多次受到乾隆的赏识,一步一步在太医院站稳了脚。从黄元御曲折的医学之路上我们不难看出黄元御的医术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每一句都概括了我国历史上一位名医的过人之处,不学汉朝大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连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jue二声)阴这六经都搞不清楚,就没有办法去辨证,就不会诊断看病。

郑钦安,晚清道光光绪年间名医,火神派创始人,被认为是对阴阳理解最深刻的一位大医学家。要学习中医,就必须要向郑钦安学习,否则就搞不懂什么是阴阳。

中医几千年的历史中,出了多少位名医大家,但其中只有黄元御的五行理论是最完善的也是最容易懂的,学中医的人,如果不读黄元御,那么关于五行的知识可以说是迷糊的。

阴阳五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理解起来确实会有点困难,毕竟在我们日常里听到五行阴阳总会觉得和迷信沾上一点关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日常在路边能见到的那种算命先生,张嘴闭嘴就是阴阳五行,什么名字里五行缺土五行缺水,硬是把阴阳五行这么科学的东西给搞成封建迷信了。中医所讲的五行是有依据的,是非常科学的。

中医认为,人体当中存在着一股非常重要的气,就是元气,它也可以叫阳气、真气、真元等等。那么这个元气,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无法具体描述出它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关于“气”和“能量”,两者有所相同,但也有所不同。中医所说的元气还有更多的功能,不仅仅是能量这么简单。中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气,包括我们所说的阴阳五行,也都是在研究气的运行。

在过去,没有那么多精密的仪器去分析,所以关于人体的一切活动都只能通过动脑筋去分析现象的本质,所以古人是怎么发现气的存在的呢?

泰山有一条山谷叫做桃花峪,山谷那个口子上有一座道观叫做元君庙。一进门的那座影壁上,画着一个大大的阴阳鱼,旁边就写着一个字:上面是一个无,下面是四个点。

这就是古人最早对气的解释:无就代表没有,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四个点代表有东西存在。所以从字面上来分析,什么是气,就是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那么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我们常说中国人擅长思考,古人观察到人为什么能活动能说话?为什么睡着了就不能走路不能做别的事情?睡着了能醒过来,为什么死掉了就永远也起不来了?我们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倒在地上,到底是晕了还是死了,都必须要走到跟前才能知道。这些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人睡着了和死了,其实就差了那么一口气的存在。人从出生到死去,气会随着身体的成长和衰败而变得逐渐强大到慢慢衰落。气活跃了,人就会醒,气蛰伏下去,人就睡觉。气与生俱来,刚出生比较弱,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强,它变强人就变强,随着人体的衰老气也会越来越弱。

我们对于气的来历,是在一些很古老的书籍中找到的,对于能量和元气的感悟,都是郭老师从古人的书中和现代医学的学习中提炼出来的知识。人的一切生理变化其实都是气的变化。

我们中医里平时说的肾气、肝气、脾气、心气、肺气其实都是关于气的变化。只要是学中医,就是在学习元气的运转规律。我们的祖先不仅发现了气,而且还发现了它是在不断地运行,还总结出了气的运行规律。

这里的心肝脾肺肾不是平时我们说的脏器,他们代表的是整个系统之间“气”的运行

气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中水的运行规律有点像,水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地面和地下水受热会变成水汽蒸发,南北极热量少,所以水分蒸发不但不会蒸发,而且还会凝固变成冰。

喜欢爬山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山下可能是夏天,山顶可能就是冬天了,像珠穆朗玛峰的山顶终年都是被冰雪覆盖着的,所以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达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结,又会变成雨水落回地面,这就是水的循环过程,有上有降,运行的轨迹变成了一个圈。元气在我们身体内也是如此,不断地运行,遇热上升,遇冷下降。

所以不管是水循环也好,元气运行也罢,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部分,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把这两个对立面称之为“阴阳”上行为阳,下行为阴。

说阴阳时不能忽略的一个点,所谓的阴阳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面,人体内元气的阴阳,是指任何一个人体内的元气分为上升和下降的两个部分,它们是一股气,而不是像现在有的半吊子医生是的那样,阴是一股气阳是一股气,一共两股气,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就像一座山,山北为阴,山南为阳,但它必须是同一座山,河流有阴阳,河南为阴河北为阳,它必须是同一条河。

人,前胸为阴,后背为阳,它必须是同一个人的前胸和后背,这个道理才说得通。黄元御的治病八字方针:培植中土扶阳抑阴,后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在治病的时候,首先得先分清这个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阳虚就是升不上去了,需要借助药物让他升上去,阴虚就是降不下来了,就需要我们去抑制它,帮助它降下去。

人的本质是元气的运行,而运行的规律就是阴阳五行,把阴阳五行弄明白了,就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健康。我们要了解本质,才能更好的去了解生活中我们相关的一些症状。虽然阴阳五行听起来很难懂,但是我们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带大家去认识去学习。

黄帝内经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法于阴阳是健康生活第一步,那么第二步是什么呢?

八字

八字就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也是生辰八字。年干和年支组成年柱,月干和月支组成月柱,日干和日支组成日柱,时干和时支组成时柱。八字有年、月、日、时四柱组成,所以也叫四柱八字。八字八字就是八个字组成,每个人的八个字以日干为元神代表自己,然后结合其他七个字的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相比,再结合大运和流年就可以预测一生的命运!

正所谓:哇哇啼哭时,一生已注定!就是说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也就是八字生成的时候一生的轨迹命运已经注定了。也有人说不惑之前啥也不信,四十以后信了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信于不信,我只能说八字里面的学问太深了,有的人研究一辈子也只能说略懂皮毛。当然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的悟性,看八字要心思细腻,看清楚每一个相生相克的细节!真正的大师看了你的八字,就已明了你的一生!

阳虚、阴虚,傻傻分不清楚?教你搞清楚阴虚和阳虚,方法不难

#冬日生活打卡季#

一运动就大喘气、浑身没力气,你会怎么想?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体虚。但再详细说说到底是哪里虚?怎么虚?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其实体虚可以分为阴虚和阳虚,气虚和血虚等很多种。本文就详细说说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阴虚和阳虚。

阴虚和阳虚,是什么意思?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两股气,相互制衡又相互影响。阴气重时,可能压制阳气生发,带来“阴盛阳虚”的问题。出现的身体不适,大多是“寒”的表现。

而阳气过重,也会影响阴液分泌,无法制衡阳气,热症也随之而来。

从表面意思上理解,大抵如此。

但如果身体虚,出现了一些不舒服的表现,该如何分辨?教你几个方法,辩证清楚再调理不迟。

教你辩证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阴虚表现如下:

心情烦躁不安,容易焦虑、易怒身体潮热出汗,夜间盗汗明显小便发黄失眠多梦,容易心慌、心悸口干舌燥,口舌易生疮双眼干涩,有红血丝,看东西模糊

这些症状的出现,都可能暗示你是阴虚体质。

年节将近,人们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坚果瓜子等食物吃多了,都可能影响人体的阴液产生。时间长了,也会加重阴虚的体质,健康也易受影响。

阳虚表现如下:

畏寒喜热一年四季手脚都是冰凉的大便中常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精神萎靡,提不起精神舌苔淡,两侧容易出现齿痕小便清长,大便溏

相比之下,阳虚体质大多出现的都是寒证。因为人体内的阳气能驱寒、保暖,还能调动体内的气血循环。长时间阳气不足,也会让人看上去气色差、面无血色。

面对近乎相反的阴虚和阳虚表现,人们要想调理体虚,也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还是拿不准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可以寻求专业中医的帮助,也能正确的调理身体。

只要体虚,就吃六味地黄丸?

在男性群体中,将六味地黄丸奉上了神坛。只要是觉得身体虚了,都要吃点六味地黄丸,觉得能调理体虚的问题。但这真的有用吗?这样做不会伤身吗?

六味地黄丸有6味药材组成,其中包括三泄、三补,这样的配伍让它在滋补阴虚的同时,减少对阳气的影响。而从药理上来看,六味地黄丸比较适合阴虚体质的人群服用。如果是原本就存在阳虚的问题,服用六味地黄丸后,也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对健康反而有威胁。

有人表示,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又像是阴虚,又像是阳虚?

其实,阴虚和阳虚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体质,还有一小部分人群,存在阴阳双虚的问题。意思就是,体内阳气也不足、阴气也不足。可能会出现手脚发凉,但又很容易上火等冷热叠加的表现。

这类人该怎么办?

存在阴阳双虚体质的人,往往是又怕热、又怕冷。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就曾经针对阴阳双虚这种病症进行论述。其中提到了几种药方,或许能试一试

炙甘草汤也被称为“复脉汤”,里面不仅有炙甘草,还有生地黄、麦门冬、桂枝等多种药材,以生地黄为君,滋补气血;而炙甘草为臣,正适合阴阳双虚的人群来调养身体。其中的麦门冬、桂枝相互配伍,也能在补阴阳的同时,补气血。

当然了,阴阳双虚体质的人群往往身体素质较差,补足阴气、阳气也不能光靠汤药,也要通过生活习惯调理。

避免紧张的情绪损伤阴气,更不要频繁生气,加重阳气旺。心情保持愉悦,才能让人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以免让阴阳双虚的病症更加严重。

相比而言,调理阴阳双虚体质,比调理阴虚或阳虚难度更大。进补过度,容易出现阴气受损,偏向阴虚。如果一味的补阴气,又容易影响阳气生发,抑制阳气。

在《本草汇言》中记载,菟丝子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其味辛、甘,性平。适合用于调理阴阳双虚。《扁鹊心书》中有记载,菟丝子丸有助于补肾气、壮阳道。

除此之外,巴戟天也是类似的药材。《千金方》、《奇效良方》中都有相关的药方。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阴阳双虚的人群可以用它补肾阳,疗效较好。

若你也想用这两味药材,可以找中医诊脉,辩症后再结合个人的体质不同,配伍不同的药方。用药对症,调理更加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

1、《中医补肾有良方!这样补肾,事半功倍!》·CCTV健康之路·2019-02-02

2、肾虚证的食疗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张庆彝, 钟慈声. 2016

3、《男补肾女养血,老补虚少调胃》·生命时报·2020-10-29

4、《是的,女人也会肾虚!5大表现别忽视,养肾方法奉上》·健康时报·2020-12-01

5、论炙甘草,生地黄共为炙甘草汤君药[J]. 《环球中医药》, 赵亮, 关溪, 白长川,等. 2022(003):015.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