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1日八字(1984年10月27日八字算命)

煮酒送别 2023-07-04 01:38:45 用户分享

八字配对,照此看看你的另一半吧!

八字姻缘配对在中国由来已久,这一民间习俗从古至今经过千百年的婚姻实践检验,其影响早已在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古时候,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拿出准确出生时间并转换成生辰八字,以卜八字是否相配,然后用生辰八字预测两人发展结果,以使得不和睦的双方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谓之〝八字配对〞。

下面来看看古方夫妻八字配,已婚、未婚皆可参考哦!

-

1925年乙丑(属牛)海中金命。

1926年丙寅(属虎)炉中火命;

1927年丁卯(属兔)炉中火命。

1928年戊辰(属龙)大林木命;

1929年已巳(属蛇)大林木命。

1930年庚午(属马)路旁土命;

1931年辛未(属羊)路旁土命。

1932年壬申(属猴)剑锋金命;

1933年癸酉(属鸡)剑锋金命。

1934年甲戌(属狗)山头火命;

1935年乙亥(属猪)山头火命。

1936年丙子(属鼠)涧下水命;

1937年丁丑(属牛)涧下水命。

1938年戌寅(属虎)城头土命;

1939年已卯(属兔)城头土命。

1940年庚辰(属龙)白蜡金命;

1941年辛已(属蛇)白蜡金命。

1942年壬午(属马)杨柳木命;

1943年癸未(属羊)杨柳木命。

1944年甲申(属猴)井泉水命;

1945年乙酉(属鸡)井泉水命。

1946年丙戌(属狗)屋上土命;

1947年丁亥(属猪)屋上土命。

1948年戊子(属鼠)霹雳火命;

1949年已丑(属牛)霹雳火命。

1950年庚寅(属虎)松柏木命;

1951年辛卯(属兔)松柏木命。

1952年壬辰(属龙)长流水命;

1953年癸已(属蛇)长流水命。

1954年甲午(属马)沙中金命;

1955年乙未(属羊)沙中金命。

1956年丙申(属猴)山下火命;

1957年丁酉(属鸡)山下火命。

1958年戊戌(属狗)平底木命;

1959年已亥(属猪)平底木命。

1960年庚子(属鼠)壁上土命;

1961年辛丑(属牛)壁上土命。

1962年壬寅(属虎)金箔金命;

1963年癸卯(属兔)金箔金命。

1964年甲辰(属龙)覆灯火命;

1965年乙巳(属蛇)覆灯火命。

1966年丙午(属马)天河水命;

1967年丁未(属羊)天河水命。

1968年戊申(属猴)大驿土命;

1969年己酉(属鸡)大驿土命。

1970年庚戌(属狗)钗钏金命;

1971年辛亥(属猪)钗钏金命。

1972年壬子(属鼠)桑柘木命;

1973年癸丑(属牛)桑柘木命。

1974年甲寅(属虎)大溪水命;

1975年乙卯(属兔)大溪水命。

1976年丙辰(属龙)沙中土命;

1977年丁巳(属蛇)沙中土命。

1978年戊午(属马)天上火命;

1979年己未(属羊)天上火命。

1980年庚申(属猴)石榴木命;

1981年辛酉(属鸡)石榴木命。

1982年壬戌(属狗)大海水命;

1983年癸亥(属猪)大海水命。

1984年甲子(属鼠)海中金命;

1985年乙丑(属牛)海中金命。

1986年丙寅(属虎)炉中火命;

1987年丁卯(属兔)炉中火命。

1988年戊辰(属龙)大林木命;

1989年已巳(属蛇)大林木命。

1990年庚午(属马)路旁土命;

1991年辛未(属羊)路旁土命。

1992年壬申(属猴)剑锋金命;

1993年癸酉(属鸡)剑锋金命。

1994年甲戌(属狗)山头火命;

1995年乙亥(属猪)山头火命。

1996年丙子(属鼠)涧下水命;

1997年丁丑(属牛)涧下水命。

1998年戌寅(属虎)城头土命;

1999年已卯(属兔)城头土命。

2000年庚辰(属龙)白蜡金命;

2001年辛已(属蛇)白蜡金命。

2002年壬午(属马)杨柳木命;

2003年癸未(属羊)杨柳木命。

2004年甲申(属猴)井泉水命;

2005年乙酉(属鸡)井泉水命。

2006年丙戌(属狗)屋上土命;

2007年丁亥(属猪)屋上土命。

2008年戊子(属鼠)霹雳火命;

2009年已丑(属牛)霹雳火命。

2010年庚寅(属虎)松柏木命;

2011年辛卯(属兔)松柏木命。

2012年壬辰(属龙)长流水命;

2014年甲午(属马)沙中金命;

2015年乙未(属羊)沙中金命。

2016年丙申(属猴)山下火命;

2017年丁酉(属鸡)山下火命。

2018年戊戌(属狗)平底木命;

2019年已亥(属猪)平底木命。

2020年庚子(属鼠)壁上土命;

男金女金--两金夫妻硬对硬、有女无男守空房、日夜争打语不合、各人各心各白眼

男金女木--金木夫妻不多年、整天吵打哭连连、原来二命都有害、半世婚姻守寡缘

男金女水--水金夫妻坐高堂、钱财积聚喜洋洋、子女两个生端正、个个聪明学文章

男金女火--未有姻缘乱成亲、娶得妻来也是贫、若无子女家财散、金火原来害本命

男金女土--金土夫妻好姻缘、吃穿不愁福自然、子孙兴旺家富贵、福禄双全万万年

男木女金--夫妻和好宜相交、钱财六畜满山庄、抚养子女姓名扬、木金万贵共一床

男木女木--双木夫妻福满多、钱财有多事事乐、原来两木多福星、生来儿女聪明多。

男木女水--男木女水大吉利、家中财运常进室、常为宝贵重如山、生来儿女披青衫

男木女火--木火夫妻大吉昌、此门天定好姻缘、六畜奴作满成行、男女聪明福自隆

男木女土--土木夫妻本不宜、灾难疾病来侵之、两合相克各分散、一世孤单昼夜啼

男水女金--金水夫妻富高强、钱财积聚百岁长、婚姻和合前程辉、禾仓田宅福寿长

男水女木--木水夫妻好姻缘、财宝贵富旺儿郎、朱马禾仓积满院、男女端正学文章

男水女水--两水夫妻喜洋洋、儿女聪明家兴旺、姻缘美满福双全、满仓财产好风光

男水女火--水火夫妻不相配、在家吃饭在外睡、原因二命相克害、半世姻缘半世愁

男水女土--水土夫妻不久存、三六九五见瘟王、两命相克亦难过、别处他乡嫁别克

男火女金--金火夫妻克六亲、不知刑元在何身、若是稳有不孝顺、祸及子孙守孤贫

男火女木--火木夫妻好婚配、子孙孝顺家业旺、六畜钱粮皆丰盈、一世富贵大吉昌

男火女水--水火夫妻虽有情、结啼姻缘亦不深、儿女若是有富贵、到老还是孤独人

男火女火--两火夫妻日夜愁、妻离子散泪水流、二命相克宜不聚、四季孤独度春秋

男火女土--火土夫妻好相配、高官禄位眼前风、两人合来无克害、儿女聪明永富贵

男土女金--土金夫妻很姻缘、两口相爱至百年、内宅平安六畜福、生来女儿均团圆

男土女木--土木夫妻意不同、反眼无情相克冲、有食无儿克夫主、半世姻缘家财空

男土女水--土水夫妻定有兽、接到家中定有灾、妻离子散各东西、家中冷落财不来

男土女火--土火夫妻大昌吉、财粮不愁福寿长、儿女聪明生端正、富贵荣华好时光

男土女土--双土夫妻好姻缘、共欢一世福双全、儿女聪明多兴旺、富贵荣华好家园 !

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

84年,钟南山接到绝密任务:马上进京!3小时后出现在北京

1984年7月11日晚6时15分许,时任广州医学院副教授的钟南山正在办公室,仔细查看病人的病历,脑海里盘算着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叮铃铃!桌上的电话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

“钟教授,紧急通知,请你马上进京!广州军区已经派人到医院接你。记住,这是绝密!”钟南山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正纾急促的声音。

从刘正纾的语气中,钟南山意识到事态紧急,他没有多问,立即做好了准备。

二十分钟后,一架军用飞机从广州空军基地呼啸而起,迅速消失在天空中……

究竟是什么紧急绝密的任务,需要钟南山马上进京并惊动军方动用军机接送?让我们把时针拨回20世纪80年代,回顾一下那场惊心动魄的“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

晚年叶帅,备受肺炎困扰

大名鼎鼎的“十大元帅”中,论年龄,不是最老的;论资历,不是最深的;论军功,不是最大的;论官职,不是最高的。

但说起对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影响,不亚于任何一位元帅。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有一个评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毛主席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在面对各种严峻考验时,在面对生死攸关的重大时刻时,元帅总是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然而人有生老病死,当时间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健康状况也亮起了黄灯。

其实在1979年的时候,82岁的就已经出现一些健康问题。这年7月,到山东烟台视察工作,由于天气突变,年迈的叶帅一时难以适应,很快就感冒了,没几天肺部就感染发炎了,接着开始出现走路不稳,步履蹒跚的现象。

专家们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视察部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有做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身边的工作人员见身体不如以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劝说叶帅抽空去医院看看,免得身体有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此时的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日理万机,十分繁忙,不愿拿出时间专门去医院检查,保健组只能见缝插针,在叶帅的工作间隙给他做一些单项的身体检查。

很快,听说了这件事,在他的大力支持下, 1980年,中央保健委员会正式成立了一个以解放军总医院为主的医疗保健组,定期为检查身体,进行保健和医疗,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工作,积极配合检查。

为了便于专家们观察步态,80多岁的不厌其烦,一遍遍走来走去,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不断演示直到满意为止。大夏天的,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80多岁的叶帅却没有丝毫怨言,一连几周地配合医生工作。

与在一起

尽管叶帅十分配合,但病情还是不好确诊,也就不能对症治疗,保健组的专家们很心焦:如果耽误了叶帅的健康,如何向中央、祖国和人民交待?

倒是不慌不忙,反而开导起了专家们。

一天午饭后,对保健组的专家们开玩笑说:“我可能是患上了什么疑难杂病,现在还没有发明名字。你们这么下工夫地观察、记录、检查,也不好起名。我自己给取个名,就叫做难治之症吧。”

大家一听,禁不住都笑了起来,氛围也轻松多了。

很快,叶帅的病情终于确诊了,他患的是“帕金森氏病”,这是一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以上的人群。简单地说,“帕金森病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疾病,只能控制,无法根治,也不是致命疾病,但容易引起并发症,如感冒、肺部感染等等,这就不得不高度重视了。

视察部队

临危受命,钟南山千里驰援

可是重担在肩,夙夜在公的,根本没有把这种病放在心上,高强度的工作中,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

从1982年开始,开始疾病缠身,尤其是肺部感染,一遇到天气不好,几天就要发作一次,一发作就要静脉输液治疗。

年龄大了,血管又细又脆,加上反复穿刺,静脉注射的难度很大,护士们给他注射,难免情绪紧张,不但丝毫不担心,还亲切地劝慰护士说:“这不怪你,这个责任应该在我身上,我的血管有困难嘛!”

1983年11月19日晚6点左右,突然觉得身体不太舒服:胸闷、难受。

医疗保健组的专家们迅速来人检查,经诊断认为,患的是“急性高侧壁小灶性心肌梗塞”,必须卧床休息。很听话,卧床休息了3天。

到了21日凌晨,胸闷症状虽然缓解,却又并发了肺炎,形势再度严峻起来。

所幸专家们及时诊治,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到了12月中旬,的病痊愈了,治疗肺炎的药也停了,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

可好景不长,到了1984年1月,肺炎复发,病情再度加重。

叶帅的健康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主持中央军委常务工作的军委副主席,指令中央保健办公室副主任王敏清参加医疗组,并指示医疗组尽全力做好的医疗抢救工作,这个命令让专家组有了一种大战在即的危机感。

会后,王敏清和专家们一起住进了的家,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经过专家组的精心治疗,的病情被初步控制住。

就在大家赶到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7月上旬,的病情突然危重,再度恶化,出现持续的高烧、呼吸道痰多咳且不出来,呼吸困难,一度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

这个时候,医疗组如临大敌,召集全体成员进行了大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眼下情况紧急,给叶帅做气管切开手术治疗比较稳妥。

方案报上去后,中央很快批准。

7月11日下午5时18分,专家组为叶帅顺利实施了气管切开手术,术后使用呼吸机,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护,的病情终于好转。

王敏清在作报告

但专家们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要让叶帅真正转危为安,必须解决肺炎的问题。

一天晚饭之前,大约6点左右,专家们在会诊时提出,目前的呼吸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请一名顶级专家——广州医学院呼吸系统专家钟南山前来参加治疗。

王敏清向中央办公厅汇报之后,征得中央同意之后,马上给广东省卫生厅打电话,请他们迅速找到钟南山。

当时的钟南山“年仅”48岁,时任广州医学院副教授,他出身医学世家,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统专家。

不过,此时钟南山人在广州,若来北京,怎么也要第二天早上才能到。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专家组晚上6点多向中央汇报,到了当晚9点半,钟南山竟然奇迹般地出现在了抢救大厅里!

此次来京,钟南山深感责任重大,虽然是多种疾病缠身,但直接影响他生命健康的还是肺部炎症,因为肺部感染炎症,的体温居高不下,而且呼吸困难,完全靠呼吸机维持,一旦肺部炎症加重,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复杂的情况,很多专家也是生平第一次遇到,大家感到空前紧张,压力山大,后来王敏清回忆起这次会诊时,称呼此次抢救为“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

钟南山

国士无双,为何是钟南山?

很多读者会奇怪,中央医疗保健组人才济济,为什么非要点名钟南山?

很简单,钟南山是当时国内呼吸系统疾病首屈一指的专家。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一时名医。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9岁时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叔叔长大,后来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美国人创办的,实行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和钟世藩一届考入协和医学院的学生有40人,但真正毕业拿到学位的只有8人,钟世藩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钟世藩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送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深造,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这在当时绝对是凤毛麟角。

当时很多赴美留学生希望留下美国工作,但钟世藩从一开始就坚定决心,一定要回到家乡,救死扶伤,报效祖国,这是自己一生的理想抱负。

钟世藩(右二)在协和的毕业照

抗战胜利之后,钟世藩应邀出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高层仓皇逃往台湾,中央卫生署的一名高官奉之命,一夜3次登门,要求钟世藩携带全家和医院现金,连夜撤往台湾。

面对金钱的诱惑,钟世藩没有答应,他毅然回答道:“我是中国人,我留在这里。”

就这样,仓皇离开大陆,钟世藩毅然留了下来.

钟世藩不但人没去,还把13万美元现金保存了下来。广州解放后,钟世藩将医院所有财物一一盘点登记,全部移交给当时的军管会,整个医院的《财产移交清册》厚达410页,从医疗仪器到药品,从一本书到一分钱,都写得清清楚楚。

钟南山(后排右一)与家人合影

1953年,钟世藩调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主任。

儿科是医院最忙碌的科室之一,钟南山记得经常有家长深更半夜带着孩子到他家里看病,父亲频频被从睡梦中叫醒,总是不厌其烦,为孩子悉心治疗。

那时年轻的钟南山十分不解:“爸爸,都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要看病呀?”

父亲对钟南山说:“所谓医者本分,就是治病救人,不分白天黑夜,时间早晚。”

父亲对病人的态度让钟南山印象深刻,从此把“医者父母心”作为自己从医的毕生理念,牢牢铭刻在了钟南山的心里。

在儿科工作期间,钟世藩有一个习惯——抽查病历。儿科的病历,钟世藩都是逐个查看,谁的病历书写不规范,就会遭到批评。

钟南山与妻子的合影

有一次,一个年轻医生的病历写得很潦草,钟世藩看了之后把对方严肃教育了一番:

“病历是写给病人看的,人家都看不懂,你写来干嘛呢?病历是一个医生的名片,也是一个医院的名片。从一个医生所写的病历,就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医学水平,看一个医院的质量,也要先看它的病历。病历能反映一位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学识水平,这是临床医生基本功之一。”

父亲的这段话不仅是说给儿科医生的,也深深铭刻在钟南山心里。

1955年,19岁的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来的北京大学医学院)。

这个时候父亲已经退休了,但钟世藩没有养老赋闲,他把时间都放在总结自己毕生的医学经验上,每天钻进图书馆研读医学专著,一边读一边写,当时他的视力已经严重下降,但老人家一点都不觉得累。

钟南山心疼自己的父亲,劝老人家注意身体,每天少写一会儿,钟世藩不听劝阻,反而跟儿子发起了脾气:“你让我呆在家里干什么,等死吗?人活一辈子,总要留下一些什么。”

在钟世藩废寝忘食的努力下,一部40多万字的《儿科诊断和鉴别诊断》出版面世,成为我国儿科门诊的重要指南。父亲晚年著书这件事让钟南山受益匪浅,每当回忆起这件事,钟南山都会说:“治学严谨上,我受的是父亲的影响。”

钟南山在工作

千里驰援,钟南山带来“奇迹”

在父亲的影响下,钟南山早早投身医学事业,专注呼吸内科疾病治疗预防,他在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广州医学院内科从医,一干就是一辈子。

到1984年时,钟南山已经是广州医学院副教授,国内赫赫有名的呼吸系统专家,说到呼吸系统疾病,就算是北京各大医院的专家,也要唯钟南山马首是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元帅生命危急,尤其是肺炎症状严重时,王敏清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钟南山。

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他晚上6点多向中央请示调钟南山入京,钟南山竟然在当晚9点半就出现在北京,这样的速度堪比飞毛腿导弹,何等惊人!

钟南山抵京后,压力也非常大,眼看“八一建军节”临近,的病情仍处于危急之中,医疗组全体人员十分着急,最让人担心的是,人民大会堂也接到通知——准备布置追悼会会场,预备花圈,大家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与在一起

钟南山抵达北京后,迅速加入医疗保健组,及时了解到叶帅身体的最新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医疗组在此基础上迅速制定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全体人员齐上阵,为抢救的生命而努力。

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的生命得以延续,顺利度过了“八一”建军节。

能够顺利度过“建军节”,已经超乎医疗保健组的期望,可到了8月10日,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奇迹出现了——再次战胜病魔,病情趋于稳定。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8月份这次抢救后,一直到10月23日,的体温一直趋于正常,此前困扰医疗组的肺部炎症也基本消失,甚至可以不用呼吸机,开始靠自主呼吸,维持生命需要了。

这样一个进展大大出乎医疗保健组的意料,毫无疑问钟南山作为首席的呼吸系统专家,他提出的治疗方案是取得针对性疗效的。

钟南山

经过这次“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的生命从1984年7月延长到1986年10月,这对当时的党、国家和军队而言,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在这次“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中,钟南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病情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986年10月22日1时16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这次“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成为钟南山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改变了钟南山的人生。正是因为在这次抢救中的杰出表现,1985年后钟南山被指定为中央领导的保健医生。从此以后,钟南山开始走上更广阔的舞台,为中国人民做出了更杰出的贡献。

,钟南山,两个伟大的名字。

一个是开国元帅,政治巨擘,军事大家,屡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一个是当代名医,国士无双,人民楷模,呼吸疾病顶级专家,抗击疫情的砥柱。

钟南山

在1984年那场“医疗保健史上的淮海战役”中,他们的人生轨迹有了一次特殊的交汇,留下了一段共同抗击病魔的故事。伟哉,壮哉钟南山!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王敏清——的医疗保健总管》

党史出版社:《特别经历》(王凡 东平著) 

深圳新闻网:《元帅生命“最后时刻”的生活和交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