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八字分析(周世宗子孙)

心若向阳 2023-07-27 23:44:25 互联网

宋太祖废周后的操作:周世宗的四个儿子是如何“消失”的?

周世宗柴荣有七个儿子,前三子都被后汉统治者杀死。

在周世宗去世时,另四个儿子都还活着。

周世宗

其中第四子是周恭帝柴宗训,另三子分别是柴熙让、柴熙谨和柴熙诲。

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时,周世宗的四个儿子都是健在的。

但是不久之后,除了周恭帝柴宗训外,另三个儿子在史书上结局却是令人费解。

老六柴熙谨卒于乾德二年(964)十月,老五柴熙让和老七柴熙诲却是“不知所终”。

众所周知,赵匡胤废周自立后,对柴氏子孙的善待一向是令人称道的,抛除柴熙谨很快夭折病死和周恭帝20岁病死的特殊情况外,老五和老七的不知所终却是极为反常的。

赵匡胤黄袍加身

既然是善待有佳,怎么连个死法也不知道呢?

曹王宗让,世宗子,显德六年封。纪王熙谨,世宗子,显德六年封,皇朝乾德二年卒。蕲王熙诲,世宗子,显德六年封。

这是薛居正《旧五代史》的记载,对于柴熙让和柴熙诲。仅仅是记载了他们的爵位和姓名,便没有了下文。

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是北宋官修的史书,一切大家可以自行体会。

欧阳修

北宋欧阳修私人撰写了一部《新五代史》,却是用“不知所终”来记载此事的:

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对于这两部五代史,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价值更高一些,而且他非常讲究“春秋笔法”。

“不知所终”这一句便是明显的春秋笔法。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曾说:

《欧史》曰:本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诲不知所终。盖讳之也。

从《旧五代史》到《新五代史》,欧阳修偏偏要多添加一句“不知所终”,明显是知道一些事情有所隐晦的,于是本着史家笔法,用这一句提醒后人自己体会去吧。

难道是当年兵变时两人逃走?还是兵变是被杀?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赵匡胤陈桥兵变时的迅速和约束军纪来看,前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小。至少可以肯定的事赵匡胤称帝后,周世宗的四个儿子都是活着的。

那么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且让欧阳修有所隐讳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距离赵匡胤建宋立国一百四十多年后,名相王旦之孙王巩在《随手杂录》记载这一段轶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不语。

太祖召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

太祖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

其后太祖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美本无兄弟,其后惟吉历任供三代,止云以美为父,而不言祖,余得之于其家人。

王巩详细了记载中周世宗其中一子的下落,并且是“得之于其家人”,应该不是捕风捉影。

潘美

两宋之际的王铚在《默记》也记载了类似的事情。

艺祖初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世宗节名而寺其功德院也。艺祖与诸将同入院内,六宫迎拜,有二小儿丱角者,宫人抱之亦拜,询之,乃世宗二子纪王、(阙)王也。顾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即提去。

惟潘美在后,以手掐殿柱,低头不语。艺祖云:“汝以为不可耶?”

美对曰:“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

艺祖即命追还,以其一人赐美,美即收之以为子,而艺祖后亦不复问,其后名惟正者是也。每供三代,惟以美为父,而不及其它,故独此房不与美子孙连名。名夙者乃其后也。夙为文官,子孙亦然,夙有才,为名帅,其英明有自云。”

这里的记载除了地点有些出入外,大抵相似,都认为周世宗一子由潘美抚养,不同的是一是收为侄子,一是收为儿子。

北宋初年,对于这些宫中秘事严加保密,是以史学者无法知道内情。到了王巩王铚时期,北宋已经立国一百五六十年,甚至北宋已经灭亡,这些事情自然也不再是机密,流出民间也是正常的。

那么两人所记载的是否可信呢?

考古资料已经证明了此事是可信的。

考古发掘一块墓志铭《宋故赠太子左卫率副率潘君及其夫人仁寿县太君王氏墓志铭》,一般简称《《潘承裕及其夫人王氏墓志》,是北宋名臣陈舜俞撰写的墓志铭。

宋故赠太子左卫率副率潘君及其夫人仁寿县太君王氏墓志铭

其中墓主人潘承裕,正是潘惟吉之子。

墓志铭中有一段耐人寻味:

呜呼!府君之叔祖父、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下门平章事郑武惠王美也。夫人之祖、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下门平章事秦正懿王审琦也。二王事祖宗,定天下,裔绪勋烈,见于国史。

墓志铭不提潘承裕的祖父的名字,而是提了叔祖父潘美名字。

这是何其反常!

但是如果潘惟吉的确是周世宗之子而被潘美收养,那一切就很好理解了。

应该说潘美收养世宗一子是可信的,只是不知道这是哪一子,按照这样的情况,另一子也极有可能是被另一位亲信大臣收养的。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另一个不知所终的皇子(蕲王柴熙诲)被大臣卢琰收养,改名卢璇。

越国公卢琰

这个说法有卢姓族谱为证。

卢琰原是后周大臣,入宋后被封为“越国公”。据说他是和潘美在同时收养这两位皇子的。虽然收养了蕲王但是卢琰担心赵匡胤日后仍会加害蕲王,果然八年之后赵匡胤问起蕲王之事,卢琰紧急告老还乡,连夜带家人逃遁在浙江一带隐居,后来又将女儿嫁给卢璇,在浙江一带繁衍出卢姓宗族。

“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终于是能找到一些踪迹的。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废周自立,如何处理周世宗诸子的确是个棘手的问题。

若是效法前代,斩草除根,那么他从陈桥兵变到禅让得国搞得一切树立形象的举动都将化为泡影,更严重的是弑君篡国的形象永远洗脱不掉。

如果放任不管,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当时朝内还是有一股忠于后周势力的存在的,若是世宗血脉落入他们手中将是对赵宋的巨大威胁,而且即便当时看不出威胁,以后也终将酿成事端。

要说赵匡胤在周世宗诸子没有戒心那是假的。

周恭帝柴宗训

建隆三年,赵匡胤将周恭帝迁往房州就是他戒心发作的明证。

周恭帝只能由朝廷严加看管,最终英年早逝。如果中间没有什么其他阴谋,周恭帝年纪轻轻就去世算是给赵匡胤消除了烦。

至于周恭帝是不是被赵家钝刀子杀死,各位只有自己的判断。

至于两外两子,交给亲信的大臣秘密收养,也是无奈举措,估计也是当时能想到的折中建议吧。

周世宗陵

宋代善待的那些所谓的柴氏子孙,其实没有一个是周世宗的真正后代。周世宗的正统继承人周恭帝柴宗训二十岁便死了,虽然说有五代儿子,但到宋仁宗时期,这一脉就“查无此人”了。而柴熙谨死的更早,被正史记载为不知所终的柴熙让、柴熙诲也被他人收养,断了柴氏渊源。

宋廷后来是从其他柴氏后人中找人来代替,以继承世宗恭帝的香火祭祀,其实和世宗恭帝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了,柴姓人并没有周世宗的血脉了。

赵匡胤的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了,善待柴氏,留着柴家,实际上却是从根上断了柴家的血脉。

这一招无疑很高明,既消除了隐患,又留下了美名。

周世宗的真正后代已经不姓柴了,两宋所封祭祀后周宗庙的崇义公不过是周世宗侄子的后人。

后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佛教徒对外宣称是因果报应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东土之后,历经数百年之后,在南北朝、隋唐时期渐趋兴盛。然而在经历了唐武宗“会昌废教”的巨大打击之后,佛教的传播在大江南北每况愈下。

因为法律上给予了僧尼具有免除徭役的特权,五代离乱之世,许多人为了逃避徭役,纷纷躲入寺院为僧;逃亡的军兵、游手好闲的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后躲避法律制裁的也把寺院当成了避难所。各色人等大量涌入之下,天下僧、尼数目急剧增加。

后周世宗柴荣继位不久,开始对佛教乱象开始大规模的改革整顿。对那些不在朝廷敕额内的寺庙,全部废止,严格禁止随便剃度僧尼;一心向佛、皈依佛门的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方可。严禁“奴婢、奸人、细作、恶逆叛党、山林亡命、未获贼徒、负罪潜窜人等”出家。另外,在出家做了僧尼之后,必须要严守戒律;地方州县官吏,每年对于寺院僧尼要登记造册,掌握数量,以便朝廷管理、制定相应政策。经过一个阶段的整顿,后周版图只保存了二千六百九十四所寺院,废止了三万零三百三十六所寺院,全国登记在籍的僧人计有四万二千四百四十四人,女尼一万八千七百五十六人。据史载,勒令还俗的僧尼有数十万人。

周世宗又传旨: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所有民间佛像等铜器在五十天之内悉数交官,“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禁止私自剃度出家,勒令僧尼还俗,良善百姓都表示支持,只是柴荣要毁佛像铸铜钱,而且拒绝了“士民以钱赎之”的请求。就让许多人无法理解了。

唐末以来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五代历任统治者都是财政吃紧。许多不法商人与小民为了使铜的实际价值远高于铜钱的面值,把铜钱熔化之后制成器皿或者铸成佛像以牟取暴利。这样做的结果更使得铜钱流通的数目锐减,国家财政更加的捉襟见肘。周世宗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周世宗销毁佛像铸钱的做法,在朝野之间欣起了轩然大波。诏令颁布之后,地方上不是敷衍塞责,就是执行不力。柴荣无奈之下,只得赤膊上阵,亲自执利斧向镇州大慈悲铜佛像劈去。紧接着又命军兵架起投石机向佛像开炮,其中一发石弹,正好击中大佛胸乳部。见柴荣是在玩真的,全国各地官员不敢再怠慢,毁佛的诏令得以顺利实施推行。

周世宗毁佛像之事,就是佛教所称‘三武一宗之法难’中的‘一宗’。佛家对于周世宗极力加以非议与责难。

巧合的是,毁佛事件四年后,39岁的柴荣北伐契丹途中“疽发于胸,归京师后殂”。

和尚尼姑们宣称:石弹打在大佛的胸乳部,而柴荣恰好疽发于胸,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于是,柴荣的英年早逝,被佛教徒过度解释为执斧毁佛的报应。历史上,柴荣是病逝的,属于过劳死。既与赵匡胤谋害无关,更与佛家说的因果报应没有丝毫关系。

公允地讲,周世宗没有有意为难佛家,并没有禁止佛法在中原之地的传播,他所做的只是对于日渐膨胀的佛教势力进行瘦身而已。

后周世宗英年早逝,原因竟然跟姓氏和攻打地方有关

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是从柴氏孤儿寡母的手里夺得的江山,而赵匡胤也成为五代的终结者,开始走向统一中国的道路,那么为什么赵匡胤能够从将后周变成大宋,主要原因是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否则,可能就没有赵匡胤什么事情了,而柴荣也极有可能成为那个统一全国的人。

柴荣其实是郭荣,即位后政局不稳

经过媒体的科普,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知道柴荣不姓柴,而是郭荣,当然,柴荣本来姓柴,因为从小跟着郭威,被郭威收养为子,所以柴荣改姓了郭,《旧五代史》中有记载: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从这段记载来看,柴荣是没有改姓的,所以用了本姓柴的描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柴荣即位以后,并没有改回原来的姓,现在改姓不是个事,但是在当时来说事关孝道,所以一般不会改姓,如果柴荣要改回柴,那必须要得到宗亲的许可才行。而且柴荣不是郭威的亲生儿子,即位本来就不那么天经地义,如果再改姓,那就是找死了。

现在之所以以柴荣称呼后周世宗,这一切或许都是宋朝造成的,大概是赵匡胤耍的小聪明,既然姓柴的能够继承姓郭的江山,那么姓赵的也能继承姓柴的江山,这是在给自己夺得江山找一个理由。

虽然柴荣是在郭威的灵柩前即位,也是遵照郭威的遗命,但是以冯道为首的大臣早就习惯了,铁打的大臣,流水的皇帝,谁来当皇帝跟他们关系不大,只要他们还是大臣就行,所以对于年轻的柴荣,是表面上服从,这对于立志统一中国的柴荣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恰好此时,北汉趁柴荣立足未稳,联合契丹来攻打后周,柴荣决定御驾亲征以增强自己的威信,没想到遭到大臣的反对,柴荣态度非常坚决,把冯道罢相,还是带着军队出发了,由于在军队中没有绝对的权威,在与北汉的遭遇战高平之战中,柴荣打的异常辛苦,最后是在赵匡胤等人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北汉,而柴荣也借此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撤掉很多不听号令的大将,而赵匡胤也在此战役中开始崛起,得到柴荣的重用。

柴荣借此机会整顿军政,让赵匡胤训练了名声赫赫的禁卫军,先后西伐后蜀,三征南唐,夺得了大量的土地。

出师未捷身先死

后周最大的敌人还是北方的北汉和契丹,因此在消除西蜀和南唐的威胁,柴荣就把目光放在了北方,可没想到的是柴荣这一次的攻打竟然丢了性命。

其实柴荣还是有很多传说的,《五代史补》中就记载了他的多条传说,第一条就是柴荣还没发达的时候,柴荣跟颉跌氏一起做生意,到达目的地,颉跌氏要去卜卦,柴荣也跟着去了,顺便也算了一卦,没想到给他算的时候,还没开始,有一支蓍就跳了出来,立在了桌子上,这个算卦的说,我算卦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种情况,你以后贵不可言,说罢就下跪拜了起来,虽然柴荣表面上非常生气,但是心里却很高兴。

还有传说是发生在柴荣攻取幽州的时候,当时柴荣御驾亲征,幽州的城池听了纷纷投降,到了瓦桥关,大军集结,派人去打探虚实,而柴荣自己则登高观察地形,这个时候父老乡亲来劳军,柴荣就问他们这里是什么地方,乡亲们很朴实的回答:世代相传下来,这里叫病龙台。柴荣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啥也没说,赶紧逃离这个地方,结果晚上就生病了。

没想到,坏事接踵而至。

柴荣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曾经梦见一个神仙送了他一把金黄色的大伞,在加上一卷《道经》,后来柴荣当上了皇帝,现在在瓦桥关病龙台生病了,又梦见当时的神仙来索要伞和经书,柴荣梦中还给了神仙,然后就惊醒了,对身边的人说,这是个不吉祥的梦,难道我命不久矣,果然没多久就病死了。

在柴荣刚到幽州附近的时候,幽州很多老百姓就议论过,不用担心,后周皇帝姓柴,幽州也称为燕,燕是烟火的谐音,柴荣是进到火堆里了,是不祥的征兆,果然柴荣病死了。

看这个传说,柴荣的死其实跟姓氏还有攻打的地方有关,这个真是说不清楚了,其实这传说是宋朝编造的概率居多,大家想一想,神仙给了柴荣黄金伞,黄色的伞,那不是皇帝用的嘛,而他生病的时候神仙又要回去了,而不是给到柴荣的儿子手里,说明后周的大限到了,这是神仙的旨意,说明大宋是天命所归啊。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五代史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