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酉时八字(2017年7月4日出生是什么命)

依稀久忆 2023-09-12 19:30:01 网友投稿

安徽滁州市近代杰出人物简介

方绍舟(1867年~1940年),名璧,定远县炉桥镇人,同盟会员,江淮地区著名的抗日英雄。早期参加反抗封建专制的革命,晚年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71岁高龄时倾财组织起4000人农民抗日军,在古稀之年举刀驰骋疆场斩杀日寇,成为日军口中闻之胆寒色变的“铁人”,也是东方抗日战场持续抗击日寇的最高龄长者。

张贻惠(1886年--1946年),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物理学家、教育家。首先在国内高等院校开设原子构造论课程(即原子物理学)。率先编译出版科学丛书,将科学思想推广于社会。为创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和对该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还对1933-1934年的全国度量衡统一工作起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黄光华(1892年-1972年4月4日),家住广西桂林,出生地安徽凤阳,中央军嫡系高级将领,陆军中将。保定军校二期毕业。1917年参加领导的南方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自排长积功升为师长。1924年7月任黄埔军校教官,1933年3月参加长城抗战,成为第29位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1934年驻军广西兴安,兼任广西保安司令。1939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长,桂林办公厅主任。1943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驻云南昆明远征军总监部总监,西南干训团团副,航空运输部司令。解放后任广西桂林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常宗会(1898年4月17日-1985年8月8日),安徽省全椒谭墩乡枣树刘常家竹园人,中国著名农业蚕桑畜牧专家。早年就读于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获南锡大学理科博士。1925年回国后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蚕桑、畜牧、烟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昆明任蚕桑改进所副所长兼农场场长期间,引进美国烟草良种。抗战结束后前往澳大利亚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先后担任哈尔滨农学院教授、南京农业专科学校教授等职。

吴继光(1903年-1937年11月9日),安徽三界镇(今属安徽明光市)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后,分配到北伐军中见习,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为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一七四旅少将旅长,主动请缨杀敌。不久,奉命率部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0月下旬,奉命率部在青浦阻击日军,掩护主力撤退。从11月5日起,指挥所部与日军激战四昼夜,损失甚重。11月9日,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

周先庚(1903年8月10日-1996年2月4日),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金城港村,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及应用心理学的奠基人,中国心理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科院专门委员和中科院心理所筹备委员。曾在河北定县主持的年龄与学习能力关系的研究,得出一条识字能力曲线,被当时心理学界称为"周先庚曲线"。

陈金城(1904年3月5日-1983年1月6日),又名陈精诚、陈金黻,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界首镇。中将,著名爱国将领。二十八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六期第四总队少将总队长,后提升为胡宗南部师长。三十三年日军发动"湘桂战争",南进广西,侵贵州危及陪都重庆。陈金城师被空运贵州防堵,与日军激战于独山。日军退出贵州后,陈晋升为军长。三十七年,陈在第二绥靖区服务,先任整编四十五师师长,后任九十六军中将军长。三十八年3月27日,九十六军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击溃,陈被俘 。1959年,中央颁布特赦令,陈金城获释,任江苏文史馆馆员,住南京,提供大量文史资料 。

杭立武(1904年-1991年2月26日),生于安徽滁县(今滁州),教育家、政治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1923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受聘为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转任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达十数年。其间并创立中国政治学会及中英文协会。抗战期间任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美国联合援华会会长。1944年任教育部常务次长。两年后调政务次长。1949年出掌教育部。1991年病逝。

阮维周(1912年-1998年7月10日),安徽滁县(今滁州)人,地质学家。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4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师,美国地质调查所地质师,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0年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台湾"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对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有研究。著有《中国矿产资源》等。

陈学俊(1919年3月5日-2017年7月4日),出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中国科学院院士,热能动力工程学家,中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筹建了中国高校中第一个锅炉专业,开出了锅炉专业的全部课程;筹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能源动力工程专家和教育家,为中国能源动力工程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近代名人,欢迎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