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免费算命网八字(华盛算命网八字详批)

心若向阳 2023-11-05 10:54:55 网友整理

经纬线上尽显宫廷华美韵味

来源:廊坊云报

廊坊日报讯盛夏七月,位于文安县孙氏镇五村的文安县华盛地毯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匠人们正在制作宫毯、脚垫、挂饰等,其图案和色调颇具宫廷韵味。用手触摸,除了能感觉到羊毛的柔软,还仿佛感受到匠人指尖的温度。

宫毯是“燕京八绝”之一,以工艺精细、样式美观、图案多彩驰名世界,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艺术的代表”。在宫毯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上,尽显皇家气派和格律之美。清朝末年,宫毯走进民间。55年前,这项制作技艺在文安县扎下根。如今,曾有辉煌历史的宫毯面临着生存和传承问题。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宫毯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周子华。

几经辗转,宫毯在文安扎根

今年 53岁的周子华性格内敛、不善言辞,但谈起宫毯来,眼神里就有了光。他介绍,宫毯起源于宁夏,唐朝时初现雏形。自元代起,成为皇宫御用品,并有专为皇家织造地毯的作坊。明清时期,宫毯在北京更加兴盛。光绪年间,为救济灾民,清廷在北京南城开办了第一个宫毯传习所,宫廷技师免费教授技艺,管吃管住并负责安排工作。经此,宫毯从宫廷流向民间。1910年左右,北京民办织毯厂和作坊应运而生。到了时期,北京织造的宫毯大部分用于出口。

1956年起,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北京先后成立多个地毯厂。后来,为扩大生产,北京的地毯厂纷纷在河北省开设分厂。1965年,北京地毯一厂的几名匠人来到孙氏镇五村,创建了一家村办地毯厂,招收大量当地人学习宫毯制作技艺。

周子华的父亲周振芳曾担任村办地毯厂厂长。1980年,周振芳承包了厂子,把设备搬进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作坊。当时,附近一带有很多宫毯作坊,光五村就有20余家。

周子华从小就陪着父亲制作宫毯。中学毕业后,他拜宫毯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赵法成为师,刻苦学习这门手艺。

“过去,当学徒很辛苦,要‘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学徒期间没有任何工资,学徒毕业后的第一个农历年节日,只能领到半份工资,另外半份要孝敬师傅。”周子华回忆说。

学成归来,周子华从父亲手中接下家业。1999年,他购置了土地,把家庭作坊改为地毯厂,扩大了企业规模。2007年,周子华改制成立了地毯公司。

经纬交错,指尖诞生“格律诗”

因为被铺在地上,宫毯在“燕京八绝”中较为低调,殊不知,它最讲皇家礼仪,被称为“经纬线上的格律诗”。

“宫毯的原料是优质羊毛或者桑蚕丝,前后经过编织、平、片、洗、投、修等工序手工制作而成。宫毯立体性强,织造过程繁杂,对技术要求高,需要十几人合力才能完成,很多匠人最多掌握一两道工序。”周子华说。在这些工序中,编织是决定宫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最耗时、耗精力的。

在周子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宫毯生产车间。此时,空旷的车间十分安静,只能听到匠人手指拉动绒线发出的“嘣嘣”声,像在演奏竖琴。在一架手工织毯机前,密密麻麻、从上至下排列的都是经线,匠人要做的,是通过不同颜色的纬线和八字扣的组合,构成复杂的图样,形成宫毯结构。

宫毯的图案融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艺术于一体,经、纬线交错的布局呈现出一种环抱、对称和中心规整的格律美。因为是手工织造,宫毯倾注了匠人大量的心血和智慧。

“一平方米的宫毯要编10万多个八字扣,一个熟练的匠人加班加点干10多天才能完成。时间久了,眼睛、手、颈部特别累,岁数越大越吃不消。”周子华感慨地说,“不过,我喜欢这门手艺,每次完成一件作品,我很有成就感。”

与时俱进,让非遗“活”起来

宫毯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周子华的公司发展最好时,订单排期紧张,他和匠人们把宫毯铺进了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家大剧院等地。如今,公司也面临着生存和传承这两个问题。

“以前,我国的宫毯大都出口,生意很好。上世纪80年代,宫毯行业进入全盛时期。”周子华说。然而,机织地毯出现后,手工制作的宫毯受到很大影响,孙氏镇原有的几家宫毯厂纷纷倒闭,匠人大量流失,只有周子华咬牙坚持下来。他的公司成了当地宫毯制作技艺最后的保留地。

今年,疫情对宫毯行业带来冲击。周子华的公司自复工以来,订单远不如往年,只能靠老顾客维持正常运转。

在传承方面,宫毯不容乐观,周子华叹了一口气,告诉记者:“宫毯制作技艺没有秘密,只靠一双手。以前,公司里有100多名员工,现在只有10名。这个行业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学徒时间长,年轻人不感兴趣,后继乏人啊!”

面对困境,周子华并不气馁。他一方面坚守传统宫毯样式,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宫毯。他还尝试通过微信、短视频平台宣传自己的产品,为这项古老的技艺赢得客户。在周子华的带动下,他的儿子、女儿也成为宫毯匠人,走上了传承之路。

“我正在恢复植物染色工艺,打造绿色环保的精品宫毯。植物染色工序复杂、成本高,但染出来的绒线色泽柔和、鲜艳、色牢度高,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周子华介绍。

发展宫毯文化旅游,一直是周子华的梦想。为此,在2015年,他建立了华盛地毯艺术馆,2019年,他又建立了宫毯传习所,展示了他制作、收藏的宫毯和宫毯资料。游人可以免费参观,并体验宫毯织造过程。为弘扬、传承宫毯文化,周子华还计划注册宫毯品牌,出一本书,把过去仅靠口口相传的织毯技法用文字完整记录下来。

“匠人要尽一生,毕一事,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与时俱进。”在周子华看来,宫毯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还蕴含着文化底蕴,他努力让这项非遗焕发生机。

(记者 武香君 编辑 李雨颖)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