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小三八字(小富贵的八字)
俗语“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三八”指的是啥?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很多俗语和谚语,大部分是祖先们智慧的积累,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也有些一看就是由知识分子总结,但在向老百姓传递的过程中出了差错,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百姓对“裨将”太陌生,于是就演变成了皮匠。
有些俗语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腊月大雪半尺厚”,南方的小伙伴可轻易见不着;有些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半斤对八两”,度量衡标准的古今差别一目了然;还有一些俗语可能总有人在传,却未必是原来的意思,比如“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
“三八”与发、寡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男女会有这么大的差别,这个“三八”到底指的是什么?
“三八”最早可不是骂人的话很早以前,“三八”不仅不是现在的意思,还是出自一个雅俗共赏的故事。
《梦溪笔谈》里记载了北宋诗人魏野的一个幽默故事,魏野是个隐者,诗写得非常好,据说好到辽国国主都喜欢得不行,曾经派使者到宋朝境内求过他的诗集。
景德三年,寇准被免去相职,贬到陕西做了地方官,曾经去拜会过魏野,还得到了他的赠诗“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
《梦溪笔谈》讲的就是魏野与寇准,以及一位外号“生张八”的歌妓之间的故事:“北都有,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
一次寇准宴客,这名歌妓与大诗人魏野就见面了,那时候经常有歌妓向才子诗人求赠诗,只要谱上曲子就又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佳作。
难得的机会,寇准就让这位歌妓向魏野求诗,魏野也听说过她“生张八”的故事,当即就做了一首很好玩的诗,逗得哄堂大笑:
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莫惜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成语生张熟魏就出自这个典故,用来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生张熟魏虽然算是不褒不贬的中性词,但放在封建时期可就男女有别了,一个男子跟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能搭上话叫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换成女子大概就是不守妇道、寡情薄幸了吧。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的意思虽然人们知道“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是句俗语,但若细究起来,大概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说清楚这句俗语的意思,大多数会给“三八”列举好几个可能的解释,如出生于三月八日,或者每月八日、十八日、二十八日等等,却没有一个听起来让人觉得靠谱。
其实这就是俗语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了谬误,跟把不熟悉的“裨将”替换成“皮匠”一样。这样的差错其实很多: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端端的女孩子去嫁给鸡和狗可不行,人家原来说的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强调的是婚姻另一方的身份和年龄,是封建礼教用来教育女孩子安守本分的,让她们不管嫁的是再穷的、再老的相公,也得老老实实把日子过下去。
“狗屁不通”——跟狗狗会不会放屁,以及狗狗是不是想放屁放不出来没有丁点关系。原来的说法是“狗皮不通”,说的是狗狗身上没有汗腺,只能靠吐舌头来散热。再看到大夏天吐着舌头喘气的狗狗,就明白那只是它给自己散热降温的无奈之举了。
“无奸不商”和“无毒不丈夫”更是以讹传讹的典型,一个是教育商人要诚信经营,“无尖不商”自然就不缺回头客了,懂得让利才是经商之本;另一个是教育大丈夫要宽宏大量、行事磊落,“无度不丈夫”的正解应该是有肚量、能容人,遇事不慌、冷静处理的真男人。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也是同样道理,实在没有必要将男女的出生日期,和未来的福祸吉凶强行挂钩。不管是出生于三月八日,还是出生于每月的三个带八的日子,都不能作为个人成长方向的预测依据,只有品行、教育、学识、性格等才能影响未来。
“三八”和性格不得不说的关系除了“三八妇女节”之外,在当代人的记忆中,“三八”大多时候是以骂人的话存在的,尤其前面还要加一个“死”字。
经查,最早用“三八”来骂人的是闽南地区,如果一个女子举止轻浮、性格鲁莽,或者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违背道德标准,就会被人骂作“三八”。
这不就又追溯到“生张八”和“熟魏三”的故事了么,之所以被唤作“生张八”,就是因为歌妓举止生梗。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生是处事生硬,不懂圆滑;更是态度固执、不够柔美。美丽却不合群的歌妓,就连求诗都学不来委婉柔和,因此只得了一首诙谐的诗作。
这首诗是大诗人魏野的即兴创作,全诗虽没有贬低歌妓性格不好的意思,却用一句“莫惜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以戏谑的解释,将她的尴尬处境直接点明——求诗的歌妓和写诗的魏野,实在称不上熟悉,只是相互听说过对方的名号而已。
不过,当生张八和熟魏三连在一起重新组合成词“生张熟魏”,就跟故事里那个性格和行为格格不入的歌妓没有半点关系了,意思反而跟尾联所指更为接近。可为什么作为贬义词的“三八”,所代表的还是不讨喜的性格,和不受欢迎的行为方式呢?
完全可以换种思路——如果从魏野写诗的故事来分析,“三”代表的是“熟魏三”,而“八”代表的是“生张八”,那“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的意思就特别好理解了,只要套用魏野和歌妓的处境来看就行,一个如众星捧月,一个只顾影自怜。
在俗语流传的过程中,由于世事变迁和理解偏差,很多俗语的本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听到任何俗语时,首先都要学会做判断,哪一句可以继续沿用,哪一句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地理理解分析,哪一句需要彻底摒弃……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再好的书说的也是当时言当时事,要指导现在的行为和思想,取有用的部分借鉴即可;尽信俗语,也只会被传错的、特定时期的、特定范围的限制搞昏了头,所以选择能用能信的部分即可。
参考文献:《梦溪笔谈》
姐妹三人论富贵
从前,在柳叶河畔,住着一户人家。夫妇二人有三个女儿,都已到了守闺待嫁的年龄。这年八月中秋,一家五口,欢欢乐乐,饮酒赏月。席间,父亲问大女儿:“大妮,你托谁的福呀?”大妮说:“托父母的福。”又问二妮得到同样的回答。父亲很得意。转过身来又问:
“小三妮,你托谁的福呢?”不料小三妮却说:“各人托各人的福!”老人一听,非常生气,说:“好,以后我把你大姐、二姐都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把你嫁个要饭的,看你能享什么福。”
老人说到做到。不久就把大妮、二妮分别嫁到两家很有钱的人家。一天,有个要饭的来到门前,老头一见,便喊三妮:“我把你许给这个要饭的,你跟他一块走吧!”要饭的一听,吓了一跳,扭头就走。
小三妮早从窗框里看到了。要饭的虽说衣衫破旧,但长得相貌不凡,久后必成大贵。小三妮答应一声就追了出来。小伙子无可奈何地说:“我是个穷要饭的,没吃、没住,你跟我咋办哩?”小三妮说:“你穷我不嫌,我跟你一起要饭,要一碗一人半碗,要半碗你吃完,受冻挨饿俺心甘情愿。”要饭的小伙迷惑不解了,“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三妮就把原因叙说了一遍。然后说:“我就不信,靠什么人就能定富贵,只要自己肯干,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这么想,我的家乡遭了水灾。二老都下世去了,剩下我孤苦零丁,只得挨门要饭,你要和我成为夫妻,将来有了营生,我一定好好操持,再苦再累也不怕。”二人走着说着,越说心贴得越近。忽然,小三妮向小伙子使了个眼色,小伙一看,一个老头担了一担鱼,吃力地走着,连忙走过去帮老头担着,一直送到集市上。老头非常感激。就问起了他俩的身世,俩人说了一遍。老头可高兴了,说:“这样吧,我是个孤老头子,也得找个靠山,我看你们俩人好心善,咱们一起生活吧!”从此,小伙子跟着老头到河里打鱼,小三妮在家操劳家务。一个干活不辞劳苦,一个持家有方,慢慢地有了结余。他们买了房买了地,一家三口,日子过得非常红火。
大妮和二妮,嫁的都是富家子弟,丈夫吃喝嫖赌样样都干,没几年把家产弄干了,只好拖棍要饭混日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