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八字(重病八字)

风里有诗句 2023-11-17 01:41:42 网络

八字命理:对那些四柱相同的人命运却不相同的多种因素详解

不同的八字便有不同的人生轨迹,那么,相同八字,只要人性别相同,大运流年便会相同,这种情况下,不同人的境遇是否就会完全相同呢?不会的。于是有人便说八字预测不准,但请莫慌,请听我慢慢道来。

八字是反映人运气好坏的函数,运是时间,八字和运构成了生命完整的命运曲线。命运曲线反映人运气旺衰的波动规律,人在一定时间上的吉凶程度,因人而异。也就是说,只要八字相同,在相同的时间上肯定都会应吉或都会应凶,吉凶的大小会有不同,这个不同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

八字相同的人命运为何不同

第一,相同八字的人,出身于不同的家庭,对命运相同的两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会造成两个人性格上的差异,一个会是勤奋向上者,一个会是好逸恶劳者,杨柳树上不掉馅饼,努力工作者必将得到丰硕的回报,终日无所事事者,必将被社遗弃。

第二,不同的起点,就会有不同的奋斗历程。一个出生于落后的边远山寨,一个出生于生活学习环境都十分优越的首长干部家,两个都上进,都走官运,山寨出生者能当个乡长,便是一方百姓之父母,算得上个大官了,要首长干部家的子女当个乡长,他肯定感到委曲。

第三,相同命运的两个人,一个目标定的高,成功时,因为其成果突出使他名扬天下,另一个在相同的运上也在成功,但目标却小一点,便有不同的社会影响。

第四,先天风水对人命运的影响极大。此点相信风水的朋友都会明白

普天下间芸芸众生,各有各的不同,但总体说来也无多大差别,可能会有人正在生病,有人正生意泡汤,有人正在修房、买物,实质上都在耗财;有人可能正为工作不顺犯愁,有人正穿着领导送来的小鞋,有人正打官司,总之是官场不顺;有的正张灯结彩迎娶新娘,有的正获财利而踌躇满志,总之是财上见喜。也就是说,那些看起来不尽相同的事,实际上都是同一回事。从另一方面说,决定人命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八字预测术只考虑了时间这一方面,自然有她的局限性,既便如此,也没有哪种预测术,能比八字预测更全面更准确的了!如果只为预测一个人的吉凶状况的话,就没必要太苛求八字预测术了。一句话,我要告诉没有接触过周易预测术,或不太相信预测能测准吉凶的朋友,《周易》,周易预测术,确实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无可比拟的,比四大发明一点也不逊色的瑰宝,我们不应当把她当作糟粕。

相同八字影响命运的因素

一、相同八字时代

不管是八字、紫薇、六爻、奇门等等大多数的预测方法都无法反映出影响我们命运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因素——时代。

相同一个八字,出生在几千年前的古代,和出生在今天,乃至于几千年后的未来,必然有不同的命运。即便相差几十年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时代,个人的命运已经被时代大潮流所淹没,就算你走的财运,也发不了财,最多人家工资10块,你15块而已;再比如在抗日战争中,一个人的八字组合稍稍差点,或走的运势稍差,在今天不过是生场病,破点财,在那个年代,可能就是被日本鬼子活埋、被乱枪打死,家破人亡了。

所以,我们看八字论命,一定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时代,否则,你给一个人断他时,走财运,成了百万富翁,人家可能要笑话你了!其实即便是相差10年,20年,往往也会有重大的差异。再比如伟人的八字,如果不是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成就。所以,相同八字,不同命运。

二、相同八字社会环境

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是指在相同时代下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比如同样一个八字,在中国可以做官,在美国则未必,在中国做官,看八字官星是否得力,其次,还要财星得力,大家想想,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穷的官?所以,很多人看一个八字,官星得力,马上可以说,这个人是官命!其实不然,如果命中无财,他连科长也许都没得当!

但在非洲一些穷国,据说有个小国驻美国的大使,穷的办公室和住房都没有,天天睡在美国地铁里,但您能说他不是官?再比如,看美国人能不能做官,特别是大官,除了看官星,还要看口才也就是食神,其次伤官得不得力。因为美国社会靠口才,搞竞选,做演讲拉赞助才能做官。中国就不必看这些,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大官的口才也平平。其实不仅不同国家不同,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也会有差异。

男女性关系,在古代大多数的时候,都是非常严肃的,但到了今天,婚前性关系都很普遍了,一个人婚前有多个对象也很正常。如果按古人的逻辑,现在的90%的女性大概都可以归入*贱一类了,发现现在还有人在照搬古书,说人家是娼妓之命,*贱命之类。

所以,易学不是一门死的学问,是变易的,要随时代,随社会环境而变。为什么有的人不懂易,也能给人算命,竟然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而很多学易的,往往,说的十句倒有八句错的。一个是易学水平不高,另外就是不了解时代,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人生,不了解人性,所以学易之人,要真正理解易学的精髓。大家看周易里,那些爻辞,又何曾脱离了社会人生?所以我觉得学易比什么都难,她涵盖了历史学、地理学、语言文字、哲学、心理学、美学、建筑学,还要世事明白……好难!比做博士硕士难得多!

三、相同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地理位置的组合

出生的年、月、日、时、出生地反映了一个人一生基本的命运运行轨迹。最典型的计算方式就是先天八字,也就是四柱算命术。

先天八字在预测个人命运的准确性方面应该有95%以上,高手可以算到这的85%-95%,也就是总的80%-90%(这里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出生时间、出生位置的准确性)。此外,八字只能算出人生的一个运行轨迹,比如说发财,到底是发100万还是1000万,则要看个人的努力、时代、社会环境、风水磁场,个人的野心等等。比如命中大凶,有的人可能是大病一场,有的人可能是死了,有的人可能是死了挚爱的亲人,具体如何还要看个人的时代、社会环境、心性德行、阴阳宅风水。

其实,在有些时候得与失要看每个人不同的认识。比如,一个同八字的2个女人,生在一个城市,一个去了深圳,发财千万以上,一个在医院门口摆水果摊,虽然也有二三十万,不算穷人,但和千万比,还是差很多。但千万富翁婚姻不顺,夫妻不和,很不开心,几十万这个天天很开心,晚上经常和朋友玩玩麻将,倒也逍遥快乐,婚姻也不错。如果以财来论,相差几十倍,但以幸福程度而言呢??所以相同八字只表明2个人有相同的命运曲线,程度则因人而异,影响这程度的因素很多,不能认为同八字就是同年同月同日死!相同八字可能一个活了90岁,一个只有20岁,那个活到90岁的,在20岁大难不死,后面行运很好。这里并不是八字不科学,是我们很多人,错误和机械死板的去理解八字,你把它看成是一个运行趋势,不要把它看成是1+1=2的数学题。

很多学易的人就是因为对同八字不同命想不通,乃至于对整个易学都产生了怀疑,其实,易者,不易也,不易的是那运行的趋势和轨迹,是内在规律;易者,变易也,因人而变,因时而变,因事而变!

四、相同八字风水(磁场)

风水磁场可以影响到一个人富贵贫贱的程度,一个人如果有灾,好风水虽然不一定能让你完全没有灾,但能减轻甚至化无,如果命中有财,风水可以使财更多,比如从几百万,变成几千万,但不可能使一个穷光蛋变成亿万富翁,如果可以的话,历史上那些著名的风水大师,就不至于贫穷一生,郁郁而终了,他们还用得着天天辛苦替人看风水混饭吃吗?

无论风水、八字、数字号码、姓名……这些东西都有一个信息同步的现象,一个倒霉的人,你从他的八字、风水、电话号码……都可以看出他的倒霉,不会出现一个倒霉的人,他的风水反而好的现象。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走运的时候,即使不请风水先生,往往也可以找到一个居住的风水宝地,他就算要堪舆风水,也可以找到好的风水先生,找到真正的高人,可以好上加好。

相反,一个人走背运的时候,他也不可能找到一个好的风水先生,就算找到了,也不会听他的劝告。倒霉的人,就算今天你替他布置好了风水,几天之后,不是他感觉不舒服又调回去,就是其他市政建设,城市改造在他门前搞坏了他阳宅风水,或是人家在他祖上坟地附近开山采石,搞坏了他阴宅风水……。

所以,个人认为,堪舆风水一定要精通八字或其他测先天命运的术数,给别人规划风水磁场的时候,先看看他的大运如何。如果有财,明白告诉人家,马上可以让你旺起来!如果一看他的八字是走霉运,更要说清楚是替他减灾,如果你口出狂言,说能让人家发大财,结果一搞完,人家赔了几十万,你个人砸了牌子也就算了,连累易学也被人骂成迷信。

五、相同八字后天行走的方向方位

假如水命,生在冬天,出生在长江以北,到正南方发展的人如意安康,到北方发展的人怀才不遇,甚至灾祸连连;如命格五行喜水,出生在长江以南,到北方发展的人要比留在南方或向南发展的人更有利。

六、相同八字所从事的行业职业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个行业的本身所属的五行是否适合你,将直接导致你的职业是不是能够更好的发挥你的才能,也就是有了更好的前途。假如水命,生在冬天,出生在长江以北者,吉祥颜色是红色系、紫色系、橙红色;穿着以红色系为主,粉色系为辅;开红色车子更易平安发财;职业为军界、司法界、治安警界、官途之界、政治界、歌舞艺术、百货行、心理学家、演说家、教育业等等;经常微笑待人。

七、相同八字姓名

姓名是我们一生中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对我们的命运有一定的诱导力,主要体现在对方心念上的作用,比如一个人叫杨伟,其音同阳痿,人家读起来心理就对你有个不好的念头,人心是有力量的,他必然影响你的运势和身体,再比如一个人叫成培光,念起来是成赔光,肯定财运要受影响。

但姓名的作用远远不及命理八字和风水磁场,在孩童时期,相对重要,尽量能找一个合适命局运程的名字辅助当然最好不过了。成年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下的名字也逐渐被姓氏以及职务或职称所代替,影响比较小,在十六岁前改名字有一定的意义,不建议成年人改名。个人觉得,名字除了数理上要合易理之外,最重要是念起来要顺口、吉祥,尽量少些生僻字,少拗口即可。随着信息化数码的发展,人们最常用的电话号码尤为重要,一个符合个人命格的易数电话号码对你的人生帮助才更大。

八、相同八字个人修养

一个行善修行的人和一个作恶的人同样有灾,善人可能是生病而已,恶人可能则死了;从古到今也多有流传这样的故事,某人八字注定要夭折,但做了好事,救了人命,结果没有死,还后福很大。历史上有个很著名的例子:战国时期的齐国孟尝君,门下有个门客叫冯爰,有次他去即墨这个地方替孟尝君收租收债,发现那里老百姓受了灾很苦,他就以孟尝君的名义烧掉了债券,免了地租。后来齐国被燕国打败,全国沦陷,孟尝君逃到即墨,那里的百姓感念当年免债免租的恩德,誓死保卫孟尝君和即墨城,结果,燕人久攻不下,终于大败而回,齐国得以光复。

所以做善事即便不能化解一切的灾难,最少也可以减轻灾难,可以增加福气。其实国外和港澳台很多大富豪都在践行这个道理,不管他们起家时如何,大富以后,大多参与许多慈善事业,救灾、办学,所以他们的家族大多可以富延多代,就算运气不好时,也就是损失一部分资产,运好时,马上又恢复了。对比国内许多富豪,富了之后,只为自己着想,往往富不了10来年就败了,或是犯官司坐牢。

所以命中有福,要惜福养福,才会越来越有福,命中福薄,多做善事,也可积福改运。当然,大的吉凶格局,运行曲线很难改变,但能减灾,增福,有何不好呢。【了凡四训】就是一个很好的典故。

九、相同八字个人努力

一个人在财富上的多少,往往也和他的努力分不开,一个人命中有财,他不努力,可能只有几万、几十万,同八字的另一个,努力奋斗,却有了上千万,您能说一切都是命定的吗?能说同八字一定事事相同吗?

除了努力,还有个人的心愿,有的人,有了几十万知足了,不想再多了,或是认定自己只是几十万的命,那他的财运,也就止步于此了,但另外一个人,觉得几十万才小意思,几千万才够,那他的财运可以扩张到几千万。其实同样八字,生在南方和北方往往财富就有很大区别,南方沿海地区,十万不算富,百万刚起步,连亿万富翁都比比皆是,所以这里出生的人,从小对财的胃口就很大,但北方地区,相对较弱。所以同样八字,生活在南方和北方往往财富程度也有很大差异。

其实,西方的成功学,讲的就是个人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不过成功学的缺陷是没有结合每个人的命局来看,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努力永远比不干要强十倍、百倍!

综上所述相同八字影响命运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先天命运,以佛家的说法而言,就是我们前世所做的善恶业力,它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贫富贵贱和人生的基本运行曲线,这个是根本。基本上,出生的年、月、日、时可反映出这个根本曲线的80%左右,所以,学易之人,不管你偏向那种学问,都要研究一个人出生那一刻的时空信息,至于方法,可以是八字、紫薇、也可以是六爻的终生卦,奇门的出生命盘……另外很重要的还要考虑到时代,社会环境、风水、姓名、修行、个人努力等诸多因素。特别是时代,其影响力甚至远超个人先天命运等因素!

八字之长生十二宫

《长生》

甲日见亥。乙日见午。丙日见寅。丁日见酉。戊日见寅。

己日见酉。庚日见巳。辛日见子。壬日见申。癸日见卯。

在年柱★其人生长于踏实的家庭。

在月柱★亲情浓厚。

在日柱★此乃幸福、好运之命。

在时柱★子女必有贤孝之人,同时将来很有发展,能得名利;福元可得子女的孝养。

丙寅日。丁酉日。戊寅日。己酉日。壬申日。癸卯日。

★大致来说,这是一个平安吉顺的命运。

★做事较为欠缺积极态度,很容易失去良机,较难取得领导地位;职性以辅导者为佳。

★此人心性和乐,人缘好;对人有手足之情,兄弟、朋友可以和睦相处,亲子情深,受父母恩重。

★岁运逢冲,雁行有缺。

★男命:多得妻助,中年后多得发展;但一生要防妻妾因为受诱,乃生有外情之憾。

★女命:多见开朗、清秀、貌美,一生较能得到家庭幸福。

《沐浴》

甲日见子。乙日见巳。丙日见卯。丁日见申。戊日见卯。

己日见申。庚日见午。辛日见亥。壬日见酉。癸日见寅。

在年柱★父母之间,可能有不能和睦相处情形。

在月柱★中年之前事职经常起变化,人生多见波澜。

在日柱★早年辛苦,中末限安祥。

在时柱★晚运较差,子女缘份较薄。

甲子日。乙巳日。庚午日。辛亥日。

★六亲原来缘疏,这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命运;多见少小离家、劳苦多见。

★职业易起变化。具有艺术气息,但容易有喜新厌旧情形。

★一生多见桃色纠纷,容易为情所困;夫妻缘份浅薄。

★个性较为固执己见,做事有欠始终,以致于容易造成孤立。

★女命:很早熟,为人多情,一生多有桃花情事困扰。

《冠带》

甲日见丑。乙日见辰。丙日见辰。丁日见未。戊日见辰。

己日见未。庚日见未。辛日见戌。壬日见戌。癸日见丑。

在年柱★幼年时期聪明有智慧,向上心旺盛。特别注意!夫妻感情到了中年将有不利事生。

在月柱★青年期间变动较大,住所或是工作也常见变化;所幸中年即可大显发展。

女命:注意!因为个性的强烈,乃致夫妻缘变之忧。

在日柱★幼年身体欠佳,长大之后反而非常健康;是一个优秀可造的人材。

在时柱★将来有优秀的子女。

丙辰日。丁未日。戊辰日。己未日。壬戌日。癸丑日。

★强星之命,多见优秀之命格!是一个优秀的人才,大都中年期间能得见成就。

★做事有冲劲,具谋略之能力;自尊心强,本位主义者,攻心机,擅弄权势。

★女命:非常能干,工作能力很强。

《临官》

甲日见寅。乙日见卯。丙日见巳。丁日见午。戊日见巳。

己日见午。庚日见申。辛日见酉。壬日见亥。癸日见子。

在年柱★中年以后能得到相当的发展;但是做事最好是步步为营,适合比较踏实性的工作。

在月柱★是离家自立之命,中年前后有相当发展。

在日柱★此乃好命之人,但须防毕生有一次破财消灾的事情发生。

在时柱★称为『日禄归时』,晚年吉祥安顺。

甲寅日。乙卯日。庚申日。辛酉日。

★个性稍见内向,较不擅交际;但擅长计划,有专技艺业,企划、技术能力强。事职脚踏实地而且努力,能得人望,财钱运用多见谨慎。

★经常因为自主性的就事论事,而有得理不饶人的现象发生。

★婚姻最宜晚成;早婚,要防缘破之忧,中年须防婚姻危机。

★女命:乃贤妻良母也!个性倔强,行事踏实,得理不饶人,做事不让须眉。

《帝旺》

甲日见卯。乙日见寅。丙日见午。丁日见巳。戊日见午。

己日见巳。庚日见酉。辛日见申。壬日见子。癸日见亥。

在年柱★是一个性格相当独立的人。

在月柱★野心很大,往往有孤注一掷情形;总是不太喜欢脚踏实地的做事,造成一生当中会有破产事生。

在日柱★事业心很强盛,中年期间能见成就;甚至有人年轻时期,即可大见宏展。

在时柱★晚年注意加强人际关系,有孤独的暗示。

丙午日。丁巳日。戊午日。己巳日。壬子日。癸亥日。

★日柱丙午、戊午、壬子为日刃;八字日柱见之,必然大凶!多为晚婚之命。

★此乃独行果断之星!自尊心强旺,能自立开拓人生;个性缺乏妥协,乃专制之命也。

★男命:事业运旺!或许因为过于专注事业,大都难得女人芳心;是一个外表强势,内心寂寥的人。

★女命:好胜心强,不让须眉,喜欢在工作事业上一较能力;非常的独立,所以比较不依存于男人。

★女命:日刃者,中年要防婚破、或是寡处之忧。

《衰》

甲日见辰。乙日见丑。丙日见未。丁日见辰。戊日见未。

己日见辰。庚日见戌。辛日见未。壬日见丑。癸日见戌。

在年柱★个性比较内向,一生要防受到他人所拖累,甚至负债事生。此命生平多见凶兆,晚年亦显辛苦。

在月柱★此乃半生顺调、半生辛苦之命。为了帮助他人担保、或有财钱借人有去无还情形,乃致欠债之患。

在日柱★莫存太大理想,按步就班反而能见成就。

在时柱★

女命:对子女的管教必须特别加强与注意,否则将因子女而不得安祥。

甲辰日。乙丑日。庚戌日。辛未日。

★人命逢此,做事有消极之嫌,为人温顺,难免显得较无主张;正因为天命如此,凡事最好不要太过强求,宜步步为营,一切按步就班,等待中年期间,事职自然有成。

★技术、研究方面多见才能、或见成就;工作性质适合会计、金融等固定型职务,或是学术、技艺行业。

★此命先天六亲缘疏,双亲恩薄。婚缘较差;往往在交往或婚后,才发觉一切有不如原先所预期之情形。

★健康注意肠、胃、脑神经痛,一生要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男命:因踏实而受肯定。

★女命:注意婆媳问题,可为良缘;但婚后最好暂时不要共住。

《病》

甲日见巳。乙日见子。丙日见申。丁日见卯。戊日见申。

己日见卯。庚日见亥。辛日见午。壬日见寅。癸日见酉。

在年柱★注意有体弱之嫌!

在月柱★行为比较欠缺实践能力;中年之前注意,可能会有经常变换工作之情形。此命家庭要防夫妻纷争。

在日柱★身体要加强保养。

在时柱★晚年注意经济困境。

女命:是贤内助。

丙申日。丁卯日。戊申日。己卯日。壬寅日。癸酉日。

★乃劳苦之星也!此命多才多艺,适合设计、企划、技艺发展。

★优点是对于所交付的事情,大都能够尽心职守。

★特点为外表无忧,内则杞人忧天。同情心厚,为人尽力,能得人缘。

★容易胡思乱想,做事缺乏持续心;生性意志薄弱,容易幻想,缺乏果断及实践的能力。

★日主若为阳性(丙申日、戊申日、壬寅日),为人具有积极性,有稍嫌急燥现象。

《死》

甲日见午。乙日见亥。丙日见酉。丁日见寅。戊日见酉。

己日见寅。庚日见子。辛日见巳。壬日见卯。癸日见申。

在年柱★六亲缘薄。

在月柱★工作多见辛劳,中年之后注意健康;男女缘份较差。

在日柱★个性方面要多修养,否则将来浮沉多见。

在时柱★子女缘浅,个性也比较急燥。

甲午日。乙亥日。庚子日。辛巳日。

★幼年身体大多体弱。

★多见有专门之学识、技术,一生能因踏实而得平安吉顺。

★男女感情有外好内虚现象;夫妻情缘易变,甚至分居或离异。

★是十分勤奋努力之人,为人开朗,个性急燥;惟,最怕好高鹜远,行事不果断,甚至,为毕生最大缺点。恐因顽固、短视,致浮沉多见。

★女命:行为欠缺表现力,较为畏缩、柔弱,性格内向,容易想不开,多见自我封闭、自我压抑之性格;乃属于抓奸型之人。特别注意!须防夫妻缘份易变。

《墓》

甲日见未。乙日见戌。丙日见戌。丁日见丑。戊日见戌。

己日见丑。庚日见丑。辛日见辰。壬日见辰。癸日见未。

在年柱★运势发展比较缓慢,通常要在中年期间才能开运。

在月柱★先天六亲疏远,年青时期开销较大,一生能得财运。特别注意!个性容易有退缩的毛病。

在日柱★中年之后可以大展鸿图,具有相当生财能力。

在时柱★幼年期间身体较差,老年财运不错。

丙戌日。丁丑日。戊戌日。己丑日。壬辰日。癸未日。

★多见出生清贫之家,先天六亲缘份浅薄;少小离家而劳苦,壮年之前住宅常见异动。必须负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此乃心多忧烦之命格也!有相当的生财能力,一般都在中年期间得到发展;在未开运之前的盛衰、起伏大。

★婚姻障碍比较多;婚缘看似良佳,实则多见争端。

★女命:做事很有条理,为人也很俭朴;惟,对先生多具疑心病。

《绝》

甲日见申。乙日见酉。丙日见亥。丁日见子。戊日见亥。

己日见子。庚日见寅。辛日见卯。壬日见巳。癸日见午。

在年柱★他乡自立之命;中年后财运不错,晚年安泰。

在月柱★须防因为个人的主观意识,可能造成不满现实的情形发生,终致孤立无援,朋友不多。

在日柱★他乡营谋,必定有成;但一生要防信用事。

在时柱★子女之性格发展,务必加强教育。

甲申日。乙酉日。庚寅日。辛卯日。

★此命之人多见爱好变化,比较不适合固定性、踏实性的工作;大都在艺能界、自由业、娱乐业等方面,有相当的成就发展。事职变化大为最大特征!荣枯盛衰不定,须防失去信用。

★口才不错,思考、理解力也很灵敏;行为处事较为自我中心,多注意他人之举动。

★性格善良,个性急燥,行事缺乏持续与执着力,容易动怒,有始无终。个性胆怯、轻率、多嘴,易遭人误解。

★女命:个性开朗,有时候因为语言、行为上表现得过于开放,所以很容易遭受诱惑;经常会因为喜欢而喜欢,所以婚姻缘份容易起变化。特别注意!感情上容易受骗,以致情海坎坷;最好婚姻晚成、及嫁给年纪较长的男人,或可论吉。

《胎》

甲日见酉。乙日见申。丙日见子。丁日见亥。戊日见子。

己日见亥。庚日见卯。辛日见寅。壬日见午。癸日见巳。

在年柱★身体状况较差,有相当保养的必要。

在月柱★中年期间,事业将会有很大的转变;有人改行,有人创业,也有人失业。

在日柱★年轻时候职业多变,中年而后大见吉顺安泰,很有发展。一生必有大病一场,徘徊于生死之间。

在时柱★子女个性比较内向,要加强教育。

男命:最好晚婚。

女命:要防初婚不顺。

丙子日。丁亥日。戊子日。己亥日。壬午日。癸巳日。

★易受环境变迁的支配,处事缺乏一贯性;一生之中,如果能够培养做事的信念与持续力,将来成就事业的机率将更加顺调。

★交际手腕不错,口才也很好,比较标榜理想,有时候很讨厌受到束缚;性情温和,个性缺乏自主,多理想主义者。职业常见变化,较适合自由业;事职中年开运。

★一生须防情事生波,防再婚。

★幼年多见体弱,青年而后大可健康。

★男命:中年期间可以开运,婚姻最宜晚成。

★女命:为人唠叨,对先生多有不满倾向;防情事有忧,初婚难免不顺。

《养》

甲日见戌。乙日见未。丙日见丑。丁日见戌。戊日见丑。

己日见戌。庚日见辰。辛日见丑。壬日见未。癸日见辰。

在年柱★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具有相当的生财能力。

在月柱★中年前后,必定发生桃花情事之忧。

在日柱★六亲缘浅,夫妻难谐,多情致憾!

在时柱★家运圆满,事职安定。

甲戌日。乙未日。庚辰日。辛丑日。

★多见女系家庭成长,一生之观念、行为,受母亲影响很大;一生运势平缓,大多晚年才见发展。

★个性可谓八面玲珑,为人老实,行事作风踏实,做事较为缺乏积极与耐心。

★男女都有感情问题,甚至总是失和不断。

★男命:不宜创办事业;最好依人作嫁,反而能够得到相当成就和发展。

★女命:工作和婚缘,直到晚运方能够吉顺安详。为人多有洁癖,做事比较有拖泥带水现象.

一“病”30年,这个皇帝把大明彻底熬倒

#上班#

或许从帝师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开始,20岁的万历皇帝便决定退居深宫,隐于幕后,操控朝堂。而他真正实施这一“计划”,是在四年后——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九月起,他便以各种理由推托,拒绝上朝面见臣工。

这本来也没多大事,皇帝嘛,一国的统治者,九五至尊,大权在握,在哪儿“上班”其实都不重要,只要不误事儿就行。就像万历皇帝的爷爷嘉靖皇帝一样,虽也曾多年不上朝,在后宫吃斋信道,但大明最高权力始终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明神宗朱翊钧画像。图源:网络

不过,对于那些一心希望将万历皇帝匡扶回他们自认为“理想明君”轨道上的大臣们来说,嘉靖虽未丢权,却严重误国。他们可不想自己辅佐的皇帝跟着他的爷爷“学坏”。于是,看不过眼的大理寺评事雒于仁通过内阁向万历皇帝递交了一份《酒色财气疏》。

在这份奏折中,雒于仁不仅数落了万历皇帝在纵酒、好色、贪财、尚气上的诸多不该,还写道:“皇上诚嗜酒矣,何以禁臣下之宴会?皇上诚恋色矣,何以禁臣下之?皇上诚贪财矣,何以惩臣下之饕餮?皇上诚尚气矣,何以劝臣下之和衷?”言外之意,凭啥只有皇帝你可以“放火”,却不许我们这群臣子提诸多要求,不许我们“点灯”。

雒于仁这份奏疏的杀伤力不亚于当年海瑞骂嘉靖“家家穷尽”。但万历皇帝毕竟不是自己爷爷,被雒于仁这么一通骂之后,又“病倒”了。

从此,大臣们再想见皇帝一面,可就更难了。

01

雒于仁等大臣之所以觉得万历皇帝的“病”还有救,那是因为至少在万历十四年以前,皇帝还是一个每天勤于政务、兢兢业业的“圣君胚子”。

但对万历皇帝而言,那些年为人中规中矩,谨言慎行,是在老师张居正及母后李太后等人的高压教育下被迫做出来的样子,而非自己的天性。

问题的根源,还得回归至万历皇帝10岁那年。

隆庆六年(1572年),时年36岁的明穆宗病危,临终前指定其第三子(前两子已早夭)朱翊钧继承皇位,并命内阁大学士高拱、高仪及朱翊钧的老师张居正等人辅佐新天子。自此,年仅10岁的朱翊钧成了明神宗万历皇帝。

不过,万历皇帝登基后不久,原定的辅政大臣、内阁首辅高拱便被张居正联合李太后身边的亲信、万历皇帝的“大伴”、司礼监太监冯保赶出朝廷。张居正由此成了身兼帝师的内阁首辅。

▲万历皇帝幼年。图源:影视剧截图

在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支持下,张居正成为万历皇帝执政的“引路人”和朝政的“代言人”。

在张居正的教导下,万历皇帝也显得天资聪颖,乖巧懂事。

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原是宫女出身,地位不及隆庆皇帝的正妻陈皇后。当了皇帝之后,万历对长辈并没有丝毫懈怠,仍旧每天早晨起床后,先到陈皇后宫中请安,然后再去拜见自己的生母。而万历皇帝表现出来的这种传统孝道伦常,也是中国历朝历代所推崇的治国根本。

对于老师张居正,万历皇帝同样毕恭毕敬,人前人后尊称“张先生”,极尽尊师之礼。甚至为了褒奖张居正,小皇帝还亲笔手书“弼予一人,永保天命”八字赐予张居正。但对于皇帝的赐字,张居正不仅没有加以正面引导,反而“一棍子打死”,以陈后主、李后主、宋徽宗等反面教材类比万历皇帝所为,吓得小皇帝从此再也不敢随便写字赠人了。

万历登基之时毕竟年仅10岁,小孩子易犯错是人之常情,但皇帝不被允许犯错。因为在张居正乃至万历生母李太后眼中,皇帝一言九鼎,金口玉言,不能犯错。小小的万历需时时提防着身边人将自己的“过错”呈报给太后及老师。

张居正还要求皇帝注重节俭,严禁铺张浪费,并利用自己的职权要求宫中减少皇帝的日常花销,搞得万历皇帝即便想耍耍皇帝威风也没机会。

但同时,对万历皇帝要求尽一切可能节俭的张居正,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

内阁首辅张居正与司礼监冯保。图源:影视剧截图

尽管张居正本人并不算贪腐,甚至多次出手阻止家人公器私用,但不贪财的张居正擅权。为了让万历皇帝更加投入学习,他不惜停止了皇帝理政的惯例——召对,让大臣的奏疏仅上达内阁这一层,不必上达天听,这样一来就架空了万历皇帝的权力。

对张居正而言,有了人人生畏的权力,他就可以大力打击贪腐,解决明代文官集团的内部问题;也可以借着权力,打压异己,树立威望。总之,权力越大,越可随心所欲。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万历皇帝也逐渐懂得了皇权的重要性。历来与皇权多有冲突的,就是臣子功高震主。很明显,这个时候的张居正就处于功高震主的局面中,无法自拔。

因此,清算张居正就成了时间问题。只是还没走到那一步,这名殚精竭虑的大明“救世良臣”就在万历十年(1582年)病逝了。

02

万历皇帝开始亲政后,再有大臣控告张居正“不法”,他就不再留分毫的情面了。

在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皇帝便按部就班地对张居正展开抄家。随即,又将当初曾襄助张居正夺权的大太监冯保一并发落了。

依据“墙倒众人推”的原则,曾经卓有政绩的一代名臣就这样成了人人喊打的乱政大奸臣。张居正这样的结局,显然超出了万历皇帝本人的预想。尽管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不可避免,但舆论将张居正羞辱得体无完肤,也着实让万历皇帝感觉到身边的文官特别是言官集团的可怕。

▲万历皇帝。图源:影视剧截图

如今没了张居正和冯保,万历皇帝就需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百官了,而这正是万历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罢黜宰相制度的初衷。只不过,自明朝中后期以来,已经没有哪位皇帝有朱元璋那样的精力,事无巨细地管辖朝廷事务。于是,内阁与宦官才开始以亲信的身份获得授权,参与处理政务。

随着张居正、冯保的相继倒台,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内阁与宦官集团也大不如前。至少在言官们的清议下,张居正之后的历任内阁首辅,如张四维、申时行等全都倾向于“依阿自守,掩饰取名”,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尽量避免与言官集团产生直接的冲突。

但即便如此,阁臣仍旧无法逃脱被言官弹劾指控的“悲剧”。毕竟,无论是内阁还是宦官势力,在大明最初的制度设计中本就不存在。无论他们做什么,在恪守皇明教条的言官们看来都是有问题的。

而这一切的对与错,都需要一个人来做最后的裁决,他就是万历皇帝。好端端的大明朝堂,最后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泼妇骂街”的戏份。万历皇帝如何能不烦?唯有避之后宫,不见大臣这一法子。

03

但不见大臣并不代表万历不管事。

正如事后对雒于仁上疏数落自己的处理上,万历皇帝采纳了内阁首辅申时行的意见,选择留中不发。所谓留中不发,皇帝收到大臣的奏疏后,不做任何批复,让这份奏折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当然,这或许给了满朝文武一个错觉,那就是皇帝不理政,不批阅奏章,消极怠政。但对万历皇帝而言,其实每天仅需面对内阁就已经足够处理日常政务了。从他的爷爷嘉靖皇帝那会儿开始,内阁成员就多半兼任朝廷六部最高长官,而皇帝日常理政就是在跟六部打交道,通过六部将命令下发全国执行。如果按照现代管理学普遍认为的,一个管理者最佳的管理幅度为同时管理3-6人,那么万历只面对内阁里少数的大臣,无疑算是最高效的管理手段。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自万历二十年(1592年)起,皇帝便久居深宫不出。

然而,就在万历决定“居家办公”的时候,西边的宁夏与东边的朝鲜,却同时传来了不利于明朝发展的信息。

彼时,世居宁夏的蒙古降将哱拜纠合其子哱承恩、义子哱云和土文秀等人,突发叛乱,纵火焚公署,占地自立。而东边身处日本的丰臣秀吉也刚刚统一全境,出任“关白”(类似于明朝内阁首辅)。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丰臣秀吉树立了一个宏愿:征服大明。

丰臣秀吉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人率领20万大军攻打朝鲜,以期借助朝鲜为“跳板”,攻打大明。

▲丰臣秀吉画像。图源:网络

作为大明世代藩属国之一的朝鲜内部,也有一位与万历皇帝一样,深受文官势力影响的国君——朝鲜宣祖。与万历皇帝的处事方式相近,这位国君也不大热衷于搭理文臣。但朝鲜国力毕竟不如大明,丰臣秀吉大军一到,朝鲜宣祖就只能一面派人求援,一面丢下百姓跑路了。

是否要大举兴兵抗日援朝,大明内部争论激烈。以兵部尚书石星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朝鲜倘险,螫必中辽,则固我藩篱,壮彼声势,亦势不可已”。然而,此时的情况是西线针对哱拜的内乱平定工作刚刚开始,而东线丰臣秀吉是否进攻大明的局势未曾明朗。明朝的言官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否决兵部尚书的观点。按给事中许弘纲的说法,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类同藩王。明太祖设立藩王制度之初,便是为了屏障皇室,如今让大明发兵救助藩王,岂不本末倒置?

对此,万历皇帝什么态度?

尽管此时的他已然对外宣布“不朝、不郊、不庙”,但对于这次朝鲜的求助,他还是极度关心的。

万历二十年五月上旬,当辽东巡抚郝杰的奏疏传至兵部时,万历皇帝当即做出批复:“这倭报紧急,你部里即便马上差人,于辽东、山东沿海省直等处,着督抚镇道等官,严加操练,整饬防御,毋至疏虞”。这说明此时的万历皇帝心里也很清楚,疯狂的日本关白什么都有可能做得出来,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以防事态进一步恶化。

而针对朝鲜方面派出的使者求援,万历皇帝虽不欲接见,防止那些想要嚼舌根子的大臣再度打扰自己的安静生活,但仍旧通过内阁做出了批示,要求兵部妥善安排、接纳朝鲜国王避难的请求。

尽管在万历皇帝最终的统筹协调下,大明军队顺利出兵,协助朝鲜击败了倾举国之兵、仅为实现梦想的丰臣秀吉,但对援朝期间一直躲在平壤避难的朝鲜国王,万历皇帝多少有些看不起——虽然这俩人所处的时代和国内的党争政治环境类似,但不见大臣的万历皇帝,至少还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外交大事上处置得宜。

面对战争期间始终不见踪影的朝鲜国王,万历皇帝确实有些窝火。在致书朝鲜国王时,他写道:“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聘礼文之外,原无烦王一兵一役。今日之事,止于大义发愤,哀存式微,固非王之所当责德于朕也。大兵且撤,王今自还国而治之,尺寸之土,朕无与焉。”言外之意就是,朕帮你打敌人,你却倒好,俩手一摊,啥事不管,搞得朕好像欠了你一样。

04

纵然万历在对待日本侵略朝鲜的问题上,有所主见,这是对明朝国家有利的大事。但是,那群指着皇帝鼻子咒骂的言官并没有打算放弃。因为万历皇帝还有一件大事,一直没有着落。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皇长子朱常洛已年满12岁。要按照现代人的入学年龄看,这个阶段大部分人都基本结束了小学课程,但这位皇长子却还没开始读小学。

本来经过抗日援朝的阶段性胜利,万历皇帝的心情大好,“病”也减轻了不少,甚至能撑起身子出席皇太后的万寿圣节(生日),接受百官的朝贺。然而,难得见皇帝面的官员,又一次提起了皇帝烦不胜烦的话题:早立皇长子为太子。

对于皇太子的最佳人选,其实万历心中早有答案。相较于皇长子朱常洛,他更看好皇三子朱常洵,毕竟人家生母可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女人——郑皇贵妃。但这个人选并不能被遵守大明原始法规、制度的迂腐朝臣们所认同。

对于皇长子朱常洛,万历皇帝印象并不深,也谈不上对这个孩子的厌恶。在万历的眼中,那只不过是自己早年一次意外临幸的结晶。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原为太后身边的宫女。早年被正处于青春期的万历皇帝看中,发生了关系,便产下了皇长子朱常洛。

在万历皇帝常年所居的后宫中,身为中宫之主的皇后,却因不受宠,仅诞下过一女,未有皇子。这就意味着万历登基20年来,没有嫡子可立皇太子。

若按朱元璋《皇明祖训》的要求,皇位继承人应以嫡以长优先,那么没有嫡子的万历,也就意味着需要确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可万历当年临幸宫女时,根本就没想过那么多。那会儿他只想尽快长大亲政,这样才能做一个真皇帝,却未曾想后面的事情会如此麻烦。如果立皇长子为太子,也就相当于授予世人口实:当皇帝的他把持不住自己惹祸了,还收拾不了局面。这该是多丢面子的事。

故而,郑贵妃受宠,也在常理之中。

▲万历皇帝与郑贵妃。图源:影视剧截图

不过,那些极力想要皇帝听从自己的大臣们,可不这么看。对于他们而言,反正谁做皇帝都一样,只要朝廷不垮,皇粮照发。而且有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在手,谅他万历也不敢随意对大臣发难。但这种情形,所酿造的苦果便是皇帝与大臣宁愿老死不相往来。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明穆宗的陈皇后去世。按照惯例,万历皇帝需亲自为陈皇后主持丧仪等一切事宜。但他却选择照会礼部,称“朕自闰八月初旬,偶尔痰流注左足,动履不便”。此举自然遭到了群臣的抵制,明朝到底是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大臣们又怎能容忍皇帝称病不去履行职责?

隶属吏部的言官戴士衡率先提出指责:“母子至情,送终大事,稍知义理者尚思竭僻踊哀送之情,以申无已之忧,矧孝思纯笃……奈何以内庭数步之地,顾靳一足之劳!”

诚然,戴士衡的批评在情在理。但一向对陈皇后恭谨备至、且无往日恩怨的万历皇帝,想来能说出“动履不便”这话,估计是真病了。

05

但万历皇帝手底下的那帮大臣才懒得管你到底真病假病,他们需要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皇帝就必须得听他们的。皇帝不听,集体跪谏如何?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月二十七日,这群大臣还真就这么干了。为了逼迫万历皇帝早做决断,都察院、六部给事中等“各具疏诣文华门,恭进候旨,必得命乃敢退”。这多恐怖,简直是“逼宫”。

最终,在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出面协调下,事情才得以妥善解决。而在此之后,皇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总算是没差了。

▲明光宗朱常洛画像。图源:网络

可是经过这番过程后,万历也真的是对这群致力于跟皇帝唱“对台戏”的大臣们深恶痛绝。为了消弭文官集团带来的争端,万历皇帝决定采取更为极端的手段——缺官不补。反正无论如何,臣子始终臣子,想要当官,你必须得学会叫爸爸。

于是,到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按《明史》的记述,“时两京缺尚书三、侍郎十、科道九十四,天下缺巡抚三、布按监司六十六、知府二十五”。由上至下,明朝整个行政系统中都存在着缺官现象。

缺官不补的“抗争”或许达到了万历皇帝所预期的目标,但“一个萝卜一个坑”,缺官也就意味着文官集团的工作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身为文官集团的领袖、内阁首辅沈一贯很快就受不了了,在他给万历的奏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说:“皇上居深宫之中,不见群臣百姓,似谓可塞耳掩目,置人言于弗理。臣等日出入长安门,势不能避。儿童走卒,无非鞭策臣等之言;流离琐尾,无非感悟臣等之状。”

的确,国家治理不好,皇帝又不出来主持公道,备受指责的当然就是这群大臣了。万历即便知道缺官不好,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他也只能将错就错,用其手上仅有的皇权做无声的抵抗,毕竟他才是大明的皇上,他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这种道理,饱读诗书的文官、言官们又怎会不明白?但儒家思想教育他们“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他们又不得不视之为教条。对于言官们来说,做一名不怕死的“喷子”,才是他们最基础的职责。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皇权与臣权之间的斗争,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无人能解。

06

随之受到最大影响的,必然是整个大明帝国。

在万历皇帝执政后期,远在东北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煽动军民的反明情绪,举兵起义。

当消息传来时,万历皇帝一如当年对朝鲜问题的态度之果决,立即命兵部组织防剿事宜。不过,代理兵部尚书的薛三才却没有立即执行皇帝的命令。早年出身兵科给事中的他,又开始用过去一贯的行事作风,向万历皇帝催发欠饷。至于发兵一事不着急,什么时候皇帝发钱了,咱再让辽东巡抚、总兵自己招募御敌就成。

万历皇帝显然对这种不合时宜的催账心有不满。他断然拒绝了薛三才的无理请求,并越过兵部,直接下令要求九卿科道讨论剿灭努尔哈赤的议题。

然而,这一切终究还是晚了些。在九卿科道的言官们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的时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辽东总兵张承胤率军前去救援,被努尔哈赤的主力部队全歼,张承胤本人也力屈战死。自此,努尔哈赤渐成气候。

▲图源:图虫创意

而万历皇帝人生当中的最后两年,也在对东北战事的焦虑以及自己日益加重的病情煎熬中度过。

据史料记载,从万历四十六年以来,万历皇帝的身体始终不见好。在万历给大臣们的训示中,他也特别指出:“朕自三月初一日以来,偶感微寒,头目眩疼,心腹烦懑,又且痰湿注足未愈,见今服药调摄。”意思是,朕这次的病不是装的,确实很重,请诸位臣工谅解。如果可以,他也愿意起身理政,从速补充内阁成员,处理辽东努尔哈赤起兵事宜。

然而,久未见皇帝一面的大臣们终究还是误解了。一向明哲保身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到这个时候也实在沉不住气了,直截了当地启奏皇帝:“辗转延误,日复一日,是皇上原无允补之意,不过借此以示羁縻耳。”这都火烧眉毛了,您老还在那儿给咱装,微臣我手底下人手不够,您到底什么时候让人补缺?我好开展工作呀。

万历或许实在病得太重。直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年初,皇帝给方从哲的批复仍是头晕脚痛,下不得床。并要求方从哲抓紧时间回内阁上班,不要再等皇帝下一步的旨意,不要渎职懈怠。

可以想象,方从哲拿到万历皇帝的批复后,必然相当恼火。既然皇帝你诈病,那我也病。如此,方从哲愤然上疏,以病乞休。

但此时的万历皇帝,是真的病了,他亟需一位臣工帮忙处理政务,满朝文武却都当他是在“烽火戏诸侯”。于是,他除了下旨安慰方从哲之外,还第一次允准方从哲进入寝宫探视自己的病情。自此,方从哲方知,万历皇帝没有骗人。

由于辽东的紧要军务、政务仍需人来处理,方从哲并没有放弃这次探视机会,寒暄几句后,就直接切入正题,问皇帝什么时候安排人手进入内阁协助自己工作。重病缠身的万历皇帝也只能给方从哲一个回答:“待朕体稍安,即行。”

然而连万历自己都没想到,长久的头晕目眩、腹泻疲软,居然会要了他的命。在其驾崩前四天,他还下旨知会众臣:“其紧要各项文书,俟朕疾稍瘳,即简发行。”

这句话最终成了无法兑现的空话。

07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近30年未上朝的万历皇帝驾崩,享年58岁。他到死都没有给方从哲、给他手底下的这个国家,拣选出合适的人才来补缺。

但他临死前也对自己这一生做出了相对客观的自我评价。在他临终的遗诏中,他说道:“嗣服之初,兢兢化理,期无负先帝付托。比缘多病,静摄有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寮寀半空……夙夜思维,不胜追悔。”或许在后世的学者看来,这不过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但这当中多少都有其真诚实意的无奈,以致最终思忆一生,追悔莫及。

▲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图源:图虫创意

为了补救,他最后也提出了一些措施,如简拔阁臣,查补官缺;废弃矿税,节省内廷开支;发内库帑金,以充辽东军资……这些几乎与先前大臣们要求他所做的事情一模一样。可见,万历本身也知道这些措施很重要,只不过,朝臣势力与皇权早已势同水火,他不愿意向他的臣子们示弱罢了。

正如明史专家樊树志所说:“帝制时代,皇帝大权独揽,一旦病倒,政府的运作便失灵。对于万历帝这个不肯大权旁落、事事独断的人而言,尤其如此。”故所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论调,实无偏差。

参考文献:

[明]张惟贤:《明神宗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89年

[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樊树志:《万历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

韩梦丽,高拱:《<病榻遗言>中张居正形象分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女子丈夫去世又重病,算命的竟说她有福,事后村里人又惊讶又赞叹

我们村是一个挺小的村子,只有百十户人家,又因为挺偏僻的,所以这么多年过来,村里还是比较穷。

但是也得益于时代的进步,虽然村里都挺穷的,但是满足温饱是没问题的。而且自从村里的村委换了不少年轻人之后,日子也是过的越来越有起色。

虽然大部分人的日子在逐渐变好,可总有那么几个不幸的人,阿莲就是这么一个女人。

她是几年前嫁到我们村的,据说她还是个大学生,早些年在外工作遇到了她丈夫。虽然我们这村的这个小伙学历不高,可是为人却是很好,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她才肯跟着他嫁到我们这个小村子的吧。

他们结婚之后,在我们这里搞了个小农场,开始还弄得有声有色,也带着不少人赚了些小钱。可是天公不作美,她和他丈夫刚结婚一年的时候,她丈夫一次出去送货,因为我们这确实太偏僻了,要走不少山路,他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一个没注意车翻了下去。

就这样阿莲变成了寡妇,为此她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可是日子总得过,家里还有公婆要照顾,她也是个坚强的女人,独自把家里撑了起来。两年之后,她婆婆也生病去世了,家里就剩了她一个人。

婆婆当时生病,为了给她治病,她这些年的积蓄也是一分不剩,不过也许是有了感情吧,她还是没离开这个地方,而是继续经营着当初和丈夫一起搞起来的小农场。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一年,阿莲一次去城里顺路查体,却查出了癌症,到现在还记得那段时间阿莲双目无神的样子。

据说那时候大夫其实还是告诉他,其实现在是早期,还是可以治疗的。不过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却拖了好长一段时间没去医院。

直到一次,我们这里一户人家请了镇上银福阁的刘师傅来做法事,做完了法事之后,阿莲却找到了这个先生,直接说道:“先生,您能给我算算,我还能活多久吗?”

算命先生听到她这话,也很奇怪,就说道:“你难道有什么大灾?把八字给我看看。”

阿莲就把自己的八字给了这个老先生,老先生看了之后,有些疑惑的说道:“我看你现在,应是有病灾加身吧?可是却不是什么生死的危机,你为什么要说活多久呢?”

阿莲这才眼神一亮,好像松了口气的说道:“虽然大夫说我的病有希望治好,可是我总觉得没什么希望了,本来打算放弃了,毕竟那不是一个小数目,唉,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算命先生却摇摇头,说道:“你的命确实挺苦,这些年亲人接连去世,你又身患重病,悲观是难免的。不过我却要恭喜你,你的霉运到头了,马上就要有福了。”

阿莲听到这话,脸色更苦:“先生您别取笑我,我哪里会有福,这一关都不知道能不能过的去。”

当时算命先生只是又摇摇头,笑呵呵的没再说话,在旁边的不少人也都觉得算的是在安慰她,也都叹气,这么漂亮能干的姑娘,要是真的没了那可太可惜了。

不过从那之后,阿莲心态倒是好了不少,开始一边用心经营这农场,一边想办法赚钱治病。

那一两年,正好政府开始大力的扶持发展我们这种偏远的小村子,因为阿莲的农场被上面考察了觉得是个好项目,直接给村里拨了一笔资金,说是要扶持这种小农场。

没想到阿莲的小农场竟然越弄越好,而且后来连出去的路都修了,运输通畅了,农场的销路更是打开了,那一两年阿莲开始越赚越多。

而她的病情竟然也越来越好,有了钱又不是到了晚期,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大夫就说她已经问题不大了。

最让大家目瞪口呆的是,第三年头上,我们村一个年轻的干部,竟然和她有了发展,那个男的一点也不嫌弃她是二婚,两个人处了一年多就结婚了。

本来这个男的是外地来这里的,也因为在这里结了婚,正式成了我们村的干部了。虽然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大家的预料,不过村里人也都又惊讶又赞叹,因为不论是阿莲还是这个年轻的干部,都为村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没有一个人不高兴这个结局的。

也许这就是那位老先生笑的原因,命里有失有得,只要是有心之人,必然结局不会太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经典武侠小说《铁笛神剑》第19章,故事十分精彩,值得看!

却说三人一阵奔行,路上峰回谷转,不到二更时分,便抵石埭县城。

三人进得县城,便在东街嘉宾客栈投宿,自有小二侍候。

一宿无话。

次晨起床“江南醉儒”招呼店小二送来早点,自己要了一壶当地名酒“菊花香”。

一壶下肚,意犹未尽。

又叫店家添了一壶,二杯添兴,这才开口说话。

他一樽在手,两眼细眯,笑容可掬的说道:“酒是世上宝,一天不能少,你们两个娃儿,既然要跟我出来,可知道我的脾气?”

贞儿接道:“知道。”

“江南醉儒”把头一歪,朝着贞儿问道:“你知道我老人家的脾气,你倒说说看?”

贞儿笑道:“这还要说吗?谁不知道你是只大酒缸,见了酒就要想往肚里装。”

“江南醉儒”一晃脑袋,道:“此其一,还有呢?”

贞儿又笑道:“还有见了酒,天掉下来都不管,你的脾气我早就知道了,你说是也不是?”

“江南醉儒”-嘟又喝了一口,连道:“对!对!对!只要有酒万事休。”

贞儿一扭身,伸手抢过他手中的酒杯,哼了一声,嗔道:“有酒万事休,那么咱们还走不走?”

“江南醉儒”哪里会防她有这一著,忙道:“快把杯子给我,不要泼翻了,暴殄天物,天理不容。”

贞儿知道酒是他心头肉,略一作势,便交送过去,道:“师叔,你老人家吃酒,贞儿斗胆也不敢阻拦你,不过,不要真的吃醉了,误了正事。”

“江南醉儒”把两眼一翻,接著脑袋又在半空画了个圈,慢慢的说道:“太白斗酒诗百篇,你几时听说过我醉酒误事啦?不要闹了,吃完了,咱们就走。”

“江南醉儒”吃完两壶“菊花香”又吃了几件早点,用手一擦那油腻腻的嘴,站起身来,解下酒葫芦,要店家满满灌上一壶,付罢了账,这才慢条斯理地一踱八字方步,带了傅玉琪和贞儿,迳向南门行去。

由石埭到殷家堡,不过一百七、八十里远近。

这三人绕过九华山,便是平坦大道,一路行来,抵达殷家堡,天际还有一缕斜阳,但见炊烟袅绕,正是举炊之时。

“江南醉儒”领著傅玉琪与贞儿来到堡外,看这村子约有百十户人家,因是位傍长江,所以土地肥沃,虽是冬寒天气,木落萧萧,却也掩不住那丛林茂竹的气派。

这时庄前场地上,正晾著几张大鱼网,尚未收去,一看便知这堡里的人家是渔耕为活。

跨过一道长长木桥,便进了村头。

“江南醉儒”道路极熟,傅玉琪与贞儿随在他身后,转过十来户人家,便来到一家庄院。

虽是江村农乡,这庄院却是自有一种气势。

沿院子引来一湾溪水,溪边垂杨秃尽,傍溪一排竹篱,篱内白杨、冬青、苍松、翠柏,柴扉紧闭。

“江南醉儒”上前轻弹柴扉,不一会里面走出一位庄稼汉子,一见“江南醉儒”躬身请安“江南醉儒”微微一笑,说了声:“老庄主可曾在家?”便迳向内走去。

二人跟后随行,走在一条石蛋径上,石径尽头,立著一排排房屋,傍窗倚檐,种著几株梧桐,数行腊梅,梧桐虽已叶落,新梅却正含苞。

从这种布置上就已可看出主人必是位世外高人了。

贞儿四下看了看,对傅玉琪道:“傅师兄,你看这地方多幽静,你喜欢不喜欢?”

傅玉琪还没有来得及答话,便已走到门口。

那庄汉对“江南醉儒”说道:“高爷你老人家请稍等一下,待我去对庄主禀告一声。”

“江南醉儒”点头微笑,那庄汉便推门入内。

转眼工夫,里面一声朗笑,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是哪阵风又把你这穷酸酒鬼吹来?

少不得我这庄稼人又是一坛好酒要遭殃了。”

长笑声中,走出一位健壮的老者,银髯过胸,满头皓发,脸上红润焕发,看年纪至少也是七十开外。

“江南醉儒”一见老者亲自迎出,一面恭身施礼,一面说道:“琪儿、贞儿快来拜见殷老前辈。”

原来这位老者,姓殷名叫元龙,原是殷家堡人。

自小就入九华山学艺,二十岁艺成下山,仗一柄金刀,走遍大江南北,人称“金刀天龙”。

三十岁在江西南昌创立一家仁义镖局,只因他为人疏财仗义,乐于助人,不到几年工夫,已是誉满江湖,武林中人就敬他这份义气,送他一个美名“金刀孟尝”。

提起“金刀孟尝”就连黑道上的朋友,也全敬重几分,是以这仁义镖局的生意,畅行南北一十三省,保管没有丝毫差错。

老镖头在六十岁的那年,将仁义镖局的事,全交给他儿子小孟尝殷宏仁接管,自己便带了小孙儿,回到殷家堡,莳花娱孙,以享晚年清福。

傅玉琪与贞儿行礼之后,老镖头搀起他二人,细细端详,转脸对“江南醉儒”拂髯笑道:“这对娃娃,可算得人中龙凤,难道你这酒鬼有这等俊秀桃李?”

“江南醉儒”一晃脑袋,这才慢吞吞的道出二人师承。

老镖头听罢,哦了一声,道:“原是黄山传人,名师佳徒,令人羡爱,你这酸秀才分享神品,也算你福厚了。”

说著,牵了傅玉琪的手往内走去。

一边说道:“难怪我上月朝九华时,巧遇令师,听他说起江湖盛传‘千愚书生’姬老前辈的三部‘宝-’已经落入江湖,令师为了怕因这师门秘笈引起武林中的纷争,所以又重入江湖,打算查寻宝-,收回黄山,以消弭这场武林争夺的厄运。”

傅玉琪一听师父消息,不由一轩剑眉问道:“前辈,与恩师见过,可知恩师行踪?”

殷老镖头道:“宝-出现之说,据闻来自蜀中,听令师口气,或往巴东一带。”

酒后茶余,又谈了不少武林之事,直至夜漏更深,方才就寝。

次日用罢早点,三人辞别“金刀孟尝”老镖头殷元龙,迳向安庆进发。

离了殷家堡,以三人的脚程,不到二个时辰,已抵皖水江干,这里江面宽阔,但见万道寒波,浪涛滚滚。

三人搭上一只小小渡船,船家扯起风帆,橹桨划点,藉著风势,便向江心驶去。

这时正是晌午时光,江中来往船只,穿梭不停,至为热闹。

傅玉琪与贞儿原甚少在外面走动,再加之年轻贪玩,便拖著“江南醉儒”在船头看景色。

贞儿更是东张西望,猛然间觉著左边一号双桅大船的舱窗中,有一对晶晶的目光注视著自己这只小船,心里觉得奇怪,便不由得也将眼光扫了那船两眼。

看那船只,气派不小,心想这必定是什么官府的官船了。

再看舱中那注视自己小船的人,却是绣帷半遮的姣好面目,贞儿转脸望了望傅玉琪见他正和“江南醉儒”在指谈别处,一点儿也没有觉著这艘大船的情形。

尽管如此,可是贞儿心里却泛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很讨厌那双由舱中射过来的晶莹目光,她心里暗骂了声:“不要脸。”

她心里虽是恨这双目光,却偏偏又要多看几眼。

当她再举目看时,那绣帷后面的娇面,却不见了,正待转望别处之时,突然又发觉那窗子的绣帷闪动了一下。

这窗帷一动,贞儿心里自然知道,但她这回却不正眼看了,只用余波扫视了一下,视线一触之下,不禁心里一跳……因为那窗后出现的却是两张脸了,她被吓了一跳,当然不是发现了两个人,而是惊讶这两张脸为什么会一个是姣好如明月,另一个却难看得使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她揉了揉眼睛,再举秀目向那窗子望去,何曾眼睛有什么毛病?

那窗子后面正是两副面孔,一个就是方才注意自己小船的那个娇美的女子,另一个却是四十多岁的妇人,这妇人一张脸却-怪无比,黄眉、倒三角眼、朝天鼻、最难看的还是那一张歪嘴,和露出唇外的黄牙。

贞儿心里好笑又觉好气,为什么这一美一-会生在一家呢?

她们又是什么关系呢?

是姊妹吗?年龄上绝不可能,在年龄上,应该是母女才对!

但是这怎能相信呢,这样-的女人岂能生出那样标致的女儿?

她想到这里,不由的又将秀目向那窗子望去。

就在同时,那绣帷又一闪动,已经垂下,只听得窗内一个苍哑的声音低低地说道:“不会是的,你不要疑心吧!”

那只大船与“江南醉儒”这只小船,相距不过三丈左右,贞儿何等灵敏,任当时橹桨吱呀,人声嘈杂,她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贞儿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心中正想不出是什么意思,陡然间,身后响起了一声冷哼。

贞儿转眼寻去,只见离自己小船一丈多远之处,有只破旧的小快船,船上坐著一个年约三旬开外的破衣烂衫的汉子,不要看这时江中正是最嘈闹的时分,他却兴致不浅,一个人盘坐在船头吃著酒,左手一片鸡腿,右手握著一只大酒葫芦。

这时,他啃了口鸡腿,一面大口的嚼著,一面喃喃自语的说道:“不会让你那么称心如愿……”

贞儿虽然明慧过人,但她毫无阅历,刚才之时,仍使她有一阵迷惑,她在心里猜揣了一会,终不能理出一点头绪。

要知贞儿虽是静心之徒,但她们之间,却有著姨-之亲,所以静心对她一向极为疼爱,无形中就放纵了不少,是以贞儿做事也自任性无拘,她心中既被刚才发现的情形,弄得纷扰难决,便一拖“江南醉儒”的衣袖,低低的把前后情形,向他说了一遍,不过却将自己恨那晶莹目光看她琪师兄的心情瞒过,没有说出来。

“江南醉儒”听她一说,略略看了那两只船,轻声说道:“江湖之上,奇人奇事,恩怨纠缠,层出不穷,无处无之,咱们还有他事,你千万不要置身插手,免得阻碍了咱们自己的正事。”

“江南醉儒”说著,三人竟同向那破衣烂衫的汉子,瞥了一眼,说来硬是凑巧,就在同时,那汉子也正向“江南醉儒”这只小船张望,口角间泛起一丝笑意,朝著“江南醉儒”还微微颔首。

“江南醉儒”为人原是带著几分游戏人寰的意味,平时就是无比的洒脱不羁,他一看那汉子已是衣服褴褛。

却竟也今朝有酒今朝醉似的,抱住个大酒葫芦,在熙攘来往的江中,就如此放怀畅饮起来,倒也兴致不错。

“江南醉儒”想到这里,就不由喜爱上他这点可爱的形迹,心里这么想著,脸上也就露出了笑容。

傅玉琪与贞儿看在眼里,觉著满有意思,傅玉琪便开口问道:“那船上的人,莫非和师叔相识吗?”

“江南醉儒”两眼望著远远的天际,摇了摇头。

贞儿接道:“你们两个,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我只当你们相识呢,既然不认识,那点头干什么呢?我看这人,八成是江湖上朋友。”

“江南醉儒”朝著贞儿笑道:“这倒你说对了,这人倒真是武林道上的人物,不过此人一团正气,绝不致是歹人就是了,我倒很喜欢他这份雅兴……”

贞儿没让他说完,抢著道:“什么雅兴不雅兴,我猜师叔的酒虫子被他引出来了,大酒鬼自然喜欢小酒鬼了。”

傅玉琪见贞儿老是跟“江南醉儒”没大没小的乱顶乱撞,心里有些不以为然,正想要开口讲她……忽然又一转念,把想出口的话,又咽了回去,暗暗的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耳际响起一阵鼎沸的人声,眼前景色,也随之一变,原来船已靠了码头。

三人再放眼看那双大官船,与那只小破船,也已靠了岸,尤其那只小船,这时却傍著那艘大船。

“江南醉儒”领著二小上了岸,在人群中走了几步,再回头看那小船上的汉子,竟已不在船上,心里暗暗笑了笑,便迳向前行去。

这安庆原是安徽第一重镇,城濒长江北岸,上溯武汉,下航金陵。

是以商业茂盛,人口密集,尤其是北门外那傍近码头一带,真是万商云集,栈行林立,茶馆酒楼自是应运而生。

三人一进这滨江大街,只见满街市招飘飘,人潮汹涌。

三人边走边看街景,就在一处转角的街口,雕楼阻前,由里面冲出一阵酒菜香味“江南醉儒”在船上已被那汉子放怀畅饮的举动引得口涎三尺,这时再被这上等佳酿的气味一冲,哪里还按捺得住?

何况肚中也实在有点饥意,于是,不自主的举步入内。

傅玉琪与贞儿跟在后面,二人抬头一看,但见一块横匾,迎街高悬“望江楼”三个大金字,耀目生光,二人心想,这家酒楼好大的气派。

这二人略一耽搁,再看“江南醉儒”已登上了楼梯,二人也加紧两步,跟上前去。

“江南醉儒”虽不讲究衣著,不过,倒也是长衫飘飘。

再加上他久历江湖,又是一股读书人的气质,看上去神清气雅。

而傅玉琪与贞儿更是挺秀不凡,要知这大城镇的酒馆茶楼的跑堂的小二,素来是看人打发,一见三人上楼,早就哈著腰上前招呼看坐。

这家酒楼,既名“望江楼”不用说,准是面临大江,俾使客人入座,可以眺览这江中景物。

“江南醉儒”更择了沿楼窗的座位,点好了酒菜,凭窗眺望,但见江水滚滚,船桅如林,帆影点点,江风吹来,透著点寒意,更是令人神爽。

不一会,小二将酒菜俱已送到。

“江南醉儒”呵呵一笑,接过酒壶,连酒杯也不用,人嘴对壶嘴,咕嘟咕嘟就喝了两大口,一咂嘴,连道“好酒!好酒!”

“江南醉儒”酒壶还未放落,蓦地里,背后响起了一声暴喝,说道:“店家,难不成把我这个穷客人给忘了吗?”

这声暴喝,不但使全酒楼的客人都掉头观看,就连“江南醉儒”等三个人,也不由回首看去。

因为“江南醉儒”听这声音,不单是中气充沛,而且这声音是发自丹田劲气,若不是内功有了相当火候之人,断难有此地步。

“江南醉儒”三人转头一看,只见一间雅座的包厢,门帘一掀“咯得咯得”的走出一人,一头乱蓬蓬头发,连腮短髭,浓眉圆睛,紫黑发光的脸膛,一身破烂的衣衫,拦腰捆了一条宽大的红腰带,右腕下拄了根又粗又黑的大拐杖,右腿彷佛不便,走起路来一歪一跛,全仗著这大拐杖的力量来支持全身,那“咯得咯得”的声音,便是这拐杖击著楼板所发“江南醉儒”一见此人,心中不觉一怔,你道此人是谁,原来正是江中所遇,那个破船上独自饮酒的中年汉子。

贞儿转脸对“江南醉儒”道:“师叔,这人好快,竟来到咱们的前头。”

贞儿说话,毫不顾忌,声音说的竟自不小,傅玉琪觉得在这龙蛇混杂的酒楼之上,大声的谈论别人,似觉不妥,便以目示意贞儿,这时那汉子便又嚷喊起来,贞儿已又把脸转了过去,是以傅玉琪的举动,贞儿并未察觉。

那汉子掀了门帘朝外边一站,嚷道:“店家,我自己也看不惯我这身烂衣裳,这才找间小房间藏起来,免得给人看了扎眼,也免得把你们的客人吓走,我问你,咱们的良心还不够好吗?怎么?你们就偏偏看不起我这破落客人呀,让我在房子里闷坐,硬要逼得出来现眼吗?”

店小二一看人家光了火,倒也真够俐落。

早就提了壶酒,跑过去,哈著腰,陪著笑脸,道:“你看,爷!这不是来了吗?小的们人手少,伺候不到,爷!你多包涵著罢。”

那汉子笑了一声,道:“好了,你嘴也不用这么甜了,我知道,你是看我这一身连穿的带上零碎,也抵不上你一壶酒钱,我也不怪你,呶!”

说到这里左手一亮,接道:“这块小的先存在你们柜上,吃完了再算账,这买卖你该放心了吧。”

小二一瞧人家那块银子,少说也有十五两,不用说吃酒,就吃上几天也尽够了,正想伸手来接,心想:“天下哪有没算账先取钱的呢?”

忙著道:“爷,你请用酒吧,银子,你也请收回,小的这儿可没有先收客人钱的规矩,你用什么菜,还请吩咐。”

那汉子拍了拍小二肩膀,说道:“合口的择几样来,酒也不用弄这劳什子装,有小坛的,干脆就抱一坛来,今天晚上咱们叫化子还得玩蛇呢!不喝上一坛怕不够劲,这个还是存在柜上你好放心,要不,我吃醉了,你可赔的冤了。”

那汉子把银子望小二手上一塞,眼睛却朝“江南醉儒”这边环视了一下,便又咯得咯得返回房间。

“江南醉儒”微微含笑,也不言语,犹自细酌慢饮。

直到天色渐昏,那汉子想必是一坛酒已喝精光,才拄著拐杖,咯得咯得的出来,问那店小二道:“小二哥,附近可有什么大药-子,叫化子玩蛇,可也要买两味药呢。”

小二说明了药-方向,那汉子一拐一拐往楼口走去。

到了楼梯口,又转过脸来,不知他是跟店小二说呢,也不知是向谁说,却又彷佛是自言自语的说道:“今夜我这叫化子玩蛇,有兴趣不妨来凑个热闹。”

说完,这才下楼而去。

“江南醉儒”待那汉子沉重的拐杖声去远了,忽然晃著脑袋,呵呵的笑了一阵,对傅玉琪与贞儿道:“咱们今天少不得要在安庆住一宿,看完叫化子玩蛇之后再走了。”

傅玉琪道:“你老人家是说刚才那汉子……”

“江南醉儒”摇手截止道:“不要多问,到时自会明白,走,咱们先找处客栈住下再说。”

三人离了望江楼“江南醉儒”又领著二人进入安庆市城,走马观花的绕了一圈,回到滨江大街,就在码头附近一家迎宾客栈,定了二个楼上房间住下,静坐养神。

直到三更时分,客栈的客人早已进入梦乡。

街上一片沉寂,江心的泊船,也仅有三两点灯火“江南醉儒”轻轻招呼了二人一下,但见他长衫微摆,人已穿窗而出,直似离弦急矢。

傅玉琪、贞儿见有热闹可看,心中自是高兴!

一见“江南醉儒”越窗而去,更不怠慢,双双一扭身躯,展开提纵功夫,如飞追去。

三人翻过几十户人家屋面,已到尽头,便藉一座山墙隐住身子,六只眼睛却盯向江边那只双桅的大船上。

不大工夫,只见江边浪影一闪,窜起一条黑影,二个起落,便到那大船附近,忽的黑影一长,拔起一丈多高,在半空一个转身,攀住那大船的桅杆,又轻轻往下一沉,已俯伏在舱蓬之上。

那黑影宛如狸猫一般,一弓身,又向后舱跃去,忽见他往前一倾,一式“倒挂金?”头下脚上,贴在窗上。

那黑影似在寻找什么,又似没有找到目标,迅速的又贴近另一个窗口。

突然间,那黑影忽的一式“倒卷珠帘”往上一翻,人已立在蓬顶,就在那黑影猛然间上翻之时,窗内也同时飞出条细细的光影,随著那几点闪光,由三个窗口,穿出三条纤纤人影。

这三条人影快迅至极,穿出窗口,一个挫身,在空中一扭旋,已分三个方位,落在舱顶。

那黑影未待这三个人影落实,说了声:“小妖精,要玩到别处去,不要吵了他人好梦!”

两脚点顿,俯身一冲,施出“青燕掠波”的身法,那黑影如同一条黑线,直飞出五丈多远,翻身脚著实地,又向前跃去。

由船里跃出的三条黑影,哪甘示弱,一阵衣袂飘风,势如风送残叶,直向那黑影追去。

“江南醉儒”向船上瞥了一眼,见没有动静,这才跃身下地,领著傅玉琪同贞儿,向前跟进。

三人随著前面四点黑影,奔出了四五里路程,眼前正是一片辽阔的江岸,星光之下,白沙无垠。

那黑影回身停步,一阵长笑,如寒山虎啸,声震江波。

“江南醉儒”已知那黑影选定了这片江岸,拚斗追来的三人,这个时候,自己这一方自是不便现身,于是一拉傅玉琪与贞儿,伏身在一堆乱石荒草之内,静看场内的变化。

在那黑影长笑声中,后面三条人影,已迅速扑到。

这几人停身之处,与“江南醉儒”隐藏的草丛,也不过十一、二丈远近,纵然天上只有微弱的星光,看得仍旧十分清楚。

那窥探大船的黑影,正是“望江楼”相遇的跛足大汉,那船上追出来的竟是三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女,一个身穿青装,二个身穿白衣。

贞儿一见那青衣少女,心中不由的泛起一阵恨意。

悄悄的说道:“就是她,那个穿青色的,在窗口老盯住咱们的船。”她本想说:“老盯住琪师兄。”的,但没有说出来。

这时猛见那青衣少女,向前一跃,挡在那二个白衣少女之前,冷叱道:“你是哪一道上的人物?深更半夜,上我的船只,你究竟意欲何为?”

那跛足大汉冷哼一声,道:“你也不用问我是哪一道,我一道也不道,我只是想知道你们这群妖怪,是在玩些什么鬼把戏……”

那青衣少女听到这里,也不答话,右手一摆,身后两名白衣少女,已跃身欺前。

只见二女抖动玉腕,已亮出软索形如鸭舌的奇形兵刃,直取那大汉。

傅玉琪一见二女亮出这奇形兵刃,脑际随即泛起拦劫灵蛇宝-的旧事,心中一阵激动,便对“江南醉儒”与贞儿说道:“我昔日奉师命截夺灵蛇宝-,在江中独斗‘九阴蛇母’的门人,她们便是用的这种武器,看来这三女定也是‘九阴蛇母’了。”

贞儿说道:“怪道那大汉口口声声的说玩蛇呢?但不知那大汉又是什么人?”

说到大汉,便不由的向江岸望去。

这时那两条软索鸭舌般的怪兵刃,已结成一片光幕,围攻那大汉。

那青衣少女,却静静的站在一旁,气定神闲,神情间根本不像在看生命的拚搏,而竟如同在看戏一般。

再看那大汉,就在那两条怪兵刃,结成的一片光幕之中,东倒西歪的乱穿乱闪,并不见他出手还击。

双方这一动手,不觉间就是四五十招。

二女虽然一味抢攻,却竟找不到半点空隙,二人见敌人连还击都不还击,自己的联手合攻,依然占不到一点便宜。

心中不免焦急,一阵轻喝,陡见那团光幕,倏的起了变化,宛如两条游龙,一上一下,翻腾飞舞,分向那大汉上下两路攻去。

在二女心中,只指望分击上下的打法,定然使敌人上下不能兼顾。

哪知事实却不是那回事,三五招过后,对方已看出二女用意,只听那大汉一声冷笑,但见他步法一紧,东窜西跃,霎时前后左右全是人影,弄得二女竟找不到攻击的目标。

贞儿一看那大汉身法,不禁对傅玉琪道:“琪师兄,你看那个人,走路时还有点跛疾,怎么这时却竟有这般轻功呢?”

“江南醉儒”看得也自暗暗佩服,摇头晃脑的哦了一声道:“如此说来,此人一定是他了。”

傅玉琪与贞儿,忍不住问道:“师叔,难道你认识此人?”

“江南醉儒”未及答话,那江岸形势已起了变化,只听得一声娇喝,那青衣少女已纵身一跃,如飞扑到。

原来那青衣少女,一看那大汉虽然是著著闪避,并未还击。

但是从人家那种身法看,已知是位身怀绝学的奇人,而且是有意寻上门来,自己的二个小婢武功虽是不弱,如和对方一比,那就差得太远了。

双方过手了几十招,人家连一招也未曾还手,倘若对方一出手,二个小婢,势非败阵不可。

青衣少女如此一想,这才娇喝一声,纵身扑到,两脚还未落著实地,双掌已自攻出,分袭“期门”“将台”两处要穴,手法、身法快速至极。

那大汉一见青衣少女来势,快速奇猛,倒也不敢大意,顿时身子一矮一长,脚踏碎步,闪身让开两掌奇袭。

白衣小婢看主人下场,胆气大增,手中兵刃骤紧,有如狂风暴雨般的直袭过来。

那青衣少女见自己一击未中,身在半空,并没有丝毫耽误,脚落实地,猛挫柳腰,一翻玉腕,便向对方左脉门扣去。

青衣少女这一动作,与那白衣小婢猛扫上下,正巧配合得上中下三路一齐袭到,那大汉首尾绝无法兼顾,眼见就是险象骤生。

这情形落在傅玉琪与贞儿眼里,一个因为旧恨复炽,一个则因为恨她盯著她琪师兄,虽然并不认识那大汉,无形中却都希望那大汉获胜。

今见那大汉骤生险象,是以,二人都沉不住气。

身子微动,正待跃出,前去接应那大汉,却不料正在起势待跃的身子,被“江南醉儒”

按住,低低笑道:“你们以为人家败了吗?不见得呢……”

那三女上中下三路的严击密攻,与傅玉琪这面的动作,原本是电光石火般的同时发作,傅玉琪与贞儿被“江南醉儒”所阻。

但江岸搏斗场中,也就在这时间,有了惊心动魄的变化。

那大汉一见自己上中下三路都遭受到严厉的攻击,这紧张局面,真是间不容发,自是大意不得。

一面也是被激得火起,一见三面攻到,不由虎啸一声,一边说道:“好啊,你们也试试我的铜拐吧!”

嘴里说著话,身、手却都没有闲著。

只见他倏的收-起那东倒西歪的碎步,身子往下一坐,由“佛坐莲台”化成“金鲤倒穿波”倒窜出去一丈多远。

身子并未落地,就在半空猛的一扭,施出“飞鸟归巢”的身法,直向三女头顶上扑到。

三女急攻出的招术,尚未来得及收回,已觉出头上一阵啸风的劲道,像崩山般压下。

抬头间,已看到那大汉挥抡著沉重的拐杖,一招“佛光普照”那拐杖的杖花竟如车轮般的罩下,这时哪里还敢大意,只得先求自救,忙的各自跃避。

傅玉琪与贞儿一见那大汉眨眼之间,连环地施出这等奇奥的武学,不仅避过险招,而且更把敌人迫退,真是佩服至极。

那“江南醉儒”却又一晃脑袋,叹道:“果然高明。”

那大汉抡拐逼退三女,脚落实地。

一声长笑,道:“好!好!好!咱来陪你们这三个小妖怪走几招这根棍子玩玩。”说著,呼的一声,那拐在半空画了个大圈,蓄势待动。

那青衣少女见自己三人的急袭,竟未建功,也不禁动了火,更不答话,探手在腰间取出了一条怪状兵刃。

这兵刃约有三尺长短,大指粗细,是用金线与发丝合织而成。

顶端则作蛇头之状,加上软索乃是金线编织,是以通体金光闪耀,宛如一条金色小蛇。

青衣少女亮出这独门兵刃的“金蛇鞭”。

出手一招“浪卷流沙”鞭如浪潮,卷向那大汉。

那大汉见鞭势奇险,忙的挥拐急施一招“醉打山门”逼开蛇鞭,势如山岳,直逼那青衣少女。

这大汉不愧是武林高手,一动手已对拆了十来招。

尽管在这拚命之时,依然不忘说两句笑话。

拐杖一紧,一招“直指南天”振开点到前胸的蛇鞭。

口中却对站在旁侧的白衣小婢道:“你们俩个怎么倒在那里看戏了呢?来来来来,人多岂不热闹点嘛…?”

青衣少女冷哼一声道:“你不要狂,姑娘就要单独领教领教你的醉罗汉……”

那大汉哈哈一笑,道:“货要卖与识家,你既然认识我这两手‘醉罗汉’我倒真不好意思藏拙了,只好拿出来献-了……来,小妖精,你就接几下子玩玩吧……”

说罢,拐势骤变,随著那东倒西倾的身势,那根拐杖,竟如一条游龙,压、扫、点、劈,激起怒吼的风雷之声。

那少女也非庸手,一条“金蛇鞭”盘空飞舞,金光翻滚,急如骤雨。

这时,习习江风,传送过来几声凄厉、惊心的哨音……那站在一侧的白衣小婢,闻听得几声哨音之后,随即取出一个三四寸长短的铁哨,放入口中。

但闻那哨音,有如怨魂夜泣,此起彼落,互相响应,划破了静荡荡江岸的沉寂。

一阵哨音过后,不到片刻工夫,江面又响起一阵怪啸,声音不大,却很刺耳。

那啸声扬抑之间,似也有节拍。

不过这种声音,一点不悦人,相反的,听的人起了一种反感,只觉得很难受。

那啸声愈来愈近,也愈听愈使人心烦意乱。

那大汉正在奋起神威与青衣少女拚搏,只见他愈战愈勇,但自那怪啸响起后,便渐渐有些儿浮躁不安之态,过招上也就无法抢夺先机。

那青衣少女,这时却脸现喜悦之色,出手愈见轻灵。

刺耳的怪啸,悠荡空际,震人心魄。

贞儿用手蒙住了双耳,一绉黛眉说道:“这鬼声音,难听死了……”

傅玉琪被她一提,蓦猛惊觉,记起昔日奉命夺书之时,也曾听到过这种怪啸,他不再迟疑。

立时取笛横唇,吹奏起师门的“九引无上笛声”。

这“九引无上笛声”原是一种极为深奥的内功,一经奏起,但闻细细的袅袅笛音,随风播传,缭绕空际。

渐渐地笛音由弱弱细音,渐转中强,迎向那刺耳的怪啸。

怪啸之声一经接触到傅玉琪奏起的笛音,竟然忽变尖锐,一声接一声,宛似狼群齐?。

傅玉琪剑眉一挑,笛音陡转。

但听一阵金玉之声,铮锵飞扬,那笛音激昂处如晴天焦雷,夏夜坠星,幽低又似小桥流水,情侣细语,快畅处则如飞泉溅珠,悠云出岫……那怪啸突转尖厉,更增恐怖,似想挣抗,无如笛音全振,只听金鼓齐鸣,夹著士欢马腾,角奏旌飘之声,宛如千军万马,从空而降。

眨眼之间,那凄厉的怪啸,节拍散乱,音响不继,几声哀嘶,便戛然而断。

那大汉被怪啸之声扰得心烦气浮,额上已微隐汗意。

这时啸声陡停,他精神便自轻松不少,再经笛音一激,早就清醒过来,虎目圆睁,怒吼一声,拐势又生出无比的威力。

二人这一交手,各凭真学,打得惨烈绝伦。

这时突然又响起两声紧急的哨音,白衣小婢也将铁哨放在口中,应和了两声。

青衣少女闻听两声哨音之后,精神又更奋振,一条“金蛇鞭”专取那大汉要穴。

那大汉被撩得火起,冷哼一声,呼呼呼接连攻出三拐。

这三拐后面一招,乃是他“醉罗汉”拐法中的一招精奥异常的绝学,名唤“降龙伏虎”

但见他欺身进步,右手拐势如山,逼开“金蛇鞭”。

那青衣少女“金蛇鞭”一受压制,但觉威如山岳,更含著一股无上的内家劲道,自己的兵刃已被那拐杖吸住一般,要想抽身已不能够。

那大汉一面以拐势逼住“金蛇鞭”更不怠慢,左掌已如出洞巨蟒,挟著风雷般的威势直向青衣少女“天柱穴”上拿去。

这原是间不容发的紧张局势,眼看那青衣少女就要被毁。

猛地里,飞过来三点寒芒,直对大汉面目,电射般打到,同时也响起两声叱喝。

那大汉正探手要擒拿青衣少女,忽觉三点寒芒,迎面射来,这时自然是先求自救,身子倏的倒仰下去,随著倒仰之势,掌拐自然后撤,那青衣少女才逃过这一击。

那大汉倒仰后倾,正待翻身立起,那二个白衣小婢,已扬腕各打出二支蛇头白羽箭……

就在同时,江面前方,二条黑影如飞扑到,前面一人未容那大汉转身,也扬腕打出三支蛇头白羽箭,打法既猛且准。

这七支蛇头白羽箭,可以说是同时打到,白衣小婢的箭,是直射大汉。

江面黑影打来的,却是由上方压下。

这二组暗器,功效威力也自不同,小婢的箭势,使那大汉非起身避让不可。

而那黑影打来的却又是压制著,不容那大汉翻身跃起。

那大汉眼看人家暗器飞到,欲避不能,自认非完不可,只得眼睛一闭,听认厄运来临。

就在那七支蛇头白羽箭将近大汉之身的时候,突然斜地里一股罡劲的内力,像海潮般的汹涌而来,直将七支利箭震荡出一丈多远之外,跌落在沙滩上。

江面暗器来的奇,而这阵罡劲来的更奇,那大汉一离险境,已一跃立身而起,就在他跃身之际,同时间三条人影,已自江面与侧方扑到。

这三条人影尚未落实,侧方又跃起两条人影,眨眼间又已来到。

原来江面扑到的两条人影,正是大船上那个四十开外,黄眉、倒三角眼的-妇,与另一个绿衣少女。

这-妇因啸声被傅玉琪的“九引无上笛声”震散,已是恼羞成怒。

二次用哨音与白衣小婢连络,知道来人武功高强,是以她才带领著绿衣少女前来接应,及至她看出青衣少女险象骤生,大汉已探手-擒她“天柱”要穴,不得已才用连环手法打出三支蛇头白羽箭,以解救青衣少女之危。

哪知自己打出的三支箭与白衣小婢的四支箭,竟被一阵突来的内家真力震飞。

便知这二次挫败,已是遇上高人,心中一转念,这才一睁倒三角眼,向来人看去。

那发掌震箭之人,儒巾儒衫,秀髯飘拂,气定神宁的站在那里,后面一双少年男女,更是神采俊逸,超群非凡。

这三人正是“江南醉儒”与傅玉琪和贞儿。

以傅玉琪与贞儿,早就想跃出助阵。

但是“江南醉儒”已看出那大汉武功端的了得,未让二小出手。

及至后来七件暗器逼得那大汉实在无法闪避,真是惊险无比,连“江南醉儒”也著急万分,这才赶忙以“神龙三现”的上乘轻功,并打出八成以上的内家罡气,击落七件暗器,救了那大汉。

双方这一现身,相距不过八九尺远近,那-妇一伸右手,指著“江南醉儒”冷冷说道:

“你是何人?竟插手阻扰我们之事!”

“江南醉儒”乃是武林奇侠,见闻何等广博,见那-妇一指之间,竟暗藏阴风,知是用的“阴风打穴”之法。

这“阴风打穴”之法,原是一门险毒的阴柔内功,伤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江南醉儒”见这-妇暗施这等手法,却不闪不避,一阵长笑,朗朗答道:“小人妇人真是难与,我读圣贤之书,岂肯与你这阴歹妇人哓舌,但,我生平也不作诳语,跟你实说了罢,我迟早总要找到你们的老巢,诛斩老蛇,为武林除一大害,我姓甚名谁,你也不必多问,到时就自然明白,今天我难得遇到这位酒友,所以也不阻难于你,你可领著她们,赶快离去,凭你这点鬼蜮伎俩,也不要妄想搞什么花样,快快离去。”

“江南醉儒”几句话虽说得平平和和,但那-妇却暗吃一惊!

原来她本想以阴风打穴的手法,暗毒手,哪知手伸出去之后,竟不知对方用的什么功夫,自己一只手就如碰到热铁一般,被炙得隐隐作痛。

而且,不要说打人家穴道,就是想缩退也无法缩回,有如被人家拉住一样。

一直到对方把话说完,自己才震退了两步,缩回手来,这种深奥的武功,自己连听也没有听到过,哪里还敢跟人家动手过招呢?

这-妇虽然暗中吃了苦头,更震惊对方的武功,但也是江湖成名的人物,栽是栽定了,嘴里却不能不硬,随又说道:“今天难得遇上武林高人,我们也自不能强求,但总请能将名号见告,也好让我们这些江湖后学瞻仰瞻仰。”

那-妇说到这里,又把一双三角眼投注在那大汉身上,哑哑的说道:“还有这一位,也请亮个万儿,也好叫我们知道,今天结识你这位朋友……”说罢,又阴恻恻的冷笑一声。

那汉子一声豪笑,道:“说出来怕人家笑咱们荒唐,不说罢,又辜负你一番盛意,在下司徒雷,明明是个平常的凡人,但朋友们却偏说咱们是神仙,都叫咱一声‘醉拐李’又称咱们为‘洞庭八仙’既是如此,如是要找咱们,可到洞庭石城山,必定有人恭候就是。”

“江南醉儒”笑眯眯地望著“醉拐李”。

说完了,一晃脑袋,本想说话。

但贞儿没等“江南醉儒”开口,就抢著道:“告诉你告诉你,难道还怕不成,我师叔人称‘江南醉儒’听清了没有……”

那-妇未待贞儿说完,接著苍哑干枯的一笑,道:“原来竟是高大侠,真是我们自不量力了,冲著你高大侠,我们还说什么,今天多谢指教,如有机缘,当再叩谢。”

说著环视了一下,对身边几个少女道:“走,我们走罢!”

那-妇说毕,朝“江南醉儒”一施礼,转身向原路跃去,那几个少女,也相继奔去,刹那间,隐入江烟迷蒙之中。

江岸,迷漫著寒意与烟雾,江水悠悠东去,静得有如一幅泼墨的图画,绝不像曾有过刚才那一幕惊人的搏斗。

“醉拐李”这时恭敬的对“江南醉儒”躬身为礼,道:“原来是高前辈,我‘醉拐李’三生有幸,得遇高人,方才多蒙援救,这里一并拜谢。”

“醉拐李”向前一倾,就要叩拜方才救命大恩“江南醉儒”双手作势,道:“你我酒中朋友,千万不可俗套。”

“醉拐李”倾身欲拜,无形中被一股力量阻止,就是拜不下去,心知这位武林奇人是不喜这一套,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微微一笑,不再言语,心中对“江南醉儒”精奥的武学更为敬佩。

“江南醉儒”又将傅玉琪与贞儿一一介绍,互相见罢礼。

一晃脑袋道:“司徒老弟,你我有缘,都是酒中朋友,江边自非长谈之所,不如客栈小坐如何?”

“醉拐李”点头道好“江南醉儒”领著头,直向迎宾客栈而去。

这不过几里路光景,何消片刻,便已来到,四人越窗入内“江南醉儒”取出大酒葫芦,斟了两大碗,二人以酒当茶,谈起与“九阴蛇母”门下搏斗之事。

原来这“醉拐李”因事到白荡湖,无意间在一处发现晒的衣裙之上绣有一条小青蛇,使他连想到江湖间谣传的“九阴蛇母”重出江湖的传说上来。

疑心一起,便决心要探查明白,这才暗中跟?,来到安庆。

但因白荡湖的事情还未解决,自己不便多浪费时间,所以索兴登船探查,明日尚须重返白荡湖。

根据“醉拐李”数日来的查访,已证实外间传说不虚。

“九阴蛇母”这次复出,是有计划的准备大作一番,派出许多门下,四处活动,准备兴立一种异教,打算在武林道上一争长短。

“江南醉儒”也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遍。

那“醉拐李”很诚恳的说道:“几位前辈有心为江湖除此大害,日后若有用到咱兄弟之处,必恭听差遣。”

“醉拐李”司徒雷一看窗外,东方已现出一线鱼肚白色的光亮。

江村晨鸡唱晓,起身说道:“多谢援救,又叨扰美酒,一切心领了,现在天色将明,咱在此地进出不便,这就告辞了。”

“江南醉儒”也未强留,那司徒雷便一带拐杖,抱拳施礼,人已出了窗外,迳自离去。

“江南醉儒”这边送走“醉拐李”各自又静坐调息一番。

次日,三人再去江岸码头,那大船、小船早已不见影子,三人也不延搁,取道上路,迳向湖北方向进发。

这三人脚下工夫,是何等快速?不到晌午辰光,便已到了皖水与长江会合之处,越过这道水面,就进入起起伏伏的小山丘,是大别山的分脉,既是山区,住户人家就显得零散疏落,一路上行人也极稀少。

这时天空一片灰暗,朔风苦人,不多大工夫,空际便飘起棉花球儿般的白雪。

“江南醉儒”看了看方向,道:“这儿离枫香镇差不多还有百十里,咱们得加紧点,今晚总得要赶到枫香镇,到那儿温点酒,大家取取暖。”

三人走了一阵,山径上已-上一层雪,但见天地间,一片苍茫,路上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再无人迹。

又转了两个弯,忽见不远的地方,有个大黑团子,再一看,原来是一个黑影人,骑著匹小黑毛驴。

这“江南醉儒”就带著点酸劲,忽然间,他却停步不走了。

贞儿摇摇他的膀子道:“怎么啦,师叔你老人家怎么不走了呢?”说著瞪著一双秀目,望著“江南醉儒”。

“江南醉儒”眼睛真是目不转瞬。

只喃喃地道:“此景此情,如人入画中,呶,你们看,这不是幅画儿吗?”说著手指点著前面。

傅玉琪、贞儿顺著他手一看但见前面峰回路转,山、路俱是皎洁皑白,如银妆玉琢,几株劲疾的枣藤小树,疏疏的还留著几片由黄转红的枯叶,迎著风雪不住的颤抖。

顺著那峰势,弯过来一道山涧……涧水不大,却也潺潺有声,跨涧有座小小拱起的石桥。

桥的这边正是那匹小黑毛驴。

驴上骑著一人,由背后看去,见他头上戴著风帽披垂肩上,身上穿著一件黑色长衫,正待策驴过桥。

“江南醉儒”轻缓的道:“可惜缺几株寒梅,不然岂不正是: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一幅画吗?”

傅玉琪、贞儿自然不比“江南醉儒”是位饱学之士。

但却也念过几首诗词,而且二人原是明慧过人的俊才,再加美景当前,自能领略一些,于是三人便静立当地,贪看了一会。

眼看著那一人一驴,冒著风雪,悠悠向前走去。

不久,便在雪花舞乱之中,渐渐迷蒙,三人这才一镇神,向前赶路。

贞儿玩心最重,眼珠转了转。

展颜轻笑道:“师叔,你看那骑驴的人,倒真风雅呢!咱们加紧点儿,追上看看,好不好呀?”

“江南醉儒”原就是喜欢热闹,贞儿一提,哪有不答应的。

凭两条腿人要想赶上四条腿的牲口,在普通常人自是辨不到的事儿。

但是在这三个轻功卓越的人来说,那可就轻而易举了。

尽管白天不便施展提纵工夫,要知脚下加起劲来,去势之快,也就非比寻常了。

三人一阵奔行,约莫顿饭工夫,看看前面的黑驴,还是离著那么远。

三人心里却暗道:“这畜生跑得不慢呢!”

心里这么一转念,脚下自然又紧了一步,但事情就怪,赶了一阵,还是拉著那么般距离。

三人这一阵紧追,竟跑下了八九十里地。

但见暮色已起,前面黑压压的一座大镇,晚炊袅袅而起,再看那黑驴,隐入了镇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