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佛组词)
“佛”“如来”“世尊”是同一个意思吗?
了解学习佛法,首先接触到的就是这个“佛”字,即便是没有深入研究过佛教的义理,想必也多少听过“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诸佛的名号。
释迦、弥陀、药师是不同佛的名号,而都冠以“佛”字,此处的“佛”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通号。
除此之外,我们常常听到的“如来”、“世尊”也是佛的通号之一。佛的通号则有十种,这十种通号,为诸佛所共称,含摄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德庄严。
(一)如来。今佛应世,如古佛再来,即仿同先迹号。
梵语多陀,阿伽陀,亦云怛闼阿竭,此翻如来。如,是不变的意思;来,是随缘的意思。
《金刚经》中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按照法身佛解释的。
《论》上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这是按照报身佛解释的。
《成实论》上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这是按照化身佛解释的。
(二)应供。应受九界供养,即堪为福田号。
梵语阿罗诃,此云应供。应字,是应该;供字,是供养。
《大智度论》上说,佛应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罗汉虽然也可以说是应供,但是只能够受三界众生的供养,不能够受一切众生的供养,所以只能算是半应供。独有佛可以接受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供养。
(三)正遍知。法无不知,理无不晓,遍知法界真理,即遍知法界号。
梵云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觉。言法无差,为正;智无不周,为遍;出生死梦,为觉。
佛陀的说法,没有丝毫错的,此为正;佛陀的智慧,没有观照不到的地方,此为遍;佛陀超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的大梦,此为觉。
(四)明行足。三明、六通具足,即果显因德号。
梵云鞞侈遮罗那三般那,此云明行足。
明是三明,包括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法华经》上说:通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又说:佛智净微妙,通达无量劫。
所有十方众生罪福两种相,哪怕是无量劫的长久,佛的智都能够明白,此为明足。
行字,就是六度万行,佛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有百劫种的相好,六度圆满,万行庄严,此为行足。
(五)善逝。妙证菩提,永不复还,即妙往菩提号。
梵云修伽陀,此云好去。或名修伽度,此云善逝。
善是好的意思,逝是去的意思,善逝,是去的好的意思,是到不生不灭的好地方去。
《大智度论》上说,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智慧中去。《菩萨地持经》云: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云善逝。
(六)世间解。彻知世出世间及如实相,即达伪通真号。
梵云路伽惫,此云世间知。
世间有两种,一种是有情世间,就是众生;一种是无情世间,就是国土。解字,就是明白晓得的意思。
佛看了世间一切的相,不论是有情世间,还是无情世间,都完全明白,没有一些不知道的,此为世间解。
(七)无上士。世出世间,无有过上,即摄化从道号。
梵云阿耨多罗,此云无上。
佛是一切众生里头最尊最上的人,再没有比佛更加尊、更加上的人了,因此为无上士。
《涅槃经》上说: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大智度论》云: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
(八)调御丈夫天人师。即应机授法号。
梵云富楼沙昙藐婆罗提,此云可化丈夫,调御师。
《大智度论》云,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梵云舍多提婆摩菟舍喃,此云天人教师。
佛是三界众生的大导师,佛出现于世间,不但教化人类,也引导梵天及诸神,依于四圣谛、八正道,解脱烦恼、证悟圣道,所以又称天人师。
(九)佛。三觉圆明,为觉悟归真号。
梵云佛陀,此云觉者。
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名自觉;运无缘慈,度有情界,名觉他;穷源极底,行满果圆,名觉满。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十)世尊。世出世间,最所尊仰,即三界独尊号。
梵云路迦那他,此云世间尊。
佛具足以上九种德号,是一切众生中最胜上、最吉祥、最值得尊敬的人。天上人间的,大家都尊敬他,因此说是世尊。
以上十号,从不同的方面向我们阐释了诸佛的德行,佛的功德,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光明,具大威神,没有众生能与之相比;
佛的智慧,能以种种的权巧方便来广度众生,不可思议;佛陀为我们宣说的经典、制定的戒律,佛说三藏教法,教化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之路,能够令我们破迷开悟,入佛知见。
佛教修行最高境界的涅槃之路,是梵我同一还是无我解脱?
引言涅槃,梵文Nirvāna的音译,原意是指“吹灭”、“平静”,意译为“灭度”、“无生”。佛教将涅槃视为一种境界,认为世间本就充满疾苦,欲望就是痛苦的根源,欲望会导致轮回,而轮回是痛苦的,涅槃就是解脱,让人摆脱轮回,解脱自身。
图|佛教涅槃
婆罗门教对于欲望也是持否定的态度,解脱自身才能脱离轮回,印度奥义书中记载,解脱之后,人就不再进入轮回,进入神道,神道则不再轮转。但是奥义书和佛教对于涅槃和解脱的认知也有分歧,奥义书中说的解脱是建立在有我论基础上的解脱,而佛教思想中说的涅槃是建立在无我论基础上的解脱,这是观念上的不同。
一、佛教起源于印度,通过反对婆罗门教而兴起,以缘起论为中心,证得无我解脱佛教认为断除爱欲就是涅槃,摒弃它们也就不会产生烦恼。
《爱欲经》中记载,“避开爱欲,犹如不睬蛇头。”
这里的蛇头就是指烦恼,爱欲就是人生中的追求,彼岸指的就是涅槃,因此佛陀认为摆脱爱欲才是摆脱烦恼的关键。佛教起源于印度,通过反对婆罗门教而兴起,以缘起论为中心,证得无我解脱。
图|无我解脱
有学者认为佛教的涅槃是建立在无我论或者缘起论的基础上的,缘起论关注的是现实。在《争论经》中有人请教佛陀:““许多争吵、争论以及悲哀、忧伤和嫉妒来源于何处?许多骄傲、狂妄以及毁谤来源于何处?”
这些问题实际上问的是十二缘起中的”取“的来源,佛陀由果推因,将诸多问题的起因逆推到名色。名色的基础是诸色,没有诸色,就没有诸触,因此解决烦恼的关键是诸色。佛陀于是回答:“没有意识名想,就不存在名想,诸色便不存在,因为种种虚幻就是来源于冥想。”
佛陀认为,摆脱一切的贪恋,抛弃一切的爱欲,依靠一无所有便能达到至高的名想解脱。
佛教在实现涅槃的过程中,既没有神灵崇拜,也没有祭祀祈祷,而是通过内心智慧的观想来达到一种无所执着的状态。最初的佛教就是通过反对婆罗门而兴起的,因为佛教主张无我论,与婆罗门教的“梵我一如”的解脱有着本质区别。
原始佛教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对世间表示厌离,这也体现出了涅槃的出世性。
佛教主张无我论,佛陀更以缘起论为中心,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终于从无我中获得解脱,正是因为无我解脱的本质决定了涅槃的过程中没有神灵观念的成分。
图|诸法无我,诸行皆苦
原始佛教中尽管坚持无生,但与无生对应的绝非普通的自然生命死亡,如果死亡等于涅槃,那么自杀就可以达到。从戒律中可以看到,佛陀是反对自杀和他杀。原始佛教的涅槃指的并不是生命死亡之后才可以证得的状态,而是于现世的修行中就能达到的境界。
佛陀坚持现世证得涅槃,追求的是心与慧的解脱,认为获得心解脱和慧解脱才是涅槃的实相。
二、一切事物的本质就是“梵”,认识到了梵,则不再有欲望,也就没有了痛苦佛教的涅槃观念正是根据奥义书中“解脱”的观念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思想是婆罗门教主流思想的核心内容。解脱观念和轮回观念是密不可分的,所谓解脱其实就是脱离轮回的状态。
关于轮回,奥义书中还提到了很多解释,如轮回状态的好坏和人生前的善恶有关。
图|婆罗门教善恶轮回
这一世做善事,得善果,下一世则会生为婆罗门、刹帝利或者吠舍;这一世做恶事,则会有恶果,下一世会成为猪、狗或者贱民。
奥义书中描述的轮回有好的状态和坏的状态,但是轮回状态最终或者说总体上是痛苦的。奥义书思想家认为,人会因为欲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会导致相应的结果。
欲望从何而来?欲望是因为人对事物的认知有偏差,奥义书认为,世界事物的本质是“梵”,但是人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占有的欲望,导致轮回和痛苦。
只要认识到了“梵”,就不会再产生欲望,也就没有了苦恼。
图|婆罗门教
奥义书思想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认为世上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梵,人如果能够意识到世界的事物本质都是“梵”,就不会产生欲望,没有了欲望也就不会再有痛苦,就得到了解脱。
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不仅对后世的婆罗门教的解脱观念产生了影响,对于佛教解脱观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脱离轮回才能达到解脱和涅槃,但是在观念上佛教和奥义书却不相同佛教在创立之初对于奥义书有所吸收和借鉴,但是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逐渐和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产生了不同,但是二者在解脱的思想上还是存在着共通之处。
图|涅槃
首先,二者都把解脱或者涅槃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宗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奥义书中的婆罗门教思想家认为欲望和相应的行为是导致轮回的原因,而轮回是充满痛苦的,因此只有消除欲望和相应的追求,才能脱离苦海达到解脱。
佛教则认为世间本就充满疾苦,欲望或者说爱欲是人产生痛苦的直接原因,对于世俗的事物也是持否定态度。佛教认为就是这种欲望和追求导致轮回,轮回是充满痛苦的。奥义书和佛教都认为解脱或者涅槃就是跳出轮回状态,彻底摆脱痛苦。
其次,奥义书和佛教都认为解脱是一种精神状态,是消除无知之后达到的境界,都重视智慧解脱,二者都认为只有最高智慧才能达到解脱。
而奥义书的解脱思想和佛教的涅槃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两点:
奥义书中认为,要达到解脱就要正确认识“梵我同一”,世俗之人对于“梵”以外的追求产生了业力,导致了轮回。如果意识到一切都是“梵”,“梵”之外的事物都不存在,不再执着于外物,那么就获得了最高的智慧,获得了解脱。
而佛教所理解的智慧与奥义书中所理解的智慧有本质不同。在佛教看来,事物都是缘起的,人之所以产生轮回,是因为不能意识到生命中不存在一个主体而执着于一个虚幻的追求,使人陷入轮回产生痛苦。
图|佛教释迦牟尼
奥义书对于解脱的观念并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分,也没有对解脱和世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而佛教则对于涅槃有更加深入的表述,早期的佛教对于涅槃和世间做了严格的区分,而大乘佛教的主流思想则是认为涅槃和世间不可区分。奥义书则没有这些区分,这也是二者重要的不同点。
结语奥义书中的主要理论是婆罗门教的思想,其中的解脱观念也反映了古印度婆罗门种姓阶层的利益。而佛教的理论和奥义书中的婆罗门教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佛教吸收了奥义书中的一些内容,但是佛教的解脱观念是建立在无我论和缘起论的基础上的,和婆罗门教的最高阶层存在理论不符。
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对于处在社会压力中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带给了他们希望。佛教诞生之后,这种观念也帮助了佛教吸收信徒,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涅槃的观念出现,要想达到涅槃的境界就要做到无我。突出无我才能在发展信众的时候强调众生平等,这也是佛教在吸收信徒时对抗婆罗门教的方式。
参考文献:
《印度古代史》
《梵语文学史》
《摩诃婆罗多》
三下(第1单元——第4单元)多音字
会持续更新
行xíng(行走、行动)
háng(银行、行业、行列)
得dé(得到,应得、得罪)
děi(只得、得亏)
地dì(地球、地面)
de(高兴地)
圈juàn (羊圈、猪圈 )
quān (圆圈、铁圈 )
juān(圈鸡、圈起来)
转zhuǎn (转身、转让、转向 )表改变方向
zhuàn (旋转、转动、转圈 )绕着一个中心转
杆gān (旗杆、电线杆、桅杆)表较长的棍子
gǎn (笔杆、枪杆、一杆秤)表某些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或做量词
似shì (似的 )
sì (似乎、相似、如花似玉)
挨āi(挨近、挨着)表紧靠,一个接一个
ái (挨冻、挨饿、挨打) 表遭受,困难地度过或拖延时间
佛fó(佛教) fú(仿佛)
骨gǔ(骨头) gū(花骨朵)
壳ké (贝壳) qiào (甲壳、地壳)
为wéi(为人、作为)
wèi(为什么、因为)
盛shèng(盛开、盛大)
chéng(盛饭、盛满)表装东西
处chǔ(相处、处理、处方)
chù(到处、住处、四处)
称 chèn (匀称、称心如意)
chēnɡ (名称、称赞)
撒sā(撒谎、撒手、撒腿就跑)
sǎ(撒花、撒种、撒下)
挣zhènɡ (挣脱) zhēng(挣扎)
应yìng(答应) yīng(应该)
少shǎo (多少) shào (少年)
累lèi(劳累、心累)表疲乏,过劳
lěi(积累,累计)表连续,堆积
léi(果实累累)
鲜xiān(鲜花、鲜艳)
xiǎn(朝鲜、鲜为人知)
重zhòng(重量、重力)
chóng(重复、重新)
省shěng(节省、省力)
xǐng(反省、省亲)
横héng(横竖) hèng(蛮横)
爪zhǎo(鹰爪、张牙舞爪、爪牙)鸟兽的脚
zhuǎ(爪子,鸡爪)禽兽的脚
济jì(救济) jǐ(人才济济)
都dōu(都是)dū(首都)
作zuò(作业) zuō(作坊)
乘chéng(乘法、乘风破浪)趁,就着
shèng(千乘之国)量词
笼lǒng (笼罩、笼统)指广泛覆盖的样子
lóng (竹笼、鸟笼)
便biàn (方便、便利)表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pián (便宜、大腹便便)
强qiáng(强大) qiǎng(勉强)
种zhòng(种地)zhǒng(种子)
闷mēn(闷热)
mèn(愁闷、闷闷不乐)
几jī(几乎、窗明几净、茶几)
jǐ(几个、几何)
尽jǐn(尽管、尽量、尽快)
jìn(尽力、用尽)
散sàn(散步、解散、散会)表由聚集而分离
sǎn(散文、闲散、松散)表没有约束、松开或零碎
背bēi (背东西) bèi (背上)
翘 qiào ( 翘尾巴 ) qiáo ( 翘首 )
禁jīn(不禁、情不自禁)
jìn(禁止、禁令)
蚂mǎ(蚂蚁)mà(蚂蚱)
切qiē (切菜、切开)用刀从上往下用力
qiè(一切、急切、迫切)着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