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八字(范仲淹八字命理)
落地八字不好,怎么办
只要你读过中学,就不可能不知道他,只要你知道他,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的,没错,如你所知,这个人就是范仲淹,这两句话出自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最高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去世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文正,是皇帝给大臣的最高谥号,能得到这个谥号的,大多是世人景仰的对象,历史上第一个文正公是唐朝的魏征,历朝历代有名的文正公,还有明朝的方孝孺,清朝的曾国藩。
文正,按照司马光的说法:“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致。
后世称范仲淹“文能写红一座楼,武能镇住一个国”,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但是,范仲淹“落地八字”并不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命运给了他一手烂牌,不过,他却打得异常精彩。
他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继父姓朱。
由于到山东时他还很小,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做官之前,他的名字一直叫朱说。
有一次,他劝同母异父的朱家兄弟不要挥霍,结果兄弟们不屑地对他说:我们用自己朱家的钱,跟你有什么关系?
朱说惊讶之余,去问了母亲,才知道自己是苏州人,本来姓范。
于是,朱说开始发奋读书,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毋庸置疑,朱说遇上了一个好时代,有两句诗描写当时的科举现状: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读书,给了普通老百姓向上阶层流动的机会。
朱说(范仲淹)为了专心读书,不受继父家人的冷嘲热讽,搬到了寺庙中苦读。
寺庙里的生活异常艰苦,他每天只能吃粥,每天早上烧好粥,待粥凝固后,划成四块,早晚伴着咸菜,各吃两块。
当地官员听说后,派人给他送美食以资鼓励,但范仲淹婉言谢绝,说今天如果尝到美食,以后对着白粥咸菜就吃不下了。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的人生理想,在寺庙吃粥的时候,早就规划好了:
不为良相,便做良医。
这两种人生理想,出发点都是忧国忧民。
良相是谋国家之策,良医是解百姓之痛。
有一次,宋真宗巡幸应天府,围观者云集,只有范仲淹仿佛既没看到,也没听到,继续在书院里看书。
有同学问他,大家难得有机会看到皇上真容,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你想错过吗?
范仲淹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我今后见皇帝的机会,多着呢!”
范仲淹没有吹牛,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了。26岁那年,他考中进士,在金銮宝殿上,见到了皇帝。
见到皇帝,对范仲淹来讲,并不意味着富贵的开始,而是开始了更加苦难的日子,以前是身苦,而今是身心皆苦。
范仲淹以一个良相兼良医的目光,仔细体检了大宋王朝,认为内优外患,病得不轻:
内忧是利益集团铁板一块,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外患是辽、金、西夏厉兵秣马,虎视眈眈,而朝廷只会一味求和,花钱买平安。
尽管当时他还是小小的地方官,但他心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从来没有因此湮灭。
他执着地上疏提出强国的建议,但迎接他的,是一次次的被贬,而且一次比一次惨。
但即使头破血流,他也未曾后悔。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又一次被贬谪,朋友梅尧臣写了两首诗送给他,劝范仲淹不要像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祸,同时劝他应学报喜鸟,而不要像乌鸦那样多嘴。
范仲淹回了一篇同题的《灵乌赋》给老朋友,其中有这么两句: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这是中国士大夫版的“不自由,毋宁死”。
康定元年(1040)前后,西夏进犯边境,朝野震惊。
宋仁宗起用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兼任延州(今延安)府知州,到任后,他把军政要事打理得紧紧有条。西夏人见此说:“今小范腹中有数万兵,不比大范可欺也”。
小范指范仲淹,大范指镇守延州的前任范雍。
宋仁宗称赞说:“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
敌人认可,皇帝赞赏,范仲淹显然是一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出色军事家。
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决心改革,最重要的人事任命,正是让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成为改革的领袖。
可惜的是,“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自始至终,没有人质疑范仲淹的能力,事实上就是因为他能力太强,从而得罪了权贵集团。
庆历六年(1046),58岁的范仲淹写下闻名天下的《岳阳楼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信念。
从历史上看,一个改革者,特别是一个失败了的,非议肯定少不了,比如战国的商鞅,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张居正。
范仲淹却是例外,为什么呢?
与他同时代的韩琦,是这样评价范仲淹的:“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
这句话的意思是,范仲淹就是一位圣人。
范仲淹将要退休之时,他的学生们建议他在洛阳修建住宅,以安度晚年。
他听后,语重心长地说:“我之所以退休,就是因我年老体衰,做事一天比一天少,对不起百姓,对不起俸禄。这时去营造安乐窝,怎么可能得到安乐?”
元初的文豪元好问这样评价范仲淹:
“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
这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身份、职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范仲淹都能做到极致。
如此全才,千年一遇。
落地八字不好,却能打好一把烂牌的---
不是英雄,就是先锋!
范仲淹十大家训:志高远,厚人伦(转)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范仲淹一生对己严格。由于年幼时家境贫寒,范仲淹曾寄居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西南会仙山,以山中云气长白得名)的佛寺读书。“断齑画粥”的典故记录了当时他的求学生活情形:范仲淹读书心切,把寺内丰富的藏书借了出来,然后把自己关在山洞里,足不出户,潜心阅读,常常看书通宵达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上凝成冻后,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就这样坚持三年,终于读完了寺院所有的书。
范仲淹不仅对自己如此要求,对子女也同样严格要求。其治家甚严,亲定《六十一字族规》和《义庄规矩》,并且专门写《诫诸子书》教育自家子弟。后代依其训导整理形成了《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教导儿孙后代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教导族人要和睦共处、相扶相助。
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范纯仁后来做到了宰相,《宋史》评价说:“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范纯仁的性格平易宽厚,不以疾言厉色对待别人,但认为是符合道义之处却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从布衣到宰相,继承了父亲的品质。曾有亲友来请教为人之道,范纯仁说:“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意思是只有俭朴才能铸成廉洁之风,只有宽恕可以成就好的德性。亲友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便将这两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古语云“富不过三代”,范氏家族却创造了家族传承奇迹,近千年而不衰,人才辈出,这与其纯良的家风、严格的家规家训有莫大的联系。
志高远
1、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要多读圣贤书,尊敬老师要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
2、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范仲淹《诫诸子书》
平时要多读有益的书,清心寡欲,洁身自好,以此树立良好的品德,不要玷污自己的名声。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节操,不要随便讨论别人的是非曲直,虽博得一时小名,却招致日后更多的烦恼和懊悔。
厚人伦
3、家族之中,不论亲疏,当念同宗共祖,一脉相传,务要和睦相处,不许相残、相妒、相争、相夺,凡遇吉凶诸事,皆当相助、相扶,庶几和气致祥,永远吾族家人炽昌般。——范仲淹《六十一字族规》
家族中的所有人,不论关系亲疏远近,都应当念在大家拥有同一祖先、同一血脉传承的份上,和睦相处,不允许相互之间残害、嫉妒、争执、抢夺。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族中所有人都有义务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希望族人和睦融洽,使我范氏家族永远昌盛!
4、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在家要善事父母,为国要忠诚勇敢。兄弟之间要互相帮助,仁慈悲悯不要伤及他人自尊。
睦四邻
5、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摘自《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做事要礼义为先,不能恃才傲物,要处处谦逊,与邻居搞好关系。要尊老爱幼,怜孤恤寡,帮助穷人。
6、乡里、外姻亲戚,如贫窘中非次急难,或遇年饥不能度日,诸房共同相度诣,即于义田米内量行济助。——范仲淹《义庄规矩》
乡亲和姻戚等外姓人中如果有人身处窘境,遇到极大困难,或是遭遇饥荒,不能果腹度日,家族内各支派人应共同前往核实,根据实际需要,从义田所产的米中拨出一部分来进行救助。
俭养德
7、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要谦虚恭敬,廉洁自律,戒骄戒躁。写过字的纸不要随便乱扔,要对养育我们的五谷粮食怀有感恩之心。
8、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传》
只有节俭可以帮助一个人廉洁清明,只有宽恕可以培养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德。
守规矩
9、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做事要顺从自然法则,对生灵万物要有博爱之心。
10、利贞能载物,柔顺以承天。——范家大院享堂楹联
和谐贞正可以容养万物,柔韧顺从来承奉天道,此幅楹联意在告诫范氏后人要遵守规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忆过往,《岳阳楼记》千古绝唱,流芳千古;看今朝,《范氏家规》代代相传,影响深远。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氏家风不仅在家族中传承,而且影响了众多后人,其中的优良传统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
一代圣贤范仲淹的生存智慧,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梁启超曾说:“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范仲淹被历代读书人奉为精神领袖,称其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他万古流芳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本文追随历史的足迹,带你一探究竟……
生存智慧之一:自律自信,不改天命誓不休范仲淹的人生一开始并不顺利,坎坷的身世,贫困的童年,颠沛流离的少年,使他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感受了社会底层的苦难。但他似乎生来就是完人:自律而自信,无私而无畏。
989年,范仲淹出生在一个七品县令之家。父亲范墉博学能文,为官耿直。
虽然出生于士官之家,但自幼身世坎坷。范仲淹刚刚过完人生第一个生日,一生清廉的父亲就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第二年,其母谢氏为了生存,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瀚。范仲淹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范仲淹一直认为自己是朱家子弟,22岁时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伤感不已,依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
为了方便读书,他备了小锅小灶,边读书边续柴煮粥。第二天清晨将凝固的粥划为四块,早吃两块,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野韭菜、野葱、苦菜等可以食用的野菜切成碎末,加入一点盐就成了佐餐的菜,这就是“断齑”。读书期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的清苦自律生活,这也成为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划粥断齑的典故
范仲淹曾问卦,问自己将来能否成宰相或良医。宰相和医生是天壤之别的两个阶层,在范仲淹所处的宋代,他竟然愿意把位高权重的宰相与工农阶层医者并列,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但在范仲淹看来,良相与良医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良相可以造福黎民百姓,良医可以治病救人,同样都是造福天下,都能播撒儒家的“仁爱”精神。
经过发奋苦读,范仲淹27岁时荣登进士,参加了皇帝赏赐的御宴,披红戴花骑马游汴京,风光无限。考中进士后,他当年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是一个主管刑狱的九品小官,相当于副科级。在担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时,他给宋真宗一封奏章,得到准许后,将宋进士朱说正式更名为“范仲淹”。
无比的自律让他自信,也让他拥有了真正的才学。随后做地方官的十几年,他除了做实事造福百姓,即以国家为己任,针砭时弊,造福于民。
生存智慧之二:三进三出,宁鸣而死不默生范仲淹一直在地方为官,在好朋友晏殊极力举荐下,40岁时赴京任秘阁教理,也就是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从此开启了他一生中“三进三出”的政治生涯。
晏殊是一个神童,15岁时考中进士,诗赋、策论皆出色,宋真宗赐他进士出身,30岁时就官至翰林学士。晏殊时任御史中丞,正二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名副其实的副国级领导。后篇将单独介绍天才少年晏殊的传奇人生。
一进:身居要职。范仲淹被举荐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宋太宗建造的藏真本书籍和墨迹的地方,校理由京官担任,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是皇帝近身的文学侍从,可以经常见到皇帝,知悉朝廷内部的很多信息机密。对一般官员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也是一个施展才华、飞黄腾达的捷径。但对范仲淹来说,他心系的只有国家安危、生民祸福,从不计较得失,为此埋下仕途大起大落的伏笔。
一出:大难临头。范仲淹任职第二年,仁宗皇帝打算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把持朝政的皇太后祝寿,下令草拟上寿仪式。朝中群臣议论纷纷,朝廷每年拿出大量费用、出动百官为太后祝寿,不符合国家礼制,可众臣敢怒不敢言,更无人站出来反对。只有刚上任的范仲淹公开上书反对,写了《乞太后还政奏》。奏疏要求垂帘听政的刘太后退居幕后,请仁宗早日归政,并要求仁宗取消年年为刘太后祝寿的待遇。刘太后怒不可遏,迅即下达诏书:贬!范仲淹被贬至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担任通判。通判是副职也就是二把手,协助知府掌管家田、诉讼、水利和粮运等事项。
二进:东山再起。范仲淹离京后,为消除晏殊对自己的疑惑和误解,修书陈述自己这样做法的原因,这便是《上资政晏侍郎书》,劝诫天下士人做敢言直谏的忠臣。晏殊读后疑惑顿释,更加钦佩范仲淹的赤胆忠心、浩然正气。刘太后去世后,仁宗亲政,45岁的范仲淹奉诏回到京都,任右司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
二出:知难而退。仁宗要废郭皇后,此时担任右司谏的范仲淹想到史上轻易废后,轻则引发各派系冲突,重则引起天下大乱的事情,便上书反对仁宗废后之举。仁宗也一个字“贬!”范仲淹被远放江外,做了睦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
三进:再回京师。在睦州因治水有功,范仲淹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随后被调回京师,升吏部员外郎(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副司长),兼任开封知府。
三出:再次被贬。范仲淹的官越做越大,但直言进谏、为朝廷分忧的秉性却没有丝毫改变。没过多久,因对宰相吕夷简不公平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而获罪,他被扣上了 “勾结朋党”的罪名,被贬饶州。
范仲淹的妻子李氏病死在饶州,他自己也得了重病。在附近做县令的友人梅尧臣,写了一首《啄木》诗,劝他不要像啄木鸟一样,啄了林中虫,却招来杀身之祸,面对贪官污吏不要过于耿直。范仲淹回复“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都被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三进三出,每出一次,他的声望就高一次;每进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个台阶,直至1043年55岁时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生存智慧之三:先忧后乐,独善其身济天下官场沉浮数十载,逆境多于顺境,贬谪盖过升迁,但范仲淹始终保持初心,保持锐气,保持勇气。从27岁踏入仕途,37年间共担任过京官20个,地方官35个,武能安邦,文能治国,最后在青州任上因忙于赈灾而患重病,63岁死在迁官路上,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道服赞卷纸本
范仲淹文学成就为人所熟知,他的《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短短十六个字是范仲淹留下的最为人熟知的千古佳句,也是其一生爱国的写照。
范仲淹不只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政治家,做官最高做到了参知政事,是宋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改革家,曾主持过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军事家,曾参加过对西夏的作战,为保卫边疆,建立了功勋;教育家,曾执掌过南京应天学院,以身示教,使书院的学风焕然一新;水利专家,曾主持过对泰州海堰的修固和对苏州水患的治理;慈善家,晚年捐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为族人修建了一个义庄。
千古慈善仁人心范仲淹创办的义庄
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说的“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的栋梁之材。《宋史》评价范仲淹,说他“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可以说,范仲淹是历代所有名人中最完美之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他都做到了。作为一种人格典范,他对后人影响深远,完全当得起他在《严先生祠堂记》里所推崇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对国家、民族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立、读书、清俭、行善”的八字箴言更是让家族800多年长盛不衰。四个儿子忠孝仁义尽皆“入传”,加上《范仲淹传》,一门父子,“五传”传世,光耀门楣,千古流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