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拜水井(拜水井怎么说吉利话)
井神——保财源、保水源
上回说到男茶女酒的床神,这回说一说另一个比较冷门的福神——井神。
在上古的时候,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门户、道路、灶火、室中等等,都被人们认为有神灵存在,都要奉祀的。井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在那些河流不到之地,井就更为重要了。井水维护了人的生命、生活,因而创造并奉祀井神就极其自然。
井神很少有庙宇,其形象也较少见到,但也有一些井旁造有神龛,供奉井神。有的井神是两尊石像,并肩而坐,一男一女,称水井公、水井妈——就是说,井神也被人们创设成了配偶神。
尽管井神的庙宇、塑像少见,人们对他的奉祀却并未怠慢。在一些生产、礼俗活动中,多有祭奉井神之举。有的地区打新井的时候,要树一面红白布条做的旗子,以保井水充沛。还忌讳已婚的妇女去看,以免井破。娶妻生子,添丁进口,要到井台上焚化冥楮。产妇第一次挑水的时候,也一定要拜祀井神。求雨时,也有到年久水旺的大井里担水,在水桶里插入杨柳,意在请井神帮忙,助龙王降雨。
在节俗活动中,也有祭祀井神的仪俗。旧时春节期间有封井之俗,即在除夕将神祃放在筛子里,置于井台,一直到初二、三或初三、四,这几天不能挑水;春节后第一次挑水,则要烧纸祭祀井神。
也有的说:井神大年三十要去东海,向龙王作年度的述职报告。初二回来,恭候玉皇大帝视察,所以初二挑水叫“抢财”。二月初二龙抬头,一些地区也有清晨汲井水之俗,并要在桶里搁几枚铜钱,称“引钱龙”,贮满水缸称“聚财”。此外,其他节日也要用蜜饯之类供井神,以求井水甜美丰沛。
在江南,又有“井妈照镜”之说,称正月初一是井妈妆扮的日子——俗说井妈以年为日,所以正月初一正是清晨打扮的时候。井妈以水为镜子,所以这一天不能汲水,以免搅乱水面,惹井妈生气,招来灾祸。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这种祭祀礼仪蕴藏的道理,你听说过吗
在老一辈人心里,“祭祀”是一件大事儿。
自古以来,我国作为礼仪之邦,逢年过节的时候,敬天祭祖是其中最大的要事。如今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进展,都市人已经很少考虑这类问题,过节的意义已经变成了单纯的玩玩玩、买买买、吃吃吃、喝喝喝。
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拜神、祭祖、敬天依然是重要的民俗生活,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除了参加类似公祭的活动,自家里还得拜一拜。这并不是所谓的迷信活动,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规矩,形成了一种民间风俗习惯,是节日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的民风不同,祭祀的神灵也不尽相同,祭祀的方式和规矩也有所不同。这里就说说西南地区的一种家庭祭祀规则:拜神要快,祭祖要慢。
“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是重要的祭祀原则从字面上,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这个规则的内容。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到底这快慢的节奏该如何把握?
下面就以农村常见的“天地君亲师”天地牌位来说明。
天地牌的正中间,就是“天地君亲师”或者“天地国亲师”牌位,右边是土地神和灶王爷——有的地区也会把灶王爷和土地神位分开,左边就是祖先牌位。
祭祀的时候,各个牌位都得先点好香,然后摆上非主食的瓜果糕点等贡品。而等到正式仪式开始的时候,一般先拜右边两个神位,拜完后再拜左边的祖先牌位。
“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就体现在拜的过程中。
拜神的时候,首先是作为三牲的主食,是不能解开的,得一整块。如下图所示,就是拜神时所用的猪头和鸡,都是完整的一块,并且单独放在托盘上或者桌上。云南有一道名菜叫鬼鸡,指的就是这种鸡,一整只拜过神后,切块回锅,味道十分美。
之所以如此选择,就是为了快。一整块的三牲,端来去方便,也不用太多的容器盛放。
祭拜神位时,可不仅仅拜堂屋里的天地牌位。门神是不是也得拜一下?水井边上是不是也得供奉下龙王爷?这一个都不能落下,不然就是礼节不到位啊!
拜的程序是这样的:人们会端来盛着三牲等祭品的托盘,先在门口和井边(或者水龙头之类的家庭水源边上)拜一下。拜这俩地儿的时候,只需要举着托盘然后稍微停留十几秒到半分钟即可。
外面这仪式结束后,进屋把托盘放在“天地君亲师”前,放好后立马烧掉供奉给天地的纸钱,以及自己的一些请求——有时候人们会把自己的诉求写在纸上,就像是古代大臣上表。这个过程同样不能太长时间,最多一分钟左右。
烧完磕头后,就得赶紧端着祭品到另一个神位,即边上的灶王爷和土地神,重复之前的过程。对于这两位地上的神仙,同样用不能太长时间,托盘摆好意思一下,就可以撤了。
不过这里可能就少了“上表”的过程,而改为口述。这也很好理解,灶王爷的对联一般是“上天奏好事,下地降吉祥”,如果不是什么重大的事儿,就请灶王爷或者土地爷代为上奏就行了嘛。
做完这些程序,天地以及各处神灵就算拜好了。
各路神仙拜了后,就到了拜祖先的时候了。不过这里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地方就直接端来拜过神的祭品,放在祖先牌位前。有的地方则需要把三牲这类肉食切开,重新摆好后才献给祖先,就像是给人准备的宴席一样(如下图所示)。
拜祖先就得慢慢来了:祭品摆好后,得多烧点儿香钱纸火,然后人得离开一会儿,请列祖列宗慢慢品尝。这时间最起码得比拜神的时间多三四倍,切忌不能急。祖先吃的差不多了,才能回来收好祭品(特别是主食之类)拿去重新加热,然后才开始人的宴席——吃祭品叫散福,这和古代大臣参加帝王的宴席,得把菜品带回家是一个道理。
“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的民间阐释为何祭祀的仪式得这样?民间是有说法的。
有些地区的老人们常说“神仙很忙”,过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拜神,而且讲究的地区,这祭拜的时辰都得统一。
这样,到了时节,不论是天上的玉帝还是地上的灶王爷土地神,各级神仙要走遍人间每一户。
这时候不但礼节要到,还不能耽误各路神仙的宝贵时间。如果时间拖拖拉拉,那不是耽误大事儿了么?惹得上天不高兴,那是大忌讳!
再说,各家各户都拿出好东西来献给上天,献给神灵,他们只需要品尝一下,知道了你的心意即可。上天注重的是礼,一切按部就班才风调雨顺。
总不能让他们在一户人家里就吃饱,到了下一家吃不下吧!做事重在内心的真诚,而不需要太多画蛇添足。
至于祖先,也很好理解。各家祖先各家拜,可不像神仙一样可以到处巡视。过节时,他们只能吃到自家后辈供奉的享食。日常生活中,催促长辈快点吃,嫌弃的样子,那是不孝!所以就得等祖先慢慢的享用,不能急,这才符合孝道。总不能在祖先还未品尝完美食的时候,就撤掉宴席吧!
“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背后民俗寓意“ 拜神要快,祭祖要慢”这一原则背后,实际上是传统文化深入民间的重要体现。
先说“ 拜神要快”。
有句古语“君子食略尝之味,小人撑死不足”,祭祀的时候也体现了这一点。拜神得快,就因为这古语符合上天对人们的要求,很符合传统儒家对于上天的解释。通过祭祀仪式的倡导,能让普通人也能理解这些天理,符合古代对民间教化的需求。
拜神的礼节,是古代乡绅完善基层管理的一种模式。通过祭祀的礼仪,把朝廷的一些规则潜移默化的传导到民间,从上到下树立一个完整的以礼治国的体系。
不论是上表还是请灶王爷代为上奏,那不就是古代官府上下沟通的一种模式么?同时,这礼节也符合古代帝王过节时举办宴会的样子。反正像不像三分样吧!至少让百姓有那么个印象。
而这拜的要快,也就表示不要耽误官老爷和乡绅们的时间,他们都很忙嘛!
这同样反映民众对官府的一种理解。你看,拜神点到而止,但又不能有所疏漏,是不是像普通人和官府打交道? 这各路神仙,不就类似于各级官府么?礼节到了,赶紧请走,然后家人吃宴席才快活嘛!
是不是很像现在举行什么联欢会的时候,重要人物在场大家都放不开?
再说“祭祖要慢”。
这点很明显,就是体现孝道,同时也指导人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有礼有节。言传不如身教,通过给家里小辈解释这祭祖的要求,可以让他们明白,日后如何待客。
小结:每一种民俗背后,实际上都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含义的。各地留下来的传统习俗,总有某种哲学或者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不论是反映历史,还是体现生活小智慧,又或者是反应社交规则等等,你都可以从各种民俗仪式中发现其中的奥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