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下一个八字(王下面一个八字什么字)

若即若离 2024-01-14 21:00:28 网友上传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小山子王氏家族溯源

小山子村位于山东老峄县南部凤山脚下(今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镇),明朝永乐年间立村。因小山子王氏第十一世守安字小山而得名。

据《峄阳王氏谱》记载,小山子王氏始祖于元朝初年(至元二十九年)迁至峄州之南,卜居高山社下所村,至明初其后人迁居今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小山子村,迄今已有760余年的历史。其始祖以下二至六世皆单传,名讳失考。至八世王暹、王逵兄弟落籍小山子,是为小山子王氏之始祖。

王暹配刘氏,子六,长子大京、次子大伦、三子思敬、四子思艾、五子思忠、六子思孝,是为老六支。其中大京、思敬、思孝三支失传,今天的小山子王氏均为二支大伦、四支思艾、五支思忠之后裔。

王逵配邢氏,子四,长子世龙,次子世麟,三子世海,四子世靖。除长子世龙一支繁衍兴盛外,其余三支均失传。

王暹次子大伦配赵氏,子二,长子宾,次子鸿,是为小山子王氏家族中最为兴盛的一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世王鸿,字近山。子五,长子守安,次子守儒,三子守纪,四子守德,五子守正。王鸿自幼聪慧,修身励志,苦读诗书,成才入仕,始任寿官。十四世王质藻在《先德录》中记述:“吾家实至近山祖,而益振观,后子孙斯文,积德培植气脉”。

长子守安,字小山,寿官。状貌魁梧,豁达大度。勤俭持家,经营门户,勤劳致富,为家族中兴崛起奠定了基础。

次子守儒,字少山,任省祭官。据载,其家初业农桑,罕习诗书。自守儒起,读书举业,延师课授训子侄,俱入黉宫。至今家族子侄书香之传,皆少山之功也。

三子守纪,字仰山,性平气和,不营田宅,无忤于人,无求于世,逍遥自如,有隐君子之风。

四子守德,字历山,后改峻德,任守备官。性刚好义,足智多勇。明未有泰山土匪山寇数万,南下掠夺峄县,王守德率兖州东道标下中军韦兴、韦祚统兵数百迎战,在薛城沙沟镇与寇相遇。王守德指挥有方,出奇制胜,将士奋力拼杀,以少胜多,大败匪寇。又与标下副将马岱过运河乘胜追击,大战汴塘胜之,两战大捷,威振鲁南。

清朝初年,由于战乱灾荒,运河以北土匪蜂拥而起,地方官府清剿不力,以至鲁南苏北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王守德曾亲率官兵数千人,渡过运河,与匪大战于峄城古邵曹庄村(原曹庄镇驻地),斩其匪首,众匪四散溃逃。后多股匪徒集结兵力欲渡运河南侵,但畏王守德之威,终不敢渡。

据考,天启二年和明崇祯十四年,兖州府志等史料均记载了这两场战斗,只是王守德被王某字样取代。晚年王守德大办义学,后人多为庠生、贡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子守正,字微山,例赠修职佐郎。配吴氏,子七。他为人乐善好施,时常赈济乡里。据记载,“明崇祯十三年,岁大饥,人相食。公常施粮米以济饥者,又每晨使人阅视本庄家不火者,以给粮而能食……。”

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祯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由于连年战乱,运河以北,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半数沦为匪寇。在峄县以西有张所愚等三人逃难到小山子村。此时,正值北寇欲渡河南侵,多次派细作渡河打探虚实。王守德见这三人,既不年长,也不年少,又无家眷,便作为贼寇的奸细抓捕后欲斩之。其弟王守正见此,苦苦相劝,解救了两个人,另一人被斩于河岸而悬其首,以警告北寇。王守正常为不能相救而深以为憾。

小山子王氏家族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其家族世代秉承“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家风,在峄县历史上有着良好口碑与深远影响。自明朝万历初年到初年,约300多年间,小山子王氏家族中有庠生、贡生、监生、廪生、举人等100余人,明清时期三品至七品官员60余人,可谓书香门第,名门大族,家世显赫,与“崔宋黄梁”和“牛山孙”“郗山殷”“南常褚”等姓并称为明清时期峄县地区的八大望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友家声远,诗书继世长”是峄阳王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作为“琅琊孝王”之后的峄阳王氏,从始祖迁峄之时就把孝当做兴家之本,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王伟,字登山,增生。“在彭城授经,闻之祖母病归,与兄佐视汤药,陪伴左右,衣不解带,从不怠慢,直到久病祖母故葬。当伯父出贡后,痛大兄之亡而失明,伟以伯父事为己事,教诫诸兄亲授诗书”。

王栏,字芳远,监生。“事父母孝,为家督内外无私,与兄弟析产,让肥取瘠。丙午岁饥,捐资赈灾……”

王奉朔,字统一,监生。“痛母失明,绝意进取,左右侍奉,陪伴母亲,无间晨昏,十年如一日。后又延师课弟读太学”。

然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王铭三之女王德媛。她自幼聪慧,习书知礼。出嫁以后,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深得乡里赞誉。咸丰八年九月,捻军突入峄境,媛与婆母、弟妻带家人乘车赴北躲避,路遇捻军掠钱物。他们拦住王德媛一家,搜其身却并无金银,解其行装得到一套官服。贼说:“你家居官必有金银,如不给则先杀你母。”王德媛说:“吾夫并没上任,家里一贫如洗,哪有金银。”贼益怒,以刃冲其母喉。王德媛和弟媳伏在老母身上,愿代母死,但被贼拒绝。王德媛见脱身不得,便急中生智地说:“我家里有金银,希望你们能放过我母等人,我带你们到家里去取”。

贼闻听此言大喜,便放过其母等人,驾车带德媛前去取金。大约走出六七里路后,来到了她一家姓朱的亲戚家里。孝女知道其婆母和家人已经走远了,从容地下车指着一棵槐树说:“金窖就在树下面”。众贼大喜,就在院内槐树下挖了起来。德媛乘贼不备,毅然投井而死。五天以后,家里人把她从井里打捞上来,仍然面目如生。王德媛舍身救婆母的事迹倍受众人敬仰。其夫乃峄阳牛山孙氏,名孙葆练,家甚贫。但孝女无怨,勤苦节俭,事孝公婆,生一子一女。由于其不惧死而脱母于难,为保一家性命,毅然投井自尽,后人感其节孝仁义,赋诗赞曰:峄阳王氏媛,卓为闺中杰。回首顾阿母,生离即死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年间,小山子王氏家族成为当时峄县巨富。十五世王杭,字华远,监生,建业四子。他性情磊落,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任孔府百户,莅官敬业,政绩卓著,诰授昭武都尉。娶七十一代衍圣公孔昭焕堂妹孔昭祥为妻,其岳父孔广楣,官居四品。乾隆皇帝为褒奖小山子王氏功德,御赐王氏家祠“龙章置范”金匾和宫灯两盏于小山子王府,因此有朝廷官员路经王府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

当时,峄阳王氏府第有两处,即小山子王府和房下汪王府。两处王府大院皆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小山子王府东西街道青石板铺设,宽敞整洁,两侧宅院相映,府邸相连,分为正大门、花门楼、西庄子、草门楼等。正大门前挂有双千顷牌,石狮把门,并有上马石、拴马石、下桥石,庄重威严。

据《峄阳王氏谱》记载,小山子王氏于康熙乙亥年(1696年)创修族谱,至同治甲戌年(1874年)三修族谱,其谱牒均称《兰陵王氏谱》。二十二年(1933年)四修族谱改为《峄阳王氏谱》。这也是其家族首次使用峄阳王氏的称谓。

其实,峄阳王、小山子王是同一姓氏、同一宗族的两种称谓,只是其涵义不同。峄阳王是以郡望冠名的姓氏,而小山子王是以发源地或发祥地为标志的姓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反映的是家族门第等级的不同。据《峄县志》记载,峄州之南称峄阳,故称峄阳王氏,是兰陵王的延续。因此,从概念上讲,峄阳王是广义的,是指峄县(州)行政区划范畴内的名门望族;小山子王则是狭义的、是俗称,仅是一个家族姓氏的标志而已。峄阳不仅地域广,更蕴藏着丰厚文化,而小山子区域范围小,文化内涵少,不利于家族的联宗与发展,故改称峄阳王,而不称小山子王,这也充分体现了王氏先祖的聪明智慧,远瞩。把小山子王氏改称为峄阳王氏,对弘扬家族文化,扩大家族影响,提高族人的社会地位和自豪感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封建门阀制度盛行时期更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山子王氏曾五修家乘,三修家乘时,从18世以下又拟定十六字班辈:

德荣克懋,昌明光昭;慎修钦承,宗士继宪

四修家乘时又续拟八字:永传孝敬,丕振家声

五修家乘又续拟八字:安邦治国,贤良才栋

小山子王氏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79年)在小山子村始建王氏宗祠。峄阳王氏《创修家祠碑记》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峄县知县张玉树(陕西武功人)路经峄阳王氏小山子祖茔,夸赞祖茔风水很好。张知县又在祖茔上下看了几遍后说 :“唯独东南方向受煞。如果在祖莹后边盖上一座祖祠挡住,祖茔就会更好”。

当时族人王先、王栏、王榓诸公听后,兄弟几人共同商议,决定由族人王理主持,在祖茔后创建家祠。家祠坐北朝南,有主堂五间,东西厢房、门厅各三间,建筑为石、砖、木、青瓦结构,总占地面积3.3亩。牌坊、碑碣布局合理,外观典雅,结构精巧,石雕、木雕、砖雕、人物塑像等均精雕细凿,共花费二百余两白银。家祠建成后成为王氏家族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后因战乱、天灾等原因被毁,仅存残碑遗址,2010年又重建家祠。2018年初,家族理事会成立后,积极发动族人,多方筹集资金,投入近20万元,于2019年实施了宗祠院内及门前大理石铺装工程,使王氏宗祠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当地有名的历史人文景观。

(由于了解掌握的史料有限,文中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过端阳你用青黄赤白黑五彩线系在手臂上,这是长命避灾的神诀

\r\r\r\r\r \r \r\r\r\r 端阳\r\r

丁丁猫,\r 爱赶场;\r 飞蛾子,\r 爱乘凉;\r 不杀猪,\r 不杀羊;\r 杀个耗儿\r 过端阳。

\r\r

我听了五弟的歌声,跳下床来,见红日映在窗上炎赤可畏。我裸身跣足跑出房门;门旁悬着菖蒲与艾叶,那菖蒲像一双青光宝剑,镇压着五毒的猖狂。我刚刚打开柴门,碰着保娘家的长年过来送节,连忙喊道:“妈!妈!当真过端阳啰!保娘家送来这么多红蛋,白鸡公生的红蛋!……还有粽子,三尖角的。”我把礼物收了大半,妈吩咐我取几百青钱放在送礼的提篮内垫底,打发长年回去了。

\r\r

我跟着去赶早市:卖艾叶的,卖菖蒲的,担着挑子尖声叫卖。生意顶兴隆要数扇铺。罗团扇上绘着龙舟竞渡,纸折扇上嵌着绿霞霞的鱼骨。我只花了三十文小钱购得一柄蒲叶扇,大摇大摆扇过街心。

\r\r

一会儿我挤进了城隍庙的扯谎坝,那儿尽是卖打药的,看相的,算命的;还有变“把戏”的,他凭着空手变出一个鸡蛋,鸡蛋变鸭蛋,鸭蛋化成一只小鹅,鹅的头有点儿像蛇了;最后变作一套茶碗,碗里盘着一条菜花蛇,他再从匣里放出一根蜈蚣和一只偷油婆。三个虫子摆在摊子上,大家以为它们会逃跑,甚至还会伤人呢;那知谁也不敢动,因为蛇要害偷油婆,偷油婆要害蜈蚣,蜈蚣要害蛇:一个想害一个,却又一个害怕一个。那边卖打药的布篷上挂着一大块蛇皮,匣里还关着一条黄花的鸡冠蛇:这家伙很毒,头作三角形,会立起身子来追人;要是它比你高,那你就活该短命。你当时赶快把裤带解下来拴在树上;过端阳你再用青黄赤白黑五彩线系在手臂上,这是长命避灾的神诀。那卖打药的带说带唱,那怕毒虫怎样凶,只须他一包药粉见效如神;倘若趁早服了这药,什么毒虫也不敢咬你。恰好这时来了一个病人,腿肿得和身腰一般大,说是走夜路被长虫咬伤了的。那卖打药的首先火化了几张钱纸,念了一道咒文:说病人的命星太坏,犯了青龙的道儿,这口伤势非三五月好不了。倘若不趁早医治,肿上了胸口还有性命之忧呢!病人连忙作揖求治,他腿肿了不能叩头;卖打药的才用朱绳紧系着他的腿,取片瓷片花破了皮肤,用嘴巴使劲把毒血吮出,再敷上那神妙的打药。今天过重五,五毒冲天,叫他忌避些,不要坐门限,不要露宿,更不宜见血物。

\r\r

我回头踱进一家面馆里叫了一碗“绍子面”,两个水晶包子,那点心上面有一点红,真可爱。我正在嚼得津津有味,一位老道进来鬻符。他取一张黄纸,用香灰在上面一抹,立刻就现出一道符文。他唱道这符可以“避兵躲电,驱禁百虫。”可是面馆主人老不睬他。跟着又来了一位痞子,身上缠着一根十来尺长的大蟒:这家伙的头有茶杯般大,一对火须从鼻孔里射出来;那痞子不住的玩弄着,把它举起来向着主人:给主人招财进宝,消毒除害。吃面的客人中有几位妇女和小孩早骇跑了;主人没法,才赏了他几文钱,封它早日修成圆满,归依大海。端五玩蛇真有意思,我从面馆里买了一根面粉做的蛇,一路吃回家中。

\r\r

在家中,表姐和姊妹们正在忙着缝做香包儿,好像过年做毽子一样。大姊替我做了一个猴三儿,里面装满了香粉子:嘴尖尖的,耳目口鼻是墨画的:虽是很精巧,我总嫌太小了。难为她替我制一个蛮大的,有尺大尺长,眼睛是油珠子做的。我牵着它到处去逛,教它翻跟斗,爬树子;要是碰到真的弼马瘟,恐怕还会打架呢。表姐又替我做了一个青缎的鸡心子,上面系着一块菖蒲,嗅着时好叫我想念这个节气。连爸爸都要带一个鸡心子(那自然是娘做的),里面包着麝香。

\r\r

金鸡唱午,一家老少聚在堂屋里团节,首先摆上几盘白玉般的艾香角粽。这粽子是用箬叶包着糯米粟枣,用浓浓的稻草灰汁煮熟的,还得先用艾叶浸过糯米,吃起来有股艾香,甘温适口,这种食法很妙,如果你吃过镇江的松毛包子,你一定会嗅着一股松香。吃了粽子,跟着端来下酒菜:一盘盐蛋,一盘红烧茄子,一盘小煎青椒,和一盘独蒜鸡丁。各人杯中酌上家制的黄酒,里面加上雄磺:这矿石有点带膏药味儿,说是去毒的;其实雄磺本是毒物,只不能单独存在,常与他种矿质化合,所以就不毒了。香料中生的独蒜最不可少,那是化毒的;吃不完的大蒜泡在酒里,干后可以磨来擦疮。上饭时有苦瓜丸子,回锅肉(阔气人家不吃这菜)和两斗碗清汤富瓜;汤里必须加几片苦瓜,一来苦味作凉,二来可以保护汤汁,过夜都不致变味。此外还有一盘别致的素炒苋菜,加上蒜末与醋酸,汤汁作紫红。苋菜是化毒的,正像野菌中的火炭菌,吃了不但不会中毒,反可以化毒。这桌酒席很清淡,不在乎吃的滚饱,像吃年饭那样。饮不完的酒,加水冲淡,洒在房中,枕头上尤其要多洒,恐怕你打死了的蛇复活起来给你做枕头睡。再把剩下的雄磺调得酽酽的,在各人的,自然是我们细娃儿的额上画着虎王,顶好是对着镜子自己画,谨防人家在“王”字底下画一个“八”字;就是人家替你画上“八字胡”,你死也不要干。再蒙上虎皮,学一只猛虎在百草上打滚、狂跃:这是古人蹈百草疗病的遗风。到晚上,把那些野草采回家去煮水洗澡,这澡水自然臭草药味儿,但洗了不会生疮,一直可以保险到来年重五。

\r\r

团了节,牵麻不断线的游人挥着扇子,醉醺醺的走向江边。满河中恍着船影,那彩舫挂满了绫罗,里面坐着佳人与名士:他们吹弄笙箫,清歌漫舞,也许还要吟诗作赋,凭吊屈原。还有数不清的龙舟,龙头当前,龙尾在后,长狭的船身绘着鳞甲,划起来轻快如飞,活像一条水龙。起初是龙舟竞渡,由彩舫发令,耳听花炮一响,群龙鸣金击鼓,舟子们提起桡扁使劲的划,“哼荷哼荷”,哼着船家的口哨,龙舟一齐争先恐后往对岸飞奔,有一只用力过猛,将船身弄翻了;他们爬起来,翻过船身,还是跟着追去。中间有一只似乎很快,但在中途丢了两块桡子,又让后面的赶上了。两岸的观客不知鹿死谁手,也帮着他们哼呀哼扎!直到后来,有一只先碰对岸的机石,得了头彩;又是一排鞭炮,一阵闹声。那得胜的龙,这时用尾做头,倒起划到各家彩舫前头去领奖,大家都笑它这时游地太慢了。领奖完毕,龙舟谢一声“恭喜发财。”这时彩舫打发龙舟去拯救二千年前投水的屈原,用竹筒盛着米饭抛入河中去祭他,或是把粽子沉到河心去饲蛟龙,舟子都扑进水里去抢东西,但谨防在水中碰着死鬼的阴影。正在忙个不了,有一只彩船上的花炮响了,一个花绿绿的气包滚下河中。龙舟奋勇地奔去抢拾,那知那宝贝太圆滑了,半天都拾不起来,那么多的龙爪简直不中用。忽然有一个舟子急中生智,双手抬起气球向空中一抛;那知呀,那彩球会抛在人家的船上,笑坏了夹岸的观客。结果领得的赏,二舟平分。这边的彩舫又然放火炮,不见彩球,只见一只水鸭从顶篷上飞下:这鸭子灌醉了酒,昏头昏脑地到处乱钻;好在它的腿已经断了一只,不然简直没办法擒住。龙舟挨近它时,全船的舟子都扑下水去;但鸭子早就潜逃了。一会儿在远处伸出颈子呷呷的鸣;群龙又奔去,又扑了个空。鸭子顺着水泅,龙舟也顺着水赶,一直追到下河。大家以为鸭子逃跑了,龙舟丢脸不小。这一来,今天的戏就散场了,再没有鸭子可看了。料不到后来那鸭子会从一架龙舟的尾下伸出颈来叫,那船尾打锣的梢公来不及脱衣裳,卜东跃入水中将鸭子抱住;两岸又是一阵吼声,河中又是一台锣鼓!比这个还调皮的鸭多着呢,哦,好热闹的端阳!

\r\r
\r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