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说要过三关好吗(八字过三关是什么意思)

老祖宗:“小指过三关,到老有吃穿”,三关是啥?有科学依据吗?
中国俗语,从古代发展至今,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约定俗成的句子,虽然附带着迷信的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从这些俗语当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古人生活的真实状况。
俗语能够发展至今从未断绝,本身就是因为,俗语身上存在强大的文化传承。
俗语里有一句:“小指过三关,到老有吃穿。”
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真实的历史依据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俗语多含封建迷信我们都知道,古代十分流行一种叫做面相玄学之术。
古人的观念里面,一个人的面相决定了他一生的走向。
到底是大富大贵,还是穷困潦倒,都可以从一个人的面相中得到答案。
古人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对这种迷信程度,古人已经痴迷到,通过面相来选择自己的妻子。
除了面相以外,还有生辰八字、手相等等,这都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一种迷信学说。
直到现在,这种风俗习惯也在很多地方都还存在。
甚至,衍生出了一种叫做“风水师”的职业,无论是乔迁还是动土,都要请风水师来勘测一下环境位置。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学说的诞生,是因为老祖宗对于世界观的理解,以及对万物发展规律存在一定的限制。
在古人的观念里面,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上天所决定的,没有人可以妄想打破命运的牢笼。
所以,当我们在阅读一些古代书籍的时候,经常能够发现,其实大部分古人都是沉迷在这种迷信当中。
像桃木剑辟邪、枕头下放铜钱、出门挂铜钱等等。
这些封建思想,已经在古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就连流传至现在的一些俗语,都附带着迷信的色彩。
但是,并不是所有俗语,都是封建迷信。
还是有很多俗语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切切实实在生活中得出的经验。
对于俗语,我们要学会去区分辨别。像我们要讲的“小指过三关,到老有吃穿”,就是含有迷信的元素。
“小指过三关“真正来源何为“小指过三关”,我们遵循古代男左女的思想,我们将手掌摊开,对比一下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的长度。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手指都有三个关节。
当小拇指的长度,超过了无名指第三个关节处时,就符合了老祖宗所要表达的含义,代表着你未来即将有大财运。
如果是男生,则会事业通畅无阻、步步高升。
如果是女生,则说明未来会天降横财,到老不愁吃不愁穿。
这就是这句俗语,想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在古人的眼里,看妻择偶时,就会特别注重对方的手。
如果达到了小拇指过三关的情况,那么古人通常就会认为捡到了一个“宝”。
和这种人在一起生活,以后肯定会大富大贵。
那为什么古人会突发奇想的,创造了出这样一条俗语呢?
这句俗语,其实最先起源,是古代媒婆的嘴里。
因为媒婆在古代,也是一个利润极高的职业,只要将双方撮合订婚,媒婆就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
所以,媒婆为了完成更多的“业绩”,不得不虚构一些莫须有的传言。
目的就是为了让双方的父母,对媒婆所介绍的对象感到喜欢。
所以,媒婆便打着迷信的幌子,创造出了一系列附带有封建迷信的俗语。
除我们上述所说的“小指过三关”,还有像什么“三角纹在手,活到九十九”、“男怕小嘴,女怕大鼻”等等。
对于这些流言,在本身就是封建迷信横行的社会,传播速度自然是极快的。
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所有人都认为,这些流言是老祖宗所流传下来的经验。
甚至,很多人对这些封建迷信深信不疑。
所以,探其根本,导致这些封建迷信在古代横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存在的社会制度。
无论是人们的知识还是观念,都停留着一个极低的水平。
人们听风便是风,听雨便是雨,根本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当然,到了现代,随着人们的知识素养不断地提高,这些所谓的俗语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也没有人再愿意相信,所谓的“小指过三关”或者是“三角纹在手,活到九十九。”
“大富大贵“要靠自己我们都知道:“身体发肤,源于父母”。
我们能够长成什么样,变成什么样,都是根据父母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不是所谓的上天所给予的。
每个人小拇指的长度都各有差异,有的人超过了所谓的第三个关节,也有的人仅仅只到第二个关节的位置。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小拇指的长度,是源于骨骼的发育情况,这跟小时候营养是否跟上也有着密切关系。
像很多人在幼年时,小拇指的长度仅仅到第二个关节,但成年时,小拇指又超过了第三个关节。
如果用俗语来解释的话,这明显是行不通的。
除此之外,像古代极为盛行的面相之说,用科学理念来解释的话,也是古人的无稽之谈。
如果,面相真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只要找一个长得好看的人成为配偶,子女不就百分百大富大贵了吗?
但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大富大贵绝对不是跟面相有关,而是与自身的努力成正比。
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完成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富大贵”。
结语古人的思想与现代人之间的思想,早已经是两个维度了。
如果用古人的思想,解决现在的问题,不就相当于刻舟求剑吗?
像这些从古流传至今的俗语,很多出处我们都无从考究。
兴许是古人随嘴一提,可能就连古人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无心之语,居然成为了后人赖以生存的依据。
对于这些俗语,我们一定要抱着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切勿不可深陷其中。
让所谓的俗语限制了你的生活,生活中所有的得与失,都是源于你的所作所为。
易经:一个人,要迈过3道坎,才能真正成事
《易经》有一条规律,在任何人、任何事上都适用,那就是:初难知,二多誉,三多凶,四多惧,五多功,上易知。
把规律运用到现实生活,本文分享一条实践经验:一个人,要迈过3道坎,才能真正成事。
第1道坎:沉淀积累,潜龙勿用。就像建一栋房子,必须先打地基一样,一个人要成事,必须先沉淀积累,打好基础。
《易经》开篇第一卦——乾卦,就简明扼要地说:潜龙勿用。
万事开头难。要戒掉浮躁,潜下心,专心致志,扎扎实实做好该做的事,缓慢地积累,逐渐强大自己的力量,才能有所作为。潜龙勿用,对应的状态是——初难知。
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成功的事业,在起步之时,做事前期,很难为别人知悉,也少有人认可。
很多人做事,三分钟热度。想法很多,执行力很弱,如果潜不下心做事,连第一道坎,都迈不过去,做事则难成。
第2道坎:保持节奏,渡过低谷。《易经》的阴和阳,是万物的本源和韵律。
对应做事,体现为顺境和逆境。
顺和逆,阴和阳,是互相存在的,交替上演。表现在人的一生,就是起起落落,谁都一样,没有人例外。
这道坎,《易经》体现为:三多凶。
凶,并不是不好。需要辩证地看。
万事万物,有来,就有去;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灭。凶,代表的是一种消退、分散、离去的能量。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对我们做事而言,三多凶,体现为:阻力,困境,和低谷。
试想一下,你想要往高处跳,是不是先要下蹲一点,找到脚底的反弹之力,才能跳起来。
或者,你想要越过前面一个高栏,先要往后退几步,助跑一下,才能跨越。
是一样的道理:你想起跳,先要屈蹲;想要跨越,先要后退;想要得到,就要承担失去;想要突破崛起,就要承担压力。
所以说,阻力和低谷,并不是什么坏事。如果你能辩证地看,就能把压力变成反作用力,助自己起跳。
一个人,想要做成事,必须面对困难,解决各种问题;承受压力,经历低谷的磨炼,才能真正地崛起。
《易经》的规律决定了,天底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事。
第3道坎:无畏无惧,坚定初心。《易经》中,五多功,代表功成名就,做事有成。
在这之前,除了经历“三多凶”的低谷,还要经历“四多惧”的压力。
很多人,已经熬过了漫长的低谷,却没熬过黎明前的黑暗。这是因为:四多惧。
因为经历了太多失败,失败的经验让自己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机会再次来了,也不敢相信。
就像一个人喊“狼来了!”喊了五六次,都不是真的,狼没来。等下一次,真的狼来了,也没人相信了。
这是经验主义的局限。经验,可以帮我们避免一些风险,也限制新的机会进来。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经验,不要背负过去,而应该轻装上阵。
只要无畏无惧,一心一意,坚定初心,一个人就能坚持下去,迈过3道坎,自然会成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