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八字偏阴(八字偏阴怎么办?)

浮生若梦 2023-12-08 16:21:35 网友整理

“上实下虚”之症的一个典型表现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三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粗大者,陰不足陽有余,為熱中也。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巔疾。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也。故中惡風者,陽氣受也。”——《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接前文)第一句话,“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素问经注节解》里边注解∶“粗大者,浮大有力之脉,是为实火,故但热浮于外而已,故谓之热中。”就是脉象非常粗大,阳气浮在表面,这就属于热中之病。热气浮在外面,同时也有实火。

第二句话叫做“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疾去徐,我们刚才讲了,“来疾去徐”指的是脉来的时候应指特别疾,但是脉走的时候特别和缓。所以张介宾在《类经》里边注解∶“上实者,寸盛也,下虚者,尺弱也。皆阳强之脉,故为阳厥顶巅之疾。”《黄帝内经》里边所强调的脉法不是现在寸关尺的脉。现在寸关尺的脉法是从《难经》开始往后,后世才开始大范围的应用。《黄帝内经》的脉法大多数指的是跗阳脉,寸口脉,人迎脉,这是三部脉。以后我们讲三部九候就会讲到。同时《黄帝内经》里边还有一个尺肤的诊法,跟后世的脉法完全不同,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如果是从张介宾的角度来理解,因为张介宾是明朝人,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都是唐代王冰整理的。再往前,《太素》是隋朝的。实际上《黄帝内经》里边这些文字大多数都是西汉的,时间跨度就非常大。所以张介宾在注解的时候他会按照他的理解给大家注解出来。你不能说张介宾注解的错,但是咱们也要知道《黄帝内经》原文是什么意思,也要知道后世的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分享了他的一些心得。

我们要知道历朝历代的这些中医的高人他们的理解力,还有门诊,临床能力都非常强。张景岳的临床能力就极强,他根据他的临床经验把《黄帝内经》的原理原则用他的临床经验来进行说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后世的读者,我们这些学子在学《内经》的时候,要活学活用,而不是说经典是经典,我们门诊是门诊,临床是临床,全都脱节了,不是这意思。所以他在注解这一段话的时候就注解非常好,他说∶“上实者,寸盛也”。

其实你把脉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以前我讲了一个中风病患者就是这样,他的脉象,寸特别盛,寸脉候人体的上部,我之前把那个患者的脉,寸脉都过了寸,就是已经到了鱼际上面了。说明什么,就是上特别实。下虚是什么呢?就是你把他的尺脉非常弱,沉取才能找着,这说明下虚。上实下虚,底下肾特别亏,上面火还都在头上,这种情况会出现什么?张介宾就说出现阳厥顶癫之疾。阳厥顶癫之疾类似于现在什么呢?就是中风。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总而言之,就是他症状都出现在头上。中风我们就知道,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行动也受到一定影响,这说明什么?要么脑血管破裂,要么就是血栓,被堵住了,导致脑组织坏死,这些都会导致什么?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巅顶之疾。

所以在这个地方张介宾直接把脉象给罗列出来,其实跟《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来疾去徐,虚上实下,为厥巅疾”完全相应,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把这段话理解到位,同时跟临床上要结合在一起。(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还有厥巅疾指的是什么呢?《素问吴注》里边注解∶“为厥逆跌扑之疾,盖阳实阴虚,以厥巅也。”吴昆的注解,他把巅疾叫做跌扑之疾,这也注解非常对,你想想看,中风了之后,他不扑倒了吗?很多患者中风之后一下就摔倒在地,为什么呢?他的左右腿失去平衡,头晕脑胀,站不住。这都算轻的,重的是人事不省,牙关紧闭,这种情况按照中医的说法,已经中到脏腑了,不仅仅是经络的问题,这就影响到他的神志了。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黄帝内经》的这段话,我们要从原则原理上去理解它,在临床上会出现这种状况。

再往下叫做“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这个恶风是什么意思?恶风刚才我们讲了就是,大家认同度最高的,专家们共识最高的,第一个指的是恶厉风邪,也就是厉风。厉风这个厉是厉害的厉。也是疫厉之气的厉,就是疫病。古代的疫和厉是一个病,叫做疫厉之气,都是指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传染病。张介宾注解∶“恶风之中人,亦必阳受之。”这个讲的就是恶厉风邪。《素问集注》里边讲∶“风为阳邪,伤人阳气,在于皮肤之间,风之恶厉者,从阳而直入于里。亦是以去疾下实也。”张志聪就认为风是阳邪,伤人的阳气,所以风邪伤人之后,从阳而直入于里,也就风邪直中于里,直中于里之后就会出现什么呢?里边会比较实,表面特别虚,所以就会出现下实上虚。

第二个恶风指的是什么呢?念作恶风,指的是一种症状,就是怕风的意思。马莳在《注证发微》里边注解∶“人之感风者,阳气受之,阳为表,今上虚则表虚,风必易感,故不得不恶风也。”他这样说也对,所以我们看古代医家对于同样一段话,就这几个字他们的理解不同,但是你仔细推敲一下都对。按照这个思路来讲,人如果是感染风邪,阳先受到影响,阳气受之,同气相求。风为阳邪,所以先扰人的阳气,阳气受到风的侵袭之后,是不是表虚?也就是上虚,上就是表,表就是上,表虚之后就会恶风,这种解释也是对的。

第三种解释不是恶厉风邪,而是指的非常恶的风邪,疬风。《素问直解》里边说∶“上虚下实,则经脉不和,故为恶风。恶风,疬风也。”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跟前面的解释略有不同,但也非常的贴切,他就直接说恶风就是什么,就是一种强烈的传染病,就是疬风。跟张景岳所说的恶厉风邪还不同,恶厉风邪是恶劣的非常厉害的风邪,这个地方直接就是讲的一种具体的传染病,就是疬风了,所以这个“疬”不是厉害的“厉”,变成一个病字边里边一个历这个疬了,这个疬专门指的是什么?专门指的就是疫病,就是瘟疫的意思。这三种解释从临床上来讲都说得通,所以这个地方的恶风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就是这样一个含义。我们看到“中恶风者,阳气受也”,看到这里大家就全明白了,这一段话讲的是脉象的变化,粗大是什么情况,来徐去急是什么情况,这就讲了三种脉象。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六百三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为什么说,湿重鞋跟偏,火大腰带短,阴虚枕头潮,阳虚床不暖?

小时候听说过这么一句老话,是说“湿重鞋跟偏,火大腰带短,阴虚枕头潮,阳虚床不暖。”现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我不得不叹服古代人的智慧。今天我就给大家解读一下这四句话。首先是湿鞋跟偏。鞋跟偏的意思是鞋底的一边磨损比较严重,这和湿气重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上讲湿性重浊,就是说体内湿气大的人平时会感觉身体比较沉,像有石头在坠着,身形也会比一般人胖。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会感觉双腿沉重,脚抬不高,久而久之他的鞋跟就被磨偏了。

湿气停留在脾胃里,会阻碍消化的正常运行,出现食欲差,吃一点饭就撑胀不适的表现,大便还会不成形,黏腻粘马桶。舌头伸出来会发现舌苔也有些厚腻。怎么样才能调理这种状态呢?我们可以参考一味平胃丸

第二句是火大腰带短。它是说容易上火的人,腰带会比一般人的短。为啥腰带会短呢?其实就是说容易上火的人体型会比较瘦。所以我认为这里面的火更多指的是胃火。胃火大了,消化食物的速度也会比一般人快,自然就更瘦了。

我们都知道火一般都是往上烧的,所以胃里的火最容易表现在口腔。所以他这种人特别爱长口腔溃疡、口臭,容易感到口渴,爱喝水。平时性格也比较急躁。小便颜色偏黄,大便也比较干。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一味牛黄清胃丸把胃火压下去。第三句是阴虚枕头潮。

这是说阴虚的人晚上很容易出汗。为什么阴液减少还会出汗呢?这是因为当体内的阴不足的时候,阳相对来说就会变多。这时候体内就会产生虚热,人一热是不是就会出汗了?等到晚上,管理皮肤毛孔的卫气松懈时,出汗就会更多。

这种人往往还有咽喉干燥的表现。总是感觉腰酸背痛,稍微一活动就感到劳累。伸出舌头一看又红又瘦,没有什么舌苔。想要改善这种体质,我们可以参考一味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

第四句阳虚床不暖。这句话比较好理解,体内阳气不足,就相当于身体中的太阳没了,人体就会表现出一派寒象,手脚冰凉、怕冷喜暖,总是感到没精神。连自己的身体都温暖不了,更不要说床了。这时候我们要补充体内的阳气,可以参考一味右归丸。

现在你理解湿重鞋跟偏,火大腰带短,阴虚枕头潮,阳虚床不暖这句老话了吗?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抽空给大家解答,关注我,教你更多中医知识。

“阴 阳”易学之根本

阴阳是中国易学文化的大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人类文化的任何一个领域,都蕴含阴阳的印迹。唯有中华数术文化中的任何一门学术无不以阴阳作为根源。可以这样说,如果能将阴阳这两个字弄明白,说明你对任何一门数术文化的理法就称得上高手中高手了。研究数术的人若不将阴阳之理弄明白,那么你研究到任何时候你的学术都不会长进的,《奇门遁甲》的烟波勺叟歌开头就说:“阴阳妙诀谁能通,二至还乡一九宫,若能了达阴阳理,天地都在一掌中”。这几句话直接道出了“阴阳”二字的重要性。研究任何一门文化,只要能将根源弄明白,那么你对这门学问就会一通百通。那么,什么叫“根源”,根源就是个“理”,理是什么?“理”就是自然规律,那么自然规律是什么?就是阴阳和自然变化。

1.传统阴阳关系的认识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二气的对立与统一的结果,“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的对立与统一,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称之群经之首的《易经》就是以“阴阳”为纲。“阴阳分八卦,八卦分五行”就是来自阴阳之理。

阴阳学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可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而每一事物的阴和阳中的任何一方可再分阴阳,这种事物的对立又相互联系无穷无尽,即“大则无其外,小则无其内“的自然现象。

2.阴阳的对立与统一

阴阳代表事物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限于某一特定事物,阴代表阴的事物,阳代表阳的事物。

,自然界事物,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显的都属阳;而沈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隐晦的、退行的都属阴。

以天地而言,则天为清阳,地为浊阴。

以日月而言,则日为太阳,月为太阴。

以日夜而言,则白日为阳,夜晚为阴。

以性别而言,则男为乾阳,女为坤阴。

以干支而言,则天干为阳,地支为阴。

以数字而言,则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以气候而言,则太过为阳,不足为阴。

以五行而言,则木火为阳,金水为阴。

以季节而言,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总得来说,昼夜日暮,朔晦望弦,阴晴寒暑,大小方圆,左右先后,夫妻男女,呼吸表里,肤觉出入,血气脏腑,轻重粗细,前后左右,无有不分阴阳。

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有此必有彼,有彼必有此,有刚必有柔,有柔必有刚。

3.阴阳互相为根。

阴阳学理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但他们之间又是互相制约,比如说夏季炎热,本来属阳。但到夏至以后,阴气始生,以炎热的阳转变到冬季阴极。但到冬至以后,阳气又是始生,以制约严寒的阴。宇宙间任何事情的变化都是遵循阴阳之规律,无不经历着生,长、壮、老、死的必然过程,从出生到壮大。某些事发展到极度就要消亡,而又变化为另一种新的事物。当每一新的事物成熟时,已伏藏的消亡之隐患,每当事物衰败时,内中已孕育着新生之际,大自然是这样,人体是这样,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这样。

以太极图来说,左边为阳,右边为阴,左边白中有黑色圆点,右边黑中有白色圆点,这说明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来于太极,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正如历史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说,奇偶相衔,互藏其根,一二同根,神化莫测。所以,阴阳互含,相互为根。

4.阴阳消长的互相转化

综上所述,抑郁阳是互相对立的,然而又是相互依存的。但他们之间不是处于静而不变的,他们之间相互存在着“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互为消长的运动状态。例如自然界从冬到春到夏,气候由寒变暖逐渐变热,这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反之又是由夏到秋到冬,气候由热到暖渐渐变寒,这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对于人体来说,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就必然消耗一定营养的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能量的“阳”,这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

阴消阳长正是推动了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消长不外乎是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关系超出一定限度的话,就不能保持阴阳平衡,那么就会出现阴阳某一方偏盛或偏衰,对于人体来说,就会产生某些疾病。

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发展到一定程序,还可以各自向相反方向转好,阴可化阳,阳可化阴。阴阳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是阴阳学的基本内容。风水学的基本内容完全灌输再“阴阳”转化之中。古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要想弄通一切易学的真面目,就必须掌握阴阳的根本内涵,才能一通百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