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19日八字(1977年12月31日八字)

君心似我心 2024-02-26 23:43:34 互联网

G7这十大真相,颠覆你的认知

七国集团(G7)峰会19日在日本广岛开始举行。从日本媒体最近披露的信息来看,美国企图利用此次G7峰会纠集盟友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并遏制中国。

G7到底是什么,成立以来有什么变化,口碑和形象如何?一起来看关于G7的十个真相。

01 G7不是国际组织

根据G7一些成员国政府网站上的介绍,G7并非真正的国际组织,而是一个非正式论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官员可以在其中讨论全球经济和外交政策问题。这里的七国,指的是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

02 G7前身,诞生在图书馆

1973年,时任美国财长乔治·舒尔茨邀请联邦德国(西德)、法国和英国财长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地点设在美国白宫内的图书馆,该团体因此得名“图书馆小组”,被视为G7的前身。日本在同年加入,“五国集团”诞生。

1975年,美国、西德、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六国领导人在巴黎市郊朗布依埃城堡举办峰会,这是G6的首次也是最后一次峰会。1976年,加拿大入伙,至此G7“合体“完毕。

03 不在七国之列的G7成员

欧盟属于G7成员,但因为它是一个超国家组织而非主权国家,不在七国之列,也被称为G7第八个成员。欧盟享受其他G7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成为轮值主席,不主办峰会。

1977年,受主办国英国之邀,时任欧共体(欧盟前身)委员会主席、英国人罗伊·詹金斯,首次出席G7峰会。如今,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领导人一般同时出席G7峰会。

04 短命的G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西方经历了短暂蜜月期。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七国集团成为八国集团。

2014年,受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事件影响,本应在索契主办G8峰会的俄罗斯被其他七国宣布暂停成员资格,七国还破例将峰会改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并威胁对俄制裁。

俄罗斯被踢出八国集团后,俄外长拉夫罗夫曾表示,俄罗斯不需要重返G7,俄罗斯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国际组织中运作良好。

05 “富人俱乐部”实力不复当年

G7成立之初,囊括了西方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富人俱乐部”。然而,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力日益增强,G7的压倒性优势正在消失。

G7的GDP总量在上世纪70年代占全球经济的60%以上,而据IMF估计,这一比例今年将降至30%。另有数据显示,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金砖国家的GDP总量已经超过G7。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G7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5.7%,而中国为38.6%。

06 “G7已死,G20当立”

在世纪之交,G7开始意识到,世界上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无法绕开广大发展中国家。在1999年的G7峰会上,G7与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主要经济体组建了一个新的对话平台,即G20。

自2008年起,G20从财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峰会。近年来,随着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不断有声音指出,G7业已过时,应由G20取而代之。巴西总统卢拉曾表示,G20应该成为决定全球经济事务的主要论坛,而不应该由少数发达国家组成的G7垄断这一话题。

07 反G7的G7领导人

G7内部并非从来一团和气,勾心斗角时有发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G7裂痕明显。特朗普大搞“美国优先”,对盟友加征关税、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和伊朗核问题协议等做法,导致美国和G7小伙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于是便有了2018年G7峰会期间“一对六”的“传世名照”。

2019年,特朗普提出让俄罗斯重返G7,遭到盟友反对和俄方拒绝。2020年,特朗普又直言,G7不能恰当地反映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非常“过时”的集团。

08 美国维护霸权的工具

虽然特朗普认为盟友都在占美国便宜,看不上G7,但拜登政府很重视G7这个工具,企图将G7打造成遏制中俄、维护美国霸权的“小圈子”。近年来,在美国主导下,G7插手乌克兰危机、朝核等国际热点问题,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愈发横行霸道。

当美国无法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制裁相关国家时,便操纵G7拼凑单边制裁网络,试图逼俄罗斯等国“就范”。

俄乌冲突以来,G7成为美国与盟友商讨对俄制裁的重要平台,G7所有成员国都参与了对俄制裁。但正如法国前总理菲永日前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案例表明,一个重要国家因为遭受经济制裁而低头”,单边制裁“对我们经济的灾难性影响,甚至不亚于对对方经济的影响”。

此次广岛峰会,美国企图操纵G7加码对俄制裁,反制所谓中国“经济胁迫”。

09 民众抗议成“保留节目”

历届G7峰会,既是西方国家干涉全球事务的议事厅,也往往被各方抗议者用作“扩音器”,游行已成家常便饭。

2001年意大利热那亚峰会期间,有20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并与警方发生冲突。1名23岁青年在遭警方枪击和警车两次碾压后身亡,另有数百人受伤,一些抗议者称遭警方虐待。

本次峰会前夕,日本民众已在广岛多次集会,强烈反对G7。集会方指出,G7广岛峰会“打着‘自由’旗号,行‘军事同盟’之实”,此次峰会的实质,就是“(G7)成员国中的大国强制要求他国听命于自己主张的会议”。

10 G7峰会,开始“坐北朝南”

回顾历次G7峰会,不仅有G7国家首脑到场,也多次有其他国家受邀,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年来,西方大肆炒作所谓“全球南方”概念,表面上重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实则图谋离间发展中国家与中俄等西方认定的“对手”,拉拢发展中国家为己所用。

此次G7广岛峰会,就邀请了巴西、科摩罗(非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印尼(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等“全球南方”国家前来“帮衬”。

然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对美西方国家口惠而实不至、附加各种条件的“援助”“合作”早有清醒认识,拒绝选边站队当棋子。印尼总统佐科曾表示,西方对俄制裁为他国敲响警钟,摆脱对西方依赖才是明智之举。

(读懂世界大事,请关注“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来源: “伍之管见”微信公众号

周恩来与“”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周恩来在“”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他赞成将知青上山下乡作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新方向,通过给知青写信、肯定有关上山下乡题材的剧本等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 60年代上半期,他提出了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指导思想;将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知青的安置方向;深入总结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经验,及时回答了在推进上山下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的方向性、政策性问题;通过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拍摄有关知青题材的电影等途径加大对知青上山下乡的宣传力度;倡导“半农半读”,推动下乡知青的合理布局。在指导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同时,周恩来对知青十分关心、爱护,尽力解决知青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确保知青上山下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关键词]周恩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

中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一直延续至80 年代初,其中,最为人瞩目的是其在“”期间的这段历史。其实,作为一种缓解城镇就业压力、适应蓬勃兴起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举措,它在“”前已形成较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与当时许多中央领导人的倡导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周恩来是积极倡导者,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

一、1955 年至1961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周恩来通过给知青写信等多种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

开始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初是与中国城镇就业压力增大,而农村又急需有文化的青年来适应农业合作化运动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1955 年,在为他亲自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提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文集》第6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462 页。),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的启动,也成为了激励知青上山下乡的精神动力。中央在1957 年10 月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提出:“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在中央有关文件和报刊中最初使用的是“下乡上山”这一提法。1967 年7 月9 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社论,从此,“上山下乡”成为全国通用的提法。)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伟大事业。”(《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年版,第655 页。)周恩来十分赞同和关于将上山下乡作为城镇青年就业新方向的思路和举措,并在不同场合对此作了具体阐释。1957 年6 月26 日,他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过去这个方针是不够明确的。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毕业后除了一小部分升学以外,多数都应该参加工农业生产。”(《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151 页。)他还对当时劳动工资方面的规定有碍知青上山下乡的问题表示担忧。1957 年9 月5 日,他在国务院座谈会上指出:目前有关劳动工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许多规定刺激人口增长,不是鼓励人们上山下乡,而是鼓励人们进城。(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73 页。)同年9 月26 日,他在八届三中全会作报告时提出:“今后要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就业,精简机构和精减人员,鼓励下乡上山,广开就业门路,提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9 页。)

在实际工作中,周恩来也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知青上山下乡。20世纪 50年代中期出现的青年志愿垦荒队,被视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是在周恩来报告的感召下组建的。1954年 9月 23日,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了保证增加农业的产量以适应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发展合作化的同时有系统地推广新式农具,推广抽水机和水车,推广良种,改进农作技术,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并且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人民日报》1954年 9月 24日。)周恩来在这里提到的尽可能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的思路,打动了很多知识青年。在场的北京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乡长杨华听了,“心里就像着了一盆火”。晚年他回忆说:“正是由于周总理在1954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番话,才使我从此毅然决然地向党组织提出远征开垦荒地的请求,成了全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长。”(侯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年版,第51、58页。)继北京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黑龙江萝北县之后,天津、上海、河北等 10多个省、市共组织了 50多批青年远征垦荒。

周恩来还通过给知青写信来鼓励他们上山下乡。1957年 12月 23日,他致信上海市上山下乡的青年学生:希望你们能够在同农民共同劳动和过集体生活中,“逐渐锻炼成为既有政治觉悟又有文化知识的集体化的农民,并且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 110页。)。1958年,上海随之出现了一个上山下乡高潮。1958年4月,周恩来在观看了反映城市知青上山下乡题材的现代豫剧《朝阳沟》后,大加赞扬,并说“要到北京演出,一定会受到欢迎”。同时,对这个戏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也作出了指示。( 参见《人民日报》1977年 3月 2日。)按周恩来指示修改过的《朝阳沟》在北京公演,后来又被搬上银幕,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对推动知青上山下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1955年至 1961年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相比后来,规模小、人数少,时断时续。从 1955年到 1957年,共有 7.9万多名城镇青年上山下乡。自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也使知青下乡工作一度沉寂。青年志愿垦荒队多数也没有坚持下来。

二、1962年至 1966年:知青上山下乡在全国有计划地展开。在这一时期,周恩来对知青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1、高度重视知青上山下乡工作,深刻阐述上山下乡的重大意义。

20世纪 60年代初,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重大调整。在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和精简政策的同时,从 196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这时起,周恩来对知青上山下乡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推动知青上山下乡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来抓。1962年,他在接见各大区农办负责人时指出:“计划生育和组织城市人口下乡,不能看成是一件小事,应当经常抓这件事情。”(《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 511页。)1963年 2月 13日,他在中央举行的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又强调:“我们对人口、劳动力、城市人口怎么样安排,这是一个大事情。总的口号就是面对农村。就是下乡、上山、下水,搞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 533页。)他多次主持会议讨论研究知青问题。“”前,一共召开过八次全国性知青工作会议,其中,周恩来亲自到会四次。有一次他听知青工作情况汇报竟长达六个小时,足见他对此项工作的重视。

周恩来还多次深刻阐述知青上山下乡的重大意义。1962年 11月 8日,他指出:“我们安置城市下放人员是积极的,是为了发展生产、扩大就业范围、解决城市多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这是个长期任务,我们是从这个目的开步走的,所以说这是有前途的事业。” (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中国检察出版社 1996年版,第 32页。) 1963年 7月 9日,他在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上提出,今后 15年内动员城市青年学生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城乡结合、移风易俗的一件大事。(参见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第 36页。)1965年 2月,他又明确指出,知青上山下乡这一工作是延绵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业。应当从关怀后代、培养革命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缩小以至消灭“三大差别”的深远意义来看待这项工作。一定要远瞩,长期打算,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参见《人民日报》1977年 1月 17日。)

2、将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知青的安置方向。

20世纪 50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由于缺乏专门领导机构组织协调,不可避免地出现职权不分、彼此掣肘等问题。随着知青上山下乡工作有计划地展开,知青安置工作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无计划到有计划的转变。这一重要转变,是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完成的。

周恩来曾多次强调,知青上山下乡不是临时性的措施,而是长期的方针。根据他的指示,在 1962年 10月召开的国营农、林、牧、渔场安置家居大中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汇报会上,首次把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纳入国家计划,就安置对象、方式、经费、物资等制定了相关政策、计划和保障措施,并组建了国务院农林办安置领导小组,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统一领导。1963年 6月 29日至 7月 10日,中央召开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要求各大区,各省、市、自治区都要作长远打算,要编制出城镇知青上山下乡 15年(1964—1979)的安置规划。根据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提出 15年内,“估计每年有百万左右的人需要有计划地安置下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第 604页。)。1965年 2月,周恩来在各大区和重点省、市、自治区安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又强调:动员城市知青和闲散劳动力下乡上山,是城乡劳动力安排上的一个方面,必须纳入城乡劳动力整体规划之中。目前在城乡劳动力安排上存在着分散现象,需要加强统一管理。(参见《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 430页。)周恩来的这一指示精神,在当年 4月 22日中央转发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关于安置工作会议的报告》的批语中得到体现。

知青的安置方向也受到周恩来的关注。城市知青最初主要安置在国营农场,但农场能容纳的劳动力有限,国家财政负担也重,各地都在寻求更好的安置办法。周恩来肯定了时任中央总书记提出的插队办法和浙江嘉兴安置插队知青的经验,积极倡导以插队为主安置知青。1963年 7月 9日,他在各大区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上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嘉兴的生产队能安置为什么其他地方不能这样干呢?……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一号召,就会到处有人响应。”他提出:“今后安置方式,插队是主要的,往农、林、牧、渔场安置是第二位。要勤俭办事业,要节省花钱。你们回去订计划时,第一插队,第二插场,第三新建、扩建场。这样就投资少,效果大。”(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39页。)

为进一步统内外认识,有序地开展知青上山下乡工作,1963年 10月,周恩来又指示:“要搞一个决定发下去,越快越好”。(侯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第 6页。)1964年 1月 17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导知青上山下乡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草案)》指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必要动员和组织大批的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建国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动员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第 39—40页。)

安置方向调整后,插队比例迅速提高。1962年至 1963年,下乡知青主要安置到农场,插队只占 6%。1964年插队比例猛升到61%,1965年进一步上升为63.1%,1966年达到 70%以上。(参见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79页。)

3、深入总结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经验,及时回答在推进上山下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的方向性、政策性问题。

知青上山下乡推进几年后,动员工作较为顺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作出进一步解答。在这种情况下,1965年 2月26日,周恩来在接见各大区和部分省市出席全国安置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提出统一安排劳动力的七条经验:劳动、精简、安置统一起来;在时间上,冬季动员,春耕前后、麦收前下去;因地制宜;投亲靠友为主;坚持方向,重视巩固,稳步前进,不要着急;统一安排,各方协作;自力更生为主,群众互助,社、队扶助,国家关心,负责到底。(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13页。)这些经验,涉及知青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认识,增强他们做好知青工作、关心知青成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无疑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增强了广大下乡知青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在这七条经验中,周恩来提出的“国家关心,负责到底”很好地诠释了国家对知青上山下乡持有的基本态度。周恩来指出:下乡知青是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我们总要替他们想一想,他们前途怎么样?我们要不关心后代,那么什么人关心呢?国家就是我们这些人在服务嘛!我们就要指引他们,告诉他们往哪一条路上走是正确的;帮助他们,检查他们,负责到底。两句话:国家关心,负责到底。一定要这样他们才放心。发生了错误,我们就要纠正错误。发生了偏差,我们就要去纠正偏差。关心不够,我们就要多去关心。遗留下来的事情还没有解决的,我们就替他们解决。这样才能使他们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安下心,将来就是很好的农村有知识的劳动者,反过来也是能劳动的知识分子,就结合起来了。(参见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63页。)自 1965年以来,周恩来提出的“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这两句话多次出现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指导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文件中和各级领导人的讲话里,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上山下乡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于城乡动员和安置工作之中。

4、通过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指示拍摄有关知青题材的电影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知青上山下乡。

周恩来特别看重先进典型人物在知青上山下乡中的带动作用。1963年 10月 15日,他在与各大区负责安置工作的同志座谈时指出:“华东写出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夺印’、‘青年一代’、‘第二个春天’等好剧本,北京为什么不能写一个?铁姑娘、邢燕子、侯隽就不能写个剧本?华北局要推动一下。”“其他大区也要抓典型,每个大区、每个省都有这样的青年人。”(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41页、58页。)在20世纪50年代和 60年代前期的回乡、下乡知青中间,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周恩来高兴地赞叹说:“天涯处处有芳草,祖国处处有英雄”。他重视培养邢燕子、侯隽、董家耕等知青典型,多次接见他们。1964年 12月 26日,经他安排,邢燕子和董加耕参加了 71岁生日晚宴,坐到身边。(参见卞庆奎:《董加耕:没有看错的年轻人》,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版,第 2页。)他们后来都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中很有影响的带头人。

周恩来还指示将知青上山下乡拍摄成有关电影。1965年 2月 26日,他召集刘白羽等人,提出要把知识青年下放等带方向性的成熟了的题材拍成纪录片(参见《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713页。),并亲自定名为《百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

5、倡导“半农半读”,推动下乡知青的合理布局。

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举措,无论对社会结构还是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都是一次大的冲击。1964年,鉴于城市升学就业压力和大批毕业生不愿意下乡的现状,国家主席多次论述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并把它与上山下乡联系起来。1965年,在倡导半工半读的同时,又提出“城来社去”的新设想。周恩来十分赞成的意见。1964年 12月 21日,他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是一种教育同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学校。这种新型学校能够培养出既能体力劳动、又有文化技术的全面发展的新型的人来,为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这种新型学校,是社会主义、主义教育的长远发展方向。”(《人民日报》1964年 12月 31日。)1965年 11月 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半工半读办法,当教育部长何伟谈到和安置办公室同志商量,准备抽一点安置经费,采取半工半读办法,动员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时,周恩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办法”(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 55—56页。)。1965年 12月 28日,国务院批转当年 8月下旬至 9月中旬召开的安置工作座谈会工作计划时指出:遵照刘主席、周总理对全国城市半工半读教育会议的指示精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明年应结合动员城市知青下乡上山,重点试办半农半读的劳动大学,为逐步推行两种教育制度积累经验,为促进农村文化革命、实现科学种田造就人才。(参见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第 61页。)

在领导知青上山下乡同时,周恩来也开始考虑下乡知青的合理布局问题。1966年 2月,当他听说各地知青都愿意到新疆而很少愿意到西藏去时,当即指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政委张仲瀚,由新疆兵团组成一千多人的一个团,由知识青年组成,动员他们去西藏。广大知青听说周恩来希望他们去西藏,在三天之内报名的超过三万人,最后去西藏的有两千多人。(参见《人民日报》1979年 1月 18日。)

“”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虽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步子比较稳妥,进展较为顺利,其工作成绩是主要的。1962年至 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到 129万,其中到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有 87万人,占下乡知青总人数的67.3%。

三、在推动开展知青上山下乡工作的同时,周恩来对知青十分关心、爱护,尽力解决知青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体现了他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和对广大知青的深厚感情。

知青上山下乡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一部分知青思想动荡,不愿劳动;相当一部分知青生活不能自给,住房没有解决,有病无钱治疗;歧视、打击、侮辱知青的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等。发现这些问题后,周恩来极为重视,并尽力予以解决。

设立知青工作的领导机构。周恩来很重视下乡知青的管理问题。1964年,遵照他的指示,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兼任组长,以加强对知青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各中央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及有安置任务的区、县,也都整顿、充实办事机构,调配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到 1965年 4月,全国安置工作部门的行政编制总数已达到 6000人。知青工作机构的逐步建立,对于推进上山下乡,解决下乡知青遇到的一些问题,起了积极作用。

重视对知青的业余教育,关心知青的精神食粮问题。关于下乡知青的教育问题,周恩来说:“事先要有动员教育工作,小学毕业不能升学的,你要不给他劳动教育,有个两三年准备,他怎么能下乡劳动啊!十二、三岁的孩子不能去,要给他准备,要给他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对这些人从平时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就得准备。”(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62页。)为满足下乡知青的学习要求,他提出在城市开办劳动后备讲习所,鼓励在农村推广业余教育。按照他的要求,每次安置工作会议都要专题讨论研究下乡知青的业余教育问题,每次发文都会对此提出新的要求。周恩来格外重视在乡知青的精神食粮问题。1963年 10月 18日,他在《中国青年》杂志创刊 40周年联欢晚会上提出:今后每年要有大量知青上山下乡,这就需要解决他们的精神食粮问题。1965年 2月 28日,他又提出:“《中国青年》杂志最好是面向农村,这样就可以供应青年精神食粮了。要使下乡青年有政治、有经济、有文化、有军事这四项主要的精神食粮。这是一个伟大光荣的任务,青年团要担负起来。”(顾洪章主编《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第 63—64页。)

关心“出身不好”的下乡知青。从20世纪 60年代初开始,注重家庭成分的倾向严重起来,一部分出身“非劳动人民家庭”的知识青年,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周恩来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批评了这种倾向。1963年,针对有人质疑下乡知青典型侯隽的家庭出身问题,周恩来明确表态说:“我们是有成分论,但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不要让孩子背家庭包袱。”( 侯隽主编《知青心中的周恩来》,第 83页。)1965年 7月,他在新疆石河子接见上海知青代表,在得知知青卓爱玲因自己出身资产阶级家庭有些难为情时,周恩来告诉知青们:“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和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都要看他们现在的表现和立场。一个人的出身不能选择,但前途是可以选择的。”(《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第 741页。)周恩来的讲话发表在各大报刊上,对当时“出身不好”的知青,无疑是很大的鼓励。

选派带队干部照顾知青。考虑到下乡知青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在异地他乡独立生活会遇到种种不便和困难,1963年周恩来在听取工作汇报时,提出动员城镇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带领青年下去,帮助安置地区做好安置和巩固工作。根据他的指示,中央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由城市配备好适当的带队干部,一起和他们下农场落户,至少是在农场工作一个时期,帮助农场做好对这些来场落户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6册,第 600页。)在知青转向以插队为主之后,中央又在1964年把这项措施纳入《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要求城市方面“适时派出干部协助生产队进行巩固工作”(《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8册,第 45页。)。

周恩来及时发现知青上山下乡中出现的问题并力所能及地予以解决,缓解了知青遇到的困难,也缓解了上山下乡遇到的阻力。这是这一时期知青工作开展较为顺利的一个重要因素。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段历史已经结束,但周恩来对知青工作的重视,对广大知青的关心、爱护,以及他亲切朴实的形象却依然长久地留在千百万知青的记忆中。

男命八字详批,命主反馈,准确率90%以上

今年7月的一天,一位姓郝的微信网友慕名来求测,希望做个终身详批。生日是:1977年1月16日10时33分,农历: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巳时生人

财    枭    日元   才    

乾造  丙    辛    癸    丁(日空戌、亥)

辰    丑    酉    巳    

藏干  乙戊癸  癸辛己  辛    庚丙戊  

食官比  比枭杀  枭    印财官  

地势  养    冠带   病    胎    

纳音  沙中土  壁上土  剑锋金  沙中土  

节气:小寒1977年1月5日18时51分,立春1977年2月4日6时34分

起大运周岁:6岁 3个月 12天,每一交大运年 4月 28日起运(公历)。

排大运:

劫 比 伤 食 财 才 官 杀

大运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沐浴 长生 养 胎 绝 墓 死 病

岁数 7 17 27 37 47 57 67 77

年份 1983 1993 2003 2013 2023 2033 2043 2053

生于小寒后11天,6岁4个月上运,每逢戊癸之年立夏后11天交脱运,

格局解析:十二月癸水,寒极成冰,万物不能舒泰,宜丙火解冻。今观尊造,年透丙火,通根时支有力,必以丙火解冻为用,再以偏印化官生身为用;八字中财官偏印旺者命必硬,离家过继为吉。

大运解析:七岁上运至三十六岁行东方木运,少年耗泄较多,不过天赋较高,学习力较强。日主一生旺运在37岁乙巳到来,才华得以施展,智慧可以生财,可创一番事业。4岁丙午财太旺但失衡,注意因钱财和异性引起的不利,应多锻炼身体。此后一生顺遂无忧。

性情解析:八字中日干癸水为,较弱,青少年时性格比较内向柔弱;水主聪明智慧,又有偏印相生,生性机敏,多才多艺,文武兼备。爱好学习和佛道及传统文化有缘。八字土多为人知书达理,做事有诚信,但容易错失机遇。官杀多犯小人,容易吃亏在朋友同事身上;华盖多主清高孤独,一般人不宜理解;天干合多,在外人缘好异性缘多,但自己付出多得到少。但有时不善表达,属于外冷内热型,外刚内柔。为人谨慎,是诚信君子。

六亲解析:与亲人的缘分较浅,虽得长辈的助力但不大。一生靠自我奋斗,将来得妻子助力。命中多生女,与女儿的缘分较深。

事业与财运解析:一生适合从事与火和金有关的职业。如电力,热能,化学,光学,经营与文化有关的事业较理想,或经营金银珠宝,金属仪器,五金器材,机械,贸易方面。青年时宜打工,有一技之长能担当一定职务,如部门主管之类。但命犯小人,宜谨慎提放。中年后财运旺可自己创业,但要见好就收,如控制不好会因财生事。一生得长辈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师友和贵人相助,会成就一番事业。

感情与婚姻解析:青年时期感情多波折难成,感情经历最少有3次终成虚空,自己一片痴情,却多遇无情之人。妻子应比自己年龄大,或年龄差距较大的。不要找属牛、属鼠的,适合找属羊和属虎的,不要找姓王的和12笔画姓氏的和姓名中木多木旺的;八字中桃花星在时上,代表中年后桃花运多,要谨慎行事,以免造成婚姻不利。

健康方面解析:日干为癸水,代表肾脏,童年时体制较差,特别是呼吸系统容易生疾。一生谨防肾脏和心脑方面的疾病,不要用脑过度。中年后还要注意肝胆和前列腺及大小肠等,在47交丙午运后要多保健多锻炼,身体才能常保健康。

流年批断:3岁时气管肺部有病灾,4岁有摔伤,7岁出外不利,11、12岁有意外之伤,13岁受到学校奖励!14岁与父亲发生争执吵闹并与伙伴打架之事。15岁情窦初开有暗恋之象。17岁后应离家学习,22-24岁身体不利有口舌之象和环境变动,25岁换新环境较好,27岁有与异性合居之象,29岁身体不佳、事业不利,30岁又有异性之缘。31岁有升职或文上之喜!33岁必与上司发生矛盾,感情也不利。35、37岁最适合结婚,不宜错过。38岁财运较旺,适合求财做生意。39岁注意身体和小孩身体。42岁注意口舌、桃花与官非,44岁事业有变动,要以忍让为上,避免不利。47岁注意感情婚姻,49、50、51岁财运连旺。55岁多休养身心,至60岁后方能无忧。

命理总结

优势:为人聪慧机敏,爱学习多才艺,讲义气多诚信。适合从事文化技术方面的行业,37岁后要抓住时机,成就事业。

不足:偏印的特点是多学少成,有时难以坚持到底。关键时会优柔寡断,错失良机。稍显魄力不足。要不断磨砺,扬长避短、走向成功。

八字详批后给他传过去,郝网友反馈说准确率达90%以上,本人很满意,后面的待验证。

广西多地警方发布悬赏通告,最高10万元!看到这些人,请报警

近日,广西多地警方发布了公开悬赏通告,

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

积极检举揭发和提供线索。

悬赏通告

悬赏通告

悬赏通告

为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全力缉捕“漏网之鱼”,抓获至今还未归案的在逃人员,上思县公安局决定对以下4名在逃人员发布悬赏通告。

悬赏通告一

犯罪嫌疑人何山,男,壮族,1991年6月18日出生,身份证号码:450621199106181719;户籍所在地:广西上思县叫安镇杆青村那畏屯20号,涉嫌故意伤害罪于2008年10月6日潜逃至今。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凡在2022年12月30日前提供重要线索成功抓获或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单位或个人,将视情给予人民币1万元至10万元奖励,并对提供线索者严格保密;如知情不报,隐瞒、包庇、窝藏,容留、资助犯罪嫌疑人等方式潜逃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开敦促犯罪嫌疑人何山认清形势,主动投案自首,可依法从宽处理。

联系人及电话:赵警官 18377019986

联系人及电话:莫警官 18377003030

悬赏通告二

犯罪嫌疑人李明科,男,壮族,1974年5月11日出生,身份证号码:45062119740511041X;户籍所在地:广西上思县思阳镇玉学村新六屯,因涉嫌故意杀人罪于1999年5月24日潜逃至今。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凡在2022年12月30日前提供重要线索成功抓获或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单位或个人,将视情给予人民币1万元至10万元奖励,并对提供线索者严格保密;如知情不报,隐瞒、包庇、窝藏,容留、资助犯罪嫌疑人等方式潜逃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开敦促犯罪嫌疑人李明科认清形势,主动投案自首,可依法从宽处理。

悬赏通告三

犯罪嫌疑人苏杰,男,壮族,1978年10月10日出生,身份证号码:450621197810100434;户籍所在地:广西上思县思阳镇江平村平钱四队81-1号,因负案在逃被网上通缉。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凡在2022年12月30日前提供重要线索成功抓获或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单位或个人,将视情给予人民币2000元至10000元奖励,并对提供线索者严格保密;如知情不报,隐瞒、包庇、窝藏,容留、资助犯罪嫌疑人等方式潜逃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开敦促犯罪嫌疑人苏杰认清形势,主动投案自首,可依法从宽处理。

悬赏通告四

犯罪嫌疑人刘爱勇,男,壮族,1978年12月16日出生,身份证号码:450621197812160019;户籍所在地:广西上思县思阳镇南门屯93号,因负案在逃被网上通缉。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公安机关发布悬赏通告,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供线索,凡在2022年12月30日前提供重要线索成功抓获或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单位或个人,将视情给予人民币2000元至10000元奖励,并对提供线索者严格保密;如知情不报,隐瞒、包庇、窝藏,容留、资助犯罪嫌疑人等方式潜逃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开敦促犯罪嫌疑人刘爱勇认清形势,主动投案自首,可依法从宽处理。

上思县公安局

2022年8月24日

关于第二次征集胡宁辉等人

涉黑组织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

2022年6月,广西玉林市公安局打掉一个长期盘踞在两广边界的涉黑组织,现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胡宁辉等21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查,该涉黑组织在胡宁辉的领导、组织下,实施了绑架、聚众斗殴、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寻衅滋事、非法拘禁、强迫交易、开设赌场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查清该涉黑组织所有违法犯罪事实,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该涉黑组织的违法犯罪线索,现通告如下:

一、凡是受到该涉黑组织不法侵害的被害人及相关知情人,请积极向玉林市公安局“扫黑办”或公安机关检举、揭发,公安机关将依法保护检举、揭发人的合法权益。

二、凡是遭受该涉黑组织侵害的被害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备案,并登记财产损失情况。

三、敦促该涉黑组织的涉案人员立即主动到玉林市公安局投案自首,违法犯罪人员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9月10日前,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所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拒不投案自首、畏罪潜逃或者继续危害社会的,公安机关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缉捕归案,依法从重处理。

四、督促有过包庇、纵容犯罪分子或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职人员,请主动到相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宽大处理。

五、对举报人信息,公安机关将严格保密。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根据有关规定视情给予奖励。对于包庇、窝藏、纵容该涉黑组织嫌疑人,或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通风报信、毁灭证据的,或妨碍证人作证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举报人、证人实施威胁、报复的,将依法严惩。

六、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望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检举、揭发。

举报电话:0775-2676700

联系人:谢警官19177568823

覃警官19877052107

投案地点:玉林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

玉林市公安局

2022年8月25日

犯罪嫌疑人信息

1、胡宁辉,男,绰号:阿宁,1976年7月29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棉地村人

2、刘付寿才,男,绰号:秀才,1984年5月2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坑尾头村人

3、庞萃茂,男,绰号:阿茂二,1980年9月8日出生,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古城镇陆落村人

4、 李廷龙,男,绰号:四眼龙,1975年5月28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城北街道河村仔村人

5、刘付立海,男,1984年9月10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中山路人

6、刘付华威,男,绰号:阿威,1986年7月15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田头村人

7、刘付锦贤,男,绰号:阿贤,1984年3月13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大田村人

8、刘付强,男,曾用名:刘付荣强,1980年12月2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大田村人

9、刘付宁贤,男,绰号:雷公宁,1971年2月16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田头村人

10、胡海涌,男,绰号:海涌,1992年6月17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棉地村人

11、罗汉毅,男,绰号:罗汉果,1975年2月11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罗州街人

12、林康武,男,绰号:阿武九,1971年1月2日出生,广西陆川县清湖镇陆坡村人

13、李新剑,男,绰号:阿剑九,1976年2月8日出生,广西陆川县清湖镇水亭村人

14、刘付玉胜,男,绰号:劏牛声,1968年4月27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新开田村人

15、胡智辉,男,绰号:阿智(志)狗,1979年9月8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棉地村人

16、罗俊琦,男,绰号:七哥、奥迪,1988年6月7日出生,广西陆川县古城镇清耳村人

17、叶宇,男,1977年2月16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人

18、刘付炎,男,绰号:二狗,1971年07月10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棉地村

19、肖国春,男,绰号:啊牛春,1994年07月20日出生,广西陆川县古城镇盘龙村人

20、罗朝聘,男,1988年04月26日出生,广西陆川县古城镇盘龙村

21、巫福浪,男,绰号:阿浪,1997年9月2日出生,广东省廉江市石角镇高垌村人

综合/南宁晚报、平安博白幸福家园、上思警方、玉林公安

来源: 柳州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