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八字有什么特点(作家的八字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孤独是毒 2023-11-14 02:37:18 网络

浅析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写作技巧及手法

一、前言

人类擅用文字记录思想、语言及周遭发生的一切事务,除可提供学习依据及娱乐欣赏外,同时可供后人追忆与研究。文学创作就是一种记载,只是以独特的体裁,特殊之手法,殊异之风格,精心之擘画记述了人们内心的渴求或秘密而已。

因此,文学是多元性的,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在研究各类地方文学时,无论从文学角度或历史的角度去探讨,都觉小说文学之可贵。我们从小说中可清楚感觉到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型态、思想及期盼外,同时也可发现作者心灵之深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县人。他出生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也受德国哲学家尼采思想之熏陶。原学医,后从事文学工作,在道德使命的驱使下,企图以文学思想改变国民精神。

他以优越的写作技巧,对当时农民的生活多所著墨,处处声援,忠实地描绘了二三十年代农民在权威统治下之心境及生活。由「弱势者」的悲剧挣扎处入手,将「人」在现实生活中尊严被摧毁的残酷景象予以具体深刻化,确实反映了时代精神。他是中国当代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 故乡》写于辛亥革命十年后,正值各帝国侵略中国期间 ,为当时中国农民心声的最好写照,也是当代农村最典型的取样。研究《故乡》除了在了解创作者背后深藏的意涵外,对鲁迅以新文学白话表达之写作技巧及传达讯息之方式,以及对后人之启示是本文笔者最感兴趣的部分。笔者尝试以另外一种崭新的观点去阐释《故乡》在当代时空背景下的主题思想、人物刻划、故事情节及时序安排等方面所展现的精湛创作技巧及时代意涵。

二、主题思想

一、 主题意识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建立,遭逢军阀割据称雄,国土四分五裂,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不已,帝国主义乘势与之勾结,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势力也日渐扩大;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又如影随形的继续影响着国人,侵蚀着我们的民心,使革命的中心问题──国民生计,农民生活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解决,国家民族正处于危亡边缘。作者心境沉痛,借着「故乡」一文,展示出故乡人事的沧桑和对民族的关爱。

鲁迅于深冬时节,回到他阔别二十年的故乡,他从船舱篷隙向外望,看到的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描绘出农村的残破景象。到家后,看到儿时玩伴──闰土,使他失望又难过。童年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性格天真烂漫。而今,「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先前是「红活圆实的手」,现在为了生活饱经摧残龟裂得「像是松树皮了」,神情呆滞、沉默,活像个木偶人;小时候叫他「迅哥儿」,如今却叫他「老爷」。他写出二十年前后农村的剧变及封建思想毒害之结果,他指出了原因所在,也指出自救之道──就是要人民走自己的「路」。

二、爱国思想

鲁迅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当时的大环境,使他怀着很沮丧的心情回乡,回乡时他说:「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情。」作品开头就说出自己心情本是沉重的。再一路见到稀落的农村,萧索和荒凉的景色,已间接道出了革命虽然成功,家乡越加贫困,沉痛油然而生的心境;「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对这片乡土爱展现的无奈。他在文中虽未提及爱国、爱乡或爱家,但由他的担忧与心情的改变,是可确定他是爱这块滋养他成长的土地。他的情绪牵引着读者,让读者也亲眼看到了他的故乡。

对人民的感情,作者以自己孩童玩伴来衬托封建思想下的受害者,他提到「出身和职业」使自己和闰土隔绝一事,内心更是忧愤和悲伤。作者用自己对闰土的感情和关爱,以及闰土冥顽的阶级观念,也突显他的无奈,及对封建思想的痛恨。借着与闰土的对话,把封建思想可笑的一面描述的十分真实传神,以不凿痕迹的手法写出当时社会陈腐的思想,国家的沉疴。

「我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是他对农民的不舍,他同时谴责了压迫者、剥削者的罪恶,对国家将来的期待,以后的岁月有所改变。

三、情节结构

《故乡》一文为鲁迅以 1919 年 12 月 1 日从北京回故乡浙江绍兴县东昌坊口新台门搬家为素材,以随笔杂文方式写成的杂记体类小说;以故乡为主体,描写故乡景色与回忆以前故乡的点滴,也属于游记类小说;因夹杂着绍兴方言,也是乡土文学之作;又因以揭露农民遭受剥夺压迫为主题,亦属于反映社会人生类小说。其内容是揭露时弊,思想是赋有革命意味的。以西方小说的笔法,确有别于早期史传、讲唱小说。

《故乡》叙事模式不以情节变化取胜,也不以人物动作吸引读者,系代之以人物外形的描述,心底之活动为中心,放弃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并以回忆对比及交叉比对的叙事时序变化以突显问题,写出与传统小说体裁迥异的创作,展现出的才华是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不愧为新文学小说之典范。

鲁迅《故乡》小说能深获读者内心回响,是其人物心理之描述相当成熟;他把握住人物主观心理愿望和感情,把人物心里描绘得淋漓尽致,产生一股极强的认同渲染力。这种独特的表达技巧是开创性的成就。

《故乡》在叙述时间的结构安排,是摒弃传统的连续时序叙述法,采用回忆对比布局;在叙述角度不以第一身全知叙事法,改用以第一身非主角地位叙事法;在叙述结构不以情节结构为中心,而以人物行为及心理行为为中心外,在整体结构上还有以下之特色。

(一) 严格取材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唯有经过精心的提炼,才可成为制造熠熠生光艺术品的材料,并非所有遇过、见过、听闻过或做过之事实,均可依造原样搬进文学作品之中,所以取材必要严格,且要深入开掘,方能言之有物,言之感人,而非充其量地将一点琐屑无意义的事故搪塞成文。

鲁迅《故乡》一文是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过精心提炼的结果,其成功除叙述模式新颖外,就是取材的严谨。其思想是革命性的,内容是掲时弊,功能是倡导教育性。故事主题表面上是回乡搬家,但所呈现的却是为小农民生活得苦」在伸冤,闰土的出场安排给人的印象是震撼的,他的形象让人顿与苍老、疾苦联想在一起;同时挞阀地主剥削的作恶行径,人民的守旧认命观念以及官署的无能无法纪,以致盗匪猖獗。十分生活化,也十分写实,最后的呼吁是改变命运之神是永远照顾有勇气的人。

作者塑造一个木讷、怯懦畏缩又守旧的农夫为主角,借着他的口说出心底的话,一句「老爷!」使人感觉他是可怜的农夫,也是典型封建思想的代表人,封建思想是阻碍国家民族进步的敌人,它可能比官署、地主更可怕。杨二嫂的出场使人发噱和错愕,她给人的印象虽有无知贪婪且带有十三点的气味,但值得深思的是原为美女,现在怎会成了圆规脚上是「凸颧骨、薄嘴唇」的脸庞?这都在点出了辛苦岁月折磨人的结果。

闰土和杨二嫂扮演的是时代的被害者,也是老百姓的代表,整个故事都在叹息与反省中进行。这样的取材虽是平凡,但能把平凡变成真切、自然而有感染力,又寓意深邃,情境恍若眼前,如你亲身经历,这是本文成功的所在。

(二) 创作原型

鲁迅小说创作中,惯常以自己非常深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亦即以现实人物为创作原型。例如《故乡》中的闰土,本名章运水,是鲁迅童年时家里一个名叫章福庆,住在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忙月」的孩子。但在《故乡》文中,鲁迅却以土替代了水,闰、运则是同音之转,如此经过一番加工和重新组合,提炼出鲁迅与众不同的崭新作品艺术情节。

因此杨二嫂亦可确有其人,只是杨家媳妇排行老二,故人称其为杨二嫂。她也是典型的村妇,他们本无特殊奇怪之处,但经鲁迅截长补短拼凑后,赋于了新生命。

(三) 虚构情节

《鲁迅小说新论》引述鲁迅的说词: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

由此可见鲁迅主张虚构小说的情节,并多用杂取、拼凑、缀合、合成……等语词,来表达笔下的典型人物,以及典型情节的诞生。观赏鲁迅的作品,诸如此类「假中见真」、「真中见假」的情形堪称历历可见。笔者从相关资料证实,鲁迅自 1912 年抵达北京之后,曾数度回乡探亲,并非如《故乡》中所虚构,鲁迅与闰土(原型章运水)也并非阔别二十多年第一次见面,又与鲁迅一同回乡的,包括鲁迅共七人,其中两名小孩皆属三弟妹所生,但文中叙述同行的人却只有母亲和宏儿。

鲁迅虚构出「久别重逢、时过境迁」的气氛,使一个活泼机智的闰土,在二十年后竟受生活的磨难变成一个呆若木鸡的人,这般时间上与相逢次数上的改造,正是鲁迅制造小说感人气氛的魅力呈现。

鲁迅在谈到虚构经验时,提及应将人物和事件综合调度,以高度的思想性来作为虚构的准绳,以丰富的生活积累作为虚构的原始素材,才能成为典型不朽的杰作。

(四) 内涵寓意

《故乡》以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高尚美好的人生追求而别具异彩。尤其文中所指故乡的美丽并非指它的风物景色,而是侧重于一种「我」所接触的乡土人情,其中闰土就是「美丽故乡」的象征。在神往的图画里,于二十余年后最感到痛心者,竟不是老屋的破败及将要卖出,而是发生在闰土身上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可悲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固然系为闰土的生活困苦,经济地位低下。另一方面是封建阶级观念的毒汁渗入闰土的血液,扭曲闰土的心灵,使得闰土的心灵麻木,也使得闰土和「我」之间关系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时的闰土是被压迫受害者的代表,可见鲁迅对封建思想的憎恶。

鲁迅笔下的《故乡》绝非仅限于浙江绍兴县,而是当时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在内心里积压的不安、绝望、抑郁和愤懑,就如濒临泛滥的江河,随时都有爆发溃决的可能。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句话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办法,救民族救人民,就如地上的路,要众人去走出来,才能产生一股沛然莫能御的力量,这可以说是鲁迅当时要人民站起来改变现状的吶喊,《故乡》是警讯,也是农民觉悟自救的呼唤。

(五) 心理结构

传统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多注重具体性,他对人物的形貌、性格行为、情节冲突、生活细节进行生动的具体描述。现代小说渐趋向人物心理发展的轨迹为主要描述重点,着重心理形象的描绘,故事情节往往易被淡化,甚至可能变成一个框架,仅为人物形象的心理、情绪、个性的构成提供某种特定情景。

《故乡》对人物心理结构的塑造使用到「我的观察或剖析」、「人物自身的内心独白」及「人物深层的潜意识活动」的表露。由「我」对农村的剖析是直接揭示了几千年来带奴隶性的心理结构。《故乡》中闰土承受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及磨难,从生动活跃的少年人变成一个迟钝的木头人,日晒雨淋,皮肤像松树皮。……他的可悲性的重点在其固守封建思想的心理。作者描述:「搬家时, 闰土要了一堆草灰,几条长凳,香炉、烛台……」要了香炉、烛台,用于缅怀先人,人间得不到的幸福到彼岸世界去寻求,这就形成了中国宗法制社会超稳定的心理结构。

中国是重「称谓」的国家,最讲究尊卑秩序的关系。称谓标志着身分,一声「老爷!」使朋友关系顿成为主仆关系。这是宗法制度下封建思想作祟的表征。

另,文内描写:「生活难,……三餐吃不饱……又不太平……什么都要钱」这是以人物自身的内心独白,直接披露人物在特定情景中所特有的人生见解、主观情绪和感情态度,以深化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之一。

作者以人物深层的潜意识活动情形,间接指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描述。如: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又如: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由「我」的心理变化,我心里在想着,「我」对故乡的期待落空与对儿时玩伴闰土的改变所产生的感慨里,「我」发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并赋予这希望一种哲理性的阐释,从而在其中给予自己信心和力量。其中虽未对「我」做任何描述,但由「我」的内心独白却分明反映出是一个气质纤细,而敏感又富于思辨能力的知识阶级形象,也充分显现出作者鲁迅擅于营造意境,并擅借象征以寓意托志的才情。

四、人物刻划

呈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一般总要透过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心理、性格、形貌的刻划来把人物的形象立体化、真实化的表现出来,使整个故事的主题自然流露而具有深度。因此,小说如果可以透过情景的安排去突显人物的形貌特征、性格特征,或是捕捉到一些情绪的反应或心理活动,对小说人物的形象就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就是说可以成功的创造出一个令读者印象鲜明且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来。

一、静态刻划

虽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描绘,大半以性格形象和心理形象为重,然而对人物的外在形貌也能鲜活而传神的勾勒出来,使其形象及性格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生动而贴切的反映出时代的社会风貌。

《故乡》里的闰土代表的是善良、朴实的农民。然而,由少年到中年的闰土却判若两人,其精神、性格及形貌上的变化令人不免感慨良多。少年的闰土: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颈圈。

在鲁迅眼里,闰土知道的事无穷无尽,简直就是他的英雄偶像。然而,中年的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作者借着对中年闰土的形貌之描述,来说明岁月的消逝和生活的重担对一个农民的折磨,尤其是从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般的手,不但显露了他所经历的苦难,更代表他在现实的命运里挣扎的痕迹。这种利用人物形貌的前后变化来概括互映人物生活的经历与磨难,对比强烈,蕴涵深厚而令人印象深刻。杨二嫂代表的是泼辣、势利和无知,作者对这种低俗的人物,往往用了一些嘲讽且略带夸张的笔法描绘,既具体又传神。如: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作者以「凸颧骨」、「薄嘴唇」来隐喻杨二嫂的势利和庸俗。尤其是以「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来比喻杨二嫂的站姿,这种以一般常见的事物来比喻人体十分传神新鲜,不仅使小说人物的形象鲜明,且格外突出,大大的增强了小说人物的魅力。

二、动态刻划

动态刻划常须借着人物言行来完成,《故乡》里的杨二嫂一段话和他的行动,更显出了她的贪婪与投机。如: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的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杨二嫂虽然仅是一个过场的小角色,可是她那既真实又突出的形象,生动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她的话虽不多,但就以上几句也已足以说明其性格和为人了。

总之,鲁迅对于人物的描写,善用比喻,其略带夸张的笔法,更使人物的神采与风貌生动的显现出来。尤其独特之处,乃在于他能「体物入情」,洞察到人物的生活轨迹与灵魂深处,而此正是他描写人物成功的根本之所在。

五、语言运用

语言是人类的心意的记号或符号的现示(表达)的一种工具。无论其有无声音,都足以传达人心底的意义。

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说:

人虽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而且他们自己或别人虽然可以由这些思想得到利益和快乐,可是他们的思想都是在胸中隐藏不露的,别人并不能看到它们,而且它们自身亦不能显现出来。思想如不能传递,则社会便不能给人以安慰和利益,因此,人们必须找寻一些外界的明显标记,把自己思想中所含的不可见的观念表示于他人。

可见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心意的传达,其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符号,故语言文字便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者藉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感受传递给读者。由此,一篇作品纵有再好的故事情节,若没有配合语言的艺术,一切也是枉然。

鲁迅的语言风格是带有大众口语化的,明快活泼,诙谐幽默,新鲜而生动,简练而让人回味无穷,这是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体现。如文内描写母亲仍然把鲁迅当孩提一般的叮咛:「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显得慈祥体贴和关切。又如豆腐西施初见面的话语:「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泼辣的模样活生生地跃然纸上。又,鲁迅问侄子宏儿可愿意出门,宏儿对话: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故本节从语言技巧、形象用语、民俗方言等三方面来探讨。

一、语言技巧

鲁迅在《故乡》以简明精炼的手法,把景色显示出来,他的描写语言如: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前段描写冬天萧索荒凉的村庄,后段通过希望为将来勾画出光明的远景。他用画龙点睛的技巧,使景物变得真实存在,使人物变得栩栩如生,就如你身历其境。

二、形象用语

语言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小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会随着人物形象的出身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各有不同,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就有种种的差异,但应适当与贴切,才能创作出人物形象,进而深化其特征。

如「闰土」是位善良纯朴的农民,他的用语是:

「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豆腐西施」杨二嫂虽然是一个过场的小角色,可是她既真实又富戏剧性的形象,她与「我」的对话中显出她的泼辣、贪婪与无知。如: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阿呀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

有钱……」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展露其贪小便宜的十三点型妇女的样貌。「放了道台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显示出她对时势的了解仍停留在科举制度下的那一套,而一开口就先一声「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的语调和气势,则把一个愚蠢无知但好搬弄口舌的庸俗妇人表现得十分生动。

鲁迅深深了解人物特性及习惯用语,并以自己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灵敏才华写出每个人的不同风貌,贴切及适当地反映了他们生动的性格。

三、民俗方言

鲁迅是一个「乡土文学」作家,所以在《故乡》的描述语言中,不论是人名、景物,或方言等方面,大都带有区域性风俗习惯之特征,有的民俗是中华民族普遍存在的,有的民俗则属地方性,尤其是其故乡「绍兴」地方的语音语调,为作品染上一层浓厚的乡土色彩。笔者以人物命名、景物观念及方言俗语三方面来探讨。

(一) 人物命名

中国人取名,有其民族性的特征,向来喜欢找相命先生排八字。依战国‧邹衍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来命名,就其所缺的部份由名字上来补足。如「闰土」、「水生」即依此命名。民族性的另一个特征,即在旧社会夫权至上之下,所有结婚的妇女,大多冠上夫姓或名来称呼,如「杨二嫂」。

(二) 景物观念

鲁迅描写景物观念有地方性色彩,如闰土送给鲁迅那一包「干青豆」是鲜黄豆做的,是绍兴的风俗描写;如闰土所戴的「毡帽」是绍兴农民的标志;而闰土颈上所套上之「银颈圈」是父母在神佛面前许愿套上去的「护命圈」,以防孩子被阎罗王抓走,此亦是绍兴的风俗。

(三) 方言俗语

方言俗语虽有地域的局限,然有其特殊的表现力,故鲁迅就采撷不少绍兴方言俗语,生动的刻划人物形象,以反映绍兴人们的精神面貌,并增进乡土文学的气息。

经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鲁迅在《故乡》中的语言特色,具有四大特点:

一、简洁精炼又具立体化:

鲁迅所用的语言,从不添加无谓的色彩,如他一向坚持的「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的观点,故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精简有力。他又善于交互配合的使用语言,尤其是多角度的描绘,使语言产生立体感,来深化其作品内涵。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毛皮是油一般的滑……」

这几句有十足的地方方言韵味,把猹的形貌和习代得十分清楚。

二、适当贴切又抓得住重点:

鲁迅所用的语言之所以精简有力,完全得助于其「画龙点睛」抓得住重点的笔法,使其不管在语言技巧、人物形象上的用语、民俗方言等方面的形容比喻,都使用得适当贴切。如:「看见猹了,你便剌。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说明了猹是勇猛有智慧的动物,牠做出不畏人反噬的动作,在你惊慌的瞬间,乘隙逃离的形象十分传神,只有像闰土这样经验老到的人才有可能叉到牠。又如: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把人性贪婪的一面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不用混水摸鱼或顺手牵羊,而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因为这几句成语毕竟不是乡下人常用的语汇。

三、民族性风格与乡土性特色:

鲁迅在小说的描述语言中,不论是人物命名、景物观念或方言俗语等方面,他皆依其属性来凸显其各自特征,使作品充满民族性风格与浓厚的乡土气味。如:

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人叫伊「豆腐西施」

「很要防偷去」、「我吃了ㄧ吓」、「人叫伊」都是非常乡土味的家乡话。又如: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跳鱼儿」应该是弹涂鱼之别称,是用了小孩的语汇表示,显得更亲切真实。另如:「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狗气杀」应该是江浙宁波、上海一带方言,其意是狗气死或是气死狗,是喂鸡防狗抢食的一种装置。他以发音直接写出,可以断定也是绍兴一带的方言。

四、诙谐幽默又辛辣浓郁:

鲁迅还使用喜剧、飞白语言,虽非常夸张却不失其真,虽知不合乎当时情况但亦要插入现代材料。然经由语言大师巧妙的交互运用后,却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又韵味浓郁,使其作品不仅诙谐幽默、趣味横生,而且讽刺又辛辣有力。

他形容杨二嫂的模样更是匠心独到,既夸张又传神。如:

凸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ㄧ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彷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在描写杨二嫂自大,认为鲁镇的人都应该认识她,作者使用俏皮的语调,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说她自以为名声大到可与拿破崙、华盛顿相比喻,令人会心一笑。又「圆规很不平」在这里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鲁迅用语的奥妙之处。从心理内层面看:可能指杨二嫂对于鲁迅不认识她感到失望不平;从姿态外形去看:也可能指杨二嫂以一种轻佻不屑歪斜的站姿。

六、环境描写

《故乡》以「自然」与「社会」二元艺术的结构,巧妙的情境安排增加新鲜生动感,以特有的着色风格、简练深刻的手法,将当时环境写得细腻入微,有真实参与感。这是鲁迅新文学的写作的技巧所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自然环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故乡》的内文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极为自然流利,期间参杂着绍兴家乡用语,以回忆方式写出儿时心中的故乡,眼见的故乡及搬离故乡之心境。他对自然环境景况观察入微,深悉人性,将平淡无奇的自然情境经精心剪裁后,变得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这与他丰富的人生经验,锐利的观察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息息相关。虽是描绘当时的故乡环境,但却能将你带入他的故乡与他共同悠游。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内心感受,读者也同被渲染。

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是鸟语花香,自由自在任遨游,海边有贝壳、跳鱼儿,山上有獾猪、田里有稻鸡。如文中描述: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这是多么美,多么有生气的农村呀!是儿童的天堂。历经许多岁月,故乡没有进步,眼见的却是破败的景象,怎不令人沮丧难过。鲁迅以天气、风声来描述当时场景以衬托出荒村的凄凉,以瓦楞上长着枯草来形容老屋的陈旧不堪。如: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ㄧ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离开故乡时又是一种心情,离开故乡并未忘记故乡,只是在走自己想走的路,寄望自己子孙能过好生活,以流水描写要走的路还长着,以海边碧绿沙地、深蓝天空代表着未来无限的希望。文如:

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二、社会环境

《故乡》对社会环境的描述也非常深入,如:

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这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祭祖大事,由专人管祭器,怕人偷去,可知场面是相当的大的。另,封建思想高筑的厚墙,次殖民地位下的凄惨农村都在言简意深的文字行间展露。如: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ㄧ个寒噤……「非常难。我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ㄧ个木偶人了。农村衰敝,闰土的不幸,由鲁迅母子对话获得结论。

又如鲁迅以诙谐的口语描写杨二嫂: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描述十分逗趣,今日许多商家不也是以美女作为招揽客人的活招牌吗?以为使用美女作为活招牌只有今日社会才有,万万没想到,封建的农村社会杨二嫂可真是参透了人心的最厉害商人呢!

七、结 语

《故乡》是乡土写实之作,整个格调是坚实的。闰土是封建制度下的老实农夫,脚踏实地终日工作着,可惜在没有定规的官僚体系下,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腾下,使他像一座石雕像。

作品在思想倾向上,那种启蒙主义、主义格调特别浓厚,也显出他们改造中国国民民性、陈陋愚昧封建思想和风俗的踏实作为值得敬佩。在风格上他采取现实主义手法,巧妙地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探索寓于生动的人物及场景的描绘,贯穿一气,融合成一幅震撼的农村图。其笔法朴实,内容踏实。

故乡在写作技巧上,适度的方言穿插,充满了亲切诙谐气氛,降低了不少地方色彩,使他成为人人可读的大众文学作品。场景的撷取、润饰,使农村景色平添了几分悲凄。回忆的剪裁、修整使时光倒流,宛如进入另一世界。这种以口语化的新文学写作技巧是空前的。

鲁迅擅用修辞比喻,是营造气氛的高手。ㄧ路走来,故乡的场景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没有一些活气的荒村,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吹袭下,自然显出死寂可怕的景色。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ㄧ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用阴晦及风声去形容当时的气氛,创造凄苦、悲凉的场景,以衬托出无生气的农村像是荒村。他为描述自己内心的伤心无望,使用「悲凉」二字是他擅于运用修辞的明证。又如: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又如,对老屋的描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表面上看到的是老屋破败景象,实际是隐喻着老屋欠修,农村生活艰难,一片荒凉的景色,他用「断茎」来修饰瓦楞上的枯草,又用「当风抖着」来修饰枯草的模样,一幅生动的老屋形象自然就浮现在你的眼前。

他描绘水生怕生的模样:「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用「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来修饰孩子的害羞。他用词描绘如画,文如: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跳鱼儿只是跳」已构成生动的画面,又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来修饰跳鱼儿的模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有动态与形貌的场景。

鲁迅是当时受了西洋文化影响的知识阶级,从社会意义上,他充分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也深知小说在中国社会之影响力。《故乡》是一篇有道德使命感的文学创作,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谨慎的态度,高超的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在作品中。

从《故乡》可以确定鲁迅想的是晚辈彼此间不会再有隔膜,也不会过着如闰土辛苦麻木的生活,年轻一代要站起来走自己的路,他的故乡才有光明的前程。文末描写: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代表着前途开阔,充满着无限希望。他的故乡不限于浙江的绍兴县,而是全中国。

浅析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写作技巧及手法

一、前言

人类擅用文字记录思想、语言及周遭发生的一切事务,除可提供学习依据及娱乐欣赏外,同时可供后人追忆与研究。文学创作就是一种记载,只是以独特的体裁,特殊之手法,殊异之风格,精心之擘画记述了人们内心的渴求或秘密而已。

因此,文学是多元性的,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在研究各类地方文学时,无论从文学角度或历史的角度去探讨,都觉小说文学之可贵。我们从小说中可清楚感觉到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型态、思想及期盼外,同时也可发现作者心灵之深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县人。他出生于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也受德国哲学家尼采思想之熏陶。原学医,后从事文学工作,在道德使命的驱使下,企图以文学思想改变国民精神。

他以优越的写作技巧,对当时农民的生活多所著墨,处处声援,忠实地描绘了二三十年代农民在权威统治下之心境及生活。由「弱势者」的悲剧挣扎处入手,将「人」在现实生活中尊严被摧毁的残酷景象予以具体深刻化,确实反映了时代精神。他是中国当代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

《 故乡》写于辛亥革命十年后,正值各帝国侵略中国期间 ,为当时中国农民心声的最好写照,也是当代农村最典型的取样。研究《故乡》除了在了解创作者背后深藏的意涵外,对鲁迅以新文学白话表达之写作技巧及传达讯息之方式,以及对后人之启示是本文笔者最感兴趣的部分。笔者尝试以另外一种崭新的观点去阐释《故乡》在当代时空背景下的主题思想、人物刻划、故事情节及时序安排等方面所展现的精湛创作技巧及时代意涵。

二、主题思想

一、 主题意识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建立,遭逢军阀割据称雄,国土四分五裂,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不已,帝国主义乘势与之勾结,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势力也日渐扩大;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又如影随形的继续影响着国人,侵蚀着我们的民心,使革命的中心问题──国民生计,农民生活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解决,国家民族正处于危亡边缘。作者心境沉痛,借着「故乡」一文,展示出故乡人事的沧桑和对民族的关爱。

鲁迅于深冬时节,回到他阔别二十年的故乡,他从船舱篷隙向外望,看到的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描绘出农村的残破景象。到家后,看到儿时玩伴──闰土,使他失望又难过。童年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性格天真烂漫。而今,「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先前是「红活圆实的手」,现在为了生活饱经摧残龟裂得「像是松树皮了」,神情呆滞、沉默,活像个木偶人;小时候叫他「迅哥儿」,如今却叫他「老爷」。他写出二十年前后农村的剧变及封建思想毒害之结果,他指出了原因所在,也指出自救之道──就是要人民走自己的「路」。

二、爱国思想

鲁迅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当时的大环境,使他怀着很沮丧的心情回乡,回乡时他说:「 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情。」作品开头就说出自己心情本是沉重的。再一路见到稀落的农村,萧索和荒凉的景色,已间接道出了革命虽然成功,家乡越加贫困,沉痛油然而生的心境;「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对这片乡土爱展现的无奈。他在文中虽未提及爱国、爱乡或爱家,但由他的担忧与心情的改变,是可确定他是爱这块滋养他成长的土地。他的情绪牵引着读者,让读者也亲眼看到了他的故乡。

对人民的感情,作者以自己孩童玩伴来衬托封建思想下的受害者,他提到「出身和职业」使自己和闰土隔绝一事,内心更是忧愤和悲伤。作者用自己对闰土的感情和关爱,以及闰土冥顽的阶级观念,也突显他的无奈,及对封建思想的痛恨。借着与闰土的对话,把封建思想可笑的一面描述的十分真实传神,以不凿痕迹的手法写出当时社会陈腐的思想,国家的沉疴。

「我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是他对农民的不舍,他同时谴责了压迫者、剥削者的罪恶,对国家将来的期待,以后的岁月有所改变。

三、情节结构

《故乡》一文为鲁迅以 1919 年 12 月 1 日从北京回故乡浙江绍兴县东昌坊口新台门搬家为素材,以随笔杂文方式写成的杂记体类小说;以故乡为主体,描写故乡景色与回忆以前故乡的点滴,也属于游记类小说;因夹杂着绍兴方言,也是乡土文学之作;又因以揭露农民遭受剥夺压迫为主题,亦属于反映社会人生类小说。其内容是揭露时弊,思想是赋有革命意味的。以西方小说的笔法,确有别于早期史传、讲唱小说。

《故乡》叙事模式不以情节变化取胜,也不以人物动作吸引读者,系代之以人物外形的描述,心底之活动为中心,放弃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并以回忆对比及交叉比对的叙事时序变化以突显问题,写出与传统小说体裁迥异的创作,展现出的才华是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不愧为新文学小说之典范。

鲁迅《故乡》小说能深获读者内心回响,是其人物心理之描述相当成熟;他把握住人物主观心理愿望和感情,把人物心里描绘得淋漓尽致,产生一股极强的认同渲染力。这种独特的表达技巧是开创性的成就。

《故乡》在叙述时间的结构安排,是摒弃传统的连续时序叙述法,采用回忆对比布局;在叙述角度不以第一身全知叙事法,改用以第一身非主角地位叙事法;在叙述结构不以情节结构为中心,而以人物行为及心理行为为中心外,在整体结构上还有以下之特色。

(一) 严格取材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实,唯有经过精心的提炼,才可成为制造熠熠生光艺术品的材料,并非所有遇过、见过、听闻过或做过之事实,均可依造原样搬进文学作品之中,所以取材必要严格,且要深入开掘,方能言之有物,言之感人,而非充其量地将一点琐屑无意义的事故搪塞成文。

鲁迅《故乡》一文是作者将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经过精心提炼的结果,其成功除叙述模式新颖外,就是取材的严谨。其思想是革命性的,内容是掲时弊,功能是倡导教育性。故事主题表面上是回乡搬家,但所呈现的却是为小农民生活得苦」在伸冤,闰土的出场安排给人的印象是震撼的,他的形象让人顿与苍老、疾苦联想在一起;同时挞阀地主剥削的作恶行径,人民的守旧认命观念以及官署的无能无法纪,以致盗匪猖獗。十分生活化,也十分写实,最后的呼吁是改变命运之神是永远照顾有勇气的人。

作者塑造一个木讷、怯懦畏缩又守旧的农夫为主角,借着他的口说出心底的话,一句「老爷!」使人感觉他是可怜的农夫,也是典型封建思想的代表人,封建思想是阻碍国家民族进步的敌人,它可能比官署、地主更可怕。杨二嫂的出场使人发噱和错愕,她给人的印象虽有无知贪婪且带有十三点的气味,但值得深思的是原为美女,现在怎会成了圆规脚上是「凸颧骨、薄嘴唇」的脸庞?这都在点出了辛苦岁月折磨人的结果。

闰土和杨二嫂扮演的是时代的被害者,也是老百姓的代表,整个故事都在叹息与反省中进行。这样的取材虽是平凡,但能把平凡变成真切、自然而有感染力,又寓意深邃,情境恍若眼前,如你亲身经历,这是本文成功的所在。

(二) 创作原型

鲁迅小说创作中,惯常以自己非常深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亦即以现实人物为创作原型。例如《故乡》中的闰土,本名章运水,是鲁迅童年时家里一个名叫章福庆,住在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忙月」的孩子。但在《故乡》文中,鲁迅却以土替代了水,闰、运则是同音之转,如此经过一番加工和重新组合,提炼出鲁迅与众不同的崭新作品艺术情节。

因此杨二嫂亦可确有其人,只是杨家媳妇排行老二,故人称其为杨二嫂。她也是典型的村妇,他们本无特殊奇怪之处,但经鲁迅截长补短拼凑后,赋于了新生命。

(三) 虚构情节

《鲁迅小说新论》引述鲁迅的说词: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

由此可见鲁迅主张虚构小说的情节,并多用杂取、拼凑、缀合、合成……等语词,来表达笔下的典型人物,以及典型情节的诞生。观赏鲁迅的作品,诸如此类「假中见真」、「真中见假」的情形堪称历历可见。笔者从相关资料证实,鲁迅自 1912 年抵达北京之后,曾数度回乡探亲,并非如《故乡》中所虚构,鲁迅与闰土(原型章运水)也并非阔别二十多年第一次见面,又与鲁迅一同回乡的,包括鲁迅共七人,其中两名小孩皆属三弟妹所生,但文中叙述同行的人却只有母亲和宏儿。

鲁迅虚构出「久别重逢、时过境迁」的气氛,使一个活泼机智的闰土,在二十年后竟受生活的磨难变成一个呆若木鸡的人,这般时间上与相逢次数上的改造,正是鲁迅制造小说感人气氛的魅力呈现。

鲁迅在谈到虚构经验时,提及应将人物和事件综合调度,以高度的思想性来作为虚构的准绳,以丰富的生活积累作为虚构的原始素材,才能成为典型不朽的杰作。

(四) 内涵寓意

《故乡》以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和高尚美好的人生追求而别具异彩。尤其文中所指故乡的美丽并非指它的风物景色,而是侧重于一种「我」所接触的乡土人情,其中闰土就是「美丽故乡」的象征。在神往的图画里,于二十余年后最感到痛心者,竟不是老屋的破败及将要卖出,而是发生在闰土身上的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可悲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固然系为闰土的生活困苦,经济地位低下。另一方面是封建阶级观念的毒汁渗入闰土的血液,扭曲闰土的心灵,使得闰土的心灵麻木,也使得闰土和「我」之间关系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时的闰土是被压迫受害者的代表,可见鲁迅对封建思想的憎恶。

鲁迅笔下的《故乡》绝非仅限于浙江绍兴县,而是当时的中国农村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在内心里积压的不安、绝望、抑郁和愤懑,就如濒临泛滥的江河,随时都有爆发溃决的可能。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句话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办法,救民族救人民,就如地上的路,要众人去走出来,才能产生一股沛然莫能御的力量,这可以说是鲁迅当时要人民站起来改变现状的吶喊,《故乡》是警讯,也是农民觉悟自救的呼唤。

(五) 心理结构

传统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多注重具体性,他对人物的形貌、性格行为、情节冲突、生活细节进行生动的具体描述。现代小说渐趋向人物心理发展的轨迹为主要描述重点,着重心理形象的描绘,故事情节往往易被淡化,甚至可能变成一个框架,仅为人物形象的心理、情绪、个性的构成提供某种特定情景。

《故乡》对人物心理结构的塑造使用到「我的观察或剖析」、「人物自身的内心独白」及「人物深层的潜意识活动」的表露。由「我」对农村的剖析是直接揭示了几千年来带奴隶性的心理结构。《故乡》中闰土承受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及磨难,从生动活跃的少年人变成一个迟钝的木头人,日晒雨淋,皮肤像松树皮。……他的可悲性的重点在其固守封建思想的心理。作者描述:「搬家时, 闰土要了一堆草灰,几条长凳,香炉、烛台……」要了香炉、烛台,用于缅怀先人,人间得不到的幸福到彼岸世界去寻求,这就形成了中国宗法制社会超稳定的心理结构。

中国是重「称谓」的国家,最讲究尊卑秩序的关系。称谓标志着身分,一声「老爷!」使朋友关系顿成为主仆关系。这是宗法制度下封建思想作祟的表征。

另,文内描写:「生活难,……三餐吃不饱……又不太平……什么都要钱」这是以人物自身的内心独白,直接披露人物在特定情景中所特有的人生见解、主观情绪和感情态度,以深化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之一。

作者以人物深层的潜意识活动情形,间接指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描述。如:

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又如: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由「我」的心理变化,我心里在想着,「我」对故乡的期待落空与对儿时玩伴闰土的改变所产生的感慨里,「我」发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并赋予这希望一种哲理性的阐释,从而在其中给予自己信心和力量。其中虽未对「我」做任何描述,但由「我」的内心独白却分明反映出是一个气质纤细,而敏感又富于思辨能力的知识阶级形象,也充分显现出作者鲁迅擅于营造意境,并擅借象征以寓意托志的才情。

四、人物刻划

呈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一般总要透过特定情景中的人物心理、性格、形貌的刻划来把人物的形象立体化、真实化的表现出来,使整个故事的主题自然流露而具有深度。因此,小说如果可以透过情景的安排去突显人物的形貌特征、性格特征,或是捕捉到一些情绪的反应或心理活动,对小说人物的形象就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就是说可以成功的创造出一个令读者印象鲜明且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来。

一、静态刻划

虽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描绘,大半以性格形象和心理形象为重,然而对人物的外在形貌也能鲜活而传神的勾勒出来,使其形象及性格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生动而贴切的反映出时代的社会风貌。

《故乡》里的闰土代表的是善良、朴实的农民。然而,由少年到中年的闰土却判若两人,其精神、性格及形貌上的变化令人不免感慨良多。少年的闰土: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颈圈。

在鲁迅眼里,闰土知道的事无穷无尽,简直就是他的英雄偶像。然而,中年的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作者借着对中年闰土的形貌之描述,来说明岁月的消逝和生活的重担对一个农民的折磨,尤其是从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到「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般的手,不但显露了他所经历的苦难,更代表他在现实的命运里挣扎的痕迹。这种利用人物形貌的前后变化来概括互映人物生活的经历与磨难,对比强烈,蕴涵深厚而令人印象深刻。杨二嫂代表的是泼辣、势利和无知,作者对这种低俗的人物,往往用了一些嘲讽且略带夸张的笔法描绘,既具体又传神。如: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作者以「凸颧骨」、「薄嘴唇」来隐喻杨二嫂的势利和庸俗。尤其是以「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来比喻杨二嫂的站姿,这种以一般常见的事物来比喻人体十分传神新鲜,不仅使小说人物的形象鲜明,且格外突出,大大的增强了小说人物的魅力。

二、动态刻划

动态刻划常须借着人物言行来完成,《故乡》里的杨二嫂一段话和他的行动,更显出了她的贪婪与投机。如: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吧。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的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杨二嫂虽然仅是一个过场的小角色,可是她那既真实又突出的形象,生动的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她的话虽不多,但就以上几句也已足以说明其性格和为人了。

总之,鲁迅对于人物的描写,善用比喻,其略带夸张的笔法,更使人物的神采与风貌生动的显现出来。尤其独特之处,乃在于他能「体物入情」,洞察到人物的生活轨迹与灵魂深处,而此正是他描写人物成功的根本之所在。

五、语言运用

语言是人类的心意的记号或符号的现示(表达)的一种工具。无论其有无声音,都足以传达人心底的意义。

英国哲学家John Locke说:

人虽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而且他们自己或别人虽然可以由这些思想得到利益和快乐,可是他们的思想都是在胸中隐藏不露的,别人并不能看到它们,而且它们自身亦不能显现出来。思想如不能传递,则社会便不能给人以安慰和利益,因此,人们必须找寻一些外界的明显标记,把自己思想中所含的不可见的观念表示于他人。

可见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心意的传达,其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符号,故语言文字便成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作者藉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感受传递给读者。由此,一篇作品纵有再好的故事情节,若没有配合语言的艺术,一切也是枉然。

鲁迅的语言风格是带有大众口语化的,明快活泼,诙谐幽默,新鲜而生动,简练而让人回味无穷,这是作家个人语言风格的体现。如文内描写母亲仍然把鲁迅当孩提一般的叮咛:「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显得慈祥体贴和关切。又如豆腐西施初见面的话语:「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泼辣的模样活生生地跃然纸上。又,鲁迅问侄子宏儿可愿意出门,宏儿对话: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故本节从语言技巧、形象用语、民俗方言等三方面来探讨。

一、语言技巧

鲁迅在《故乡》以简明精炼的手法,把景色显示出来,他的描写语言如: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前段描写冬天萧索荒凉的村庄,后段通过希望为将来勾画出光明的远景。他用画龙点睛的技巧,使景物变得真实存在,使人物变得栩栩如生,就如你身历其境。

二、形象用语

语言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小说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它会随着人物形象的出身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各有不同,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也就有种种的差异,但应适当与贴切,才能创作出人物形象,进而深化其特征。

如「闰土」是位善良纯朴的农民,他的用语是:

「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豆腐西施」杨二嫂虽然是一个过场的小角色,可是她既真实又富戏剧性的形象,她与「我」的对话中显出她的泼辣、贪婪与无知。如: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阿呀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

有钱……」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展露其贪小便宜的十三点型妇女的样貌。「放了道台了」、「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显示出她对时势的了解仍停留在科举制度下的那一套,而一开口就先一声「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的语调和气势,则把一个愚蠢无知但好搬弄口舌的庸俗妇人表现得十分生动。

鲁迅深深了解人物特性及习惯用语,并以自己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灵敏才华写出每个人的不同风貌,贴切及适当地反映了他们生动的性格。

三、民俗方言

鲁迅是一个「乡土文学」作家,所以在《故乡》的描述语言中,不论是人名、景物,或方言等方面,大都带有区域性风俗习惯之特征,有的民俗是中华民族普遍存在的,有的民俗则属地方性,尤其是其故乡「绍兴」地方的语音语调,为作品染上一层浓厚的乡土色彩。笔者以人物命名、景物观念及方言俗语三方面来探讨。

(一) 人物命名

中国人取名,有其民族性的特征,向来喜欢找相命先生排八字。依战国‧邹衍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来命名,就其所缺的部份由名字上来补足。如「闰土」、「水生」即依此命名。民族性的另一个特征,即在旧社会夫权至上之下,所有结婚的妇女,大多冠上夫姓或名来称呼,如「杨二嫂」。

(二) 景物观念

鲁迅描写景物观念有地方性色彩,如闰土送给鲁迅那一包「干青豆」是鲜黄豆做的,是绍兴的风俗描写;如闰土所戴的「毡帽」是绍兴农民的标志;而闰土颈上所套上之「银颈圈」是父母在神佛面前许愿套上去的「护命圈」,以防孩子被阎罗王抓走,此亦是绍兴的风俗。

(三) 方言俗语

方言俗语虽有地域的局限,然有其特殊的表现力,故鲁迅就采撷不少绍兴方言俗语,生动的刻划人物形象,以反映绍兴人们的精神面貌,并增进乡土文学的气息。

经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鲁迅在《故乡》中的语言特色,具有四大特点:

一、简洁精炼又具立体化:

鲁迅所用的语言,从不添加无谓的色彩,如他一向坚持的「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的观点,故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精简有力。他又善于交互配合的使用语言,尤其是多角度的描绘,使语言产生立体感,来深化其作品内涵。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毛皮是油一般的滑……」

这几句有十足的地方方言韵味,把猹的形貌和习代得十分清楚。

二、适当贴切又抓得住重点:

鲁迅所用的语言之所以精简有力,完全得助于其「画龙点睛」抓得住重点的笔法,使其不管在语言技巧、人物形象上的用语、民俗方言等方面的形容比喻,都使用得适当贴切。如:「看见猹了,你便剌。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说明了猹是勇猛有智慧的动物,牠做出不畏人反噬的动作,在你惊慌的瞬间,乘隙逃离的形象十分传神,只有像闰土这样经验老到的人才有可能叉到牠。又如:

「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把人性贪婪的一面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不用混水摸鱼或顺手牵羊,而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因为这几句成语毕竟不是乡下人常用的语汇。

三、民族性风格与乡土性特色:

鲁迅在小说的描述语言中,不论是人物命名、景物观念或方言俗语等方面,他皆依其属性来凸显其各自特征,使作品充满民族性风格与浓厚的乡土气味。如:

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人叫伊「豆腐西施」

「很要防偷去」、「我吃了ㄧ吓」、「人叫伊」都是非常乡土味的家乡话。又如: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跳鱼儿」应该是弹涂鱼之别称,是用了小孩的语汇表示,显得更亲切真实。另如:「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狗气杀」应该是江浙宁波、上海一带方言,其意是狗气死或是气死狗,是喂鸡防狗抢食的一种装置。他以发音直接写出,可以断定也是绍兴一带的方言。

四、诙谐幽默又辛辣浓郁:

鲁迅还使用喜剧、飞白语言,虽非常夸张却不失其真,虽知不合乎当时情况但亦要插入现代材料。然经由语言大师巧妙的交互运用后,却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而又韵味浓郁,使其作品不仅诙谐幽默、趣味横生,而且讽刺又辛辣有力。

他形容杨二嫂的模样更是匠心独到,既夸张又传神。如:

凸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ㄧ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彷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在描写杨二嫂自大,认为鲁镇的人都应该认识她,作者使用俏皮的语调,直接称杨二嫂为圆规,说她自以为名声大到可与拿破崙、华盛顿相比喻,令人会心一笑。又「圆规很不平」在这里让读者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鲁迅用语的奥妙之处。从心理内层面看:可能指杨二嫂对于鲁迅不认识她感到失望不平;从姿态外形去看:也可能指杨二嫂以一种轻佻不屑歪斜的站姿。

六、环境描写

《故乡》以「自然」与「社会」二元艺术的结构,巧妙的情境安排增加新鲜生动感,以特有的着色风格、简练深刻的手法,将当时环境写得细腻入微,有真实参与感。这是鲁迅新文学的写作的技巧所在,也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自然环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故乡》的内文里,自然环境的描写极为自然流利,期间参杂着绍兴家乡用语,以回忆方式写出儿时心中的故乡,眼见的故乡及搬离故乡之心境。他对自然环境景况观察入微,深悉人性,将平淡无奇的自然情境经精心剪裁后,变得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这与他丰富的人生经验,锐利的观察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学造诣息息相关。虽是描绘当时的故乡环境,但却能将你带入他的故乡与他共同悠游。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内心感受,读者也同被渲染。

记忆中的儿时故乡是鸟语花香,自由自在任遨游,海边有贝壳、跳鱼儿,山上有獾猪、田里有稻鸡。如文中描述: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这是多么美,多么有生气的农村呀!是儿童的天堂。历经许多岁月,故乡没有进步,眼见的却是破败的景象,怎不令人沮丧难过。鲁迅以天气、风声来描述当时场景以衬托出荒村的凄凉,以瓦楞上长着枯草来形容老屋的陈旧不堪。如: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ㄧ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离开故乡时又是一种心情,离开故乡并未忘记故乡,只是在走自己想走的路,寄望自己子孙能过好生活,以流水描写要走的路还长着,以海边碧绿沙地、深蓝天空代表着未来无限的希望。文如:

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二、社会环境

《故乡》对社会环境的描述也非常深入,如:

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这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祭祖大事,由专人管祭器,怕人偷去,可知场面是相当的大的。另,封建思想高筑的厚墙,次殖民地位下的凄惨农村都在言简意深的文字行间展露。如: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ㄧ个寒噤……「非常难。我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ㄧ个木偶人了。农村衰敝,闰土的不幸,由鲁迅母子对话获得结论。

又如鲁迅以诙谐的口语描写杨二嫂:

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描述十分逗趣,今日许多商家不也是以美女作为招揽客人的活招牌吗?以为使用美女作为活招牌只有今日社会才有,万万没想到,封建的农村社会杨二嫂可真是参透了人心的最厉害商人呢!

七、结 语

《故乡》是乡土写实之作,整个格调是坚实的。闰土是封建制度下的老实农夫,脚踏实地终日工作着,可惜在没有定规的官僚体系下,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折腾下,使他像一座石雕像。

作品在思想倾向上,那种启蒙主义、主义格调特别浓厚,也显出他们改造中国国民民性、陈陋愚昧封建思想和风俗的踏实作为值得敬佩。在风格上他采取现实主义手法,巧妙地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和探索寓于生动的人物及场景的描绘,贯穿一气,融合成一幅震撼的农村图。其笔法朴实,内容踏实。

故乡在写作技巧上,适度的方言穿插,充满了亲切诙谐气氛,降低了不少地方色彩,使他成为人人可读的大众文学作品。场景的撷取、润饰,使农村景色平添了几分悲凄。回忆的剪裁、修整使时光倒流,宛如进入另一世界。这种以口语化的新文学写作技巧是空前的。

鲁迅擅用修辞比喻,是营造气氛的高手。ㄧ路走来,故乡的场景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没有一些活气的荒村,在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吹袭下,自然显出死寂可怕的景色。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ㄧ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鲁迅用阴晦及风声去形容当时的气氛,创造凄苦、悲凉的场景,以衬托出无生气的农村像是荒村。他为描述自己内心的伤心无望,使用「悲凉」二字是他擅于运用修辞的明证。又如: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又如,对老屋的描述:「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表面上看到的是老屋破败景象,实际是隐喻着老屋欠修,农村生活艰难,一片荒凉的景色,他用「断茎」来修饰瓦楞上的枯草,又用「当风抖着」来修饰枯草的模样,一幅生动的老屋形象自然就浮现在你的眼前。

他描绘水生怕生的模样:「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用「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来修饰孩子的害羞。他用词描绘如画,文如: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跳鱼儿只是跳」已构成生动的画面,又有青蛙似的两个脚来修饰跳鱼儿的模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有动态与形貌的场景。

鲁迅是当时受了西洋文化影响的知识阶级,从社会意义上,他充分认识了小说的重要性,也深知小说在中国社会之影响力。《故乡》是一篇有道德使命感的文学创作,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谨慎的态度,高超的写作技巧,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在作品中。

从《故乡》可以确定鲁迅想的是晚辈彼此间不会再有隔膜,也不会过着如闰土辛苦麻木的生活,年轻一代要站起来走自己的路,他的故乡才有光明的前程。文末描写: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代表着前途开阔,充满着无限希望。他的故乡不限于浙江的绍兴县,而是全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