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周易生辰八字看相(德州周易哪家好)
生辰八字测算命运,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辰八字测算命运是按每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五行来推算的,所谓生辰八字,便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所谓相生指的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谓相克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八字算命就是通过演算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人生的,命理先知一日,人生富贵十年,中国古代的周易,八字,面相,风水等用老祖宗的智慧教您生辰八字测算命运,分析健康,财运,感情,事业,学业等运势,祝您财旺,福旺,爱情旺!
【文史研究】张明福:德州清代的易学研究
明中期至清中期的300余年中,地处“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等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地位的德州,其文化在鲁西北、冀东南形成了一座高耸如云的文化山脉。从《明史》和《清史稿》以及地方志的记载中,德州这一时期出现了多位顶级文人,包括诗人、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戏曲家等。其中易学研究也是独领风骚,无论研究队伍的人数还是所出的成果,都应该说在我国易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一席,是很值得德州人民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
一、易学研究阵容庞大的德城区
在现在的德州区域内,德城区和乐陵市、平原县等地,明清时期都曾经出过易学大家,但从普及程度看,当推德城区。那时的易学研究带有浓厚的家传色彩,原因是科举时代易学并没有被列入科举考试的内容,所以私塾和州县学也很少把《易经》作为教材,易学的传承靠的是家学。
德州北李家族应是德州最著名的易学世家。这个家族的李诚明、李源、李有基皆通《易经》与数术之学。李源于顺治二年(1645)考中经魁,三年(1646)中进士,授山西省河津县知县,恩赠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有能称,罢归。为人和易谦退,好读书,至老不倦。于古今河渠、漕、屯兵、农诸事,讨论尤精。《济南府志》称李源归里后,筑退庵,因以自号。植花竹,购图书,善谈易数。顾炎武闻而叹曰:“今之管辂也。”李有基撰有《周易义象合纂》。
德州卢氏家族不仅是文学世家,也称得上是易学世家。卢见曾有《周易集解》《经义考》。《雅雨堂文集》卷一《<周易孔易集说>序》云:“余五十有一远投塞外,始学易”。《出塞集》有《题高秀才<秋轩焦窗读易图>》,诗云:“学易于今正假年,哪能倚马叩真诠。穹庐愿乞焦窗本,如共研朱在绿天”。《出塞集》有《答扬州诸故人问近况》其二,颔联云:“无碍研朱点《周易》,有时把酒读《离骚》”。《出塞集》有《注<易>》,诗云:“篝火研朱夜每深,敢将分寸负光阴?宽闲帝与消灾地,忧患天开学《易》心。鸿渐陆时终有用,鱼当贯义却难寻。杞中但有包瓜在,泥井何须问旧禽”。卢见曾长于《易》理,自谓“学《易》数十年,于唐宋元明四代之《易》,无不博综究览,而求其得圣人之遗意者,推汉学为长。”其论《易》独宗费氏(直),以为两汉传《易》者数十家,唯费氏古文《易》最得圣人遗意,惜其书不传。祖述费学者厥为荀(爽)、虞(翻),而荀、虞之说,多存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故序而刻之。又以为《易》“道尽于孔子之《十翼》,而先儒之解《易》者,往往远于孔子。两汉京(房)、焦(延寿)专明阴阳灾异,宋邵雍益本老氏倡为先后天之说,均与孔子之《易》绝远。唯有以《彖传》释《彖》,以《象传》释《象》,乃能尽合于孔子,推之卦爻,无不皆然。其说大抵与费、荀苟同,与惠氏相发明。”其子卢谦善星命术。纪晓岚《阅微草堂》中说:“侍姬郭氏,其父大同人,流寓天津,生时其母梦鬻端午彩符者,买得一枝,因以为名,年13归余,生数子,皆不育,惟一女,适德州卢荫文,晖吉观察子也。晖吉善星命,尝推其命寿不能40,果37而卒”。
德州还有一个以易学传家的吴氏家族。家族中的吴廷荩、吴瑜、吴汝惺祖孙皆通《易经》。《德县志·吴汝惺》:“字匪席,州学诸生。先世蒙古人,元末官陵州达鲁花赤,有德政,遂家也。祖廷荩,父瑜,俱廪生。历世以《易》经名家,廷荩著有《<易>学露机图说》。瑜以传汝惺,汝惺逐爻体验,随位所居,以求寡过。复搜集众说40余家,批注阐发,各极精深,名曰《吴氏<易>说》,见《四库全书》。又著《照心镜》《居家杂仪》稿藏于家”。子吴楚椿,乾隆六年(1741)举人,青田县知县,是300年前提出民族平等的进步人士。《德县志》记载为:“字荫华,号八千。幼孤力学,承教于丁萼亭先生,读书善体会。乾隆辛酉(乾隆六年,1741)举于乡,南宫屡踬,选授浙田知县。爱民如子,多惠政。六载告归。课徒以自给,人称之曰‘青田先生’。于经书多所笺释,更留心邑中掌故,著有《州志拟稿》,清乾隆间修志时多采用之”。
南城李氏家族也是《易经》研究的追随者们,孙勷所撰的《清举人李升墓志铭》,说李升,“君晚而嗜易,平生好宋五子书(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其于死生之说,幽明之故盖灼然于中矣”。
明清鼎革之际,德州1644年的“甲申殊伪”中作为说客的何振先,康熙《德州志》说他:“好为星命数之学。虽在庠序,饮酒任侠,其于本业直寄焉而已”。
居住在运河南上涯的冯氏家族的冯沛,即冯廷櫆的父亲。他与康熙朝诗坛盟主王渔洋是考举人时的同学,杜门谢客,授弟子《周易》《孝经》,见王士禛撰《故孝廉冯君讳沛墓志铭》。
宋弼《宋氏家集引言》中说其祖父也是《易经》狂人:“先祖(宋兆李)笃志经术,尤好《周易》,不喜作韵语”。孙勷所撰的《清郯城县教谕宋兆李墓志铭》说宋兆李“尝辑谈《易》诸家之说,择而别之,未及成书而卒”。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易学》大家梁鸿翥,字志南,家贫好学,自幼研究经史,著有《周易规运》,曾是山东省内易学研究的顶尖人物。梁鸿翥认为易经中有对立物的统一“相错”,按照和谐的秩序发生变化的“旁通”和变化的循环往复的“时行”,三种原则。承认矛盾,强调变化。与当时只管繁琐考据而不顾其他汉学者相比,确属出类拔萃。他以数术知识运用于易经研究,文理融合,开辟了德州区域研究学术的新方法。
二、不甘落后的周边县区
平原县著名望姓张氏家族的张完臣著有《周易滴露集》4册,见《四库全书》纲目提要。
德平县进士朱长泰,字大来,一字谦茹,顺治二年(1645)举人,四年(1647)进士。授江南含山县知县,以明断讼狱名驰四方,被称为清官第一。行取户部主事,奉命督查河西税务,有缺额,鬻产二百金弥补。所撰《酌财赋以裕国用疏》《陈荒政以弭盗源疏》,为时人所重。其告归后,自号般水,究心典籍,尤精易学。工诗文,著有《周易考》十六卷,《帝王年编》四卷及《主敬斋稿》《步天歌》《修真节要》《奇方》《集史》等。
庆云县进士胡淳(生卒年不详),字淡庵,性疏旷,不饬边幅,读书才钝,闭户刻苦攻读十余年。雍正十年(1732)举人,十四年(1736)进士。谒选蒙自县知县,未赴任卒。工诗文,力扫浮靡。著有《易观》,存入四库书目。
陵县进士赵铨,字南村,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三十六年(1771)进士。以亲老不仕。为人清廉,一介不取。所教生徒登科者十余人,为一方学者之宗。与太仓沈起元参校著《周易孔义集说》行世。学人称鉴堂先生。
乐陵县拔贡董养性(1616-1672),字迈公,号毓初,少时家贫,无钱买书,尝自村中长者家借得书籍,沉湎不觉日夜,枕瓢而卧,终成一代大儒。或因少时苦学过甚,未至中年,而首半秃,时人称之为“江北第一才子董秃子”。董养性涉猎甚广,对四书五经均有注释。明崇祯五年(1632)补“邑博士”,清顺治四年(1648)考中拔贡,授宁国府通判,后代理南陵、太平两县知县。康熙十一年(1672)卒于官,享年58岁。生平潜心理学,著有《四书订疑》二十二卷,《春秋订疑》《周易订疑》等。《周易订疑》已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乐陵县进士贾声槐(1767-1845),字阁闻,号直方,一号艮山,嘉庆四年(1799)进士,由户部郎中,转都察院御史,官至给事中,著有《周易解》。
三、易学学术交流创华夏之最
德州区域清代易学研究之所以出现这样好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德州在明清鼎革之际由于“声教先及”而免受战争蹂躏,经济秩序和文化繁荣的局面得以延续和发展,使得文化持续繁荣成为可能。其二,德州所在的山东,是齐鲁之邦,是经学研究的发源地之一,经学研究源远流长,使得清代德州易学研究有着良好的根基与传统。其三,还得真心实意地感谢清初的著名的文化学者顾炎武先生的德州讲易活动。
康熙九年(1670)六月,58岁的顾炎武应程先贞、李涛之请,来德州于程先贞家中讲授《易经》达4个月之久。为了搞好这次讲易活动,早在四月时,顾炎武从北京来过德州,与程先贞等商定讲易事宜。讲易过程中,顾炎武的渊博学识受到听众的高度赞扬,来听演讲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惊动了朝廷要员。立秋之日,工科右给事中茌平人王曰高过程先贞家,因同听先生讲《易》,并向友人赠送自己所著的《槐轩集》。八月,程先贞作《赠顾征君亭林序》。九月初,顾炎武讲《易》毕,即兴赋《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一首,作为与学员的留赠之言。
这次讲学,是顾炎武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讲学活动。他一直是反对讲学的,所以能有如此破格之举,足可见他对德州学界的高度重视,足见德州当时的文化水平之高和文化人士之多。8月,程先贞作《赠顾征君亭林序》。9月初讲《易》毕,顾炎武有《德州讲易毕奉柬诸君》诗1首:
在昔尼父圣,韦编尚三绝。况于章句儒,未晓八卦列。
相看五十余,行事无一达。坐见悔吝丛,举足防蹉跌。
日昃乃研思,犹幸非大耋。微言讵可寻,斯理庶不灭。
寡过殊未能,岂厌丁宁说。是时秋雨开,凉风起天末。
蟋蟀吟堂阶,疏林延夕月。草木得坚成,吾人珍晚节。
亮哉岁寒心,不变霜与雪。忧患自古然,守之俟来哲。
这次学术交流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促进了清代德州的易学研究,也催生了大量学术成果的出现。平原张完臣的《周易滴露集》和德州吴汝惺的《易说》收入《四库全书存目》;德州李源的《易经简明集解》,收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张完臣、梁鸿翥、吴汝惺等人同时成为山东省易学研究的知名大家,德州区域也由此成为全国易学研究的高地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