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拜合八字(结拜用不用看生辰八字)
古代江湖结拜弟兄,为什么称结为金兰?拜把子有什么要忌讳的?
在古代,很多义气相投的江湖人士结拜弟兄,为什么称结为金兰?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人在张飞的庄子后面办了一件事,影响历史大走向。当时庄子里桃花盛开,三位未来的英雄备下乌牛白马,焚香祭告天地,表示要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称桃园之拜,桃园三结义,感人之极。后世的人们一直传诵,也有许多人效仿,清代一些会党,包括武侠小说里,那些义气相投的江湖人士,也都有类似的仪式,他们的结拜,也称义结金兰。
网络图
为什么称“义结金兰”呢?
《易经》中有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利,是指锋利,断,是指砍断,折断,臭,当然不是咱们现代汉语里所说的味道不好,它的读音是xiù,是气味的总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比喻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金属是至坚至硬的东西,可是只要齐心,就可以折断,而这种情感呢,美好的就如同兰花一样。所以啊,金兰啊,是非常美的。
义结金兰即拜把子这种事,按老规矩,两人或者三人(或者更多)是要交换谱贴的,这谱就叫金兰谱或者就直接叫兰谱,兰谱上写什么呢?写出每人籍贯、父母祖宗三代、本人姓名,生辰,能记得的都写上,然后各人一张,摆上天地的牌位,按年龄大小,依次焚香,一起发下天道誓言。头一磕,这异姓兄弟(姐妹)就成了。
剧照图
义结金兰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从感情上来说,成了兄弟姐妹,有了依靠,不再孤单寂寞,也有了奔头了。二来从资源上来说,未结兄弟之前,各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结为金兰后,就得到了宗族社会的认同,可以合理合法的共同扩展了,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当然了,以利相交,难免会有的时候,比如少帅和老蒋,不过呢,如刘关张三人那种感情,是令人羡慕的。
义结金兰也是有些需要注意的,不是所有人都合适的,比如两人八字不合甚至相克,不能结拜,两家是世仇,那肯定不行的了。两人之间有血缘关系,姻亲什么的也不行,结拜的人也不能有辈分差,比如你一个爷爷辈的,和曾孙辈的,感情再好,年纪再差不多,也是不行,就算结拜了也没人会认可的。
剧照图
结拜求的是一个道德认同,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好兄弟一起上!不过呢,可不要做违法的事情哟。
我简单说几句,现代这种事也看得少,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朋友们海涵哈。
当结拜滴血时,能不能不用自己只用别人的?
想请大家想象这么个画面:一群威武雄壮的大汉,围成一圈儿,表情肃穆,然后为首的那位举起小刀往指尖一戳,把血挤进面前的酒碗里,接着其他人纷纷效仿往碗里滴自己的血,最后每人喝一口,喝完了把碗往地上一摔:“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兄弟了!”
很眼熟吧?是不是在很多影视剧里都看到过?当然细节有时候会不一样,见过最狠的是割腕放血的,大哥,您这结拜完了赶紧上医院啊!但是这么经典的仅式,其实在古代中国是不存在的。
明清时期,民间结拜方式是焚香祷告,换金兰谱,也就是所谓的“义结金兰”,那么在这个结拜仅式上,有需要自己出血的地方吗?没有!
“义结金兰”的金兰是什么呢?“金兰一词取自《品经》里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注意这个“臭”是通“嗅”,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说的话像兰花一样芬芳,别理解成是“臭味”的意思了,那不是义结金兰,那是臭味相投。“金兰谱”也就是记载了结拜人数、各自生辰八字,祖上三代,结拜言之类事宜的帖子,大家从此以后各自知根知底就和一家人一样。换帖,焚香,祷告,这事儿就算齐了,真不需要动刀的,而与之最类似的,大约就是“斩鸡头、烧黄纸”,“斩鸡头”其实最初只流行于港台地区,由于港台影视剧的热播,以至于大家产生了“这是经典流程”的错觉。但其实哪怕在港台地区,“斩鸡头”也更多用于赌咒发誓而不是义结金兰。
明朝初期有两部小说,都是以“结拜”为重要主题的,一部叫《三国演义》一部叫《水浒传》,但这两部书里通篇也没见要结拜的人自己放血的。桃园结义是“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随后就是大吃一顿,开怀畅饮,根本没有自残的事,《水浒传》里结拜那么多次,最多也就是“宰了一头猪、一只羊,致酒设席子”,大家焚香祷告也就行了,何必非给自己一刀呢?
可能有人说了,不是有个成语叫“歃血为盟”吗?要怎么解释?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歃”字上了。有个别朋友是这么理解的:这个“歃”字和“插”字外形读音都很像嘛,四川人不懂的字就认字认半边,意思肯定也差不多!所以这种结盟,应该就是拿刀把自己插出血来吧?
“歃”,同“歠”(chuo),意思是“饮、喝”,“歃血为盟”也就是结盟时要喝血,当然这是原始的做法,后来大家就在嘴角涂点血完事。那喝血是喝谁的?也不是喝自己的,而是喝动物的在《史记》里明确地记载了这个过程:
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一一《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马上就能知道这是哪一段“毛遂自荐的主角毛遂,他跟着平原君去和楚王聊结盟的事儿,看楚王在那边东拉西扯半天不说正题,知道对方没啥诚意,于是提着剑走上前:“几位,怎么耽误这么久啊?我们结盟合纵是百利无一害,犹豫什么啊?签合同吧?”
那把剑就在楚王脑袋上面晃啊!楚王赶紧点头:“签,这就签!”于是毛遂就让侍从们拿来鸡、狗、马的血,大家依次上来,一起完成歃血仪式!大家都看清了,用的是这些动物的血,而不是大家自己的。用这些动物的血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有解释:
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 一一《左传正义》
从春秋时期起,结盟时宰牲涂血就是常规礼仪,意思是以此举在神灵面前发誓,如果违背盟约便会如那头倒霉牲畜高一般不得好死!所以明白了吧,歃血为盟,大家用的是献祭神灵的牲畜之血,谁没事儿朝自己下刀子啊?
当然了,可能又有人要问,难道就没有自己出血的吗?自己出血,怎么看都比用动物的更心诚吧?还真有,需要自己出血的是真有的!这也还有个成语一一割臂之盟。
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闷,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一一《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春秋时期的鲁庄公,在鲁国大夫党氏家附近筑高台时,看到党氏家里有个女儿“孟任”,任是党氏的姓,孟,就是说她是这家大女儿;这位大小姐名到底叫什么,史书上没记载,大家几千年就这么把孟任当作她的称呼了。没办法,春秋战国那会儿重男轻女得厉害好多姑娘都没名字记载,就一个绰号。鲁庄公对这位大小组一见钟情,立马就缠上了。可这位姑娘不一般,她不想入宫当个籍籍无名的姬妾,要做正妻。问题是“门不当户不对”,诸侯的正房太太按理说也得是别国诸侯的女儿,或者是周王室的人,她只是鲁国大夫的女儿,身份上是不配的,所以庄公没法答应她,但泡妞总得有点表示吧,就算暂时没法给你买包包,也得表现出有买包包的决心,于是鲁庄公对孟任说:“我将来一定会娶你当正室!”空口无凭啊,怎么办呢?他就在自己胳膊上刺了个口子对天发誓,以表决心。后来也有人说是啮臂之盟,就是不用刀了,我改用牙,直接咬,咬出一圈牙印还不行,必须见血。不过就算是“割臂之盟”,也不一定就可靠。比如我们刚才说的,行割臂之盟的鲁庄公,身为国君大出血,算得上情真意切了吧?结果把妹子哄上床以后就食言了!庄公二十四年,鲁庄公跟齐国搞了政治联姻,娶了后来被叫作哀姜的齐国公主做正,答应孟任的话,眼瞅着是泡了汤,这时候他喜欢的还是孟任,甚至不跟哀姜一块坐车回家,而是分开走,哀姜带着自己的妹妹叔姜一起嫁过来,结果上来就吃了这么个下马威。大概是作为不能给孟任以正室夫人位置的补偿,庄公立了他跟孟任生的孩子做接班人,正室夫人哀姜这心理自然就不能平衡了,她虽然没有子嗣,可她妹妹叔姜有,最后哀姜私通庄公的弟弟,在鲁庄公去世以后派人剩杀了孟任的孩子,让叔姜的儿子启继位。鲁庄公这位和姜私通的弟弟大大有名,叫“庆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说的就是他。从后世角度来说,庆父是个大大的奸角,他先后杀死两位鲁国国君,打算自己即位,让旁边的齐国人都看不下去,说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话来。在闵公即位后第二年,哀姜又跟庆父合谋,利用闵公处事不公,偏担自己老师的机会,让这事上被屈的大夫卜齮去杀了鲁闵公,哀姜自己一直没儿女,也许她心里还恨自己妹妹,但不管怎么说闵公这可是她的亲外甥啊。最后他们的行为遭到多数人谴责,两人分别逃亡,一个被杀一个自杀,死在了同一年里。抛开他们的行为对错不论。这两人的情谊只怕比“割臂之盟”还牢靠一些呢。
总之,“割臂之盟”或者说“啮臂之盟”,最开始是男女之间定情用的盟誓手段,而且后来大部分时候也是。如果这个词用到那些结拜的壮汉身上,一群大男人给自个儿下刀子,割臂为盟…接下来的画面可能就有点不适合描述了。所以影视剧里的放血在古代都是没有的。
漫谈名字文化与结拜规则:刘关张可能桃园结义贾家楼没有四十六友
提起历史上最有名的二爷,至少有三位,也就是我们熟知孔丘孔仲尼孔老夫子、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关二爷、大唐开国第一单挑名将秦琼秦叔宝秦二爷——我们是没有资格称其为二哥的。
但就是这三位历史上有名的二爷,却可能几位名不副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古代名字文化和结拜规则。古人名字有区别结拜有规则——这几千年,我们可能拜了几个“假二爷”?
一、刘关张义结金兰,在当时是完全有可能的有人说在东汉末年,还不流行义结金兰,所以刘关张不可能桃园结义。
说刘关张没有桃园结义,或许还有点史料依据,但要说东汉末年就没有异姓兄弟义结金兰,那就未免有些武断了,在刘备关羽张飞出现之前的千年以前,义结金兰的说法就已经得到传统理念的认可和赞扬,并且留下了确凿的文字记载。
我们都知道,《易经》的出现,不会晚于商周时期,而且《易经》也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理论体系,《周易》只是《易经》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即使按照出现时间较晚的《周易》为基准,周八百汉四百,到了汉朝末年,也有一千多年过去了。
在《易·系辞上》中有这么一句话:“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臭,在古代念嗅,也就是气味的意思。《周易本义》解释了这段话的意思:“言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后实无间。断金、如兰,言物莫能间,而其言有味也”。
这就说明,断金如兰,是君子,也就是男人之间的事情,这种志同道合亲密无间、超越朋友的关系,被称之为义结金兰,也就是咱们俗称的结义、结拜或拜把子。
刘备关羽张飞生逢乱世,“父母在不远游”的规矩已经不好使了,人们都需要抱团取暖,所以结为异姓兄弟,也是生存自保乃至发展实力逐鹿中原的一种有效方式。
曹操有来自两个家族(夏侯、曹)的支持,所以是不需要跟什么人结为兄弟的。跟他一起当街头霸王的袁绍等人,非富即贵,谁也不服谁,所以很难义结金兰——谁当老大的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他们的政治理念也有很大差异,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是不具备“君子之道,初若不同,而后实无间”的必要条件的。
孙权也不需要跟谁结拜,因为他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已经给他打下了偌大基业,他接触的人都属于“臣子”或“部曲”,身份有别,而且作为一方诸侯,不能在集团内再搞一个小集团,那不利于他事业的发展。
刘备跟曹操孙权有本质区别,他既没有家族支持,叔叔刘子敬能力,仅限于把他送到九江太守卢植那里学习——公孙瓒就是在那时候跟刘备做了同学。
作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的日子过得不太好,因为刘家人似乎都很能生(刘胜是其中佼佼者),再加上汉武帝推恩令加莫须有(借口诸侯上交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夺爵),让很多宗室变成了老百姓,刘备这一脉,就是“酎金失侯”的倒霉者。
刘备虽然织席贩履,但他显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小商贩:“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这段话不用翻译,读者诸君也知道刘备当时就是涿郡涿县一个地下势力的龙头老大,颇有朱家郭解的风范,所以“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实际就是向刘备势力交保护费,刘备就是用这样募集来的资金,招兵买马(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关羽张飞则是他的得力助手:“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关羽张飞在刘备势力中扮演的角色,像极了后来的“双花红棍”——也许各堂口设置“双花红棍”职位,也是受了刘关张的启发,而且也完全模仿了刘关张的风范:“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话不用多说,仅从上面的典籍和史料记载,我们就不能否认刘关张结义的可能性,至于皆以地点是不是桃园,关羽是不是二爷,史料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来:“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如果真有桃园三结义,关羽排行第二,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起码他的站位,要比张飞靠前。
二、贾家楼四十六友结拜,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刘关张有没有义结金兰,这一点一直有争议,这也正常,因为蜀汉会写史书的陈寿投降了曹魏(司马),所以刘备这个“大汉天子”的地位没有得到后世承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官修正史,如果刘备晚生七八百年,那么他就可能不仅仅限于桃园三结义了,“参与结拜”的人可能会更多——赵匡胤结拜,是有史料可查的,那就是“义社十兄弟”。
演义中赵匡胤只有一个结拜大哥周世宗柴荣和黑虎郑恩郑子明,但正史中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加上他自己,是十个人,既没有柴荣,也没有郑恩,甚至历史上有没有郑恩这个人,至今还有争议。
赵匡胤能一下子组织起十个人结拜,说明他很有人格魅力,也说明在五代十国时期,结拜文化已经得到了全面而又广泛的发展,所以有人因此编写出了“贾家楼四十六友”的金兰谱,这就诞生了秦琼秦叔宝这位义气的化身——秦二爷。
但是我们翻看新旧两唐书,就会发现贾家楼四十六友结拜,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他们不可能结拜,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与谋,而且很有可能是势不两立的敌人。
传说中的贾家楼(有的版本为贾柳楼)四十六友,绝大多数在历史上都真实存在,其中就包括贾润甫。
贾润甫在历史上名气不大,所以咱们暂时把他忽略,用几位重量级人物来证明贾家楼结拜的不可能。
“ 贾家楼四十六友”的前五位,分别是大哥魏征,字玄成,二哥 秦琼,字叔宝,三哥徐世勣,字懋功(茂公),四哥程咬金,字知节,五哥单通,字雄信。
除了这五位,还有在历史上名头极大的屈突通屈突盖兄弟(位列十四十五),以及位列第十一的突厥特勒史大奈。
屈突通生于公元557年,比生于580年的“大哥”魏征还大二十三岁,秦琼在来护儿麾下的时候,屈突通就已经当上了隋朝左骁卫大将军。梁山(陕西韩城,不是山东那个)对峙,双方就是隋将屈突通和唐将史大奈。
史大奈在隋朝是金紫光禄大夫,李渊在太原起兵,他率先归附,但官职好像还没有在隋朝高:“史大奈,本西突厥特勒也,与处罗可汗入隋,事炀帝。从伐辽,积劳为金紫光禄大夫。高祖兴太原,大奈提其众隶麾下。桑显和战饮马泉,诸军却,大奈以劲骑数百背击显和,破之,军遂振。授光禄大夫。”
屈突通和史大奈是敌人,秦琼程咬金是战友,秦琼程咬金跟单雄信徐世勣是死敌——这一点新旧两唐书均有记载,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这样看来,如果这些人到了贾家楼,只会刀光剑影,而不能义结金兰。事实上这些人也不可能去贾家楼:隋朝六品建节尉秦琼不会请瓦岗将领,也请不到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和金紫光禄大夫史大奈。
秦琼不可能是贾家楼四十六友的二哥,那么他能不能因为亲兄弟排行二被称为二哥呢?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看的古人取名字的规则。
三、古人取名字的规则和秦琼不是二哥的原因现在咱们说的名字,跟古代的名字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名字是由“名”和“字”组成的合成词:“幼名,冠字。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礼记·檀弓上》”
古人的名字是被父母长辈和上级叫的,字是男子年满二十行加冠礼之后取的,最初的“字如其人”并不是说写字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而是说男子取字,是有寓意并符合其性格特点的,同时字也可以是名的同义词或外延的扩展,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赵云字子龙、魏延字文长。
同样道理,秦琼字叔宝,就是因为琼是美玉,也是一种宝物。那个“叔”字,则表明秦琼在家排行第三:伯仲叔季幼,也就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疙瘩。
从古人之字中,我们还能看出他的出身,比如按照当时的规定(也有少数例外),曹操(孟德)马超(孟起)都是庶长子而不是嫡长子:嫡长为伯,庶长为孟。
武圣人关羽字云长,我们很难由此推断他在家族是不是排行第二,但是文圣人孔子,却实实在在排行第二:“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因为是到尼丘祷告求子而生,所以名丘字仲尼,名字中的尼、丘是地名拆开,跟尼姑无关——当时世界上可能还没有尼姑。
孔子不叫伯尼孟尼而叫仲尼,原因很简单,他在叔梁纥的儿子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之为二爷(还有个贬义词,咱们就不提了)。
文武两圣人,都排行第二,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必然。
翻阅古代典籍和史料,我们不禁会感到一丝惋惜:名字文化好像已经丢了一半,今人绝大多数有名无字,好像内涵也单薄了很多。
四、史料记载的结拜和结拜的规则咱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实际是两个,也就是姓名和义结金兰,从姓名上我们可以坐实圣人孔子是一位二爷,结拜和取字规则排出了秦琼是二爷的可能性。
古人义结金兰是很有规矩的,前面咱们说过了,第一条必要条件,就是志同道合。比如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柴家的孤儿寡母从龙椅上拉下来,大哥你坐上去。
第二,就是要有正规的仪式。刘备关羽张飞到底有没有结拜,之所以会存在争议,就是因为正史没有记载他们的结拜仪式。
古人结拜,首先要“换帖”,也就是要向对方提供写有生辰八字的帖子,这样才好根据年龄来排座次(金兰谱由此而来)。
有人认为古人结拜的排行是根据能力地位来排序的,这就是对义结金兰的亵渎了——不按年龄排序,那是结盟,是相互利用而不是志同道合。
结拜还要有正规的仪式,也就是要“拜天地(可不是夫妻之间那种)”,上告苍天下告后(不是厚)土,摆上五谷三牲献祭——请天地作证,是要缴纳一些公证费的。
有文字记录,有正规仪式,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义结金兰,这种情况在军阀割据的时候经常出现,我们熟知的一些军阀,都比较喜欢结拜,结果变成义兄义弟反目成仇,杀得中原大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在互相征伐的时候,都没有解除结拜关系——割袍断义是不够的,真正解除结拜关系,要进行“还帖”,那才绝交。
之所以有“换帖”“还帖”,是因为古人都比较迷信,把写有生辰八字的字帖交给对方,就等于性命相托——当时比较流行魇镇之术,生辰八字是绝对不可以轻易告诉别人的,记载皇族生辰八字的“玉牒”属于最高机密,随便查看或者“借”走,那是要掉脑袋的。
因为结拜的时候郑重其事,把生辰八字交付对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军阀混战的时候,都不肯把事情做绝,失败的一方只要发一个通电表示下野,就可以在对手兼结拜兄弟的地盘上活得很好,依然可以锦衣玉食,这就叫“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结语:不论桃园兄弟真伪,名字和结拜都不能说是糟粕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独生子女和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叔伯姑舅这些名词就要消失了——没有兄弟姐妹,后代哪来的叔伯姑舅?
叔伯姑舅越来越少,但是重名的却越来越多,在大街上喊一声张伟或王芳,总会有回头的,如果去掉姓,那么男的叫志刚、女的叫丽娟,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不信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几个词,没有几千个页面,是展示不完的。
我们经常会取笑一些人的名字“没文化”,虽然是善意的,但也是一种悲哀。所以我们说,虽然字已经大面积消失,结拜也变得十分罕见,但名字和结拜,都不能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称名还是称字,是一种传统之礼,义结金兰,是一种交往大义,传统之礼是不应该消失的——是否取字,应该悉听尊便,而不能一概禁止。
至于结拜,只要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结为金兰兄弟也未尝不可,否则每家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一男一女,兄弟这个词,岂不是也要跟字号一样消失了?
文章最后,咱们要做一个小小的调研,也就是请问读者诸君:如果条件允许,您会在名之外取字吗?如果遇到志同道合者,您会尊照古礼,与之义结金兰吗?
参考史料:《易经》《礼记》《史记》《三国志》《新唐书》《旧唐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