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生的八字空间(画画八字)
百年风华:兴业路的曙光
来自:前线客户端
新年伊始,北方寒风料峭、冰天雪地,沪上绿意盎然、细雨蒙蒙。此次上海之行,我想要实现一个夙愿,就是要去如今的兴业路76号,瞻仰名闻遐迩的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的兴业路76号,在1921年那个年代还属于法租界,名为贝勒路树德里3号,这条路原名为望志路106号,是1914年以当时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望志的名字命名的。1943年根据交还租界及撤废治外法权协议,废除望志路和贝勒路的路名,改用广西东南部的兴业县县名命名为兴业路76号。那个年代,取这样一个名字,无非是寓“事业兴隆”之意,无意之中,与一个政党的命运相连,含意远阔、寓意深刻!兴业,兴业,寄托着多少期冀和荣耀!这里是红色的起点,这里是播火的源地。一百年来,这个地名和浙江南湖的红船连接在一起,记载和标志着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的诞生,如一代伟人所言:“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这里正式开启了中国人民砸碎旧世界、闹翻身求解放要图腾宏伟大业的漫漫征程,也成为十几亿中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圣地。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闭幕近一周之际,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兴业路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在总书记领誓下,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大厅。总书记当时满怀深情地说:“入党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终身坚守。每个党员要牢记入党誓词,经常加以对照,坚定不移,终生不渝。”这是党的领导核心代表新一届领导集体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大会议会址,是一座临街的两层的普通弄堂房子,只有18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复原布置的会议场景,木质桌椅简陋朴素,整洁有序。主席曾形象地称这里是中国的“产床”。是的,平凡孕育伟大,简陋生长精神。我透过这间小屋的件件物什,似乎看到了当年坐在这里的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还有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广东的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人人脸上洋溢着坚毅而又庄重的表情,他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
说来起初真是令人有些费解,这样一次重要的会议,当时作为中国发起人之一二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却都没有到会。在这之前,国际代表马林和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行到达上海,并与在上海的小组负责人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达成了尽快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意向,二李又与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到会议召开时,担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的陈独秀,正在为筹办广东大学预科争取一笔款项修建校舍;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教授,还兼任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的李大钊,也正在领导8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向北京政府讨薪。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与社会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各种政治力量相比较,是怎样的势单力薄,恰如大千世界中十分弱小的一点儿微光,又像在大山的夹缝中顽强生长着的一簇幼苗。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由党的“一大”代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题写的这八个大字,出自《庄子》内篇《人世间》,悬挂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里,诠释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概括了中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到“巨”的历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探索,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主义能够救中国。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和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这是早期人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无论经过多少坎坷和挫折,必将如蓬勃之旭日、灿烂之朝阳喷薄欲出、蒸蒸日上。
纪念馆的展室里,那一本本纸张已泛黄、破损的《宣言》读本,以及今天看来印制有些粗糙、简朴的《青年杂志》《新青年》等刊物,纪录和昭示着一个东方大国政党的初心,使我再一次感受到真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百年再回首,风雨飘摇中的中国,正是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先进知识分子、革命先驱,最早接受了《宣言》的熏陶影响,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中汲取到信心和力量。诚如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一文中所言:“20世纪的群众运动……集中而成一种伟大不可抗拒的社会力,这种世界的社会力,在人间一有动荡,世界各处都有风靡云涌、山鸣谷应的样子……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陈独秀也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六条见解:“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就是中国人最初的宣言,字字句句闪耀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芒。当陈独秀因利用办刊宣传马克思主义而遭政府逮捕入狱后,已从北京大学回到湖南的“二十八画生”,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发表了《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赞誉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强调“政府绝没有胆子将陈君处死,就是死了,也不能损及陈君至坚至高精神的毫末……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字里行间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和坚定无比的主义信念。
“十几个赤手空拳的年轻人竟然彻底改变了现代中国人的命运!”这是台湾出版商出版已故上海作家叶永烈讲述党的一大历史的书籍《红色的起点》时,在将书名改为《大机密》的同时,还在书的封面勒口上写下的一行醒目大字。是的,这的确是个“世纪神话”、“人间奇迹”。
让我们将镜头拉回1921年6月29日。夕阳掩映下,湖南长沙瘦瘦的、刚刚28岁高个子的青年,和已是中年、留着八字胡须的何叔衡,在小西门码头登上一艘开往上海的小火轮。对于这样一个场景,谢觉哉1921年6月29日在他的日记里有着平淡的记载:“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召。”这里没有写出的五个字,据谢老后来讲是“主义者”,因考虑保密,当时以圆圈代意。就这样,在那个酷暑难耐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刚刚熟悉的人,聚集在法租界这幢用青砖与红砖相间砌成的石库门屋子里,围在一张长方形的餐桌前,秘密举行关乎中国未来命运的“一大”。他们年龄不一,有的已过不惑,有的刚刚成年,平均年龄还不到28岁,衣着各异、口音不同,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手中没有枪,兜里没有钱,与会代表分散居住在几个地方,和周佛海等三四个人住在已放暑假的博文女校的阁楼上,在光光的楼板上打地铺。但他们的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都有共同信仰的主义,有一颗尽快救国救民出水火圣洁的心。
党的“一大”在兴业路76号会址开到第七天时,被法租界巡捕密探发现,为防不测,只得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这一历史性的会址变动,也足以证明党在成立初期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中国人民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这条道路的一端连着信念,一端连着梦想。信念是根基,道路是途径,梦想是目标。老一辈人正是坚守信念,寻求道路,奔向梦想的先驱。在之后的百年里,一代代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尽千辛万苦,接力探索奋斗,跨过一道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出“一大”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总是浮现出一片火红火红的光芒,向着遥远的天际拓展开去。
作者:马誉炜
编辑:谭 丁
毛主席原来用过这么多名字,大部分鲜为人知,但都别有深意
在毛主席漫长的一生当中,前前后后用过20几个名字,乳名、笔名、字号、隐名甚至还有为“讨彩头”而取的,可以说,看完毛主席的名字,就是看完了毛主席的一生。那么在这些形形的名字背后,又潜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毛主席
在诸多名字中,“”三个字是毛主席的正名,从孩提时代到进入长沙一师读书,从革命斗争到新中国的诞生,在党和国家的公文中,在国际事务的交往中,乃至于毛主席逝世的讣告,都是用的这个名字。
每每提起三个字,总是让中国人民的内心升起一股暖意。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影响太大,所以这个名字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探究兴趣。很多人说泽东是取“泽被东方”之意,而且从毛主席后来的人生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其实,这个名字不过是沿袭旧习,按毛氏祖先拟定的族谱而取。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
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
这20个字,是毛氏世代取名的规矩,也寄托着先祖对后代的美好祝愿。毛主席的祖父是“恩”字辈,叫毛恩普,父亲是“贻”字辈,叫毛贻昌,毛主席也自然顺应族谱,叫,他的两个兄弟分别叫毛、毛泽覃。不过“泽”与“东”组合在一起,确实气魄雄浑,含义深远。
石三伢子在很多电视剧中,刻画毛主席总会用到他的小名石三伢子。
毛主席的母亲叫文素勤,因在姊妹中排行老七,所以又叫文七妹。
因为毛贻昌是单传的缘故,文素勤嫁入毛家后,婆婆希望尽快抱上孙子,但命运却偏偏开了个玩笑,文素勤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但都夭折在了襁褓当中。丧子之痛,无人可知,所以文素勤开始到处祈福,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
毛主席母亲文素勤
后来,出生了,文素勤开始愈发惴惴不安,吃斋念佛还不够,她还给毛主席测过八字,八字上说,如果不拜个干娘,恐怕这个孩子还是会遭受挫折。于是乎,文素勤便让拜七舅母赵氏为干娘(七舅母子女众多,被认为有福之人),认七舅为干爹。
而在韶山冲,有一块高约10米,形状像人的巨石,石后还常有山泉水流出,当地人认为这是一块有灵气的石头,称其为石观音,还特意修了座庙,叫“雨神庙”。
1898年,文素勤带着刚刚五岁的来这里祈福,上香进贡,祈求观音能够保佑平安,同时也让认石观音为干娘,认为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庇护。
毛主席回乡
在认了石干娘以后,又因为排行老三,所以当地人就开始叫石三伢子。后来参加革命时,毛主席也经常在自己的文章后面落款“石山”,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虽有迷信之嫌,但这却是母亲的大爱。
子任在青年时期是个穷学生,口袋里时常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但君子固穷,的脑子里装满了救国救民的,同学们都说他是“身无半分,心忧天下。”
青年
1910年秋,16岁的离开故乡,踏上求学之路,在出发前,他特意给自己的父亲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七绝·改诗赠父亲》,不仅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了他宽大的胸怀和四海为家的精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求学期间,他常是孜孜不倦。
有一次,跟同学借了本《世界英雄豪杰传》,该书讲述了一些为自己国家独立、民族富强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毛主席很快便读完了。不过,在还书时毛主席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把别人的书“弄脏了”。
原来,在读这本书时,毛主席在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名字下画了杠、打了点,还对书主肖子璋说,中国也要有一些这样的人物,我们每个民族都要努力。
不久之后,毛主席就给自己取了“子任”这个名字,意思是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也有说他是因为仰慕梁启超,(号任公),才给自己取了这么个名字。
梁启超
在延安时,毛主席给分别了10多年、在统治区的老同学易礼容写信时,还特意使用了“杨子任”这个名字。后人分析说,毛主席此举用意有二,一是不想老同学因为自己遭受派的迫害,勉励他不忘初心,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二是缅怀已故妻子杨开慧和恩师杨昌济,以杨姓来表达对二位亲友的敬佩和想念。
润之润之是毛主席的字,几乎很早开始,毛主席就开始用“毛润之”这个名字了。1910年,在进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时,他交给堂主李元甫的表上,写的就是毛润之,韶山人。
也有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有一次给恩师杨昌济写信,署名“毛学任”。杨问:“这是何意?”毛答:“学梁任公。”
但杨昌济却对梁启超不大感冒。他深受理学影响,当即拿出一本《胡文忠公全集》,建议毛学习胡林翼(字润芝)。
毛主席反复读过这本书后,对自己的这位湖南老乡敬佩不已,于是改字“学润”。杨昌济知道这件事后,很是高兴,他对说:“古有司马长卿崇拜蔺相如而改名相如,今既崇拜胡林翼,也改字润芝好了。”
杨昌济
毛主席连连点头,于是改字润芝,后来随着“咏芝”“咏芝”“泳之”等名字的出现,便很多名字混着用了,后来,毛主席干脆就叫自己润之了。
二十八画生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曾出现过毛主席在《新青年》上发表《体育之研究》这一历史情节,后来陈独秀在见到时还大为震撼。二十八画生是“”三个字繁体笔画之和,当年在长沙读书时,毛主席曾发表过一则“征友启事”,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探究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二十八画生便是他的署名。
《觉醒年代》中的
李得胜1947年三月,撕破脸皮,命胡宗南调集20万军队对延安发动重点进攻,希望一举歼灭我方有生力量和首脑机关。
考虑到敌我双方实力差距悬殊,毛主席远瞩,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当时,很多人对放弃延安的做法想不通,党内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
1947年,毛主席撤离延安
鱼水深情,延安是党一开始就打下来的根据地,毛主席也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一块宝地,但为了更长远的战略考虑,放弃延安,无疑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
在离开延安前的大会上,毛主席安慰大家说:“现在我们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暂时离开延安,是为了保存力量,将来解放延安,解放全中国。离开延安,可以得到延安;死守延安,就会失去延安。离开,便会得到胜利,叫‘离得胜’。”
后来,在作战过程中,为了保密需要,中央领导同志都用化名,毛主席用的就是这个“离得胜”,李得胜。果不其然,后来我们赢得了全国解放的胜利。
毛奇至于毛奇这个名字也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同学们给他起的外号。当时对同学们说:“丈夫安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着奇文,创奇迹,做个奇男子。”大家感慨的度量,就叫他毛奇,后来毛主席还用这个名字发表过几篇文章。
二是德意志建国时,有一位文韬武略的将军,名为MOLKT,音译过来就是毛奇,同学们就给毛主席取了这么个语义双关的外号,表明青年志向非凡,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尊崇。
毛主席与人民
杨引之1927年7月到10月间,因受党内错误势力的排挤,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到福建西部农村养病,杨引之就是那个时候的化名。引就是隐退,表明了那段时期郁郁不得志的状态,对亡妻杨开慧的思念也铺陈开来。不过,革命形势的发展,并没有让赋闲太久,很快他就回到了党的核心位置。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毛主席还有诸如钟英、事任、马任、周石林等名字,而每个名字的出现,无不跟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在这诸多名字中,最响亮的还是得数“”三个字。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曾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佩,挥毫作对,把“泽东”和“润之”四字分别巧妙地钳在了对联当中。
泽及中华,十亿万人民皆被润。
东升红日,五千年瘴气尽收之。
郭老以人名入联,不仅恰如其分地评价了一代伟人,更是将毛主席一生俯首为民的赤子之心一网打尽。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郑思肖五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郑思肖五幅传世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完了。
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自古以来,文人画家们都着力于此。
这里介绍我们再分享南宋郑思肖大画家绘画作品。
郑思肖(1241—1318)宋末元初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苏州,寄食报国寺。他用明白直接的态度,表达拒绝元朝的统治,例如画兰花不画根,象征君子失去了生长的故土。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后赵降元并任官。郑思肖即与之绝交。
他的书法也违反常态,故意避去传统的技巧,直接而单纯,十分近似宋元時期有些禅僧的书風。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叶鼎隶书金刚经册》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叶鼎隶书金刚经册》行草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无根墨兰图》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无根墨兰图》纸本 水墨 纵33.9厘米横479.0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宋末元初的画家郑思肖,因酷爱画兰而为世人所熟知。他独创的“露根兰”“无土兰”在画史上堪称首创,这种极易抒发文人的胸臆的画法被清代“扬州八怪”之—郑板桥承传下来。
郑思肖所特有的“露根兰”,以“兰花”作为主体,没有任何背景装饰,更显兰花之孤独、空灵,配合画面内容,使这件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从整体上看,虽不求甚工,但形象鲜明,形式感非常强烈,具有耐人寻味的意趣。特别是画面题跋,对这件花卉作品的内在深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此画右自题诗云:“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文字及印章的配合,令这幅作品画中有话,更能凸显出郑思肖如墨兰般高雅孤傲的形象。
此画中寄托“故国之思”。特别精于画墨兰,所画之兰,“疏花简叶,不求甚工”。自南宋灭后,“写兰多露根,不写坡地”,被称为“露根兰”。人问其故,答曰:“地为番人夺去,汝犹不知耶?”曾画一卷长丈余、高约5寸多的墨兰,天真烂漫,超出物表,画旁题诗,“皆险异诡特,盖所以输写其愤懑云。”郑思肖亦工墨竹,多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其画存世者有《国香图卷》《竹卷》等。由于郑思肖的画寄托了爱憎,独具一格,其艺术手法也为后世文人画家所推崇。元代倪云林题其墨兰云:“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墨兰图》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墨兰图》卷 纸本,水墨, 1306年作,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此图本身不着色彩,简约的线条纯以墨色而为之,但却不显呆板而无变化,里面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笔墨变化,诗书画印的结合使作品内容更丰富,表达的意蕴更明确,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此画是郑思肖少有的传世作品之一,画中兰叶寥寥数笔,两朵花蕾,一则盛开,另一则含苞,虽着墨不重,却勾勒出一丛疏花简叶的幽雅之兰。
卷中兰叶双侧对称,呈倒八字型分开;中间一矮蹙细茎上幽幽地半开着一朵花蕾;花下无土,根亦似有若无。
全卷用浓墨写出,笔法刚健,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笔势朴卓简逸,墨色浓重,所撇兰叶,运笔流畅奔放而又婉转敦厚,所以有刚劲挺拔的气势。
此图以淡墨写幽兰一丛,萧散清逸,风韵自标。无水土杂木,简洁疏朗,高雅不群。画家于宋亡后画兰皆不写土,人问何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尚不知耶?”拳拳爱国之情,于此可见。
《墨兰图》画卷上比较明显的有“乾隆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画幅左上角。“嘉庆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画幅中墨兰之上方。“宣统御览之宝”印章一方,位于“乾隆御览之宝”下方,还有“御书房鉴藏宝”印章一方;“三希堂精鉴玺”印章一方等印记,故此画作后应为清室宫内收藏,从乾隆至宣统传承有序。最后应该是随宣统帝溥仪带出,后因各种原因被日本人获得,该作品现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心史》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跋《心史》
《心史》是郑思肖将一生奇气伟节之作合为一书的汇编,是郑思肖独立特行的证据。郑氏自35岁宋亡后便离家出走,从此浪迹于吴中名山禅院,40年间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有《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收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共命名为《心史》。
当时形势,无法刊行。所以,他在晚年将《心史》重缄封好,藏于苏州承天寺眢井中。《心史》中的所有文字都饱含血泪,郑思肖讴歌了南宋的爱国志士,痛斥了奸臣佞徒,控诉了元军的,充分表述了自己的爱国与忠诚。如在《过徐子方书塾》诗中说:“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在《八励》诗中说:“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慷慨激越,足征忠肝义胆。难怪近代学者梁启超穷日夜之力读《心史》,每尽一篇辄热血“腾跃一度”,梁氏深有感慨地说:“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心史》在枯井中沉埋达350余年,直至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始被发现,《心史》被藏在一大铁盒子中,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于是这部光照千古的奇书方见于世。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墨兰图》赏析
南宋著名诗人画家郑思肖《墨兰图》美国耶鲁大学艺术陈列馆藏。与前面所提到的《墨兰图》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不着色彩,纯以墨色而为之,只是这幅作品的墨色显得更为淡雅。
同样是简约的线条,只是这幅《墨兰图》比前一幅《墨兰图》显得更为稀疏而荒凉;同样是不着泥土的“露根兰”,仅以“兰”作为绘画的主体部分,空旷的背景配上题字,传达了作者怀念故国的心境:“一国之香,一国之殇;怀彼怀王,于楚有光。”借“兰”所传达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
郑思肖将自己刚毅的个性与不屈的民族气节,融入兰的花影叶丛中,以寄寓他高洁的品质和对故国的情思。
他的墨兰精神和忠君爱国的气节,深受后人推崇。尤其是朝代更替之时,如王冕、倪瓒等人都对他追捧不已。
倪瓒在元亡后,孤舟往来湖间,以诗追忆郑思肖。他的《题郑所南兰》云:“秋凤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是啊,郑思肖就是宋末元初的屈原,所绘的墨兰更是绘画界的《离骚》。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梁楷极简的画风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